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詞中常見藝術手法一、抒情方法古詩詞中常見藝術手法。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表達詩人面對人、事、物所產(chǎn)生的富有哲理、愛憎分明 的思想感情。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 使我不得開心 顏”, 直接表達了自己蔑視權貴、清高孤傲的形象。再如徐熙的三峽吟中“猿啼不 自愁,愁落行人心” , 已經(jīng)明確地告訴給人們詩中的羈旅之愁。間接抒情 , 就是作者將情感都寄托于客觀景物或事物形象之中 ,表達得比較含蓄委 婉的細節(jié)敘述 , 主要包括即事抒懷、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 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諷今等。1. 即事抒懷。 通過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2、 , 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 感受。如蘇軾的被酒獨行 , 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總角 黎家三小童 ,口吹蔥葉送迎翁。莫作天涯萬里意 , 溪邊自有舞雩風。”詩中寫了海南黎 族的幾個小童口吹蔥葉歡迎詩人的事情 , 引發(fā)詩人“莫作天涯萬里意”的感慨。2.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即借自然景物抒發(fā)感情 , 這類詩在高考試卷上 是大多數(shù)。如駱賓王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劉禹錫的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 居張元?值摹恫匪闋櫻。緶妒?行云)、韓?的殘春旅舍等都是。3. 用典抒情(借古抒懷)。 用典就是借用典故來表達作者的思想 , 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 某些問題的立場態(tài)度和愿望。 典故就是出于古典
3、書籍中的故事或有出處的詩句、 文章。 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 , 又可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 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 ,收到耐人 尋味的效果。近幾年用典抒情在高考試卷上出現(xiàn)得越來越多。 如張元?值摹恫匪闋櫻0 緶妒? 行云)最后一句“起舞聞雞酒未醒 ,潮落秋江冷” ,就是化用祖逖“聞雞起舞” 的典故,表現(xiàn)作者胸懷大志而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 詩人用廉頗自喻 ,老而不服老 ,表現(xiàn) 出堅決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蘇軾的被酒獨行 , 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 黎之舍三首(其二):“溪邊自有舞雩風” , 化用論語中“風乎舞雩 ,詠而歸” 的典故, 表現(xiàn)自己逍遙自在的情趣。4. 借古諷今。 是詠史詩中常見
4、的表現(xiàn)手法 , 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如周樸的 春日秦國懷古:“牛馬放多春草盡 , 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積雪蒼山晚 ,煙伴殘陽 綠樹昏?!痹娭忻鑼懥斯徘貒黄捤骰臎龅木跋?, 寄托了作者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5. 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 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 ,詩中的物 帶有人格化的色彩。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鳥 , 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 ,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 ,延頸望八荒。 ”詩人在作品中把自己比作鳳凰 , 既標榜自己的清高孤傲 , 又說出自己的與眾不同。6. 以小見大。 以小題材反映大問題的方法。如可朋的耕田鼓:“農(nóng)夫田頭鼓,
5、王孫筵上鼓。擊鼓兮皆為鼓 , 一何樂兮一何苦?上有烈日 ,下有焦土。愿我天公降之以雨 , 令桑麻熟,倉箱富,不饑不寒 ,上下一般足?!币孕∫姶?,用農(nóng)夫擊鼓求雨和王孫擊鼓飲 酒對比, 表達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悲憫情懷。二、描寫手法1. 對比。就是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在古典詩歌中有很多表現(xiàn)百姓苦難生活和懷古之情的偉大詩人往往是采取對比手法 , 這種手法更能突出事物的特點 , 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如白居易的秦中吟 ? 歌舞:“秦 中歲云暮,大雪滿皇州。 雪中退朝者 ,朱紫盡公侯。貴有風雪興 ,富無饑寒憂。所營唯第 宅, 所務在追游。朱輪車馬客 ,紅燭歌舞樓。
6、歡酣促密坐 ,醉暖脫重裘。秋宮為主人 ,廷 尉居上頭。日中為一樂 , 夜半不能休。豈知閿鄉(xiāng)獄 ,中有凍死囚。”全詩共有十八句 , 其中前十六句詳寫統(tǒng)治者驕奢侈靡的生活 , 而結尾僅用兩句描述“凍死囚”的慘狀 ,就 構成了強烈鮮明的對比 , 震撼人心。2. 虛實結合(聯(lián)想、想象) 。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 , 交織 在一起 , 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如杜甫的月圓: “孤月當樓滿 , 寒江動夜扉” , 寫眼前 滿月的清輝; 而“故園松桂發(fā) ,萬里共清輝” 完全是詩人的想象 ,是虛寫, 用來描寫故園 桂花開放。本詩虛實結合 ,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思念 , 寄托詩人渴望萬家團圓的美好 愿望
7、。3. 動靜結合。藝術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 ,一動一靜 , 相輔相成。如戴 叔倫的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彎 ,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 , 半夜鯉 魚來上灘。 ”詩中前兩句寫出了山水的明麗動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潔 ,是靜景;后兩句寫 出了魚搶新水 ,涌上溪頭淺灘的調(diào)皮 ,是動景。全詩動靜結合 ,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 蓬勃生機。或以動襯靜 , 或以靜襯動 , 或樂景反襯哀情。如韋莊的含山店夢覺作:“曾為 流離慣別家 ,等閑揮袂客天涯。燈前一覺江南夢 , 惆悵起來山月斜?!薄霸鵀榱麟x慣別 家”表明本詩為羈旅詩 , 要表達思鄉(xiāng)之苦。而“等閑揮袂客天涯” ,是說自己對漂泊在 外并不在意
8、 ,認為這是“等閑之事” ??墒且粔粜褋頃r , 詩人才發(fā)現(xiàn)自己身為客 , 惆悵之 情油然而生。5. 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 ,以突出形象 ,加強藝術效果。 如杜甫 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 渚清沙白鳥飛回?!笔茁?lián)俯仰所見所聞 ,一連出現(xiàn)六 個特寫鏡頭 , 渲染秋江景物蕭殺氣氛 ,為他下文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 , 抒發(fā)百 感交集的復雜心情做好鋪墊。詩人望中所見 , 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 , 引發(fā)了 他下文身世飄零的感慨 , 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6. 上下結合、遠近結合、點面結合。 即觀察角度的變化與描寫的順序。如杜牧 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 白云深處有人
9、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 霜葉紅于二月花。 ” 前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 , 后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 “霜葉紅于二月花” 一句, 生機勃勃 , 鮮艷奪目 , 清新剛勁 , 形象鮮明 , 給人一種秋光似春光的美感。 描寫要有層次性由遠 到近或由上而下等。7. 視覺、聽覺、味覺等結合。 如黃庭堅的雨過至城中蘇家中的“花飛衣袖 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紅香濕”分別是視覺、嗅覺、觸覺描寫 ,給人身臨其境的 感覺。8. 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所謂正面描寫 , 就是直接對要表現(xiàn)的對象進行描寫。所 謂側面描寫 ,即間接地描寫要表現(xiàn)的對象 , 也就是通過對其他事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主要描 寫的對象。如張伯淳的木蘭
10、花慢 贈彈琵琶者,開始“愛當壚年少 ,將雅調(diào),寄幽情”, 正面描寫樂曲的演奏者。 后面“盡百喙春和 ,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 ,有無 窮、舊譜與新聲” , 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 ,渲染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 ,開啟了讀者的想象 力 , 彌補了正面描寫的不足。三、修辭手法1. 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另一種事物或情景 ,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 , 有突出事物特征 , 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李白的古風(其十)中“齊有倜 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 ,一朝開光曜” ,前兩句直接贊美魯仲連 ,三、四句將魯 仲連比喻為海底升起的明月 , 光輝閃耀,使人景仰。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
11、象生動外 , 還可體現(xiàn)出意象的情態(tài)特征。 如“涼 月如眉掛柳灣 , 越山中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以眉喻月 , 繪出了三月時月 亮的形狀并體現(xiàn)出了它的清秀;以鏡喻蘭溪之水 , 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凈 , 亦反襯出 月光的明潔。2. 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 , 把人當作物來描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描寫 叫擬物。 比擬有促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 使描寫的人或事物表現(xiàn)得更形象、 更生動的作用。 如漲潮的商調(diào) ? 黃鶯兒:“花落意難堪 , 向泥中,著意銜, 攜歸畫棟修花口” , 采用 擬人的手法 , 把“花”“燕”都寫出人的情態(tài) , 具有人的感情和思想。3. 借代。 借用相關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12、 , 借代包括用部分代替全體、用具 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和事物。運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可以使語言更簡練, 更含蓄。如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 ,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痹娭杏谩熬G”和“紅”兩種 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 , “肥”和“瘦”分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詞人惜花 , 為花 悲喜,為花形醉,為花憎風恨雨 ,實際是含蓄地表達了青春韶光短暫、 好花不常的惋惜之 情。4. 夸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繪 , 有更突出、 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如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 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痹娭械摹叭f里”“五
13、仞 天”“上摩天” “淚盡”都是夸張 , 正是這些夸張描寫 , 把詩人對祖國的熱愛 ,對茍且偷 安、不去收復失地的求和派的憤懣 ,以及對遺民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 , 表現(xiàn)得淋漓盡 致。5. 象征。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 , 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 念、思想和感情。比如松、竹、梅、菊等一類事物被人們賦予特定的象征意義 , 詩人常 借用它們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 , 如辛棄疾的水調(diào)歌頭 ? 壬子被召 , 端仁相餞席上作 的“余既滋蘭九畹 ,又樹蕙之百畝 ,秋菊更餐英” ,以“蘭”“蕙”“菊”來象征自己高 尚純潔的品格。 杜甫的客從中用“客泉”象征廣大被剝削的勞動人們 , 用“客泉珠”
14、象征勞動人民用血汗創(chuàng)造的勞動果實。古詩詞使用的手法還有多種多樣 , 但高考試卷上一般只考查常見的藝術手法。 閱讀 的時候, 要先理解詩歌內(nèi)容 , 把握其中的情理 , 再去思考手法之妙。解答賞析題目時 ,要 看清楚問的是抒情方法還是描寫手法 , 如果對藝術手法(特色、角度)提問 ,則是對各 種手法的全方位思考。回答時,先明確手法 ,再結合詩歌內(nèi)容加以簡單解釋 ,最后揭示它 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這種手法的妙處。有時一首詩或一句詩 , 使用了不同的藝術手法 , 解釋其主要手法即可。古代詩歌鑒賞藝術手法 一、詩歌鑒賞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類別 (一)古代詩歌常用的表達方式1、記敘。2、描寫??煞譃檎婷鑼懪c側
15、面描寫。3、議論。4、抒情??煞譃橹苯邮闱榕c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分為寓情于景 借用典故 樂景哀 情 托物言志 以景結情例:1、直接抒情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 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 獨愴然而涕下。2、間接抒情 : 借景或借物抒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 ,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 , 萋萋滿別情。3、托物言志 蟬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 ,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 非是藉秋風。托物言志 , 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 ,詩中的物 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4、以樂景寫哀情謝亭送
16、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 ,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 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 , 反襯詩人離愁別恨。姜齋詩話說:“以 樂景寫哀 , 以哀景寫樂 , 一倍增其哀樂。5、以景結情 山中 王勃 長江悲已滯 ,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 山山黃葉飛。三四兩句“況屬高風晚 , 山山黃葉飛” , 寫詩人在山中望見的實景 , 秋風蕭瑟、黃葉飄零 的景象, 既用來襯映旅思鄉(xiāng)愁 ,也可以說是用來比擬詩人的蕭瑟心境、飄零旅況。練習: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唐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 , 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 , 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 , 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 , 廣
17、陵何處在? “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從“山”、“雨”、“鳥”三個角度入手 , 簡要評析這首詩所 表達的感情。給分標準:由“山”、“雨”的角度評析出孤寂、凄愴等情感給 3 分;由“鳥”的角 度評析出思鄉(xiāng)之情給 3 分。評析示例:秋日遠山傳來寺廟悠長的暮鐘 ,茫茫楚天掛上了霏霏雨幕 , 蒼涼黯淡的傍晚 景色烘托出詩人思家念遠的孤寂、凄愴之情;最后 , 詩人運用反襯手法 , 寫一只失群的 伶仃小鳥飛往家鄉(xiāng)廣陵方向 , 歸巢了。鳥飛東南 , 離巢愈近;而詩人前往西北 , 去親愈遠。 這更引起了他滿腹思鄉(xiāng)的離思哀愁。(三)表現(xiàn)手法:1、動靜結合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 ,兩者相互映襯 , 構成一種情
18、趣 蘭溪棹歌 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 ,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 半夜鯉魚來上灘。從詩的結構看 ,前二句是靜景 ,后二句是動景 ,結句尤為生動傳神 ,一筆勾勒 ,把整個畫 面畫活了 , 使人感到美好的蘭溪山水充滿蓬勃生機 , 是全詩最精彩的點睛之筆。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 ,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 王孫自可留。前一句寫山上一塵不染的松樹 ,皎潔的月光 , 以及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班駁 的影子, 都給人以明凈清幽的感受這是通過靜態(tài)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謐。 第二句寫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 ,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
19、 ,淙淙有聲這是動態(tài)描寫 ,以動襯靜, 更反襯出山中的寧靜。2、以動襯靜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 , 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 , 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 , 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 , 長年悲倦游 “蟬噪林逾靜 , 鳥鳴山更幽” , 以動襯靜。是為反襯。3、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 , 使對象更鮮明、 突出的是側面描寫。(關羽)出帳提刀 ,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 ,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 ,岳撼 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 ,擲于地上,其酒尚溫。節(jié) 選自三國演義夜雪 已訝衾枕冷 , 復見窗
20、戶明。 夜深知雪重 , 時聞折竹聲。這首詩簡煉樸實 ,不直接描摹雪的狀態(tài) ,而是借人的感受作側面描寫。 首句寫觸覺 ,二句 寫視覺,三四句寫聽覺。詩人以不同感覺 ,不斷變換角度 ,處處寫人,又處處寫雪。4、襯 托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 , 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手法。 利用事 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 , 稱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 , 稱反襯。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 , 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 , 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 ? 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 ? 天地一沙鷗。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 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 , 清
21、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 雙照淚痕干? 用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妻子的“憶” ,突出那個獨字 , 又進一層。獨不見沈佺期盧家少婦郁金堂 , 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 , 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 , 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 , 更教明月照流黃。 注 “九月”句意思:寒風吹落木葉 , 婦人們?yōu)檎鞣驕蕚涠?。“流黃”:一種絹 , 此處指帷帳。 簡要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確定兩個特點 , 適度展開)。 以“海燕雙棲”反襯少婦的孤獨;用“明月照流黃”烘托少婦的愁思;少婦居室之美 與思夫之愁形成鮮明對比 , 突出少婦精神上的痛苦;寒砧聲、落葉聲烘托少婦思念 , 悲 傷
22、的心情;人物心情與環(huán)境氣氛密切結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其它說法言之成理 ,自圓其說即可5、渲 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 ,以突出形象 ,加強藝術效果。 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 ,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長作客 , 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 潦倒新停濁酒杯。首聯(lián)俯仰所見所聞 ,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 , 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6、用典一般而言 , 古詩詞中的用典有以下幾種情形:化用前人語句 ,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 途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為杜甫點化 ,在詠懷五百字中寫出:“朱門酒肉臭 , 路有凍死骨?!?又如揚州慢中的“過春風十
23、里 ,盡薺麥青青” ,引用杜牧詩句 ,表現(xiàn)昔日揚州十里長 街的繁榮景況 , 是虛寫。引用神話故事 ,如李賀的李憑彈箜篌引 ,有“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憑中國彈箜篌” ,用歷史故事 ,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 萬里長征人未還。但是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三、四句借用飛將軍李陵的典故 ,史記?李將軍傳中說:“(李) 廣居右北平 ,匈奴聞之 ,號曰漢之飛將軍。”如夢令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 白白與紅紅 , 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 人在武陵微醉。(1)這首宋詞用了一個著名的典故 , 它出自誰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 是什么事物?(2)請就這首宋詞表達的感情和運用的
24、寫法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人在武陵微醉” 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 出自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 桃花源記, 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是桃花。這首宋詞表達了心地高潔、 超脫世俗的感情。 這首詞以物況人 , “白白 與紅紅” ,一樹花分紅、白兩色 ,高標逸韻,獨特別致 ,作者正是以這“別是東風情味” 的紅白桃花自況。這首詞還用了映襯對比寫法 ,以梨花之白 , 杏花之紅既映襯又對比 , 贊美了紅白桃花獨標一格 , 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7、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以小物寫大主題 以小景傳大境界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 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是一首詠
25、史詩 ,抒發(fā)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 ,可謂大內(nèi)容 ,大主題,但這大內(nèi)容、 大主題卻是通過 "小物"" 小事"來顯示的。詩的開頭兩句由一個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 想到漢末分裂動亂的年代 ,想到赤壁之戰(zhàn)的風云人物 ,后二句把 "二喬"不曾被捉 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yè)、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lián)系起來 , 寫得具體、可感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 ,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 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聯(lián)的“潮平兩岸闊” , “闊” ,是表現(xiàn)“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 ,江水浩渺 ,
26、 放眼望 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 ,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 ,寫得恢弘闊大 ,下一句“風 正一帆懸” , 便愈見精彩?!皯摇笔嵌硕酥敝钡馗邟熘臉幼印T娙瞬挥谩帮L順”而用 “風正”, 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 ,卻很猛, 那帆就鼓成弧 形了。只有既是順風 , 又是和風 ,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 , 兼包“順”與“和” 的內(nèi)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 , 如王夫之所指出 , 這句詩的妙處 , 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可以設想 , 如果在曲曲折折的 小河里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
27、, 卻依然波翻浪涌 ,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xiàn)的。 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 , 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xiàn)出來了。虛實關系1、虛實結合2、化虛為實3、化實為虛 詩歌中的“虛” 詩歌的“虛” , 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 , 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 境界。具體說來 , 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 這就叫以虛象顯 實境。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 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 , 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
28、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 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 , 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 ,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大江東去 ,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 , 驚濤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 , 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 ,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 , 一尊還酹江月。析: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29、,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 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 , 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 , 頗有故 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再現(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 , 故也是虛景。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 , 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 絕。故寫愁 , 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雨霖鈴 柳永寒蟬凄切 , 對長亭晚 , 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 ,竟 無語凝噎。念去去 ,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30、、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 ,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 , 暮靄沉沉楚天闊”外 , 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 , 寫詞人 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 ,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 , 是虛寫 , 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寫 , 狀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 , 引起讀者的想象。 虛實結合 , 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b 有時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 從而突出的中心的。塞上聽吹笛 (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 , 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 , 風吹一夜?jié)M天山。前二句寫的是實景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 ,是牧馬的時節(jié)了 .
31、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 ,天 空灑下明月的清輝開篇就造成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氣氛.三. 四句將”梅花落”拆用 , 又構成一種虛景 , 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 們四處飄散 , 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 . 這固然是寫聲成象 ,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 的假象,以設問出之 ,虛之又虛.而這虛景又恰與雪凈月明的實景配搭和諧 ,虛實交錯, 構成美妙闊遠的意境 .踏莎行 歐陽修候館梅殘 , 溪橋柳細 , 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 , 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 , 盈盈粉淚 , 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 , 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上闕寫實 , 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
32、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行 人”想妻子憑欄遠望 ,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 ,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 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塞上聽吹笛 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 , 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 , 風吹一夜?jié)M天山。前二句寫的是實景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 ,是牧馬的時節(jié)了 .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 ,天 空灑下明月的清輝開篇就造成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氣氛.三. 四句將”梅花落”拆用 , 又構成一種虛景 , 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 們四處飄散 , 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 . 這固然是寫聲成象 ,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 的假象,以設問出之 ,虛之又虛.而這虛景又恰與雪凈月明的實景配搭和諧 ,虛實交錯, 構成美妙闊遠的意境 .化虛為實:把抽象感情與哲理賦予具體而生動的形象 , 運用比喻。只恐雙溪蚱蜢舟 , 載不動許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綠楊煙外曉寒輕化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版在線教育平臺合作開發(fā)合同4篇
- 2025年度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專業(yè)技術人員聘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殯葬服務與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對接合同3篇
- 2025年度農(nóng)副產(chǎn)品線上線下銷售與物流一體化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投資收益分成合同
- 2025版高端定制門窗工程承攬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業(yè)會計人員專項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票據(jù)質(zhì)押資產(chǎn)證券化專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戶外木制品加工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度面粉行業(yè)二零二五年度面粉產(chǎn)品追溯體系共建合同3篇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寒假課內(nèi)預習重點知識默寫練習
- 2024年食品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第一次工地開工會議主要議程開工大吉模板
- 全屋整裝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學科學推理能力測試
- GB/T 44423-2024近紅外腦功能康復評估設備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國減肥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運動技能學習
- 單側雙通道內(nèi)鏡下腰椎間盤摘除術手術護理配合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