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名言釋義電子教案_第1頁
諸子百家名言釋義電子教案_第2頁
諸子百家名言釋義電子教案_第3頁
諸子百家名言釋義電子教案_第4頁
諸子百家名言釋義電子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精品文檔諸子百家名言釋義1 1、人生天地問,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K注釋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 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踞屃x】人類生長在天地之間,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只是一眨 眼間而已。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注釋】涯:邊際,極限。知(zh i ):知識,才智。【釋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33、大知閑閑,小知問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注釋】閑閑:廣博豁達的樣子。炎炎:猛烈;這里借猛火炎燎之勢,比喻說話時氣焰盛人。 詹詹:言語瑣細, 說個沒完?!踞屃x】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xiàn)出豁達大

2、度之態(tài);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 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注釋】毫末:細小的萌芽。累土:堆土?!踞屃x】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 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5、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莊子逍遙游 【釋義】廚師雖然不做祭祀的飯菜,祭祀官也決不能越位來代替他。6.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yǎng)生主【注釋】恢恢:寬廣。游刃:運轉(zhuǎn)的刀刃?!踞屃x】用薄

3、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和組合部位問,對于刀刃的運轉(zhuǎn)和回 旋來說那是多么寬綽而有余地呀。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日益多。一一莊子人問世【釋義】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wèi)君 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 止匕。8、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莊子齊物論【釋義】這也是那,那也是這,那也是一個是或者不是,這也是一個是或者不是,當真有這或者那是或者不是同是這樣的嗎?8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莊 子人問世【釋義】你不知道那個螳螂

4、嗎?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圖擋住滾滾前進的車輪。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強大。 成語“螳臂當車 的典故由此而來,用以比喻不自量力。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問世【釋義】生長在山上的樹木,因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為能照明而被燃燒,桂樹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11、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峋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莊子大 宗師【釋義】水源干枯了,魚兒一起在陸地上,用濕氣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濕,還不如在江

5、湖里互相忘掉。與其稱頌堯而譴責桀,不如把兩者忘掉來歸化那道。天地賦予形體讓 我承受,賦予生命讓我勞累,賦予衰老讓我安逸,賦予死亡讓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著看作是樂事, 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樂事了。12、不以物挫志。莊子天地【釋義】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釋義】小的迷惑會錯亂方向,大的迷惑會錯亂本性。1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天地【釋義】做孝子的不討好父母,做臣子的不討好君王,這就是孝子和臣子的最 大特點。15、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莊子天道【釋義】無為,就能夠利用天下,而感到閑暇有余;有為

6、,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虛無、自然、無為,闡釋無為之治。16、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大運【釋義】天鵝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卻是潔白的;烏鴉并不天天暴曬,而羽毛卻是烏黑的。萬物出自本性,不能強行改變。天鵝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卻是潔白的;烏鴉并不大天暴曬,而羽毛卻是烏黑的。萬物出自本性,不能強行改變。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釋義】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18、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莊子知北游【釋義】人們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當作神奇,把自己厭惡的東西當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

7、變化為神奇,神奇也可以變化為臭腐。所以說:“整個天下不過是一種氣罷了。對立的事物可 以互相轉(zhuǎn)化。成語化腐朽為神奇”源出于此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游【釋義】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guī)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20、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釋義】竹籠是用來捕魚的,有人捕到了魚卻忘了竹籠;兔網(wǎng)是用來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卻忘了兔網(wǎng);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的,有人領會了思想?yún)s忘了語言。以魚、兔喻意,以筌、蹄 喻言。強調(diào)得魚得

8、兔是目的,筌、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說明了 “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魚忘筌 這一成語便由此而來。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nèi)者無位而不作。莊子讓王【釋義】知足的人,不為利祿而去奔波勞累;明白自得其樂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憂懼;講究內(nèi)心道德修養(yǎng)的人,沒有官位也不感到慚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會超脫。2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莊子讓王【釋義】大寒季節(jié)到了,霜雪降臨了,這時候更能顯出松樹和柏樹的茂盛。 “松 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2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天下【釋義】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也截不完。物質(zhì)可無限分割。24、有

9、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莊子天地【釋義】有了機械,就會產(chǎn)生機巧之事;有了機巧之事,就會產(chǎn)生機巧之心;機巧之心放在胸中,就會破壞純白的品質(zhì)。不具備純白的品質(zhì),就會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會被道所拋棄。功利機巧的確是壞事害人的東西。25、狙公賦,曰:“朝三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 皆悅。莊子。齊物論【釋義】有個養(yǎng)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給猴子,對它們說:“早上給你們?nèi)_,晚上給你們四開,好么?”猴子們聽了都發(fā)怒了。老人又說:“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開!”猴子們都高興了。莊子用“名實未虧”的道理,來

10、比喻未達道者不能忘懷是非。成語“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復無 常。26、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齊物論【釋義】不知是莊周在夢里化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里化成了莊周呢?莊子現(xiàn)身說法,認為夢與覺并無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現(xiàn)象。因此,若要齊同物論,就必須首先破除有我之見, 而與萬物混為一體。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 一章【釋義】能夠讓人信任的話都是真實不華麗的,許多華麗動聽的話都是不可信的或者是不可全信的,善良有能力的人不屑于去與別人辨別什么,那些天天與別人辯論的人并不是真有能力 的人,知“道”的人并不博聞多見,博聞多見的人并不知“道”

11、。28、鳧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莊子駢拇【釋義】野鴨的腿雖短,如果給它接上一段,它就會痛苦;仙鶴的腿雖然長, 如果給他截去一段,它就會悲傷。說明強以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語“鶴長鳧短”、“斷鶴續(xù)鳧” 都出自這里。2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木【釋義】君子之間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間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30、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釋義】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 罷了。成語“白駒過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費。31、正獲之問于監(jiān)市履希也,每下愈況。莊子知北游【釋義】有個名獲的市官問

12、屠夫關于檢查大豬肥瘦的方法,(屠夫說), 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無所不在,越從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一一莊子逍遙游【釋義】知識少的不了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了解年壽長的。33-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一一莊子逍遙游【釋義】至人泯滅了物我的對立與區(qū)別,不再有“我”,神人聽應自然, 完全拋棄了 “功業(yè)”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拋棄了 “聲名”的桎梏。偉大的人不為自我、功業(yè)、聲名所累34、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晏子使楚【釋義】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35、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

13、,非所以盡行也。莊子人 問世【釋義】名是相互傾軋的原因;智是相互斗爭的手段。兩者是兇器,是不可以 盡行的。36、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譯文】興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禍害。37、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莊子知北游 篇。【釋義】形體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純實之知,不堅持故見。38、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 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庚桑楚【釋義】不知道嗎?人說我愚昧。知道嗎?反而危害我的身軀。不行仁,便傷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義,便傷害他人;行義,反面危害自己。39、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晏子春秋【釋義

14、】意志不夠堅強的人學識就很難達到高水平,說話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很難成功”40、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荀子勸學【釋義】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41、故不積陛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釋義】沒有一步一步的積累就達不到千里之遙;沒有眾多小河的匯集就形成不了江海 。4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釋義】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雕刻不停(的話),金石也能雕刻(成功)。4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釋義】蓬昔日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 也會跟它一起變黑。44、甘其

15、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釋義】使人民對他們的吃食感到香甜,對他們的穿戴感到漂亮,對他們的住 宅感到安適,對他們的習俗感到滿意。鄰近的國家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 到老死也不相往來。45、何謂道?有大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在宥【釋義】什么是道?有大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貴的,是大道;有為而勞累的,是人道。處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從屬地位的,是人道。天道與人道之間相去甚遠,不可以不明察。46、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第六十

16、章【釋義】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 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后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47、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問世【釋義】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但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48、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釋義】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梢赃_到目的地。49、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zhì)也。莊子刻意【釋義】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養(yǎng)的極高境界。50、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莊子刻意【釋義】悲哀和歡樂乃是背離德行的邪妄,喜悅和憤怒乃是違反大道的罪過,喜好和憎惡乃是忘卻真性的

17、過失。51、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莊子刻意【釋義】多數(shù)人看重利,廉潔之士注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 神。52、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莊子刻意【釋義】一個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質(zhì)世界中 ,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 世俗之中,這個人就是倒置之民,也就是說,這個人本末徹底顛倒了 .5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釋義】大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54、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韓非子喻老)【釋義】很長的堤壩,因為小小蟻蟲的啃噬,最后也會被摧毀的。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錯誤

18、,一點點小錯的積累會使你的人生毀于一旦。5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何?韓非子難一【釋義】以你手中戰(zhàn)無不勝的矛,去攻擊你手中攻克不破的盾,會怎樣呢?5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韓非子說難【釋義】邊塞的老頭兒丟失馬,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兒呢?57、華而不實,虛而無用。韓非子難言【釋義】只有華美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nèi)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實用。58、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莊 子山木【注釋】是貧窮,不是疲憊?!踞屃x】士人身懷道德而不能夠推行,這是疲憊;衣服壞了鞋子破了,這是貧窮,而不是疲憊。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生不逢時。5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釋義

19、】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說出來的,但它不是永恒不變的本原;各種事物的名稱都能夠稱呼它(都能夠叫出名稱來),但它不是永遠不變的。60、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老子第二章【釋義】有和無互相生成 ,難與易互相依存,長與短通過彼此表現(xiàn)出來,高和低互相依附.61、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釋義】圣人就是按照自然規(guī)律行事的人,由于圣人順應自然規(guī)律行事,所以無所不為。他們的行為還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和幫教周圍其他的人。62、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情情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釋義】沒有潛心鉆研的精神,就不會有洞察一切的聰明;沒有默默無聞的

20、工作,就不會有顯赫卓著的功績。63、張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釋義】 只拉緊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 而不拉緊,卻是文王和武王不會做的;有時拉緊弓弦有時放松,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眾的辦 法。64、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釋義】 要做一年的計劃,不如種些稻谷;要做十年的計劃,不如種些樹木;要做終身的大計劃,不如培養(yǎng)好人才。65、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子第九章【釋義】金玉與珍寶滿堂,沒有誰能守得?。桓毁F尊榮而驕奢淫逸、為富不仁, 只能給自己招災惹禍。66、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器械)功能進步(人)身體退化,這是自然的道理。6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 之貨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釋義】繽紛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變幻的音響使人耳朵發(fā)聾,豐腴的美食使 人口味敗壞,馳騁打獵令人心意狂蕩,珍奇財寶令人行為不軌。68、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老子.第十六章【釋義】萬物達到極虛的時候,完完全全守于靜的狀態(tài) ,萬物一并從完全靜的狀 態(tài)發(fā)作。老子觀察萬物一并發(fā)作后如何返復到生長的狀態(tài) .69、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釋義】認識了人之常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