語文必修四蘇教版第一專題版塊一《寡人之于國也》最新同步教案資料_第1頁
語文必修四蘇教版第一專題版塊一《寡人之于國也》最新同步教案資料_第2頁
語文必修四蘇教版第一專題版塊一《寡人之于國也》最新同步教案資料_第3頁
語文必修四蘇教版第一專題版塊一《寡人之于國也》最新同步教案資料_第4頁
語文必修四蘇教版第一專題版塊一《寡人之于國也》最新同步教案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語文必修四蘇教版最新同步教案第一專題版塊一寡人之于國也教案教學(xué)目標(biāo)   1讀書明理,文以載道,理解把握文中孟子仁政思想。  2文如其人,融會貫通,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shù)。  教學(xué)重點  1掌握有關(guān)文言詞語和句式。  2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xué)難點:理解文中的比喻,體會文章充沛的氣勢。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shè)備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有人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孔子大圣人在諄諄教導(dǎo),而孟子給人的感覺是孟軻“亞圣”在侃侃而談,何以見得?初中學(xué)習(xí)的孟子二章記憶猶新,今天學(xué)

2、習(xí)寡人之于國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談吐風(fēng)范。 二、孟子簡介 采用學(xué)生知識競賽式的方式回答積累 三、讓學(xué)生記誦孟子名言警句 ,擴展積累,競賽式談一句話感受。 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8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0;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14盡信書,不如無書。  15、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

4、保四體。  18、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2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四、簡介孟子思想主張 打出戰(zhàn)國征戰(zhàn)形勢圖,和當(dāng)時背景,理解孟子主張的難能可貴之處。 社會混亂,禮崩樂壞, 群雄逐鹿,戰(zhàn)事不斷; 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 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仁政 國君應(yīng)以保民為職分   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 施仁政使百姓安居樂業(yè) 民對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從的 民本 邦國的主權(quán)

5、在民   用人以民意為準 政事以民為歸宿 五、熟讀課文   1聽朗讀錄音  2生字疑難字正音  王好(hào)戰(zhàn)                          棄甲曳(yè)兵       雞豚(

6、tún )狗彘(zhì )之畜( xù)  無(wú,同“毋”)失其時  數(shù) (cù) 罟(g)不入洿(w)池          養(yǎng)生喪(sng)死無憾             謹庠( xiáng)序之教 &#

7、160;       頒(bn,同“斑”)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義                 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  然而不王(wàng)者          &

8、#160;  涂(tú,同“途”)有餓莩(pio同“殍”  3學(xué)生各自朗讀課文。   4同學(xué)生齊讀。   六、重點掌握下列文言知識(發(fā)練習(xí)資料,串譯課文解決)   采用“大家問題大家答”的方式,小組討論,整理文言知識或者內(nèi)容理解方面的問題(每個小組,一個組長,一個主發(fā)言人,一個記錄員,一個提問者),然后向其他小組提問,其他小組的成員聚精會神捕捉問題,準備隨時幫助解決。 通假字  1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無”同“毋”)  2頒

9、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同“斑”)  3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涂”同“途”“莩”同“殍”)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不過)  疑難實虛詞  1寡人之于國

10、也盡心焉耳矣     之于:對于。焉耳矣:語助詞,表強凋  2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發(fā):指打開糧倉 救濟百姓   3非我也,兵也               兵:兵器   4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 

11、60;   勝:盡   5河?xùn)|兇亦然             然:代詞,這樣  6鄰國之民不加少         加少:減少或更加少  7棄甲曳兵而走           曳兵:拖著兵器 &

12、#160;  走:逃跑  8或百步而后止           或:有的人   9數(shù)罟不入洿池           數(shù)罟:細密的魚網(wǎng)  10申之以孝悌之義        申:重復(fù)地說 申誡。孝悌:孝順父母、尊敬兄長  11

13、非我也,歲也          歲:年成(不好,遭饑荒)  12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連詞,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jié)論  13填然鼓之                  之:音節(jié)助詞,起襯音作用

14、0; 14樹之以桑                  之:代詞代 五畝之宅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以:介詞,用,拿  16斧斤以時入山林以時        以:介詞,按照  詞類活用  1河內(nèi)兇     &#

15、160;              (兇:形作動,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作動,行王道,統(tǒng)一天下)  3王無罪歲            

16、;      (罪:名作動,歸罪)  4填然鼓之                  (鼓:名作動,敲擊戰(zhàn)鼓)  5樹之以桑                  (

17、樹:名作動,種植)  6謹庠序之教                (謹:謹慎,形作動,認真從事 )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作動,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食:名作動,吃)  9請以戰(zhàn)

18、喻                  (戰(zhàn):戰(zhàn)斗,動作名,戰(zhàn)爭)   10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生:動作名,活著的人)                        &#

19、160; (死:動作名,死去的人。喪死:喪葬死去的人)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是亦走也這也是逃跑。  非我也,歲也這不是我的過錯,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斷肯定判斷)  非我也,兵也這不是我殺的,這是兵器殺的。(同上)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這就是讓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什么不滿  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生養(yǎng)死葬沒什么不滿,就是王道的開端。  2例裝句  A狀語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義以孝悌之義申之  樹之以桑以桑樹之  則無望民之多于領(lǐng)國也則無望于領(lǐng)國

20、民之多也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異。  B賓語前置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未有之也。  C省略句  何也省主語“此”。  棄甲曳兵而走省主語“將士”。  非我也,歲也省謂詞“兇”  七、老師用幻燈片展示學(xué)習(xí)重點,提升指導(dǎo)。 八、以文釋文用課文原話回答問題 可以采用齊答或者個別回答相結(jié)合的方式 1、梁惠王的困惑是什么? 2、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的? 3、孟子認為只有實行“仁政”,才

21、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4、孟子是怎樣批評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九、古為今用課外拓展 小組討論成文,然后分享暢談。 1、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思考這些做法對于我們今天有何現(xiàn)實意義。 2、文中孟子為梁惠王描繪了令人歆羨的社會藍圖,請你用你的生花妙筆試著描繪出屬于你的理想社會圖景。 十、教 師 寄 語(由同學(xué)們的設(shè)想藍圖描繪轉(zhuǎn)化為引導(dǎo)他們初步養(yǎng)成經(jīng)世濟民的政治胸襟志向的樹立上,緊扣專題教學(xué)目標(biāo)) 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們以雄才大略行富國強兵之道,圓民主自由之夢??鬃印爸洳豢蔀槎鵀橹钡膱?zhí)著用世,孟子“達則兼濟天下”的兢慎篤定,屈原    為圣君賢臣式美政至死不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孫中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毛澤東“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他們?yōu)殂∈刈约旱恼卫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今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