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guī)程(DOC26頁)_第1頁
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guī)程(DOC26頁)_第2頁
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guī)程(DOC26頁)_第3頁
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guī)程(DOC26頁)_第4頁
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guī)程(DOC2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總則1.0.1 西安地裂縫是一種地區(qū)性的災害地質現象,已對西安城市建設構成危害,必須認真對待。為切實做好勘察設計,采取相應的措施,在保證城市建設安全的條件下,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制定本規(guī)程。1.0.2 本規(guī)程適用于臨潼長安斷裂帶西北側(上盤)西安地裂縫場地的城市規(guī)劃、鐵路、公路、市政建設和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建設。其它類似“西安地裂縫”場地,可參照使用。1.0.3 在西安地裂縫場地進行建設,應根據地裂縫的特征和工程重要性,采取以避讓為主的綜合措施,防止地裂縫活動可能產生的危害。1.0.4 西安地裂縫場地的建設工程,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有關現行的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術 語 和 符 號2.

2、1 術 語2.1.1 西安地裂縫Xian ground fracture。在過量開采承壓水,產生不均勻地面沉降的條件下,臨潼長安斷裂帶西北側(上盤)一組北東走向的隱伏地裂縫出現活動,在地表形成的破裂。2.1.2 地裂縫場地Site of ground fracture。地裂縫通過或可能通過的場地。2.1.3 隱伏地裂縫Hidden under ground fracture。未在地表出露的破裂稱為隱伏地裂縫。習慣上把在地表出露的地裂縫和未在地表出露的地裂縫統稱為“地裂縫”或“西安地裂縫”。2.1.4 勘探標志層Symbolic layer for investigation??碧綍r能判定地裂縫

3、是否存在及其位置的地層。2.1.5 勘探精度修正值Correction for investigation deviation。由勘探標志層的埋深和采用的勘探方法所決定的地裂縫地表位置可能存在的偏差。.1.6避讓距離Required secure distance。應保持建筑物基礎底面外沿至地裂縫的最近距離。2.1.7設防范圍Required limits of protective measures。各類管道和線路穿越地裂縫時,應設置防患措施的范圍。2.1.8 地面沉降Ground settlement。過量開采承壓水造成大面積地面的下沉。2.1.9 上盤 Lipward displaced

4、 block。下盤Downward displaced blocd。地裂縫破裂面的上覆一側和下伏一側。2.1.10 傾向Dip 傾角Dip angle。地裂縫破裂面的傾斜方向、地裂縫破裂面與地面相交的銳角。2.1.11 主地裂縫Main fracture??傮w傾向南,錯斷勘探標志層且有顯著垂直位移的地裂縫()。2.1.12 次生地裂縫Secondary fracture。位于主地裂縫南側,總體傾向北,錯斷勘探標志層且有顯著垂直位移的地裂縫()。2.2 符號FN 臨潼長安斷裂帶的北斷層 主地裂縫次生地裂縫k 勘探精度修正值基 本 規(guī) 定3.0.1 建設場地或場地附近有地裂縫通過時,工程設計和施工

5、前除應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外,還應進行專門的場地地裂縫勘察。3.0.2根據建筑物規(guī)模、重要性以及由于地裂縫活動可能造成的建筑物損壞或影響正常使用的程度,可將建設在地裂縫場地的建筑分為一、二、三、四類四個重要性類別。一類建筑為特別重要的建筑和構筑物、高度超過100m的超高層建筑;二類建筑為大跨度公共建筑、高度28m100m的高層建筑、有橋式吊車(吊車額定起重量小于100t,大于等于30t)的單層廠房、高度超過30m的水塔和煙囪、容易引起次生災害的建筑(如儲水構筑物和大量用水的工業(yè)民用建筑物);三類建筑為除一、二、四類以外的一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四類建筑為臨時性建筑。3.0.3 建設在地裂縫場地的建筑物

6、應根據建筑物的重要性類別、建筑結構形式和地裂縫的活動性質合理確定避讓距離。3.0.4 地裂縫場地建筑物的抗震設計,抗震設防烈度應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執(zhí)行。3.0.5 在有可能產生地裂縫或地面沉降的區(qū)域內,應嚴格控制承壓水的開采,禁止違規(guī)鑿井。3.0.6 建于地裂縫變形區(qū)內的建筑和鄰近地裂縫變形區(qū)的高層建筑,應在結構主體上埋設沉降觀測點,長期監(jiān)測地裂縫活動對建筑的影響。沉降觀測點應在設計圖上標明。4場 地 勘 察4.1 一般規(guī)定4.1.1 西安地裂縫的基本特征可見附錄。4.1.2 西安地裂縫的分布可見附錄。4.1.3 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應采用西安市任意直角坐標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 4.1.

7、4 地裂縫場地勘察應解決以下三個問題。1、場地內是否存在地裂縫(地表出露的地裂縫或隱伏的地裂縫)。、地裂縫的分布位置、產狀和活動性。、分區(qū)進行建筑適宜性評價。4.1.5 地裂縫勘察報告的地裂縫分布圖應表示地裂縫地面坐標點的位置、編號、坐標值和勘探精度修正值。表示方式為:·4.2 西安地裂縫場地的分類4.2.1 根據地裂縫場地勘探標志層的不同,地裂縫場地可分為一、二、三類。4.2.2 符合以下條件的地裂縫場地可稱為一類場地,地表層是一類場地的勘探標志層(簡稱一類標志層)。、場地內的地裂縫是活動的,在地表已形成破裂。、地表破裂具有清晰的垂直位移,地面呈臺階狀。、地表破裂有較長的延伸距離。

8、、地表破裂與錯斷上更新統或中更新統的隱伏地裂縫位置相對應。.2.3 符合以下條件的地裂縫場地可稱為二類場地。上更新統和中更新統紅褐色古土壤是二類場地的勘探標志層(簡稱二類標志層)。1、場地內的地裂縫現今沒有活動,或活動產生的地表破裂已被人類工程活動掩埋。、場地內埋藏有上更新統或中更新統紅褐色古土壤。4.2.4 不符合一類場、二類場地條件的地裂縫場地都可屬于三類場地。三類場地的勘探標志層有以下二種(簡稱三類標志層)。、埋藏深度4080m的中更新統河湖相地層。、60500m深度內可連續(xù)追索的六個人工地震反射層組。.3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3.1地裂縫場地勘察可分為地裂縫勘察階段和地裂縫補充勘察階段。

9、對特大型地裂縫場地宜進行初步的地裂縫勘察,然后分區(qū)進行地裂縫勘察和地裂縫補充勘察。.3.2 一類場地地裂縫勘察階段,應進行以下工作:、收集擬建場地附近地裂縫研究、勘察資料,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現場地裂縫調查。了解擬建場地構造地貌形態(tài);地表破裂產生的時間、發(fā)展過程;地表破裂的形態(tài)、活動方式、垂直位移;追蹤地表破裂的延伸方向、延伸距離。、采用槽探、鉆探等方法,確定地表破裂與隱伏地裂縫的關系。、選擇典型破裂點,測量其平面坐標,測點間距宜為1020m。.3.3二類場地地裂縫勘察階段,應進行以下工作。、收集擬建場地附近地裂縫研究、勘察資料,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現場地裂縫調查。了解擬建場地及附近地區(qū)構

10、造地貌形態(tài),地裂縫的活動情況。、采用以鉆探為主的勘探方法,查明上更新統或中更新統紅褐色古土壤的產狀和錯斷位置。、勘探孔的深度應揭穿二類標志層,地裂縫每一側的勘探孔數不宜少于3個,勘探線的長度不宜小于30m,確定二類標志層錯斷的勘探孔間距不宜大于4m。、勘探線間距不宜大于30m,地裂縫拐彎幅度較大地段,勘探線間距不宜大于15m。每個場地的勘探線數量不宜少于3條。6、測量全部勘探點的平面坐標和孔口高程,圖示地裂縫的地面坐標值。.3.4三類場地地裂縫勘察階段,應進行以下工作:、收集擬建場地附近地裂縫研究、勘察資料,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現場地裂縫調查。了解擬建場地的構造地貌形態(tài),調查地裂縫的活動情況

11、。、采用人工淺地震反射波法勘探和鉆探,查明隱伏地裂縫的位置。使用人工淺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的場地,應對其中二分之一的異常點進行鉆探驗證。、鉆探孔的深度宜為6080m。,一般孔間距4080m,確定三類標志層錯斷的勘探孔間距不宜大于10m,地裂縫每一側的勘探孔數不宜少于個。三類場地的勘探線間距宜為5080m,每個場地的勘探線不宜少于3條。、采用人工淺地震反射波法勘探時,宜進行現場試驗,確定合理的儀器參數和觀測系統。野外數據采集系統的基本要求為:覆蓋次數不宜少于24次。道距35m,偏移距不小于50m。、測量勘探孔和樁號位的坐標和地面高程,圖示地裂縫的地面坐標值。.3.5 總平面設計完成后,對個別建筑,當

12、有必要時,應進行地裂縫補充勘察,查明這些建筑至地裂縫的最近距離。補充勘察工作可根據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補充勘察完成后,應獲得地裂縫附近的每幢建筑物基礎底面外沿至地裂縫的最近距離,并進行建筑適宜性評價。工程設計5.1 總平面布置5.1.1 地縫影響區(qū)范圍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上盤020m,其中主變形區(qū)06m,微變形區(qū)620m;下盤012m,其中主變形區(qū)04m,微變形區(qū)412m。(以上分區(qū)范圍均從主地裂縫或次生地裂縫起算)5.1.2在地裂縫場地,同一建筑物的基礎不得跨越地裂縫布置。采用特殊結構跨越地裂縫的建筑物應進行專門研究。5.1.3 在地裂縫影響區(qū)內,建筑物長邊宜平行地裂縫布置。5.1.4 建

13、筑物基礎底面外沿(樁基時為樁端外沿)至地裂縫的最小避讓距離,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一類建筑應進行專門研究或按下表采用;二、三類建筑應滿足下表的規(guī)定,且基礎的任何部分都不得進入主變形區(qū)內。四類建筑允許布置在主變形區(qū)內。地裂縫場地建筑物最小避讓距離(m)表5.1.4結 構 類 別建筑物重要性類別一二三砌 體 結 構上 盤下 盤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上 盤下 盤注:、底部框架磚砌體結構、框支剪力墻結構建筑物的避讓距離應按表中數值的1.2倍采用。、k大于2m時,實際避讓距離等于最小避讓距離加上k、樁基礎計算避讓距離時,地裂縫傾角統一采用80°。5.1.5 主地裂縫與次地裂縫之間,間距小于100m時

14、,可布置體型簡單的三、四類建筑;間距大于或等于100m時,可布置二、三、四類建筑。5.1.6 總平面設計應妥善處理雨、污水排水系統,場地排水不得排進地裂縫。5.1.7 進行總平面設計時,各種管道應避免跨越主地裂縫和次生地裂縫。必須跨越時,應采用可靠設防措施,并作出沉降記錄,必要時可進行調整。5. 建筑工程設計措施5.2.1地裂縫場地的建筑工程設計,應采取下列措施減小地裂縫的影響:1、采用合理的避讓距離;、加強建筑物適應不均勻沉降的能力;、采取防水措施或地基處理措施,避免水浸入地裂縫。、在地裂縫影響區(qū)范圍內,不得采用用水量較大的地基處理方法。5.2.2 在地裂縫影響區(qū)內的建筑,應增加其結構的整體

15、剛度與強度,體型應簡單。體型復雜時,應設置沉降縫將建筑物分成幾個體型簡單的獨立單元,單元長高比不應大于2.5。 5.2.3 在地裂縫影響區(qū)內的砌體建筑,應在每層樓蓋和屋蓋處及基礎設置鋼筋混凝土現澆圈梁,門窗洞口應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 5.2.4 在地裂縫影響區(qū)內的建筑宜采用鋼筋混凝土雙向條基、筏基或箱基等整體剛度較大的基礎。5.3 鐵路、公路、市政工程設計 5.3.1 鐵路、公路采用路堤式跨越地裂縫時,應進行場地地裂縫勘察,查明地裂縫的位置、產狀和活動性,定期監(jiān)測地裂縫的活動,及時調整線路坡度。5.3.2 鐵路、公路、市政橋梁工程場地及附近存在地裂縫時,應進行場地地裂縫勘察,查明地裂縫的位置,

16、產狀和活動性。、當橋梁長度方向與地裂縫走向重合時,應適當調正鐵路、公路或道路線位,宜置于相對穩(wěn)定的下盤。、橋墩基礎的避讓距離,單孔跨徑大、中、小橋可按三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單孔跨徑特大橋可按二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跨越地裂縫的橋梁上部結構應采用靜定結構,特大橋宜選用柔性橋型。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定期監(jiān)測地裂縫的活動,及時進行調整。5.3.3 城市天然氣、煤氣、自來水管道穿越地裂縫時應進行場地地裂縫勘察,查明地裂縫的位置、產狀和活動性。采取相應的設防措施,定期監(jiān)測地裂縫活動,檢查管道泄漏情況。、城市天然氣、煤氣管道穿過地裂縫時,應在地裂縫供氣一側設閥門井,供氣為環(huán)網時,應在地裂縫兩側設閥

17、門井。高、中壓閥門井避讓距離,可按二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穿過地裂縫的城市天然氣,煤氣管道應設便于檢查、維修的專用管溝,管材宜選用適應變形能力強的柔性管材。、穿越地裂縫布設城市天然氣、煤氣門站,蓄配站和高中壓調壓站的場地,應進行場地地裂縫勘察、查明地裂縫的位置、產狀和活動性。門站和蓄配站工藝區(qū)的避讓距離可按一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高中壓調壓站工藝區(qū)的避讓距離可按二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附屬建筑物可根據建筑分類確定避讓距離。、自來水管道穿越地裂縫,當管徑大于400mm時,應在地裂縫供水一側設閥門井,避讓距離如下:大于或等于1000mm管道可按二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小于1000mm管道

18、的閥門井的避讓距離可按三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自來水管道穿越地裂縫時,小于400mm的管道宜選用適應變形能力強的柔性管材;等于和大于400mm管道宜選用可撓曲伸縮管和設便于檢查維修的專用管溝。5.3.4 穿越地裂縫的城市主要雨水管道、渠涵,污水管道應進行場地地裂縫勘察,查明地裂縫位置,產狀和活動性,采取相應的設防措施。、當管線位置與地裂縫走向重合時,應適當調整管線位置,宜將其置于相對穩(wěn)定的下盤。、雨水管道檢查井、污水管道檢查井的避讓距離可按三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穿越地裂縫的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宜選用管節(jié)較長、接口少的柔性管線,采用鋼筋砼管道時應選用柔性接口。、雨水泵站、污水泵站的避讓距

19、離可按二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5.3.5 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選址時,應進行場地地裂縫勘察,查明地裂縫位置、產狀和活動性。、水處理構筑物的避讓距離可按一類建筑物的避讓距離確定。、水處理附屬建筑物(綜合辦公樓、電修間、機修間、鍋爐房、食堂、浴室、傳達室等)可根據建筑分類確定避讓距離。5.3.6 地下鐵道穿越西安地裂縫時,應進行場地地裂縫勘察,查明地裂縫場地從地面至洞底范圍內主地裂縫的位置和次生地裂縫的位置、產狀和活動性。采取有效的設防措施,預防線路坡度變化和滲漏水對地鐵運行的影響。 可修改 歡迎下載 精品 Word附錄:西安地裂縫的基本特征A.0.1 西安地裂縫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西安地

20、裂縫大多是由主地裂縫和分枝裂縫組成的。少數地裂縫則由主地裂縫、次生地裂縫和分枝裂縫組成。、 主地裂縫總體走向北東,近似平行于臨潼長安斷裂;傾向南東,與臨潼長安斷裂傾向相反;傾角約為80°。平面形態(tài)呈不等間距近擬平行排列。次生地裂縫分布在主地裂縫的南側,總體傾向北西,在剖面上與主地裂縫組成“”字型。、 地裂縫具有很好的連續(xù)性,每條地裂縫的延伸長度可達數公里至數十公里。、 地裂縫都發(fā)育在特定的構造地貌部位(現在可見的和地質年代存在過的構造地貌),即梁崗的南側陡坡上,梁間洼地的北側邊緣。、 地裂縫的活動方式是蠕動,主要表現為主地裂縫的南側(上盤)下降,北側(下盤)相對上升。次生地裂縫則表現

21、為北側(上盤)下降,南側(下盤)相對上升。、地裂縫的垂直位移具有單向累積的特性,斷距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A.0.2西安地裂縫的剖面特征附錄:各類地裂縫場地的勘探精度修正值kC.0.1 各類地裂縫場地的勘探精度修正值k應符合下列要求。、根據一類場地勘探標志層錯斷確定的地面地裂縫坐標,k等于零。、根據二類場地勘探標志層的上更新統古土壤錯斷推測的地面地裂縫坐標,k不小于2m。、根據二類場地勘探標志層的中更新統古土壤錯斷推測的地面地裂縫坐標,k不小于4m。、采用鉆探方法,根據三類場地勘探標志層錯斷確定的地面地裂縫坐標,k不小于10m。、 采用人工淺地震反射波勘探方法,根據三類場地勘探標志層錯斷推測的地

22、面地裂縫坐標,k不小于20m。規(guī)范用詞用語說明1為了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2規(guī)范中指定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陜西省標準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61-6-2021( 報批稿 )條 文 說 明2021年12月 目 次1總則(17)2

23、術語和符號(17)2.1 術語(17)3基本規(guī)定(18)4場地勘察(18)4.1一般規(guī)定(18)4.2西安地裂縫場地的分類(19)4.3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20)5工程設計(21)5.1總平面布置(21)5.2建筑工程設計措施(22)5.3鐵路、公路、市政工程設計(22)附錄A:西安地裂縫的基本特征(23)附錄B:西安地裂縫分布圖(23)附錄C:各類地裂縫場地的勘探精度修正值K(23)1 總 則1.0.1 本規(guī)程總結了“DBJ24688規(guī)程”發(fā)布以來的建設經驗,并作了全面修訂。它是西安地區(qū)地裂縫場地勘察設計的技術法規(guī)。1.0.2 西安地裂縫是一種地區(qū)性的災害地質現象,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它的適用范圍。

24、不屬于西安地裂縫范疇的秦嶺北側大斷裂、渭河斷裂、臨潼-長安斷裂、灞河斷裂、產河斷裂、皂河斷裂等不應按本規(guī)程的要求進行建筑適宜性評價。西安地區(qū)還發(fā)育著一些分布在西安地裂縫之間的隱伏小斷裂,到目前為止,還未對它們進行過系統深入的研究,它們至今也未出現類似西安地裂縫那樣的活動,所以不把它們列入“西安地裂縫”。對它們的評價宜專門研究確定。1.0.3 多年的建設經驗證明了建筑物采取以避讓為主的綜合措施,是防止西安地裂縫災害既經濟、又有效的辦法。跨越西安地裂縫的鐵路、公路、市政工程建設,只要認真采取合理的設防措施,可以確保它們在較長時間內的安全運用。2 術 語 和 符 號2.1 術 語2.1.1 為了把西

25、安地裂縫與現代構造活動產生的全新活斷層作出本質上的區(qū)別,本規(guī)程明確提出西安地裂縫的活動是西安地區(qū)過量開采地下承壓水,產生不均勻地面沉降產生的。所以限制開采地下承壓水,是根治西安地裂縫災害的治本的方法。2.1.3 采取以避讓為主的綜合措施來防止西安地裂縫的危害,關鍵是確定西安地裂縫活動時在地表出露的位置。多年的勘察、研究表明,西安地裂縫是隱伏地裂縫活動產生的地表破裂。工程勘察中找到隱伏地裂縫的位置,就可以推斷出西安地裂縫的地表破裂位置。它給我們從理論和實踐上預測西安地裂縫的地表破裂位置成為可能。極大地減少了西安地裂縫對城市建設的潛在危害。2.1.5 預測西安地裂縫的位置總是存在一定誤差的。在滿足

26、勘察精度要求的條件下,這種誤差的大小取決于勘探標志層的埋深和勘探方法的不同??碧綐酥緦勇裆钤缴?,預測的誤差越大。間接的物探方法與直接的鉆探方法比較,其結果前者的誤差要大于后者。3 基 本 規(guī) 定3.0.2參照國家現行規(guī)范和標準的格式,本次修訂根據建筑物的規(guī)模、重要性以及由于地裂縫問題可能造成的損壞或影響正常使用的程度,對建筑物按其重要性進行分類,把建設在地裂縫場地的建筑分為四類。一類建筑指由于地裂縫問題造成的建筑物損壞會產生巨大社會影響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建筑。二類建筑中的大跨度公共建筑主要指體育館、影劇院等跨度大于24米的建筑。3.0.4最新地裂縫場地的地震效應問題,經有關專家的討論認為,現

27、有資料沒有充分證據表明地裂縫的存在會加劇地裂縫場地的震害和烈度,所以不需要提高地裂縫場地的地震烈度。3.0.5由于抽汲深層承壓水產生的地面沉降是造成地裂縫活動加劇的直接原因,所以在地裂縫場地應嚴格控制承壓水的開采。4 場 地 勘 察4.1 一般規(guī)定4.1.2 地質類平面圖的編號順序一般是由南往北依次編號的。西安地裂縫的編號采用自北往南依次編號的順序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十多年來西安勘察、設計、規(guī)劃部門的使用習慣。二是新發(fā)現的西安地裂縫都分布在已有地裂縫的南側,從舊規(guī)程編制時的7條,到目前的13條地裂縫,都是由北往南依次增加的。所以本規(guī)程沿用了自北往南依次編號的順序。4.1.3 本規(guī)程是適用于

28、西安城市規(guī)劃、市政建設和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一個技術法規(guī),采用西安市任意直角坐標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是西安城市建設的需要。也是勘察與規(guī)劃、設計部門技術接軌的需要。4.1.4 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的關鍵是確定西安地裂縫的位置,根據現在的地裂縫研究水平和勘察技術,絕大部分地裂縫場地都能較精確的確定地裂縫的位置。但是有一些地裂縫場地,我們目前的認識水平和勘察技術還不能滿意地查清地裂縫。如二類和三類地裂縫場地內次生地裂縫的勘察;上更新統紅褐色古土壤斷距很小的二類地裂縫場地的地裂縫勘察。適用于這種場地條件的既經濟又有效的地裂縫勘察技術還處于研究探索之中。4.1.5 地裂縫地表出露點的坐標和推測地表出露點的

29、坐標及其勘探精度修正值是地裂縫場地勘察最重要的成果。除了在報告結論中詳細列出外,還應在地裂縫分布圖上明確表示出來。4.2 西安地裂縫場地的分類4.2.1 地裂縫場地的分類反映了二十多年來西安城市建設的發(fā)展過程。上世紀八十年代,主要在建成區(qū)的一類場地進行地裂縫勘察,勘探手段是地面地裂縫調查和少量槽探工程。到九十年代,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二類場地開展了地裂縫勘察,以鉆探為主要手段的勘探方法逐漸完善并得到推廣。本世紀初,西安城市建設向東西兩側的發(fā)展,三類場地的勘察技術逐漸應用到工程實踐中。4.2.2 確定一類場地的關鍵是地裂縫是活動的?,F在地表破裂十分清晰的場地,主要采用地面調查的方法就可

30、以確定地裂縫的位置。現在地表破裂已不清晰的場地,我們通過地面調查,采用槽探的手段,揭露填土或上更新統黃土中的破裂面,同樣可以確定地裂縫的位置。4.2.3 在同一地貌單元內,地裂縫兩側上更新統紅褐色古土壤是同時開始形成并同時結束的,它們的頂面或底面是可以對比的。中更新統紅褐色古土壤也具有相同的特征。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它的錯斷來確定地裂縫的位置。4.2.4 三類地裂縫場地的中更新統主要是一套河湖相地層,沉積旋迥發(fā)育,水平分布穩(wěn)定,在較大范圍內可進行層位對比。多個層位的錯斷為我們提供了確定地裂縫位置的條件。4.3 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4.3.1 地裂縫場地勘察主要是為建設總平面設計服務的,通過地裂縫

31、場地勘察,大部分場地都能滿足總平面設計的要求。一些較大的三類場地,局部不能滿足總平面設計時,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地裂縫補充勘察。這樣劃分的地裂縫勘察階段符合西安現行的地裂縫勘察經驗,經濟上也比較合理。對少數特大型地裂縫場地,從經濟角度考慮,在地裂縫場地勘察前,先進行初步的探索性的地裂縫勘察。主要查明場地內有幾條地裂縫及大致的分布位置,便于今后的分區(qū)規(guī)劃。4.3.2 地裂縫的活動主要表現為地裂縫南側相對于北側的垂直位移。選擇典型破裂點就是選擇具有清晰垂直位移的破裂點。4.3.3 二類場地的地裂縫勘察已積累了許多成熟的經驗,并為廣大勘察技術人員所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地裂縫破裂帶中,出現活動的

32、主地裂縫或可能出現活動的主地裂縫有時是二條。上更新統古土壤斷距達到36m的地裂縫有時是階梯狀錯斷形成的。4.3.4 三類場地的地裂縫勘察是難度較大的工作,還沒有系統的成熟的經驗??碧侥康膶邮侵懈陆y河湖相地層,通過分析河湖相地層的沉積旋迥和每一沉積旋迥地層的平面分布特征來推斷隱伏地裂縫的位置。大多數剖面顯示,全新統的斷距都小于1m,上更新統的斷距約為14m,中更新統上部4050m埋深處斷距為58m;6070m埋深的中更新統斷距約為1015m。4.3.5 一般來說,地裂縫坐標點之間的連線是推測的地裂縫位置。地裂縫坐標點間距20m左右時,平面圖反映的地裂縫位置是比較準確的,具有最小避讓距離的建筑物

33、是安全的。地裂縫坐標點間距過大時,地裂縫坐標點之間的連線反映的地裂縫位置可能具有較大的偏差,造成建筑物跨地裂縫的問題。在巖土工程詳勘階段,必須認真分析場地地裂縫的延伸趨勢,確定需要地裂縫補充勘察的位置,確保建筑物的實際避讓距離滿足本規(guī)程的要求。5 工 程 設 計5.1 總平面布置5.1.1根據多年來的地裂縫觀測資料,對下盤微變形區(qū)的范圍作了調整。5.1.2大量工程實例表明,一幢建筑跨越地裂縫布置,由于上盤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建筑產生不均勻沉降,這種不均勻沉降隨時間累積,造成建筑開裂,裂縫寬度隨時間而加大。因此,原則上任何建筑不得跨越地裂縫布置。個別特殊情況,如地裂縫兩側的兩幢建筑之間要設一連接

34、體,該連接體允許跨地裂縫布置,但建筑物的基礎在地裂縫兩側的位置應滿足最小避讓距離的要求,連接體的設計應輕型、梁柱鉸接可調。應定期監(jiān)測沉降,及時調整不均勻沉降和修筑地坪。5.1.3由于地裂縫影響區(qū)內,地面差異沉降在垂直地裂縫的方向遠大于平行地裂縫的方向,故作本條規(guī)定。5.1.4編制于八十年代的原西安地裂縫場地勘察與工程設計規(guī)程規(guī)定的避讓距離是基于當時對地裂縫的認識確定的,當時依據的主要是對砌體結構建筑的觀測資料。多年來各方對地裂縫做了大量的工作,積累了為數可觀的地裂縫活動和高層建筑變形的觀測資料。本次修訂對高層建筑的最小避讓距離作了適當的調整。5.2 建筑工程設計措施5.2.15.2.4由于地裂縫向地表以下延伸很深,任何地基處理手段都不能控制或減輕地裂縫活動對建筑物的危害,所以在地裂縫場地作工程設計時,應采取措施增強建筑物適應不均勻沉降或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5.3鐵路、公路、市政工程設計5.3.2鐵路、公路、市政工程橋梁跨越地裂縫時,應從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場地勘察:根據橋梁的寬度和橋梁與地裂縫的相交角度,應查明二個或二個以上地裂縫地面出露點的坐標,較精確的控制地裂縫的位置,這是防止地裂縫活動造成災害的關鍵。橋墩基礎的避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