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整理)最新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滿分精練_第1頁
(名師整理)最新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滿分精練_第2頁
(名師整理)最新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滿分精練_第3頁
(名師整理)最新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滿分精練_第4頁
(名師整理)最新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記承天寺夜游》滿分精練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 記承天寺夜游【課內(nèi)精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 解 衣 欲 睡 (2) 蓋 竹 柏 影 也(3) 相與 步于中庭 (4)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 用“ / ”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 (斷一處 )(1) 念無與為樂者。(2) 懷民亦未寢。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 庭下如積水空明。(2)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4 下列說法

2、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寥寥數(shù)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出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語言 凝練而又意味深長。B.文章第一、二句敘事,交代了夜游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敘述 自然流暢。C.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 “亦”二字流露出作者與張懷民相知的喜 悅。D.作者描繪庭中景物極具特色:寫月突出其明,寫影突出其形,寫水突 出其清。5 文中“閑人”一詞,表現(xiàn)了蘇軾復雜的情感,請參照示例,寫出你的理解,并說明理由。示例:閑人表現(xiàn)出蘇軾的自得之情。月夜處處都有,可只有他和張懷民這種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賞。閑人【比較閱讀】一、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回答問題。甲記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

3、,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 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 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 耳。乙記游松風亭余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 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日:“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由是 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么時也不妨熟歇。(選自東坡志林)注木末:樹梢。死敵:死于敵手。死法:死于軍法。恁 (n e n 么時:這時候。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懷民亦未寢 (2)庭下如積水空明 3 3) 余 嘗 寓 居 惠 州 嘉 佑

4、寺 (4) 思 欲 就 亭 止 息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4 . 用“ /”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 斷兩處 )進 則 死 敵 ,退 則 死 法。5 甲、乙兩文分別為蘇軾被貶黃州、惠州期間所作,雖然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懷卻有共同之處,請寫出來。二、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 甲 記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蘇軾小傳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

5、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 ,吾儕小人,當效命?!甭势渫匠舟五?以出,筑東南長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鋪:箕畚鐵鍬。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 但 少 閑 人 如 吾 兩 人 者 耳 (2) 徙 知 徐 州6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蓋竹柏影也B.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C.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D.富民爭出避水7用現(xiàn)

6、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5(2) 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8從甲、乙兩文中,你能感受到蘇軾怎樣的情感或是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請分別加以概述?!菊n外閱讀】2016 河北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東坡還宅邵民瞻 為東坡 買一宅,為錢五百緡 ,東坡傾囊 僅能償 之。卜 吉日入新第 ,既得日 矣。夜與邵步月,偶至一村落,聞婦人哭聲極哀,東坡徙倚7聽之,曰:“異哉,何其 悲也!豈有大難割之愛,觸于其心歟?吾將問之?!彼炫c邵推扉而入,則一老嫗 ? ,見東坡,泣自若? 。東坡問嫗何為哀傷至是。嫗曰:“吾家有一居,相傳百年,保守不敢動,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 ,遂舉以售諸? 人。吾今日遷

7、徙來此百年舊居一旦訣別 ? 寧 ? 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睎|坡亦為愴然。問其故居所在,則東坡以五百緡所得者也。東坡因再三慰撫,徐? 謂之曰:“嫗之舊居,乃吾所售 ? 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即命取屋券? ,對嫗焚之。呼其子,命翌日 ? 迎母還舊第,竟不索B21其直B22。注邵民瞻:人名。東坡:蘇軾的號。五百緡:五百貫錢。傾囊:盡出其所有。償:償還。卜:選擇。第:按一定等級建造的大宅院。得日:過了幾天。徙倚:走過去斜靠著。B10何其:多么。?老嫗:老婦。 ? 自若:依然如故。 ? 不肖:不成材。 ? 諸:相當于“之于”。 ? 訣別:分別。 ? 寧:難道。 ? 徐:慢慢地。 ? 售:這里

8、是“買”的意思。 ?券:契據(jù)。?翌日:次日。B21索:求取。B22直:同“值”,價錢。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 聞 婦 人 哭 聲 極 哀 (2) 東 坡 亦 為 愴 然(3) 即 命 取 屋 券 , 對 嫗 焚 之(4) 竟 不 索 其 直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 斷四處 )吾今日遷徙來此百年舊居一旦訣別寧不痛心此吾之 所 以 泣 也。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8(1) 東坡問嫗何為哀傷至是。10(2) 則東坡以五百緡所得者也。4用一句話概括選文所敘寫的故事。5從“夜與邵步月”這句話,你會聯(lián)想到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哪個情境?參考譯文與答案詳析課內(nèi)精讀1 (1) 想,打算。

9、 (2) 大概是。 (3) 共同,一起。 (4) 語氣詞,相當于“罷 了”。2 解析 這道題考查學生劃分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一般來說,只要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讀懂了句子,停頓是不會有錯的。當然,掌握一些劃分停頓的方法也是必要的。如主謂之間停頓,動賓之間停頓,定語與中心語之間停頓,等等。答案(1)念/無與為樂者。(2)懷民/亦未寢。3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的時候要遵循逐字逐句翻譯的原則,緊扣關鍵詞語“空明”“何”“閑人”等,盡量直譯出來。 答案 (1) 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積水一樣清澈透明。(2)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4 解析

10、D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D 項錯在文章沒有寫水,水不屬于庭中景物。5 示例:表現(xiàn)出蘇軾的悲涼之情。他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但受誣遭貶,不愿做閑人卻只得做閑人。比較閱讀1 (1) 睡覺。 (2) 形容水的澄澈。 (3) 曾經(jīng)。(4) 靠近。2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重點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在把握重點字詞的 意思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句式,如本句是省略句,翻譯時,一定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全。 答案 于是 ( 我 ) 如同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3 解析 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正確斷句要做到:理解關鍵詞語,判斷詞與詞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識;根據(jù)句首和句尾的詞語以及句中的習慣用語進行判斷

11、。 答案 進/ 則死敵,退/ 則死法。4 樂觀、曠達( 或豁達、灑脫等) ;隨緣自適( 或隨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參考譯文 乙 我曾經(jīng)借住在惠州嘉佑寺, ( 一日,我 ) 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覺腳力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遠望松風亭的屋檐還在樹梢,心里想什么時候才能走到?。窟^了很久,突然說:“這里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于是(我)如同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人們能領悟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zhàn)場上,戰(zhàn)鼓如雷霆,沖上去就會死于敵人之手,退回來就會死于軍法,這時候不妨先好好歇息一下。5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詞語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以及詞語的古今義。 答案

12、 (1) 只是。 (2) 調(diào)任。6 解析 D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 A 項,“蓋”古義是“大概是”,今義是“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東西”; B 項,“閑人”古義是“清閑的人”,今義是“與事無關的人”; C 項,“是”古義是“這里”,今義是一個判斷動詞; D 項,“避”的意義古今沒有太大變化,都是“躲開、回避”的意思。(1) 根據(jù)語境,注意“相與”7 解析 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是“共同,一起”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 (2) 根據(jù)語境可知,這個句子沒有主語,可在翻譯時補出主語,注意“卒”是“最終”的意思,“其”是“這”的意思。 答案 (1) 張懷民也沒有睡覺, ( 我們就

13、) 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 蘇軾) 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8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甲文中作者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卻被一貶再貶,流落黃州,睡不著的情況下和張懷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賞月,可見作者的苦悶心情。乙文中蘇軾為了徐州城的安危,路過家門也不回去,最終保全了徐州城,從中可以看出蘇軾是一個勤于政事、愛護百姓的好官。 答案 甲: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乙:蘇軾勤于政事,愛護百姓。 參考譯文 乙 ( 蘇軾 )調(diào)任徐州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在梁山泊泛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斷上漲不久就要泄進城里。城墻將要被浸壞,富裕的百姓爭著出城躲避水災。蘇軾說:“富

14、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動不安,我和誰守城?我在這里,洪水決不會浸壞城墻。”又把富人重新趕進城去。蘇軾到武衛(wèi)營,喊來卒長,說:“河水將要危害徐州城,事情緊急, ( 你們 ) 雖是禁軍,姑且替我出力?!弊溟L說:“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應當效命?!?( 于是 ) 率領兵卒拿著箕畚鐵鍬出去,筑起東南長堤。雨水日夜不停,沒有受損的城墻只有三塊。蘇軾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過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課外閱讀1 (1) 聽到 (聽見 )。 (2) 悲傷 (憂傷 )的樣子。 (3) 立即 (馬上 ) 。 (4) 最終。2 解析 此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一般可以根據(jù)句子的意思來斷句。

15、這般可以根據(jù)句子的意思來斷句。這個句子的意思是:“我今天搬到這里,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了,怎么能不心痛呢?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可以據(jù)此來斷句。當然一些關鍵詞也是斷句的標志,如“此”“寧”等。 答案 吾今日遷徙來此/ 百年舊居 / 一旦訣別 / 寧不痛心 / 此吾之所以泣也。3 解析 此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文言語句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我們采用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方法,要注意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如(1) 句中的“何”翻譯成“為什么”, (2) 句中的“以”是介詞“用”的意思,“所得”意思是“所買的”。 答案 (1) 東坡詢問老婦人為什么悲痛到這種地步。(2) 就是東坡用五百貫錢

16、所買到的住宅。4 蘇東坡無償退還老婦宅第。( 意思對即可)5 解析 此題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耙古c邵步月”的意思是“夜里和邵民瞻在月光下散步”,題干中提示聯(lián)想記承天寺夜游相關情境,那就是蘇軾和張懷民“相與步于中庭”,組織答案時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意思對即可。 答案 示例一:相與步于中庭。示例二:蘇軾與張懷民月下在庭院中一起散步。 參考譯文 邵民瞻替東坡買了一所宅子,花了五百貫錢,東坡盡出其所有也只能勉強償還而已。選擇好日子搬入新居,已經(jīng)過了幾天了。 ( 一天 ) 晚上 ( 東坡 ) 和邵民瞻在月光下散步,偶然來到一個村子,聽到有一位婦人哭得很悲傷,東坡走過去斜靠著傾聽,說:“奇怪, ( 這婦人 ) 多么悲傷! 難道有難以割舍的大事傷了她的心嗎?我要問問她?!庇谑呛蜕勖裾巴崎T進去,看見一位老婦人, ( 老婦人 ) 看到東坡二人,仍舊像原先一樣哭泣。東坡詢問老婦人為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