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專題一地理主體要素專題強化練(三)水體運動_第1頁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專題一地理主體要素專題強化練(三)水體運動_第2頁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專題一地理主體要素專題強化練(三)水體運動_第3頁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專題一地理主體要素專題強化練(三)水體運動_第4頁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專題一地理主體要素專題強化練(三)水體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2019年專題強化練(三)水體運動一、選擇題(2018?四川內江三診)山東半島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內在 1952—2009年期間修建了大量水庫,實施大面積坡耕地改梯田和攔河閘壩修建,大規(guī)模林地、園地建設等,但該河流輸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響不大。下圖示意1952—2009年間該河入海年徑流量(108m3),輸沙量(104t)累積折線(圖中數(shù)據(jù)為河口水文站監(jiān)測資料 )。據(jù)此完成1?2題。TOC\o"1-5"\h\z0BOIODL5D SO案黑粒悵皿.下列人類活動可能對該河年輸沙量造成影響較大的是 ( )A.坡地改梯田 B.種植蘋果樹C.種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庫.圖中某項人類活動對該河流輸沙量影響極小,其原因可能是 ( )A.騰庫容為了防災 B.涵養(yǎng)水源為主C.水庫攔截粗沙為主 D.建設的規(guī)模較小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水庫修建后,累積徑流量和累積輸沙量變化趨勢差異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攔河閘壩修建以后,累積徑流量和累積輸沙量的比例關系折線斜度明顯減小,且減少角度明顯大于園地、林地建設后減少的斜度。結合選項可知,坡地改梯田對該河年輸沙量造成影響較大。第2題,讀圖可知,水庫修建對該河流輸沙量影響極小,其原因可能是水庫主要攔截粗沙,細沙懸浮于水中流向下游, 粗沙若沒有水庫攔截,在流向下游的過程中,地勢變得緩和,水流速度減緩時,仍然會沉積下來。故水庫攔截粗沙后,對入海泥沙量影響不大。答案:1.A2.C(2018?江西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二模)“涇渭分明”在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議,《詩經(jīng)》中有“涇以渭濁”,故有人認為在春秋時代是“涇清渭濁” 。唐詩中杜甫有“濁涇清渭何當分” (渭清涇濁)。歷代至今,都有人實地考察,然而涇渭變遷,清濁難辨。但根據(jù)科學測定:涇河年均泥沙含量高達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涇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涇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 7倍之多。讀下圖,完成3?5題。

.某季節(jié)“涇濁渭清”,涇河的含沙量遠大于渭河,該季節(jié)應是每年的B.夏季D.冬季B.夏季D.冬季C.秋季.據(jù)圖文材料判斷下列不是認為“涇清渭濁”的依據(jù)是 ( )A.涇河流水作用強,河道下切到黃土下的基巖B.涇河主要流經(jīng)地區(qū)地表植被覆蓋條件較好C.涇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徑流量比涇河大,泥沙含量大.“涇清渭濁”演變成“涇渭變遷,清濁難辨”的結論依據(jù)是 ( )A.涇河流域植被恢復,流域內降水增加B.涇河主要流經(jīng)黃土高原,侵蝕力強C.涇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開發(fā)D.受沙塵暴影響,涇河含沙量增加解析:第3題,該地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集中在夏季。涇河源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夏季河流泥沙含量最大。某季節(jié)“涇濁渭清” ,涇河的含沙量遠大于渭河,該季節(jié)應是每年的夏季,B對。其他季節(jié)河流水量小,侵蝕能力弱,含沙量小, A、C、D錯。第4題,涇河流水作用強,河道下切到黃土下的基巖,泥沙含量減少,河水較清澈, A是。涇河主要流經(jīng)地區(qū)地表植被覆蓋條件較好,河水清, B是。涇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他季節(jié)含沙量小,水清, C是。涇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 7倍之多,渭河徑流量比涇河大,泥沙含量小,涇濁渭清,D不是“涇清渭濁”的依據(jù),選Do第5題,“涇清渭濁”演變成“涇渭變遷,清濁難辨”的結論依據(jù)是涇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開發(fā),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增多,涇河變混濁,C對。涇河流域植被恢復,水土流失少,涇河水清, A錯。涇河主要流經(jīng)黃土高原,侵蝕力強,侵蝕到基巖,含沙量小,水清,B錯。沙塵暴對河流泥沙含量影響小,河流泥沙含量主要來自水土流失, D錯。答案:3.B4.D5.C(2018?衡水金卷)海水中的懸浮物的粒徑一般在幾至幾百微米之間,其數(shù)量取決于海水的運動、人類活動的強度以及入海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因素。我國黃海及東海北部大陸架海區(qū)是世界上懸浮物濃度最高的區(qū)域,顯現(xiàn)出懸浮物數(shù)量多、質量濃度高、物種豐富多樣、季節(jié)TOC\o"1-5"\h\z性變化明顯等特點。下圖是該海區(qū)春季表層海水懸浮物質量濃度分布圖,據(jù)此完成 6?8題。.圖中海域懸浮物質量濃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洋流狀況復雜 B.季節(jié)水溫變化大C.入海河流較多 D.人類活動強度較小.該季節(jié)近岸懸浮物濃度總體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距河流入??诘倪h近 B.洋流的流向C.離岸風較強 D.海底地形復雜.關于洋流對懸浮物濃度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洋流流向與濃度等值線彎曲方向完全一致B.洋流D增加懸浮物濃度C.洋流B對懸浮物濃度增加影響明顯D.洋流的性質和流向對懸浮物濃度均有影響解析:第6題,讀圖可知,圖示海域懸浮物濃度河流入??谔幾畲?,向外遞減,圖中海域懸浮物質量濃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入海河流較多。第 7題,根據(jù)上題分析,河流入??谔帒腋∥餄舛却?,故該季節(jié)近岸懸浮物濃度總體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距河流入??诘倪h近。第8題,讀圖可知,并不是所有區(qū)域洋流流向與濃度等值線彎曲方向都一致, A錯。洋流D流經(jīng)的海域懸浮物濃度較低,B錯。洋流B流經(jīng)的海域懸浮物濃度并沒有明顯增加,C錯。排除法選D。答案:6.C7.A8.D(2018?重慶三診)下圖為加蓬共和國水文圖,據(jù)圖完成 9?11題。9.加蓬每年有兩個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為大旱季,9.加蓬每年有兩個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為大旱季,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為小旱季。其旱季的形成原因是( )A.副高控制,氣流下沉C.處于山地的背風地帶B.信風影響,空氣干燥D.受寒流降溫降濕影響10.圖中港口建港的優(yōu)勢氣象條件是A.淡水資源充足A.淡水資源充足B.大氣能見度高C.全年風力微弱C.全年風力微弱D.晝夜溫差較小TOC\o"1-5"\h\z下列關于圖中洋流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圖中洋流的成因為風海流 ②將甲河泥沙帶到港口沉積 ③使沿岸地區(qū)形成荒漠景觀④寒暖流交匯容易形成漁場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9題,加蓬位于赤道附近,不受副高控制,A錯。加蓬每年有兩個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氣壓帶風帶北移,受東南信風影響,為大旱季。 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受東北信風影響,為小旱季。其旱季的形成原因是信風影響,空氣干燥, B對。山地的背風地帶不是出現(xiàn)兩個旱季的原因, C錯。沿岸受暖流降溫影響, D錯。第10題,圖中港口位于赤道附近,屬于赤道無風帶,建港的優(yōu)勢氣象條件是全年風力微弱,風浪小, C對。淡水資源充足、晝夜溫差較小不是影響建港的主要因素, A、D錯。赤道地區(qū)降水多,云雨天氣多,大氣能見度低,B錯。第11題,圖中洋流屬于補償流,是補償區(qū)域流走海水的形成,風海流是受盛行風吹動形成,①錯。圖中寒流將甲河泥沙帶到港口附近,與暖流交匯,導致泥沙在港口沉積,②對。圖中暖流是增溫增濕作用,不是荒漠景觀成因,③錯。寒暖流交匯容易形成漁場,④對。D對,A、B、C錯。答案:9.B10.C11.D二、非選擇題(2018?廣西南寧三輪沖刺壓軸卷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薩湖最大水面面積可達1萬平方千米,水深可達11米;最小水面面積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僅1米左右。洞里薩河連接著洞里薩湖與湄公河 (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材料二湄公河三角洲分布著由湄公河及眾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網(wǎng),它包括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柬埔寨東南部,面積44000平方千米,是東南亞地區(qū)最大的平原。(1)洞里薩湖水位季節(jié)變化非常大,試分析其原因。(2)洞里薩河的流向有明顯的周期性變化,試推測 1、7月的洞里薩河的流向有何差異,并說明原因。(3)夏季,甲區(qū)域的海水溫度比同緯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溫低,請簡述原因。解析:第(1)題,分析洞里薩湖水位季節(jié)變化主要從其補給源進行分析, 該地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入湖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補給,其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洞里薩湖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周邊地區(qū)地勢低洼,主要水源來自降水和周圍河水的注入;入湖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補給, 其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第(2)題,因為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河流與湖泊的互補關系也因雨季和旱季的不同而不同; 7月處于受西南季風影響是該地的雨季,湄公河干流處于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漲并高于洞里薩湖水位,河水補給洞里薩湖,所以洞里薩河自東南向西北流; 1月處于旱季,湄公河干流處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薩湖水位,湖水補給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 第(3)題,三角洲的形成是主要是流水的堆積作用, 與地形和海潮的頂托作用有關。沿岸海水水溫較同緯度低,考慮可能是寒流影響,該地是季風氣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風,所以該海岸盛行的是離岸風,進而導致沿岸形成上升的寒流。夏季,該區(qū)域東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風,屬于離岸風,風使表層海水向偏離中南半島的方向流動,深層的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的寒流,導致表層海水溫度低于同緯度其他海域。答案:(1)洞里薩湖周邊地區(qū)地勢低洼,主要水源來自降水和周圍河水的注入;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補給,其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 (2)7月,由東南流向西北;1月,由西北流向東南。成因:7月處于雨季,湄公河干流處于洪水期,河

流水位上漲并高于洞里薩湖水位,河水補給洞里薩湖,所以洞里薩河自東南向西北流; 1月處于旱季,湄公河干流處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薩湖水位,湖水補給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3)夏季,該區(qū)域東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風, 屬于離岸風,風使表層海水向偏離中南半島的方向流動,深層的冷海水上泛,導致表層海水溫度低于同緯度其他海域。(2018?百校聯(lián)盟四月聯(lián)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為某大陸沿海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 圖中M海域漁業(yè)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漁場之一,主要生產(chǎn)妖魚、沙丁魚等。(1)說明圖中M海域漁場的成因。(2)分析圖示沿海和內陸地區(qū)年平均氣溫較低的原因。(3)某國一艘輪船正沿圖中航線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對該輪船航行的影響。(4)分析圖示沿海地區(qū)沙漠分布面積較廣的原因。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圖中海域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區(qū),有本格拉寒流流經(jīng),該洋流為上升補償流,將深層營養(yǎng)鹽類帶到表層,魚類餌料豐富,有利于漁場形成。第(2)題,圖示沿海和內陸地區(qū)年平均氣溫較低的原因主要從影響氣溫的因素進行分析。由于緯度相同,沿海和內陸氣溫差異主要是受洋流影響導致的,該地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經(jīng),起到降溫作用。轉6(2)令艘掘用羅瑞酒里藉不陶垠船用要推相支譴也事麴懶翁和韓愛??穯蔚缀9坎凛?嵬成節(jié)變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