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控《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標準_第1頁
數(shù)控《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標準_第2頁
數(shù)控《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標準_第3頁
數(shù)控《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標準_第4頁
數(shù)控《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28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標準課程名稱: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編碼:101005課程類型:專業(yè)技能模塊適用專業(yè):數(shù)控技術負 責 人:王麗梅編制單位:機械工程學院1.課程性質1.1課程定位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是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是在對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面向的就業(yè)崗位進行充分調研與分析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崗位實際任務、融合教學做一體的專業(yè)課程。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課程的作用是支撐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學生在主要就業(yè)崗位上應具有的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一是掌握工藝、質檢、操作等崗位工作中必備的零件質量檢測方面的專業(yè)能力;二是遵守職業(yè)操作規(guī)范、檢量具使用方法、數(shù)據(jù)判斷分析的方法能力;三是

2、養(yǎng)成與人溝通、團隊合作的社會能力;四是灌輸產品質量意識,強化責任心意識,使這種意識服務于各崗位。1.2 課程的設計理念和思路1.2.1 課程的設計理念本課程標準以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為導向,根據(jù)行業(yè)專家對本專業(yè)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的任務和職業(yè)能力分析,以相應的崗位職業(yè)能力為依據(jù),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緊密結合職業(yè)資格證書中的“技術測量”項目,確定本課程的工作模塊和課程內容。本課程以技能訓練為主,做學一體化。按照標準及測量基本技能的訓練、常用測量工具與儀器的使用、實際工具中標準件及常用件等具體實踐過程安排學習項目, 使學生掌握各項檢測技能的操作要領。1.2.2 課程的設計思路為了充分體現(xiàn)任務引領、實

3、踐導向課程思想,將本課程的教學活動分解設計成若干項目或工作情景,以項目為單位組織教學,以典型產品減速器為載體,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理解標準的使用、器具的結構及原理,在此基礎上掌握檢測典型零件的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滿足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需要。1.2.3 職業(yè)面向機床操作、工藝、質檢、生產準備。1.2.4 職業(yè)拓展生產技術準備、機加工檢驗、工藝、調度、設備管理工作。2、工作任務和課程目標通過任務引領型的項目活動,使學生掌握企業(yè)生產一線所必須的機械零件的幾何量公差制度知識、最新國家標準及測量技能,能完成典型零件的質量檢測工作任務,具備初步的機械產品精度設計能力。2.1 工作任務2.1.

4、1 典型工作任務根據(jù)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職業(yè)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零件檢測與與質量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如表1所示。表1:典型工作任務表課程名稱(學習領域):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一體化教學學時:85學時典型工作任務序號典型工作任務學習目標1軸類零件檢測1.了解互換性的重要性以及與公差和檢測的關系,學生應樹立公差和質量觀念2.熟悉游標類檢測工具的結構和度量指標(以游標卡尺為例)3.掌握軸關于尺寸、公差和偏差的術語及定義4.掌握用游標卡尺檢測軸徑和軸線性尺寸的方法5.牢固掌握標準中的有關標準公差、公差等級的規(guī)定6.牢固掌握標準中規(guī)定的軸的28個基本偏差代號以及它們的分布規(guī)律2盤套類零件的檢測1.

5、掌握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3.掌握孔的檢測基準的確定方法3箱體類零件的檢測1.掌握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3.掌握孔距的檢測方法4螺紋類零件的檢測1.掌握螺紋的分類與螺紋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2. 掌握螺紋誤差的主要來源3. 掌握普通螺紋常用的公差帶及其選用4.掌握螺紋的標記代號5.牢固掌握泰勒原則5齒輪類零件的檢測1.熟練掌握齒輪零件的四項技術要求及其對齒輪性能的影響;2.理解公法線長度變動和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 的含義;3.加深對齒圈徑向跳動誤差的理解;4.加深對齒輪齒厚偏差

6、的理解;5.掌握齒距累積誤差和齒距偏差的含義;6配合零件的檢測1.了解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2.熟悉各檢測工具使用方法3.掌握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4.掌握配合件的配合尺寸檢測方法5.掌握套筒與軸,滾動軸承與軸,齒輪與軸的配合檢測的方法專業(yè)能力和知識目標根據(jù)表1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本課程專業(yè)能力與知識目標如表2所示。表2:專業(yè)能力目標與專業(yè)知識目標序號專業(yè)能力目標專業(yè)知識目標11.了解如何將減速器中失效的零件找到并且更換合適的零件2.能夠掌握檢測軸外徑的方法3.能夠掌握檢測軸線性尺寸的方法4.了解檢測軸的形位公差的方法5.了解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軸表面粗糙度的方法6.能夠了解確定檢測方案的方法

7、1.了解互換性的重要性以及與公差和檢測的關系,學生應樹立公差和質量觀念2.熟悉游標類檢測工具的結構和度量指標(以游標卡尺為例)3.掌握軸關于尺寸、公差和偏差的術語及定義4.掌握用游標卡尺檢測軸徑和軸線性尺寸的方法5.牢固掌握標準中的有關標準公差、公差等級的規(guī)定6.牢固掌握標準中規(guī)定的軸的28個基本偏差代號以及它們的分布規(guī)律21.掌握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3.掌握孔徑的測量方法4.掌握測微量具的使用方法5.掌握指示類量具的使用方法6.掌握形位公差的檢測結果評定1.掌握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3.掌握孔的檢測基準

8、的確定方法31.掌握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3.掌握箱體零件的測量方法1.掌握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3.掌握孔距的檢測方法41.能了解螺紋綜合測量的原理2.能夠掌握螺紋綜合測量(螺紋塞規(guī))的方法3.能夠掌握用螺紋千分尺測量中徑方法4. 能掌握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的方法1.掌握螺紋的分類與螺紋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2. 掌握螺紋誤差的主要來源3. 掌握普通螺紋常用的公差帶及其選用4.掌握螺紋的標記代號5.牢固掌握泰勒原則51.了解并掌握齒輪零件常見的失效形式(5種);2.能夠對齒輪公法線長度變動誤差的測量方法;3.能夠掌

9、握齒圈徑向跳動誤差的測量方法;4.掌握齒輪弦齒厚的測量方法;1.熟練掌握齒輪零件的四項技術要求及其對齒輪性能的影響;2.理解公法線長度變動和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 的含義;3.加深對齒圈徑向跳動誤差的理解;4.加深對齒輪齒厚偏差的理解;5.掌握齒距累積誤差和齒距偏差的含義;61.了解裝配體的檢測項目2.學會檢測孔軸配合件配合性質3. 學會檢測套筒與軸配合合格性4.學會檢測滾動軸承與軸配合合格性5. 學會檢測齒輪、鍵與軸配合合格性1.了解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2.熟悉各檢測工具使用方法3.掌握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4.掌握配合件的配合尺寸檢測方法5.掌握套筒與軸,滾動軸承與軸,齒輪與軸的配合檢測的方法

10、2.2 課程目標2.2.1專業(yè)能力目標1.能夠正確分析機械零部件的技術要求,選用常規(guī)檢測工具,正確檢測零部件;2.具備查閱技術標準,應用國際技術規(guī)范的能力;3.正確選用和熟練使用現(xiàn)場計量器具檢測產品的基本能力;4.具備初步分析零部件誤差形成原因的能力;5.具有設計選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的初步能力。2.2.2方法能力目標1.掌握標準化和互換性的基本概念及有關的基本術語和定義; 2.掌握本課程中幾何量公差標準的基本知識;3.掌握技術測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定的知識;4.掌握常用測量器具的種類、應用范圍檢測方法基本知識;5.了解與本課程有關的技術政策法規(guī)知識。2.2.3社會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既具有獨立思考

11、,又具有團隊精神,善于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關注相關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緊跟技術發(fā)展前沿,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3.培養(yǎng)學生敬業(yè)精神和科學的求知精神;4.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3、與前后課的聯(lián)系3.1 與前續(xù)課程的關系在排序、重組后的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中,該課程承前的主要工作任務有:機械工程圖讀識與繪制、零件測繪。此基礎上學習本課程,結合識圖、讀圖能力加強對零件精度認識;重點培養(yǎng)學生產品質量意識,針對真實零件,會用合適的檢測方法、合適的檢測手段,檢測技術要求,判斷合格的零件,從而形成特有的職業(yè)能力。3.2 與后繼課程的關系啟后的主要工作任務有:機械設計基礎、機械產品工藝編

12、制、頂崗實習,本課程養(yǎng)成的職業(yè)能力為學生后續(xù)的工作學習起到推進、提升作用。4、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本課程教學采用“探究式、啟發(fā)式、類比式、歸納式、互動式、提問式”等多種教學模式,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融為一體,課程結構參見表4表4 課程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表序號學習情境學習情境內容主要教學內容學時1軸類零件檢測1.換減速器中的失效零件2.測軸的外徑3.測軸的長度尺寸4.測軸的形位公差5.測軸的表面粗糙度1.失效的減速器,重溫其結構與零件;2.找到其失效零件,并且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到合適的零件進行互換,使學生建立互換性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3.閱讀減速器軸的零件圖,并與實物相對照;4.按照零件圖,確

13、定檢測項目5.確定檢測方案6.檢測前準備檢測工具7.確定檢測基準8.使用外徑千分尺檢測軸的外徑252盤套類零件的檢測1.孔的檢測2.檢測軸的外徑3.套筒平行度的檢測1.接受減速器套筒的零件圖,并閱讀,與實物相對照;2.按照零件圖,確定檢測項目3.檢測前選擇檢測工具4.檢測套筒的線性尺寸5.檢測套筒的形位公差6.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套筒表面粗糙度7.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153箱體類零件的檢測1. 箱體的孔徑檢測2. 箱體孔距的檢測3. 箱體平行度的檢測4. 箱體垂直度的檢測1.接受減速器套筒的零件圖,并閱讀,與實物相對照;2.按照零件圖,確定檢測項目3.檢測前選擇檢測工具4.檢測箱體的線

14、性尺寸5.檢測箱體的形位公差6.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箱體表面粗糙度7.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154螺紋類零件的檢測1.普通螺紋的綜合檢測2. 螺紋中徑的單項檢測1.普通螺紋的綜合測量(批量測量);2.普通螺紋中徑的單項測量;3.看被測螺紋工件的零件圖,與實物相對照;4.按照零件圖,確定檢測項目5.確定檢測方案6.檢測前準備檢測工具25齒輪類零件的檢測1. 齒輪平行度和對稱度的檢測2. 齒輪端面圓跳動的檢測3.齒輪徑向圓跳動的檢測4.齒輪表面粗糙度的檢測1.復習齒輪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2.建立齒輪的質量觀念,掌握齒輪四項技術要求;3.看齒輪的零件圖,并閱讀,與實物相對照;4.按照零件圖,確定檢

15、測項目,確定檢測方案;5.檢測前準備檢測工具,確定檢測基準;6.使用公法線千分尺測量齒輪公法線長度,計算公法線平均值;136配合零件的檢測1. 軸和套筒配合檢測2. 軸和滾動軸承內圈配合檢測3. 軸、鍵和齒輪配合的檢測1. 學習基本知識(資訊)2. 確定軸與套筒、滾動軸承和齒輪配合檢測的檢測項目3. 設計檢測方案4. 準備檢測工具5. 實施檢測6. 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7. 判斷配合性質15合計855、學習資源的選用5.1教材選取的原則教材選取應遵循“適用、實用、夠用”的原則。適用是指教材應圖文并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量具的認識。教材表達必須精煉、準確、科學。 實用是指要將本

16、專業(yè)新技術、新設備、新標準及時地納入教材,使教材更貼近本專業(yè)的發(fā)展和實際生產需要。夠用是指教材內容以滿足學生分析和解決力學問題能力的基本目標。5.2推薦教材徐茂功.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5月5.3教學參考資料薛慶紅.典型零件質量檢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楊好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黃云清.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4年11月6、教師要求要求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執(zhí)教能力強,教學效果好,與企業(yè)聯(lián)系密切,參與校企合作或相關專業(yè)技術服務項目的開發(fā)。主講教師應具有的較強的專業(yè)技術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7、學

17、習場地、實施要求本課程的實施需要下列資源:實訓場所:機械零件拆裝實訓室。實訓設備:減速器模型和真實減速器產品等。各類檢測工具: 游標類量具、螺旋測微類量具、指針類量具等。8、考核方式與考核標準8.1課程考核方式本課程的考核改變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方法,采用過程考核形式,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方法。理論考核學生對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實踐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對零部件結構的承載能力的分析。表8-1 課程考核方式考核項目考核內容比例平時成績出勤、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發(fā)言等。(以量化考核形式記載在教學材料上)40%過程考核在平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完成四個項目實訓(每個項目實訓15分):項目實訓一 軸類零件的檢測

18、項目實訓二 一級減速器尺寸公差與配合的設計項目實訓三 結合“尺寸公差與配合的選用”知識,并聯(lián)系機械工程實踐,撰寫一篇題目自擬的小論文。要求:圖文并茂,2000字左右。項目實訓四 二級減速器輸出軸的形位公差選用及標注 60%合計100%8.2課程考核標準8.2.1 態(tài)度紀律考核標準表8-2 態(tài)度紀律考核標準考核點考核比例評價標準優(yōu)秀良好中等合格1、課堂學習40%沒有缺勤,能夠愛護學習環(huán)境和衛(wèi)生,積極主動向老師提問并正確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缺勤在5%以下,能夠愛護學習環(huán)境和衛(wèi)生,主動向老師提問并回答問題。缺勤在15%以下,能夠愛護學習環(huán)境和衛(wèi)生,能向老師提問,并回答問題。缺勤在30%以下,能夠愛護

19、學習環(huán)境和衛(wèi)生,能基本回答老師提問。2、課外學習30%能夠按時完成課外拓展練習并效果良好,積極主動參加討論活動,能積極地、主動地進行自我學習和練習。能夠按時完成課外拓展練習的90%,能主動參加討論活動,能進行自我學習和練習。能夠按時完成課外拓展練習的80%,能參加討論活動,能積極地、能進行自我學習和練習。能夠按時完成課外拓展練習60%,能參加討論活動,能進行自我學習和練習。3、小組學習30%能夠積極主動參加小組學習活動,能積極主動代表小組之間的競賽,能提出合理化建議,能夠幫助或輔導小組成員進行有效的學習。能夠積極參加小組活動,能提出合理化建議,能夠幫助或輔導小組成員進行有效的學習。能夠主動參加

20、小組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能夠在小組成員幫助或輔導下進行有效的學習。能夠參加小組活動,能在小組成員輔導下進行有效的學習。合計100%8.2.2 綜合項目實訓考核標準表8-3 綜合項目實訓考核標準考核點考核比例評價標準優(yōu)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合格(60-69)1、任務實現(xiàn)70%能夠綜合運用相關教學單元知識較好完成單元實踐任務,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實踐能夠綜合運用相關教學單元知識較好完成單元實踐任務,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實踐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單元單元實踐任務,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實踐能夠教師指導或小組成員幫助下基本完成實踐任務,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實踐2、創(chuàng)新

21、能力15%能積極主動的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采用了最優(yōu)化的問題解決方法。能積極主動的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采用較為優(yōu)化的解決方法。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解決問題,采用較為優(yōu)化的解決方法。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教師地指導或他人地幫助下解決問題,解決局部問題時有新意。 3、表達溝通15%能夠正確解析系統(tǒng)分析和實現(xiàn)的方案,正確回答老師提出地問題,正確輔導他人完成課內任務。能夠正確講解系統(tǒng)分析和實現(xiàn)的方案,正確回答問題,正確輔導他人完成課內任務。能夠正確講解對系統(tǒng)分析和實現(xiàn)的方案,能正確回答問題。能對系統(tǒng)分析和實現(xiàn)的進

22、行講解,能回答部分問題。合計100%9、學習情境設計學習情境1:軸類零件檢測學習領域: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總學時:85學習情境1:軸類零件檢測課時:25學時能力目標:1.了解如何將減速器中失效的零件找到并且更換合適的零件2.能夠掌握檢測軸外徑的方法3.能夠掌握檢測軸線性尺寸的方法4.了解檢測軸的形位公差的方法5.了解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軸表面粗糙度的方法6.能夠了解確定檢測方案的方法知識目標:1)了解互換性的重要性以及與公差和檢測的關系,學生應樹立公差和質量觀念2)熟悉游標類檢測工具的結構和度量指標(以游標卡尺為例)3)掌握軸關于尺寸、公差和偏差的術語及定義4)掌握用游標卡尺檢測軸徑和軸線性尺

23、寸的方法5)牢固掌握標準中的有關標準公差、公差等級的規(guī)定6)牢固掌握標準中規(guī)定的軸的28個基本偏差代號以及它們的分布規(guī)律7)了解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以及檢測方法8)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素質目標:具備一個從事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并且要具有職業(yè)道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心主要教學內容1.失效的減速器,重溫其結構與零件;2.找到其失效零件,并且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到合適的零件進行互換,使學生建立互換性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3.閱讀減速器軸的零件圖,并與實物相對照;4.按照零件圖,確定檢測項目5.確定檢測方案6.檢測前準備檢測工具7.確定檢測基準8.使用外徑千分尺檢測軸的外徑9.使用游標

24、卡尺檢測軸的線性尺寸10.檢測軸的形狀公差11.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軸表面粗糙度12.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教學方法建議教學材料使用工具1.示范操作法2.啟發(fā)引導法3.講述法1.減速器軸的零件圖2.視頻文件3.數(shù)據(jù)記錄表4.評價表1.不同精度的軸2.游標卡尺3.百分表4.外徑千分尺5.粗糙度標準樣塊學生知識與能力準備教師知識與能力準備考核評價1.具有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2.具有金屬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3.具有識別機械零件的能力1.熟練掌握零件加工過程以及方法2.熟練掌握各種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3.熟練掌握機械幾何量檢測方案的優(yōu)缺點評價內容:1.基礎知識技能水平評價2.檢測方案評價3.檢

25、測工具操作水平評價4.檢測數(shù)據(jù)評價評價方式:1.小組互評2.教師評價教學所用任務列表序號工作任務名稱達到專業(yè)能力目標1更換減速器中的失效零件1.了解如何將減速器中失效的零件找到并且更換合適的零件2.能夠掌握檢測軸外徑的方法2檢測軸的外徑1.能夠掌握檢測軸線性尺寸的方法2.了解檢測軸的形位公差的方法3檢測軸的線性尺寸1.了解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軸表面粗糙度的方法2.能夠了解確定檢測方案的方法4檢測軸的形位公差1.了解互換性的重要性以及與公差和檢測的關系,學生應樹立公差和質量觀念2.熟悉游標類檢測工具的結構和度量指標(以游標卡尺為例)5檢測軸的表面粗糙度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26、學習情境2:盤套類零件的檢測學習領域: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總學時:85學習情境2:盤套類零件的檢測課時:15學時能力目標:1.掌握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3.掌握孔徑的測量方法4.掌握測微量具的使用方法5.掌握指示類量具的使用方法6.掌握形位公差的檢測結果評定7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檢測結果評定知識目標: 1)掌握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3)掌握孔的檢測基準的確定方法素質目標:具備一個從事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并且要具有職業(yè)道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心主要教學內容1.接受減速器套筒的零件圖,并閱讀,與實物相對照;2.按照零

27、件圖,確定檢測項目3.檢測前選擇檢測工具4.檢測套筒的線性尺寸5.檢測套筒的形位公差6.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套筒表面粗糙度7.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教學方法建議教學材料使用工具1.示范操作法2.啟發(fā)引導法3.講述法1.減速器軸的零件圖2.視頻文件3.數(shù)據(jù)記錄表4.評價表1.套筒2.游標卡尺3.內徑百分表4.外徑千分尺5.粗糙度標準樣塊6.外徑千分尺7.杠桿百分表8.磁性表座9.量塊10.檢驗平板11.方框水平儀12. V型鐵13.百分表(千分表)14. 磁性表座學生知識與能力準備教師知識與能力準備考核評價1.具有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2.具有金屬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3.具有識別機械零件

28、的能力4.了解互換性的重要性以及與公差和檢測的關系5.掌握有關標準公差、公差等級的基本知識6.掌握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識1.熟練掌握零件加工過程以及方法2.熟練掌握各種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3.熟練掌握機械幾何量檢測方案的優(yōu)缺點評價內容:1.基礎知識技能水平評價2.檢測方案評價3.檢測工具操作水平評價4.檢測數(shù)據(jù)評價評價方式:1.小組互評2.教師評價教學所用任務列表序號工作任務名稱達到專業(yè)能力目標1測量套筒的內、外徑和高度尺寸1.掌握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2測量套筒兩端面的平行度1.掌握孔徑的測量方法2.掌握測微量具的使用方法3測量套筒的表面粗糙度1.掌握指示類量具的使用方法2

29、.握形位公差的檢測結果評定3.表面粗糙度的檢測結果評定學習情境3:箱體類零件的檢測學習領域: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總學時:85學習情境3:箱體類零件的檢測課時:15學時能力目標:1.掌握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3.掌握箱體零件的測量方法知識目標: 1)掌握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3)掌握孔距的檢測方法素質目標:具備一個從事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并且要具有職業(yè)道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心主要教學內容1.接受減速器套筒的零件圖,并閱讀,與實物相對照;2.按照零件圖,確定檢測項目3.檢測前選擇檢測工具4.檢測箱體的線性尺寸5

30、.檢測箱體的形位公差6.使用粗糙度標準樣塊檢測箱體表面粗糙度7.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教學方法建議教學材料使用工具1.示范操作法2.啟發(fā)引導法3.講述法1.減速器箱體的零件圖2.視頻文件3.數(shù)據(jù)記錄表4.評價表1.游標卡尺2. 內徑百分表3.粗糙度標準樣塊4.孔距千分尺5.杠桿百分表6.磁性表座7.量塊8.檢驗平板9.方框水平儀10.V型鐵11.百分表(千分表)學生知識與能力準備教師知識與能力準備考核評價1.具有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2.具有金屬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3.具有識別機械零件的能力4.了解互換性的重要性以及與公差和檢測的關系5.掌握有關標準公差、公差等級的基本知識6.掌握形位公

31、差的基本知識1.熟練掌握零件加工過程以及方法2.熟練掌握各種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3.熟練掌握機械幾何量檢測方案的優(yōu)缺點評價內容:1.基礎知識技能水平評價2.檢測方案評價3.檢測工具操作水平評價4.檢測數(shù)據(jù)評價評價方式:1.小組互評2.教師評價教學所用任務列表序號工作任務名稱達到專業(yè)能力目標1測量箱體的線性尺寸1.掌握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2箱體的平面度1.握形位公差中的形狀公差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2.握表面粗糙度的實質及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3測量箱體的表面粗糙度掌握箱體零件的測量方法學習情境4:螺紋類零件的檢測學習領域: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總學時:85學習情境4:螺紋類零件

32、的檢測課時:2學時能力目標: 1.能了解螺紋綜合測量的原理2.能夠掌握螺紋綜合測量(螺紋塞規(guī))的方法3.能夠掌握用螺紋千分尺測量中徑方法4. 能掌握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的方法知識目標:1)掌握螺紋的分類與螺紋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2) 掌握螺紋誤差的主要來源3) 掌握普通螺紋常用的公差帶及其選用4)掌握螺紋的標記代號5)牢固掌握泰勒原則素質目標:具備一個從事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精益求精、細心的工作態(tài)度,并且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與同學較強溝通能力,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心主要教學內容1.普通螺紋的綜合測量(批量測量);2.普通螺紋中徑的單項測量;3.看被測螺紋工件的零件圖,與實物相對照;4.按照零件圖,確定檢

33、測項目5.確定檢測方案6.檢測前準備檢測工具7.確定檢測基準8.使用螺紋塞規(guī)檢測梯形螺紋零件的合格性9.使用三針和公法線千分尺測量普通螺紋中徑10.檢測螺紋零件的形狀公差11.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教學方法建議教學材料使用工具1.示范操作法2.啟發(fā)引導法3.講述法4.角色互換法1.螺紋零件的零件圖2.視頻文件3.數(shù)據(jù)記錄表4.評價表1.被測螺紋零件2.螺紋千分尺3.螺紋測量三針4.螺紋塞規(guī)5.公法線千分尺學生知識與能力準備教師知識與能力準備考核評價1.具有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2.具有金屬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3.具有識別機械零件的能力1.熟練掌握零件加工過程以及方法2.熟練掌握各種檢測工

34、具的使用方法3.熟練掌握機械幾何量檢測方案的優(yōu)缺點評價內容:1.基礎知識技能水平評價2.檢測方案評價3.檢測工具操作水平評價4.檢測數(shù)據(jù)評價評價方式:1.小組互評2.教師評價教學所用任務列表序號工作任務名稱達到專業(yè)能力目標1螺紋的綜合測量1.能了解螺紋綜合測量的原理2.能夠掌握螺紋綜合測量(螺紋塞規(guī))的方法2螺紋中徑的單項測量3.能夠掌握用螺紋千分尺測量中徑方法4.能掌握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的方法學習情境5:齒輪零件的檢測學習領域: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總學時:85學習情境5:齒輪零件的檢測課時:13學時能力目標:1.了解并掌握齒輪零件常見的失效形式(5種);2.能夠對齒輪公法線長度變動誤差的測量方

35、法;3.能夠掌握齒圈徑向跳動誤差的測量方法;4.掌握齒輪弦齒厚的測量方法;5.學會用相對測量法測量齒輪的齒距累積誤差和齒距偏差 ;6.學習用雙面嚙合檢查儀測量徑向綜合誤差的方法;知識目標:1)熟練掌握齒輪零件的四項技術要求及其對齒輪性能的影響;2)理解公法線長度變動和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 的含義;3)加深對齒圈徑向跳動誤差的理解;4)加深對齒輪齒厚偏差的理解;5)掌握齒距累積誤差和齒距偏差的含義;6)牢固掌握徑向綜合誤差的含義;7)了解表面粗糙度對齒輪使用性能的影響;8)了解齒輪零件的常用形狀公差要求及其檢測方法。素質目標:具備一個從事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并且要具有職業(yè)道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心

36、主要教學內容1.復習齒輪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2.建立齒輪的質量觀念,掌握齒輪四項技術要求;3.看齒輪的零件圖,并閱讀,與實物相對照;4.按照零件圖,確定檢測項目,確定檢測方案;5.檢測前準備檢測工具,確定檢測基準;6.使用公法線千分尺測量齒輪公法線長度,計算公法線平均值;7.使用齒圈跳動檢查儀測量齒圈徑向跳動誤差 ;8.用齒厚游標卡尺測量弦齒厚;9.用雙面嚙合檢查儀測量齒輪的徑向綜合誤差 10.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教學方法建議教學材料使用工具1.示范操作法2.啟發(fā)引導法3.講述法4.角色互換法1.減速器齒輪的零件圖2.視頻文件3.數(shù)據(jù)記錄表4.評價表1.公法線千分尺2.齒圈徑向跳動檢查儀3.

37、齒厚卡尺4.雙面嚙合儀5.游標卡尺6.量塊7.被測直齒圓柱齒輪8.芯軸9. V形塊學生知識與能力準備教師知識與能力準備考核評價1.具有識讀齒輪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2.具有金屬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3.具有識別機械零件的能力1.熟練掌握齒輪加工過程以及方法2.熟練掌握齒輪的失效形式3.熟練掌握各種齒輪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測量原理4.熟練掌握機械齒輪檢測方案的優(yōu)缺點評價內容:1.基礎知識技能水平評價2.檢測方案評價3.檢測工具操作水平評價4.檢測數(shù)據(jù)評價評價方式:1.小組互評2.教師評價教學所用任務列表序號工作任務名稱達到專業(yè)能力目標1齒輪平行度和對稱度的檢測1.了解并掌握齒輪零件常見的失效形式(

38、5種);2.能夠對齒輪公法線長度變動誤差的測量方法;2齒輪端面圓跳動的檢測1能夠掌握齒圈徑向跳動誤差的測量方法;2掌握齒輪弦齒厚的測量方法;3齒輪徑向圓跳動的檢測1學會用相對測量法測量齒輪的齒距累積誤差和齒距偏差 ;2學習用雙面嚙合檢查儀測量徑向綜合誤差的方法;4齒輪表面粗糙度的檢測1.齒距累積誤差和齒距偏差的含義;2.掌握徑向綜合誤差的含義;學習情境6:配合零件的檢測學習領域:零件檢測與質量分析總學時:85學習情境6:配合零件的檢測課 時:15能力目標:1.了解裝配體的檢測項目2.學會檢測孔軸配合件配合性質3. 學會檢測套筒與軸配合合格性4.學會檢測滾動軸承與軸配合合格性5. 學會檢測齒輪、

39、鍵與軸配合合格性知識目標:1)了解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2)熟悉各檢測工具使用方法3)掌握基孔制配合與基軸制配合4)掌握配合件的配合尺寸檢測方法5)掌握套筒與軸,滾動軸承與軸,齒輪與軸的配合檢測的方法素質目標:具備一個從事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并且要具有職業(yè)道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心主要教學內容1. 學習基本知識(資訊)2. 確定軸與套筒、滾動軸承和齒輪配合檢測的檢測項目3. 設計檢測方案4. 準備檢測工具5. 實施檢測6. 記錄檢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7. 判斷配合性質教學方法建議教學材料使用工具1.示范操作法2.啟發(fā)引導法3.講述法1.減速器裝配件的零件圖與裝配圖2.軸、套筒、滾動軸承、齒輪3.

40、視頻文件4.數(shù)據(jù)記錄表5.評價表1.游標卡尺2. 百分表3.千分尺4.粗糙度標準樣塊學生知識與能力準備教師知識與能力準備考核評價1.具有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2.具有金屬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3.具有識別機械零件的能力1.熟練掌握零件加工過程以及方法2.熟練掌握各種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3.熟練掌握機械幾何量檢測方案的優(yōu)缺點評價內容:1.基礎知識技能水平評價2.檢測方案評價3.檢測工具操作水平評價4.檢測數(shù)據(jù)評價評價方式:1.小組互評2.教師評價教學所用任務列表序號工作任務名稱達到專業(yè)能力目標1軸與套筒配合的檢測1.了解裝配體的檢測項目2.學會檢測孔軸配合件配合性質2軸與滾動軸承配合的檢測1 學會

41、檢測套筒與軸配合合格性2.檢測滾動軸承與軸配合合格性3軸、鍵、齒輪配合的檢測學會檢測齒輪、鍵與軸配合合格性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地下連續(xù)墻施工工藝標準1、范圍本工藝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地下連續(xù)墻基坑工程。地下連續(xù)墻是在地面上采用一種挖槽機械,沿著深開挖工程的周邊軸線,在泥漿護壁條件下,開挖出一條狹長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內吊放鋼筋籠,然后用導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個單元槽段,如此逐段進行,在地下筑成一道連續(xù)的鋼筋混凝土墻壁,作為截水、防滲、承重、擋水結構。本法特點是:施工振動小,墻體剛度大,整體性好,施工速度快,可省土石方,可用于密集建筑群中建造深基坑支護及進行逆作法施工,可用于各種地

42、質條件下,包括砂性土層、粒徑50mm以下的砂礫層中施工等。適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商場、停車場、地下油庫、擋土墻、高層建筑的深基礎、逆作法施工圍護結構,工業(yè)建筑的深池、坑;豎井等。2、施工準備2.1材料要求2.1.1水泥用32.5號或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要求新鮮無結塊。2.1.2砂宜用粒度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5%。2.1.3石子宜采用卵石,如使用碎石,應適當增加水泥用量及砂率,以保證坍落度及和易性的要求。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導管內徑的16和鋼筋最小間距的14,且不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2%。2.1.4外加劑可根據(jù)需要摻加減水劑、緩凝劑等外加劑,摻入量應通過試驗

43、確定。2.1.5鋼筋按設計要求選用,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并應取試樣作機械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1.6泥漿材料泥漿系由土料、水和摻合物組成。拌制泥漿使用膨潤土,細度應為200250目,膨潤率510倍,使用前應取樣進行泥漿配合比試驗。如采取粘土制漿時,應進行物理、化學分析和礦物鑒定,其粘粒含量應大于50%,塑性指數(shù)大于20,含砂量小于5%,二氧化硅與三氧化鋁含量的比值宜為34。摻合物有分散劑、增粘劑(CMC)等。外加劑的選擇和配方需經試驗確定,制備泥漿用水應不含雜質,pH值為79。2.2主要機具設備2.2.1成槽設備有多頭鉆成槽機、抓斗式成槽機、沖擊鉆、砂泵或空氣吸泥機(包括空

44、壓機)、軌道轉盤等2.2.2混凝土澆灌機具有混凝土攪拌機、澆灌架(包括儲料斗、吊車或卷揚機)、金屬導管和運輸設備等。2.2.3制漿機具有泥漿攪拌機、泥漿泵、空壓機、水泵、軟軸攪拌器、旋流器、振動篩、泥漿比重秤、漏斗粘度計、秒表、量筒或量杯、失水量儀、靜切力計、含砂量測定器、pH試紙等。2.2.4槽段接頭設備有金屬接頭管、履帶或輪胎式起重機、頂升架(包括支承架、大行程千斤頂和油泵等)或振動拔管機等。2.2.5其他機具設備有鋼筋對焊機,彎曲機,切斷機,交、直流電焊機,大、小平鍬,各種扳手等。2.3作業(yè)條件、2.3.1在工程范圍內鉆探,查明地質、地層、土質以及水文情況,為選擇挖槽機具、泥漿循環(huán)工藝、

45、槽段長度等提供可靠的技術數(shù)據(jù).。同時進行鉆探,摸清地下連續(xù)墻部位的地下障礙物情況。2.3.2按設計地面標高進行場地平整,拆遷施工區(qū)域內的房屋、通訊、電力設施以及上下水管道等障礙物,挖除工程部位地面以下m內的地下障礙物。施工場地周圍設置排水系統(tǒng)。2.3.3根據(jù)工程結構、地質情況及施工條件制定施工方案,選定并準備機具設備,進行施工部署、平面規(guī)劃、勞動配備及劃分槽段;確定泥漿配合比、配制及處理方法,編制材料、施工機具需用量計劃及技術培訓計劃,提出保證質量、安全及節(jié)約等的技術措施。2.3.4按平面及工藝要求設置臨時設施,修筑道路,在施工區(qū)域設置導墻;安裝挖槽、泥漿制配、處理、鋼筋加工機具設備;安裝水電

46、線路;進行試通水、通電、試運轉、試挖槽、混凝土試澆灌。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圖3.1)圖3.1多頭鉆施工及泥漿循環(huán)工藝3.2導墻設置3.2.1在槽段開挖前,沿連續(xù)墻縱向軸線位置構筑導墻,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澆3.2.2導墻深度一般為12m,其頂面略高于地面50100mm,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導溝。導墻的厚度一般為100200mm,內墻面應垂直,內壁凈距應為連續(xù)墻設計厚度加施工余量(一般為4060mm)。墻面與縱軸線距離的允許偏差為10mm,內外導墻間距允許偏蓋5mm,導墻頂面應保持水平。3.2.3導墻宜筑于密實的粘性土地基上。墻背宜以土壁代模,以防止槽外地表水滲入槽內。如果墻背側需回填

47、土時,應用粘性土分層夯實,以免漏漿。每個槽段內的導墻應設一溢漿孔。3.2.4導墻頂面應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以保證槽內泥漿液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且不低于導墻頂面0.3m。3.2.5導墻混凝土強度應達到70%以上方可拆模。拆模后,應立即將導墻間加木支撐至槽段開挖拆除。嚴禁重型機械通過、停置或作業(yè),以防導墻開裂或變形。3.3泥漿制備和使用3.3.1泥漿的性能和技術指標,應根據(jù)成槽方法和地質情況而定,一般可按表3.3.1采用。泥漿性能指標表3.3.1項目性能指標檢查方法一般地層軟弱土層密度粘度膠體率穩(wěn)定性失水量pH值泥皮厚度靜切力(1min)含砂量1.041.25kgL1822s95%0.0

48、5gcm330mL30min101.53.0mm30min1020mgcm298%0.02gcm320mL30min891.01.5mm30min2050mgcm24%泥漿密度秤500700mL漏斗法100mL量杯法500mL量筒或穩(wěn)定計失水量儀pH試紙失水量儀靜切力計含砂量測定器注:1.密度:表中上限為新制泥漿,下限為循環(huán)泥漿。一般采用膨潤土泥漿時,新漿密度控制在1.041.05;循環(huán)程中的泥漿控制在1.251.30;對于松散易坍地層,密度可適當加大。澆灌混凝土前槽內泥漿控制在1.151.25,視土質情況而定;2.成槽時,泥漿主要起護壁作用,在一般情況下可只考慮密度、粘度、膠體率三項指標;3

49、.當存在易塌方土層(如砂層或地下水位下的粉砂層等)或采用產生沖擊、沖刷的掘削機械時,應適當考慮,泥漿粘度,宜用2530s。3.3.2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檢查和控制泥漿的性能,定時對泥漿性能進行測試,隨時調泥漿配合比,做好泥漿質量檢測記錄。一般作法是:在新漿拌制后靜止24h,測一次全項(含砂量除外);在成槽過程中,一般每進尺15m或每4h測定一次泥漿密度和粘度。在槽結束前測一次密度、粘度;澆灌混凝土前測一次密度。兩次取樣位置均應在槽底以上200mm處。失水量和pH值,應在每槽孔的中部和底部各測一次。含砂量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測定。穩(wěn)定性和膠體率一般在循環(huán)泥漿中不測定。3.3.3泥漿必須經過充分攪拌,常用

50、方法有:低速臥式攪拌機攪拌;螺旋槳式攪拌機攪拌;壓縮空氣攪拌;離心泵重復循環(huán)。泥漿攪拌后應在儲漿池內靜置24h以上,或加分散劑膨潤土或粘土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3.3.4通過溝槽循環(huán)或混凝土換置排出的泥漿,如重復使用,必須進行凈化再生處理。一般采用重力沉降處理,它是利用泥漿和土渣的密度差,使土渣沉淀,沉淀后的泥漿進入貯漿池,貯漿池的容積一般為一個單元槽段挖掘量及泥漿槽總體積的2倍以上。沉淀池和貯漿池設在地上或地下均可,但要視現(xiàn)場條件和工藝要求合理配置。如采用原土造漿循環(huán)時,應將高壓水通過導管從鉆頭孔射出,不得將水直接注入槽孔中。3.3.5在容易產生泥漿滲漏的土層施工時,應適當提高泥漿粘度和增加儲

51、備量,并備堵漏材料。如發(fā)生泥漿滲漏,應及時補漿和堵漏,使槽內泥漿保持正常。3.4槽段開挖3.4.1挖槽施工前應預先將連續(xù)墻劃分為若干個單元槽段,其長度一般為47m。每個單元槽段由若干個開挖段組成。在導墻頂面劃好槽段的控制標記,如有封閉槽段時,必須采用兩段式成槽,以免導致最后一個槽段無法鉆進。3.4.2成槽前對鉆機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各部件必須連接可靠,特別是鉆頭連接螺栓不得有松脫現(xiàn)象。3.4.3為保證機械運行和工作平穩(wěn),軌道鋪設應牢固可靠,道碴應鋪填密實。軌道寬度允許誤差為5mm,軌道標高允許誤差10mm。連續(xù)墻鉆機就位后應使機架平穩(wěn),并使懸掛中心點和槽段中心一致。鉆機調好后,應用夾軌器固定牢靠

52、。3.4.4挖槽過程中,應保持槽內始終充滿泥漿,以保持槽壁穩(wěn)定。成槽時,依排渣和泥漿循環(huán)方式分為正循環(huán)和反循環(huán)。當采用砂泵排渣時,依砂泵是否潛入泥漿中,又分為泵舉式和泵吸式。一般采用泵舉式反循環(huán)方式排渣,操作簡便,排泥效率高,但開始鉆進須先用正循環(huán)方式,待潛水砂泵電機潛入泥漿中后,再改用反循環(huán)排泥。3.4.5當遇到堅硬地層或遇到局部巖層無法鉆進時,可輔以采用沖擊鉆將其破碎,用空氣吸泥機或砂泵將土渣吸出地面。3.4.6成槽時要隨時掌握槽孔的垂直精度,應利用鉆機的測斜裝置經常觀測偏斜情況,不斷調整鉆機操作,并利用糾偏裝置來調整下鉆偏斜。3.4.7挖槽時應加強觀測,如槽壁發(fā)生較嚴重的局部坍落時,應及

53、時回填并妥善處理。槽段開挖結束后,應檢查槽位、槽深、槽寬及槽壁垂直度等項目,合格后方可進行清槽換漿。在挖槽過程中應作好施工記錄。3.5清槽3.5.1當挖槽達到設計深度后,應停止鉆進,僅使鉆頭空轉而不進尺,將槽底殘留的土打成小顆粒,然后開啟砂泵,利用反循環(huán)抽漿,持續(xù)吸渣1015min,將槽底鉆渣清除干凈。也可用空氣吸泥機進行清槽。3.5.2當采用正循環(huán)清槽時,將鉆頭提高槽底100200mm,空轉并保持泥漿正常循環(huán),以中速壓入泥漿,把槽孔內的浮渣置換出來。3.5.3對采用原土造漿的槽孔,成槽后可使鉆頭空轉不進尺,同時射水,待排出泥漿密度降到1.1左右,即認為清槽合格。但當清槽后至澆灌混凝土間隔時間

54、較長時,為防止泥漿沉淀和保證槽壁穩(wěn)定,應用符合要求的新泥漿將槽孔的泥漿全部置換出來。3.5.4清理槽底和置換泥漿結束1h后,槽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200mm;澆混凝土前槽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300mm,槽內泥漿密度為1.11.25、粘度為1822s、含砂量應小于8%。3.6鋼筋籠制作及安放3.6.1鋼筋籠的加工制作,要求主筋凈保護層為7080mm。為防止在插入鋼筋籠時擦傷槽面,并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宜在鋼筋籠上設置定位鋼筋環(huán)、混凝土墊塊??v向鋼筋底端距槽底的距離應有100200mm,當采用接頭管時,水平鋼筋的端部至接頭管或混凝土及接頭面應留有100150mm間隙??v向鋼筋應布置在水平鋼筋的內側。為

55、便于插入槽內,利鋼筋底端宜稍向內彎折。鋼筋籠的內空尺寸,應比導管連接處的外徑大100mm以上。3.6.2為了保證鋼筋籠的幾何尺寸和相對位置準確,鋼筋籠宜在制作平臺上成型。鋼筋籠每棱邊(橫向及豎向)鋼筋的交點處應全部點焊,其余交點處采用交錯點焊。對成型時臨時扎結的鐵絲,宜將線頭彎向鋼筋籠內側。為保證鋼筋籠在安裝過程中具有足夠的剛度,除結構受力要求外,尚應考慮增設斜拉補強鋼筋,將縱向鋼筋形成骨架并加適當附加鋼筋。斜拉筋與附加鋼筋必須與設計主筋焊牢固。鋼筋籠的接頭當采用搭接時,為使接頭能夠承受吊入時的下段鋼筋自重,部分接頭應焊牢固。3.6.3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值為:主筋間距l(xiāng)0mm;箍筋間距20mm

56、;鋼筋籠厚度和寬目l0mm;鋼筋籠總長度50mm。3.6.4鋼筋籠吊放應使用起吊架,采用雙索或四索起吊,以防起吊時因鋼索的收緊力而目起鋼筋籠變形。同時要注意在起吊時不得拖拉鋼筋籠,以免造成彎曲變形。為避免鋼筋吊起后在空中擺動,應在鋼筋籠下端系上溜繩,用人力加以控制。3.6.5鋼筋籠需要分段吊入接長時,應注意不得使鋼筋籠產生變形。下段鋼筋籠入槽后.臨時穿鋼管擱置在導墻上,再焊接接長上段鋼筋籠。鋼筋籠吊入槽內時,吊點中心必須對準槽段中心,豎直緩慢放至設計標高,再用吊筋穿管擱置在導墻上。如果鋼筋籠不能順利地攝入槽內,應重新吊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不得強行插入。3.6.6所有用于內部結構

57、連續(xù)的預埋件、預埋鋼筋等,應與鋼筋籠焊牢固。3.7澆注水下混凝土。3.7.1混凝土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的實際配制強度等級應比設計強度等級高一級;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70kgm3;水灰比不應大于0.6;坍落度宜為1820cm,并應有一定的流動度保持率;坍落度降低至15cm的時間,一般不宜小于lh;擴散度宜為3438cm;凝土拌合物的含砂率不小于45%;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應能滿足混凝土澆灌和接頭施工工藝要求,一般不宜低于34h。3.7.2接頭管和鋼筋就位后,應檢查沉渣厚度并在4h以內澆灌混凝土。澆灌混凝土必使用導管,其內徑一般選用250mm,每節(jié)長度一般為2.02.5m。導管要求連接牢靠,接

58、頭用橡膠圈密封,防止漏水。導管接頭若用法蘭連接,應設錐形法蘭罩,以防拔管時掛住鋼筋。導管在使用前要注意認真檢查和清理,使用后要立即將粘附在導管上的混凝土清除干凈。3.7.3在單元槽段較長時,應使用多根導管澆灌,導管內徑與導管間距的關系一般是:導管內徑為150mm,200mm,250mm時,其間距分別為2m、3m、34m,且距槽段端部均不得超過1.5m。為防止泥漿卷入導管內,導管在混凝土內必須保持適宜的埋置深度,一般應控制在24m為宜。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1.5m或大于6m。,3.7.4導管下口與槽底的間距,以能放出隔水栓和混凝土為度,一般比栓長100200mm。隔水栓應放在泥漿液面上。為防止

59、粗骨料卡住隔水栓,在澆注混凝土前宜先灌入適量的水泥砂漿。隔水栓用鐵絲吊住,待導管上口貯斗內混凝土的存量滿足首次澆筑,導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1.2m時,才能剪斷鐵絲,繼續(xù)澆筑。3.7.5混凝土澆灌應連續(xù)進行,槽內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一般不宜小于2mh,中途不得間歇。當混凝土不能暢通時,應將導管上下提動,慢提快放,但不宜超過300mm。導管不能作橫向移動。提升導管應避免碰掛鋼筋籠。3.7.6隨著混凝土的上升,要適時提升和拆卸導管,導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保持24m。不宜大于6m,并不小于1m,嚴禁把導管底端提出混凝土上面。3.7.7在一個槽段內同時使用兩根導管灌注混凝土時,其間距不應大于3.

60、0m,導管距槽段端頭不宜大于1.5m,混凝土應均勻上升,各導管處的混凝土表面的高差不宜大于0.3m,混凝土澆筑完畢,終澆混凝土面高程應高于設計要求0.30.5m,此部分浮漿層以后鑿去。3.7.8在澆灌過程中應隨時掌握混凝土澆灌量,應有專人每30min測量一次導管埋深和管外混凝土標高。測定應取三個以上測點,用平均值確定混凝土上升狀況,以決定導管的提拔長度。3.8接頭施工3.8.1連續(xù)墻各單元槽段間的接頭型式,一般常用的為半圓形接頭型式。方法是在未開挖一側的槽段端部先放置接頭管,后放入鋼筋籠,澆灌混凝土,根據(jù)混凝土的凝結硬化速度,徐徐將接頭管拔出,最后在澆灌段的端面形成半圓形的接合面,在澆筑下段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