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中華傳統文化故事一、德1.德高望重富弼,字彥國,北宋洛陽人。他出身貧寒,從小勤奮好學,知識淵博,舉止豁達,氣度不凡。富弼從二十六歲起開始做官,在他任職的四十多年中,他對北宋王朝盡忠職守,在處理內政外交、邊防戍守、監(jiān)察刑獄、賑濟災民等各種事務中,都做出了顯著的業(yè)績,因而不斷被加官進爵。他曾先后擔任過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成為天子倚重、百官仰慕的名臣。富弼為人恭順溫和,即使當了宰相之后,也不會仗勢欺人,每當下屬官員或平民百姓來拜見時,他都以禮相待。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
2、72年),富弼年老退休,隱居洛陽。一次,他坐轎外出經過天津橋時被百姓認出,人們全都聚攏在他的坐轎周圍,原本熱鬧的集市頃刻間變得空無一人。因此,司馬光稱贊他為“三世輔臣,德高望重”。釋 義:指品德高尚,聲望很高。出 處:晉書簡文三子傳2.潔身自好潔身自好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不與同朝貪官同流合污,被人陷害遭到流放。他常常一邊走,一邊吟唱著楚國的詩歌,心中牽掛著國家大事。一天,屈原來到湘江邊,一個漁夫見到他后驚訝地問:“你不就是屈原大夫嗎?為何落到這般地步?”屈原嘆息道:“整個世道就像這泛濫的江水一樣渾濁,而我卻像山泉一樣清澈見底?!睗O夫故意說:“世道渾濁,你為何不攪動泥沙,推波助瀾?何苦
3、潔身自好,遭此下場。”屈原說:“我聽說一個人洗頭后戴帽,先要撣去帽上的灰塵;洗澡后穿衣先要抖直衣服。我怎么能使自己潔凈的身軀被贓物污染呢。”漁夫聽這番話后對屈原正直高尚的品格十分敬佩,于是唱著歌,劃著船離開了。釋 義:形容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保持自身潔白,不同流合污。也指顧惜尊重自己,不與他人糾纏。出 處:楚辭漁父3.腳踏實地司馬光,字君實,夏縣涑水鄉(xiāng)人,人稱涑水先生。他是宋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主編。這部巨著在我國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司馬光青年時代就喜好研究歷史,讀過不少史書。宋英宗時,他受命主編通鑒,前后十九年中,無時無刻不在努力鉆研,專心寫作。他的工作態(tài)度非常嚴謹
4、,對許多章節(jié)都做了反復修改。全書編成時共二百九十四卷,另有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包括上起戰(zhàn)國,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宋神宗將這部書定名為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三年,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京師,住在洛陽獨樂園。這段時間里他經常與邵雍閑游談心。有一次,司馬光問邵雍:“你看,我這個人怎么樣?”邵雍回答說:“君實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啊!”邵雍對司馬光的評價確實恰如其分,不愧是司馬光的知己。釋 義 :本義指雙腳在地面上站穩(wěn),踏踏實實做事。形容做事認識,作風質樸,不虛夸,不浮華,不投機取巧。出 處:邵氏見聞錄4.路不拾遺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做買賣的人途經武陽(今河北大名、館陶一帶),不小心把
5、一件心愛的衣服丟了。他走了幾十里后才發(fā)覺,心中很著急,有人勸慰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聽了半信半疑,心里話:這可能嗎?轉而又一想,找找也無妨。于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釋 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國家安定,人們思想品德高尚,社會風氣很好。出 處:舊唐書5.見賢思齊老子是楚國的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又稱老聃,曾在周朝擔任文官,負責古代圖書典籍的收藏和管理,但當他看到周王室日漸沒落,周王對有識之士的治國之策根本不予理睬后,憤然辭官,開始了講學活動,在周王朝成了一個很有社會地位和知識淵博的學者。當時孔子在魯國,正是青年好學的
6、時候,他一面講學,一面四方求學拜師。有一天,他聽到學生南宮敬叔稱贊老子是一個有真才韜略的學者,便決定去拜見??鬃诱埬蠈m敬叔作引導,不遠千里從魯國去會見老子??鬃咏涍^長途跋涉,帶著學生們來到洛邑。老子異常興奮,特地帶著徒弟前去迎接。相見后,盡管年齡相差懸殊,雙方稍有幾分拘謹,由于孔子的真誠求教,老子還是毫無保留地傳授了治學的道理,并贈給孔子有關的圖書典籍,二人從此結為知己。釋 義: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指十分有上進心和進取心。出 處:論語里仁6.內助之賢晏嬰是戰(zhàn)國時齊景公的宰相,軀體不甚高大,據云長不滿六尺(相當現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干,名聞諸侯,有一天晏嬰出門,坐著車子,由他的御
7、者(馬車夫)駕車。那位御者的妻子很賢淑,當御者駕著車子,經過自己家的門口時,他的妻子在門縫里偷看,看見她丈夫揮著馬鞭,現出洋洋得意的樣子。當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時,她就責他道:“晏嬰身長不滿六尺,當了齊國的宰相,而且名聞天下,各國 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我看他的態(tài)度,還是很謙虛,一點也沒有自滿的意思;你身長八尺,外表比他雄偉得多,只做了他的駕車人,還洋洋得意,顯得很驕傲的樣 子,所以你不會發(fā)達,只能做些低賤的職務,我實在替你覺得難為情?。 庇咦詮穆犃怂拮拥脑捄?,態(tài)度逐漸轉變了,處處顯得謙虛和藹,晏嬰看見御者突然謙和起來,覺得很奇怪,問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說的一番話老老實實地告訴晏嬰。晏嬰為
8、他聽到諫勸,能夠馬上改過,是一個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薦他當了大夫的官。由這內助之賢的故事,后人把它引伸出來,恭維人家有賢淑的妻子。今日一般人對妻子能夠幫助丈夫,使丈夫的事業(yè)、學業(yè)、品格方面都有了進展,增加丈夫在社會上的地位,就稱他有內助之賢。 釋 義:妻子能夠幫助丈夫,使丈夫的事業(yè)、學業(yè)、品格方面有進步,提高丈夫在社會上的地位。出 處:宋史后妃傳上序7.糟糠之妻宋弘,字仲子,東漢初期的名臣,他不僅以清節(jié)威德著稱于世,在處理夫妻關系上的所作所為,也為后世稱道。漢光武帝即位以后,宋弘被拜為太中大夫,后來又做了大司空,被封為侯。他將自己所有的田地租稅收入和朝廷的俸祿,用來贍養(yǎng)九族中的人,而自己官高位
9、顯,家中卻沒有多少財產。 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的丈夫死了,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時常請她入宮見面、聊天,也想替姐姐再找一個好丈夫。一天,兩人坐在一起議論朝中大臣,光武帝想趁此機會看看姐姐態(tài)度,于是問道:“看我這朝中眾臣,誰是真正的賢士?”公主回答說:“依我之見,宋弘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他人無法跟他相比。”這樣一來,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寬慰姐姐說:“別急,等我想個辦法,慢慢找機會把這事辦了?!?由于深知宋弘的為人,光武帝頗動了一番腦筋。他知道要是讓人直接去說媒,而宋弘不同意,這豈不是讓姐姐的面子丟盡了,自己也不好下臺。于是過了幾天,他找個機會召見宋弘,讓公主坐在
10、屏風后面聽他們談話。 光武帝問宋弘:“我聽說民間有這樣的諺語,說一個人當了高官,他過去的舊相識就要被換掉,不再來往了;一個人要發(fā)了大財,他過去的妻子就會被拋棄,另尋新人,是這樣的吧?這是人之常情??!” 宋弘聽了,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他正色回答皇上的問話說:“臣聽說人貧賤時交的朋友,富貴的時候不能忘記他們;貧賤時同甘共苦、患難與共的妻子,也不能因為自己富裕了就休棄她,這才是一個真正的賢達之士所做的?!甭犃诉@話,皇上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更佩服他的為人了。 同枕之緣幾生修來,結為夫婦,就應該終生相守、相敬如賓,怎么能因為一方地位的變化而變化呢?更不能嫌妻子老丑而另擇新歡。應該牽手走過人生之路,不離不
11、棄、共進共退。 釋 義:糟糠,窮人用來充饑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過患難的妻子。出 處:后漢書宋弘傳 8.見義勇為天下有名的巧匠公輸般,為楚國制造了一種叫云梯的攻城器械。楚王想要用這種器械攻打宋國。墨子當時正在魯國,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動身,走了十天十夜直奔楚國的都城,去見公輸般。 墨子對公輸般說:“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借你之力殺掉他,請允許我送你十鎰黃金作為報酬?!惫敯愫懿桓吲d,他說:“我義度行事,決不去隨意殺人?!蹦悠鹕硐蚬敯惆菀菊f:“我聽說你造了云梯,用來攻打宋國。宋國有什么罪呢?楚國的土地有余而人口不足,現在犧牲本來就不足的人口,去爭奪自己已經有余的土地,這不能算是聰明。宋國
12、沒有罪而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你明白這些道理卻不去諫止,不能算作忠。你不殺一人而準備殺宋國的眾人,確實不是一個明智的人?!惫敯阏J為墨子說的很對,但覺的已經答應了楚國,不好反悔。墨子請他引見去見楚王,公輸般答應了。 墨子見到楚王,曉以大義,說的楚王心服口服,但楚王還是說:“公輸般為我制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國?!?墨子于是解下腰帶圍作城墻,用小木塊作為守城的器械,要與公輸般較量一番。公輸般幾次設置了攻城的妙計,墨子則全部加以抵御,公輸般只好認輸,但卻說:“我已經知道該用什么方法來對付你,不過我不想說出來?!蹦诱f:“我也知道你用來對付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是不想說出來罷了。”楚王問兩人到底在說
13、什么,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不過是要殺死我,殺死了我,宋國就無人能守城,楚國就可以放心的去攻打宋國??墒俏乙呀洶才帕宋业膶W生300人,帶著我設計的守城器械,正在宋國的城墻上等著楚國的進攻呢?所以,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絕懂防守之道的人,楚國還是無法攻破宋國?!庇谑?,楚王放棄了進攻宋國的打算。 墨子成功的勸阻了楚王,便起程回魯國。途徑宋國時,適逢天降大雨,于是想到一個閭門內避雨,看守閭門的人卻不讓他進去。殊不知,正是墨子剛剛挽救了宋國,使宋人免遭滅頂之災,實在是宋國的恩人。宋人卻毫不知情,而墨子也不求任何回報。 釋 義:指見到合乎正義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出 處:論語為政二、和1.賓至如歸 公孫僑是
14、春秋時期的政治家。他曾當過鄭國的卿士,在他執(zhí)政期間,實行改革,整頓田地疆界和溝渠,做了很多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事。他還把法律條文鑄在鼎上公布,廣泛聽取老百姓的意見。這些改革給鄭國帶來了新氣象。 有一年,鄭簡公派公孫僑出訪晉國。公孫僑到達晉國后,晉國國君晉平公以大國自居,借口國內有喪事,沒有及時會見他。公孫僑很氣憤,就讓他的隨行人員拆掉晉國賓館的圍墻,使自己的馬車能夠自由出入。晉國有個叫士文伯的大夫聽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賓館,批評公孫僑說:“我國為了預防強盜,保證諸侯國來賓的安全,所以修建了賓館,筑起了圍墻?,F在你們把它毀了,我們怎么接待外國的客人呢?”公孫僑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們鄭國是小國,不敢安
15、居,因此按時準備財寶前來進貢。誰知貴國國君國事繁忙,抽不出工夫來接見,我們不敢貿然呈上禮品,也不能把禮品放在露天,擔心這些東西會因為受潮、干壞或者蟲蛀而受到損失。聽說過去晉文公的時候,賓館寬敞明亮,就跟現在君王居住的宮殿差不多。晉文公接見外賓也很及時,接待熱情周到,使賓客有回到自己家里一樣的感覺?,F在,貴國國君的寢宮豪華氣派,而賓館的大門卻矮小得難以通過車馬。為了保存好獻給貴國的禮品,我們只得把圍墻拆掉?。 睍x平公接到士文伯的報告后,自覺理虧,于是熱情接見了公孫僑。不久,晉國便重新修建了一座寬敞明亮的賓館。釋 義:客人到這里,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形容待客殷勤、周到。出 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2
16、.雪中送炭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輕的時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來之不易。因此,他特別愛護老百姓。有一年冬天,天氣特別冷,到處都是白皚皚的積雪。宋太宗在皇宮里面,穿著龍袍,烤著炭火,還覺得寒氣逼人。他命人拿來美酒,借酒來驅趕寒冷。他一杯酒還沒有喝完就開始想:我住在皇宮中,穿著狐貍皮做的龍袍,烤著炭火,還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貧苦農民,他們又沒有炭火烤,不知會凍成什么樣兒?我必須想點兒辦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想到這里,他馬上召來開封府尹,對府尹說:“現在天寒地凍,我們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就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現在馬上帶上衣食和木炭,替我去慰問他
17、們,幫助他們迅速解決這個燃眉之急?!遍_封府尹一接到圣旨,馬上帶領他的所有隨從,準備好衣服、糧食和木炭,挨家挨戶地送到老百姓手中。凡是沒米沒衣服的就給他們送去米和衣服;而那些沒有柴燒的,就給他們送去木炭,讓他們烤火。那些有困難的災民非常感動,都稱皇上是“雪中送炭”。釋 義: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困難或危急的時候,給人以物質或精神上的幫助。出 處: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3.禮賢下士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城東門的守門人。魏公子吳忌知道了,前去問候,要送給他一份厚禮。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說:“我?guī)资陙硇摒B(yǎng)品德,堅持操守,終究不能因我守城門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厚禮
18、。”公子于是就大擺酒席,宴飲賓客。大家齊坐定之后,公子就帶著車馬以及隨從人員,空出車子左邊的座位,親自到東城門去迎接侯先生。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就徑自上車,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貴座位,絲毫沒有謙讓的意思,想藉此來觀察公子的誠意。只見公子手握馬韁繩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場,希望委屈您的車馬,載我去拜訪他?!惫恿⒓瘩{車前往市場,侯先生下車去會見他的朋友朱亥,眼睛斜瞇縫著眼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著,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時暗暗地觀察公子的反應。公子的臉色更加溫和。此時,魏國的將軍、宰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貴賓坐滿堂上,正等著公子舉杯開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握著韁繩替侯先
19、生駕車。隨從人員都暗自責罵侯先生。侯先生看到公子臉色始終不變,才辭別朋友,登上車子。到家后,公子領著侯先生坐到上位,并向全體賓客贊揚地介紹了侯先生,滿堂賓客無不驚異。正當大家酒興酣時,公子起立,走到侯先生面前向他敬酒祝福。侯先生趁機對公子說:“今天我侯嬴為難公子也夠瞧的了。我只是個東門的守門人,可是卻委屈公子車馬,親自在大庭廣眾之中迎接我,本不應該再去訪問朋友,卻又要公子屈尊陪我去。然而我要成就公子愛士的美名,故意讓公子車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藉拜訪朋友以觀察公子,結果公子更加謙恭。街市上的人都以為我是小人,而認為公子是個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啊!”酒宴散了之后,侯先生于是成了公子的上賓。釋 義:指
20、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份去結交。出 處:新唐書李勉傳4.寬仁厚人孝文帝太和十年,群臣京城西郊商議國事,孝文帝拓跋宏下詔,令人用自己的馬車迎接高允去西郊的住所板殿觀瞻察視。行至途中,馬忽然受驚而狂奔起來,車翻了,高允的額眉受傷三處。拓跋宏和馮太后派醫(yī)送藥,慰問探望。駕車的車夫將要因此事而受到重罰,高允得知后,趕忙上朝,陳奏自己安然無恙,請求免去車夫的罪過。在此之前,也曾發(fā)生過一件類似的事情,魏帝讓中黃門蘇興壽攙扶高允行走,一次曾在風雪中遇犬受驚而跌倒,蘇興壽為此非常害怕。高允卻安慰鼓勵他,不許把這是張揚出去。蘇興壽說:“我為高允辦事,共同相處了三年,從來沒有見過他發(fā)
21、過脾氣?!备咴蕦θ搜普T,誨人不倦。他對親人的感情極深厚,對故舊朋友念念不忘。他謙虛謹慎,善于汲取別人的長處。盡管身居高職,地位顯赫,但志向卻同無官階無資產的百姓一樣。高允性格簡易通達,不隨便與人交往游歷。當年,獻文帝平定青州,收復齊國故地的時候,曾將當地的名門望族遷徙到了代地。當時,眾多的仕宦人物輾轉遷徙,長途跋涉都已經饑寒交迫。高允把自己的財物全部分發(fā)給徙民,用來幫助救濟他們的生活,并且慰問周到,關懷入微。人們無不為他仁厚的心懷所感動。他招收徙民中有才能的人,然后上表奏請魏帝,請求任用。當時人們議論紛紛,都對這些新選用的人員存有疑慮,高允卻說:“選用人才,任用能人,不宜于壓制身份低微的人
22、?!碧褪荒暾拢咴嗜ナ?,享年九十八歲。釋 義:對待他人寬容忍讓,樂于幫助別人。出 處:魏書5.平易近人西周初,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于魯,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齊,周公仍在朝攝政輔佐周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倍烬R之后,五個月就去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快?”太公說:“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碧髞砺犝f了伯禽匯報政事的情況,長嘆說:“魯國后世必定會北面臣服于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贬?義:原指道路平坦,比喻
23、態(tài)度平和。指態(tài)度謙遜溫和,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理解。出 處:史記魯周公世家三、勤1.磨杵成針李白小的時候很聰明,但也很貪玩。一天,他逃學到小溪邊,看見一位老婆婆手里拿著根鐵杵(鐵棍),在一塊大石頭上磨。李白很納悶便問道: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給女兒磨一根繡花針。李白聽了很吃驚,又問道:這么粗的鐵杵,什么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呢?老婆婆笑了笑回答說: 我這樣不停地磨下去,這鐵棒就會越來越細。這鐵棒比以前已經細了不少,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李白聽后很受啟發(fā),回家刻苦用功,終于成為唐代大詩人。釋 義:本義指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難的事也能做成。出 處
24、: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2.聞雞起舞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侯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經幾次進入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仍然不懈地讀書。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薄。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鳴叫,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
25、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未間斷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釋 義:聽到雞叫,就馬上起來練武。比喻志士仁人及時發(fā)奮,刻苦自勵。出 處:晉書祖逖傳3.夜以繼日周公旦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哥哥姬發(fā)領導的攻伐殷商的事業(yè)中,起了很大作用。擔起輔助朝政的重任后,他忠于職守,為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嘔心瀝血。周武王死后,由周公旦輔助成王執(zhí)政。有些
26、貴族猜忌他,在成王面前造謠,說他有篡位的野心,有的兄弟還和紂王的兒子武庚勾結起來,發(fā)動武裝叛亂。此外,東方的夷族也乘機作亂。但周公堅韌不拔,遵照武王的遺志辦事,他消除了成王的誤解,擊敗了武庚的叛亂和夷族的反抗,制定了禮法和刑律,繼續(xù)分封諸侯,并建筑洛邑(今河南洛陽),設立了東都成周。由于為國操勞過度,周公在東都建立后不久就去世了。臨死前,他還諄諄告誡大臣們,一定要幫助天子管好中原的事;自己死后要葬在成周,以表示雖死不忘王命。孟子贊揚他說:“周公想兼學夏、商、周三代開國君主的賢德,來把周朝治理好,如果有不適合于當時情況的,他就抬起頭來想,夜以繼日地想,等想出了好的辦法,便坐著等待天明,馬上去施行
27、。”釋 義:本義指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出 處:莊子至樂4.廢寢忘食孔子年老時,開始周游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的葉邑(今河南葉縣附近)。葉縣大夫沈諸梁,熱情接待了孔子。沈諸梁人稱葉公,他只聽說過孔子是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學生,對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學生子路打聽孔子的為人。子路雖然跟隨孔子多年,但一時卻不知怎么回答,就沒有做聲。以后,孔子知道了這事,就對子路說:“你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為人呀,努力學習而不厭倦,甚至于忘記了吃飯,津津樂道于授業(yè)傳道,而從不擔憂受貧受苦;自強不息,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紀。這樣的話呢?”孔子的話,顯示出他由于有
28、遠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實。釋 義:本義指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到了忘我的程度。出 處:列子開瑞篇5.程門立雪 北宋時期,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歡研究學問,到處尋師問友,曾在著名學者程顥門下求學。后來程顥去世了,他又到程顥的弟弟程頤所建的伊川書院求學。那時楊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虛心好學、尊師重友,因此深得程頤喜愛。 一天,楊時和同學游酢一起向程頤請教問題,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睡覺。由于求學心切,所以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楊時和游酢卻一動不動立在雪中。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發(fā)現門外的兩個雪人。程頤深受感動,更加
29、盡心盡力地教楊時。楊時也不負重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釋 義: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重教,誠心求學。出 處:宋時楊時傳6.懸梁刺股漢朝有個學生叫孫敬,他從小勤學苦讀,經常一個人不停地閱讀,往往到了十分疲倦時還不肯休息。他用一根繩子,一頭系在房梁上,一頭結在頭發(fā)上。如果打瞌睡就會扯痛頭發(fā),他立刻驚醒,繼續(xù)苦讀。戰(zhàn)國時期的蘇秦,為了拼命讀書,身邊放了一把錐子。夜晚一打瞌睡,他就用錐子猛刺大腿。腿痛了就睡不著了,他再繼續(xù)讀書。后人將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便稱作“懸梁刺骨”。釋 義:形容讀書學習發(fā)憤刻苦。出 處:戰(zhàn)國策秦策一7勵精圖治公元前68年,漢朝名將霍光因病去世。御史大夫魏相根據歷史教訓
30、和霍氏家族的專權胡為,建議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對魏相極度怨恨和恐懼,便假借太后命令,準備先殺魏相,然后廢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后,先發(fā)制人,采取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從此以后,漢宣帝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他直接聽取群臣意見,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還降低鹽價,提倡節(jié)約,鼓勵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魏相領著百官盡職,很符合漢宣帝的心意。漢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發(fā)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終于使國家興旺發(fā)達起來。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釋 義:指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出 處:漢書魏相傳四、禮1.閉門思過西漢昭帝時,
31、燕人韓延壽曾做過東郡(今山東鄆城)的太守。他善于聽取部下的勸告,積極采納好的主意。他在東郡當官三年,號令嚴明,辦案果斷迅速,結果,社會風氣大大好轉,使東郡成為當時全國治理得最好的一個郡縣。后來,韓延壽又當上了左馮翊(今陜西大荔)的太守。在任的前幾年,他從不到地方巡視。有一次,有一個部下勸他到下面走一走,視察一下各地縣官的政績。韓延壽說:“各縣都有賢明的長官,督郵也能明辨善惡,我下去巡視恐怕用處不大反而增加麻煩?!辈肯掠终f:“現在正值春忙時節(jié),下去也好看看農民的耕種之事?!表n延壽只好出行。他剛走到高陵縣(今陜西高陵),就有兄弟倆因爭田之事直接找他告狀。這件事使他感到非常難過,他說:“我作為太守,
32、是一郡之長,卻不能救化百姓,結果導致民眾有骨肉爭訟,既傷風化,又使賢人孝子受辱,責任全都在我身上,我還是自己退職讓賢吧?!钡诙欤屯妻o稱病,閉門思過。地方官員見他這樣,也都深感自己失職。韓延壽的舉動也深深感化了爭田地的那兄弟倆,他們兩人由互爭變?yōu)榛プ專⑶抑鲃忧皝碡撉G請罪。韓延壽非常高興,親自接見,并以酒肉熱情地款待,勉勵他們知錯能改。這件事讓當地老百姓和官員都對韓延壽更加敬重,從此,在左馮翊再也沒有爭訟之事發(fā)生。釋 義:關起門來反省自己的過錯。比喻人有自知之明能夠自我批評,檢查自己的過失。出 處:鏡花緣2.從善如流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它為了防御楚國,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楚國即
33、發(fā)兵進犯鄭國。晉軍有約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與楚軍相遇,楚軍不戰(zhàn)而退。晉將趙同等人主張乘機攻占楚國的蔡地。他們催請欒書元帥下令行動,但知莊子不讓欒書元帥發(fā)兵,說:“楚軍已撤,鄭國轉危為安,我們就不該進攻楚國?!睓钑獛浻X得有理,毅然命令大軍撤回晉國。對此,左傳稱贊欒書的舉動是“從善如流,宜哉?!贬?義:形容樂于聽取正確的意見,接受善意的規(guī)勸,像流水那樣快而自然。出 處:左傳成公八年3.名正言順公元前501年,五十一歲的孔子當了魯國的中都宰。孔子做了一年,很有成績,被提升為管理建設工程的司空;不久,轉而為司寇。在五十六歲那一年,孔子又代理相國職務。他參與國政,僅僅三個月,魯國的風俗就大大變了樣。
34、孔子的成就使齊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八十個美貌的女子,讓她們穿上華麗的衣服,教她們學會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駿馬,一起送給貪圖享樂的魯定公,以腐蝕他的意志。這一計果然奏效,魯定公沉湎于歌舞淫樂之中,不再過問政事??鬃拥膶W生子路見到這種情況,便對孔子說:“老師,我們可以離開這里了吧!”孔子回答說:“魯國現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禮法把典禮后的烤肉分給大夫們,那我還可以留下不走。”結果,魯定公違背常禮,沒有把烤肉分給大夫們,于是孔子離開魯國,來到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問孔子,他在魯國得到的俸祿是多少,孔子回答說是俸米六萬斗。于是,衛(wèi)靈公也給他這個數的俸米。跟隨孔子的學生們見有了安身之處,都很高興。子路
35、尤其高興,問孔子道:“衛(wèi)國的國君讓您去治理國政,您首先干些什么?”孔子略為思索一下,說:“我以為首先要糾正名分。”子路不客氣的說:“老師未免太迂腐了,這有什么糾正的必要呢?”孔子說:“君子對他所不知道的只存疑在心中。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講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國家的禮樂教化也就興辦不起來;禮樂教化興辦不起來,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老百姓就會不知如何是好,連手腳都不曉得往何處擺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說的出來,講出來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辈痪茫腥讼蛐l(wèi)靈公說了孔子不少壞話,衛(wèi)靈公就派人監(jiān)視孔子的出入。孔子怕繼續(xù)留在這里出事,在衛(wèi)國只居住了十個月,就離開了
36、。釋 義: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后多指做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出 處:論語子路4.三思而行季文子是當年的魯國大夫,他辦事辦得很謹慎,什么事情都先想來想去,經過仔細思考以后再決定怎么做??追蜃勇牶笳f,只要正面考慮一下,反面考慮一下,就可以去做了。遇事當斷則斷,又不能魯莽,要從好處即順利的方面想一下,也要從壞處即失敗的方面想一下,作好了最好的打算和最壞的打算后,就要做出果斷的決定,立即執(zhí)行或放棄。釋 義:指經過多次考慮才去做。出 處:南齊書公冶度5.安步當車戰(zhàn)國時,齊宣王有一次召見隱士顏躅,讓他步行過來講話時,顏躅拒絕了。他對齊宣王說:“我如果按大王的話走過去,那就意味著我屈從權勢;而大王要是
37、能夠屈尊走過來,卻能夠顯示出大王您禮賢下士的風度。您說是我仰慕權勢好呢,還是大王尊重賢人好呢?”后來,齊宣王認為他是個賢士,便邀他留下。顏躅卻拒絕說:“大王,我是過慣隱居生活的人,已習慣于饑餓時把飯當肉吃,把慢慢走路當做乘車,您還是讓我回去吧!”說完,顏躅便告別齊宣王,重返山林,繼續(xù)過他的隱居生活去了。釋 義:本義指慢慢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得其樂。出 處:戰(zhàn)國策齊策四 6.大器晚成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崔琰的人在袁紹的手下當兵。他見袁紹的兵每經過一個地方,就挖開那里的墳墓搶奪金銀財寶,非常不道德,就向袁紹提建議。袁紹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就讓他做了門官。后來,袁紹被曹操打敗,崔
38、琰被俘虜了。曹操覺得崔琰是個人才,就沒有殺他,并讓他在自己的身邊任職。有一次,匈奴的使者來朝見曹操。曹操覺得自己長得不夠魁梧,就讓崔琰假裝成自己,而他自己卻裝成個侍衛(wèi)。由此可見,崔琰深得曹操賞識。崔琰的堂弟崔林,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說話。因此親友們都說,崔林和崔琰相比,簡直相差太大了。但崔琰并不這樣認為。他每次碰到親友把他和崔林相比,就對他們說:“崔林其實很有內才,只是現在暫時還沒有被人發(fā)現,但將來一定會有人發(fā)現他的。古人說大器晚成,意思就是說,做好大器皿要比小器皿需要的時間長很多。同樣的道理,像我這樣的小人物,自然很快就會被人知道。但像崔林那樣的大人物,人們了解他就要遲一點了。因此,你們千
39、萬不要小看崔林?!焙髞恚嫦翊掮f的那樣,崔林被曹操發(fā)現了。曹操先任命他做自己的主薄。而后又升職,成為曹操的得力助手,地位和成就都遠遠超過了崔琰。釋 義:原指大的或貴重的器物需要很長時間的加工才能完成?,F指有才能的人要長期磨練,往往很晚才取得成就。也用作對長期不得志者的安慰話。出 處:三國志魏書崔琰傳7.心悅誠服孟子主張實行仁政治理國家,反對靠實力來使人歸服。他明確提出凡靠實力來壓服人家的,人家是不會心悅誠服的。他在一次談話中,以商湯和周文王得天下的道理以及孔門弟子心服孔子的事例進一步說明了自己的主張。他說:“想依靠實力并假借仁義來達到稱霸諸侯的,一定要憑借強大的國力;而依靠道德行仁政而統治
40、天下,則不一定要依靠多么大的國力。商湯當時的統治范圍僅有七十里,周文王的也只不過百里??珊髞硭麄兇_實統一過中國。凡靠強力壓服人家的,人家不會心服的,只是因為他力量強大的緣故;而以德服人者,則心悅誠服。就象七千弟子誠服孔子一樣?!贬?義:誠心誠意地服從或佩服。出 處:孟子公孫丑上8不恥下問春秋時,衛(wèi)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非常虛心好學。他死后,衛(wèi)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這種虛心好學的精神,特意授予他一個謚號“文”??鬃拥牡茏幼迂暡幻靼灼渲械挠蓙?,便去問孔子,孔子解釋說:“他聰明而又虛心好學,而且從不因為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恥,所以稱之為文?!焙髞恚安粣u下問”就成了孔子的治學方法之一。 釋 義:不把向
41、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出 處:論語公冶長9.孺子可教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的公子,姓姬,后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才改名為張良。有一天,張良來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揀起來!”張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對方年紀很老,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那老人見了,又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很不高興,但轉念想到鞋都拾起來,又何必計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轉身走了。張良愣愣地望著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歷,果然,
42、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請到橋上來見我?!睆埩悸犃耍B忙答應。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氣地說;“跟老人約會,應該早點來。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又過了五天,張良起了個早,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說:“你又比我晚到,過五天再來?!庇诌^了五天,張良下決心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天蒙蒙亮時,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橋來,趕忙上前攙扶。老人這才高興地說;“小伙子,你這樣才對!”老人說著,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給張良,說:“你要下苦功鉆研這部書。鉆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師?!睆埩紝先吮硎靖兄x
43、后,老人揚長而去。后來,張良研讀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釋 義:本義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后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出 處:史記留侯世家五、愛 1陶母教子陶侃是東晉潯陽人,曾任荊州、江州等地刺史,是晉代很有作為的官員。陶侃幼年喪父,家中十分貧窮,他的母親湛氏靠紡織供養(yǎng)他讀書,湛氏還教導他要好好做人。長大后,陶侃做過管理捕魚的小官,名謂“魚梁吏”。一次,很愛母親的他派人給媽媽送去了一罐魚干,以表自己的孝心。誰知湛氏見了,并不領情,她讓來人原封不動地把東西帶回去,同時還捎去了一封信。在信中,湛氏批評兒子道:“你在外當差,把公家的東西送給我,
44、這是不孝順,你這樣做會讓我為你擔心啊!”陶侃聽了母親的教誨,十分后悔,此后再也不敢占公家的東西。后來,陶侃成為一名很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陶侃的成就,與他母親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釋 義:陶母湛氏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從小事做起,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出 處:世說新語賢媛2孟母斷織孟軻小時候,背誦詩文,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小孟軻突然停止背書,一段時間后,接著再背誦下去。(發(fā)現這種情況),小孟軻的母親知道他是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途停止背書?”小孟軻回答說:“書中有些地方忘記了,后來又記起來了。”(這時),小孟軻的母親拿起刀割斷她織的布,用這種方法來告誡他(讀書不能
45、半途而廢)。從此以后,小孟軻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容了。 釋 義:指學習做事必須全神貫注,專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廢。 出 處:列女傳六、恒1愚公移山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達七百里,高達七八千丈。它們原來位于冀州的南部、黃河北岸。北山有個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進來都要繞遠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和你們盡力挖平兩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您的力量,并不能削減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紛紛說:“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庇薰谑?/p>
46、帶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河曲智叟笑著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憑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頭怎么樣?”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不能改變的地步,還不如寡婦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的,可是山不會增高加大,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山。從此,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面,沒有高山阻隔了。2精衛(wèi)填海夏朝以前,國家還沒有正式形成,那時的帝王遠不如后來的帝王那樣富有,享有許多特權,帝王的子女身份也并不尊貴,和普通百姓沒有什么區(qū)別。傳說,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性格開朗活潑,而且喜歡打抱不平。炎帝很喜歡她,經常帶她到東海去游泳。有一天,女娃出去找別的小孩子玩,在路上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子都累得趴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女娃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廠房安裝承包協議合同
- 幼兒園教師合同協議書
- 人才委托服務合同
- 大數據技術解決方案服務合同
- 工程造價之~合同
- 基坑支護冠梁施工勞務合同
- 綠化種植協議合同
- 輪胎合伙協議合同
- 先簽協議后解除勞動合同
- 合同協議契約精神
- 兒童太陽系知識科普課件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 第10課《金與南宋的對峙》教學設計
- MRI基礎知識教學課件
- 農貿市場消防設施檢測與保養(yǎng)措施
- 染發(fā)全部知識培訓課件
- 2022-2027年中國無錫市養(yǎng)老地產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 檔案管理實務基礎試題及答案
- 2025空壓機節(jié)能升級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合同
- 上海楊浦區(qū)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真題2024
- 質控工具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