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11-12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岳麓版_第1頁
山東省日照市11-12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岳麓版_第2頁
山東省日照市11-12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岳麓版_第3頁
山東省日照市11-12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岳麓版_第4頁
山東省日照市11-12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岳麓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日照市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模塊考試歷史試題 2012.1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卷1至頁,第卷至頁。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第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試卷類型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3.第卷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卷上。4.考試結束后,考生將答題卡和第卷一并交回。第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1.馮天瑜在中

2、華文化史中提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表現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春秋戰(zhàn)國的思想家中能體現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的分別有 A墨子、荀子 B韓非、莊子C孟子、韓非 D老子、孔子2.“國家將有失敗之道,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下列能體現上述觀點的是 A“吳楚七國叛逆,彗星現,天狗過梁野?!?B“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C“及竇太后崩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D“仲尼之道,廣大悠久,與天地并” 3.錢乘旦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中這樣評價理學:“它的豐富性與普遍性使中國統(tǒng)治

3、者與士大夫相信儒家學說已窮盡世界一切真理。中國既是天下中心,并有著輝煌的、無與倫比的歷史與成就那么中國之外的夷務就不在中國人關心的范圍之內?!庇纱丝梢娎韺WA排斥儒學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閉性C概括了世間所有自然規(guī)律 D內容豐富、探索世界本源4.“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己,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與此文觀點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黃宗羲的“人民為主” C朱熹的“格物致知” D顧炎武的“經世致用”5.15世紀梵蒂岡一個圖書管理員說:“過去稀有而索價上百金幣的書籍,現在只要二十金幣,不論古今,罕有人類發(fā)明之重要堪與媲美?!薄斑@項神圣的藝術在日耳曼已生根發(fā)芽,

4、應移植到羅馬?!边@里說的“發(fā)明”是指A.造紙技術 B.贊助出版 C.活字印刷 D.裝訂書籍6.“印刷術用于傳播古老的觀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藥加固了皇帝的統(tǒng)治,而不是正在出現的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針除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樣用于世界范圍的探險、貿易和帝國的建立”。此觀點旨在說明中國的三大發(fā)明A推動了西方科技的發(fā)展 B未能推進中國社會根本性變革C指南針被鄭和用于遠航 D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面貌和狀態(tài)7.右圖是明代杜堇的題竹圖(畫中人物蘇東坡),畫面右上方畫家自題:“竹色經秋似水清,小闌涼氣午來生。新詩題上三千首,散作鏗金戞玉聲?!?此畫所反映的中國文人畫的典型特點是A強調個性表現 B

5、追求摹寫逼真 C重視氣勢雄壯 D講究工筆重彩8.王國維在宋元戲劇史序中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贝嗽挼闹饕x是A贊美宋元文學的輝煌成就 B強調文學具有很強的時代性C指出各個朝代的文學成就 D哀嘆古代文學時間的短暫9.明清時期章回體裁小說大放異彩,成為文學的主流。主要是因為 A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強 C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理學占統(tǒng)治地位10.希臘智者學派代表安提豐對待法律的方式是:眾目睽睽下,應尊重法律;無人在場時,隨本性驅動行事。這從本質反映了智者學派A沒有法制觀念 B反對法律約束C忽視道德建設 D處事靈

6、活變通11藝術史課堂上,老師在解說一幅宗教壁畫:“這幅圣像中,圖畫本身缺乏合理的布局與比例,古典藝術的和諧與真實情感消失了。畫家用簡潔的線條和對比強烈的色彩,以突出圣母的扭曲形象,欲透過帶有特殊含意的線條和色彩,來表達重要的神學思想?!边@應是何時的藝術風格?.古典時期 .中世紀 .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12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使人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為了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張A對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 B在教會的指導下閱讀圣經C依靠圣禮和個人善行來贖罪 D購買贖罪卷就能赦免罪行13西方人文精神經歷了三次大的演進和變化。下列運動中,把人們從封

7、建專制和等級特權的思想藩籬中解放出來,促使“人”與“社會”雙重覺醒的是 A智者運動 B文藝復興運動 C宗教改革運動 D啟蒙運動14人類第一次用數學方法精確描繪宇宙運行的自然法則,并影響啟蒙思想家去探索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的科學成就是 A經典力學 B太陽中心說 C進化論 D地球中心說15胡適原名嗣穈,后改名胡適,字適之,影響胡適改名的著作應該是A魏源的海圖圖志 B張之洞的勸學篇C牛頓的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 D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6“浪漫主義者注意到了工業(yè)主義在一向優(yōu)美的地方正產生的丑惡,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發(fā)了財的人的庸俗,憎恨這種丑惡和庸俗?!庇纱丝梢?,浪漫主義興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發(fā)個人情感追

8、尋理想世界的驅動 B商業(yè)經濟發(fā)展導致拜金主義盛行 C浪漫主義者揭露批判社會現實 D工業(yè)革命后對“理性王國”失望1719世紀上半期,人們的生活空間由鄉(xiāng)村向城市轉移,在金錢至上等社會觀念影響下出現了城市冷漠化問題。下列能夠反映這一問題的文藝作品是A唐璜B人間喜劇 C英雄交響曲D日出·印象18學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從(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國算有了社會了。中國人從發(fā)明世界以后,這一覺悟是一串的:第一層是國力的覺悟;第二層是政治的覺悟;現在是文化的覺悟,將來是社會的覺悟?!边@里對“國力的覺悟”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新文化運動傳播西方民主思想 B.維新運動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C.

9、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學技術 D.十月革命后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19“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能夠體現這一特點的歷史事件是A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20章太炎在逐滿歌中寫道:“地獄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滿人逃往熱河邊,曾國藩來做漢奸。洪家殺盡漢家亡,依舊猢猻做帝王;我今苦口勸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記?!边@主要反映作者什么思想?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C民主平等 D天賦人權21“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

10、須解決的問題?!毕铝胁荒荏w現上述觀點的是 A中國社會個階級的分析 B“城市中心論” C“工農武裝割據” D新民主主義論22“顛覆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空間等全新的概念?!边@是對哪一個理論的描述? A辯證法 B相對論 C量子論 D生命工程23一項調查顯示:以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為特征的“大煙囪工業(yè)”、“夕陽工業(yè)”比重逐漸下降,而電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陽工業(yè)”則迅猛發(fā)展,這是開始于 哪一時期的現象?A18世紀年代 B19世紀末20世紀初C20世紀四五十年代 D1500年前后24. 從人文精神角度來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價值的是( )A激光

11、技術 B火藥C“兩彈一星”D雜交水稻25中國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據統(tǒng)計,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學歸國的有46名,占總數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23名是歸國學者。這最能說明 A教育被擺到了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B中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政策C留學教育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D留學教育為中國現代建設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第卷(非選擇題 共50分)注意事項: 1第卷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題卷中。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題 號26272829總分得 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7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3分,共

12、50分。26(17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取向影響著歷史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按照基督教義“原罪”說,人生來就是有罪的,一切世俗活動都是人類墮落的后果。人的罪孽,只有求助于教會,用懺悔、祈禱來求得上帝的恩澤,死后才能進入天堂。每個人都應該棄絕現實的物質享受,杜絕商業(yè)貿易和發(fā)財致富的墮落行為,克制欲念,才能獲得來世的幸福。材料二 哥倫布說:“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了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北≠で鹈鞔_提出:“幸福在人間?!奔訝栁恼f:一個人發(fā)財致富,完全依靠上帝的恩賜,“財富本身決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應與譴責,這樣做就是褻瀆神明?!辈牧先?16世紀后,新

13、的價值觀念在西歐確立。正如英國街頭戲劇中的一段臺詞所說:“金錢,這是大家的寵兒,一切歡樂的源泉;金錢,這是醫(yī)治一切苦悶的良藥,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寶;金錢,這是婦女所拜倒的偶像?!保?)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分析二者思想主張的不同。(4分)(2)材料三表達了一種怎樣的價值觀?聯(lián)系16世紀歐洲社會的重大變化,簡要分析這一新價值觀確立的原因。(7分)(3)馬克思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痹嚺e出一例史實證明馬克思的觀點。(2分)(4)當今世界,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片面追求物質利益對和諧社會構成了嚴重挑戰(zhàn)。請你汲取古代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智慧,為醫(yī)治這一社會弊病開一副藥

14、方。(4分)27(20分)閱讀下列材料,聯(lián)系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治國思想“在于它是統(tǒng)治者自覺地從被統(tǒng)治者的立場出發(fā)進行換位思考的結果”,而其實施,則又取決于統(tǒng)治者個人的人格感召和道德表率作用。材料二 孔子的學說共經歷了兩次大的改造。第一次改造在漢代。它是由漢武帝支持,由董仲舒推行的,董仲舒借孔子的口,宣傳適合漢代統(tǒng)治者要求的宗教思想,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為統(tǒng)治者找到了較為理想的意識形態(tài)。第二次改造在宋代。宋統(tǒng)治者集團利用機會從唐末五代分散割據的混亂局面中撈到了政權,他們需要接受前朝覆亡的教訓。為了適應宋朝統(tǒng)治者的需要,產生了程朱宋

15、明理學。與漢代董氏的儒學相比,宋明理學的重點不在政治哲學上,而在倫理道德上。作為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用一生的精力為“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注解。朱熹的四書集注被宋以后的歷代統(tǒng)治者定為全國通用的教科書。(1)根據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國思想和倫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內容。(4分)(2)材料二中,為適應統(tǒng)治者的需要,在兩次大的改造中,儒家思想分別有了怎樣的發(fā)展?(4分)試分析這兩次改造對中國古代政治體制、儒學地位、文化發(fā)展三方面產生的相同影響。(6分)材料三 魯迅說過:“自20世紀的開始以來,孔夫子的運氣是很壞的,但到袁世凱時代,卻又被重新記得,不但恢復了祭典,還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們

16、穿起來。跟著這事而出現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門終于沒有敲開,袁氏在門外死掉了。余剩的是北洋軍閥都把孔夫子當作磚頭用,但是時代不同了,所以都明明白白的失敗了?!?(3)材料中,“把孔夫子當磚頭用”“時代不同了”的含義各是什么?(4分)對于北洋軍閥的行為,魯迅等先進知識分子進行了怎樣的斗爭?(2分) 28(13分)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李鴻章明確指出中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必須以“采西學、制洋器”為自強之道。在這一思想指引下,近代中國的“第一”紛紛誕生,第一家航運公司、第一家保險公司,第一家大型煤礦,第一條電話線路,第一家

17、專用電報局,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第一家鋼鐵煤炭聯(lián)合企業(yè),第一個新式學堂 材料二 康有為批評洋務派的變法是“積習難忘,仍是補漏縫缺之謀,非再立堂構之規(guī),風雨既至,終必傾墜”。嚴復在與外交部主事論教育一文中說:“體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體則有負重之用,有馬之體則有致遠之用,未聞以牛為體以馬為用者也。”材料三 孫中山指出洋務派“育才則有同文、方言各館,水師、武備諸學堂;裕財源則辟煤金之礦,立紡織制造之局;興商務則招商輪船、開平鐵路,已先后輝映”;“快艦、飛車、電郵、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他同時批評洋務運動“仿效西法”,“舍本圖末”,“徒襲人之皮毛,而未顧己之命脈”,所以

18、“猶不能與歐洲頡頏(音xié háng,抗衡之意)”。(1)材料一中,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指的是什么?這反映出洋務派辦洋務的目的何在?(4分)(2)材料二中,康有為、嚴復對洋務運動持什么態(tài)度?理由是什么?他們這樣評價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 5分)(3)與材料二的評價相比,材料三中,孫中山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之處?(4分)日照市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末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1.B 2.C 3.C 4.A 5.B 6.D 7.A

19、8.A 9.C 10.D 11.A 12.D 13.B 14.C 15.B 16.D 17.A 18.D 19.A 20.B 21.C 22.D 23.A 24.B 25.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7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3分,共50分。26(1)材料一中,基督教會主張來世說,反對追求現實的幸福,反對發(fā)財致富,認為人的命運由上帝決定。材料二中哥倫布等人反對來世說,肯定發(fā)財致富的行為,主張人們應當追求現實世界的幸福。(4分)(2)拜金主義。(1分)16世紀,經過新航路的開辟和殖民擴張、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西歐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教會的精神枷鎖被粉碎,思想獲得解放,對新的價值觀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6分)(3)如殖民擴張和掠奪、奴隸貿易等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給落后地區(qū)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回答其它史實,言之成理即可。如列強為爭奪殖民地而進行爭霸戰(zhàn)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