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學(xué)案高祖本紀(教師版)分享_第1頁
導(dǎo)學(xué)案高祖本紀(教師版)分享_第2頁
導(dǎo)學(xué)案高祖本紀(教師版)分享_第3頁
導(dǎo)學(xué)案高祖本紀(教師版)分享_第4頁
導(dǎo)學(xué)案高祖本紀(教師版)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fù)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guān)注! 高祖本紀導(dǎo)學(xué)案(學(xué)生版)【學(xué)習(xí)目標】1了解司馬遷筆下劉邦這一人物形象,因文悟言,積累常見文言現(xiàn)象,。2認識體會史記中“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傳統(tǒng)。3感悟文本,領(lǐng)略史記文史結(jié)合的特點。4了解司馬遷首創(chuàng)的互見法?!菊n時安排】四課時【課前預(yù)習(xí)】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劉媼( o ) 須髯(rán) 貰酒( shì ) 大澤之陂( bi ) 每酤留飲( g ) 酒讎數(shù)倍( chóu )乃紿為謁( dài )( yè ) 酒闌( lán ) 箕帚( j ) 轘轅( huán )( yu&

2、#225;n ) 玉卮( zh)乃以秦王屬吏( zh) 日夜跂而望歸( q) 擊筑( zhú) 獻饗軍士( xing ) 黥布( qíng ) 滎陽( xíng )酈食其( yì ) ( j ) 潁陽( yng ) 氾水( fàn )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大腿) 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 (輕視) 昌邑未拔 (攻下) 攝衣謝之,延上坐 (提,道歉,請) 二世使使者斬以徇 (示眾) 乃以秦王屬吏(交付、委托) 非有功伐 (功勞) 還軍霸上(駐扎) 去輒燒絕棧道 (斷 ) 漢王復(fù)入壁(營壘) 與齊王等期會而擊楚軍(約定日期) 諸侯

3、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共同) 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陽(水的北面) 父兄不能給(供給,使足) 可四千余人 (大約) 意豁如也 (的樣子)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 (1)此兩家常折券棄責(zé) “責(zé)”通“債” (2)高祖常繇咸陽 “?!蓖ā皣L” “繇”通“徭” (3)遂坐上坐,無所詘 “坐”通“座”“詘”通“屈” (4)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軍解 “鹵”通“擄”“憙”通“喜”“解”通“懈” (5)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通“安” (6)無內(nèi)諸侯軍,稍征關(guān)中兵以自益,距之 “內(nèi)”通“納” “距”通“拒” (7)乃詳尊懷王為義帝 “詳”通“佯” (8)兵罷戲下 “戲”通“麾” (9)不如

4、決策東鄉(xiāng) “鄉(xiāng)”通“向”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 大度:古義“遠大的抱負” 今義“氣量寬宏能容人” 家人:古義“平民百姓” 今義“一家人” 作業(yè):古義“勞苦的工作” 今義“學(xué)習(xí)完成的功課” (2)誹謗者族 誹謗:古義“非議國政” 今義“說人壞話,毀人名譽” (3)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約束:古義“規(guī)約,規(guī)章”今義“限制使不出范圍” (4)稍征關(guān)中兵以自益 漸: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5)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 山東:古義“崤山、函谷關(guān)以東”今義“山東省,省份名” (6)始大人常以臣無賴 無賴:古義“沒有賴以謀生的手段,沒有出息” 今義“游手好閑、

5、品行不端的人”第一課時一、導(dǎo)入新課二、課前預(yù)習(xí)檢查與反饋三、熟讀全文四、用簡練短語概括文章情節(jié):教師明確:劉邦出生:蛟龍俯身而出世,寫出了劉邦的不凡。平民劉邦:好酒及色、不事生產(chǎn)、壯志初現(xiàn)、詐稱“賀千萬”的無賴之舉。將帥劉邦:入關(guān)滅秦、楚漢相爭、大敗項羽。帝王劉邦:氾水稱帝、舉杯噱父、高祖還鄉(xiāng)、高祖之死。五、人物形象探討劉邦是司馬遷筆下最生動、最豐滿、最有個性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中整理是通過哪些藝術(shù)手法加以塑造的?1用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如在“將帥劉邦”中,項羽、劉邦分兵入關(guān)攻秦各自采取的措施,突出劉邦的寬厚仁慈,從而贏得民心,奠定以后勝利的基礎(chǔ)。2用諷刺的手法臧否歷史人物。如高祖置酒未央宮一節(jié)

6、,對劉邦自矜聲色的心態(tài)的描摹。3用典型細節(jié)刻畫人物。如賒酒、詐言“賀千萬”、觀始皇而嘆等細節(jié),展示劉邦的性格的各個側(cè)面。五、練習(xí)布置:歸納整理文中的實詞,并解釋其義。第二課時一、檢查文言常識1.大澤之陂(水邊、堤岸) 2.已而有身(不久)3.高祖每酤留飲(買酒) 4.怪之(以為怪,意動用法)5.及見怪(奇怪的現(xiàn)象,形作動) 6.此兩家常折券棄責(zé)(同“債”債務(wù))7.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平民百姓,古今異義) 8.高祖常繇咸陽(同“徭”,服役)9.大丈夫當(dāng)如此也(像這樣,古今異義) 10.因家沛焉(安家,名作動)11.坐之堂下(使坐。使動用法) 12.無所詘(同“屈”,理虧)13.公始常欲奇此女(使與

7、一般人不同)(明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 判斷句 2.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 省略句3.高祖常繇咸陽 省略句 4.迎之門 省略句5.引入坐 省略句 6.呂公女乃呂后也 判斷句二、整體感知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開始到“生孝惠帝、魯元公主”),介紹劉邦的姓氏、籍貫、出生、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長的種種行事。第二部分:(從“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寫劉邦入關(guān)滅秦,打敗項羽,建立帝業(yè)的過程。第一階段:劉邦領(lǐng)兵西進,隊伍不斷壯大,并率先入關(guān),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礎(chǔ)。第二階段:寫楚漢相爭。第三階段:劉邦稱帝。第三部分:(從“未央宮成”到文末),劉邦稱帝后的情況。三、走進文本

8、,小組合作,深入探討(學(xué)生自由朗讀1-4段)1這四段主要記述了哪些情節(jié)?明確:劉媼嘗息大澤之陂生下高祖,劉邦好酒及色,縱觀秦始皇而嘆,徒手赴宴大言“賀錢萬”等2縱觀秦始皇而嘆一節(jié)中,流露出劉邦的什么心理?明確:流露對自己境況的不滿,對秦始皇仰慕,對權(quán)利渴求的復(fù)雜心理。3以上情節(jié)可看出劉邦哪些特點?明確:出生不凡,仁而愛人,性情豁達,但又有無賴舉動。(學(xué)生自由朗讀5-7段)1這一階段主要寫了哪些情節(jié)?明確:酈生見沛公,與秦軍大戰(zhàn)藍田、入關(guān)約法三章等。2酈生見沛公這一情節(jié)中,體現(xiàn)了劉邦什么特點?明確:勇于改錯,虛心聽取意見。3“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劉邦節(jié)節(jié)取勝的原因嗎?明確:善于

9、用人用計,這是他在交戰(zhàn)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4對于阻止劉邦入秦宮休息,原文只有“樊噲、張良諫”,而史記留侯世家中有大段文字記載,這是什么述史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確:互見法,它是將一人事跡,一件史事,分散在數(shù)篇之中參錯互見,彼此互補。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見法詳此略彼,敘述史事條理分明,避免重復(fù);互見法正名實,于回護之中不失歷史真實;互見法是塑造傳記人物形象的一個好方法;互見法兩傳存疑,廣載異聞,以備參考。5劉邦進入關(guān)中,推翻秦朝后,施仁愛于百姓,以此來贏得關(guān)中人民的擁護。這種“仁愛”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明確:三方面:第一,輕財物而重義氣。第二,保障關(guān)中百姓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第三,減輕百姓負擔(dān)。四、

10、練習(xí)布置:整理并積累本課所學(xué)文言常識,記錄本課尚未解決的疑問,下節(jié)課質(zhì)疑。  第三課時一、檢查文言常識1.沛公引兵西(向西進發(fā)     名作動) 2.西過高陽(向西     名作狀)3.可四千余人(大約) 4.昌邑未拔(被攻占)5.降章邯(使投降,使動用法) 6.諸所過毋得掠鹵(同“掠擄”)7.秦軍解(同“懈”) 8.系頸以組(絲帶)9.還軍霸上(駐軍,名作動) 10.先入關(guān)者王之(使為王)11.且吾所以還軍霸上(的原因)(明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遇彭越昌邑 省略句 2.昌邑未拔 被動句3.與偕攻開封

11、 省略句 4.代為上將軍 省略句5.啖以利 省略句 6.又與秦軍戰(zhàn)于藍田南 狀語后置7.系頸以組 狀語后置 8.降軹道旁 省略句9.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省略句二、小組合作,朗讀并疏通8-14段1.今則來(如果) 2.無內(nèi)諸侯群(同“毋納”)3.沛公然其計(認為對) 4.令項伯欲活張良(使活)5.沛公從百余騎(使從) 6.乃詳尊懷王為義帝(同“佯”)7.實不用其命(服從) 8.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崤山、函谷關(guān)以東的區(qū)域,古今異義)9.不如決策東鄉(xiāng)(同“向”) 10.深塹而守之(挖壕溝,名作動)(明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項羽乃號為雍王 省略句 2.欲以求封 省略句3.懷王者

12、,吾家項羽所立耳 判斷句 4.何以得主約 賓語前置5.是遷也 判斷句 6.與項羽決勝垓下 省略句三、走進文本1這一階段主要寫了哪些情節(jié)?劉邦赴鴻門謝罪、項羽分封諸侯,劉邦決策東進,進兵追擊項羽,在垓下打敗項羽。2文中劉邦兩用張良計的目的各是什么?體現(xiàn)劉邦怎樣的性格特點?明確:第一次是為了爭權(quán)天下,第二次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性格特點:善識人用人,有胸懷,能容人,知退讓。3垓下之戰(zhàn)劉邦為何能取勝?明確:一、以眾擊寡。二、韓信運用謀略,陣法戰(zhàn)法奇特。三、四面楚歌,瓦解斗志。4在這一階段,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明確:主要用對比的手法,寫了項羽由強到弱、劉邦由弱到強的變化過程。5劉邦最終能戰(zhàn)勝項羽的

13、根本原因在于什么?明確: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從民所望。后方鞏固,兵力由弱轉(zhuǎn)強,逐漸居于優(yōu)勢。四、小組合作,朗讀并疏通15-17段1.空言虛語,非能守也(把守、把持) 2.臣等以死守之(堅持)3.有功者害之(嫉恨) 4.連百萬之軍(統(tǒng)率)5.高祖欲長都洛陽(定都,名作動) 6.高祖是日駕(乘車出發(fā))(明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空言虛語,非能守也 判斷句 2.高祖置酒洛陽南宮 省略句3.此所以失天下也 判斷句 4.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判斷句1這一階段主要寫了哪些情節(jié)?明確:劉邦稱帝、高祖置酒洛陽南宮2劉邦稱帝后總結(jié)他成功的經(jīng)驗,說明了什么道理?明確:說明了劉邦知人善任,虛懷若谷;項羽不善用人,剛愎

14、自用。五、小組合作,朗讀并疏通18-20段1最后一部分寫了哪些情節(jié)?明確:未央宮舉杯噱父、高祖還鄉(xiāng)、高祖之死。2未央宮里,在眾臣面前戲弄其父,說明什么?明確:劉邦粗俗鄙陋的一面。3高祖帝業(yè)確定,衣錦還鄉(xiāng),可以說是人生頂峰,為什么還落淚呢?明確:沛縣是劉邦創(chuàng)業(yè)的起點,風(fēng)風(fēng)雨雨走過多年,意味著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雖已“威加海內(nèi)”,但守業(yè)更為不易;回到故鄉(xiāng),觸景生情,他怎么能不悲喜交集,感慨悲歌呢?“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表面上寫自然風(fēng)云,實際上是寫他的奮斗歷程。“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這是寫實。這一句,既表現(xiàn)了西漢政權(quán)的無比強大,又表現(xiàn)了漢天子的非凡威勢,也表現(xiàn)了他濃厚的鄉(xiāng)土之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著眼未來,

15、抒發(fā)他的愿望和理想,他已敏銳地感覺到,政權(quán)背后存在著內(nèi)外憂患和人才的缺乏,為大漢王朝守四方的“猛士”又在哪里?悲涼之感油然而生。回故鄉(xiāng)的悲與喜交織在一起,怎不讓人“泣數(shù)行下”。六、練習(xí)布置談?wù)勈酚洝捌湮闹保涫潞?;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實錄精神。圍繞“項羽和劉邦誰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話題,寫一篇短文。要求500字左右,以史實為根據(jù)。第四課時一、課堂檢測1解釋下列詞語: 因:(1)因家沛焉 (于是) (2)因敬重之,引入坐(于是,就) (3)高祖因狎侮諸客 (趁機) (4)因張良遂略韓地轘轅(憑借,依靠) 相:(1)呂公者,好相人(給人看相) (2)無如季相(面相) (3)其在衛(wèi)者,相中山 (

16、做相) 固:(1)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來)(2)呂公因目固留高祖(堅持) 引:(1)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領(lǐng)) (2)沛公引兵西 (率領(lǐng)) (3)相如引車避匿(調(diào)轉(zhuǎn)車頭) (4)左右欲引相如去(牽,拉) 解:(1)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 (逃脫) (2)項羽解而東歸(解散諸侯軍隊) (3)庖丁解牛(剖開,分割) 則:(1)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 (就) (2)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若,如果)(3)則學(xué)者至今則之(視為準則) 以:(1)乃以秦王屬吏 (把) (2)二世使使者斬以徇(而,表承接) (3)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 (因為) (4)啖以利 (用) (5)可以有大功 (憑借

17、) (6)始大人常以臣無賴 (認為) 然:(1)然恐,不敢不服耳 (表轉(zhuǎn)折,“但是”) (2)不然,籍何以生此 (這樣) (3)喟然太息曰 (的樣子)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并解釋: (1) 使動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 (使與眾不同) 降章邯 (使投降) 會項伯欲活張良 (使活命) 沛公從百余騎 (使跟從) (2)意動用法 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認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以為苦) 沛公然其計 (認為正確) (3)名詞活用為動詞 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 (安家) 欲約分王關(guān)中 (稱王) 秦王子嬰素車白馬 (駕著白馬白車) 都彭城 (定都) (4)名詞作狀語 項羽與宋義北救趙

18、 (向北) 夜往見良 (在夜間) 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 (在途中) (5)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 (與交好) 高祖竟酒,后 。 (留到最后) 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 (趕在諸侯之前) (6)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大王起微細 (平民,卑微的身份)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 (判斷句) 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 (判斷句) 此三者,皆人杰也 (判斷句) 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被動句) 遇彭越(于)昌邑 (狀語后置句) 又與秦軍戰(zhàn)于藍田南 (狀語后置句) 系頸以組(狀語后置句) 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shù)萬人(定語后置句) 諸將過此者多(定語后置句) 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 (定語后置句)

19、4翻譯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 他平常就有干大事的氣魄,不愿意做一般老百姓所從事的謀生的事。 (2)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 您如果一定要誅滅沒有德行的暴秦,就不應(yīng)該坐著接見長者。 (3)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張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 正好項伯想要救張良,于是項伯連夜來到沛公軍營見張良,(項伯會見張良后返回楚營),用不能攻殺劉邦的道理勸告項羽,項羽這才作罷。 (4)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人解,因大破之。 所過之處,不得擄掠,秦地的人都很高興,秦軍松懈,于是大破秦軍。 二、閱讀與探討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人物的形象得到充分地展示。在本文中,記敘了劉邦在不同的時

20、間段的活動,請大家結(jié)合“閱讀與探討”第3題分組討論在各個階段劉邦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要求: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特點,用事實加以印證。)1有遠見卓識。入關(guān)不如約稱王樹威望(以退為進);與民約法三章贏民心。(劉邦取勝之基)2智謀超人。突出的表現(xiàn)在軍事才能上。與秦軍大戰(zhàn)藍田前后,游說秦將、以利誘敵、設(shè)疑兵旗等計謀。3善于用人。在入關(guān)滅秦、楚漢相爭、大敗項羽等戰(zhàn)爭中,劉邦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將將。如垓下之戰(zhàn),使用韓信,充分展示其才干,大敗項羽。4狡詐無賴?!巴⒅欣魺o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卑鄙殘暴。未央宮戲弄老父親,“閱讀與探討”的練習(xí)3中的“推墜兒女自逃命

21、”及“則幸分我一杯羹”兩個故事??偨Y(jié):帝王,天之子也。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都應(yīng)是人世間的道德準則。但在司馬遷的筆下,作為一代帝王劉邦,一個政治家的形象栩栩如生。而在展示一個政治家形象的同時,也寫出“平民劉邦”的無賴、“將帥劉邦”的殘暴、“帝王劉邦”的卑鄙等性格特征。劉邦被拂去神圣和靈異的光環(huán),還之以凡夫俗子的本相。這就是“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寫法。這在當(dāng)時是難能可貴的。我們從司馬遷的身上看到,作為一名良史堅持真理、秉筆直書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魅力。我們從中更能體會到在報任安書一文中那種忍辱踐志的巨大動力。三、寫作手法:“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令子嬰為相,

22、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zhàn)。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沛公從百馀騎,驅(qū)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遍喿x這一段落,思考:這一情節(jié)在我們以前那篇課文學(xué)過,兩者區(qū)別在哪兒?明確:鴻門宴。在這篇文章中,情節(jié)寫得非常具體,而且懸念迭生。在高祖本紀中,就簡單敘述著一情節(jié)。總結(jié):這就是互見法。“互見法”是史記選取,安排材料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記特別注意人物形象的統(tǒng)一性,為了既不傷害這種統(tǒng)一性,又能忠于史實,

23、在一個人的傳記中表現(xiàn)這個人物的主要的經(jīng)歷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點,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安排到別人的傳記中去描述。這就是蘇洵所說的“本傳晦之,而他傳發(fā)之”的方法?!咀x書筆記】閱讀下面兩篇文章,結(jié)合本課所得和讀書思考,以論劉邦為題寫讀后隨感。【課外閱讀1】貴族與流氓  易中天  項羽最后還是被打敗了。他敗在了劉邦手里。   項羽怎么會敗給劉邦呢?項羽是英雄,而劉邦是無賴;項羽是貴族,而劉邦是流氓。 但兩人也有些相似。 項羽和劉邦,少年時都不是什么聽話守規(guī)矩的乖孩子,只不過項羽是個紈绔,而劉邦是個地痞而已。  世界上的

24、事總是這樣。一個人,如果后來成了個人物,則他小時候的優(yōu)點固然是優(yōu)點,即便是缺點也無妨看作優(yōu)點。劉邦項羽的不愛讀書學(xué)習(xí),自然都成了“胸有大志”的表現(xiàn)。的確,學(xué)術(shù)學(xué)術(shù),學(xué)問只是術(shù),不是道。道不是可以學(xué)得來的。治學(xué)者學(xué)問再多,也只能為人臣;得道者學(xué)問再少,也可以為人君。就拿陳勝來說,學(xué)問也不多吧,卻有“鴻鵠之志”,這才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  所以劉邦項羽這兩個不學(xué)無術(shù)的家伙,便都有和陳勝一樣的念頭。秦始皇游會稽山時,項梁帶了項羽去看熱鬧。誰知項羽一看,便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嚇得項梁連忙捂住他的嘴巴。劉邦因為替政府辦差,去過咸陽,看到秦始皇的排場,也曾謂然太息說:“嗟乎

25、!大丈夫當(dāng)如此也!”  不過,如果我們把陳勝、項羽和劉邦三個人的話放在一起比較一下,還是能品出不同的味道來?!巴鹾顚⑾鄬幱蟹N乎”,充滿了挑戰(zhàn)性,而且挑戰(zhàn)的對象,已不僅是秦王朝,而是命運,因此有一種不認命不信邪的精神,也因此在三說之中格調(diào)最高。  項羽的話,則充滿英雄氣概,說得干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也!”,那口氣,就像囊中取物一樣。這是自信,也是自大。自信使他成功,自大使他失敗。不難看出,項羽說這話時,是不動腦筋的,也是不計后果的。那家伙(彼)怎么個就可“取而代也”呢?萬一取代不了又怎么辦呢?這可沒想過。他想到的只是去取代和可以取代。這正是項羽的可愛之處,也是他的可悲處。&#

26、160; 劉邦的話就沒有那么氣派了,有的只是一個流氓無賴對大富大貴的垂涎三尺?!按笳煞虍?dāng)如此也”,換句話說就是有能耐的人要過就過這樣的日子。但不能如此又能怎樣呢?大約也只好算了。這當(dāng)然一點也不英雄,然而卻也實在。正是因為這份實在,劉邦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從審美的角度講,我們當(dāng)然更欣賞陳勝和項羽,但從現(xiàn)實的角度講,我們又不能不承認劉邦是成功者。  的確,劉邦是實用主義者,項羽則是性情中人。  貴族的另一個毛病是清高。清則易污,高則易折,所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往往很脆弱,也容易變得小心眼兒。因為他們在潔身自好的同時,也常常對別人求全責(zé)備。這樣的人當(dāng)隱

27、士倒沒什么,當(dāng)統(tǒng)帥便難免疑神疑鬼,結(jié)果自然是圈子越來越小。陳平就說過,項羽身邊都是潔身自好、注重風(fēng)骨、講究節(jié)操、彬彬有禮的人,劉邦身邊則是些貪財好色的雞鳴狗盜之徒。但哪些人多哪些人少,哪些人能干事哪些人干不了,不也一目了然嗎?  事實上,貴族由于高貴,可能會有兩種性格兩種心胸。一種是非常的寬容,一種是非常的狹隘。寬容者的邏輯是這樣的:我既然至尊至貴,也就犯不著去排斥什么了。這就像汪洋大海,惟其大,則無所不可包容。狹隘者的邏輯則是這樣的:既然我是唯一的高貴,其余也就不是東西。這就像雪山冰峰,唯其高,什么也容不下。狹隘的貴族一旦貶入凡塵,就會處處格格不入;一旦由破落而發(fā)跡,又往往會十分小

28、家子氣。他會把一切都歸于自己高貴的氣質(zhì)和不凡的能力,不承認別人還有什么功勞。他也會把一切據(jù)為己有,而不愿與他人分享。這種心態(tài),在他們自己是高貴,在別人眼里就是小氣。項羽便恰恰是這樣的人。  同樣,流氓由于卑賤,也可能有兩種做派兩種德行。一種是猥瑣卑鄙,一種是豪爽大方。前者多半只能占些小便宜當(dāng)些小差事,或者做些小偷小摸的勾當(dāng),出不了頭也沒想過要出頭。后者則倘有機緣,便往往能成大業(yè)。第一,他們反正只是光棍一條白紙一張,想什么也是白想,就不妨想大一點,比如“弄個皇帝當(dāng)當(dāng)”。第二,他們一無所有,一旦有了,多半是不義之財,或白撿來的,反正不是自己勞動所得,也就并不心疼,不妨“千金散盡”,博得“

29、仗義疏財”的美名。第三,他們自己一身的不干凈,哪里還會挑別人的毛?。孔匀惶貏e能容人。何況他們是從最底層上來的,也最懂得世態(tài)炎涼和人間疾苦,知道人們追求什么懼怕什么,要收買人心,總是能夠到位。有此知人之心,容人之度,再加上豪爽豁達,出手大方,便不愁買不到走狗雇不到打手,也不愁沒人擁戴沒人輔佐。一旦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更不難趁火打劫亂中奪權(quán)。劉邦便正是這樣的人。  劉邦的最后獲勝,并非沒有道理?!菊n外拓展2】劉邦的哭(散文) 杜文輝當(dāng)項羽兵敗垓下,劉邦把前線上士兵爭分到的項羽的尸體并全,確認無誤后,上報楚懷王追封項羽為魯公,把尸體葬回項羽的老地方谷城,并且親自主持了項羽的葬禮。而就在這個時

30、候,劉邦忍不住哭了。我想劉邦這次的哭是真實的,在我看到的關(guān)于劉邦的記述里,劉邦很少哭。劉邦在云詭波譎的戰(zhàn)斗中,在危及生命的驚險中都沒有哭過。當(dāng)項羽在彭城大敗他的時候,他的軍隊全部被迫進入泗水、雎水,項羽殺了他的二十萬吏卒,尸體橫陳,致使泗水、雎水為之不流,他被項羽圍了三圈,可謂命懸一線。他肯定想到了自己的來路和去路,但他沒有哭。他在關(guān)鍵的時候什么都能放得下,當(dāng)項羽追拉他的時候,他把自己的親骨肉孝惠、魯元推下車子好幾次。當(dāng)項羽把他的父親放在肉板上,在兩軍陣前威脅他將要“烹太公”時,他心不跳、面不紅地說:我與你“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即使在他自己死的時候,他也沒有哭。

31、在平定黥布叛亂的戰(zhàn)斗中,他被黥布軍亂箭射中,加之年事已高,在行軍途中就病倒了。當(dāng)呂太后為他請來高醫(yī)診病的時候,他大罵出口:“吾以布衣持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人常說,人之將死,其情也哀,劉邦不是這樣,當(dāng)然就不會哭。而劉邦在為對手主持葬禮時,為什么忍不住就哭了?他為戰(zhàn)爭而哭,他可能想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同歸于盡。戰(zhàn)爭就意味著摧毀,意味著多少生命、物質(zhì)文明將毀于戰(zhàn)火硝煙中,太讓人傷心了,太讓人可惜了。他可能想到了和平,和平得天下,和平守天下,誰不愿和平,與國于民于己都好。我想沒有一個純粹好戰(zhàn)的英雄,英雄只是想嘯傲秋風(fēng),俯瞰大地。他為項羽個人而哭。他敬服于項氏世代為將,項羽不愧為項氏家族的驕傲,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