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案(七年級初一必修教案設(shè)計)_第1頁
《端午日》教案(七年級初一必修教案設(shè)計)_第2頁
《端午日》教案(七年級初一必修教案設(shè)計)_第3頁
《端午日》教案(七年級初一必修教案設(shè)計)_第4頁
《端午日》教案(七年級初一必修教案設(shè)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AGE8PAGE8端午日教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shè)計)端午日教案(蘇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shè)計)一、學習目標:1、了解湘西端午習俗,感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2、學習并掌握虛實相生的場面描寫的方法。二、學習重點:1、了解湘西端午習俗:賽龍舟,捉鴨子等。2、學習并掌握虛實相生的場面描寫的方法。三、學習難點:學習并掌握虛實相生的場面描寫的方法。四、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五、學習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唐代文秀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詩。(幻燈片1)端午文秀(唐)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2、提問:大家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意思嗎?明確:告訴我們端午節(jié)的由來:紀念屈原。3、提問:

2、同學們知道端午節(jié)有什么習俗嗎(學生說,教師相機補充)明確:文中提到的湘西的端午習俗有畫王字,蘸雄黃酒,賽龍舟,捉鴨子等。補充:還有掛艾蒲,系香袋等端午習俗,目的是避邪驅(qū)瘟;另外還有吃粽子等習俗是為了祭祀、紀念屈原4、多媒體展示:全國各地端午習俗。(幻燈片2)教師小結(jié):由于地方不同,各地端午節(jié)的習俗也不完全相同,那么,湘西人民是怎樣迎端午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沈從文寫的一篇短文端午日。(幻燈片3)(二)簡介作者過渡:讓我們先走近作家沈從文,了解一些關(guān)于他的基本情況。沈從文(1902-1988),苗族人,生于風光如畫、富有傳奇性的湘西鳳凰縣,是現(xiàn)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主要作品有小說邊城、長河、

3、散文集湘行散記。端午日就選自邊城。(幻燈片4)教師補充兩點:1、沈從文老師只是小學畢業(yè),卻當上了大學教授,這一切完全是靠-自學成才;2、如果你在新華書店看見沈從文老師的書,你一定要買回來看看。只要你打開他的書,你就會被書中所描寫的充滿神秘色彩的湘西世界所吸引!希望正處于金色年華的同學們能多多地親近文學:多讀書,讀好書,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三)出示學習目標(幻燈片5)1、了解湘西端午習俗,感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2、學習并掌握虛實相生的場面描寫的方法。教師解說:本節(jié)課我們將和同學們走進斑斕多彩的民俗文化,通過對湘西端午習俗的了解,來感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學習運用虛實相生的方法進行場面

4、描寫。(四)檢查預習,注意多音字、形似字1、下面加點字的讀音你掌握了嗎(幻燈片6)蘸()酒茶峒()洞穴()老鸛()河吶()喊泅()水(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生說一個,教師就用鼠標點出一個正確讀音。)2、你能根據(jù)意思為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嗎(幻燈片7)ho喜愛(好事的軍人)好ho跟壞相對(好處)(強調(diào):文中有“好事的軍人”一短語,讀ho。)3、你能說出下列形近字的區(qū)別嗎(幻燈片8)戍(sh)戌(x)戊(w)明確:戍點;戌橫;戊中空。文中有“戍(sh)軍長官”一詞,讀sh。(五)聽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教師范讀課文并巡視,同時請學生思考:端午這天湘西人民舉行了哪些活動你能從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一下嗎(幻

5、燈片9)讀后明確:舉行了兩項活動賽龍舟和捉鴨子,從文中第三小節(jié):“船和船的競賽,人和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明方能完事”一句可以得知。這樣,通過第三小節(jié),我們一下子就拎動了全文(全文就是重點寫了賽龍舟和捉鴨子這兩項端午活動)。這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研讀語文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一點突破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多運用這種方法研讀文章。(六)深入學習:欣賞精彩的場面描寫,并摹寫1、剛才我們已經(jīng)拎出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請問:在賽龍舟和捉鴨子這兩個場面描寫中,哪一個寫得最詳細、最精彩?明確:賽龍舟的場面。(出示圖片:幻燈片10)2、在描寫賽龍舟的盛況時,作者運用哪些詞語準確地寫出了漿手、帶頭的、鼓手、鑼手

6、賽船時的動作這些詞語對表現(xiàn)賽船的場面有什么作用體現(xiàn)了賽手們的什么精神(幻燈片11)明確:動詞有持、劃、坐、拿、揮動、敲打、調(diào)理等;(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請同學先找出文中描寫賽龍舟場面的相關(guān)段落,然后邊讀邊劃)作用:表現(xiàn)賽船時的熱烈氣氛;(學生齊讀這一語段,強調(diào)剛才劃出的動詞須重讀,深入體會后學生即可以得出這一答案)體現(xiàn)精神:賽手們的合作精神。(從文中“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一句可以看出)補充:不僅賽龍舟的時候需要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在生活中、學習中,同學們也要發(fā)揚這種精神。3、賽手們同心協(xié)力、奮勇爭先時,岸上的觀眾在干什么(幻燈片12)明確:吶喊助威。(提示:可用原文語句回答)4、整個場面引起了作者

7、怎樣的聯(lián)想(幻燈片12)明確: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zhàn)時擂鼓的種種情形。(提示:可用原文語句回答)5、齊讀這一場面,讀出感情和氣勢。(強調(diào):動詞要重讀,“便使人想起”一句要讀得投入,整個朗讀應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6、教師邊出示投影邊小結(jié):賽龍舟的場面真是熱烈非凡,鼓聲、鑼聲、吶喊聲,這是作者耳聞目睹的真實場面,是場面描寫中的實寫;“便使人想起”,這是作者的聯(lián)想,是虛寫。正是運用了準確的動詞以及虛實相生的寫作方法,賽龍舟的場面才顯得特別精彩。(幻燈片13)7、摹寫:捉鴨子的場面其實也獨具特色,只是寫得比較簡略,下面就請大家運用虛實相生的方法,以“兵士們將30只綠頭長頸的大雄鴨放進

8、河里”為開頭,寫一段場面描寫。(幻燈片14)要求:寫出水中軍民人等捉鴨子的動作;寫出岸上觀眾的情況;寫出這樣的場面使你引起了怎樣的聯(lián)想?150字左右。(5分鐘)8、學生寫片段,教師巡視。9、學生交流。(看學生大致寫好后,教師請5-6名學生起來交流所寫片段。)(七)拓展延伸:模擬采訪過渡:熟悉了湘西賽龍舟和捉鴨子的活動后,你是不是想了解更多的湘西端午習俗呢?下面我們就開始模擬采訪活動。(出示幻燈片15)1、作為揚州電視臺的特約記者,現(xiàn)派你到湘西做一次關(guān)于“民風民俗”的專訪。在賽龍舟和捉鴨子的現(xiàn)場,你將采訪哪些人(漿手、帶頭的、鼓手、鑼手、岸上觀眾)你準備從哪些方面提問具體要求:兩人組成,一人扮記

9、者,一人扮被采訪者;記者的提問必須與端午、中秋等“民風民俗”有關(guān),問題一般不超過3個;被采訪者要說出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舉例:老大爺,您好!我是揚州電視臺的記者,請問一下你們這兒每年端午節(jié)都舉行哪些活動呢你喜歡這些活動嗎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嗎(幻燈片16)2、學生采訪活動。3、討論:當一個個洋節(jié)被炒作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你怎么看已經(jīng)漸漸被人們遺忘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幻燈片17)4、學生討論。5、小結(jié):同學們各抒己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作為老師,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在這里強調(diào)三點:第一、民俗是中國心。十幾億人,在同一時間,吃粽子,吃餃子,吃元宵,沒有人組織,沒有人號召,更沒有人命令,這是一種非常神秘、偉大的力量。這就是民俗的魅力。第二、民俗是民族的根。越是經(jīng)濟全球化,我們民俗越要本土化。第三、民俗又是民族的魂。作為發(fā)展中國家,我們搞現(xiàn)代化的目的是要壯大自己,而不是使自己被西化掉。一句話,我們不反對接受西方的一些洋文化,但是不能忘記自己民族優(yōu)秀的民俗文化。在吸收別人的優(yōu)秀事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