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5大氣化學和污染 _第1頁
Ch05大氣化學和污染 _第2頁
Ch05大氣化學和污染 _第3頁
Ch05大氣化學和污染 _第4頁
Ch05大氣化學和污染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暫定10月26日(星期5)傍晚,去南四環(huán)觀測場參觀,下午5點出發(fā),大約6點到達,先參觀觀測場,再觀看釋放探空氣球。大約9:301Ch05 、大氣化學和污染1、平流層臭氧損耗Chapman臭氧層理論異相催化作用和平流層臭氧損耗南極臭氧洞2、對流層化學和空氣污染空氣污染對流層臭氧增加氣溶膠酸沉降閱讀:Meteorology Today 第17章21、平流層臭氧損耗1.1Chapman的臭氧層理論在第1章,我們知道大氣平流層指的是從大約10到50公里的這一層;在平流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我們也提到平流層溫度的升高時由于臭氧吸收太陽紫外輻射造成的。但臭氧層的形成及其變化還需要進一步說明。3大氣臭

2、氧層及其對紫外輻射的吸收From NASA4臭氧簡史1840年,由Schonbein發(fā)現(xiàn),由于它的令人討厭的氣味, Schonbein 將其命名為Ozein, the Greek word for to smell,英語是 Ozone。1881年,Hartley第一個推測地面太陽光譜在300nm處截斷的原因是大氣中臭氧吸收造成的。1917年,F(xiàn)owler和Strutt以及1921年Fabry和Buisson用光譜分析方法驗證了這一點。1925年,Cabannes和Dufay指出了臭氧層大約在地表以上幾十公里的高度而不是在大氣低層。這些發(fā)現(xiàn)為Sidney Chapman的理論工作和Dobson的

3、觀測工作奠定了基礎。5臭氧簡史20世紀50-60年代,Bates和Nicolet提出了氫氧根離子的催化作用.1970年,Crutzen提出 Nox催化理論。Harold Johnston提出飛機尾氣的影響。Molina and Rowland的CFCs理論。1985年Farman觀測發(fā)現(xiàn)平流層臭氧減少。1986年,Crutzen et al. , McElroy et al. , Solomon提出了異相化學反應理論解釋南極臭氧洞的形成。6Chapman的理論1930年,Chapman考慮的是O2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分解為氧原子,氧分子和氧原子合成臭氧。該理論正確地估計了大氣臭氧層存在于平流層,最

4、大濃度在大約25公里高的層次。240nm240nm 320nm7臭氧的生成和結構8動畫顯示的臭氧生消過程From NASA9臭氧的最大濃度出現(xiàn)在25公里的地方是氧氣的濃度和太陽輻射的結果氧氣濃度高度輻射強度10地球大氣平流層出現(xiàn)逆溫和臭氧層是由于地球大氣中有氧分子VenusMarsJupiter11Chapman理論的弱點經過70多年的驗證,Chapman理論基本上是正確的,它準確地給出了臭氧層的高度范圍以及最大臭氧濃度的高度。但是,Chapman理論估計的臭氧濃度比觀測的平流層臭氧濃度高出了將近30%。另外,該理論也無法解釋對流層臭氧的濃度,該理論給出的對流層臭氧濃度太低。12臭氧含量的單位

5、一個空氣柱中的臭氧含量通常用其在0和一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的臭氧氣體厚度來表示。1個Dobson(DU)單位表示在0和一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0.01mm的臭氧厚度。全球平均的臭氧含量為300DU,也就是把大氣層中的臭氧壓縮到0的地面,它只有3mm厚。13UV與健康以及臭氧的過濾作用UV-A: 320-400 nm; 大部分達到地面無害可能影響免疫系統(tǒng)古銅色皮膚UV-B: 290-320 nm;大多數(shù)有害生物體對輻射有反應不象UV-C那樣被臭氧完全吸收可導致皮膚癌和眼?。ò變日希┻^多的UV-B可使植物生長緩慢UV-C: 200-290nm; 能量更高,更有害,但被臭氧吸收,很少達到地面DNA的吸收峰

6、值是在UV-C區(qū)域141.2、氣相催化作用Bates和Nicolet的氫氧根催化作用導致O3損耗。這里的OH來自H2O和CH4的光解,或是H2O的氧化。OH的終結化學反應是HNO3是穩(wěn)定的,以冰晶的形式沉降出來。30-50 KM18-25 KM NO2 +O2NO2 +O NO+O2結果:O3 +O 2 O2NO和NO2的來源是N2O, N2O是穩(wěn)定的化合物,它來源于土壤和海面的生物細菌反應,人工施氮也增加它的含量,它在大氣中的生命期將近150年。在平流層被光解,也可以與激發(fā)態(tài)的O(1D)反應生成NO。N2O+ O(1D) NO+NO催化反應:催化劑增加反應的速率但不改變總反應,催化劑本身沒有

7、損失。16Molina和Rowland的CFCs催化反應Molina和Rowland提出,CF2Cl2(CFC-12)光解生成Cl,它充當催化劑損耗臭氧。CF2Cl2+CF2Cl+Cl ClO+O2ClO+OCl+O2結果:O3+O2O217CFCs的命名CFCs的英文全稱是chlorofluorocarbons中文名字是氯氟烴,它是由碳、氫、氯及氟構成的鹵烴化合物,它被廣泛應用作為一種制冷劑。CFCs的吸收區(qū):185210nm,介于O2和O3的吸收波段之間。因此,CFCs在對流層非常穩(wěn)定,只有到了平流層才能夠光解,但不需要上升到臭氧層以上后才產生光解。它們同時也吸收紅外輻射,是一種溫室氣體。

8、18動畫顯示的CFCs的光解、催化和終結From NASA19動畫顯示的Cl對臭氧損耗的催化作用From NASA20大氣中CFC-12的變化趨勢截至20世紀90年代末,大氣中的CFCs一直在增加。CFCs是人類制造的化合物,在對流層非常穩(wěn)定,它通過熱帶地區(qū)進入平流層。在大氣中的滯留時間長達100年,直至ClO與NO2結合生成的ClONO2沉降出來。所以,即使人類不再向大氣中釋放新的CFCs,平流層臭氧損耗仍將持續(xù)許多年。21全球平流層臭氧都在損耗觀測表明自從20世紀70年代末,全球平流層臭氧在急劇減少。22臭氧層行動計劃1975年,WMO第一部關于臭氧層危險警告的聲明1977年,WMO“臭氧

9、層研究現(xiàn)狀調查”;1985年3月,維也納公約;1987年9月,蒙特利爾議定書;1990年,在倫敦修改和調整;1992年,在哥本哈根修改和調整;23CFC和預測的臭氧變化趨勢上圖:CFC隨時間的變化趨勢;下圖:觀測的和模擬預測的修養(yǎng)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大約到2050年全球臭氧才能恢復到1980年之前的水平。Weatherhead and Andersen (2006)241.3 南極臭氧洞自20世紀70年代末,每年的9-10月份,南極平流層臭氧濃度在幾個星期的時間內迅速地降低50%以上,臭氧層像是出現(xiàn)了一個洞,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南極臭氧洞。10月中下旬以后,臭氧洞逐漸消失,到12月臭氧濃度恢復正常。2

10、51992年10月的臭氧垂直廓線與1967-1980年平均的10月臭氧垂直廓線比較26動畫顯示2000年南極臭氧洞生消From NASA27動畫顯示的2002年南極渦旋崩潰,臭氧洞提前消失(爆發(fā)性增溫)From NASA28動畫顯示200年南極臭氧洞生消From NASA29動畫顯示2007年南極臭氧洞生消From NASA30臭氧洞強度加大,面積變大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臭氧洞的強度在增大、面積也在變大。From NASA31問題:為什么臭氧洞出現(xiàn)在南極,而沒有出現(xiàn)在北極或其它地方 ?為什么臭氧洞出現(xiàn)在冬末春初(9-10月)?為什么南極臭氧損耗這么迅速?為什么它的強度越來越強,面積越來越

11、大?32異相化學反應理論氣相化學反應無法導致臭氧這么迅速的損耗,下面的化學反應生成氣態(tài)的Cl2固態(tài)的HNO3:ClONO2 (g) + HCl(s) Cl2 (g) + HNO3 (s)ClONO2(g) + H2O (s) HOCl(g) + HNO3 (s)HOCl(g) + HCl(s) Cl2 (g) + H2O(s)HNO3溶于水形成冰晶云(PSC,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這樣,化學反應可以在冰晶的表面進行,異相化學反應速率是單純氣相化學反應速率的50倍。33極地平流層云(PSC,冰晶云)34異相化學反應理論每年9月,陽光回到南極地區(qū),Cl2被光解成

12、為Cl,由于極夜剛過,那里的溫度還很低,存在PSC,于是,迅速和強的臭氧損耗開始:ClO + ClO + M Cl2O2 + MCl2O2 + hClOO + ClClOO Cl + O22 (Cl+O3 ClO + O2)_結果: 2 O3 - 3 O235動力學作用強的南極渦旋是臭氧洞形成的重要條件,風速極大的繞南極急流阻擋了極圈和中低緯度之間的物質交換,含高濃度臭氧的空氣無法進入極圈內(臭氧的源在熱帶地區(qū)),這樣極圈內的臭氧被嚴重地反應掉。到10月中下旬,太陽輻射使極圈內變暖,急流減速,極渦崩潰,中緯度高臭氧濃度空氣進入極圈內,臭氧洞消失。From NASA36臭氧洞形成的條件溫度低于1

13、95K,冰晶成分的PSC形成為異相化學反應提供固體表面。太陽紫外輻射使得Cl從CFCs中分離出來。以上這2個條件決定了南極臭氧洞只能出現(xiàn)在9-10月份,因為在這個時段南極剛度過極夜期,南極平流層溫度還很低,而陽光又回到南極造成CFCs的光解。強的極地渦旋(繞南極的西風急流)阻止了含有高濃度臭氧空氣進入極圈內,在沒有臭氧補充的情況下,化學反應導致極圈內臭氧含量急劇減少,形成臭氧洞。37臭氧洞形成的條件與上圖類似38補充說明一般認為,臭氧洞的增強和變大與CFCs的增加有關?;鹕奖l(fā)也會導致臭氧損耗,因為火山灰塵進入平流層之后也有利于異相化學反應。在北極,由于動力學的作用,北極圈內的溫度相對較暖,通

14、常高于195K,PSC不易形成,極地渦旋也容易破碎,臭氧損耗雖然嚴重,但還沒有達到“臭氧洞”的程度,所以,我們通常只說北極臭氧損耗,而不說北極臭氧洞。39動畫顯示的2000年2-3月北極臭氧損耗From NASA40南極-北極臭氧損耗比較From NASA41Get out of the darkness!The 1995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ir work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ozone.422、對流

15、層化學和空氣污染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CO)含硫化合(H2S,SO2,DMS,COS等)含氮化合物(NO,NO2,NH3,HNO3等)碳氫化合物,碳氫氧化合物(烴、醛、酮等)光化學氧化劑(O3,H2O2,PAN等)鹵素化合物(HF,HCl,氯氟化碳等)大氣氣溶膠放射性物質43煙霧(Smog)Smog是Smoke和Fog合成的,代表煙霧空氣污染形成的煙霧通常分為兩種:倫敦煙霧:主要由硫化物形成的煙霧。導致呼吸道疾病,氣管炎、哮喘、心臟病。因1952年12月倫敦發(fā)生持續(xù)5日大霧而得名(導致近4000人死亡)。洛杉磯煙霧:由光化學反應造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O3、 NOx和碳氫物光化學產物呈淡

16、蘭色之煙霧。刺激人眼和呼吸道、傷害植物葉面、強氧化導致塑料、橡膠老化。44煙囪排放的煙霧(London?)45汽車尾氣(New York?)46汽車尾氣(某個發(fā)展中國家?)47三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對比北京名古屋漢城Photo by Prof. Chunsheng Zhao望蒼茫大地,誰主沉浮?48藍天白云下的青青燕園49對流層臭氧我們知道平流層臭氧吸收太陽紫外輻射,對生命有保護作用,它可以是好的臭氧。但對流層臭氧對生命非常有害,所以,是壞的臭氧。對流層臭氧是通過一系列光化學反應而來的。右邊的圖文給出了它的產生條件和一般城市臭氧的日變化50對流層臭氧生消的化學反應 NO2+hNO+OO2+O+M

17、O3+MO3+NONO2+O2上面的第3個反應是對流層臭氧的消失反應,如果有其它離子可以把NO反應掉,則臭氧可以不斷生成,而且不消失。OH和其它有機和無機物反應后的生物可以與NO反應。例如,OH+RHR*+H2O (RH代表汽車和工業(yè)產生的碳氫化合物)R*+O2RO2*RO2*+NONO2+Others51大氣氣溶膠(以下照片均來自趙春生老師)何謂氣溶膠?AEROSOL:AERO(空氣), SOL(膠體),一種膠體狀態(tài),以大氣為介質,其中懸浮了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粒子。除了污染空氣,氣溶膠對全球氣候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它的直接影響是其反射太陽輻射導致地面氣溫下降(SO2);它的間接影響是其充當凝結核

18、的作用導致空中云量增多并反射太陽輻射,并造成地面變冷。52含硝酸鹽的沙塵粒子,2002年3月丹后半島采樣53花粉54花粉55硫酸粒子。1994年8月29日11時57分12時03分氣球于平流層(17.2-19.4km)采樣。56燃煤發(fā)電廠的煙塵57金屬溶解爐排放的煙塵58燃煤發(fā)電廠的煙塵59花粉?60花粉?61影響空氣污染的氣象因素1、風向風速以北京地區(qū)為例,當吹北風時,空氣質量一般較好,因為北京以北地區(qū)空氣污染不太嚴重。但當吹南風時,空氣質量一般很差,因為南方的空氣污染嚴重,加之北京的北邊是山地,臟空氣在北京地區(qū)輻合。當無風或弱風時,北京當?shù)氐奈廴纠鄯e的結果導致空氣質量變差。622、溫度層結如果大氣中有逆溫層,大氣比較穩(wěn)定,垂直擴散差,污染物堆積在逆溫層下。63酸雨和酸沉降酸沉降指的是硫化合物(SO2)和氮氧化物(氣態(tài)或固態(tài)顆粒)自大氣中降落到地面的過程,它包括干沉降和濕沉降兩種。酸雨主要指的是硫和氮的氧化物以降水的方式會到地面,也就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