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的設計_第1頁
住宅建筑的設計_第2頁
住宅建筑的設計_第3頁
住宅建筑的設計_第4頁
住宅建筑的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 住宅建筑設計本章內容:住宅建筑的設計內容和方法 學習重點:熟悉住宅的特點、分類,掌握住宅構造設計內容,具備繪制住宅建筑設計施工圖的能力。 本章提要本 章 內 容11.1 概述 11.2 整體構思 11.3 局部處理與整體完善 11.4 住宅建筑無障礙設計 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住宅建筑區(qū)別于其他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功能全類型多變化快面積小 11.1 概述11.1.1 住宅建筑的特點(1)按建筑平面形式分 單元式(梯間式)、獨立單元式(點式)、低層獨院式及拼聯式、廊式、天井式等(圖11.1、圖11.2、圖11.3、圖11.4、圖11.5)。(2)按建筑體型分 條式住宅、塔式住宅、

2、其他體型住宅(工字形、Y形、蝶形等)。(3)按居住對象分 一般住宅、高級住宅、農村住宅、旅館式住宅、老年人住宅、傷殘人住宅等。11.1.2 住宅建筑的分類(1)套型 指按不同使用對象和家庭人口構成而設計的成套住宅類型。各類套型的對照見表11.1。 11.1.3 套型、技術經濟指標表11.1 套型分類套型居住空間數(個)使用面積(m2)一類234二類345三類356四類468(2) 住宅設計應計算下列技術經濟指標: 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m2);套內使用面積(m2/套);住宅標準層總使用面積(m2);住宅標準層總建筑面積(m2);住宅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套型建筑面積(m2/套);套型陽臺面積

3、(m2/套) 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間墻體內表面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套內使用面積等于套內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之和住宅標準層總使用面積等于本層各套型內使用面積之和;住宅標準層建筑面積,按外墻結構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鄰界墻軸線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當外墻設外保溫層時,按保溫層外表面計算 (3) 住宅設計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E.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等于標準層使用面積除以標準層建筑面積;F.套型建筑面積等于套內使用面積除以標準層的使用面積系數;G.套型陽臺面積等于套內各陽臺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wèi)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

4、、貯藏室、壁柜等的使用面積的總和;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4) 套內使用面積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D.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頂板下表面與樓面的凈高低于1.20m的空間不計算使用面積;凈高在1.202.10m的空間按1/2計算使用面積;凈高超過2.10m的空間全部計入使用面積;E.坡屋頂內的使用面積應單獨計算,不得列入標準層使用面積和標準層建筑面積中,需計算建筑總面積時,利用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反求; (5)陽臺面積應按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單獨計算,不計入每套使用面積或建筑面積內。 整體構思是一個整體分析的過程,是依據對建筑物

5、整體使用功能的理解,初步確定住宅建筑平面、剖面、立面的過程。 11.2 整體構思 “套單元幢”的設計方法是以套為基本組合單元,由幾個相同或不同的套型配合樓梯、走廊等交通設施組合成單元,再由幾個相同或不同的單元組成一幢住宅。 11.2.1.1 設計方法-“套-單元-幢”11.2.1 住宅平面設計 這是住宅設計的基本單元。它是以戶為基礎,將其內部空間組合成為相對獨立的一套住房,構成一個家庭的專用空間,也就是一個功能單元。 一個功能單元通常由居住房間、服務房間及交通空間三部分組成。其構成形式稱為“套型”。 (1)居住房間 習慣上稱為居室,具備起居、學習、休息三項主要功能。按功能分有起居室(廳或堂)

6、(圖11.6)、(圖11.7)及臥室(寢室)(圖11.8)。11.2.1.2 套型設計服務房間: 或稱輔助房間,主要指廚房和衛(wèi)生間。廚房凈寬與設備平面布置形式有關,詳見表11.2。 (2) 服務房間 表11.2廚房凈寬廚房設備布置形式 廚房凈寬(m) 單面布置 1.5 L形布置 1.8雙面布置 2.1交通空間指戶內的過道和過廳。過道指供戶內聯系各房間的唯一交通空間。(圖11.9)。 (3) 交通空間 過廳指擴大過道兼作進餐等用途的空間。(圖11.10)住宅陽臺按其用途分有兩種類型:起居室或臥室外的陽臺稱為生活陽臺;廚房外的陽臺稱為服務陽臺。 陽臺的形式按與主體建筑的關系有凹陽臺、凸陽臺、半凹半

7、凸陽臺三種。其造型復雜多變,有漏空的、實體的、纖細的、古典的等等,變化無窮(圖11.11)。 (4) 陽臺 套型平面組合主要是確定套內各房間的相對位置,解決好功能分區(qū)的問題(圖11.12)。在實際設計中,套內各房間的布置格局是千變萬化、多種多樣的,但無論怎樣變化,都應該考慮“住得下、分得開、穩(wěn)得住”的要求(圖11.13(a) 、(b)。(5) 套型平面組合 單元設計是指以戶外交通空間(樓梯或走廊)為紐帶,將相同標高的各種套型聯系起來的建筑單元平面設計。其平面形式有梯間式、廊式、天井式等(圖11.3、圖11.4、圖11.5)。 11.2.1.3 單元設計樓幢設計是將相同和不同的單元組合成一幢住宅

8、。組合方式有平直組合、錯位組合、轉角組合、多向組合等(圖11.14)。 11.2.1.4 樓幢設計住宅建筑的剖面關系比較簡單,一般多采用矩形剖面形式。住宅剖面設計的任務主要是按照城市規(guī)劃的要求,確定住宅層數、層高、凈高及各類房間的豎向組合關系(圖11.15)。 11.2.2.1 剖面設計11.2.2 住宅剖面、立面設計住宅建筑的立面構圖要簡潔明快,具有親切感。住宅立面上的窗、陽臺、檐口、凹廊、樓梯間、窗間墻的組合方法有水平構圖、垂直構圖、垂直與水平混合構圖、成組構圖等(圖11.16)。 11.2.2.2 立面設計確定住宅朝向必須綜合考慮日照時間、太陽輻射強度、常年主導風向和建筑物所在地的地形等

9、因素。表11.3列舉了一些地區(qū)的適宜朝向范圍和最佳朝向范圍。大部分地區(qū)住宅應朝南或略偏東、偏西。 11.2.3.1 朝向11.2.3 住宅的朝向與間距表11.3全國部分地區(qū)適宜和最佳朝向范圍(待續(xù)) 地區(qū)適宜朝向范圍最佳朝向范圍北京南偏東45南偏西35 正南南偏東30 長春南偏東45南偏西45 南偏東30南偏西10 烏魯木齊南偏東南偏西 南偏東40南偏西30 沈陽東南西 正南南偏東20 銀川南偏東34南偏西20 正南南偏東23 石家莊正南南偏東30 南偏東15 太原南偏東東 南偏東15 西寧南偏東30南偏西30 正南南偏西30 濟南正南南偏東30 正南南偏東10 青島 南偏東15南偏西15 正

10、南南偏東5 地區(qū)適宜朝向范圍最佳朝向范圍大連南偏東45南偏西西 正南南偏西15 鄭州正南南偏東25 南偏東15 西安正南南偏東15 南偏東10 南京正南南偏東30 正南南偏東8 合肥南偏東15南偏西5 南偏東515 上海南偏東30南偏西15 正南南偏東15 成都南偏東45南偏西30 南偏東45南偏西15 重慶南偏東30南偏西15 南偏東15南偏西10 武漢 南偏東30南偏西30 正南南偏東15 (續(xù))表11.3全國部分地區(qū)適宜和最佳朝向范圍(續(xù))表11.3全國部分地區(qū)適宜和最佳朝向范圍地區(qū)適宜朝向范圍最佳朝向范圍杭州正南南偏東30 南偏東1018 長沙正南南偏東15 南偏東9 福州正南南偏東2

11、0 南偏東 510 南寧南偏東25南偏西5 正南南偏東15 昆明東南西 南偏東2556 桂林南偏東22.5南偏西20南偏東10南偏西5 拉薩南偏東15南偏西10 南偏東10南偏西5 廈門南偏東22.5南偏西10 南偏東510 廣州南偏東25南偏西15 南偏東15南偏西5 表11.3完 日照間距:保證每套住宅至少有一間居室在冬至日能獲得滿窗日照不少于1h的住宅建筑之間的距離。其計算依據一般是以冬至這一天正午正南向房屋底層房間的窗臺以上墻面能被太陽滿照(圖11.17)。 11.2.3.2 間距日照間距計算公式為: 式中L日照間距(m);H南向前排房屋檐口到后排房屋底層窗臺的垂直高度(m);當地冬至

12、日正午的太陽高度角。 住宅日照標準應符合表11.4的規(guī)定。表11.4住宅建筑日照標準建筑氣候區(qū)劃 、 、 、 氣候區(qū) 氣候區(qū) 、氣候區(qū)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標準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時數(h) 2 3 1 有效日照時間帶(h) 816 915 計算起點 底層窗臺面 住宅正面間距可按日照標準確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間距系數控制,也可采用表11.5換算。 表11.5不同方位間距折減系數方位 015(含) 1530(含) 3045(含) 4560(含) 60 折減系數 1.0L 0.9L0.8L0.9L0.95L局部處理是對整體構思所確定的平面、剖面、立面設計進行細致分析的設計過程。這一過程

13、主要包括各類房間尺寸的確定和協(xié)調,以及住宅構造設計。 11.3 局部處理與整體完善11.3.1 局部處理(1)在整體構思的基礎上,通過對家具、設備的多方案布置分析,最后確定各類房間的開間和進深。(圖11.18、圖11.19)(2)在單元平面組合的基礎上,以不影響使用功能為前提,協(xié)調各房間之間的尺寸關系,同時還要滿足結構要求,符合建筑模數制,以便提高建筑工業(yè)化的程度。11.3.1.1 尺寸的確定和協(xié)調(1)墻身構造設計墻身厚度的選擇外墻墻腳構造設計外墻墻身中部構造設計外墻墻身頂部構造設計內墻有關節(jié)點的處理內部空間利用有關墻身節(jié)點的構造設計及處理 11.3.1.2 構造設計(2)墻面裝修構造選擇墻

14、面裝修構造設計主要是依據住宅標準,合理地選擇內外墻的飾面類型及做法。 (3)常用樓地面做法選擇常用樓地面有水泥砂漿地面、水磨石地面、地磚和馬賽克地面、拼花木地板地面、塑料塊材地板地面、鋪地毯等。 住宅門窗多選用國家標準定型門或窗。其形式依立面及使用要求而定。各部位門的最小尺寸應符合表11.6的規(guī)定。 (4)門窗形式選擇 表11.6門洞最小尺寸類別洞口寬度(m) 洞口高度(m) 公用外門1.202.00戶套門0.902.00起居室(廳)門0.902.00臥室門0.902.00廚房門0.802.00衛(wèi)生間門0.702.00陽臺門(單扇)0.702.00屋面坡度的確定。屋面排水組織設計。選定屋面的構

15、造做法。處理檐口交接處的排水及泛水構造。 (5)屋面構造設計內容 樓梯平面設計。樓梯剖面設計。樓梯細部處理。 (6)樓梯構造設計內容 (1)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能獲得日照,當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間總數超過四個時,其中宜有兩個獲得日照。(2)住宅采光標準應符合表11.7采光系數最低值的規(guī)定,其窗地面積比可按表11.7的規(guī)定取值。(3)臥室、起居室(廳)、明衛(wèi)生間的通風開口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 (4)嚴寒地區(qū)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應設通風換氣設施,廚房、衛(wèi)生間應設自然通風道。 11.3.1.3 室內環(huán)境設計(5)住宅應保證室內基本的熱環(huán)境質量,采取冬季保溫和夏季隔熱、防熱以

16、及節(jié)約采暖和空調能耗的措施。 (6)寒冷、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qū),住宅建筑的西向居住空間朝西外窗均應采取遮陽措施;屋頂和西向外墻應采取隔熱措施。(7)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宜布置在背向噪聲源的一側。(8)住宅不宜設置垃圾管道。 表11.7住宅室內采光標準房間名稱側面采光采光系數最低值(%)窗地面積比值(Ac /Ad)臥室、起居室(廳)、廚房11/7樓梯間0.51/12注:窗地面積比值為直接天然采光房間的側窗洞口面積Ac與該房間地面面積Ad之比。本表系按類光氣候區(qū)單層普通玻璃鋼窗計算,當用于其他光氣候區(qū)時或采用其他類型窗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調整。離地面高度低于0.

17、50m的窗洞口面積不計入采光面積內。窗洞口上沿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m。 分析各項經濟指標,驗證住宅的經濟合理性,詳見11.1.3節(jié)。 11.3.2 整體完善11.3.2.1 經濟指標分析經過一系列的分析、比較所確定的住宅設計,最終要用建筑施工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全部圖紙的繪制、數字的標注、詳圖索引、文字說明等都應符合國家建筑制圖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11.3.2.2 建筑施工圖的繪制住宅建筑無障礙設計的基本設計原則是“對每一個人的關懷”,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設施使用上沒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礙。住宅建筑整體環(huán)境的使用功能與相應設施的設計,要充分按照不同人的尺度與活動空間參數進行。 11.4 住宅建筑無障礙設計11.4.1 無障礙設計的原則(1)臺階的踏面不應光滑,從三級臺階起兩側應設扶手。(2)坡道分直線形、L形、折返形(圖11.20)。(3)坡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