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徐悲鴻素描教學理論_第1頁
論徐悲鴻素描教學理論_第2頁
論徐悲鴻素描教學理論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言徐悲鴻,中國現(xiàn)代的美術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家。他的繪畫作品熔古今 中外技法于一爐,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在我國美術史上起道了承前啟后,既往開來的 極大作用。徐悲鴻在他勤勞的一生中,創(chuàng)作數(shù)以千計的素描作品,在藝術業(yè)績上留下了真 貴的遺產(chǎn)。但是,人們對徐悲鴻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素描觀什么?以及對我們當 代素描有哪些影響?等這些問題的明確性還不夠,因此,對于論徐悲鴻的素描觀顯得 迫切必要。、徐悲鴻藝術歷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畫家,美術教育家。自幼隨父徐達章學習詩文 書畫,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學系,半工半讀,并且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 學習美術,不久回國,北京大學畫

2、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去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 美國產(chǎn)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并游歷西歐各國,觀摩、研究美術作品。1927年 回國,先后任上海南國藝術院校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教授、北京大學藝術系 院長。1933年起,先后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德國及蘇聯(lián)舉辦中國美術 展覽會及個人畫展。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 支援抗日。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 者協(xié)會(今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他長期從事美術教育,教學上主張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和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思想。 培養(yǎng)了大批美術人才。代表作有:畫田橫五百士

3、、九方皋、漓江春 水、晨曲、泰戈爾像、馬等。在繪畫上,徐悲鴻主張現(xiàn)實主義美術,在素描上強調(diào)寫實,提倡事發(fā)造化。提出 “盡精微、致廣大”主張,反對因循守舊,注重兼蓄并受,對中國主張“古法之佳者 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為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他擅長素 描、油畫、中國畫。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簡練看、準確,注重線與面的結 合;油畫長于人物、風景、作品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中國畫則融西方藝 術手法于中國傳統(tǒng)藝術之中,別具一格。兼工人物?;B、走獸、山水,友善畫馬,作品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 的進取精神。二、影響徐悲鴻的一些重要因素“素描”是樸素描寫的意思,與彩畫相比,凡是

4、與本炭、鉛筆、單色材料作為 畫工具的皆為素描。這是西方對素描的定義。而中國的素描解釋非常豐富,中國傳 統(tǒng)線描造型以白描為基礎"口”與“素”是一種意思,白描實際是中國素描的一種 形式、此外,與黑白為表現(xiàn)手段的水墨畫,也均稱素描的一種形式,只是造型方面、 審美有趣、表現(xiàn)技巧等方面都獨特的自立性。徐悲鴻結合東西方素描的長處形成了 自己的素描觀?;仡櫺毂櫟乃囆g歷程,可影響素描藝術的重要因素。(1)受西方繪畫的影 響;1923年入巴黎美術學院學習素描、油畫,并游歷歐洲諸國,觀摩研究美術作品, 例:認真的研究了西方的素描、特別安格爾的素描,并回顧作了大量素描、睡兒 孩子的睡態(tài)自然;慶平徐悲鴻的

5、兒子等等,這些素描作品借含安格爾素描紙精妙 而不呆板,精微而不失大體的藝術手法。(2)徐悲鴻學西方之畫法也不忘中國輝煌之 藝術成就,盛唐時八十七神仙卷(吳道子);菜薇圖、(李唐)更讓徐悲鴻愛不 釋手。1893年出身于江蘇宜興縣一個當?shù)刂漠嫾遥ㄐ齑笳拢┲摇?904年九歲 讀完四書、詩、書、易、禮、左轉,并隨父學畫。每日課 完,便墓一副吳友的界畫或人物畫。吳友如清末最杰出的時事插圖畫家。三、素描是一種切造型美術的基礎“素描在美術教育上的位置,如同建造房屋,打基礎一樣,房屋的基礎打不好, 房屋就砌不成,即使勉強砌成了,也不牢靠,支持不久便倒塌。因此,學習美術一定要從素描入手,否則是學不成功的。

6、即便學會了兒筆,也非驢非馬面全非一一徐悲 鴻?!毙毂櫡浅V匾曀孛?,他認為“素描是一切造型美術的基礎,而且一定要嚴格 訓練。”這個觀點并不是他個人的,從中西美術的演變和發(fā)展來看,例:米開朗基羅 說“素描是構成油畫、雕塑、建筑以及其他繪畫種里的源泉和本質(zhì),并且是一種科 學的更本,那種已經(jīng)掌握了這種東西的人可以相信自己有著一筆巨大的財富”。證明這素描這個學科是 從事美術丄作所必備的對于造型規(guī)律性知識和技能。精確的造型能力,只能從實踐 中求的。徐悲鴻對于學生說,要立志畫一千張素描,一千張是言其多,意在必須從量 種求質(zhì),其實越多越好,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最好是經(jīng)常畫、天天畫、砍柴不 惜磨刀工,何況

7、是搞藝術。例:徐悲鴻本身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素描,使用的材料從木 炭、土紅到水墨、豐富多樣,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師對素描前方位的研究和探索:徐 悲鴻的“馬”畫得出神入化,翻閱其素描數(shù)量,多得驚人。不過西方在從文藝復興以 后在這方面的論述較多,在古典學院種已經(jīng)實施了這種基礎教育,到了十九世紀中葉 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素描教學體系。可是中國是在五四運動新文化以后向西方學習 的。在我國古代也有“凡畫績之事后素功”的說法。此句話起意有三:其二說說,畫 色彩的圖畫,先要素色的底稿(粉本)后上色彩(繪事),這是從中國畫的作畫步驟來說 的;其二是說,畫色彩的圖畫,先要白素描功夫是占首要地位的,色彩問題要放在素描 的后面

8、,這是從素描和色彩在造型的輕重關系方面來說的,包含著素描是繪畫的基礎 的意思。就中國畫而言,它本來是以水墨為主的,無論工筆或沒骨都很講究墨色(墓 本),就油畫而言,畫才不管怎么精彩,素描功夫差還是站不住腳更的,對以上這些看 發(fā),兒乎沒有什么爭議,只是在油畫上,有的畫家特別強調(diào)色彩的造型。徐悲鴻對于 各類美術素描基礎,并不要求劃一。例:雕塑應羊重于泥塑的訓練,工藝美術造型基 礎必須與裝飾相吻合。四、西洋的素描是一種科學西洋的素描是一種科學,這個觀點還得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追溯起,那時人們 重科學、重人權、理性、藝術上出現(xiàn)美術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文藝復興時期的弗洛倫薩畫派的達芬奇:畢生

9、都在進行著藝術家于科學家的勞 動,甚至投生與科學研究的時間還更多一些。對他來說,觀察與認識同樣重要,藝術 家就上一個很好的科學家和藝術家他留下了許多未完成的作品,解剖了 32具尸體, 寫了數(shù)千頁手稿。徐悲鴻頁一樣,非常重視科學,并于1917年人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游歷西 歐諸國,研究西洋素描的真諦,吸取了營養(yǎng)。他認為西洋的素描是一種科學,因為它 非常寫實地反映真實,在這一點它比我國的傳統(tǒng)造型技巧完備而先進。素描的基礎最主要的是 培養(yǎng)正確觀察分析、綜合對象并把它生動的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確實是一種造型能力 科學;就形象思維而言,并不比自然科學簡單些。要畫好素描,沒有一點辯證唯物主 義思想是不行的,

10、不管他是自覺的或是不自然的,單就塑造形體而言,實際上也在實 事求是地應用唯物辯證應用得越好,他的越高明。這一點從徐悲鴻大量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出來,其中就看他的愚公移山 (1940年3月初,以印度人為模特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中人物的解剖結構,大塊的肌肉分 塊,就知道他吸收了米開朗基羅生解剖的精髓。在看大量的人體素描,不論從解剖、 動態(tài)、光影的微妙變化都做了嚴謹?shù)耐评?。徐悲鴻就這樣的看待素描。五、盡精微,致廣大中國古代哲學中中庸上的故君子尊德性二道學問,致為廣大而盡精微,極 高而道中庸,溫用嵩禮這套洗教,我們從這些句子里批判地剔除它的唯心主義的修德, 其中關于格物致知,探求學問的語句是還有可取之處的。徐悲

11、鴻對中庸上的這段 話比較注重,并多次寫曾給他的學生,勉勵他們吸取“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 而道中庸”“和溫故而知新”這些求學的精神方法。特別是他把“致廣大而盡精 微”用在素描教學上,借以指導分析、觀察、綜合造型的丄作,從而有效地掌握造型 能力,這是很有見解的?!爸聫V大而盡精微”適應于整個藝術領域或以致于更廣大的范圍,這里只就繪 畫造型方面說點意見。我把這句的話的次系倒過來說成“盡精微致廣大”,是為了 更好的學習素描造型一般規(guī)律和過程。精微和廣大是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藝術 上多樣統(tǒng)一,從繪畫造型來說,是指局部與前部的統(tǒng)一,細節(jié)和整體的統(tǒng)一,總的上一 個藝術概括問題。多樣統(tǒng)一在藝術上是非常重

12、要的更本規(guī)律,造型的高明與否,最終 也是看它的統(tǒng)一性、整體感和概括力?!氨M精微、致廣大”的“極高明”的境地是高度的概括,高到致造型表達的無 所不容,看上去應有盡有,但有一點也不繁瑣,渾然一體,一點也不離譜,這就是細節(jié) 與整體與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的造型就是這樣的,我國古代有許 多雕塑造型在這一點更是極高明的能力,使人望而興嘆,只是大型的雕塑像,因為作者不能作遠距離的 觀察,所以有不免失去大體,在比例上很正確。事物本身是及其變化而復雜的,整體是山許多局部組成的,所以細節(jié)是非常繁 瑣的。要把這種造型因素如實地、科學地找到他們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把種種細節(jié)和 局部統(tǒng)一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必須通過正確的觀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藝術的綜合才 能達到,特別是對于一個有機體,尤其是對于人、對于人體的結構、解剖、引運動等, 如果不下一番苦功夫去研究,是達不到“極高明的境界的,苦功夫苦功夫怎樣下?” 這一點非常重要,但這還是最初步的基本的功夫。徐悲鴻注意到中庸上的這段話,而且“盡精微你致廣大”這個準確則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