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教案導學案_第1頁
蘇幕遮教案導學案_第2頁
蘇幕遮教案導學案_第3頁
蘇幕遮教案導學案_第4頁
蘇幕遮教案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幕遮教案導學案這是蘇幕遮教案導學案,是優(yōu)秀的語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蘇幕遮教案導學案第1篇一、三維目標1.通過誦讀技巧的指導,讓學生更深切體會作品的情感2.通過揣摩詞的語言,體會詞的意蘊,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二、教學重點1.朗讀指導2.揣摩語言,體會意境,培養(yǎng)想像力三、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四、教學設想1.本篇屬于選修的詩歌部分,這一部分自主賞析作品四篇,兩首詩、兩首詞對于詩的賞析,課本作了賞析示例,而詞的賞析示例沒有,因此選擇這首講讀,為學生鑒賞詞作一個示例詩詞鑒賞歷來強調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這就是要深入吟詠和誦讀,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誦讀,讓學生在這一方法體會詩中的節(jié)奏,體

2、味詩歌的意境,領會詩的文旨和意味2.在比較中學習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擴大知識面因此,教學中選擇了同樣寫鄉(xiāng)思的范仲淹的蘇幕遮進行比較,加深對本詞情感的把握3.對于周邦彥,學生在這以前未接觸過,文學文體常識在講解過程中作簡要補充五、過程與方法1.合作學習,把握詞的內容,揣摩詞中的意象,體會意境2.探究與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賞析詞的語言,探究詞是如何做到內容與藝術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3.吟誦,“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樣的感情,就有什么樣的語言節(jié)奏和音韻,通過誦讀“進入角色”,深切體會詞中的情感六、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思鄉(xiāng),自古以來一直是

3、詩歌表現(xiàn)的主題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訊極不發(fā)達的古代,一旦離鄉(xiāng),前路漫漫,何日是歸年;關山重重,鄉(xiāng)書誰人傳遞?于是,遠在他鄉(xiāng)異地的詩人,常常不禁悲從中來,美麗而憂傷的詩句便汩汩而出,成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繼柳永之后“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彥的思鄉(xiāng)情中,看他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的(板書課題)二、合作探究(一)誦讀初步感知請學生結合課下注解自由朗讀5分鐘,盡量能背誦下來(老師提示朗讀要求)點撥:詩是“直覺”的藝術,因此“朗讀”是詩歌審美的第一要義朗讀不是機械的讀,而是要美讀,也就是體會詩人情感,要讀出感情,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得抑揚頓挫,有聲有色a、注意句內節(jié)拍,聯(lián)末韻

4、腳;b、詞大多是參差不齊的長短句組成,緩急要處理好;c、揣摩作品中詞句聲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緒的變化,在緩急、曲直的語調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帶聲,因聲求氣,聲情并茂(二)細讀理解內容讓學生分組討論下面問題:詞人選取了哪些意象?描繪成了幾幅圖畫?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好?你喜歡哪些詞句?然后請學生自由作答,老師稍加點撥意象:沉香、鳥雀、荷、初陽圖畫:燎香消暑、鳥雀呼晴、風荷搖曳(鳥兒們一大早就已在屋檐下探頭探腦,互相交談;嘰嘰喳喳,清脆的鳥叫聲相互轉告著天氣轉晴的消息雨后初晴的早晨,明麗的陽光照在翠綠的荷葉上,荷葉上還有昨夜的雨滴在滾動,一顆顆晶瑩剔透,在陽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曬干,放眼望去,水面

5、上的荷葉就像玉盤一樣圓滿,經(jīng)過雨水的洗滌又那么清新潤澤,一片一片在微風中亭亭玉立)煉字:“呼”字表現(xiàn)出小鳥歡快的呼聲和活潑靈動的神態(tài),“窺”字把鳥兒們東張西望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一一”把荷葉在水面上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高低起伏的層次感刻畫得惟妙惟肖,簡單一個“風”字,把微風吹過荷塘,荷葉隨風輕輕搖動的姿態(tài)不動聲色地勾勒出來了,“舉”字,把荷莖修長挺拔、英姿颯爽的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還有“遙”“久”“夢”等(三)美讀體會情感1、全詞體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情感?明確:羈旅之苦、思鄉(xiāng)之愁觸景生情詩人們魂牽夢繞的思鄉(xiāng)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種機緣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懸、夕陽西下、塞外蘆笛等等,都會牽動詩人對

6、故土的思念,詩人往往因之而揮灑自己的詩情這首詞中,觸發(fā)詞人思鄉(xiāng)之愁的是哪幅圖畫?明確:第三幅風荷(提示周邦彥的家鄉(xiāng)在錢塘)這三幅圖畫分別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感情?(結合圖片讓學生自己體會)明確:沉悶歡快欣喜由此得出上片的朗讀技巧:上片寫景的整體格調是活潑的,誦讀時要有一種歡快之感,同時又要讀出詞人情感的變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緒煩悶,聲音低沉,語速稍慢“鳥雀呼晴,侵曉窺言語”轉為歡快,聲音清脆,節(jié)奏加快,情緒飽滿“葉上初陽”三句,詞人已置身室外,視野開闊,境界清遠,誦讀時語勢要連貫,中音中速,“風荷舉”重讀,要讀出英姿颯爽的感覺下片抒懷鄉(xiāng)之情,格調輕柔,如夢似幻“故鄉(xiāng)遙”四句要放慢語速,以喃喃自語

7、的感覺誦讀出來“五月漁郎相憶否?”三句寫詞人夢回故鄉(xiāng),要充滿深情,突出夢幻的感覺2、根據(jù)朗讀指導,學生自己美讀3、聽朗讀錄音,指出不足三、延伸拓展蘇幕遮是一首將思鄉(xiāng)情緒和荷花的風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不愧為詞中精品雖寫久居汴京與消夏思歸的情思,但卻以描繪荷花的風神而著稱于世語言樸素生動,創(chuàng)造形象優(yōu)美整首詞無一句用典,主要用從生活中提煉出的詞語,準確而又生動地表現(xiàn)出荷花的神韻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范仲淹所寫的蘇幕遮,看看與周邦彥的有何異同,我們又該怎樣去品讀蘇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8、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四、作業(yè):背誦蘇幕遮蘇幕遮教案導學案第2篇【原文】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曰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緦W習目標】1、感受詩詞創(chuàng)造的意象和豐富意境,品味詩意。2、了解作者,體會詞中作者的情感。3、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窘虒W課時】一課時?!窘虒W過程】一、作者簡介: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時落拓不羈,二十四歲時入太學讀書,因獻汴都賦升太學正,后來當過一些地方官和校書郎、宗正少卿等職?;兆诩次缓?,由于他精通音

9、律、善作詞,被任命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在北宋,以蘇軾為代表的詞風在大力開拓詞的表現(xiàn)領域的同時,又往往成為“曲子中縛不住者”,表現(xiàn)出作為文字作品的詞與音樂逐漸分離的趨向。而周邦彥卻是朝另一個方向發(fā)展,極端重視詞與音樂的配合,使詞的聲律模式進一步規(guī)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舉時,周邦彥以他的音律知識并吸收民間樂工曲師的經(jīng)驗,搜集和審定了前代與當時流行的八十多種詞調,并創(chuàng)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調。周邦彥的詞雖說在題材和情感內涵方面沒有提供更多的新東西,但在藝術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稱北宋詞的又一個集大成者,為后人提供了許多經(jīng)驗。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吳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彥,有人

10、甚至稱他為“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詞派,還奉他為詞之“集大成者”。這說明在詞的藝術形式和語言技巧上,周邦彥確有出色的貢獻與深遠的影響。周邦彥,北宋晚期一個重要詞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結了北宋的大成,開拓了南宋的先聲。他開拓出一種新的作風,不重感發(fā)而重思力?!叭送缒倦u,自以為喜”,周邦彥是以自己的私人得失利害為主的,跟蘇東坡以國家得失利害為主是不同的。二、詞文賞析:(前人評周邦彥寫詞“擅長寫景詠物,精工詞語,鋪敘中,曲折,變化,回環(huán)?!保堁自~源。1、“燎沉香,消溽暑”。2、“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賞析“呼”和“語”。a、擬人:“呼”字,極為傳神,充滿人性化,暗示昨夜

11、雨,今朝放晴?!扒謺愿Q檐語”,更是鳥雀多情,窺檐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致。b、反襯:“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以鬧寫靜寫法,3、“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清新的綠荷葉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細的觀察水珠被蒸發(fā)的過程,形象細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葉搖動,這一定有響動,因此又引出音樂的效果了,手法超凡。一“舉”字,寫出了荷葉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機,動景如生,令綿綿的上片有了風骨,而又不失風韻。視點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個雨珠,后擴大、降低到水面,最后遠望整個池塘,仿佛在攝影一樣。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運用不同的鏡頭攝下了荷花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4、總結上

12、片:調動了哪些感覺器官?“燎沉香”句,雖可構成煙霧繚繞的畫面,但這句并非動作的刻畫,而是就嗅覺這方面來描述的?!傍B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個感受,這是從聽覺方面來寫的?!扒謺愿Q檐語”,是醒后的第三個感受,是從視覺方面來寫的“語”,在這里不光是鳴聲,而是側重于刻畫鳥鳴時搖頭張口與尾部翕張抖顫的動作,這是視覺的形象?!叭~上初陽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層。這兩句是詞中的重點,是詞人來至戶外之所見。5、“五月漁郎相憶否?”“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言己思家鄉(xiāng)友朋,卻寫漁郎是否思念自己,這是從對面深一層寫法,反襯自己對家鄉(xiāng)朋友的濃烈思念。6、“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芙蓉浦補足上片對荷的描寫,小楫輕舟,芙蓉浦,給人無

13、窮的美好的聯(lián)想和想象空間。夢字,點出對家長的情念。7、總結下片:“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兩句承前,把空間的想象落實在兩個點上:一是“吳門”,一是“長安”。但仍以荷花把兩地牽連?!拔逶隆比鋵憠粲?。這三句把孤立的兩點進一步縮小并使之具體化?!皡情T”化作“漁郎”,“長安”化作作者自己?!拔逶隆倍质谴訒r間的長線,它一頭挽住過去,一頭接通現(xiàn)今(“溽暑”),甚至牽連到作者的夢境?!皦羧胲饺仄帧苯K于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縮短,使作者思歸之心得到片刻的滿足。蘇幕遮教案導學案第3篇蘇幕遮(北宋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

14、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首詞說的是:蔚藍的天空下,黃葉鋪滿了大地。一望無邊的秋色與湖水、遠天相連,水上泛起迷茫蒼翠的霧氣。在水天相連的地方,遠山銜著夕陽。無情的芳草,一直伸展到了斜陽之外的天邊。思念故鄉(xiāng)的憂傷,追憶旅途的愁苦,徹夜難眠,除非夜夜做一宿好夢,才能使人安睡。月兒高高的掛在天上,映照這高樓,(我)獨自倚在欄桿上。想喝杯酒兒解解愁,酒入愁腸,都化為點點相思淚。無巧不成書,同樣是北宋,同樣是表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而且是同樣詞牌名蘇幕遮則出自另一位偉大此人之手,他就是-周邦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周邦彥的蘇幕遮。蘇幕遮周邦彥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

15、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曰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一、江南名人之周邦彥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二.詞文賞析:(前人評周邦彥寫詞擅長寫景詠物,精工詞語,鋪敘中,曲折,變化,回環(huán)。)-張炎詞源。1.燎沉香,消溽暑是動作描寫還是嗅覺的描述還是觸覺的反應?提示:既是嗅覺的描

16、述又是觸覺的反應2.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賞析呼和語。A.擬人:呼字,極為傳神,充滿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曉窺檐語,更是鳥雀多情,窺檐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致。B.反襯: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以鬧寫靜寫法,3.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清新的.綠荷葉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細的觀察水珠被蒸發(fā)的過程,形象細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葉搖動,這一定有響動,因此又引出音樂的效果了,手法超凡。一舉字,寫出了荷葉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機,動景如生,令綿綿的上片有了風骨,而又不失風韻。視點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個雨珠,后擴大、降低到水面,最后遠望整個池塘,仿佛在攝影一樣。

17、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運用不同的鏡頭攝下了荷花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4.總結上片:調動了哪些感覺器官?燎沉香句,雖可構成煙霧繚繞的畫面,但這句并非動作的刻畫,而是就嗅覺這方面來描述的。鳥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個感受,這是從聽覺方面來寫的。侵曉窺檐語,是醒后的第三個感受,是從視覺方面來寫的語,在這里不光是鳴聲,而是側重于刻畫鳥鳴時搖頭張口與尾部翕張抖顫的動作,這是視覺的形象。葉上初陽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層。這兩句是詞中的重點,是詞人來至戶外之所見。5.五月漁郎相憶否?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言己思家鄉(xiāng)友朋,卻寫漁郎是否思念自己,這是從對面深一層寫法,反襯自己對家鄉(xiāng)朋友的濃烈思念。6.小楫輕舟,夢入芙蓉

18、浦。芙蓉浦補足上片對荷的描寫,小楫輕舟,芙蓉浦,給人無窮的美好的聯(lián)想和想象空間。夢字,點出對家長的情念。7.總結下片: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兩句承前,把空間的想象落實在兩個點上:一是吳門,一是長安。但仍以荷花把兩地牽連。五月三句寫夢游。這三句把孤立的兩點進一步縮小并使之具體化。吳門化作漁郎,長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時間的長線,它一頭挽住過去,一頭接通現(xiàn)今(溽暑),甚至牽連到作者的夢境。夢入芙蓉浦終于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縮短,使作者思歸之心得到片刻的滿足。三、總結1、風格語言自然名利,淡雅素潔,詞境清新爽朗2、主旨通過回憶想象聯(lián)想。以荷花貫穿,既細致傳神地寫景狀物又頗有詩意地表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蘇

19、幕遮教案導學案第4篇【 學習目標】1、因聲求氣,感受詩詞創(chuàng)造的意象和豐富意境,品味詩歌的意境美。2、通過探究,理解古代詩歌中的景和情的關系,品味詩歌的情感美3、以“荷”為例,探究我國古代詩歌中意象的多元性及其蘊含的民族文化意蘊?!窘虒W過程】一、 導入荷花,君子之花。李白曾經(jīng)“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陸龜蒙說“ 此花瑞合在瑤池”。北宋周敦頤在愛蓮說中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盡荷花品格。自周敦頤頌蓮之后,歷代文人詠荷之作迭出,在那田田荷葉之上抒發(fā)情懷,托物言志。依舊是在宋代,這個文人自由而自覺,盡情揮灑自己才情的年代,北宋周邦彥以“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得荷之神理。”我們今天且

20、來看,在他筆下的荷花是何等的風姿綽約!讓我們以一顆滾燙的心,去慢慢泡開周邦彥的蘇幕遮,去品味其無窮的荷韻吧。二、 了解作者(打出幻燈)周邦彥(10561121),錢塘人,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他是“婉約派”之集大成者,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王國維評之為“詞中老杜”。著有詞集片玉詞。三、 反復誦讀,整體感知古人云,“情動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樣的感情,就會有什么樣的語言節(jié)奏和音韻。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大聲的吟誦之中去感悟、體味詩歌的韻味和情感吧。1、學生大聲誦讀,讀出詞的韻味和情感。剛才大家讀得十分熱烈,也很投入。我們要讀出這首詞的韻味和情感,首先還得

21、熟悉詞的內容,那么請一位同學口述這首詞的內容。2、學生口述這首詞的內容。小結:詞人客居他鄉(xiāng),遠離故土,身沉宦海,俗物纏身,深切地感受到漂泊之苦,于是羈旅愁思成為詞人揮之不去的情結。何事吟余忽惆悵,夏日荷塘似吾鄉(xiāng)。3、個性吟誦,同時點明這樣誦讀的理由。輕重、緩急、高低4、學生指出詞中上下闋的感情變化。(打出“情感變化”幻燈片)“情動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樣的感情,就會有什么樣的語言節(jié)奏和音韻。讓我們循著詞人的情感變化,吟詠出詩歌的神韻和氣勢吧。請大家自由誦讀。之后,對照“吟誦指導”,再次齊聲誦讀。教師范讀。聽錄音。6、再次誦讀。4、指導背誦。小結:在誦讀的過程中,我們在自覺的遵循兩條原則:一,詩

22、歌固有的平仄,韻律規(guī)律,如“一字讀”“二字讀”;二,把握詩人的情感變化。同學們剛才已經(jīng)感知了這首詞的情感變化,那么,這種變化是怎樣體現(xiàn)出來的呢? 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四、 討論在蘇幕遮一詞中景和情之間關系密切,二者有什么關系,聯(lián)系上下兩闕之間感情紐帶是哪個意象?見景生情,風荷寫景清遠明快,抒情含蓄柔婉。詞中情和景的關系是見景生情,由寫景到抒情過渡自然,不著痕跡?!帮L荷”是詞人思鄉(xiāng)之情的紐帶,而思鄉(xiāng)的情感中又有“芙蓉浦”的夢境和“風荷”的意象相照應,構思精巧,自然天成。五、 探究一個潮濕的夏天,綿綿的雨,打濕了季節(jié),也打濕了心情。詞人捧著一顆潮濕的心,無處安放。誰能烘干這顆潮濕的心呢?不是鳥

23、語,不是初陽,就是這風荷!1、怪不得王國維說: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強煥曰:“美成詞,撫寫物態(tài),曲盡其妙?!蹦隳苷f說它妙在何處嗎?首先,這兩句詞有一種簡約的構圖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圓的荷葉以及荷葉上的雨滴是圓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莖又是垂直的。這種幾何圖形般的簡約造型,讓讀者過目不忘,深得王維“長河落日圓”的精髓。第二,這兩句詞練字功夫了得。清圓。寫出了荷的形狀是圓的,一種很飽滿的感覺。再加上是雨后,顯出荷葉的清新。一一。寫出了荷塘里的荷葉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葉在水面上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高低起伏的層次感刻畫得惟妙惟肖。舉。寫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態(tài)。把荷莖修長挺拔、英

24、姿颯爽的精氣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種非常陽剛的健康向上的美。風 動態(tài)美,把微風吹過荷塘,荷葉隨風輕輕搖動的姿態(tài)不動聲色的勾勒出來了微風拂來,荷有垂下頭,有時卷起了葉子,像不像一個嬌羞的少女?所以“風”寫出了荷的嫵媚、嬌羞之美。那“風荷舉”合起來,就是嫵媚中有風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夏日風荷圖:同學們,閉上我們的眼睛,閃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的是一片一望無垠的荷塘,田田的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融融初陽,蒸干了晶瑩剔透的露珠。在雨水的滋潤下,荷葉更顯清新圓潤,泛著盈盈可愛的光澤,在風中款擺,韻致絕佳。他們修長的莖桿挺立著,一株,兩株,支撐起它們高貴的頭顱,也支撐了多少世紀的傲骨!一

25、池的綠,一池無聲的歌。大家看到荷了嗎?聞到荷香了嗎?感到荷的高貴的氣質了嗎?我們從荷不但看到了高貴,更看到了高潔。因此有人說,荷花這一意象既隱藏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蘊,又飽含著現(xiàn)代人的思想情感,既具有古典美,又具有現(xiàn)代性。請結合你所知道詩歌和文化現(xiàn)象談談你對這一話的理解。2、荷花這一意象既隱藏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蘊,又飽含著現(xiàn)代人的思想情感,既具有古典美,又具有現(xiàn)代性。談談你對這一話的理解。1、以荷花喻高潔的品格。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純潔無瑕的愛情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找到一份寧靜和美好;“一品清蓮”喻身居要職而清正廉潔,表達對清官的贊美;荷花節(jié),以花會友,傳承

26、文化;在喧囂之中,困惑之時,得到身心的愉悅;對荷的喜愛,對高潔情操的追求和向往。小結: 是的,荷是高貴的,也是高潔的。荷這一意象,經(jīng)過千百年來風雨洗滌,蕩盡了世俗的塵埃,已不再是單純的景物,而是一種感情的象征,沉淀在我們民族文化的特質之中。同學們,斯人已去,荷韻猶存。總結:思鄉(xiāng)是人類共有的一種美好情感,也是每個人都無法解開的情結。家園既像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也是痛苦靈魂的歸憩之所。當現(xiàn)實有太多的無奈之時,許多詩人不約而同地轉入夢境。美成夢入芙蓉浦,昔日漁郎安在?找到了他夢魂牽繞的風荷嗎?身心交病的周邦彥在北宋王朝“斜陽冉冉”的殘照中,沒能回到杭州故里。但,就是這種令詞人揮之不去的情懷,成就了美成

27、詞,也使風荷跌宕在中國詩歌史上,熠熠生輝。誦讀指導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稍慢低沉 歡快聲音清脆情緒飽滿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語勢連貫中音中速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放慢速度慢速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喃喃自語緩慢而深情燎沉香,消溽暑。戶內 煩悶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戶外寫鳥,呼,主要是從聽覺上展開,群鳥鳴叫,歡呼天放晴了,剛剛天亮,就在屋檐下嘰嘰喳喳地交談。詞人沒有正面寫雨,卻從“呼晴”側面烘托出了雨。窺,這個字,使我們仿佛看到了鳥兒們在屋檐下探頭探腦,聰明靈動的動作與神態(tài)。作者把鳥兒們寫得這么可愛,說明作者高興。仿佛那鳥雀亦通了人情,迫不及待地要把新晴的消息告訴詞人。就這樣,詞人在那悅耳的鳥鳴聲的牽引中,郁悶的心房洞開,明媚的陽光溢滿。以鳥之歡愉寫人之欣喜,情意更渾厚一些。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清圓。寫出了荷的形狀是圓的,一種很飽滿的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