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基礎結論教學課件醫(yī)學_第1頁
兒科基礎結論教學課件醫(yī)學_第2頁
兒科基礎結論教學課件醫(yī)學_第3頁
兒科基礎結論教學課件醫(yī)學_第4頁
兒科基礎結論教學課件醫(yī)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21/2022 Introduction to pediatrics南京江寧醫(yī)院 許丹彥8/21/2022定義兒科學(Pediatrics)是一門研究小兒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提高兒童保健及疾病防治質量,為兒童服務的醫(yī)學科學一.8/21/2022范圍一切涉及小兒時期健康和衛(wèi)生的問題,包括:小兒疾病的診治、預防,康復,正常小兒身心方面的保健。8/21/2022任務改善小兒體質 降低兒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保障兒童健康 8/21/2022發(fā)達國家 21.1%發(fā)展中國家 36.4%我國 28.9% (1992)18歲以下人口 我國4億16歲以下占總人口比例8/21/2022 分類預防兒科學發(fā)育兒科學臨床兒科

2、學:心血管、血液、神經,等 康復兒科學年齡分: 圍產醫(yī)學, 新生兒醫(yī)學, 青春期醫(yī)學8/21/2022二.兒科學的特點:不是成人縮影1.個體,性別,年齡差異大。2.損傷恢復能力強。3.自身防護能力弱。8/21/2022在外觀上不斷變化:各部比例的改變,骨骼發(fā)育,內臟器官以及皮膚、肌肉、神經、淋巴系統(tǒng)等均隨年齡增加而變化。解剖8/21/2022 不同年齡正常值不同: HR: 1月-1歲: 110-130bpm,8歲:70-90bpm 呼吸: 新生兒: 40-45bpm, 8歲:18-20bpm 血壓 (mmHg): 收縮壓: = 年齡 2+80生理生化:8/21/2022生理生化:骨髓:全部為紅

3、骨髓造血: 髓外造血8/21/2022病理:機體對病原體的反應因年齡而異。 如:鏈球菌感染 Vitamin D 缺乏8/21/2022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差. IgG:可維持6月 IgM:不能通過胎盤 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免疫:8/21/2022代謝旺盛, 消化功能不成熟,易消化紊亂,營養(yǎng)缺乏。營養(yǎng)代謝:8/21/2022 臨床方面:疾病種類:先天性,遺傳性和感染性疾病多. 臨床表現(xiàn):起病急、來勢猛,病情易反復、 波動,變化多端8/21/2022診斷:不同年齡疾病的種類,表現(xiàn)不同治療: 護理和支持療法(營養(yǎng))預后: 治療及時、預后好、 恢復快、后遺癥少.臨床:8/21/2

4、022死亡率1991年: 5歲以下兒童死亡:農村占93% 嬰兒: 占80 新生兒: 占嬰兒死亡65死亡原因:肺炎;新生兒窒息;難產;腹瀉8/21/20221歲以內 1. 圍產期 perinatal conditions 宮內發(fā)育不良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呼吸窘迫綜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2.先天性畸形 congenital anomalies 3.嬰兒猝死綜合征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4.肺炎 pneumonia 5.消化道疾病 gastrointestinal disor

5、ders 主要死亡原因:8/21/2022主要死亡原因:1 4歲 1.意外損傷 injuries 2.先天性畸形 congenital anomalies 3.惡性腫瘤 malignant neoplasms5 14歲 1.意外損傷 injuries 2.惡性腫瘤 malignant neoplasms8/21/2022預防: 營養(yǎng)不良,腹瀉,貧血,肺炎可預防的疾?。?破傷風,Vit K缺乏癥,佝僂病 肺透明膜病,營養(yǎng)不良。從小兒注意預防: 冠心病,風心病,腎衰8/21/2022我國兒科學的發(fā)展祖國醫(yī)學:公元前216年有嬰兒病的記載.隋唐:兒科專論已按癥狀分類歸納小兒疾病明代: 用燒灼臍帶法預

6、防臍風,1741年:種人痘預防天花 (比西歐的牛痘早50年)。8/21/2022 中國從宋朝起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8/21/2022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tǒng)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fā)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后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8/21/2022近代兒科學的發(fā)展19世紀下半葉:國內有了婦孺醫(yī)院 20世紀初:綜合性醫(yī)院有了兒科。1943年諸福棠“實用兒科學”問世。8/21/20221921年畢業(yè)于湘雅醫(yī)學院。1923年,參加籌建上海醫(yī)學院,任執(zhí)行委員兼秘書。1927年,任臨床兒科主任,并

7、兼附屬護士學校校長。1928年,赴哈佛兒科醫(yī)院進修。1930年回國,在上海創(chuàng)辦福幼醫(yī)院。1952年, 上海第二醫(yī)學院,籌建兒科學系,任系主任。著有兒科小全,古代兒科新編,兒科傳染病學。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會的發(fā)起人之一,有南高、北諸之說。兒科醫(yī)學界一代宗師高鏡朗(18921983),兒科1級教授8/21/2022中國兒科學的奠基人。最突出的學術成就是用胎盤球蛋白預防麻疹。領頭研究麻疹減毒活疫苗。主編了中國第一部大型兒科教科書實用兒科學。與吳瑞萍、鄧金鍌將兒童醫(yī)院獻給國家。 諸福棠(18991994)8/21/2022現(xiàn)代:培養(yǎng)婦幼保健人員,推廣新法接生。采取綜合措施,防治傳染病。防治地方性和先天性

8、疾病。中西結合治療兒科常見病。我國兒科學的發(fā)展8/21/2022遺傳學 胚胎學 營養(yǎng)學 免疫學 心理學兒科學兒童健康教 育社 會衛(wèi) 生8/21/20221.感染性疾病的控制2.兒童精神衛(wèi)生3.兒童意外損傷的預防4.先天性畸形的防治5.成人疾病的兒童期預防21世紀任務8/21/2022如何學好兒科學?方法:掌握特點,抓住重點,了解難點;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解與記憶相結合。特點:病情重,變化快; 小兒不是成人的縮影;啞科。重點:常見病和難治病是重點。8/21/2022 依據(jù):解剖、生理、生長發(fā)育和疾病發(fā)生具有年齡的規(guī)律性目的:認識不同年齡的特點,制定適合小兒生長發(fā)育和疾病防治要點各年齡分期 8/

9、21/2022 小兒劃分為7個年齡分期胎兒期新生兒期幼兒期嬰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8/21/2022妊娠早期(first trimester) :(012周), 各系統(tǒng)器 官形成 妊娠中期(first trimester) :(13周28周), 器官增大,功能發(fā)育,28周形成肺泡妊娠晚期(first trimester ) : (28周出生), 肌肉發(fā)育,脂肪積累1.胎兒期(period of embryo development, fetal period) -卵子和精子結合到小兒出生.各年齡分期及特點8/21/20222.新生兒期(Neonatal period) : 時間:臍帶結扎至足

10、28天 特點:宮內生活獨立個體 措施:幫助適應環(huán)境,防治各種新生兒疾病, 降低死亡率,開始計劃免疫 8/21/2022時間:孕28W(胎兒足28周,體重1000g)生后7天圍生期死亡率: 衡量產科、兒科水平的重要指標。 圍生期(Perinatal Period)8/21/20223.嬰兒期(Infancy Period):-1歲。 小兒生長發(fā)育最快的一個時期。疾病特點:營養(yǎng)不良,消化道疾病,驚厥, 6月以后易患感染性疾病和傳染病。保健重點:合理喂養(yǎng)(提倡母乳喂養(yǎng)) 預防感染 計劃免疫及消毒隔離8/21/20224. 幼兒期(Toddlers Age):13歲。疾病特點:生長發(fā)育稍慢; 活動范圍

11、增大,智力發(fā)育快; 傳染病機會增多,易高熱驚厥; 創(chuàng)傷、中毒等意外事故多。保健重點:喂養(yǎng),飲食習慣; 預防接種;防中毒、外傷。8/21/20225 學齡前期( preschool Age) : 3歲-小學前6-7歲。疾病特點: 體格發(fā)育更慢,智力進一步發(fā)育. 傳染病、寄生蟲病增多;意外傷害; 自身免疫性疾?。猴L濕熱、腎炎等。保健重點: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質; 定期保健檢查。8/21/20226. 學齡期( School Age) : 6-7歲青春期前(12-13歲)(相當于小學學齡期)疾病特點:體格生長漸達成人(生殖系統(tǒng)除外); 免疫性疾病、近視、齲齒等。 精神、情緒、行為教育.保健重點:預防近視、齲齒; 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休息。8/21/20227 青春期(adolescence): 10 20歲女性:11121718歲, 男性:1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