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4 物質的比熱 一課一練(2課時 答案)第4節(jié)物質的比熱第1課時物質的比熱 學生版1如圖所示的甲、乙兩杯水的溫度都升高50 ,則()A乙杯水吸收的熱量較多B甲杯水吸收的熱量較多C甲、乙兩杯水吸收的熱量一樣多D無法比較2下列各種情況中,物質的比熱會發(fā)生變化的是()A一杯水倒掉一半B水凝固成冰C0 的水變成4 的水D將鐵塊銼成鐵球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B溫度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C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D熱量從熱量多的物體向熱量少的物體傳遞4下列語句:天氣真熱;物體吸熱;摩擦生熱;熱不可耐。其中“熱”表示“溫度”的
2、是()A B C D5如圖所示,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分別倒入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杯內各放一個同樣的電加熱器,且通電時間相同。由此可知()A煤油吸收的熱量大于水吸收的熱量B煤油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吸收的熱量C煤油升高的溫度大于水升高的溫度D煤油升高的溫度等于水升高的溫度6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7近年來,我國在持續(xù)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為了比較水和干泥土的比熱
3、容,小明做了如下實驗:在兩個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內分別裝入室溫溫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氣球,將它們一同浸入熱水中,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中還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 相等。(2)本實驗通過觀察到 ,表明水的比熱容比干泥土大。(3)海綿城市建設增大了水域和綠地面積,能有效地緩解城市升溫較快的問題,請解釋:為什么增大水域面積可以緩解城市升溫?。8水具有比熱容大的特點,下列生活和生產中的現(xiàn)象與此特點無關的是()A圖甲海邊的晝夜溫差較小B圖乙空調房間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濕度C圖丙冬天暖氣設備用熱水供暖D圖丁用水冷卻汽車發(fā)動機9下表是一些物質的比熱容。單位:J/(kg)水 4.2103煤油、冰 2.
4、1103砂石 0.92103鋁 0.88103干泥土 0.84103銅 0.3910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tài)無關B100 g水的比熱容是50 g水的比熱容的兩倍C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吸收相同的熱量,銅塊溫度變化較大D寒冬季節(jié),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會破裂,主要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10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吸熱能力的大小,小華做了如圖甲所示的探究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質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物質 溫度升高10 所用的時間/s 溫度升高20 所用的時間/s 溫度升高30 所用的時間/s食用油 68 136 204
5、水 98 196 294(1)實驗中,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的目的是 。(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填“水”或“食用油”)的溫度升得更高。(3)小雨經過分析思考,將實驗裝置加以改進,如圖乙所示。與圖甲的實驗裝置相比,圖乙的優(yōu)點是更容易控制 相同。圖乙的實驗操作中存在一處錯誤:沒有控制相同。11為了比較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物質自身的特性有關,小明選取了水和煤油進行實驗,并組裝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將質量和初始溫度相同的煤油和水分別裝在兩個相同
6、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燈同時開始加熱,并適時記錄兩者的溫度(記錄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加熱的時間/min 0 1 2 3 4 5水的溫度/ 25 27 29 31 33 35煤油的溫度/ 25 28 31 34 37 40(1)實驗時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大小的方法有:方法一: ;方法二: 。(2)從表中可得出的結論是: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加熱5 min后,煤油升高的溫度高,煤油的比熱容比水 (填“大”或“小”)一些。(3)為了縮短實驗時間,使效果更加顯著,下列改進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多選)。A將兩個燒杯均蓋上相同的蓋子B將裝置移到通風良好處進行C減少水和煤油的質量12烈日炎炎的夏季,
7、白天海灘上的沙子熱得燙腳,但海水卻非常涼爽。請你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同樣的日照條件,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溫度不一樣。13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本領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物質 質量 /g 溫度升高10 所需要的時間/s 溫度升高20 所需要的時間/s 溫度升高30 所需要的時間/s沙子 30 64 89 124水 30 96 163 220(1)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 。(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 (
8、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熱量。(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中,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溫度更高。(4)實驗中有些同學發(fā)現(xiàn):剛開始加熱時,情況與(3)中結論不符,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第4節(jié)物質的比熱第1課時物質的比熱 教師版1如圖所示的甲、乙兩杯水的溫度都升高50 ,則(C)A乙杯水吸收的熱量較多B甲杯水吸收的熱量較多C甲、乙兩杯水吸收的熱量一樣多D無法比較2下列各種情況中,物質的比熱會發(fā)生變化的是(B)A一杯水倒掉一半B水凝固成冰C0 的水變成4 的水D將鐵塊銼成鐵球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B溫度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
9、遞C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D熱量從熱量多的物體向熱量少的物體傳遞4下列語句:天氣真熱;物體吸熱;摩擦生熱;熱不可耐。其中“熱”表示“溫度”的是(D)A B C D5如圖所示,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分別倒入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杯內各放一個同樣的電加熱器,且通電時間相同。由此可知(C)A煤油吸收的熱量大于水吸收的熱量B煤油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吸收的熱量C煤油升高的溫度大于水升高的溫度D煤油升高的溫度等于水升高的溫度6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
10、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7近年來,我國在持續(xù)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為了比較水和干泥土的比熱容,小明做了如下實驗:在兩個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內分別裝入室溫溫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氣球,將它們一同浸入熱水中,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中還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質量相等。(2)本實驗通過觀察到裝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氣球膨脹得比裝水的(甲)瓶子上的氣球更大,表明水的比熱容比干泥土大。(3)海綿城市建設增大了水域和綠地面積,能有效地緩解城市升溫較快的問題,請解釋:為什么增大水域面積可以緩解城市升溫?因為水的比熱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
11、在吸收相同熱量時,水升高的溫度要小,可以起到為城市降溫的作用,所以可以緩解城市升溫。8水具有比熱容大的特點,下列生活和生產中的現(xiàn)象與此特點無關的是(B)A圖甲海邊的晝夜溫差較小B圖乙空調房間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濕度C圖丙冬天暖氣設備用熱水供暖D圖丁用水冷卻汽車發(fā)動機9下表是一些物質的比熱容。單位:J/(kg)水 4.2103煤油、冰 2.1103砂石 0.92103鋁 0.88103干泥土 0.84103銅 0.3910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C)A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tài)無關B100 g水的比熱容是50 g水的比熱容的兩倍C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吸收相同的熱量,銅塊溫度變化較大D寒冬季節(jié)
12、,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會破裂,主要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10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吸熱能力的大小,小華做了如圖甲所示的探究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質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物質 溫度升高10 所用的時間/s 溫度升高20 所用的時間/s 溫度升高30 所用的時間/s食用油 68 136 204水 98 196 294(1)實驗中,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的目的是使食用油和水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相等的熱量。(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如果加熱相同
13、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填“水”或“食用油”)的溫度升得更高。(3)小雨經過分析思考,將實驗裝置加以改進,如圖乙所示。與圖甲的實驗裝置相比,圖乙的優(yōu)點是更容易控制吸收的熱量相同。圖乙的實驗操作中存在一處錯誤:沒有控制食用油和水的質量相同。11為了比較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物質自身的特性有關,小明選取了水和煤油進行實驗,并組裝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將質量和初始溫度相同的煤油和水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燈同時開始加熱,并適時記錄兩者的溫度(記錄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加熱的時間/min 0 1 2 3 4 5水的溫度/ 25 27 29 31 33 35煤油的溫度/
14、 25 28 31 34 37 40(1)實驗時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大小的方法有:方法一: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升高的溫度;方法二:在升高相同溫度的情況下,比較加熱的時間。(2)從表中可得出的結論是: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加熱5 min后,煤油升高的溫度高,煤油的比熱容比水小(填“大”或“小”)一些。(3)為了縮短實驗時間,使效果更加顯著,下列改進措施合理的是A、C(填字母,多選)。A將兩個燒杯均蓋上相同的蓋子B將裝置移到通風良好處進行C減少水和煤油的質量12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灘上的沙子熱得燙腳,但海水卻非常涼爽。請你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同樣的日照條件,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溫度不一樣?!?/p>
15、答案】水的比熱容比沙子的比熱容大,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水的溫度變化比沙子小,因此,在受太陽照射條件相同時,海水比沙灘的溫度低。13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本領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物質 質量 /g 溫度升高10 所需要的時間/s 溫度升高20 所需要的時間/s 溫度升高30 所需要的時間/s沙子 30 64 89 124水 30 96 163 220(1)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熱的多少。(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量
16、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熱量。(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中,沙子(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溫度更高。(4)實驗中有些同學發(fā)現(xiàn):剛開始加熱時,情況與(3)中結論不符,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水的導熱性能好(或沙子的導熱性能不好);溫度計的玻璃泡在沙子中插入比較淺;沒有用攪拌棒攪動,沙子受熱不均。第2課時比熱的應用1水的比熱比煤油的大。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同時加熱規(guī)格相同、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試管,至管內液體升溫到40 ,這個過程中()A煤油溫度先升到 40 B同一時刻水的溫度比煤油的高C加熱相同時間,水
17、吸收的熱量多D升高相同的溫度,煤油需加熱較長的時間2下列說法中,能反映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質量有關的是()A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B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C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D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3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快慢”的實驗時, 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4已知銅的比熱比鋁小,質
18、量和初始溫度都相等的銅和鋁,放出相等的熱量后相互接觸,熱量()A一定從銅傳給鋁B一定從鋁傳給銅C不會發(fā)生熱傳遞D不能確定是否發(fā)生熱傳遞5分別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同時給質量和初始溫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像可以看出, 液體的溫度升高較快,液體的比熱較大。若要你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選擇一種作為汽車的冷卻液,則選擇 液體更好。6水稻是喜溫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時,為了防止霜凍,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過夜,第二天太陽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釋原因嗎?7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了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
19、圖線可知 ()A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B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C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溫度升高比乙液體溫度升高得多D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8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升高1 時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的種類有關的是()A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5 ,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B質量相同的兩塊銅溫度分別升高5 和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體積相同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D質量相同的水和銅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9小剛班的同學準備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溫度的情況下,一定質量的液體吸收熱量
20、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是否有關?”(1)在此實驗中,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是通過比較 來判斷的。(2)其中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組別 液體 質量/克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1 水 200 25 40 13分30秒煤油 200 25 40 6分30秒2 水 200 25 40 12分10秒煤油 200 25 40 5分45秒使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shù)據(jù)時卻發(fā)現(xiàn),第1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多選)。A酒精燈火焰較小 B燒杯口沒有加蓋C酒精燈中酒精量太少 D用酒精燈的內焰加熱某同學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大致描繪出水和煤油的溫度
21、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圖線 應代表煤油。10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通常有兩種方案。方案一:取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吸收相等的熱量,比較溫度的變化。方案二:取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1)為便于開展實驗探究,熱源相同時,我們將方案中的“吸收的熱量”轉換為“加熱的時間”,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可知吸收熱量的多少。實驗室溫度計就是應用這種轉換思想測量溫度的:當溫度升高或降低時,溫度計中的液體便膨脹或收縮,從溫度計中 的變化便可知溫度的變化。(2)表中是小西探究甲、乙兩種液體的吸熱能力時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液體 名稱 液體質量 m(g) 液體初溫 t1() 液體末溫 t2()
22、 加熱時間 t(min) 液體吸熱情況甲 10 30 40 6 多乙 10 30 40 3 少分析表中信息,小西采用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 。如果甲、乙兩種液體都可作為發(fā)動機冷卻液,從物質吸熱能力角度考慮,應選液體作發(fā)動機冷卻液。11如圖所示,用加熱器給初溫均為20 的甲、乙液體加熱(m甲m乙),兩種液體每秒吸收的熱量相同。這兩種液體的溫度加熱時間的圖像如圖。(1)某時刻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此時乙的溫度為 。(2)小明根據(jù)圖中030 s圖像及題目所給信息得出:甲液體的比熱容比乙液體的大。你認為小明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你的判斷依據(jù)是什么?。12小科想找到
23、一種讓物體快速冷卻的方法。在家庭內,讓食物快速降溫,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氣中冷卻;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卻。那么,水和空氣哪個的導熱性能好呢?為此,小科用兩個相同的牛奶瓶,都裝入熱牛奶,一個放在溫度與室溫相同的水中,另一個就放在空氣中,為了盡量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他把兩個瓶都用木塊墊起來,放在同一個桌面上,如圖所示。實驗時他每隔一定的時間記錄一次甲、乙兩溫度計的示數(shù),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時間/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甲的示數(shù)/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乙的示數(shù)/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1)對甲、
24、乙兩個瓶中的牛奶,小科要控制它們哪些量相同?(請至少列出3項)。(2)小科通過實驗,得到的正確結論是什么?。(3)進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數(shù),小科又發(fā)現(xiàn),在冷卻過程中,牛奶冷卻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來越 (填“快”或“慢”)的。(4)小科又仔細分析了冷卻速度變慢的原因,認識到這是因為牛奶冷卻的快慢還會受到的影響。第2課時比熱的應用 教師版1水的比熱比煤油的大。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同時加熱規(guī)格相同、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試管,至管內液體升溫到40 ,這個過程中(A)A煤油溫度先升到 40 B同一時刻水的溫度比煤油的高C加熱相同時間,水吸收的熱量多D升高相同的溫度,煤油需加熱較長的時間2
25、下列說法中,能反映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物體質量有關的是(C)A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B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C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不同D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降低不同的溫度,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3小明和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比較水與煤油吸收熱量時溫度升高快慢”的實驗時, 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設計實驗方案時,他們確定以下需控制的變量,其中多余的是(B)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B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4已知銅的比熱比鋁小,質量和初始溫度都相等的銅和鋁,放出相等的熱量后相互
26、接觸,熱量(B)A一定從銅傳給鋁B一定從鋁傳給銅C不會發(fā)生熱傳遞D不能確定是否發(fā)生熱傳遞5分別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同時給質量和初始溫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像可以看出,甲液體的溫度升高較快,乙液體的比熱較大。若要你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選擇一種作為汽車的冷卻液,則選擇乙液體更好。6水稻是喜溫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時,為了防止霜凍,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過夜,第二天太陽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釋原因嗎?【答案】白天把水放掉,秧田(泥土)的比熱容小,吸熱升溫快,有利于秧苗的生長。傍晚時在秧田里灌水,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放熱降溫較慢,使秧田的溫度降得
27、少,不至于引發(fā)凍害。7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了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可知 (D)A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B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C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溫度升高比乙液體溫度升高得多D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8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升高1 時吸收的熱量跟物質的種類有關的是(D)A體積相同的兩杯水溫度都升高5 ,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B質量相同的兩塊銅溫度分別升高5 和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體積相同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D質量相同的水和銅溫度
28、都升高10 ,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同9小剛班的同學準備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溫度的情況下,一定質量的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是否有關?”(1)在此實驗中,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是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判斷的。(2)其中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組別 液體 質量/克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1 水 200 25 40 13分30秒煤油 200 25 40 6分30秒2 水 200 25 40 12分10秒煤油 200 25 40 5分45秒使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shù)據(jù)時卻發(fā)現(xiàn),第1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ABD(填字母,多選)。A酒精燈火焰較小 B燒杯口沒有加蓋C酒精燈中酒精量太少 D用酒精燈的內焰加熱某同學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大致描繪出水和煤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圖線應代表煤油。10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通常有兩種方案。方案一:取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吸收相等的熱量,比較溫度的變化。方案二:取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1)為便于開展實驗探究,熱源相同時,我們將方案中的“吸收的熱量”轉換為“加熱的時間”,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可知吸收熱量的多少。實驗室溫度計就是應用這種轉換思想測量溫度的:當溫度升高或降低時,溫度計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冀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起點選修6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度歐盟電子商務政策實施細則合同4篇
- 房屋遺產繼承合同(2篇)
- 擔保合同責任協(xié)議書(2篇)
- 2025年度木跳板租賃與售后服務采購合同規(guī)范3篇
- 二零二五版摩托車零部件質量檢測與認證合同4篇
- 2025年個人創(chuàng)業(yè)風險投資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個人與企業(yè)合租創(chuàng)意工作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種植基地信息化建設合同4篇
- 2025水利云播五大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中藥飲片驗收培訓
- 手術室??谱o士工作總結匯報
- DB34T 1831-2013 油菜收獲與秸稈粉碎機械化聯(lián)合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
- 蘇州市2025屆高三期初陽光調研(零模)政治試卷(含答案)
- 創(chuàng)傷處理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鋼管和管件選用規(guī)定
-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測試題+答案
- 殘疾軍人新退休政策
- 《鐵路超限超重貨物運輸規(guī)則》(2016)26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