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國文學批評史試卷二、簡述題(每題10分,共30分) 1簡述孔子“興觀群怨”說的基本內涵。 2簡述南北朝之前“詩言志”說向“詩緣情”說發(fā)展的邏輯進程。 3簡述王國維“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內涵及區(qū)別。答案 1.分別解釋興觀群怨四者的基本意義(參見教材);簡要分析四者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突出“群”的終極意義。 2.理清從尚書到文賦在理論話語上的演變軌跡;文學從工具發(fā)展為具有本體意義的藝術樣式;文學的獨立與情感的發(fā)現;文學性文體的出現。 3.提出的哲學背景;物我關系為核心;情感的顯與隱;在文體上的不同表現。二、簡答題(2×1020分)1、簡述詩大序的主要內容
2、;2、簡述劉勰文心雕龍的內容結構。3、詩論性靈說的來龍去脈。4、中國古典文論中的養(yǎng)氣說的源流述評。答案評分標準:本大題共二十分,每題十分,下列答案只是基本要點,也是基本分(七分)的依據,八分、九分需要看對問題的精神把握程度和邏輯疏通能力。滿分則必須準確、完整的從中國文論的大背景下作深層次的闡述。1、簡述詩大序的主要內容;答案要點: 1)情志統(tǒng)一論 2)六義說;3)“諷諫”說2、簡述劉勰文心雕龍的內容結構。答案要點: 劉勰在序志篇中清晰的說明了本書的創(chuàng)作構架。文心雕龍全書由50篇論文組成,是一個自覺而嚴密的理論體系:1)、前無五篇原道、征圣、宗經、正緯、辨騷,是全書的總論,即劉勰自己所說的“文之
3、樞紐(關鍵)”;2)、從第六篇明詩到第25篇書記,是20篇文體分論,即劉勰自己所謂的“論文敘筆”; 前篇為有韻之文,后篇為無韻之筆。3)、第26篇神思至總術為創(chuàng)作論或曰寫作方法論。4)、時序、通變、才略、知音、程器五篇為雜論,分別講文學史,作家論,鑒賞論,作家品德論。5)、最后第50篇序志,全書的序言評分標準:本大題共四十分,每題二十分,下列答案只是基本要點,也是基本分(十四分)的依據,十六分、十八分需要看對問題的精神把握程度和邏輯疏通能力。滿分則必須準確、完整的從中國文論的大背景下作深層次的闡述。3、詩論性靈說的來龍去脈。答案要點:1)簡述性靈說的精神源流。如:劉勰、鐘嶸、司空圖、李贄等。2
4、)明公安派的性靈說要旨。 3)清袁枚的性靈說要旨。4、中國古典文論中的養(yǎng)氣說的源流述評。答案要點:1)這是一個探討創(chuàng)作主體與創(chuàng)作關系的理論。萌芽于周易“修辭立其誠”和左傳中“有德者必有言”等論述。 2)源于孟子的知言養(yǎng)氣論。3)變于莊子的心齋坐忘和曹丕的文氣論。 4)韓愈、歐陽修比較好的繼承了孟子的養(yǎng)氣說精神。 5)蘇轍則發(fā)展了養(yǎng)氣說。三、簡答題(2×1530分)1、簡述中國古典文藝思想中意境理論的形成過程。2、簡論中國古典文藝思想中關于詩可以怨、詩長于怨的觀念傳統(tǒng)。3、請從二十四詩品中選出其一,默寫原文后結合具體詩例闡述其旨趣。答案1、簡述中國古典文藝思想中意境理論的形成過程。答案
5、參考:周易及王弼的意象論、王昌齡、王廷相、王夫之、王國維等關于“意境”的觀點之間傳承發(fā)展關系。2、簡論中國古典文藝思想中關于詩可以怨、詩長于怨的觀念傳統(tǒng)。答案參考:孔子“詩可以怨”、司馬遷“發(fā)憤著書”;杜甫天末懷李白:“文章憎命達”;白居易序洛詩:“世所謂文士多數奇,詩人尤命薄。”;韓愈荊潭唱和詩序:“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睔W陽修“窮而后工”等等關于“詩可以怨,詩長于怨”的觀念傳統(tǒng)。 答:“詩可以怨”的觀念最早可上溯至論語·陽貨中的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后世學者對于“詩可以怨”各自有不同的解釋
6、:孔安國注云“怨刺上政”,朱熹注為“怨而不怒”。當然,不排除兩位前輩是對“怨”的補充,并不是確切的定義,但僅僅從字面上理解,前者失之于片面,而后者則有點離題了。目前比較可以統(tǒng)一認同的觀點是:“詩可以怨指的是:詩歌(或曰文學藝術)具有干預現實,批評黑暗的社會和不良的現實等社會功能”。對“詩可以怨”的理解對于后世的文學理論批評和文學創(chuàng)作是影響巨大的:至于漢代司馬遷在評價屈原和他的離騷等作品時,就特別強調他的“怨”的特點,認為“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太史公“詩三百篇,大氐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結,不得通其道”的言論總結起來就是 “發(fā)憤著書”說;漢代毛詩大序的“諷諫”說、南朝鐘嶸的詩品
7、序特別強調詩歌要抒發(fā)“怨”情。到了唐代,杜甫天才懷李白里“文章憎命達”在慨嘆時運不公的同時,也是其“怨”情的深沉體現;韓愈則提出了本質與司馬遷“發(fā)憤著書”說一脈相承的“不平則鳴”說;同為唐人的白居易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要“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與元九書),“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思想,就是對孔子的“詩可以怨”的繼承。韓愈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提出了“不平則鳴”理論,慨嘆:“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這些都是對“發(fā)憤”說的進一步發(fā)展?!安黄絼t鳴”理論,有歌哭悲喜之分。柳宗元的“感激憤悱”說,對傳統(tǒng)的由“窮”而生“怨”的觀點有所突破,它把作家的創(chuàng)作動力和積極用世聯(lián)系起來,具有積極意義;歐陽修的“窮而
8、后工”理論,總結了歷代文人由“窮”而“工”的普遍規(guī)律,說明了“窮”與“文”的關系。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辛棄疾等,把“發(fā)憤著書”說運用于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中,發(fā)愛國主義之義憤,使“詩”與“怨”結合愈加密切??v觀歷史,細數中國古代進步的作家,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蘇軾、辛棄疾,乃至曹雪芹等,他們都是在痛苦、災難降臨后,才寫出偉大的作品。正應了太史公“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之意。從孔子“詩可以怨”發(fā)展到后來歷代文人“詩長于怨”的運用,中國歷代文人以著進步、正直文人的自覺,代代相傳,形成了中國文學歷史頗有典型意義的“詩可以怨”脈絡,劃出了清晰的“詩長于怨”的創(chuàng)作軌跡。三
9、、簡答題(2×1530分)1、簡論中國古典文藝思想中含蓄美的理論特征2、簡論中國古典文藝思想中韻味美的理論特征3、請舉例闡釋“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要求不能只舉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已舉的例子。答案1. 含蓄美的理論特征。 答:“含蓄”是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又是基本的詩歌風格,既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審美理想,又是古典詩歌的審美特征。 詩歌“含蓄美”的主要特點: 要情思深長。含蓄是詩情的含而不露,含蓄之作必須包涵著深長豐富的思想感情。感情寡淡、意蘊淺薄,就不為含蓄了。情意是詩之核心,也是含蓄美的根本所在。含蓄因為包蘊著詩人的深長情意,才有感人的藝術力量。例如:皎然說“但見性情,不睹文字”、蘇
10、軾說“言有盡而意無窮”都是強調含蓄的重要性。 委婉、曲折。這是含蓄的基本特點。詩人的情意不是直截了當的流露,而是隱藏于詩歌審美意境中。含蓄通常是詩人借助于比喻、象征、典故等藝術手法,曲折委婉地表情達意而實現的,作品往往呈現意象濃郁而不見情思的特點。司空圖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對含蓄美委婉曲折作的最好詮釋。 余味悠遠。由于含蓄美有著情思深長、委婉曲折的特點,因此含蓄能給讀者帶來言有盡而意無窮、余味不盡的審美效果,從而將讀者的情思引向悠遠,是讀者去想象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感受言外之情,味外之味。古人所說的“意無窮”、“味之不盡”等,都是指含蓄具有意味悠遠的特點。例如:歐陽修說含蓄是“含不盡之意
11、見于言外”。2.韻味美的理論特征。 答:“味”是古代詩論家評價詩歌審美特征的又一重要范疇。詩味論的源頭是老子。經過眾多文論家的發(fā)展,到鐘嶸時,他的“滋味說”使“味”正式成了詩歌審美特征的范疇,并初步系統(tǒng)地論述了詩味的特征;唐司空圖第一次明確地把“味”確定為評詩標準,提出著名的“韻味”說,影響巨大。 “味”作為古代詩歌的審美特征,體現于詩歌的內容、形式、技巧運用等各個方面。 韻味與情、意等詩歌的思想內容相關。古人認為,詩人的情感意緒是詩歌的生命,也是詩歌韻味的根本,情意是詩味產生的根本源泉。中國人強調情、意對于詩味的意義,原因在于詩歌以情、意為根本,詩歌感人的藝術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真誠豐富的
12、思想感情。(例:劉勰“繁采寡情,味之必厭”,鐘嶸認為應該“窮情寫物”,司空圖說“韻味”是一種“韻外之致”、“味外之旨”。他們都把詩人的情致意旨是詩歌“韻味”的根本所在。) 韻味與文辭語言等藝術形式密切相關。詩歌的韻味美還體現在巧妙完美的藝術形式上。情、意于詩固然重要,但詩仍需要形式美來體現。詩歌形式產生詩味,在于語言的形象性(例如鐘嶸認為“滋味”離不開“造形”、“寫物”的“詳切”)與言簡意豐、含蓄委婉。(例如鐘嶸要求“文已盡而意有余”)韻味在于讀者的審美感受,詩歌用形象上的魅力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的能力,在感受、體驗詩歌的同時完成了韻味審美情趣的形成。 韻味與意境相關。意境美本身就具有豐富的韻
13、味美。意境情在言外、境外有境、模糊朦朧的特點給讀者以廣闊的想象空間,讀者在把握意境的景外之景、味外之味的同時,可獲得無限的審美韻味。 另外,詩歌技巧的巧妙運用亦能產生詩味。詩人巧用其法,做大表情達意的出神入化,就能使詩在藝術上巧奪天工,給人以豐富的藝術享受。至于聲律、辭采的優(yōu)美愜當,也能給讀者以悠遠深長的審美感受,進而產生豐富的韻味之美。古人對于詩歌韻味“味要深長、多重、新、鮮”的要求,將韻味美要旨總結得頗為到位。3.意境理論的形成過程。 答:意境作為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詩學范疇,其內涵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完善起來的。關于其發(fā)展脈絡,我們可以做以下梳理:先秦時期。是意境思想的源頭所在。易傳
14、中的“意象”論對后世有著“開山綱領”式影響。其“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論說自有其經典所在。 魏晉時期。王弼從哲學角度論述意、象、言的關系,(他認為生成角度是意生象,象生言;表現角度是言明象,象出意,意是目的,言和象都是手段。)他的意象論與意境論還差很遠,但對意境論的生成有促進作用。在其后的劉勰從文學創(chuàng)作論的角度提出了“意象“概念,他的意象的“象”與意境之“境”已經很接近了。唐代。正式產生了“意境”論,并被用于詩學評述。王昌齡一“境”論詩,將之分為“物境”、“情境”、“心境”三種,這標志著“意境”已作為一個詩論術語正式誕生了;到皎然那里有了深入,他初步提出了“取境”說和“詩情緣境發(fā)”的命題,并涉及到“境”的虛實特征;到司空圖對意境本質特征的多方面論證,讓意境理論趨向更前的軌跡。他的“思與境諧”、“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等命題,推動了意境理論的臻于成熟。宋元時期。宋人都是在唐人的基礎上作更具體、細致、深入的探討。不管歐陽修“言外”與“不盡之意”的言說,釋普聞的詩論,還是嚴羽滄浪詩話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礦業(yè)權抵押融資合同示范3篇
- 二零二五年新型環(huán)保欄桿研發(fā)、生產安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礦業(yè)權轉讓與安全生產監(jiān)管服務合同集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BIM模型優(yōu)化與交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混凝土施工安全生產責任書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掛靠出租車綠色出行獎勵合同3篇
- 提前終止2025年度租賃合同2篇
- 商鋪售后返租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與實踐(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版畜禽養(yǎng)殖合作經營合同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廢舊玻璃回收利用合同書3篇
- 專題6.8 一次函數章末測試卷(拔尖卷)(學生版)八年級數學上冊舉一反三系列(蘇科版)
- GB/T 4167-2024砝碼
- 老年人視覺障礙護理
- 《腦梗塞的健康教育》課件
- 《請柬及邀請函》課件
- 中小銀行上云趨勢研究分析報告
- 遼寧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聯(lián)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青海原子城的課程設計
- 2023年年北京市各區(qū)初三語文一模分類試題匯編 - 作文
- 常州大學《新媒體文案創(chuàng)作與傳播》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麻醉蘇醒期躁動患者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