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測井系列的選擇_第1頁
第十一章 測井系列的選擇_第2頁
第十一章 測井系列的選擇_第3頁
第十一章 測井系列的選擇_第4頁
第十一章 測井系列的選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測井系列是指在給定的地區(qū)地質條件下,為測井系列是指在給定的地區(qū)地質條件下,為了完成預定的地質勘探開發(fā)或工程任務而選用的了完成預定的地質勘探開發(fā)或工程任務而選用的一套經濟實用的綜合測井方法。一套經濟實用的綜合測井方法。 一個先進而完善的裸眼井測井系列,原則上應一個先進而完善的裸眼井測井系列,原則上應適用于各類地質剖面,它包括適用于各類地質剖面,它包括巖性測井系列巖性測井系列、電電阻率測井系列阻率測井系列、孔隙度測井系列孔隙度測井系列和一些必要的輔和一些必要的輔助測井方法(如井徑、井溫等)。助測井方法(如井徑、井溫等)。 其中電阻率測井系列應根據(jù)井內流體性質和地層電其中電阻率測井系列應根據(jù)井內流

2、體性質和地層電阻率的高低,優(yōu)選以感應測井或側向電流聚焦測井為阻率的高低,優(yōu)選以感應測井或側向電流聚焦測井為主;主; 為降低測井成本,孔隙度測井系列也可只選擇一種為降低測井成本,孔隙度測井系列也可只選擇一種或兩種,這要根據(jù)井剖面的巖性特點而定?;騼煞N,這要根據(jù)井剖面的巖性特點而定。 總之,正確選擇測井系列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工總之,正確選擇測井系列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工作,而且往往以能否比較深刻地揭示地層特性、準確作,而且往往以能否比較深刻地揭示地層特性、準確地求解地質參數(shù)和劃分油、氣、水層以及有效地解決地求解地質參數(shù)和劃分油、氣、水層以及有效地解決地質和工程問題的能力,作為衡量一個地區(qū)最佳測井

3、地質和工程問題的能力,作為衡量一個地區(qū)最佳測井系列的標志。系列的標志。一、儲集層的侵入特征一、儲集層的侵入特征泥餅泥餅:其厚度約:其厚度約0.50.52.5cm2.5cm。沖洗帶沖洗帶,其徑向厚度約,其徑向厚度約101050cm50cm。沖洗帶后面是一個沖洗帶后面是一個過渡帶過渡帶。 原狀地層。原狀地層。 儲集層的侵入特性分為儲集層的侵入特性分為高侵、高侵、低侵和無侵。低侵和無侵。 1、高侵剖面:、高侵剖面:RxoRt,泥漿高侵或增阻侵入(淡水泥漿水層),泥漿高侵或增阻侵入(淡水泥漿水層)2、低侵剖面:、低侵剖面:RxoRt,低侵或減租侵入(淡水泥漿油氣層),低侵或減租侵入(淡水泥漿油氣層)3

4、、無侵入:、無侵入: 非滲透性地層非滲透性地層二、測井方法的探測深度二、測井方法的探測深度1、巖性孔隙度、巖性孔隙度 GR: 約約20cm,縱向分辨率約為,縱向分辨率約為1米;米; CNL:約:約18cm,縱向分辨率約為,縱向分辨率約為1米;米; DEN:約:約10cm,縱向分辨率,縱向分辨率 巖性巖性-孔隙度測井的探測范圍比較小,多限于沖洗帶以內,孔隙度測井的探測范圍比較小,多限于沖洗帶以內,并與地層的巖性、孔隙度及孔隙流體性質有關。一般來說,并與地層的巖性、孔隙度及孔隙流體性質有關。一般來說,巖性巖性孔隙度測井中的探測深度是按井眼周圍的地層對儀器孔隙度測井中的探測深度是按井眼周圍的地層對儀

5、器測量值所做貢獻的百分比來估算的。測量值所做貢獻的百分比來估算的。 自然伽馬測井的探測深度與地層和井內泥漿對自然伽自然伽馬測井的探測深度與地層和井內泥漿對自然伽馬射線的吸收作用有關,其平均探測深度約為馬射線的吸收作用有關,其平均探測深度約為20cm20cm,即所,即所測量的測量的9090的自然伽馬射線是來自靠近井壁約的自然伽馬射線是來自靠近井壁約20cm20cm范圍內范圍內的地層的地層( (只在儲集層沖洗帶范圍內只在儲集層沖洗帶范圍內) )。在通常的測井條件下,。在通常的測井條件下,自然伽馬測井的地層分辨力約為自然伽馬測井的地層分辨力約為1m1m。 補償密度測井的探測深度取決于地層的密度。對于

6、中補償密度測井的探測深度取決于地層的密度。對于中等密度的地層,密度測井的探測深度約為等密度的地層,密度測井的探測深度約為10cm10cm,即所測量,即所測量的的9090響應值是由靠近井壁約響應值是由靠近井壁約10cm10cm范圍內的地層密度造成范圍內的地層密度造成的。在通常的時間常數(shù)的。在通常的時間常數(shù)(2s)(2s)和測速和測速(600m(600mh)h)條件下,補條件下,補償密度測井的地層分辨力約為償密度測井的地層分辨力約為1m1m。補償密度測井受擴徑和。補償密度測井受擴徑和井眼不規(guī)則的影響較大井眼不規(guī)則的影響較大 中子測井的探測深度與地層孔隙度及源距有關。中子測井的探測深度與地層孔隙度及

7、源距有關。 對于裸眼井中孔隙度為對于裸眼井中孔隙度為2222的地層,按造成的地層,按造成9090的測的測井響應來估算,補償中子測井的探測深度,從井壁算起約井響應來估算,補償中子測井的探測深度,從井壁算起約為為25cm25cm;井壁中子測井的探測深度約為;井壁中子測井的探測深度約為18cm18cm。 補償聲波測井的探測深度,對均勻地層來說,約為補償聲波測井的探測深度,對均勻地層來說,約為30cm30cm。 由上可知,巖性孔隙度測井方法的探測深度均較淺,由上可知,巖性孔隙度測井方法的探測深度均較淺,主要探測井壁附近沖洗帶地層的巖性及孔隙度。主要探測井壁附近沖洗帶地層的巖性及孔隙度。 2 2、電阻率

8、測井、電阻率測井 深探測:深探測:ILDILD(1.71.7米),米),LLDLLD(1.151.15米米) ) 中探測:中探測:ILMILM(0.80.8米),米),LLSLLS(LL3LL3 淺探測:淺探測:LL8LL8、SFL SFL (0.450.450.90.9米)米) 微探測:微探測:MLML、MLLMLL、MSFLMSFL(2.52.51010厘米)厘米)三、綜合測井系列選擇原則三、綜合測井系列選擇原則 一個地區(qū)所選用的測井系列是否合理有效,主要取決于它們能一個地區(qū)所選用的測井系列是否合理有效,主要取決于它們能否有效地鑒別巖性,劃分滲透性地層,較為精確地計算儲集層主要否有效地鑒別

9、巖性,劃分滲透性地層,較為精確地計算儲集層主要地質參數(shù),可靠地對儲集層進行油氣評價,以及解決其它地質問題。地質參數(shù),可靠地對儲集層進行油氣評價,以及解決其它地質問題。歸結起來,選擇測井系列的主要原則是:歸結起來,選擇測井系列的主要原則是: 能有效地鑒別井剖面地層的巖性能有效地鑒別井剖面地層的巖性,估算地層的主要礦物成分,估算地層的主要礦物成分含量與泥質含量,清楚地劃分出滲透性儲集層。含量與泥質含量,清楚地劃分出滲透性儲集層。 能較為精確地計算儲集層的主要地質參數(shù)能較為精確地計算儲集層的主要地質參數(shù),如孔隙度、含水,如孔隙度、含水飽和度、束縛水飽和度和滲透率等。飽和度、束縛水飽和度和滲透率等。

10、能可靠地區(qū)分油層、氣層和水層能可靠地區(qū)分油層、氣層和水層、準確地確定含油、準確地確定含油( (氣氣) )飽和飽和度,可動油度,可動油( (氣氣) )量和殘余油量和殘余油( (氣氣) )量、油氣層有效厚度以及計算油氣量、油氣層有效厚度以及計算油氣地質儲量。地質儲量。三、綜合測井系列選擇原則三、綜合測井系列選擇原則 1 1、詳細劃分巖性剖面,準確確定巖層深度(分層能力強的方、詳細劃分巖性剖面,準確確定巖層深度(分層能力強的方法);法); 2 2、劃分巖性與滲透層地層;、劃分巖性與滲透層地層; 3 3、能探測不同徑向深度的電阻率,特別是沖洗帶和原狀地層、能探測不同徑向深度的電阻率,特別是沖洗帶和原狀

11、地層的電阻率(的電阻率(RtRt、RiRi、RxoRxo);); 4 4、能夠計算油氣層的、能夠計算油氣層的SoSo,K K、VshVsh、有效厚度等參數(shù);、有效厚度等參數(shù); 5 5、能夠劃分并評價油氣水層、能夠劃分并評價油氣水層四、測井系列的選擇四、測井系列的選擇 1 1、泥質指示測井方法的選擇:、泥質指示測井方法的選擇: 砂泥巖剖面:砂泥巖剖面:RwRmfRwRtRxoRt時,采時,采用感應測井確定用感應測井確定RtRt較側向測井優(yōu)越;如果較側向測井優(yōu)越;如果RxoRtRxoRt時,選用側向測井較好。時,選用側向測井較好。 微電阻率測井方法有微電極系測井(微電阻率測井方法有微電極系測井(M

12、LML)、微側向測井)、微側向測井(MLLMLL)、微球形聚焦測井()、微球形聚焦測井(MSFLMSFL)以及鄰近側向測井()以及鄰近側向測井(PLPL)等。)等。除微電極系測井可作為泥餅指示而用于劃分滲透層外,它們的除微電極系測井可作為泥餅指示而用于劃分滲透層外,它們的主要用途在于準確反映沖洗帶電阻率主要用途在于準確反映沖洗帶電阻率RxoRxo。因此,這四種微電阻。因此,這四種微電阻率測井方法一般只選用一種,不必兼用。率測井方法一般只選用一種,不必兼用。 微電阻率測井就探測深度微電阻率測井就探測深度( (此處指離井壁的距離此處指離井壁的距離) )而言,而言,MSFLMSFL最淺,約最淺,約8

13、cm8cm;MLLMLL稍深,約稍深,約8 89cm9cm;PLPL更深,約更深,約151525cm25cm。因此,在使用因此,在使用MSFLMSFL和和MLLMLL時,不必考慮原狀地層的影響,可直接時,不必考慮原狀地層的影響,可直接將它們的讀數(shù)作為將它們的讀數(shù)作為RxoRxo;除非沒有泥漿侵入或侵入不明顯;除非沒有泥漿侵入或侵入不明顯(Rxo(Rxo與與RtRt相近相近) );而鄰近側向;而鄰近側向(PL)(PL)只能用于侵入較深的地層,當侵入帶只能用于侵入較深的地層,當侵入帶直徑大于直徑大于1m1m時才沒有原狀地層的影響。時才沒有原狀地層的影響。3 3、巖性孔隙度測井方法的選擇、巖性孔隙度

14、測井方法的選擇探測范圍:沖洗帶探測范圍:沖洗帶目前常用組合:目前常用組合:1 1、密度、中子、聲波、密度、中子、聲波 2 2、中子、巖性密度(對巖性有、中子、巖性密度(對巖性有更強的求解能力)更強的求解能力) 用于確定地層孔隙度的測井方法主要有聲波、中子和密度測用于確定地層孔隙度的測井方法主要有聲波、中子和密度測井。它們的測井值不僅與孔隙度有關,而且也與巖性和孔隙流井。它們的測井值不僅與孔隙度有關,而且也與巖性和孔隙流體性質有關。因此,對于單礦物、完全含水的純地層,只用一體性質有關。因此,對于單礦物、完全含水的純地層,只用一種孔隙度測井方法如中子或密度測井便能求得孔隙度;如巖層種孔隙度測井方法

15、如中子或密度測井便能求得孔隙度;如巖層無次生孔隙,用聲波測井也能求準孔隙度。無次生孔隙,用聲波測井也能求準孔隙度。 儲集層中的泥質與骨架礦物在性質上往往有明顯差別,巖儲集層中的泥質與骨架礦物在性質上往往有明顯差別,巖層中泥質對各孔隙度測井均有程度不同的影響,故在用純地層層中泥質對各孔隙度測井均有程度不同的影響,故在用純地層模型公式計算儲集層、特別含泥質重的地層孔隙度時,應對孔模型公式計算儲集層、特別含泥質重的地層孔隙度時,應對孔隙度測井值進行適當?shù)哪噘|影響校正。隙度測井值進行適當?shù)哪噘|影響校正。 一般來說,對含泥質砂巖,密度測井計算的孔隙度一般來說,對含泥質砂巖,密度測井計算的孔隙度DD接近接

16、近于地層有效孔隙度于地層有效孔隙度ee,而聲波與中于測井計算的孔隙度,而聲波與中于測井計算的孔隙度ss與與NN ,相當于地層總孔隙度,相當于地層總孔隙度tt。 當?shù)貙又杏邪l(fā)育的裂縫等次生孔隙時,一般認為密度當?shù)貙又杏邪l(fā)育的裂縫等次生孔隙時,一般認為密度和中子測井能反映次生孔隙,所計算的孔隙度是包括次生和中子測井能反映次生孔隙,所計算的孔隙度是包括次生孔隙度在內的總孔隙度??紫抖仍趦鹊目偪紫抖?。 但聲波測井不反映次生孔隙,所計算的孔隙度是原但聲波測井不反映次生孔隙,所計算的孔隙度是原生粒間孔隙度,因此,將三種孔隙度組合使用,可求出地生粒間孔隙度,因此,將三種孔隙度組合使用,可求出地層的次生孔隙度

17、。層的次生孔隙度。對于一個砂泥巖剖面對于一個砂泥巖剖面 1 1、淡水泥漿、淡水泥漿 、中厚層、中低阻儲層、中厚層、中低阻儲層 SPSP、雙感應、雙感應、ACAC(DENDEN、CNL)CNL)、MLML a a、分層:、分層:SPSP、MLML b b、劃分巖性和儲層:、劃分巖性和儲層:SPSP、MLML、ACAC c c、電阻率徑向變化:、電阻率徑向變化:MLRxo ILMRi ILDRtMLRxo ILMRi ILDRt d d、SP VshSP Vsh;ACAC;ACAC、ILDSwILDSw; e e、油氣水層的劃分、油氣水層的劃分 RtRt 增大增大 SPSP異常較小異常較小 低侵低

18、侵油氣層油氣層 RtRt 減小減小 SPSP異常較大異常較大 高侵高侵水層水層 綜上所述,對一個地區(qū)來說,應根據(jù)本區(qū)的地質綜上所述,對一個地區(qū)來說,應根據(jù)本區(qū)的地質地球物地球物理特征,所要完成的地質任務、井內流體性質、各種測井方法理特征,所要完成的地質任務、井內流體性質、各種測井方法的特點以及經濟效益等來綜合考慮選擇出適合本區(qū)的合理完善、的特點以及經濟效益等來綜合考慮選擇出適合本區(qū)的合理完善、經濟有效的測井系列。經濟有效的測井系列。 下表給出推薦的裸眼井測井系列。下表給出推薦的裸眼井測井系列。 用這些測井系列所測的曲線能在不同井內流體的條件下較用這些測井系列所測的曲線能在不同井內流體的條件下較好地鑒別巖性、劃分儲集層,計算各種地質參數(shù)及油氣評價。好地鑒別巖性、劃分儲集層,計算各種地質參數(shù)及油氣評價。 需要強調指出:在選擇測井系列時,既要避免需要強調指出:在選擇測井系列時,既要避免“曲線越多曲線越多越好越好”與不從實用性和有效性出發(fā)而過分地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