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小學六年級《環(huán)境教育》教案 全冊精品_第1頁
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小學六年級《環(huán)境教育》教案 全冊精品_第2頁
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小學六年級《環(huán)境教育》教案 全冊精品_第3頁
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小學六年級《環(huán)境教育》教案 全冊精品_第4頁
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小學六年級《環(huán)境教育》教案 全冊精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小學六年級環(huán)境教育教案全冊精品第一課天氣與節(jié)氣教學目標1.了解一些天氣現(xiàn)象,學習描述天氣狀況。2.背誦相關的天氣諺語,認識天氣預報常用的標識,增強環(huán)保意識。3.初步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的來歷、名稱和含義,感受節(jié)氣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系。教學重點1.認識天氣,增強環(huán)保意識。2.初步認識二十四節(jié)氣的名稱和含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天氣預報視頻教學過程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二、開動腦筋,認識天氣1.除了剛才所說的幾種,你還知道哪些天氣現(xiàn)象? 2那么怎樣來描述一天的氣象?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樣獲得天氣消息的呢?(看電視聽廣播上網看報紙手機短信)4.現(xiàn)代科學技術很發(fā)達

2、,我們獲得天氣變化的途徑有這么多。那我們古人是怎樣了解天氣變化的呢?(利用天氣諺語。)三、暢所欲言,交流氣諺1.學生閱讀背誦教材上的諺語。2.學生交流匯報搜集到的天氣諺語,并就難懂諺語做簡單解讀。3.總結:古人的優(yōu)秀經驗我們要繼承,當代的科學技術我們更要利用?,F(xiàn)代我們最常用的了解天氣變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氣預報。)四、探究園地,學習預報1.我們先來看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請大家邊看邊想: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圖形符號有哪些?天氣預報包括哪些內容?2.匯報交流。(1)天氣預報常用符號:請幾生前臺板畫,教師課件補充。(2)天氣預報包含信息:氣溫、陰晴(降水)、風力、風向、空氣質量等。3.嘗試播報天氣。出

3、示濟南第二天的天氣情況,請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播報天氣。先組內練習,再推薦播報。4.探究天氣與人類的關系(1)剛才我們了解了關于天氣的許多知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歡什么樣的天氣?討厭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2)那么天氣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怎樣的影響呢?學生交流探討。教師多媒體展示:天氣與交通、天氣與日常生活、天氣與農業(yè)生產、天氣與軍事的圖片。(3)教師歸納:由此可見,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充分地利用天氣預報,就能預知近期天氣,就可以未雨綢繆,有效地趨利避害。(4)幾種極端天氣給我們的啟示。國家氣候中心專家還指出,2010年極端天氣有增長趨勢。國外也頻頻出現(xiàn)一些極端天氣事件,同學們,看到這

4、些事件,你想說點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五、齊心協(xié)力,知曉節(jié)氣認識了天氣,那什么是節(jié)氣呢?什么是節(jié)氣?節(jié)氣指二十四時節(jié)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那二十四節(jié)氣是怎么來的呢?學生閱讀教材中提供的小資料。知曉節(jié)氣的來歷:把地球公轉的軌道分成24份,每15度為一個節(jié)氣,便有了二十四節(jié)氣。2.二十四節(jié)氣的名稱及含義。(1)學生讀背二十四節(jié)氣歌。(2)指導說出二十四個節(jié)氣的名稱。(3)學生嘗試理解二十四節(jié)氣的含義,教師補充引導。六、走出校園,觀察記錄1.選擇一種在下雨前后有反應的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并寫出觀察記錄。2.搜集積累相關農諺。第二課我是地球小公民教學目標:1、懂得地球上

5、生物之間息息相關,它們都是人類的朋友。2、明確地球發(fā)生的一系列的變化以及產生變化的原因,引導學生熱愛地球,保護地球。3、明確作為小公民應怎樣去做。教學重點:弄清地球產生的變化以及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明確作為小公民的職責。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地球是個大家園,我們不孤單,有許多的朋友,植物、動物我們都是地球的主人。二、探究園地(一)地球為人類提供資源生物資源作食品,水資源作氣候調節(jié),大氣作能源釋放,礦物作能源物資,星球固體表面做活動場地,森林草原作棲息地,沙漠戈壁作考場明確地球的慷慨無私。(二)感受人類的自私1、地球的變化2、變化的原因三、齊心協(xié)力,保護地球:如何愛護地球,保護家園?讓我們

6、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生討論,完成書上的表格。四、走出校園,親身實踐1、閱讀小資料世界地球日2、制定一個方案,組織一次宣傳活動,呼吁大家愛護動植物,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課本小資料:“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于美國。年月日,在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和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的倡議和組織下,美國數十萬群眾參與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呼吁創(chuàng)造一個清潔、簡單、和平的生活環(huán)境。 作為現(xiàn)代環(huán)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huán)境法規(guī)的建立。年月日,全球多個國家、億多人同時在世界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環(huán)境保護宣傳活動,呼吁改善全球整體環(huán)境。這項活動得到了聯(lián)合國的肯定。年月日, HYPERLINK /w

7、orld/2009-04/23/content_11238549.htm 第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將今后每年的月日定為“世界地球日”。世紀年代,“地球日”的發(fā)起人創(chuàng)立了“地球日網絡”組織,將全世界環(huán)保主義者聯(lián)合起來推動“地球日”活動的開展。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但人類的活動卻對地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能源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由此引發(fā)的極地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發(fā)展。 HYPERLINK /fortune/2004-04/20/content_

8、1430117.htm 保護地球資源環(huán)境、尋求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已刻不容緩。在今年“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地球日網絡”發(fā)起“綠色一代”計劃,倡導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向可持續(xù)模式轉變。該計劃呼吁公眾維護三條核心原則:消除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性,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利用,創(chuàng)造一個“無炭”的未來;承諾個人消費習慣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相符合;建立“綠色經濟”,通過為貧困人群創(chuàng)造“綠色崗位”使其脫貧,并將全球教育體系轉變?yōu)榄h(huán)保型。 從世紀年代起,中國在每年的月日都舉辦“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并根據當年的情況確定活動主題。年,中國確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題為“認識地球,保障發(fā)展了解我們家園的深處”,旨在通過系列活動

9、提高公眾對資源國情的認識,以及對地學在資源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和管理及防災減災中重要作用的認識。教學參考:全球十大環(huán)境問題(一)全球 HYPERLINK /view/631901.htm 氣候變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類生產活動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的組成發(fā)生變化。大氣質量受到影響,氣候有逐漸變暖的趨勢。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對全球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較高的溫度可使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將升高6厘米,因而將使一些海岸地區(qū)被淹沒。全球變暖也可能

10、影響到降雨和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使氣候反常,易造成旱澇災害,這些都可能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和破壞,全球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生活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二) HYPERLINK /view/72036.htm 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約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為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并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大氣層,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fā)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 臭氧層被破壞,將使地面

11、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線輻射能破壞生物蛋白質和基因物質脫氧核糖核酸,造成細胞死亡;使人類皮膚癌發(fā)病率增高;傷害眼睛,導致白內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類、蔬菜等的生長,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層,殺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從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鏈和自由氧的來源,影響生態(tài)平衡和水體的自凈能力。(三) HYPERLINK /view/4579.htm 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多樣性公約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所構成的生態(tài)綜合體;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在漫長的生物進化

12、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物種,同時,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也會使一些物種消失。所以說,生物多樣性是在不斷變化的。 近百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fā),加之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有關學者估計,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估計到21世紀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損失可達其總數的15%30%。在中國,由于人口增長和經濟發(fā)展的壓力,對生物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生物多樣性所遭受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大約已有200個物種已經滅絕;估計約有5000種植物在近年內已處于瀕危狀態(tài),這些約占中國高等

13、植物總數的20%;大約還有398種脊椎動物也處在瀕危狀態(tài),約占中國脊椎動物總數的7.7%左右。因此,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以及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活條件,同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四) HYPERLINK /view/2741.htm 酸雨蔓延酸雨是指大氣降水中酸堿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這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xiàn)。 酸雨對人類環(huán)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妨礙水中魚、蝦的成長,以致魚蝦減少或絕跡;酸雨還導致土壤酸化,破壞土壤的營養(yǎng),使土壤貧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長,造成作物減產,危害森林的生長。此外,酸雨還腐蝕建筑材料,有關資料說明,近十幾年來,酸雨地區(qū)

14、的一些古跡特別是石刻、石雕或銅塑像的損壞超過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區(qū)。我國華南酸雨區(qū)是唯一尚未治理的。(五) HYPERLINK /view/424597.htm 森林銳減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yǎng)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六) HYPERLINK /view/141966.htm 土地荒漠化全球陸地面積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積29%。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經濟損失每年423億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億公頃,

15、其中33億遭到荒漠化威脅。致使每年有600萬公頃的農田、900萬公頃的牧區(qū)失去生產力。人類文明的搖籃底格里斯河、幼發(fā)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變成荒漠。中國的黃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嚴重。(七) HYPERLINK /view/42413.htm 大氣污染大氣污染的主要因子為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鉛等。大氣污染導致每年有30-70萬人因煙塵污染提前死亡,2500萬的兒童患慢性喉炎,400-700萬的農村婦女兒童受害。(八) HYPERLINK /view/3313.htm 水污染水是我們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觸最多的物質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險品。(九) HYPERLIN

16、K /view/2860.htm 海洋污染人類活動使近海區(qū)的氮和磷增加50%-200%;過量營養(yǎng)物導致沿海藻類大量生長;波羅的海、北海、黑海、東中國海(東海)等出現(xiàn)赤潮。海洋污染導致赤潮頻繁發(fā)生,破壞了紅樹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魚蝦銳減,漁業(yè)損失慘重。(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危險性廢物是指除放射性廢物以外,具有化學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蝕性和其他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廢物。美國在資源保護與回收法中規(guī)定,所謂危險廢物是指一種固體廢物和幾種固體的混合物,因其數量和濃度較高,可能造成或導致人類死亡,或引起嚴重的難以治愈疾病或致殘的廢物。第三課避免電磁輻射【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環(huán)境問題產生

17、的原因。2通過調查能說出臨沂市存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及環(huán)境問題帶來的危害。3培養(yǎng)學生合作調查環(huán)境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1調查收集臨沂市環(huán)境問題的資料,拍攝一些實景照片,繪制一些圖片。2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網絡查詢使學生了解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危害,結合調查撰寫報告?!经h(huán)境教育滲透點】1通過調查,認識臨沂市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2在課堂討論過程中,使學生了解環(huán)境保護的措施。3通過學習,認識環(huán)境對人類的影響,樹立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窘虒W重點及難點】本課重點為學生調查內容的報告,難點為討論防治環(huán)境污染的措施及如何引導學生將環(huán)境保護從觀念走向實踐?!窘虒W過程】電磁輻射污染對公眾的身體健

18、康有潛在的、長期的影響,甚至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在5月8日閉幕的全國電磁輻射環(huán)境污染源調查總結會上專家一致呼吁,要加強電磁輻射的環(huán)境管理。調查結果表明,在廣播電視發(fā)射設備、通信、雷達及導航發(fā)射設備;工、科、醫(yī)高頻設備,交通系統(tǒng)電磁輻射設備和高壓電力系統(tǒng)5大電磁輻射污染源中,最大、最集中的電磁輻射是廣播電視發(fā)射設備。據調查,目前全國廣播電視發(fā)射設備共10235臺,總功率130萬千瓦;數量最多、功率最大的是工、科、醫(yī)高頻設備。全國共14756臺,合計功率2500萬于瓦。據專家介紹,電磁輻射對人類有很大的傷害,人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人體暴露在強電磁場中會產生有害效應,包括白內障、熱損傷、痙攣和耐久力下降等。環(huán)

19、境中的電磁輻射對電器設備的影響較大,如干擾通訊、影響精密儀器、家電和心臟起搏器等,有時甚至還會引起炸彈引爆和使飛機不能正常起飛或降落,造成災難性后果。為此,專家呼吁,國家應盡快制定電磁輻射環(huán)境管理條例,加快立法進度,依法管理;在全國電磁輻射環(huán)境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進行重點電磁輻射環(huán)境污染源的申報登記和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作,建立重點污染源檔案和數據庫,使電磁輻射建設項目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及審批制度。當前應重點抓好位于市區(qū)或市郊的衛(wèi)星地面站、移動通訊、集群專業(yè)網通信、尋呼通信及大型發(fā)射臺、高壓輸變電設施環(huán)評、監(jiān)督工作;加強電磁輻射管理、科研、監(jiān)測隊伍建設。生活在美好的家園里,擁有良好的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同學

20、都向往的。請大家看這些圖畫,多么令人向往。(顯示圖畫)我們每個同學都是地球的一員,責無旁貸要為環(huán)境保護出一份力。環(huán)境保護不僅僅停留在我們的觀念中,還要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那么,我們同學為環(huán)境保護做那些事情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課后思考。第四課化學農藥的功與過教學目標:1、明白化學農藥的功與過,辯證看待問題。2、明白過量使用農藥的危害。3、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4、對使用農藥的情況進行分析歸納,并寫出調查報告。教學重點:明確化學農藥的功與過,知道生物防治的方法,會寫調查報告。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農藥的發(fā)明保證了農業(yè)的增產,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負面效應。二、開動腦筋想問題:1、遇到病蟲

21、害怎么辦?2、為什么瓜果要洗凈?三、暢所欲言化學農藥功與過。1、化學農藥的功勞:2、化學農藥的危害:A、對害蟲的天敵也有傷害作用,破壞自然界的平衡。B、長期使用,害蟲產生抗藥性,使用量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C、土壤環(huán)境遭受污染。D、對水體造成污染。E、在農產品中殘留,進入食物鏈。四、生物防治1、什么是生物防治2、防治的主要方式3、生物防治的優(yōu)缺點五、走出校園:調查農民使用農藥的情況,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歸納,并寫出調查報告。第五課拒絕白色污染教學目標1、識別什么是白色污染,利用多種活動,得出白色污染對環(huán)境,對人類生活、生存帶來的危害。2、使學生熱心于宣傳環(huán)保,自覺抵制白色污染,注重綠色消費,

22、自覺節(jié)約資源。教學準備“一次性飯盒、塑料袋”編織的衣裳、課前對學校每天產生的垃圾量作調查.教學重點1、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2、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觀念,拒絕白色污染。教學過程(一)引出主題1、講課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嗎?”引入課題,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歌聲中走入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 2、請同學們欣賞對話:甲:大家好!我是環(huán)保小精靈。乙:大家好!我是地球媽媽。(身上披著用“一次性飯盒、塑料袋”編織的衣裳。 )甲: 地球媽媽,您這是怎么了?乙:嗚嗚,“白色污染”給害的。甲:“白色污染”是???乙:“白色污染”是人們最難解決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它們并不白色的,只是一次性塑料飯盒、塑料包裝袋“典型”大多是白色,這才這么“美名”。甲:哦,人類地球,怎能忍心看到她備受摧殘而傷心呢?讓從現(xiàn)在做起,行動起來,愛護的地球媽媽吧! 甲:地球媽媽,把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