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題_第1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題_第2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題_第3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題_第4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從太陽系到無限的宇宙1、人們常用模型來解釋一些復雜的、看不見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現(xiàn)象。2、地球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一致,即自西向東。無論地球公轉到什么位置,地軸的傾斜角度都保持不變。3、地球公轉的周期為1年,地球公轉導致地球上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變化。地球自轉的周期為1天,地球自轉使得地球上有了晝夜的交替出現(xiàn)。4、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時間走過的距離。1光年約是9.5萬億千米。5、秋比較顯眼的星座是東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顆亮星組成,形狀像字母“W6、春季比較顯眼的星座是獅子座;夏天比較顯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較顯的星座是獵戶座。7、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從離太陽由近到遠依次是:

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的衛(wèi)星數(shù)量最多,有62顆。地球有一顆衛(wèi)星,就是月球。四季的變化與地球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8、火星和地球最為相似。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9、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太陽、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圍繞地球運轉,這叫地心說”。后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進一步完善了這一學說。10、到目前為止,宇宙還在不膨脹變大中。11、衛(wèi)星的數(shù)量與什么有關?答:衛(wèi)星的數(shù)量與行星的質量和位置有關,但主要是質量。12、地球公轉怎樣使地球上產生了一年四季的變化?答:四季的形成與地球離太陽的遠近沒有關系,關鍵在于某個區(qū)域正午時的太陽高

3、度。一個區(qū)域一年中正午時太陽高度較高的季節(jié)為冬季,較低的季節(jié)為夏季,其余的兩個季節(jié)為春季和秋季。第二單元時間的腳步1、原子鐘是現(xiàn)在最為準確的計時工具。但它看起來最沒有鐘的樣子。NISTF-1原子鐘由170個部件組成,其中包括透鏡、反射鏡和激光器。2、1656年,有擺的掛鐘誕生于惠更斯的實驗室內。它是以伽利略發(fā)現(xiàn)的擺的擺動具有規(guī)律性這個原理為基礎而發(fā)明的。擺往返一次為擺動一次;擺的快慢與擺線的長短有關,擺線越短,擺動越快,擺線越長,擺動越慢。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質量和擺角的大小無關。擺鐘就是利用擺的等時性原理工作的。4、人們利用某些物體相對穩(wěn)定的運動規(guī)律,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鐘表。5、在同等條件下,水流

4、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水鐘正是利用了這一原理來工作的。當水壺內水位較高時水流的比較快;水位較低時水流得比較慢,這影響了水鐘的準確性。為了減少誤差人們開始用第三只水壺給漏壺加水,以保證漏壺水流的穩(wěn)定。水鐘在中國又叫刻漏"、漏壺”。水鐘有受水型和泄水型兩種,其中受水型漏壺通過多級加水,水流比泄水型更加穩(wěn)定,所以會更精確。6、1969年,第一快石英手表誕生。原理是處于電路之中的石英晶體,能產生頻率穩(wěn)定的振動。7、生物鐘現(xiàn)象:東方欲曉,公雞打鳴。豬羊牛白天活動,而貓夜晚活躍。牽牛花大約凌晨4時打開喇叭。夜來香深夜飄香。病人周期性發(fā)病。8、生物鐘對人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茖W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鐘紊亂的

5、時候,人會生病、衰老甚至死亡。因此,科學地認識生物鐘,并順應生物鐘,對維護和增進身心健康是有幫助的。第三單元熱能考察之旅1、人們從食物里獲得熱能,人們經常用干卡”作為食物中的熱能單位。每人每天大約需要8000多千焦的熱能。1千卡=4.2千焦。2、每天攝取足夠的熱能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但吸收過多的熱能或消耗太少,會使熱能在體內轉化成脂肪積存下來,導致肥胖。3、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度;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C表示。是為紀念瑞典天文學家攝耳修斯的貢獻而確定的。4、物體一般都具有遇熱膨脹、遇冷收縮(熱脹冷縮)的性質。可也有少數(shù)例外情況,比如水在4c時體積最小,因為水在0C-4c之間時,水具有熱縮

6、冷脹的性質。5熱總是從高溫的物體傳向低溫的物體,而不會從低溫的物體傳向高溫的物體。或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6、熱傳遞的方式的有三種:傳導、輻射、對流。7、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有時要散熱降溫,有時要生熱保溫。8、冷水比熱水重。9、什么是溫室效應?答:由于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地球散發(fā)熱能的本領減弱,使地球大氣溫度緩慢升高,這就是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影響:(1)土壤會出現(xiàn)荒漠化,導致糧食減產;(2)冰川融化和海水體積遇熱膨脹,使海平面上升,一些地勢較低的國家和地區(qū)將會被海水淹沒。10、為什么夏天人們用棉被來蓋住雪糕,雪糕卻不融化?答:一是保溫,防止冰糕的冷氣

7、跑掉。二是隔熱,防止外界的炎熱空氣進入里面,造成冰糕融化。11、影響房間內氣溫的因素有哪些?答:一是房子的朝向;二是建房子用的材料;三是房子外面的溫度;四是空調和暖氣安裝的位置。12、人們利用熱能的例子?答:人們利用熱能的例子有取暖、煮熟食物、燒開水、蒸汽火車、切割金屬、日光浴等。13、熱能由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的例子。答:有曬太陽、燒火、電熱器、電熱毯、冰雪融化、熱水器等。14、生活中熱脹冷縮現(xiàn)象有哪些?答:1、熱饅頭大而松軟,冷了以后就縮小了點,而且變硬了。2、鋪瀝青馬路時,隔一段路就會留有一些空隙,是為了防止夏天太陽暴曬下,瀝青受熱膨脹而使路面隆起。3、高速公路的金屬護欄,在接頭處總要留

8、有空隙,是防止在高溫下護欄膨脹,而受到損壞。4、鐵軌也是到了一定長度,總要留有空隙,再接著往下延伸,也是因鐵軌熱脹冷縮,如不留空隙,夏天高溫下鐵軌會膨脹隆起。5、夏天自行車、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的輪胎都不能充太足的氣,防止溫度高時,因氣體膨脹而引起爆胎。6、弄癟的乒乓球用開水燙,會使癟的地方鼓起來。第四單元生命的旅程1、細胞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是有生命的。2、胎兒在子宮中慢慢長大。子宮里有一根臍帶,它把媽媽身體中的營養(yǎng)和氧氣輸送給小寶寶。3、胎兒出生時的平均體重是媽媽懷孕第一個月時的16萬倍。4、人在胎兒時期和02歲之間,生長比較快。5、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些動物是胎生的,如哺乳類

9、動物;有些動物是卵生的,如昆蟲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6、通常將人的成長階段劃分為:嬰兒(0-3歲)、幼兒(3-6歲)、童年(6-12歲)、少年(12-15歲)、青年(15-28歲)、成年(28歲以上)7、蝴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像蝴蝶這樣昆蟲在個體發(fā)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時期,從一種形態(tài)變成另一種形態(tài),這種變化叫做完全變態(tài)。8、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頭占整個身體的比例變化最大。9、任何有生命的個體都在成長與變化著,每種生物都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階段,科學家們把這種階段性的變化過程叫做生命周期或成長周期。10、簡述:你從哪里來?答:從爸爸那兒來的精子中有一條鉆進

10、媽媽的卵細胞中,經過24小時變成了受精卵。受精卵不斷分裂生長,并來到媽媽肚子中的子宮,這時媽媽就懷上了“我”,經過九個月的孕育,“我”從媽媽的肚子中被產出。第五單元地球在變臉1、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通過長期的觀察,得出結論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勝利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huán)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他們用自己親身實踐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由外到內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大多數(shù)地震是由地幔的活動造成的。3、地球儀上的縱線是經線,橫線是緯線。它們的作用是幫助人們確定地理位置和方向。真實的地球表面沒有經線和緯線。4、珠穆朗瑪峰海拔884

11、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洋中最深處在馬里亞納海溝,深11034米。陸地平均高度670米,海洋平均高度3730米。5、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的表面大約71%被海水覆蓋,約29%是陸地。6、地球的臉”是指地球的外貌,簡稱地貌”。7、雅丹地貌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溫長的過程。在原先湖泊的底部,堆積著流水帶來的大量泥沙。后來,由于湖水干涸,泥沙層露出地面。在強風、大雪和雨水的不斷侵蝕下。天長日久,便形成了今天的雅丹地貌。8、典型的地貌有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沙漠地膜等。6、李四光是中國地質事業(yè)的奠基者,同時,他還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

12、家。7、風化作用主要是溫度、大氣、水等因素引起的。8、礦產資源是地殼在長期發(fā)展與演變過程中的產物,一般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等。9、能源礦產是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基礎之一,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等8種。煤是古代的植物變化成的能源礦產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我們要節(jié)約利用。10、孔雀石是金屬礦產,用它可以煉銅;石膏是非金屬礦產,粉筆就是用它做的。11、巖石的硬度分10個等級,鉆石最硬,硬度為10,云母最軟,硬度為112、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fā)明的侯風地動儀,據(jù)說能顯示出地震發(fā)生的方位。13、造成地貌變化的原因有哪些?答:造成地貌的原因分兩大類,內力作用和外力

13、作用,其中內力作用有地殼運動、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有刮風、流水、人類活動、動物活動、植物生長等。14、為什么環(huán)太平洋沿岸地區(qū)地震活動最頻繁?答:環(huán)太平洋沿岸地區(qū)地震活動最頻繁,是因為該地區(qū)處在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15、室內易于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有:床沿下、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以及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要注意: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第六單元開心游樂場1、力是無處不在的。物體間的推、拉、提、壓、吸引、排斥,等作用都是力。力不但有大小,還有方向。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發(fā)生改變。地球對物體有向下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豎起向下,浮力的方向豎起向上。力的大小可以用測力

14、計來測量。2、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字母N表示。3、物體受到外力時,要發(fā)生形狀的變化,同時會產生一種抵抗形變的力,這種力叫做彈力。當外力消失后,它們還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彈性。4、在一定限度內,物體的形狀變化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5、在一定限度內,受力伸長的彈簧在取消外力后恢復原裝,這時彈簧的變化是可逆變化。若超過一定限度,取消外力后,彈簧不會恢復原狀,這時彈簧的變化是不可逆變化。6、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受到的阻礙滑動的力,叫做摩擦力。物體凹凸不平的表面是產生摩擦力的原因,它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它們之間的壓力有關。兩個物體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反

15、之摩擦力就越大,物體越重,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摩擦力就越小。摩擦力有時很有用,需要設法增大;有時又有危害,必須設法減小。7、摩擦有益也有害。有時需要增大,有時需要減小。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例子?鞋底和輪胎都有凹凸的條紋(為了增大摩擦力、防滑)?體操運動員或舉重運動員在比賽之前,手上要抹上碳酸鎂粉(為了增大摩擦力、防滑)?在冰雪路上行駛的車輛上裝上防滑鏈(增大摩擦力)?在自行車轉動軸處加上潤滑油(減小摩擦力)?鎖打不開了,加一點炭粉。(減小摩擦力)8、輪船浮在水上,受到了浮力;火箭升空,是反沖力的作用;沖擊平原是水力,水力也能發(fā)電,三峽水力發(fā)電站完工后,發(fā)的電能照亮半個中國。指南針能指南北,是磁力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