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附答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1.gif)
![天津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附答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2.gif)
![天津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附答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3.gif)
![天津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附答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4.gif)
![天津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附答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825ebd18-9543-4bc3-95e3-62bf0bbc80a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津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試題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宇文神舉,太祖之族子也。神舉早歲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異之。世宗 初,起家中侍上士。世宗留意翰林 ,而神舉雅好篇什。帝每有游幸,神舉恒得侍從。保 定元年,襲爵國廣縣公,邑二千三百戶。尋授帥都督,遷大都督、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拜右大夫。四年,進驟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治小宮伯。天和元年,遷右 宮伯中大夫,進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戶。高祖將誅晉公護也,神舉得預其謀。建德元 年,遷京兆尹。三年,出為熊州刺史。神舉威名素重,齊人甚憚之。五年,攻拔齊陸渾等 五城。及高祖東伐,詔神舉
2、從軍。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州既 齊氏別都 ,控帶要重。平定甫爾,民俗澆也豪右之家,多為奸猾。神舉勵精為治,示 以威恩,旬月之間,遠邇悅服。尋加上大將軍,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戶。俄進柱國大 將軍,改封東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戶,所部東壽陽縣土人,相聚為盜,率其黨五千 人,來襲州城。神舉以州兵討平之。宣政元年,轉司武上大夫。高祖親戎北伐,令神舉與 原國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陽,疾甚,乃班師。幽州人盧昌期、祖英伯等聚眾 據范陽反,詔神舉率兵擒之。齊黃門侍郎盧思道亦在反中,賊平見獲,解衣將伏法。神舉 素欽其才名,乃釋而禮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禮賢如此。屬稽胡反叛,入寇
3、西河。神舉 又率眾與越王盛討平。時突厥與稽胡連和,遣騎赴救。神舉以奇兵擊之,突厥敗走,稽胡 于是款服。初,神舉見待于高祖,遂處心腹之任。王軌、宇文孝伯等屢言皇太子之短,神 舉亦頗與南。及宣帝即位,荒淫無度,神舉懼及于禍,懷不自安。初定范陽之后,威聲甚 振。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鴆酒賜之,薨于馬邑。時年四十八。(選自周書 卷四十,略有刪節(jié))(1)對下列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及高祖東生 伐:征伐氓俗頡 澆:輕薄C.入冠西河寇:賊寇,D.神舉亦頗與焉 與:參與(2)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翰林,是翰林院的長官,為朝廷撰擬文書。翰林院的屬官包括
4、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 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B.爵,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一般分公、侯、伯、子、男五種,后 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C.別都,即陪都、輔都,指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稱為兩京”,發(fā)揮著呼應、補充、配合等輔助性作用。D.露布,一種寫有文字并用以通報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來傳遞軍事捷報。常常是士兵高 舉露布,一路快馬傳遞捷報。也指不封口的文書、奏章等。(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宇文神舉自幼聰慧,喜好文學。他早有氣量,同族兄長宇文深十分器重他;他愛好詩 文,經常侍從皇帝出游。B.宇文神舉襲爵增邑,備
5、受器重。他先是繼承父爵,食邑二千三百戶;后改封東平郡公,封邑增至六千九百戶。C. 宇文神舉文武兼?zhèn)?,忠勇無敵。他參與籌劃處置晉公護,先后攻克齊國五城,平定范陽叛軍,迫使稽胡款服。D. 宇文神舉勵精為治,敬重人才。他平定熊州時恩威并施,遠近心悅誠服;他欽佩叛臣盧思道才名,以禮相待。(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所部東壽陽縣土人,相聚為盜,率其黨五千人,來襲州城。 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鴆酒賜之,薨于馬邑?!敬鸢浮浚?1 ) C(2) A(3) D(4) 他管轄的東壽陽縣的土人,糾集為盜,率領黨徒五千人,前來襲擊州城。 皇帝也忌妒他名氣大,又有舊怨,就派人送毒酒賞賜給他,他在
6、馬邑去世。【解析】【分析】(1) C 項, “寇 ”,結合 “西河 ”分析, “賊寇 ”錯誤。應該是動詞,侵入?!叭肟?”即侵入。故選C。(2) A 項, “翰林,是翰林院的長官”錯,翰林院的長官稱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翰林院的屬官統(tǒng)稱為翰林。故選A。(3) D 項,張冠李戴,“他平定熊州時恩威并施,遠近心悅誠服”錯。結合“神舉勵精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間,遠邇悅服。尋加上大將軍,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戶”分析,“恩威并施,遠近心悅誠服”應是他跟隨高祖平定并州后擔任并州刺史時的事情。故選D。(4) “ 部 ”,管轄;“聚 ”,聚集、集合;“率 ”,率領;“其 ”,代詞,他們的;“黨 ”,黨徒;
7、 “襲 ”,襲擊?!?忌 ”,忌妒;“其 ”,代詞,他的;“名望 ”,名聲、威望,名氣大;“以 ”,介詞,因為;“宿憾 ”,舊日結下的仇恨;“遂 ”,連詞,于是、就;“赍 ”,給予、送給; “之 ”,代詞,他;“于 ”,介詞,在;“薨于馬邑”(狀語后置句)。故答案為:C;A;D; 他管轄的東壽陽縣的土人,糾集為盜,率領黨徒五千人,前來襲擊州城。 皇帝也忌妒他名氣大,又有舊怨,就派人送毒酒賞賜給他,他在馬邑去世?!军c評】(1 )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能力。文言實詞的理解,重在平時積累,但也不能死記硬背,記憶時要結合句意,注意歸納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對課文注釋中有明確
8、注明的字詞要加強記憶。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 語法分析法 ”“ 形旁辨義法”“ 套用成語法”“ 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答案的正確與否。(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理解識記能力。文化常識的積累有助于解讀文言文,文化常識一般包括官職、宗教禮儀、服飾、年齡稱謂、有特殊意義的專有名詞等,學習過程中注意準確積累。(3)本題考查把握內容要點和鑒賞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類題目要梳理原文內容,準確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鎖定目標句,把各個選項與原文內容進行細致比對,逐個排除。(4)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譯首先要做到直譯為
9、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重點字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 定的古漢語語法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與優(yōu)美。【附參考譯文】宇文神舉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兒子?宇文神舉在早年就死了父親,有早成的氣量,同族兄長安化公宇文深對他十分器重 ?世宗初年,開始擔任中侍上士 ?世宗留意有知識的翰林,而宇 文神舉很愛詩文?皇帝每有游幸,總是讓他隨從侍奉?武帝保定元年,宇文神舉繼承了他父親的長廣縣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戶?不久被任命為帥都督,升任大都督、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被任命為右大夫?保定
10、四年,升騙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主管小宮伯?天和元年,升右宮伯中大夫,晉封清河郡公,食邑增加一千戶?高祖準備處死晉公宇文護時,宇文神舉參與了籌劃 ?建德元年,升京兆尹?三年,出任熊州刺史?宇文神舉威名素來 很高,齊人很害怕他 ?五年,攻克齊國的陸渾等五城。高祖東征時,詔命宇文神舉隨軍?平定并州后,當即任命他為并州刺史,加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該州是齊室別都,控制著交通要道?剛平定沒多久,民風輕薄狡詐,豪強大戶,多為奸猾之人?宇文神舉勵精圖治,恩威并用,一個月之內,遠近心悅誠服?不久加贈上大將軍,改封武德郡公,食邑增加二千戶?不久,升任柱國大將軍,改封東平郡公,增加封邑加上以前的共計六千九百戶
11、?他管轄的東壽陽縣的土人,糾集為盜,率領黨徒五千人,前來襲擊州城?宇文神舉率領州兵將其討平 ?宣政元年,神舉轉任司武上大夫 ?高祖親自北伐,命令宇文神舉與原國公姬愿等人率兵,分 五路攻入?高祖抵達云陽時,病勢轉重,于是撤軍?幽州人盧昌期?祖英伯等人聚眾占領范陽反叛,皇帝詔令宇文神舉率兵把他們捉???齊國的黃門侍郎盧思道也在反賊中,平定賊黨后被捉住,準備處死?宇文神舉早就欽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釋放,以禮對待,當即命令他 起草文告?就是這樣禮賢敬重文人,禮遇賢能 ?適逢稽胡反叛,侵入西河 ?宇文神舉又率軍會 同越王宇文盛平定稽胡 ?當時突厥與稽胡結盟,派騎兵赴援?宇文神舉出奇兵進擊,突厥敗逃,稽胡
12、于是表示歸附 ?當初,宇文神舉被高祖器重,當作心腹委任?王軌、宇文孝伯等人多次上言皇太子的短處,宇文神舉也屢有參與?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沒有節(jié)制,宇文神舉害怕大禍臨頭,心中不安 ?剛平定范陽時,威名大振 ?皇帝忌妒他的名望,又有舊怨,就派人 送毒酒賞賜給他,在馬邑去世 ?時四十八歲?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庾冰字季堅,以雅素垂風,諸弟相率莫不好禮,為世論所重。司徒辟不就征秘書郎中補吳興內史會蘇峻作逆遣兵攻冰冰不能御便棄郡奔會稽。會稽內史王舒以冰行奮武將軍,距 峻別帥張健于吳中。時健黨甚眾,諸將莫敢先進。冰率眾擊健走之,于是乘勝西進,赴于 京都。又遣司馬滕含攻賊石頭城,拔之。冰勛為多,
13、封新吳縣侯,固辭不受。遷給事黃門 侍郎,又讓不拜。司空郡鑒請為長史 ,不就。出補振威將軍、會稽內史。既當重任,經 綸時務,不舍夙夜,賓禮朝賢,升擢后進,由是朝野注心,咸曰賢相。冰頗任威刑,又隱 實戶口,料出無名萬余人,以充軍實。成帝疾篤,時有妄為中書符,敕宮門宰相不得前, 左右皆失色。冰神氣自若,曰: 是必虛妄?!蓖茊?,果詐,眾心乃定。進號左將軍??档?即位,又進車騎將軍。冰懼權盛,乃求外出。會弟翼當伐石季龍,于是以本號領江州刺史,鎮(zhèn)武昌,以為翼援。冰臨發(fā),上疏日:今強寇未殄,戎車未戢,兵弱于郊,人疲于內,寇之侵逸,未可量也;黎庶之困,未之安也;群才之用,未之盡也?!表曋?,獻皇后臨朝,征冰輔政
14、,冰辭以疾篤。尋而卒,時年四十九。冊贈侍中、司空,謚日忠成,祠以太_生。冰天性清慎,常以儉約自居。中子襲嘗貸官絹十匹,冰怒,捶之,市絹還官。臨卒,謂長史江影曰:吾將逝矣,恨報國之志不展,命也如何!死之日,斂以時服,無以官物也。”及卒,無絹為衾。又室無妾媵,家無私積,世以此稱之。(節(jié)選自(晉書 列傳第四十三)(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司徒辟不就/征秘書郎出/補吳興內史會/蘇峻作逆/遣兵攻冰/冰不能御/便棄郡奔 會稽/B.司徒辟不就/征秘書郎/出補吳興內史會/蘇峻作逆/遣兵攻冰/冰不能御便/棄郡奔 會稽/C.司徒辟/不就/征秘書郎/出補吳興內史/會蘇峻作逆/遣兵攻冰/冰不
15、能御/便棄郡 奔會稽/D.司徒辟/不就/征秘書郎出/補吳興內史/會蘇峻作逆/遣兵攻冰/冰不能御便/棄郡奔會稽/(2)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辟,中國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種制度,皇帝征召稱為辟”,大臣征召稱為 征”。B.長史,是中國歷史上官名,其執(zhí)掌事務不一,但多為幕僚性質的官員,亦稱別駕。C.疏,是封建時代臣下向皇帝分條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如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D.太牢,古代祭祀時,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只有羊、豕,為 少牢”。(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庾冰品行高潔。在他的帶動下,家中諸弟見賢思齊,崇尚禮義,頗受社會輿論贊賞
16、。B.庾冰淡泊名利。他不愿在朝廷為官,主動到地方任職;獻皇后想重用他,他也沒有答 應。C.庾冰勤政賢能。他不分晝夜處理政務,敬賢禮士,提攜后輩,獲得上下一致好評。D.庾冰清廉儉樸。他不貪占公家的財物,死后沒有絹做棺中的被子,家中沒有多余的積 蓄。(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又遣司馬滕含攻賊石頭城,拔之。冰勛為多,封新吳縣侯,固辭不受。 會弟翼當伐石季龍,于是以本號領江州刺史,鎮(zhèn)武昌,以為翼援?!敬鸢浮浚?) CA(3) B(4)(庾冰)又派司馬滕含到石頭城攻打叛軍,攻陷石頭城。庾冰功勛最大,被封為 新吳縣侯,他堅決推辭沒有接受。恰逢其弟庾翼要去討伐石季龍,庾冰便以本職兼任江州刺史
17、,鎮(zhèn)守武昌,作為庾翼的后援?!窘馕觥俊痉治觥浚?)辟”,召見并授予官職,征辟,后面省略賓語他“,不就”前面省略主語 他”,結合句意內容分析,應該斷開,排除 A項、B項。出”,離京為官,官職為吳興內史”,不應該斷開,排除 D項。句意:司徒征召他,他沒有赴任,后被征召為秘書 郎,出京補任吳興內史。適逢蘇峻叛亂,派兵攻打庾冰,庾冰無力抵抗,就丟棄郡府逃往會稽。故選C。(2) A 項, “皇帝征召稱為辟 ,大臣征召稱為征 ”錯誤。皇帝征召稱為“征 ”,官府征召稱為 “辟 ”。故選 A。(3) B 項, “庾冰淡泊名利”錯誤。結合文本內容“冰懼權盛,乃求外出”“ 頃之,獻皇后臨朝,征冰輔政,冰辭以疾篤”
18、分析可知,“主動到地方任職”是怕自己權勢過大;獻皇后征召不就,主要是因病,說“淡泊名利”不當。故選B。(4) 補充句首主語“庾冰 ”; “遣 ”,派遣;“又遣司馬滕含攻賊石頭城”,又遣司馬滕含攻賊(于)石頭城(省略句、狀語后置句);“拔 ”,攻下、攻??;“之 ”,代詞,指石頭城; “勛 ”,功勛;“固辭 ”,堅決推辭?!?會 ”,恰逢;“當 ”,要、將要、就要;“于是 ”,指這時,表示緊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某種結果;“以 ”,介詞,因為;“領 ”,兼任;“以為 ”,把作為,作為。故答案為:C;A;B; (庾冰)又派司馬滕含到石頭城攻打叛軍,攻陷石頭城。庾冰功勛最大,被封為新吳縣侯,他堅決推辭沒
19、有接受。 恰逢其弟庾翼要去討伐石季龍,庾冰便以本職兼任江州刺史,鎮(zhèn)守武昌,作為庾翼的后援。【點評】(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是翻譯的另一種形式,如果不能翻譯則采用文字標志斷句和語法斷句。一般來說名詞代詞常作主語或者賓語,因此出現名詞或代詞就在此前或后斷句,還有就是出現的一些虛詞,表示語氣常句尾,可在此后斷句,如果是發(fā)語詞,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斷句。(2)此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識是一個高中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常識。復習中要注意突出重點,不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注意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和體系,建立知識樹,同時加強積累,注重歸納,分類記憶。(3)此題考查綜合分析的能力。綜合分析題,需
20、要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對選項逐一排查,設誤常常有時間與發(fā)生的事與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學生在這些方面要注意;在選項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4)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調”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緟⒖甲g文】庾冰字季堅,以高雅素潔垂示風范,家中弟弟們也都受他影響,沒有不尊崇禮義的,受到輿論的贊賞。司徒征召他,他沒有赴任,后被征召為秘書郎,出京補任吳興內史。適逢蘇峻叛亂,派兵攻打庾冰,庾冰無力抵抗,就丟棄郡府逃往會稽。
21、會稽內史王舒讓他暫任奮武將軍,在吳中抵抗蘇峻偏帥張健。當時張健的黨羽很多,諸將領無人敢率先進攻。庾冰率領士眾攻打張健,使張建敗逃,庾冰乘勝向西進軍,趕到京都。又派司馬滕含到石頭城攻打叛軍,攻陷石頭城。庾冰功勛最大,被封為新吳縣侯,他堅決推辭沒有接受。升任給事黃門侍郎,又推辭而不受。司空郗鑒請他任長史,庾冰不去赴任。出京補任振威將軍、會稽內史。庾冰擔任要職后,管理政務,不分晝夜,對朝中賢臣恭敬有禮,提攜后進之士,因此朝野注目,都稱他是賢相。庾冰非常注重使用嚴刑,又核實戶口數,查出沒有戶口的一萬余人,來充實軍隊。成帝病重,當時有人偽造中書符,假托皇帝命令說宰相不能進宮,左右之臣都驚恐失色。庾冰神氣
22、自若地說:這一定是假的?!辈榫吭儐?,果然有詐,眾人心里才安定下來。庾冰進封為左將軍。康帝即位,又進封為車騎將軍。庾冰擔心 權力過大,便請求出京外任。恰逢其弟庾翼要去討伐石季龍,庾冰便以本職兼任江州刺史,鎮(zhèn)守武昌,作為庾翼的后援。臨出發(fā)前,庾冰上疏道:如今強敵尚未除盡,兵車尚未入庫,士卒贏弱于外,百姓疲弊于內,敵寇的侵襲,難以估量;貧民的困厄,不曾安撫; 人才的任用,未能完善?!辈痪?,獻皇后臨朝聽政,征召庾冰輔政,庾冰因病重推辭。不久便死去,當年四十九歲。朝廷以冊書追贈侍中、司空,謚號為忠成,用太牢的規(guī)格祭祀。庾冰天性清廉謹慎,常以儉約自任。中子庾襲曾借十匹官絹,庾冰很生氣,打了他,買來絹還給官
23、府。臨死前,他對長史江彭說:我要死了,遺憾的是報國之志尚未實現,天命如此,我又能怎么辦呢!我死的那天,就用我平日的衣服入殮,不要用公家的東西。”他死時,沒有絹做棺中的被子。內室沒有侍妾婢女,家中沒有積蓄,當時的人因此稱贊他。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御書帶經堂記(清)朱書古書契未立,天地民物之常理,燦然上下間。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 文、武,備之于身,以成理萬物,無經之名,而莫也。至孔子不得位 ,刪詩、 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而后世奉之為六經。蓋措之于身則其事精,而天下法之以為治;筆之於書則其義詳,而萬世繇之以為學。其道一而已矣。新城王公為御史大夫時,御書帶經堂”
24、額大字頒賜,朝士榮之。公侈君賜,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書)記之。帶經”之說,昉于漢,御史大夫倪寬少貧,常帶經而鋤。公生華胄,弱冠掇高科,歷顯仕四十余年矣,知遇之隆,近古未有。與夫賤貧之士,雜身都養(yǎng)賃作 間,勤不 度經者,相去甚遠。寬雖能使酷吏如張湯知鄉(xiāng)學,壁才大略如漢武與語經學而悅,其得力 工經,有大過人者。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學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 下振興經教以祛邪慝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然則公之于經,固將與天下法之由之。于乎!經之荒亦已久矣。以寬生平力學,不過采儒術、文封禪、邀明堂,一觴而止。經 之用,顧若是與?孔子之圣,攝相三月,斷焉不能使魯為東周,僅與其徒退而講遺
25、經于洙 泗之濱,傳之其人而已。于寬又何責焉?方寬之為御史大夫也,委曲遷就,以從入主之 好,位盛貴極。儻回思耨鋤之余,豈不曰吾今者御史大夫之尊,殆不若鄉(xiāng)者都養(yǎng)賃作,得 以優(yōu)游一卷之書之為樂哉!公以天下萬世所系賴之身,受六經之托,著書滿家,望風求教于門下者,不可數計。名斯堂也,其將禮耕義種,與天下治人情之田乎?抑良農能稼而不能不嗇,藏之名山,待其人 _ 乎?朱子之詩曰:面似凍梨頭似雪,后生誰與屬遺經?”公其念經之久荒,而與吾徒皿之,則當何如也?書固荷鋤之田夫也,幸得從公游,故記公堂而卒以鋤田之說進?!咀ⅰ刻岣呖?,摘取科舉功名。,即 憔悴”,都養(yǎng),為眾人做飯燒菜:賃作,受雇為人勞作。(1)對下列句子
26、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全孔子不得上得位:得志B勤不廢經者廢:停止C.寬雖能使酷吏如張湯知鄉(xiāng)三鄉(xiāng):向往D.而與吾徒他治之徒:弟子(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無經之名,而要非經也人非生哂口之者B.其得力壬經月出工東山之上C.殆不若向在都養(yǎng)賃作奉使往來,無留北者D.藏之名山,待其人乎向使三國各愛基地(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寫伏羲、神農等遠古圣王先賢深諳經文經書和孔子對六經的貢獻,以此強調經 學對修身養(yǎng)性、治學行事都十分重要。B.文章對帶經”之說追根溯源,盛贊倪寬帶經而鋤”的精神,認為倪寬之所以深受朝廷恩寵,
27、官場顯赫,是因力他對經書的重視。C.針對學荒廢的現象,作者以孔子為魯相尚不能使魯為東周”為例,為倪寬辯護,指出經學荒廢非倪寬之過,評價有合理之處。D.文章結尾作者揣摩新城王公為所居之堂”命名的日的,交代自己寫作本記的緣由,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王公的敬仰欽佩。(4)用“/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學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教以祛邪慝 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朝士榮之,公侈君賜,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書記之。 方寬之為御史大夫也,委曲遷就,以從人主之好,位盛貴極?!敬鸢浮?1) DB(3) A(4)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學
28、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教 以祛邪慝/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5) 朝廷官員們都以此事為榮,王公為顯耀君王的恩賜,將(帶經堂)三個字標注在 所居住的大廳之上,讓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倪寬在擔任御史大夫的時候,屈身折節(jié),曲意逢迎,依從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權重?!窘馕觥俊痉治觥?1) D項解釋錯誤,而與吾徒鋤治之”意思是:就和我們這些人一起來整治。徒,指一類人,一輩人。故選Do(2) A項,而: 連詞,表轉折;連詞,表順承。B項,于: 都作介詞,從。D 項,者:助詞,用在時間詞后面,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jié)作用;助詞,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
29、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C項,其:代詞,那、那些; 代詞,自己的。故選 B。(3) A項,文章開頭寫伏羲、神農等遠古圣王先賢深諳經文經書和孔子對六經的貢獻”分析錯誤,原文中說伏羲、神農時并無經文經書。故選Ao(4)畫線句子的大意是:倪寬的文章恩澤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視學習的人到處都是。輔 助君王教化民眾,不只是喜歡他的言論,而確實是想要讓天下振興經學教育,祛除邪惡。既然如此,那么倪公對于經書,本來就是要讓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因”后面的內容是指出 “公文章衣被天下”的原因的,因此,“因 ”前要斷開?!敖允且?”的 “也 ”是句末語氣詞,表示判斷,也”后需要斷開?!安欢且粋€選擇關系的復句,
30、不”之前,而”之前,都需要斷開?!耙造钚绊北硎?“振興經教”目的,前后需要斷開?!安淮嬗谛那笠娭T行事”這里說的兩句話,“不存于心”與 “求見諸行事”中間需要斷開。根據以上分析,斷句即可。(5)本題需要注意以下關鍵詞的翻譯:榮,以為榮;侈,夸大,顯耀;記,記述。方,當的時候;委曲,屈身折節(jié);好,喜好。故答案為:D;B;A;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學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教/ 以祛邪慝 /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 朝廷官員們都以此事為榮,王公為顯耀君王的恩賜,將(帶經堂)三個字標注在所居住的大廳之上,讓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 倪寬在擔任御史大夫的時候,屈身折節(jié)
31、,曲意逢迎,依從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權重?!军c評】(1 )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能力。文言實詞的理解,重在平時積累,但也不能死記硬背,記憶時要結合句意,注意歸納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對課文注釋中有明確注明的字詞要加強記憶。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 語法分析法 ”“ 形旁辨義法”“ 套用成語法”“ 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答案的正確與否。( 2)此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理解與辨析能力。這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注重識記,積累,掌握文言 18 個虛詞的常規(guī)用法;當然也可以借助語境或利用教材所學作遷移聯(lián)想等
32、來推斷詞義。( 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容,特別是側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容。( 4)此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lián)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 ”“ 云 ”“ 言 ”,對話最易被發(fā)現。常用虛詞是標志。( 5)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 ”“ 被動句 ”“ 賓語前置句”“ 定語后置句 ”“
33、 介賓短語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緦嵲~ 虛詞 詞類活用句式 篩選 翻譯】( 1 )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推斷文言實詞可以運用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于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這些實詞全部出自已學過的內容,在平時加強記憶即可。( 2)此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基本能力。根據句意和對文言文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要根據語境判斷在選項中的含義。( 3)本題考查理解辨析此類活用的能力。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
34、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偟膩碚f,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題,可結合著常見的文言文句式(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斷。(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35、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容,特別是側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容。(6)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 ”“ 被動句 ”“ 賓語前置句”“ 定語后置句 ”“ 介賓短語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靖絽⒖甲g文】古時文字尚未出現,天地萬物之常理便顯豁于世間。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依據它來修養(yǎng)自己,治理萬物,雖無經書之名,但無一不是經書??鬃硬坏弥緯r,曾著述詩書,編定禮樂,編纂春秋,后世尊奉
36、它們?yōu)榱?。世人放在自己身邊就能行事精通,天下人取法它用來治理天下;記載在書籍里,義理詳備,后世追隨它用來治理學問。新城王公做御史大夫時,皇帝親筆書寫“帶經堂 ”匾額三個大字賞賜他,朝廷之士都深感榮耀,王公為顯耀君王的恩賜,將三個字標注在所居住的大廳之上,讓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帶經 ”一說,始于漢代。御史大夫倪寬年少貧窮,常帶著經書耕種勞作。倪寬本是貴族之后,弱冠之年便摘取科舉功名,官途顯赫達四十余年,備受朝廷恩寵,是近年來所未有的。這與憔悴貧賤之人,在為眾人燒菜做飯勞作之間,勤奮而不停止讀經之人,相差很大。倪寬既能讓像張湯那樣的酷吏向往學習,也能讓像漢武帝那樣有雄才大略者與他談論經學
37、而感到愉悅,這與他得益于經書,必定過人之處(大有關系)。倪寬的文章恩澤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視學習的人到處都是。輔助君王教化民眾,不只是喜歡他的言論,而確實是想要讓天下振興經學教育,祛除邪惡。既然如此,那么倪公對于經書,本來就是要讓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哎!重視經書的風尚荒廢也已經很久了。憑借倪寬平生的學問,也只不過是采用儒術,文飾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迎合君王,贏得君王一杯賞賜的酒罷了。經書的用途,難道就像這樣嗎?孔子圣明,代理魯國國相之職三個月,也斷然不能使魯國成為東周,只好與他的弟子退隱而在洙水泗水給他們講授古代傳下來的經書,并將它們傳那些人罷了。那對倪寬又怎可指責呢?倪寬在擔任御史大夫的時
38、候,屈身折節(jié),依從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權重。只是在回想自己耕種勞作之余,倪寬難道不曾說過我現在御史大夫的尊貴,大概不如從前為他人燒飯煮菜勞作而能夠悠閑自得地讀一卷經書的快樂嗎?新城王公以自己天下世人所仰賴的身軀,擔負傳承六經的重托,著書滿屋,到他門下仰望其風采向他求教的人,數不勝數。給他的大廳取名帶經堂,大概是想以禮耕種,以義種植,和天下一起整修人之常情吧?還是像那農夫能耕種莊稼而不能收獲莊稼,就把它藏在名山,等待那合適的人吧?朱熹曾寫過“面似凍梨頭似雪,后生誰與屬遺經?”的詩句,王 公大概考慮讀經書的風氣久已被荒廢,就和我們這些人一起來整治,那又怎么樣呢?我本 來就是一個扛鋤頭的農夫,很幸運能夠
39、和王公交往,所以為王公大廳作了這篇記,最后把 自己治經如耕地的見解進獻給他。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再上龔舍人書王安石安撫舍人閣下:前日所與某言者,不過欲計校倉庶 ,誘民出粟,以紓百姓一時之乏 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謂也。愿畢其說,閣下其擇焉。某嘗聞善為天下計者,必建長久之策,興大來之功。當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謂茍且一 時之利,以邀淺鮮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時之常有也。倉庶財用者,國家常不足也。以 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見其能濟焉,甚非治國養(yǎng)民之術也。伏自慶歷以來,南北饑僮相繼,朝廷大臣,中外智謀之士,莫不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 死,思所以存活之。其術不過發(fā)常平、斂富民,為食亶
40、粥之養(yǎng),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 給無數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無救患之 實者也。昔者梁惠王嘗移粟以救饑瑾,孟子論而非之,所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比舴蛑尾挥上韧踔勒撸峭缴?、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謂極盛最隆,亦不能 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無凍餒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儲蓄之備也。某歷 觀古者以還,治日常少,而亂日多。今宋興百有馀年,四境之遠者至萬馀里,其間可桑之 野,民盡居之,可謂至大至庶矣。此誠曠世不可逢之嘉會,而賢者有為之時也。今朝廷公 卿大夫不以此時講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興起太平,而一切惟務茍且,見患而后慮
41、,見災而后救。此傳所謂鬟既破碎,乃大其輻二事已敗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某于閣下無一日之好,論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閣下之來,以說干閣下再矣。某固非 茍有覬于閣下者也。某嘗謂大丈夫有學術才謀者,?;紩r之不遭也;既遭其時,患言之不 用也。今閣下勢在朝廷,不可謂時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謂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屢 干于左右者,以此。閣下其亮之。某再拜。(選自王文公文集,有刪改)(1)對下列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愿畢其說,閣下其擇焉畢:全部,B.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原:本來,原本C.可謂至大至近庶:眾,眾多D以說壬圄下再矣干:求(2)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42、A.倉座,文中指倉庫中的糧食,古代倉庶是儲藏糧食的倉庫。B.糟糠,文中指共患難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C.五帝,我國上古神話中的五個部落首領,黃帝是其中之一。D.轂輻,我國古代車輛的兩個構件,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當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謂茍且一時之利,以邀淺鮮之功而已。 某嘗謂大丈夫有學術才謀者,?;紩r之不遭也;既遭其時,患言之不用也。( 4)請概括王安石寫作本文的原因?!敬鸢浮浚?1 ) B( 2) B( 3 ) 當今士人,浸潤于仁德之中,不是要為國家興一時之利,并借此求取淺小的功勞。 我認為,有才學的大丈夫經常擔憂的是遭遇不好的時代,遭遇好的時代
43、以后,又擔憂自己不被重用。( 4)國家經常出現災情;目前國家應對災情的辦法只是一時權宜之法,不是長遠之法;現在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好時代;龔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窘馕觥俊痉治觥浚? ) B 項, “原 ”,結合后面內容“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分析,譯為推測,動詞。故選B。(2) B項,結合文本內容斂富民,為食亶粥之養(yǎng),出糟糠之馀”分析可知,文中指共患難的妻子 ”錯誤。指的是酒糟米糠之類。故選B。( 3) “ 涵濡 ”,滋潤、沉浸;“之 ”,助詞,的;“以 ”,連詞,來;“邀 ”,求??;“功 ”,功勞; “而已 ”,罷了?!?大丈夫有學術才謀”(定語后置句);“常 ”,經常;“患 ”
44、,擔憂;時之不遭也”(賓語前置句);既”,已經、以后; 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用 ”,被采用、被重用。( 4)本題概括王安石寫作本文的原因,結合“夫水旱者,天時之常有也。倉廩財用者,國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見其能濟焉,甚非治國養(yǎng)民之術也”分析,國家經常出現災情,目前國家應對災情的辦法只是一時權宜之法,不是長遠之法;由“某歷觀古者以還,治日常少,而亂日多。今宋興百有馀年,四境之遠者至萬馀里,其間可桑之野,民盡居之,可謂至大至庶矣”分析可知,現在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好時代;由“某嘗謂大丈夫有學術才謀者,常患時之不遭也;既遭其時,患言之不用也。今閣下勢在朝廷,不可謂
45、時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謂言不用矣”分析可知,龔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故答案為:B;B; 當今士人,浸潤于仁德之中,不是要為國家興一時之利,并借此求取淺小的功勞。 我認為,有才學的大丈夫經常擔憂的是遭遇不好的時代,遭遇好的時代以后,又擔憂自己不被重用。國家經常出現災情;目前國家應對災情的辦法只是一時權宜之法,不是長遠之法;現在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好時代;龔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點評】(1 )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能力。文言實詞的理解,重在平時積累,但也不能死記硬背,記憶時要結合句意,注意歸納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對課文注釋中有明確注明的字詞要加強記憶。答
46、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 語法分析法 ”“ 形旁辨義法”“ 套用成語法”“ 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答案的正確與否。( 2)此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貴在平時的積累,經常翻閱經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請教和查證。也可以分類整理,便于查詢和記憶。( 3)此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翻譯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將所要翻譯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貫后連,把握大意;其次確定考查重點,命題者在命題時從文段中選擇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識點,如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重點實虛詞等,要通過審題抓住命題意圖,確定考查點;
47、然后連綴詞義成句,直譯求“字字落實”(留、刪、換),意譯求“文從字順”(調、補、變);最后認真審讀檢查,書寫規(guī)范清楚。在確定文言句子中的語法現象全部落實到位后,做到書寫規(guī)范清晰。( 4)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細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內容,特別是側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文的關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容。【附參考譯文】安撫舍人閣下:您前天跟我講的,不過想計算比較倉庫儲量多少,勸說富民獻出糧食,來解除百姓一時的匱乏。我想要說的,不是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說完,請您選擇些許有用的。我曾經聽說善于謀劃天下大事的人,必定會設置
48、長久的計策,創(chuàng)立非常的功業(yè)。當今士人,浸潤于仁德之中,不是要為國家興一時之利,并借此求取淺小的功勞。水旱災害是常有的事,倉儲財用國家經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財用來抵御經常發(fā)生的水旱災害,沒有見到它能救助多少,絕對不是治理國家、養(yǎng)育百姓的方法。自從慶歷以來,南北饑荒相連,朝廷大臣、朝野間富有智謀之人無不哀憐,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餓死,都在考慮讓他們生存下去的辦法。他們的方法不過是發(fā)放常平倉的糧食,向富戶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類粗食,以有限的糧食供給無數的災民。我推測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餓死者已經白骨遍野了。這只造就了給人恩惠的美名,而沒有取得救人禍難的實際效果。從前,梁惠王曾經調撥糧食來救饑荒
49、,孟子評論反對這種做法。正是所謂“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國家;只有好的辦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至于治理國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單純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辦法而不能將之結合起來的辦法。況且五帝、三王之時,可以稱得上極其繁盛興隆了,也不能保證年年豐收而沒有水旱災害。然而沒有受凍挨餓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儲藏的防備。我遍觀遠古以來,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亂之日頗多。而今大宋建國已經一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戰(zhàn)爭,四方邊境最遠的達到萬余里,其間可以耕種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稱得上最廣大、最富庶了。這確實是世所未有的好時機,賢能的人有所作為的時代。現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時講求
50、治理國家的辦法,考慮富裕百姓、改善風俗的良策,來創(chuàng)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顧眼前的事,見到禍患再思考解決辦法,見到災害再考慮拯救措施,這正是傳所言 “車轂已經破碎,才增大車輻;事情已經不成,再大聲嘆息”,這樣有益嗎?我與您過去不太熟識,若論相知程度,確實太不親近了。但自從您到來,已經兩次麻煩您向您請教意見了。我對您并沒什么個人企圖。我曾經說過,有學問技藝才能謀略的大丈夫,常常憂慮生不逢時,已經遇上明時,又憂慮其言辭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權力,不能說不逢時;處于可以建言獻策的位置,不能說言辭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沒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緒激動,屢次向您建言,正因為此。請您明鑒。王安石再拜。5
5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祐,字慶甫,趙州寧晉人。祐少好學,家貧,母張氏嘗剪發(fā)易書使讀之,長遂博通經史。時諸王得自辟官屬,穆王府署祐為其府尚書。王既分土于陜、洛,表祐為河南府總 管。下車之日,首禮金季(末)名士李國維、薛玄,咨訪治道,奏免征西軍數百家諸稅, 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從之。世祖即位,分陜、洛為河南西路。中統(tǒng)元年,除祐為總管。時州縣官以未給俸,多貪 暴,祐獨以清慎見稱,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改南京路治中。適東方大蝗,徐、邳尤甚,責捕至急。祐部民丁數萬人至其地,謂左右曰:捕蝗慮其傷稼也,今蝗雖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被蛞允律鎸I茫豢?,祐曰: 救
52、民獲罪,亦所甘心。”即諭之使散去,兩州之民皆賴焉。三年,朝廷授衛(wèi)輝路總管。衛(wèi)當四方之沖,號為難治,祐申明法令,創(chuàng)立孔子廟,修必 干墓,且請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為立碑頌德。嘗上書世祖,言樹太平之本有三:一 曰太子國本,建立宜早;二日中書政本,責成宜專;三曰人材治本,選舉宜審。事雖未能 盡行,時論稱之。朝廷大舉伐宋,遣祐簽軍,山東民多逃匿,聞祐來,皆曰:陳按察來,必無私。”遂皆出,應期而辦。十三年,授南京總管,兼開封府尹。吏多震懾失措,祐因謂曰:何必若是!前為盜跖,今為顏子,吾以顏子待之;前為顏子,今為盜跖,吾以盜跖待之?!庇墒抢糁揎?,不敢弄法。許蔡間有巨盜聚眾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隨制置
53、夏貴過汴祐斥 下馬撾殺之于市民間帖然。十四年,遷浙東道宣慰使。時江南初附,軍士俘虜溫、臺民男 女數千口,祐悉奪還之。未幾,行省榷民商酒稅,祐請曰:兵火之余,傷殘之民,宜從寬恤。”不報。遣祐檢覆臺州民田。及還至新昌,值玉山鄉(xiāng)盜,倉猝不及為備,遂遇害,年五 十六。追封河南郡公,謚忠定。父老請留葬會稽,不得,乃立祠祀之。(節(jié)選自元史 列傳第五十五,有刪改)(1)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許蔡間有巨盜/聚眾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隨制置/夏貴過汴/祐斥下馬/撾殺之于 市/民間帖然B.許蔡間有巨盜/聚眾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隨制置夏貴過汴/祐斥下馬/撾殺之于 市/民間帖然
54、C.許蔡間有巨盜/聚眾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隨制置夏貴過汴/祐斥下馬/撾殺之于 市/民間帖然D.許蔡間有巨盜/聚眾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隨制置/夏貴過汴/祐斥下馬/撾殺之于 市/民間帖然(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下車,剛上任、剛到任。文中指陳祐剛到官任。B.孔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 始人,被列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C.顏子”是指顏回,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可以稱有道德、有學問的圣賢之人,如孔子、顏子、孟子、老子,也可以用來稱老師。D.思定”是陳祐的謚號,隘號”就是統(tǒng)一用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
55、的評價,危身奉上日忠,安民大慮日定 ,所以文中的 思定”是對陳祐的一種贊美。(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陳祐虛心求教。擔任河南府總管時,他到任的當天,首先就去拜訪金朝末年的著名賢士李國維、薛玄,虛心向他們求教治理政事的方法。B. 陳祐為民著想。任南京路治中時,他從百姓的利益出發(fā),冒著獲罪的危險,違背上級命令;任浙東道宣慰使時,因百姓剛經歷戰(zhàn)亂,他反對征收酒稅。C. 陳祐治政有方。衛(wèi)輝路是一個難以治理的地方,陳祐到任后修建孔子廟、比干墓,從而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因此百姓為他立碑頌德,并向朝廷請示列入名臣史籍。D. 陳祐除惡務盡。許、蔡一帶的大盜聚眾搶劫,抓捕時他逃到宋朝境內,后來宋朝滅亡,這個盜賊路過汴梁時,陳祐發(fā)現了他,當眾將他擊殺。(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時州縣官以未給俸,多貪暴,祐獨以清慎見稱。 三曰人材治本,選舉宜審。事雖未能盡行,時論稱之?!敬鸢浮浚?1 ) C( 2) D( 3) C( 4) 當時州縣的官吏因沒有官府供給的俸祿,大多貪婪暴虐,只有陳祐因為清廉謹慎而被稱道。 三是人才是治國的根本,選拔人才應慎重。這些事情雖然未能完全施行,但當時的評論(當時人們)都稱贊他。【解析】【分析】(1)句中 “急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器械工程居間合同范本
- 施工電梯布置專項方案
-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技術作業(yè)指導書
- 承包山林合同書
- 市場營銷策略制定與實施作業(yè)指導書
- 停車場管理服務合同
-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
- 林業(yè)經濟管理與政策作業(yè)指導書
- 雞舍租賃合同
- 技術服務合同格式
- 2024統(tǒng)編版初中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小記者新聞寫作培訓
- 【《智慧城市建設中電子政務建設問題及完善策略一以瀘州市為例》9000字(論文)】
- IPO項目盡職調查清單(詳細)
- ETL開發(fā)工程師招聘面試題及回答建議2025年
- DB11T 1136-2023 城鎮(zhèn)燃氣管道翻轉內襯修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
- 2025屆浙江省兩校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肝硬化肝性腦病診療指南(2024年版)解讀
- 零部件測繪與 CAD成圖技術(中職組)沖壓機任務書
- 2024年騎電動車撞傷人私了協(xié)議書范文
- 四年級數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