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柳灘中學高一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天津柳灘中學高一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津柳灘中學高一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 當?shù)厍蚬D運行到近日點附近時:( )A、公轉速度較快 B、公轉速度較慢 C、北半球正值春季 D、南半球正值秋季參考答案:A2. 下圖為我國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的時間(北京時間)和太陽位置示意圖,分析判斷32圖中表示地面上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其中表示正南方向的是(不會做,就把上面的題干和圖再讀幾遍) ( )A B C D33該地的經度是 ( )A100E B110E C125E D130E34圖中X、Y的時間可能為 ( )A8:00、17:00 B8:10、17:10C8:20、17:00 D7:50、17:10參

2、考答案:C B B3. 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地表海拔高度的根本差異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C地表冷熱不均D地球自轉參考答案:C4. 從沿海向內陸自然景觀差異最大的大陸是A. 亞歐大陸 B. 非洲大陸 C. 南美大陸 D. 澳大利亞大陸參考答案:A5. 讀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回答各題。25從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變化是A橫波、縱波都變快 B橫波、縱波都變慢 C橫波變快,縱波變慢 D橫波變慢,縱波變快26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是地球內部圈層中的A地殼 B地幔 C內核 D外核參考答案:25A 26A6. 讀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圖和亞洲季風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3、1)寫出氣壓帶或風帶名稱:氣壓帶A 風帶 風帶 (2)終年受氣壓帶D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 ,它的特點是 、終年受風帶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 ,它的特點是 。(3)右上圖表示的是 (填“1月”或“7月”)季風示意圖、此時在亞歐大陸上形成了 (高或低)氣壓。(4)F季風的成因是 。參考答案:(1)極地高氣壓帶 東北信風帶 盛行西風帶或中緯西風帶(2)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溫和濕潤(3)7月 低(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或7月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形成西南風)7.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城市一小區(qū)“雨水開發(fā)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tǒng)雨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讀下

4、圖,回答下面小題。雨水開發(fā)應用排放模式圖 傳統(tǒng)雨水排放模式圖24. 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對區(qū)域水循環(huán)造成的影響是A. 地下徑流量增加 B. 蒸發(fā)量增加C. 雨季地表徑流量增加 D. 降水量增加25. 圖示某小區(qū)雨水開發(fā)應用模式與傳統(tǒng)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是解決城市缺水問題 解決城市洪災 增加下滲量 補充地下水A. B. C. D. 參考答案:24. C 25. D24. 區(qū)域水循環(huán)包括蒸發(fā)、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和水汽輸送。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建設用地不斷增加,地面硬化程度上升,阻礙了自然狀態(tài)下的下滲,使得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量減少,選C,對氣溫、降水的影響屬于對大氣圈的影響。25. 讀

5、圖并對比可知,小區(qū)雨水開發(fā)應用模式與傳統(tǒng)排放模式相比,增加了綠化帶和滲水路面。綠化帶具有很好的截水滲水作用,滲水路面可加速下滲,兩者在延長徑流集聚時間的同時,可有效補充地下水;地表徑流的減少和地下水的補充,會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洪災和缺水問題,但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據(jù)此選D。8. 我國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長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則大于500人,關于兩地的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地環(huán)境的人口容量都已達到極限B兩地人口數(shù)都遠遠低于環(huán)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資源開發(fā)不足現(xiàn)象C影響兩地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D長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經濟較發(fā)達參考答案:D9. 晝夜更替,

6、潮起潮落,地球自轉運動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自然現(xiàn)象。在下列現(xiàn)象中,可以成為地球自轉的證據(jù)是A. 日月升落 B. 極晝極夜 C. 月相變化 D. 四季轉換參考答案:A10. 地理環(huán)境中各事象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若某事象發(fā)生變化就會給其他事象帶來影響,甚至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 圖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 人口數(shù)量增多 B. 氣候變化 C. 森林破壞 D. 圍湖造田2. 圖中的土地荒漠化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我國下列哪一地區(qū)( )A. 西北地區(qū) B. 東北地區(qū) C. 東南地區(qū) D. 西南地區(qū)參考答案:1. C 2. A1. 森林具有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調節(jié)

7、地表徑流等作用,森林的破壞會引起一系列與之相關的事件的發(fā)生。2. 土地荒漠化主要發(fā)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我國西北地區(qū)遠離海洋,降水較少,植被破壞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選擇A。11. 茶樹是富錳植物,茶葉中積累了大量的錳,且茶中近30%的錳能通過Mn 2+態(tài)溶入茶水中,因此,飲茶是人體攝取錳的重要來源,回答34題 茶葉錳含量(mg/kg)及對應土壤的PH 12345678910111213老葉1626311230023322281115162392172829193488313825852191成葉134124222025202519969931246103116782253222421451837

8、嫩葉6201278126717331323472749673886166599512501125土壤PH5.104.164.674.344.706.025.425.694.954.054.514.334.483.不考慮人類活動的影響,土壤中的錳元素主要來自土壤成分中的A 成土母質 B有機質 C水分 D空氣4.從表中可以分析出,茶葉最適合栽種在A黃土 B紅壤 C水稻土 D黑土參考答案:A B12. 讀下面某沿海地區(qū)一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回答26-28題。26該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溫帶地區(qū) B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C南半球溫帶地區(qū) D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27若該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氣溫為12,則該山地的海拔不

9、超過A1 000米 B2 000米C3 000米 D4 000米28該山地所在地區(qū)的氣候主要受A信風影響 B季風影響 C西風影響 D西風和副高交替影響參考答案:C B C13. 下列是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城市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丙城市未來發(fā)展的方向A、全國最大的工業(yè)城市和最大的港口B、世界經濟、金融、貿易中心C、世界重化工基地和外貿基地D、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參考答案:B14. 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箭頭,屬于內力作用的有AAC BABC CBCD DAD參考答案:D15. 下列天氣系統(tǒng)中夏季可能給我市帶來狂風暴雨的是()參考答案:C16. 在農業(yè)方面,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注重分析研究各地區(qū)特點,下列

10、符合因地制宜生產的是坡地較多的地方以栽培果樹、蔬菜為主平原集中種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發(fā)電廠附近,又利用電廠余熱,發(fā)展熱帶作物的生產A B C D參考答案:A17. 爺爺?shù)泥l(xiāng)愁是家里的麥田,爸爸的鄉(xiāng)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鄉(xiāng)愁是村口的柿子樹,如今久居城市的兒子畢業(yè)論文的題目是尋找那些終將逝去的農耕文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 這種變化反映了A. 農村經濟走向衰落B. 農村人力資本流失C. 農村空巢老年化減輕D. 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11. 家鄉(xiāng)的變化體現(xiàn)了當?shù)靥幱诔鞘谢M程的A. 郊區(qū)城市化階段B. 再城市化階段C. 衰退期D. 逆城市化階段參考答案:10. B 11. A【10題詳解】終將逝去的

11、農耕文化反映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對農村(流出地)的影響:(有利)增大農村經濟的總量,推動農村產業(yè)結構的不斷優(yōu)化;推動農村的市場需求,提高農戶的收入,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利)造成農村人力資本流失;留守兒童、老人問題加重;故B正確,A、C錯誤。材料中的信息不能反映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故D錯誤。故選B?!?1題詳解】正常的城市化進程都會經歷從城市化、郊區(qū)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過程。我國農村人口涌向城市,說明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范圍不斷向郊區(qū)擴展,我國大、中等城市正處在郊區(qū)城市化階段。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8. 下列屬于水資源開源措施的是( )A. 加強宣傳教育,提

12、高公民節(jié)水意識B. 合理開發(fā)和提取地下水C. 改進農業(yè)灌溉技術D. 提高工業(yè)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參考答案:B【詳解】合理開發(fā)和提取地下水屬于開源措施,B正確,其余選項錯誤。19. 環(huán)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讀“環(huán)境負擔公式”和我國人口與耕地變化圖,回答2930題?!碍h(huán)境負擔”公式:EBPCTP人口(Population)C消費程度(Consumpiton)T創(chuàng)造財富的技術(Technologies)EB環(huán)境負擔(Environmental Burden) 29、圖中最能反映我國19572000年人口與耕地的環(huán)境負擔在加重的是()A、耕地面積在減小 B、總人口數(shù)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減少 D、耕地環(huán)境

13、沒有出現(xiàn)負擔30、從“環(huán)境負擔”公式中可以看出,提高創(chuàng)造財富技術水平能減輕環(huán)境負擔。下列措施能減輕環(huán)境負擔的是()A、開發(fā)濕地、灘涂等易耕土地,擴大耕地面積 B、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C、推廣良種,提高單產 D、提高糧食進口量,緩減我國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參考答案:C C第29題,人均耕地在減少是問題關鍵,故選C項。第30題,濕地具有保護環(huán)境的功能,要保護而不是開發(fā),故A項錯;從“環(huán)境負擔”公式可看出,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并不能減輕環(huán)境負擔;推廣良種,提高單產是科技興農的重要表現(xiàn),符合提高創(chuàng)造財富技術水平能減輕環(huán)境負擔這一原理,故C項正確;D項不符合題意。20. 某天氣系統(tǒng)過境后,造成一個地區(qū)氣溫下降,氣壓

14、上升的天氣系統(tǒng)是( )A冷鋒 B暖鋒 C 冷氣團 D暖氣團參考答案:A21. 輪胎廠與汽車廠之間的聯(lián)系是( )A. 共用基礎設施B. 提供原材料C. 提供加工服務D. 提供零部件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輪胎廠與汽車廠之間的聯(lián)系是為汽車廠提供零部件,D對。工廠分布在不同地區(qū),屬于工業(yè)分散,不是共用基礎設施,A錯。沒有原材料、產品的關系,B錯。不提供加工服務,C錯。22. 圖中的虛線是水平運動物體的原始方向,實線是其偏轉方向,正確的圖示是 參考答案:B23. 下列關于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A.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少雨B.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的4060的大陸東岸C.地中海氣候的形成是

15、因為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D.地中海氣候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參考答案:C24. 2016年9月,我國在貴州省邊遠山區(qū)建成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無線電信號,同時把我國空間測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軌道延伸到太陽系外緣。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成,標志著我國空間測控能力將提升到覆蓋:A.太陽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總星系參考答案:A25. 從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務區(qū)一般位于 ( )A. 城市居民區(qū)的邊緣地帶 B. 城市的邊緣地帶C. 通達度最高的地區(qū) D. 工業(yè)區(qū)的中心部位參考答案:C城市的功能分區(qū)。由于商業(yè)的付租能力最高,故市中心和交通通達度高的地區(qū),商業(yè)的付

16、租能力最高,形成商業(yè)區(qū)。26. 下圖分別為 19782010年期間,甲、乙、丙、丁四地區(qū)人口變動統(tǒng)計情況圖以及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22. 甲、乙、丙、丁四地區(qū)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遷移差額率均降低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3. 乙、丁曲線所代表的地區(qū)A. 人口增長速度日趨緩慢B. 人口總量不斷增加C. 乙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D. 丁外來勞動力日趨增多24. 圖中最可能反映當前山東半島人口變動情況及原因的是A. 甲 B. 乙 C. 丙D. 丁參考答案:22. C 23. B 24. D【22題詳解】從圖示得知,甲地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增加,與題不符,A錯誤。乙曲線的人口

17、遷移差額率一直在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增加,B不符。丙曲線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遷移差額率均降低,C正確。丁曲線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下降,人口遷移差額率在增加,D錯誤,故選C。【23題詳解】乙曲線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增加,人口增長速度較快,A錯誤;人口增長較快,人口老齡化較輕或者沒有老齡化現(xiàn)象,C錯誤。乙、丁曲線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人口遷移差額率之和均為正數(shù),說明人口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B正確。丁地人口遷移率增加,外來人口不斷增多,但不能確定是外力勞動力日趨增多,遷入人口的年齡結構不確定,D錯,所以選B?!?4題詳解】山東半島經濟較發(fā)達,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但經濟發(fā)達人口遷入增多,正確。結合上兩題分析,甲地

18、人口自然增長率增加,A不符。乙曲線人口自然增長率增加,B不符。丙地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差額率均下降,C與題不符。丁曲線人口增長率在下降,到人口遷移差額率在上升,說明人口自然慢,到外來人口增加,D符合山東半島人口變動,故選D。二、 判斷題(共10分)27. (判斷題)從地表形態(tài)上看,背斜向上拱起,一定形成山嶺。參考答案:錯誤試題分析:背斜長期受外力侵蝕,會形成山谷,叫背斜谷。故說法錯誤。28.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參考答案:A29. (判斷題)太陽輻射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的主要動力。參考答案:正確試題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和大氣運動的能量都主要來自太陽輻射。三、 綜合

19、題(共38分)30. 讀下面四幅“天氣系統(tǒng)圖”,完成下列問題。(5分)(1)從氣壓狀況看A是_,從氣流狀況看B屬于_。(2分)(2)C、D兩鋒面,過境后氣溫降低的是_(填字母)。北方夏季的暴雨多與_相關。(2分)(3)在A、B、C、D影響下,一般出現(xiàn)晴朗天氣的是_(填字母)。(1分)參考答案:(1) 高氣壓;氣旋 (2分) (2) C;C (2分)(3) A (1分)31. 如下圖所示。此時ABC弧線上的太陽高度角為00 某人正在距離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觀測北極星觀測到的北極星平均仰角為48度。完成下列各題(12分)。(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 (經度),_ (緯度)。(2)A地此日晝長約_小時,日出時間是_ (填該地標準時)。(3)B地此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為_(4)此時東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