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課堂檢測素養(yǎng)達標魯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1-2021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課堂檢測素養(yǎng)達標魯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1-2021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課堂檢測素養(yǎng)達標魯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1-2021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課堂檢測素養(yǎng)達標魯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1-2021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課堂檢測素養(yǎng)達標魯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20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課堂檢測素養(yǎng)達標魯教版必修1 PAGE PAGE 83.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課堂檢測素養(yǎng)達標1.(2019金華高一檢測)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的鈣、磷、鉀等養(yǎng)分元素最初來源于()A.成土母質 B.地形 C.生物 D.氣候【解析】選A。巖石中的礦物質是成土母質無機物的最主要來源,所以鈣、磷、鉀等養(yǎng)分元素最初來源于成土母質。2.(2019紹興高一檢測)如表是我國三個地區(qū)地帶性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統(tǒng)計分析。南方地區(qū)的紅壤有機質含量遠遠低于東北地區(qū)的暗棕壤,主要影響因素是()土類主要分布地區(qū)有機質含量(%)統(tǒng)計的標本數(shù)

2、暗棕壤東北地區(qū)2.1416.429棕壤山東半島2.077.0532紅壤南方低山丘陵0.521.9547A.成土母質B.地形C.人類活動D.氣候【解析】選D。我國南方的紅壤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濕熱的環(huán)境使微生物活動旺盛,分解有機質速度快,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低,而且植物生長旺盛,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的速度快也導致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趨于減少。3.土壤空氣和土壤水分貯存于土壤孔隙中,兩者體積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長。下圖中虛線表示土壤中空氣和水分所占比例約為4%和46%。適宜多數(shù)植物生長的理想的土壤空氣和水分比例變幅在()A.B.C.D.【解析】選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氣的組成比例常常共同影響著土壤的

3、熱量狀況。當水分過多時,空氣就會受到排擠,造成土溫下降,土壤缺氧,影響植物生長;如果空氣過多而水分缺少,則會造成養(yǎng)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植物就會枯萎。性狀良好的土壤,則既能通氣透水,又能蓄水保溫。適宜多數(shù)作物生長的理想土壤的空氣和水分組成比例一般在20%30%變化。土壤的淋溶作用與降水有著直接的關系,降水越多,淋溶層越厚。圖 a是不同氣候下(濕潤、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發(fā)育示意圖,圖 b 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與有機質的質量百分比關系示意圖。據(jù)此完成4、5題。4.與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密切相關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質5.能代表草原地區(qū)土壤發(fā)育情況的組合是(

4、)A.甲與 I B.甲與 IIC.乙與 II D.丙與 I【解析】4選A,5選D。第4題,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有機物能夠腐爛形成腐殖質,形成土壤中的有機質。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與土壤肥力的產(chǎn)生密切相關,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第5題,甲圖淋溶層最厚,是在濕潤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乙圖淋溶層最薄,是在干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丙圖淋溶層適中,是在半干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該地區(qū)發(fā)育著草原土壤。森林表層枯枝落葉多,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于草原土壤,下部淋溶作用強,有機質含量少,可以判斷I為草原土壤,故選D。讀土壤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關系圖,完成6、7題。6.圖中影響土壤形成最活躍的要素是()A.風化基巖

5、 B.氣候C.地形D.生物7.圖示區(qū)域()地表徑流量與植被覆蓋率呈負相關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較淺薄土壤的礦物養(yǎng)分主要來自植被地下徑流量受當?shù)貧鉁赜绊懘驛.B. C.D.【解析】6選D,7選A。第6題,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也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肥力的產(chǎn)生與生物作用密切相關。第7題,植被覆蓋率越高,水體下滲越多,地表徑流越少,因此地表徑流量與植被覆蓋率呈負相關,正確;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水土遷移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較淺薄,正確;土壤中的礦物養(yǎng)分來自成土母質,錯誤;地下徑流量受當?shù)亟邓椭脖坏挠绊懘?錯誤?!拘滤季S新考向】8.下圖為土壤與成土母質、氣候、生物的關系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填寫圖中數(shù)碼、代表的地理事物含義:表示綠色植物的_作用,表示綠色植物從土壤中吸收_。(2)氣候對土壤形成的影響主要是通過_和_來實現(xiàn)。我國東北地區(qū)的黑土有機質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3)簡答成土母質與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窘馕觥康?1)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過根部吸收礦物質合成有機物質。第(2)題,氣溫和降水影響著土壤的肥力。第(3)題,結合教材即可回答。答案:(1)光合礦物質(2)降水氣溫氣溫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緩慢,使有機質積累起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