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范文_第1頁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范文_第2頁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范文_第3頁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范文_第4頁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范文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教案范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景,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二)過程性目標:經(jīng)歷千克、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建立過程,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質量觀念,會用觀察、掂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千克和克這兩個質

2、量單位直接接觸得很少,不了解千克、克代表的實際質量,沒有千克、克的概念;而且質量單位不象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所以對認識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難度。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在質量單位的使用上錯用、亂用的現(xiàn)象多次出現(xiàn)但糾正之后仍頻頻出現(xiàn),癥結即在于此。 教學重點: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觀念。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千克、克這兩個質量單位,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法學法: 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合作學習法、講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等教學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

3、及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實踐法,并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質量建立聯(lián)系,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約2分左右)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tài)就為本節(jié)課定下了基調。因此,我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去超市購買水果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而引發(fā)要知道物體有多重,就需要用人們共同知道的質量單位,自然而然的引出質量單位千克和克。開門見山點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約20分左右) 課標強調: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和知識出

4、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設計了5個層次來展開,以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體概念,突出教學重點。 第一層次:認識秤 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有多重必須要有稱量工具秤。再用課件展示各種常用的秤的圖片,讓學生認識秤。 第二層次:認識天平 教師提問:“想知道2分硬幣有多重,用什么工具?”接著用課件出示天平,并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為后續(xù)教學中克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三層次:克的認識 “克”是一個很輕的質量單位,要

5、結合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心理學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思維就得不到發(fā)展。因此我分三個步驟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1)1克有多重 教師演示用天平稱2分硬幣的過程,使學生明確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大約為一克。 (2)掂一掂活動掂2分硬幣,體會1克的輕重 首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說出自己的感受;接著讓學生從自己帶來的東西中找出質量為1克的物體,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找一找的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量概念。(突破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難點)為學生以后的實際應用打下基礎。 (3)多于1克的質量的認識 讓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的質量,引導學生觀察物品上的克數(shù),并

6、在四人小組中展開活動:掂一掂自己帶來的物品,再掂掂一掂別人帶來的物品,感受不同克數(shù)物體在質量上的差別。最后問學生:和1克比起來你有什么感受?加深學生對克的認識,并為接下來千克的認識埋下伏筆。 這一環(huán)節(jié),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從而增強學習效果,進一步突破了難點。 三、千克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感受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明確的質量概念,同時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我通過四個步驟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讓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一袋黃豆太重不能用天平來稱量,這時就需要用臺秤來稱量一般物體的重量。 (2)認識臺秤。 教師出示臺秤實物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臺秤的計量單

7、位:kg。并讓學生認讀課件上臺秤指示的質量,說出認臺秤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1千克有多重? 通過稱一稱,掂一掂,把抽象的質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質量觀念。為了讓學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分四個步驟展開知識探索。 首先組織學生分組用天平稱出1袋黃豆有多重,通過實際稱量知道教師所提供的每袋黃豆的質量是1千克。 接著掂一掂1千克黃豆,感受1千克的重量。 然后,掂一掂組中的餅干、鐵塊、鹽等物體的質量,估測后再用秤稱一稱,看你估測的是否準確。通過這樣的活動,鍛煉學生的估測能力,加深學生對“千克”這一質量概念的認識。 最后,教師從學生稱出的1千克的物體中,找出體

8、積相差很大的兩個物品(如1kg鐵塊和1kg餅干)提問:“這兩樣物體的重量都是1千克,你們認為在估計物體輕重時要注意什么? ”讓學生感受到估計物體的質量時,不能只考慮外形的大小(體積),還應結合現(xiàn)實物體來估計;同時感受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興趣是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通過開展“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等實際操作活動,能有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感受1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明確的質量概念,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了估測意識和與人合作意識。 四、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探索千克、克之間的進率關

9、系,體現(xiàn)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同時加深學生對這兩個質量單位間進率的理解與認識。因為“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 教師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再掂一掂1千克餅干,說出自己的感受。強化對兩個質量單位的認識。為接下來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的學習做好準備。 對認識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認識,分三步來進行。 (1)教師提問:猜一猜,多少個1克是一千克? (2)小組合作研究千克與克的進率。 (3)交流本組的研究過程和方法,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方法1:每袋鹽500g,兩袋鹽是1000g,放在秤上稱一稱也是1kg 因此1kg=1000g 方法2:看稱好的餅干袋上注明為1000g,稱一稱正好是1kg 教師根據(jù)學生

10、的交流過程板書:1千克=1000克。 這樣,簡單、明了地揭示了克與千克的內在關系(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五、鞏固練習,拓展升華。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力求達到“有序”、“多樣”、“有度”的目的。 (1)基本練習給( )中填出合適的單位 學生通過填寫單位,可以進一步明確質量單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感受千克與克的實際質量,鞏固對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的認識。 (2)裝物比賽。 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比賽要求:(1)裝1千克的物品;(2)可以借助已有的東西,但不能用天平;(3)所取物品最接近1千克的小組與取到最

11、接近1千克物品數(shù)量最多的小組獲勝;接著,組織學生分小組從本小組的籃子中取1千克的物品;第三,派小組代表到講臺上稱出所取物品的質量,教師在黑板上記錄每一小組取出的物品質量;最后評選優(yōu)勝小組,進行經(jīng)驗交流:請所拿物品質量最接近1千克的小組介紹本組取物品的經(jīng)驗。 通過這樣的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千克、克的認識與理解,并學會借助已有的物品估計未知物品重量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3)健康測評 讓學生在分組稱量體重的基礎上,結合課前測量的自己的體重,對照教師提供的青少年健康轉狀況測量表,測評自己的健康狀況。并讓其他的學生提出建議:“你想對他說點什么?”使學生認識到質量在實際生活中

12、的具體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數(shù)學的興趣。 六、評價、小結; 讓學生交流:你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每位同學都評價一下自己,覺得自己哪些方面表現(xiàn)得很好,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知識探索的過程,把學生當作知識建構的主體,使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缺點,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教案范文2 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并且明確要比較物體

13、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休重,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對質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

14、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設計理念: 1、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親自感知,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多次實踐又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再次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重計、臺秤或彈簧秤、天平、兩袋鹽等物品。 學具準備: 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兩位跑得快的同學到臺前做“背人跑步比賽”的游戲(被背的兩人輕重對比明顯)。讓大家

15、估計誰最有可能贏?為什么? 小結: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相互說一說。 3、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出課題。板書:有多重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一)稱學生的體重 1、師:要想知道某個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呢? 2、讓學生觀察帶來的體重計,觀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稱物體的質量呢?想好了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隨機介紹kg是千克的表示符號。 3、讓一組學生輪流站在體重計上,秤出每一位同學的體重,并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記錄下每位同學的體重。 4、讓每一個學生統(tǒng)計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學分別有幾種,統(tǒng)計時可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統(tǒng)計,

16、如用“正”字來表示,或用其他方法來表示。 5、讓每一位同學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質量的同學,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別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組統(tǒng)計的情況合在一起,成為全班同學體重的統(tǒng)計表,再讓學生提出一些加、減法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加、減法口算練習。 (二)建立千克的質量概念 1、稱一稱。把自己小組帶來的兩袋鹽放在臺秤或彈簧秤上稱一稱。 學生生觀察秤的指針指向幾,老師指出1千克就是兩袋鹽的質量。 2、掂一掂。再把剛才稱的鹽放在手中掂一掂,邊掂邊用眼睛體會1千克有多重,并說說掂1千克的感覺。 3、估一估,你們再掂一掂身邊的其它物體,能找出哪些東西重1千克嗎?估計后再把這些物體放在秤上稱一稱,

17、并互相說說1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 4、猜一猜。師拿出1袋棉花和1袋鐵釘,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說明理由,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以實踐來證實,請2名學生分別稱一稱。 5、質疑:這2袋物體的質量都是1千克,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體積大并不一定重。 6、小結:剛才我們大家通過各種學習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體的質量有多重,可我們看像這些(舉起一枚硬幣,指著衣服上的鈕扣和學生帶來的雞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筆、橡皮等),比較輕的物品怎么知道它們的質量呢? (三)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1、天平稱一稱帶來的硬幣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師稱幾根粉筆的做法。教師邊稱邊介紹克的表示符號“g”。 2、學生小組進行操

18、作,稱硬幣、雞蛋和鉛筆、橡皮等物品。 3、交流匯報。 4、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議一議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三、全課總結 看來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除了用稱的方法,還可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體或買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量。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教案范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提高

19、對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 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教材安排先認識千克和克,再認識噸。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輕重的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所以不能只靠觀察得到認識。為了使學生獲得克、千克的明確概念,我為學生準備了充分的教具、學具和實物,如:每個小組一個臺秤、天平和一個體重計,還有許多鹽、水果等物品。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再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開展各種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猜一猜、掂一掂、稱一稱、算一算、比一比等實踐活動中去體驗、去感

20、受。 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實踐活動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是來源于生活的,使學生體會1克、1千克有多重。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異質分組,為成員之間互相幫助提供了條件,組內設有組長、匯報員、記錄員來組織和調控整個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動手“做數(shù)學”親自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同時養(yǎng)成學生樂于與同學交流想法的習慣。 設計思路 1.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豐富的情境,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數(shù)學價值;同時讓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矛盾,引起思考,激發(fā)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 2.構建新知。 從

21、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以“自主探索”為核心,將“合作交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如猜盒子、稱物體、稱體重等,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和發(fā)展數(shù)學。 3.應用拓展。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生活中處處用數(shù)學”。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必要性。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有一流的教學設施,為教學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班級現(xiàn)有學生42人,其中大部分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樂于動腦,敢于向困難做斗爭。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接觸的事

22、物及思考問題的角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出現(xiàn)了個體差異。針對這些問題,我采取的對策是: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利用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教材及學生的潛力,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教師自制兩個相同的盒子,其中一個是空的,另一個里面裝滿砝碼,將每個盒子系上細繩。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哪一個盒子能將繩子拉斷?(學生爭先恐后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將繩子向上拉,裝砝碼的繩子被拉斷。) 師:同樣的盒子怎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猜到一輕一重,之后讓學生掂一掂這兩個盒子,感受它們的輕重。) (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猜測和判斷的

23、機會,讓他們在判斷中樹立自信心。)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喜歡做游戲,現(xiàn)在我們做“背一背”的游戲好嗎?(教師選擇三名學生,一位同學背另兩位同學,并說一說背的感受。) (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中常見的活動,讓學生感知物體的輕重,并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愿望。)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師:要知道物體到底有多重該怎么辦呢? 生1:用手去掂一掂。 生2:用秤去稱一稱。 師:誰能介紹一下你都見過哪些秤?(讓學生將課前搜集的圖片展示給大家。教師也準備一些圖片,如:玻璃體重計、嬰兒秤等。) 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1)稱一稱。 師:今天我們要用臺秤和天平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你們認識臺秤嗎?(主

24、要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向大家進行簡單介紹,教師補充。) 師:你們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對臺秤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稱一稱兩袋鹽的重量。(小組人數(shù)不宜太多,24人學習效果比較好,要求小組長監(jiān)督每一位學生讀出臺秤上的數(shù)字。) 學生開始活動,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給予指導和幫助。小組匯報。 師:哪個小組先說一說這兩袋鹽有多重啊? 生1:我們小組稱的兩袋鹽是1千克。 生2:我們小組的鹽差一點點到1千克。 師:也許是我們在調秤的時候有點誤差,總之它是非常接近1千克對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1千克。 師:在臺秤上你們看到“千克”的字樣了嗎? 生:沒有,我們看到了“kg”。 師:

25、“kg”就是 生:是千克的英文名字。 教師在千克的下面板書:kg。 (2)掂一掂。 師:請同學們把兩袋鹽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教師邊說邊示范,然后學生開始活動。 教師與學生一起活動,同時搜集來自學生的信息。 師:感覺怎么樣? 生1:很重。 生2:掂時間長了感到很累。 師:請記住這個感覺,現(xiàn)在我就要考考你們的感覺準不準。 (3)估蘋果。 師:請你估計幾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然后和小組的同學商量一下,并把這幾個蘋果裝在袋子里,輪流掂一掂,找一找掂鹽的感覺。 學生選的數(shù)量各有不同。 師:每個小組都選好了蘋果,在臺秤上稱一稱吧,看你們估計得準不準。 通過實踐,驗證了自己估計的結

26、果,有的小組估計的質量差很多,于是迫不及待地向秤里面添蘋果。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再說一說1千克蘋果大約有幾個。 生1:老師,我發(fā)現(xiàn)我們小組選的蘋果差不多大。 生2:我發(fā)現(xiàn)如果是小蘋果數(shù)量就多,如果是大蘋果數(shù)量就少。 師:你們說得都對,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物體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我們一起找一找好嗎? 生1:我覺得2瓶水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生2:我認為4本書大約1千克。 生3:老師,你的包大約是1千克。 生4:10枝鋼筆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師:好,現(xiàn)在請你們把自己估計的物體拿過來,實際稱一稱,看看它們到底多重。 稱過之后,學生發(fā)現(xiàn)了自己估計的質量與1千克的差距,教師要求差得多的同學再掂

27、一掂兩袋鹽,重新感受之后,再去估計。估計兩瓶水的小組稱過之后,結果是1千克多一點,當看到這個結果時,小組的成員都興奮得跳了起來。 (4)稱體重。 師:你們想知道自己和別人的體重嗎?你們認識體重計嗎?(介紹體重計的用法)請在小組內選兩名同學,先估計他們的體重,然后再稱一稱好嗎? 3.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1)猜一猜,稱一稱。 師:剛才每個小組都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接下來我們再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好嗎?猜一猜我手里的1角硬幣有多重?(學生猜到1克、3克、10克各有不同) 師:我們來稱一稱。(向學生簡單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 結果是1?1克,教師板書:克和g。 (2)掂一掂。 師:原來1枚1角錢的硬幣大約有

28、1克重,現(xiàn)在把這枚硬幣放在你們的小手上掂一掂感受1克的質量;然后再把小組同學的硬幣放在一起看是幾克再掂一掂。 (3)找一找。 師: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大約是1克重? 生1:我的鉛筆頭。 生2:一片藥。 教師將學生說的物體稱一稱來驗證他們估計的結果。 有一名學生張朝宇說:“我的鈕扣可能比1克多,因為它大。”另一生吳瀚反駁道:“那不一定,你的扣子要是木頭做的呢?”張說:“木頭做這么大也能超過1克?!眳怯址瘩g道:“也許它還是空心的呢?” 這時教師并沒有急于插話,一番爭辯之后,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哪個重些?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地說鐵重。小組討論之后一致認為同樣重。

29、 師:請你們做個手勢1千克鐵有多大、1千克的棉花有多大。 師:再想想剛才的鈕扣問題,你們想說點什么? 生:大的物體并不一定重,小的物體不一定輕。 4.自主探索千克和克的關系。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認識了千克,還知道了1克有多重,那么千克和克有什么樣的關系呢?你們能用桌子上的材料通過觀察,再稱一稱、算一算找到它們的關系嗎? 學生活動后小組匯報。 小組1:我們小組認為1千克和1000克相等,因為我們小組的大袋鹽是1000克,放在秤上正好是1千克。 小組2:剛才我們稱這兩袋鹽是1千克,我們又稱了一袋鹽是500克,所以我們小組也認為1千克=1000克。 小組3:我們小組不是稱的,是看出來的,你看一袋鹽上

30、面寫著500克呢! 有的小組沒有得到這樣的結論,教師讓他們用其他小組的方法驗證一下獲取這個結論。 師:今天你們開心嗎?有什么收獲呀?回家要跟爸爸媽媽講一講,然后再稱一稱家里的物品。 202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千克教案范文4 教學目標 1.結合“買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沒有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2.能用小數(shù)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課是學生在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會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教學內容是一位小數(shù)沒有進位的加法與沒

31、有退位的減法,這節(jié)課把探討小數(shù)加法的算法作為重點,讓學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數(shù)加法的基礎上,獨立解決小數(shù)減法的算法問題;理解其中小數(shù)點一定要對齊,是由于單位相同的數(shù)值才能相加減的緣故,小數(shù)點對齊的本質就是數(shù)位對齊;讓學生了解小數(shù)加減法類似于整數(shù)加減法,把小數(shù)加減法融合到學生已有的整數(shù)加減法的經(jīng)驗中,讓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的融會貫通;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計算的必要性,體會加減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市中心,學生的整體素質較高,大多數(shù)家庭都能自主給孩子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的基礎知識較扎實、知識面較廣。結合我校這三年來的課改實驗來

32、看,由于實驗教師采用生動有趣、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更能自主學習,學到“有價值的數(shù)學”,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并應用到生活中去”。另外,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已經(jīng)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并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每個小組準備一些兒童書籍:快樂珠心算(13.5元)、老夫子(3.2元)、安徒生童話(10.5元)、數(shù)學游戲(9.2元)、十萬個為什么(11.5元)、蠟筆小新(8.3元)、 1.“買書”游戲: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些書,想買哪些書。 2.讓學生根據(jù)活動過程,提出數(shù)學問題,有的學生可能會提: (1)我想買一本老夫子

33、和一本十萬個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錢? (2)快樂珠心算比數(shù)學游戲貴多少元? (教師選擇有關加減法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數(shù)學問題,我們先來解決其中有關加法的問題。 (二)探討算理和算法 1.買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萬個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錢? (1)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先列算式(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列式:3?2+11?5= ) 師:我們沒有學過小數(shù)的加法,現(xiàn)在請同學們試一試,看能不能算出結果。 (2)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 (3)匯報自己的算法。 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也就是14.7元。 我用元加元,角加角的方法。 3.2元=3元

34、2角, 11.5元=11元5角, 3元+11元=14元, 2角+5角=7角, 14元+7角=14元7角, 也就是14.7元。 11元5角+3元2角14元7角 元 角3?2+11?514?7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這樣算嗎?你是怎么想的?(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教師加以引導。) (4)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小數(shù)加法。 (5)讓學生說說小數(shù)點左邊的數(shù)和右邊的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 (6)觀察:第三種算法和前面兩種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都是相同單位的數(shù)進行相加,不同的是多了一個小數(shù)點)。 (7)多媒體出示智慧老人說的話:整數(shù)加法要從最右邊的個位加起,小數(shù)加法也是從最右邊的低位加起,小數(shù)點一定要對齊。 (

35、8)小組討論:為什么智慧老人說小數(shù)點一定要對齊。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相同單位(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了,小數(shù)點也就對齊了,小數(shù)點一定要對齊也就是這個道理:只要小數(shù)點對齊了,所有的數(shù)位也就都對齊了。) 2.一本快樂珠心算比一本數(shù)學游戲貴多少元? 師: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1)鼓勵學生迎接挑戰(zhàn),獨立思考解決,教師巡視指導。 (2)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并說說算法。 3.小結(把課題板書: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的豎式計算) (三)解釋應用 師:前面我們提了許多問題,現(xiàn)在你能不能利用剛才學過的知識,選擇某個問題獨立列式解答呢? 1.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2.小組內說說你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3.小組派代表上來匯報,大家評一評,看他們組能不能拿到智慧星。 (四)數(shù)學游戲:對對碰(課本第6頁的“試一試”) 師:比一比,看哪一組算得又對又快,豎式寫得整齊美觀,就獎給他們組一顆智慧星。 (五)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