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高中語文伶官傳序教學設計(一)作家研究1、生平 事跡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生平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仁宗天圣八年(1030)歐陽修成為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景佑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后知諫院。慶歷三年(1043)
2、,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慶歷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縣)太守。以后,又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 嘉佑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的轉變很有影響。 嘉佑五年(1060),歐陽修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后,又相繼任刑部尚書、 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后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準。神
3、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表異議,且未執(zhí)行。熙寧三年(1070),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熙寧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1072年9月22日歐陽修逝世,卒謚文忠。2、思想 精神歐陽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利益,對當時經(jīng)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嚴重危機,有較清醒的認識。主張除積弊、行寬簡、務農(nóng)節(jié)用,與范仲淹等共謀革新。晚年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思想漸趨保守,對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譏評,但比較實事求是。 歐陽修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
4、神。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的文論和創(chuàng)作實績,對當時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響。他在文學觀點上師承韓愈,主張明道致用。他強調(diào)道對文的決定作用,以“道”為內(nèi)容,為本質,以“文”為形式,為工具。特別重視道統(tǒng)的修養(yǎng),在對“道”的解釋上,他把現(xiàn)實中的“事”,看作是“道”的具體內(nèi)容。假正了韓愈的某些偏頗。在對待“道”與“文”的關系上,主張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認為“文”固然要服從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舉了許多例子說明“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見于世”。所謂“事信言文”,就是內(nèi)容要真實,語言要有文采,做到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
5、一。這是歐陽修對創(chuàng)作的基本論點。他取韓愈“文從字順”的精神,大力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他不僅能夠從實際出發(fā),提出平實的散文理論,而且自己又以造詣很高的創(chuàng)作實績,起了示范作用。3、作品 創(chuàng)作歐陽修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以散文為最高。蘇軾評其文時說:“論大道似韓愈,論本似陸贄,紀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但歐陽修雖素慕韓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趨。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余篇散文,各體兼?zhèn)?,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nèi)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煉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于平,一新文壇面目。他的許多
6、政論作品,如本論、原弊、與高司諫書、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張,緊密聯(lián)系當時政治斗爭,指摘時弊,思想尖銳,語言明快,表現(xiàn)了一種匡時救世的懷抱。他還寫了不少抒情、敘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搖曳多姿。他的釋秘演詩集序、祭石曼卿文、蘇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懷往事,情深意摯,極為動人;他的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諸作,徐徐寫來,委婉曲折,言辭優(yōu)美,風格清新??傊?,不論是諷世刺政,還是悼亡憶舊,乃至登臨游覽之作,無不充分體現(xiàn)出他那種從容寬厚、真率自然的藝術個性。 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chuàng)作的先聲。他的筆記文,有歸田錄、筆說、試筆等。文章不拘一格,寫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并
7、常能描摹細節(jié),刻畫人物。其中,歸田錄記述了朝廷遺事、職官制度、社會風習和士大夫的趣事軼聞,介紹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都很有價值。 歐陽修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也卓有成就。 他的詩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影響。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韓愈想象奇特的詩風;其它一部分詩作沉郁頓挫,筆墨淋漓,將敘事、議論、抒情結為一體,風格接近杜甫,如重讀徂徠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變幻,氣勢豪放,卻近于李白,如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但多數(shù)作品,主要學習韓愈“以文為詩”,即議論化、散文化的特點。雖然他以自然流暢的詩歌語言,避免了韓愈的險怪艱澀之弊,但仍有一些詩說理過多,缺乏生動的形象。有的古體詩因此顯得詩味不濃
8、,但部分近體詩卻比興兼用,情景相生,意味雋永。在內(nèi)容上,他的詩有一部分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會的黑暗,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此外,歐陽修還打破了賦體的嚴格的格律形式,寫了一些文賦,他的著名的秋聲賦運用各種比喻,把無形的秋聲描摹得非常生動形象,使人仿佛可聞。這篇賦變唐代以來的“律體”為“散體”,對于賦的發(fā)展具有開拓意義,與蘇軾的赤壁賦先后媲美,千載傳誦。4、價值 影響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chuàng)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韓愈,“天下翕然師尊之”(蘇軾居士集敘)。他薦拔和
9、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chuàng)作發(fā)生過很大的影響。其中,蘇軾最出色地繼承和發(fā)展了他所開創(chuàng)的一代文風。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學者都很稱贊他的散文的平易風格。他的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二)課文解讀1、課文內(nèi)容 主旨這篇文章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傳所作的序。文章總結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2、結構特點 藝術本文共四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論點,并舉出后唐莊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為立論的根
10、據(jù)。這一“得”一“失”與一“盛”一“衰”相照應,領起下文。第二部分(第2、3段),敘述莊宗得天下的艱辛過程,并對莊宗的“成敗之跡”做了理論概括。第2段承接上文,詳細敘述了莊宗接受并執(zhí)行晉王遺命的經(jīng)過。第3段轉入議論,評論莊宗的盛衰之理,闡明中心論點。第三部分(第4段),引出教訓,總結全文。本文布局非常嚴密,通篇圍繞著成敗由人這個中心來闡述、論證、發(fā)揮,條理清晰,次序井然,歐陽修布局文章的匠心,于此可見一斑。3、表現(xiàn)手法 技巧作為宋代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歐陽修有他獨特的藝術風格。他不論寫說理文或敘事文,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通過一唱三嘆的表現(xiàn)手法,以其強烈的藝術魅力來打動讀者,使人們自然而然接受
11、了他的觀點。伶官傳序就是體現(xiàn)這種特定藝術風格的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前人認為歐陽修這篇史論性的序言最得司馬遷史記的精髓,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就一篇說理文而言,本文最突出的就是正反對比論證方法的運用。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這一論點本身就是一個既正反對比又合而為一的命題。全文以“盛衰”二字貫穿始終,從“盛”“衰”兩個方面,圍繞著“人事”進行層層深入的對比論述。本文的對比論證在總體上著眼于“盛”、“衰”與“憂勞”、“逸豫”的因果關系,從中心論點到論據(jù),從論證過程到結論,不論是所用的示例或史實,還是作者抒發(fā)的感慨和議論,都是對比性的。通過正反兩方面的鮮明對比,既突出了中心論點,使說理深刻、透徹
12、,也使文章一氣貫通,前后呼應,脈絡清晰,結構嚴謹。4、語言運用 特色(一)語言委婉,氣勢旺盛。本文作為一篇總結歷史教訓,為在世和后世君主提供借鑒的史論,毫無生硬的說教,而是娓娓道來,婉轉動人。在議論的文字中,多用反問句、疑問句,使說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采用對仗工整的駢句,造成鮮明的對比氣勢和節(jié)奏感;適當運用長句,調(diào)節(jié)語勢,有張有弛。駢散結合,錯綜有致,讀起來抑揚頓挫,感情飽滿,氣勢旺盛,清代文學家沈德潛認為伶官傳序“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二)文筆酣暢,波瀾起伏。文章開篇發(fā)出嗟嘆,提出論點,語勢突兀而起,隨后落到立論根據(jù)上,再緩緩進入“晉王三矢”的敘事;語勢又猛然一升,“
13、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發(fā)出對莊宗之“盛”的贊嘆,而后語勢陡然一降,“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發(fā)出對莊宗之“衰”的悲嘆,繼而步步緊逼,設疑問、引古語而得出“自然之理”;最后,再次評論莊宗的盛衰,語勢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發(fā)人深省的教訓“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文章于此戛然而止。(三)平易自然,簡約凝練。文章沒有估屈聱牙的措辭,也不堆砌辭藻,用平實的語言生動地敘說事例,深入地說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曉暢。敘事不枝不蔓,議論簡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對稱語句,如“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
14、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齊,言簡意豐,發(fā)人深省。5、作者情感 評價伶官傳序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但透過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了歐陽修酣暢淋漓的情感,覺得它是一篇至情的文字。北宋初期,薛居正編寫五代史(舊五代史),認為王朝的更迭是由于天命所致,歐陽修對此不以為然。他自己動手撰寫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記(新五代史),以史為鑒,以期引起宋朝統(tǒng)治者的警惕。新五代史問世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薛史不再被世人重視。這篇序文與其說是寫伶官,不如說是寫莊宗。作者寫他由盛轉衰,教訓十分深刻,十分慘烈。歐陽修在文章最后寫道:“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鼻f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
15、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寵幸的伶人手里。這個現(xiàn)象啟示我們,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邊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這些因素由小積大,由少積多,最后來個總爆發(fā)。這就啟示我們,要防微杜漸,發(fā)現(xiàn)不良的苗頭,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證國家長治久安。歐陽修的這句話,其實是寫給北宋最高統(tǒng)治者看的。北宋王朝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政權,正是因為不能自強,所以最后也落得個“身死國滅”。歷史就是這樣無情,也是這樣驚人地相似。 沈德潛評論本文:“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贝搜赃_哉!(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本文的字、詞、句的意義及其用法。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嚴謹?shù)淖h論結構,訓練篩選主要
16、觀點,論據(jù),論證的信息能力。3、文化目標:理解盛衰成敗在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四)教學重點 難點1、文中的關健字、詞、句: 2、文章的議論思路。(五)教學過程一、我們都知道項羽這個人物,由西楚霸王到烏江自刎,他的一生,引起了后人許多感慨。他在自刎前曾用這樣一句話總結自己的慘敗“天亡我也”。其實不只是項羽,古代很多人都認為盛衰在于天數(shù),那么一個人或一個朝代由盛而衰,由興而亡,是天亡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探討“盛衰興亡之理是在人還是在天”的文章伶官傳序。二、作者簡介三、解題1、關于“序”2、課文背景四、朗讀課文,正音五、疏通文意1、學生自由朗讀,進行初步理解,2、然后共同翻
17、譯全文,解釋個別字義,說明特殊用法與特殊句式。3、有感情地誦讀。六、課文分析1、文章的體裁。2、本文的論點是什么:用課文的原話回答。3、作者立論的依據(jù)是什么?4、文章寫了李存勖的什么故事?5、莊宗得天下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認為莊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6、這一極盛到極衰,作者運用了什么寫法?7、由這一極盛到極衰,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8、齊讀第四段,理解第四段的內(nèi)容和作用。七、寫作目的問: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葉,作者重新提這件史實,有何意義?八、布置作業(yè)(六)板書設計 伶官傳序 歐陽修論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開門見山、反問句)論據(jù):莊宗得失天下908年 23歲 接受三矢,繼父遺志得天下(15年)912年 27歲 系燕王父子以組(滅燕)失天下(3年)923年 38歲 函梁君臣之首(亡梁)926年 41歲 身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制作拍攝合同范本
- 債務變更合同范本
- 代銷汽車合同范本
- 二手車合同范本商家自己寫
- 分階段付款合同范本
- 華帝櫥柜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建房主體合同范本
- 單位門合同范本
- 醫(yī)療美容轉讓合同范例
- 產(chǎn)品設計開發(fā)合同范本
- CJJ2-2008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 病媒生物防治操作規(guī)程
- 2024年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中級)》考試真題必考題
- 德育教育研究課題申報書
- (高清版)JTG 3810-2017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造價文件管理導則
- 《煤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題及答案
- 《ISO31000:2024風險管理指南》指導手冊(雷澤佳譯2024-04)
- 學前兒童表演游戲的組織與指導(學前兒童游戲課件)
- 建筑用真空陶瓷微珠絕熱系統(tǒng)應用技術規(guī)程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礦產(chǎn)地質勘查規(guī)范 銅、鉛、鋅、銀、鎳、鉬
- 《拒絕校園欺凌 防霸凌主題班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