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專項加深練習(xí)題_第1頁
西師大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專項加深練習(xí)題_第2頁
西師大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專項加深練習(xí)題_第3頁
西師大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專項加深練習(xí)題_第4頁
西師大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專項加深練習(xí)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PAGE 頁碼 7 / NUMPAGES 總頁數(shù) 7西師大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專項加深練習(xí)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短文,按要求做題。學(xué)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弈秋(_) 鴻鵠(_) 弓繳(_) 弗若(_)2下列各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是( )A.通國/之善/弈者也B.使弈秋/誨二人弈C.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D.思/援弓/繳而射之3說說整句話的意思。(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_(2)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

2、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_4文中哪句話說明了兩個學(xué)生不同的學(xué)習(xí)效果?_5這篇短文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2. 閱讀與思考。動筒嘗于國學(xué)中看博士論難云:“孔子弟子達(dá)者有七十二人。動筒因問曰:“達(dá)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jīng)傳無文?!眲油苍唬骸跋壬x書,豈合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jù)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無以對。注釋:動筒:人名。國學(xué):京師官學(xué)的通稱。論難:針對對方的論點進(jìn)行辯論。著冠:成年。豈合:怎么能。1解釋下列劃橫線詞。嘗于國學(xué)中看博士論難嘗:_達(dá)者七

3、十二人達(dá):_經(jīng)傳無文文:_博士無以對對:_2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據(jù)何文,以知之?_(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3動筒的說法為什么引人大笑?答:_4請舉動筒或博士(任選)角度,談?wù)劷o你的啟示。答:_3.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xí)。鑿壁偷光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選自西京雜記中央文獻(xiàn)出版社)(注釋)引:引來,使出現(xiàn)。邑:同鄉(xiāng)。文不識:人名。與:幫助。資:借。大學(xué):很有學(xué)問的人。1“鄰居有燭而不逮”中的“逮”字讀音是_,意

4、思是_。根據(jù)這個意思還可以組詞為_。2對“衡乃穿壁引其光”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匡衡于是穿墻而過,去吸引鄰居家的火光B.匡衡于是翻過墻去,把鄰家的火光引了過來C.匡衡于是在墻上鑿了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3把“與其傭作而不求償”改寫成現(xiàn)代漢語是_??锖膺@樣做的原因用現(xiàn)代漢語來說就是_。4讀了鑿壁偷光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呢?_4. 讀管寧割席,完成練習(xí)。管寧割席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min)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保ㄗ⑨專┳剑耗闷饋恚e起,握。軒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華貴車輛。軒:

5、古代的一種有圍棚的車。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這里指貴官。廢書:放下書。廢:停止。席:坐具,坐墊。古代人常鋪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F(xiàn)在擺酒稱筵席,就是沿用這個意思。1翻譯下面的句子。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盻2本文寫了兩件事,分別是:(1)_(2)_3從管寧割席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管寧是一個( )的人。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B.愛恨分明、勤學(xué)好問5. 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題。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_!”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_!”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

6、者。1正確選擇下列詞語,將大寫字母填寫在橫線上。A太山 B流水2哪句能夠證明伯牙“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在古文中用“_”畫下來。3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常用“_”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6. 文言文閱讀?;⑶蟀佾F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選自戰(zhàn)國策楚策一)(注釋)求:尋求,尋找。長:同“掌”,掌管。逆:違抗。走:跑,逃跑。1本學(xué)期我們學(xué)過的兩小兒辯日中“孰為汝多知乎”的“汝”的意思是_;本則寓言中與“

7、汝”意思相同的一個字是_。2用自己的話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_3讀了這個故事,你是如何評價狐貍的?寫在下面橫線上。_4這則寓言故事就是成語“_”的由來。7.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越人遇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搖尾人言曰:“我善獵,與若中分?!痹饺讼?,引而俱歸。食以粱肉,待之以人禮。狗得盛禮,日益倨,獵得獸,必盡啖乃已。或嗤越人曰:“爾飲食之,得獸,狗盡啖,將奚以狗為?”越人悟,因為分肉,多自與。狗怒,嚙其首,斷領(lǐng)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養(yǎng)狗,而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注釋:1中分:對半分。2倨(j):傲慢。1解釋字義:善(_)俱(_)益(_)啖(_)2翻譯句子:(1)狗怒,嚙其首,斷領(lǐng)足,走而去

8、之。_(2)夫以家人養(yǎng)狗,而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_3請說說本文的道理:_8. 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練習(xí)。鐵杵成針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1)過是溪_(2)未成,棄去_(3)逢老媼方磨鐵杵_(4)欲作針_2下面的句子省略了人名,請將人名補寫出來。_問之,_曰:“欲作針?!?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_4讀了這個故事,你獲得了什么啟示?_9. 閱讀荷,完成習(xí)題。荷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紅或白。荷梗直立。荷葉形圓,莖橫泥中,其名日藕。藕有節(jié),中有孔,斷之有

9、絲。1本篇小古文用簡練的語言從_、_、_、_等方面,向我們介紹了一種植物,它是_。2“或”字有多個解釋:或者,或許;有時;有的文中“或紅或白”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敝械摹盎颉焙x相同。都應(yīng)理解為(_)(填序號)3由“藕有節(jié),中有孔,斷之有絲。”你能想到的成語是_。4古往今來描寫這種植物的詩詞很多,寫下你喜歡的一句。_10.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xí)。陳元方候袁公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yuǎn)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痹?“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

10、:“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蹦铣瘎⒘x慶世說新語(注釋)候:拜訪,問候。履行:實踐,做。綏(su):安,安撫。恣(z):任憑。孤:古代王侯的自稱。鄴(y):地名。卿:客氣,親熱的稱呼。法:效法,仿效。周旋動靜:這里指思想和行動。師:學(xué)習(xí)。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元方年十一時。(時間)B.久而益敬。(更加)C.孤往者嘗為鄴令。(曾經(jīng))D.周公不師孔子。(效法)2下列是對畫線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其中正確的一項是()。A.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yuǎn)近稱之/何所履行B.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yuǎn)近/稱之何所履行C.袁公問曰/賢家

11、君在太丘/遠(yuǎn)近稱之/何所履行3下列對故事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元方認(rèn)為其父為人稱道的原因是施以恩德安撫強者和用仁愛撫慰弱者。B.文末元方回答的言外之意是家父沒有模仿袁公,袁公卻模仿家父。C.“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元方引經(jīng)據(jù)典,既沒有貶低父親,也不失禮貌,回答得恰到好處。D.本文通過元方與袁公的問答,表現(xiàn)了元方小小年紀(jì)就機敏過人的特點。11.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螳螂捕蟬(原文)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ji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

12、嗚,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譯文)吳王決定去攻打楚國,他對左右的人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吳王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說吳王放棄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說,就拿著彈弓,帶著彈丸,一連三天早晨,在王宮后面的花園里走來走去,露水打濕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吳王問他:“你這是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濕了。”少年說:“園中有棵樹,樹上有一只蟬,它停在高高的樹上不停地歌唱,飲著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著身子靠近蟬,想捕捉它,卻沒想到黃

13、雀就在自己身旁;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人在樹下舉著彈弓瞄準(zhǔn)自己。這三個小動物,都力求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它們身后隱伏的禍患?!眳峭跸肓讼胝f:“你講得很好!”于是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打算。1對照譯文,我能寫出下列字詞的意思。諫:_三旦:_善哉:_2年輕人一連三天早晨在花園里走來走去,其目的是()A.習(xí)慣早晨鍛煉。B.用彈弓打黃雀。C.觀察螳螂捕蟬。D.引起吳王注意。3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補充填寫下面的關(guān)系圖。蟬_12.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xí)。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_,弗若之矣。為是其智

14、弗若與?曰:非然也。1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填空。2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誨:_ 然:_3讀文中畫曲線的句子,用“”給文中畫曲線的句子畫出朗讀停頓。4讀下列各句,試著揣摩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_A.夫戰(zhàn),勇氣也。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甚矣,汝之不惠。D.蓮,花之君子者也。5文中畫曲線的句子的意思是_1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司馬光好學(xué)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xí),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yuǎn),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患記問不若人_ (2)迨能倍誦乃止_(3)溫公嘗言_ (4)眾兄弟既成誦_2與“迨能倍誦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B.才美不外見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_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遠(yuǎn)。B.其所精通乃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