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科學中的語言翻譯在19世紀后期,經典物理學的各個分支已開展成完好而嚴密的理論體系。這種理論體系是有構造、有層次的假設演繹體系,它是數學的和符號的語言系統(tǒng),因此是抽象的和遠離感覺經歷的。這樣一來,在理論的起點(概念的形成、定律的表述等)和終點(把由假設推論出的命題交付實驗檢驗或與觀察定律比擬),就存在著一個語言翻譯問題。這自然地、也是歷史地引起了哲人科學家專門科學家和純粹哲學家是沒有這種敏銳眼力和分析才能的關注和考慮,批判學派的代表人物率先發(fā)出了時代的聲音。一、批判學派的先聲批判學派的領袖馬赫由于輕視理論,專注感覺的分析,因此無視或無暇顧及對科學進展邏輯分析和語言分析,不過他也或多或少涉及到語
2、言問題和語言對科學的作用。在馬赫看來,自然科學知識的惟一源泉是感性知覺。但是,鑒于任何個人的經歷范圍在空間和時間上受到限制,假設每一個人都必須從頭開場,這個結果只能是非常貧乏的??茖W只有通過許多人經歷的交融,通過語言才能朝氣蓬勃地成長。當聲音變得與共同觀察到的外部世界或內部世界的事實、現象聯絡在一起時,才出現了語言交流。此后,這些聲音就逐漸變?yōu)檫@些事實的有意識的記號。借助這些聲音,便有可能在講者和聽者身上喚起此刻未觀察但卻是先前經歷過的事實的觀念,從而廣泛地擴大個人的經歷領域。語言交流不僅是科學起源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在科學描繪和研究中產生比擬動機的工具。比擬是科學內部生活的最強有力的元素,因
3、為所有關聯和所有概念單元都借助比擬進入科學。馬赫認為,語言的主要價值是作為思想交流的媒介。正是語言使我們借助的東西描繪新東西,用與舊東西的比擬分析新東西的情況,這對講者和聽者都是收獲,而且通過交流也使思想更為明晰。語言對單獨思維也具有宏大的價值。詞包容了對某一個興趣領域具有重要性的一切東西,并且引起與這個范圍有關聯的一切圖像,仿佛它們像珠子一樣被串到一條線上。引人注意的是,我們可以在沒有充分意識到詞符所表達的所有圖像的情況下正確地使用詞符,恰如我們沒有仔細看每一單個字母而閱讀一樣。在抽象概念思維中,語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不用詞的思維至少部分也可以實現。馬赫把科學視為對事實的描繪,而描繪那么是在
4、思想中摹擬事實。他把描繪分為兩類:直接描繪即僅僅使用純粹抽象工具的事實的言語報告或語言交流;間接描繪即訴諸已經在其他地方系統(tǒng)闡述的,或者還沒有準確地闡述的描繪,如月亮對于地球來說像重物一樣運動,光像波動或電振動,于是所謂的理論或理論觀念都落入間接描繪的范疇。當新事實變得熟悉時,用直接描繪代替間接描繪不僅是可取的,而且是必要的,而直接描繪不包括非本質的東西,它把自己絕對限制在對事實的抽象理解中。馬赫的結論是:“對于物理學家來說,度規(guī)單位是建筑的基石,概念是建筑的指導,而事實那么是建筑的結果。我們的心理意象(entaliagery)幾乎是事實的完備的替代物,我們借助于它可以斷言所有的事實。馬赫雖然
5、沒有直接涉及到語言翻譯問題,但是從他堅持把現象分解為感覺要素,把理論化歸為事實的直接描繪來看,他似乎認為科學可以翻譯為日常語言,可用日常語言來描繪。彭加勒(hpinar)在批評勒盧阿(lery)的唯名論或極端約定論時,明確地涉及到科學中的語言翻譯問題。彭加勒堅決反對勒盧阿“科學家創(chuàng)造事實的謬說,而認為“科學家并沒有憑空創(chuàng)造科學事實,他用未加工事實制作科學的事實。在彭加勒看來,末加工事實和科學事實的界限雖然不能嚴格地、準確地劃出,但畢竟還是有合理的區(qū)別的。彭加勒以日食為例,把這個事實分析為四個等級:不學無術的人說,天變暗了。天文學家說,日食發(fā)生在9時。天文學家又說,日食發(fā)生在根據由牛頓定律制定的
6、表格所推算出的時間之內。伽利略最后說,日食是地球繞太陽旋轉的結果??紤]到誤差校正,第二個等級還可以細分為:a當我的鐘表指向9時時,日食發(fā)生了。b我的鐘表慢10分鐘,日食發(fā)生在9點10分。如今我們的等級已有6個,盡管沒有理由止于這個數目。例如:上述兩個細分的等級之間并非是最小的間隔。第一個等級也應當細分,因為天變暗在色彩濃淡上還有許多細微的差異,不過它們可用同一陳述“天變暗了表述。而且,一個目睹日食的人感覺到昏暗的印象,這個印象又促使他做了天空變暗的結論,必須把印象和結論區(qū)別開來。在某種意義上,只有第一個事實才是真正的未加工的事實。盡管彭加勒有這樣的看法,盡管和之間存在較大的間隔,和之間的間隔更
7、大,但他還是把未加工的事實定為,因為從第二等級起,事實的表述就要與其他無數的事實相配合。彭加勒注意到:“毋庸置疑,這種分類是充分任意的,以便給人們的自由和隨想留下較大的余地。一言以蔽之,這種分類是一種約定。這種約定被提出時,假使有人問我:這樣一個事實為真嗎?我始終能知道答復什么,我的答復將由我的感覺的證據給予我。假設在日食時,假設要問:天正變暗嗎?世人都將答復:是??墒?,講以明為暗、以暗為明語言的人將會答復:否。彭加勒反問道:“這又有什么意義呢?彭加勒還舉例說,我借助可動的反射鏡觀察電流計的偏轉,反射鏡把亮堂的影像或光點投射到刻度尺上。未加工的事實是:我看到光點移到刻度尺;而科學事實那么是:電
8、流通過回路。彭加勒注意到,電流通過回路這一事實意味著其他許多事情,因為電流本身不僅能用力學效應來顯示,而且也能用化學、熱學、光學等效應來顯示?!耙虼耍谶@里同一個陳述可以適應于數目極多的完全不同的事實。彭加勒通過對事實的分析洞察到:未加工事實和科學事實之間的差異,正如同一未加工事實用法語陳述和用德語陳述的差異一樣。科學事實的陳述是“語言的一種約定,“科學事實只不過是翻譯成方便語言的未加工事實而已。因此,“科學家就事實而創(chuàng)造的一切不過是他闡述這一事實的語言。假如他預言了一個事實,他將使用這種語言,對于所有講這種語言和使用這種語言的人來說,他的預言便擺脫了模棱兩可。在事實領域,科學的自由活動表如今
9、選擇約定語言和有價值的觀察事實上。從事實過渡到定律時,科學家自由活動的成分更大,約定的作用更為顯著。在從定律上升為原理時,就純粹是一種約定的行為,因為原理不再受實驗檢驗,它既不為真也不為假,只是方便而已。于是,彭加勒問道:由于我們的規(guī)律的表述隨著我們采取的約定而變化,由于這些約定甚至可以修改這些規(guī)律的天然關系,因此在復寫這些規(guī)律時,存在著一些獨立于這些約定的東西嗎?也就是說,存在著一些可以起到一般不變性作用的東西嗎?他的答復是肯定的。這種不變性就是未加工事實之間的關系,即事物之間的真關系(注意:彭加勒是一位關系實在論者),而科學事實之間的關系總是要保存與某些約定有關的東西?!胺g的可能性隱含著
10、不變性的存在。翻譯就是準確地別離出這種不變性。例如,破譯密碼就是在進展字母變更時,尋求密件中保存的不變的東西。除了這種客觀的因素外,彭加勒認為,翻譯之所以可以進展,從主觀方面講也在于不同語言的說者具有類似的感覺,能感覺一樣的印象,成認一樣的邏輯原理,一句話具有最低限度的相通的人性。這樣一來,不管語言多么不同,總是可以翻譯;即使既無譯員亦無詞典,兩種語言的人接觸后也能最終互相理解,正像美洲印安人最終理解他們的征服者的語言一樣。正是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人性的存在,使之有可能翻譯少量的語言,從而足以有可能翻譯全部語言。迪昂是在世紀之交對科學中的語言翻譯闡述得最為詳勁最為深化的哲人科學家。迪昂首次明確
11、地把物理學理論視為一個抽象的、符號的或數學的、構造嚴謹的邏輯演繹體系,并獨創(chuàng)性地定義、區(qū)分了形成物理學理論的四個根本操作:物理量的定義和測量;假設的選擇;理論的數學展開;理論與實驗的比擬。其中第一個和第四個根本操作,都離不開語言翻譯。誠如迪昂所說:“在起點和終點,物理學理論的數學展開除非翻譯,否那么便不可能與可觀察的事實結合起來。為了把實驗境況引入運算,我們必須作出用數的語言代替詳細觀察語言的譯文;為了證實理論就該實驗預言的結果,譯文運用必須把數值轉變?yōu)橛脤嶒炚Z言的讀數。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測量方法是在無論在哪個方向上使提出的這種翻譯變成可能的詞典。與此同時,迪昂強調:“譯文是不可靠的,翻譯就
12、是背叛。當一種版本被翻成另一種譯本時,在兩種文本之間從來也不是等價的。在物理學家觀察它們的詳細事實和這些事實在理論家的運算中被表示的數值符號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迪昂以理論事實和實際事實相應于彭加勒的科學事實和未加工的事實的區(qū)分說明了這種差異的特征。所謂理論事實,就是在理論家的推理和計算中代替詳細事實的數學資料的集合,例如溫度以某種方式分布在某個物體上。在這樣的理論事實中,不存在模糊的和不確定的東西。一切都以準確的方式被確定了:所研究的物體在幾何上被確定;它的尺寸是沒有厚度的真正的線,它的點是沒有維度的真正的點;決定它們形狀的不同長度和角度是嚴格的;這個物體的每一點都存在著對應的溫度,對于每
13、一點而言這個溫度是不與其他數相混的數。而與理論事實相對置的、被理論事實翻譯的實際事實沒有剛剛看到的準確性。該物體不再是幾何固體,它是詳細的塊料;溫度計不再給予我們每一點的溫度,而是相對于某一體積的平均溫度,這個溫度不再是確定的數等等。在不使用“近似地、“接近地的詞降低的情況下,便不能描繪實際事實。另一方面,所有構成理論事實的要素都以嚴格的可靠性被確定。迪昂通過對理論事實和實際事實的分析比擬看到,在抽象符號和詳細的事實之間可以存在對應,但不可以存在完全的等同;抽象的符號不可以是詳細的事實的充分描繪,而詳細的事實不可以是抽象符號的逼真實現,物理學用來表達他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詳細事實之抽象的、符號
14、的程式,不可以是這些觀察資料的準確等價物或忠實的描繪。迪昂認為“翻譯就是背叛,其根本原因正在這里。另外,理論事實和實際事實之間的互譯并非一一對應。誠如迪昂所說:單一的理論事實可以被翻譯為無數根本不同的實際事實;單一的實際事實對應于無數不相容的理論事實。這種雙重的觀察以非常顯著的方式呈現出一個希望提出證據的真理:在實驗過程中實際觀察到的現象和物理學家系統(tǒng)說明的結果之間,插入了一個非常復雜的智力精心制作,這種精心制作用抽象的符號判斷代替詳細事實的表達。迪昂堅持理論詮釋在實驗事實的陳述中起著顯著的作用,他不同意彭加勒的下述觀點:物理學理論應該僅僅是容許人們把詳細事實翻譯成簡單的和方便的約定語言。他對
15、彭加勒1902年所舉的例子(迪昂說他1894年就以等價的術語提出了這一切)作了剖析:說“電流在流動僅僅是表述磁化的電流計的指針偏離這一事實的約定語言,這是不正確的。對于“電流在流動嗎?這樣的問題,我的助手完全可以這樣答復:“電流在流動,可是磁體未偏離,電流計顯示出某種缺陷。為什么電流計無讀數,他還說電流在流動呢?因為他在與電流計一樣置于同一電流中的伏特計中觀察到,氣泡正在釋放出來;或者插入同一線路中的白熾燈正在發(fā)光;或者導體斷開時伴隨著電火花;或者繞成的線圈變熱了。因為借助于所承受的理論,這些事實中的每一個像電流計偏離一樣,都可以被“電流在動所翻譯。這群詞語因此并不是用專門的或約定的語言表達某
16、些詳細事實;作為符號程式,它對于不知道物理學理論的人無意義;對于知道這些理論的人來說,它可以以無限不同的方式被翻譯為詳細事實,因為所有這些根本不同的事實都成認同一理論詮釋。在這里,彭加勒也認識到,某導線運載著這么多安培的電流并不表示單一的事實,而表示無限的可能事實,且要借助于各種實驗定律之間的永久關系。迪昂發(fā)問道:這些關系難道不是每一個人所謂的“電流的理論嗎?正是因為這個理論假定,所構造的那個詞語“這么多安培的電流在這根導線中可以濃縮如此之多的不同涵義,因此科學家的作用不限于創(chuàng)造表達詳細事實的明晰而準確的語言;更確切地講,這種語言的創(chuàng)造預設了物理學理論的創(chuàng)造。迪昂通過對物理學實驗的考察和剖析,
17、進一步說明了他的詮釋的涵義。1物理學中的實驗不僅僅是觀察現象,它也是這種現象的理論詮釋。在迪昂看來,物理學中的實驗包含兩部分。首先,它在于某些事實的觀察,這只需注意和感官警覺就足夠了,沒有必要理解物理學。其次,它在于觀察事實的詮釋;為此僅有警覺和實際的眼睛還是不夠的,必須知道所承受的理論及其應用,即必須是一位物理學家。于是,迪昂給物理學實驗下了一個準確的定義:“物理學實驗是對現象的精細觀察,觀察伴隨著對現象的詮釋,這種詮釋借助觀察者認可的物理學理論,用與理論符合的、抽象的、符號的描繪代替實際上搜集的詳細材料。2物理學實驗的結果是抽象的和符號的判斷。日常經歷中無理論詮釋,而理論詮釋卻進入物理學實
18、驗之中。實驗物理學所從事的操作結果斷不是感知一群詳細事實,它是把某些抽象的和符號的觀念互相聯絡起來的判斷的系統(tǒng)說明,惟有理論才能把這些觀念與實際觀察到的事實關聯起來。翻開每一個實驗報告并讀一下它的結論,它們無論如何不是某些現象的純粹的展示,它們是抽象的命題;假如你不知道作者認可的物理學理論,你就無法把意義與這些命題連結起來。3惟有現象的理論詮釋使儀器的使用成為可能的。理論詮釋不僅表如今實驗結果表述的形式中,它在實驗者所運用的儀器中也清楚地表現出來。假如我們不用數學推理承受的抽象的和圖式的描繪代替構成儀器的詳細客體,假如我們不把這種抽象的組合提交隱含著理論的同化的演繹和運算,那么實際上就不可能使
19、用我們在實驗中擁有的儀器。因此,物理學家做實驗時,兩種不同的儀器表象充滿他的思想:一種是他正在操縱的詳細儀器的圖像;另一個是借助理論所提供的符號而構成的同一儀器的圖式模型;正是在這種理想的和符號的儀器的根底上,他進展他的推理,他正是把物理學的定律和公式應用到這種理想的和符號的儀器的。這樣一來,實驗校正無非是用實驗的理論詮釋引進的改善,是詞語的矯正。出于上述理由,迪昂認為,要理解物理學家的陳述,就必須非常仔細地探究他詮釋他的觀察事實的理論。假如這位物理學家成認的理論是我們承受的理論,假如我們一致遵循詮釋同一現象的同一法那么,那么我們講一樣的語言,并可以互相理解??墒钱斘覀冇懻摬粚儆谖覀儗W派的物理
20、學家的實驗時,情況并非如此;尤其是當我們討論與我們分開50年、100年或2000年的物理學家的實驗時,情況尤其并非如此。我們此時必須建立我們正在研究的作者的理論觀念與我們的理論觀念之間的對應,并且借助我們使用的符號重新詮釋他借助他的符號詮釋的東西。假如我們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那么對他的實驗的討論將是可能的;這個實驗將是用對我們來說是外來的、但我們卻具有其詞匯表的語言給出的證據的一部分。相反地,假如我們不能得到這位物理學家的理論觀念的充分信息,假如無法在他所采納的符號和我們承受的理論所提供的符號之間建立起對應關系,那么他借以把他的實驗結果進展翻譯的命題對我們來說既不真也不假;它們將無意義,是死的
21、字母;對我們的眼睛來說,它們將是伊特拉斯坎(etrasan)的或利古里亞(ligurian)的銘文對銘文研究者來說的東西:用譯不出的語言寫的文獻。先前時代的物理學家積累的多少觀察就這樣永遠地失去了!它們的作者忽略告訴我們他們通常詮釋事實的方法,從而不可能把他們的詮釋變?yōu)槲覀兊脑忈?。他們用一種記號密封了他們的觀念,而我們缺乏鑰匙翻開這些記號。迪昂關于翻譯即背叛(不完全等價,非一一對應),測量是詞典,實驗需詮釋,詮釋非翻譯的思想值得引起人們的注意和研究。這些思想近百年后在庫恩那里得到“回應,盡管庫恩并不熟悉迪昂的思想。二、庫恩的“回應雖然紐拉特(neurath)和卡爾納普(rarnap)受到迪昂的
22、影響,但他們二人以及其他邏輯經歷論者在科學中的語言翻譯問題上似乎著力不多。不過,他們二人倡導的物理主義語言它主張可以建立一種理想的、以紀錄學說為根據的、符合句法規(guī)那么的語言,用物理科學的措詞來說明一切科學事實自詡具有主體間的可交流性,從而能到達統(tǒng)一科學的目的。這種帶有復原論色彩的物理主義實際上認為,各門學科語言均可翻譯為物理學的語言,這在理論中到頭來只是一廂情愿的烏托邦。在80年代,庫恩從語言哲學的角度開展了他60年代提出的學說。此時,庫恩把他的不可通約性沖淡為部分不可通約性,而且把它代之以不可翻譯性。也就是說,聲稱兩個理論不可通約,等于聲稱不存在中性語言、公共語言或另外的語言,可以用來把視為
23、句子集合的兩種理論毫無剩余或毫無損失地加以翻譯。庫恩不同意奎因(vquine)、戴維森(dhdavidsn)、普特南(hputna)等人把翻譯與詮釋混為一談,他把二者加以嚴格區(qū)分,以說明他的(部分)不可翻譯性觀點。所謂翻譯,是知道兩種語言的人所作的事。面對用這些語言撰寫或口述的文本,譯者要系統(tǒng)地用另一種語言的詞或詞串代替該文本中的詞或詞串,以致能產生在另一種語言中的等價的文本。在譯本中,意義和指稱的同等性是兩個明顯的要求,另外能或多或少告訴我們一樣的表達,描繪或多或少一樣的思想和狀況。翻譯的兩個特征是:第一,在翻譯開場前,用宋翻譯的語言就存在。也就是說,翻譯的事實并不改變詞或短語的意義。當然,
24、也可以增加一個給定術語的指稱的數目,但是它不能改變那些新、舊指稱被決定的方式。第二,譯文惟一地由代替(不必要一一對應)原文中的詞和短語的詞和短語組成,注解和譯者序不是譯文的一部分,完美的譯文不需要它們。所謂詮釋,正是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所理論的事業(yè)。與翻譯者不同,詮釋者起初可以只要求一種語言,他賴以工作的文本在整體上或部分上是難以理解的噪聲或銘文??虻膹氐追g者(radialtranslatr)事實上是詮釋者。觀察圍繞文本制作的行為者和環(huán)境,始終假定健全的涵義可以由明顯的語言行為者構成,于是詮釋者就尋求該涵義,竭力創(chuàng)造假設。假如詮釋者成功了,他就學會了新語言。那種語言是否能翻譯為詮釋由以開場的
25、語言,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獲得一種語言與由他翻譯成詮釋者自己的語言是不同的。利用詮釋,詮釋者可以發(fā)現其他理論中不能用詮釋者的語言加以翻譯的詞語。例如,18世紀化學中的phlgistn是在燃燒時放出的,它減少了空氣的彈性和維持生命的性質,等等。這樣的現代語言短語組合起來也不能產生phlgistn的現代譯文,因為它與其他不可翻譯的術語priniple和eleent構成互相聯絡和互相定義的集合。只有整體地獲得它們,人們才可以辨識18世紀的化學是什么。它不同于20世紀的化學,不僅在它就實物和過程所說的東西方面不同,而且在構造和劃分大部分化學世界的方式方面不同。同樣地,在牛頓力學中,質量和力兩個術語也
26、必須與力質量加速度一起學習,它們也無法翻譯為亞里士多德物理學或愛因斯坦物理學的語言。當然舊語言中的大多數詞匯在形式和功能方面等價于歷史學家或聽眾語言中的詞匯。但其余的那么是不熟悉的,必須學習或再學習。這些詞匯是不可翻譯的,對此歷史學家和一些前輩不得不發(fā)現或創(chuàng)造意義,以便提出他們賴以工作的或可以理解的文本。詮釋就是這些術語的用法被發(fā)現的過程,歷史學家在他們自己的著作中使用它們,并把它們教給其別人,只是沒有引起翻譯問題。在這里,庫恩看到部分整體論必然是語言的根本特征這是對迪昂的理論整體論的開展。庫恩從語言哲學的角度進一步分析說,不同的語言給世界強加了不同的構造,每一個指稱術語是詞典(1exin)網
27、中的結點,由該結點輻射出標準的標記,人們用標記鑒別結點術語的指稱。這些標準將一些術語聯結在一起,并使它們與其他術語保持間隔 ,從而在詞典中建立起多維構造。這個構造映照出詞典可以用來描繪的世界構造的諸多方面,同時也限制了可以借助詞典來描繪的現象。在這里,同源構造,即映照同一世界的構造可以利用不同的標準聯絡的組合形成。這樣的同源構造(hlgusstruture)保持的、缺乏標準標記的東西是世界的分類范疇(taxniategry)和它們之間的同異關系(siilarity/differenerelatinship)。語言共同體成員共同具有的是詞典構造的同源,他們的標準不必是一樣的,但他們的分類構造必須
28、匹配。庫恩在下述境況中找到翻譯的不變量(這與彭加勒關于翻譯的可能性隱含關系的不變性的思想有契合之處):與同一語言共同體的兩個成員不一樣,互相可翻譯的語言說者不需要具有共同的術語,但一種語言的指稱表達必須與另一種語言的共同指稱表達相匹配。這些語言說者們所使用的詞典構造必須是一樣的,即必須保持一樣的分類范疇和共有關系。假設情況不是這樣,那么翻譯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翻譯行不通的地方交流仍可建立,這需要非常不同的詮釋過程和語言習得。這個過程并不神秘,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也許還有小孩,每日均致力于這種過程。在1987年的講演中,庫恩明確闡述了保真翻譯并非總能完成。也就是說,通常不可能用目前使用的術語代替
29、古老文本中的術語,使得如此形成每一個陳述的真值可以恰當地用于它的原始真值。眾所周知,在文學中,譯文不可能是嚴格的,原來語言中的詞語所攜帶的聯想,只能部分覆蓋譯文語言中它們最接近的對應詞的聯想。翻譯科學的困難比一般認為那樣更像翻譯文學的困難。而且,在科學和文學二者中,相關的困難不僅表如今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翻譯之時,而且也表如今同一語言的較早文本和較晚的文本中。阻礙保真翻譯的,正是詞典構造上的差異,即它詳細化的等級關系和同異關系的差異。因為詞典提供應人們的不是一個世界,而是一組可能的世界,該世界共同具有自然類,從而共同具有一個本體論。在這個詞典限制下的科學工作是常規(guī)科學??茖W的開展有時打破了
30、這種限制,重新構造了詞典的一些部分,并接近以前不能承受的世界,從而造成文本的反常。正是這些反常,使得保真翻譯不能進展,于是只好求助于詮釋。詮釋之所以可以進展,是因為一種人類語言的說者總是可以找到一個橋頭堡,由此進入另一種語言,這樣的橋頭堡對于獲得第二種語言是必不可少的。獲得的橋頭堡不需要特別廣闊和僵硬。在原那么上,它根本不必要容許保真翻譯。在理論中,它無疑允許某些保真翻譯,但僅僅是在局限的范圍內。假如橋頭堡是為它的功能效勞的,那么被一種詞典證明的某些分類范疇本質上必須用另一范疇覆蓋。尤其是,它必須是其成員可以被直接證明挑出的某些范疇的狀況。這種覆蓋純粹是為獲得第二種詞典的前提,需要的只是成員資
31、格的覆蓋而不是等價。這樣一來,人類共有的區(qū)分和判斷才能能使學習者形成和檢驗關于特定對象和境況當那個詞典的使用者利用特定的詞或短詞時,他就在指稱的境況的假設,對于第二個詞典的獲得來說必不可少的。被新詞典聚集起來的一些對象和境況也被舊詞典聚集起來,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亞里士多德的tin泛指各種類型的變化,諸如物體下落,橡子長成橡樹,疾病康復,小孩長大成人等,從而它是狀態(tài)變化,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兩個端點和在兩個端點之間轉移所經過的時間。因此,亞里士多德的tin無法用近代力學的術語翻譯(tln具有趨向自然位置的傾向,其速度與近代的也不一樣),但是它卻可以被詮釋,因為二者畢竟有可以覆蓋的部分。三、簡短的評論1以馬赫為首的批判學派以其敏銳的科學預見和深邃的哲學洞察,在世紀之交為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平涼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糧食工程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中澳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GMP基礎知識課件
- 737機型培訓課件
- 【名校密卷】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一)及答案
- 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告與數字營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消防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電力大學《第二外語(三)(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紅樓夢黛玉葬花》課件
- (T8聯考)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12月第一次聯考評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02382管理信息系統(tǒng)試題及答案
- 消防預埋合同模板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選擇性必修三 《邏輯與思維》重難點知識
- 國開2024年秋中國建筑史(本)終考任務答案
- 新生兒敗血癥(共22張課件)
- 頌缽療愈師培訓
- DB5116T23-2024建設工程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規(guī)程
- 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風險管理手冊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