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復習_第1頁
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復習_第2頁
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復習_第3頁
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復習_第4頁
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復習資料初中物理光學實驗復習資料一、小孔成像1(11牡丹江).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xiàn)象。如圖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2)分析比較甲、內兩圖,又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3)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4)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迎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實像。2(11棗莊).某同學用兩個硬紙筒探究

2、小孔成像,如圖所示。(1)請在圖中作出蠟燭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標出A、B)。像的高度八人加1.02,0XO4. a3,0像利少孔的距閑必上上。4.06.08.010. ft(2)該同學發(fā)現(xiàn)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他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并將實驗結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據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成(選填正比”或反比”)。(3)該同學知道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測出了某一個光斑的直徑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離為1.5m,從書上查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X011m,由此可以

3、估算太陽的直徑為。、光的反射實驗1(11長沙).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1)請在圖中作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大小。(2)若將紙板B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紙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現(xiàn)象表明2(11丹東).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實驗中,某小組實驗步驟如下:A.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硬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直于鏡面,如圖甲所示。B.讓一束紅光貼著硬紙板沿著某一角度射到。點,經平面鏡反射,沿著另一方向射出,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線EO和反射光線OF的徑跡。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重做兩次,換用另一種顏色的筆,記錄光的徑跡(如甲圖)C.取下硬紙板,

4、用量角器測量NCW側白角i和角r。D.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把紙板NOFt前折或向后折,觀察反射光線。(如乙圖)根據上述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中硬紙板顯示出: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網側。(2)該實驗中硬紙板NO而前折或向后折是為了確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3)由實驗步驟C可以得到的規(guī)律是(4)在甲圖中,如果將光線沿著FO射向平面鏡時,你還會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是o3(11撫順、鐵嶺).小義看到教學樓對面的玻璃幕墻把太陽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時會遵循怎樣的規(guī)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鏡、白紙板、量角器和激光筆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1)由圖甲可以得出結論:反射角入射角。(2)如

5、圖乙將紙板NOa后折,紙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3)小義想利用上述器材和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繼續(xù)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他將白紙板和平面鏡互換位置,做了如圖內所示的實驗,但是他無法確定像的位置,他應該用代替平面鏡,就可以解決問題。請你寫出平面鏡成像特點(寫出一條即可)。4(11南寧)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1)使光線以不同角度入射進行實驗,測量結果如右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入射角。(2)將一束光貼著紙板A沿EO1寸到。點,若將紙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內,此時,在紙板B上(選填“能或”不能“

6、)看到反射光線。(3)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B沿FOM到。點,光將沿圖中的方向射出(4)實驗中,小明無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鏡中的像是正立像。0.平面鏡成像1.小明利用平板玻璃、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1)選用玻璃板的目的是。(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蠟燭的目的是o如果將點燃的蠟燭遠離玻璃板,則像將移動。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時(1)一用平面鏡做實驗(填“能”與“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做實驗,具好處是:一組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一側,看到玻璃板后有蠟燭的像。(1)此時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它

7、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甲)。你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o(2)解決上面的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明。圖乙(3)圖乙是他們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利用和處理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得出實驗結論(4)他們發(fā)現(xiàn),旁邊一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你認為選擇白紙和方格紙哪種做法更好?說出你的理由:四.光的折射1.(2012黑龍江呼和浩特,第20題)小蕓同學用一支新買的激光筆照射水平水面,在豎直白墻上出現(xiàn)了二個紅色亮點A和B,如圖所示?,F(xiàn)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光點A下移至A處,應使入射光線MOS著點。沿方向轉動(選

8、填“順時針”或“逆時針”);現(xiàn)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光點B下移至B處,應使入射光線MO繞著點。沿方向轉動(選填“順時針”或“逆時令V2.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按正確的方法安裝和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他們使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按表一中的入射角i依次進行了三次實驗,并將相應的折射角r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使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據記錄在表二中。為了進一步探究入射角i和折射角r之間的關系,他們進行適量的運算,將結果分別記錄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表一(空氣斜射入水)實驗序號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入射角的正弦sini(x。2)折射角的正弦sinr(X102

9、)入射角白余弦cosi(X102)折射角的余弦cosr(X102)23.017.539309295236.026.759458189351.036.978606380表二(空氣斜射入玻璃)實險-予號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入射角白正弦sini2(X10)折射角的正弦sinr(X102)入射角白余弦cosi(X102)折射角的余弦cosr2(X10)23.015.03926929736.023.059398192651.031.378526385(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數據中的入射角i與折射角r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其它介質,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分

10、析比較每一次實驗數據中的入射角i與折射角r的大小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O(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3與6)數據中的入射角i與折射角r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4)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經運算后得到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a)分析比較;(b)分析比較。3、小宇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將一細光束斜射到空氣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欣雄紅(1)為了更清晰地觀察水中的光路??梢圆捎玫霓k法是:實驗中,(填“能”或“不能”)看見反射光線。(2)實驗的折射光路如圖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觀察到折射

11、角在(填“增大”或“減小”)。若不斷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會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入射角到一定值時,4、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測得數據如下表空氣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3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規(guī)律。請寫出兩條:五.凸透鏡成像1.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如圖):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填“上”或“下”)調整.燭焰放距b凸透鏡20cm處,移動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cm.使燭焰向右移動2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填

12、“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個倒立、(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o現(xiàn)將凸透鏡、蠟燭和光屏放在如圖16所示的光具座上進行實驗。若圖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則B位置上應放置如圖16所示,現(xiàn)要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蠟燭應向移動,光屏應向移動。(填“左”或“右”).關于凸透鏡:(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王聰同學先將凸透鏡對著太陽光,調整凸透鏡和白紙間的距離,直到太陽光在白紙上會聚成一個最小、最亮的點,如圖所示,這一操作的目的是;(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由于蠟燭火焰的高度不合適,在光屏上得到如圖所示不完整的像,要

13、得到蠟燭火焰完整的像,應將蠟燭向調節(jié);(3)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實像的原理制成的。4【探究名稱】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提出問題】小明通過前面物理知識的學習,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在活動課中,他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手指(圖22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觀察遠處的房屋(圖22乙),看到房屋的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他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進行猜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有關.【設計并進行實驗】小明在圖23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如右表所

14、示.【結論與應用】分析數據可知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時發(fā)現(xiàn)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就越.(2)小明班照畢業(yè)照時,攝影師發(fā)現(xiàn)兩旁還有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這時攝影師應使照相機同學物體到凸透 鏡的距離/cm光屏上像到 凸透鏡的距 離/cm光屏上像 的大小40113.5縮小3015縮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沒有像8光屏上沒有像甲圖22乙4rtl 重尸| 血 mi 中圖23E u/cm實驗序號焦距f/ cm像距v/cm10122.521 5r 103840(選填靠近”或遠離”),同時還應照相機的暗箱長度(選填增長、縮短”或不改變”).5.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某同學進

15、行了如下兩個探究:(1)為研究像距與焦距的關系,他選用焦距不同的三個凸透鏡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上右表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保持物距不變時,焦距越大,則所成實像的像距越一處填:“大”或小。(2)該同學用若干個發(fā)光二極管組成形狀如“E”的發(fā)光物體,如圖15甲所示,將發(fā)光15乙所示,則他選用的是位置觀察,光屏上成的像應是圖 15丙中的物體、凸透鏡和光屏依次組裝到光具座上并調整好,且物距調節(jié)為6cm時,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圖cm的凸如:將K滬(填數字序少:圖15(2012江蘇連云港)小華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像高與像距、物距之間有一定的關系,為了進一步探究,他將5cm長的發(fā)光體放在一個豎直支

16、架上作為光源進行實驗。(1)實驗開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裝發(fā)光體、凸透鏡和光屏并進行調節(jié),使它們的中心在。(2)卜表是小華同學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據:實驗次數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13514522301552.532020554153051051260525根據表中數據,完成下列問題該凸透鏡的焦距為rn.o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當像距小于物距時,像高與物高的比值1(選填“大于”或“小于);當像距大于物距時,像高與物高的比值1(選填“大于”或“小于”)。小華通過進一步分析實驗數據又得出了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和像距與物距之間的具體關系。他的結淪是。(2012江蘇泰州)小明和

17、小華一起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他們分別用,=l5cm和f2=10cm的凸透鏡做實驗,卜表是他們記錄的部分數據停的桂質1焦Jfe/cm實殿序H物速u/cm像距v/cm倒立,崎小154023二|35104013(3514由這部分數據可初步發(fā)現(xiàn)(1)若以“透鏡的焦距為單位”進行比較,在成倒立、縮小的像時:物距(u)與焦距(f)的關系是;像距(V)與焦距(f)的關系是。精品好資料-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焦距大,像距(2)成倒立、縮小實像時:物距堿小,像距;若物距相同,(2012山東濱州)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剛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圖所(1)當把

18、蠟燭放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位置,點燃蠟燭,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的的實像(選填“放大“或”縮小”)。(2)若遮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則燭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況時(選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無法成像”)(3)若把圖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膜,當“眼睛”戴上近視眼鏡時,燭焰剛好在“視網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則清晰的像會成在“視網膜”的(選填“前面”或“后面”)。(2012山東聊城)某實驗小組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1)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i(2)實驗時凸透鏡與光屏的高度已調好,但燭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19、,應調節(jié)蠟燭使燭焰向(填“上”或“下”)移動。(3)如圖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實像,則燭焰應位于透鏡左側a、b、c、d四點中的點,此成像規(guī)律應用在上(填一種器材名稱)。(2012廣東?。┬⊥跤猛雇哥R、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桌上現(xiàn)有A、B兩個凸透鏡,其中凸透鏡A的焦距為50cml凸透鏡B的焦距為10cmi光具座上標尺的刻度范圍如圖22(1)小王想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應選用凸透鏡(選填A或B)。(2)小王在圖22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如右表所示。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實描次序物你狙hr透竟的電

20、眼此虎14象至山、誘懾的FH盟比展卜.像的大小1!2縮刁、二|1叫邛pii|Fiii|fiii|iiri|iirTitii|anpin|FiTjnniiirphi|T1h|IIirniii|rlijj/OemlD2030405070SO90l(M|%230IS埔小_J3202(J等大圖2241可30放大512新口放大從實驗次序2、3、4可以看出,當成實像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一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隨物距u的增大而(3)你認為小王同學的實驗過程是否全面?請?zhí)岢瞿愕目捶?只需寫出一種)。(2012包頭)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用如圖12所示的裝置在光屏上得到一

21、個清晰的像A,接著他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用另一個焦距為f/的凸透鏡代替原來焦距為f的凸透鏡并保持透鏡的位置不變,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觀察實驗現(xiàn)象,他發(fā)現(xiàn)像B比像A變大了。根據上述實驗可以判斷f/與f大小關系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蠟燭應向移動。由實驗可知:當用變焦照相機拍照時,如果想使被拍攝景物的像變大些,應調節(jié)相機的焦距變一些。 TOC o 1-5 h z (2012哈爾濱)某物理學習小組在研究一;p1“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使用的器材如AXk圖.(凸透鏡的焦距是lOcm,刻度尺上,一一y一,/_口比_

22、上、標記著點,相鄰兩點間距為iocm)(i)實驗前,蠟燭、凸透鏡、光屏擺放和調整好的要求是;(2)凸透鏡放在D點,當圖中光屏上承接到燭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時,蠟燭應放在圖中的;(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在(2)實驗基礎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縮小、清晰的像,接下來的操作.六、神奇的眼睛.(寧夏回族自治區(qū)2008)某同學探究“視力的矯正”原理,如圖所示。他實驗觀察到如下現(xiàn)象:將眼鏡甲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了;只將光屏遠離透鏡移動時,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將另一只眼鏡乙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也凸透鏡,上看到燭變得模糊了;只將光屏靠近透鏡移動時

23、,又可以在光屏焰清晰的像。(1)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可知:甲乙兩個眼鏡中,是是凹透鏡。(2)在實驗現(xiàn)象和中,屬于近視眼矯正原理的是,屬于遠視眼矯正原理的是O(填寫實驗現(xiàn)象序號)2.(茂名市2007)小明進行 “視力的矯正”探究活動,他將自己戴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如圖甲 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倒立的清晰實像,拿開眼鏡后,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了。小明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光屏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他該。如果他不戴眼鏡看書,應該將書(填“靠近”或“遠離”)眼睛最新好資料推薦-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2)如圖乙所示的四幅小圖中,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是圖,其矯正做法是圖;遠視眼成像情

24、況的是圖,其矯正做法是圖。3. (2008年福建省寧德)小苗進行“視力矯正”的探究活動,如圖 20 (甲)所示她將自己戴的近視0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縮小倒立的清晰實像。如圖20(乙)所示的四幅小圖中,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是圖,其矯正做法是圖。(選填A、B、C或D)(2)若在圖20(甲)實驗中“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A.保持在原來位置B.靠近透鏡C.遠離透鏡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4.(2007年中等學校招生貴港市)某物理興趣小組進行“模擬近視眼”的實驗探究。如圖9(甲)所示,把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移動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標出光屏的位置;拿開眼鏡,屏上的像變得模糊,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像又變得清晰,再標出光屏的位置。觀察眼球結構圖如圖9(乙)并結合以上實驗,回答:(1)眼球中的視網膜相當于實驗中的;實驗中的凸透鏡相當于眼球中的o(2)近視眼患者不戴眼鏡時,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的(填“前方”或“后方”)(3)近視眼鏡對光線具有作用(填“會聚”或“發(fā)散”),應是透鏡。5.(2008湖北宜昌)小明的爸爸有一副眼鏡,小明觀察發(fā)現(xiàn):爸爸在看書時常常會戴上眼鏡,看電視或看遠處的物體時又會摘下眼鏡。(1)請你猜想小明爸爸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