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災害計劃_第1頁
煤礦災害計劃_第2頁
煤礦災害計劃_第3頁
煤礦災害計劃_第4頁
煤礦災害計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編制負責人:審查批準人:實施負責人:有效時間: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編制時間:2009編制人員名單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工種簽名石林煤礦技術負責采掘石林煤礦技術員采掘石林煤礦技術員地質石林煤礦技術員機電石林煤礦技術員測量審批意見審批人:年月日工人參加學習教育情況培訓時間:培訓負責人:工人簽字:目錄前言……………………..4第一章礦井概況………….5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7第三章災害預防和處理…….8第四章自救和互救……….29第五章分區(qū)行動計劃……..32第六章安全培訓教育………33第七章學習貫徹和要求…………………..35第八章相關表格……………35第九章技術圖紙附件……..37前言石林煤礦主要開采石林井田加褔組+175水平以下的煤炭資源。為保障我礦員工人身安全,防止和控制生產過程中事故的發(fā)生,或當出現意外事件時,現場作業(yè)人員能夠自覺有序地及時開展自救、互救;保障員工安全撤退,防止事故傷害擴大化,促進礦井經營管理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根據《安全生產法》、《勞動法》、《職業(yè)病防治法》、《煤礦安全規(guī)程》等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規(guī)定,結合本礦2010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安排,我們在《二00九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及《安信煤業(yè)石林煤礦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基礎上,參照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標準,針對本礦年度生產計劃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災害,按照“以人為本”、“持續(xù)改進”的生產安全管理理念,編制《石林煤礦二0一0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作為年度災害預防與處理、持續(xù)改善礦井生產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的依據。編制《石林煤礦二0一0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救人為先”、“持續(xù)改進、不斷完善”和“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原則,本著“有備無患”、“安全無小事”的精神,剖析本礦年度生產安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危險源,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應急救援處理措施,防范于未然。其目的是在災害發(fā)生的初期,能及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投入現場施救,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把事故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或在現場施救中可能危及施救人員的安全,不具備事故搶救條件時,能迅速安全組織撤離;或在短時間內無法及時安全撤退時,遇難人員能采取正確的自救互救措施、開展自救互救。第一章礦井概況1、石林煤礦位于將樂縣城以東約7.5KM,行政隸屬古鏞鎮(zhèn)漠俚村管轄,企業(yè)為私營企業(yè),隸屬于將樂安信煤業(yè)有限公司,現有職工360井田地貌屬低山丘陵、山頂渾圓,山坡坡度20-30度,最大40-55度,本區(qū)屬亞熱帶潮濕氣候,年降雨量為1597.7mm,夏季最高氣溫37.9度,冬季最低氣溫-6.9度,年平均氣溫18.6度,地形東高西低,山脊多呈北西-東向,最高峰位于積善南山,海拔標高+581.8m,最低為金溪河,標高+125m,金溪河從井田北西邊界流過,最高洪水位于153.9m,最大流量為6100m3/h。礦井現已有省道公路穿越,向北西可通往泰寧、建寧、向南西可通往沙縣、三明、明溪;向東至順昌火車站僅38KM,經鷹夏鐵路可通往省內外各地,交通方便。2、石林煤礦礦區(qū)總體構造為林坑背斜和石林向斜,次一級褶皺不發(fā)育,背斜、向斜內發(fā)育著不同方向的斷裂使背斜和向斜構造復雜化。礦區(qū)內推覆、滑動及次一級褶皺構造發(fā)育。地形起伏連綿,水系發(fā)育,切割強烈,含水巖組富水性較弱。區(qū)域斷裂以緩角度壓性斷裂居多,且多為不導(含)水。地下水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動態(tài)變化受季節(jié)性影響明顯,地下水徑流條件較好,溝谷切割較深,有利于大氣降水的排泄,礦井涌水量較小,水文地質條件屬裂隙充水類簡單一中等型。經鑒定相對瓦斯涌出量為3.99立方米/噸;根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20063、(一)、礦井開拓方式石林煤礦采用平硐-暗斜井,(二)、礦井運輸方式礦井運輸設備選型合理,石林煤礦使用7噸架線電機車,1噸固定式礦車,上部車場全部改為甩車場。(三)、礦井通風方式獨立分區(qū)通風,現有二、三采區(qū)各配備1套離心式主要通風機,風量滿足生產需要,井下有防塵、消防管路,有各項檢測和測定記錄,有各項審批和管理制度。(四)、礦井排水方式井口和工業(yè)廣場均在最高洪水以上,設有排水溝、防洪溝,滿足地面防排水需要;在六采-25米中央泵房,配有3臺75千瓦水泵,排水管3趟,水倉容量960M3;九采-225米配有3臺75千瓦水泵,排水管3趟,水倉容量860M3,七采-25米配有3臺75千瓦水泵,排水管3趟,水倉容量960M3;(五)、礦井供電方式礦井雙回路供電,10KV主電源來自水南變電站,10KV主電源來自城關肖公變電站;主排水泵、主通風機、提升絞車均有兩回路供電。井上下供電分離,不存在地面中性點接地的變壓器向井下供電;防爆型電氣設備無失爆現象;“三大”保護齊全可靠。4、2010年計劃產量10萬噸,其中回采產量9.5萬噸,掘進及其他煤0.5萬噸。年度計劃總進尺4000米,其中開拓進尺1000米生產采區(qū)有二個:分別為七、九采區(qū)。5、礦井災害主要類型(一)、礦壓(頂板)傷害事故石林煤礦各采區(qū)、各煤層之間的煤層堅硬性和頂底板完整性差異不大,在生產過程中所呈現出的礦壓現象也不存在大的差別。各煤層礦壓呈現的一般規(guī)律有:B20煤層頂、底板完整性相對較好,礦壓呈現速度相對比較慢,生產過程中一般采用帶帽點柱支護來管理頂板。產生礦壓傷害事故的危險源主要來源于生產作業(yè)過程中伴生的破碎物和局部構造變化帶、鍋底石,以及頂板支護不到位等。C3煤層頂底板完整性較差,礦壓呈現速度較快,生產過程中頂板管理方法采用特殊支護的較多。產生礦壓傷害事故的危險源主要來源于生產作業(yè)過程中礦壓對工作面支護材料的直接破壞,同時在作業(yè)過程中所伴生的破碎物和局部構造變化帶,以及頂板支護失效所帶來的破壞也是造成礦壓傷害事故的主要因素。(二)、水害事故石林煤礦地表沒有大的水體。目前產生水害事故的主要危險源有礦井生產作業(yè)范圍內的周邊老窯積水、地質構造帶或勘探鉆孔所帶來的裂隙水源,以及大氣降水滲入采空區(qū),增大礦井井下的涌水量。(三)、火災傷害事故產生煤礦火災的三要素是:可燃物、熱源和氧氣。本礦產生井下火災的主要熱源來自于外部,包括電氣設備短路引起火災、員工攜帶明火下井產生的火災等。(四)、機械撞擊傷害事故(含提升、運輸傷害事故)井下產生機械撞擊傷害的危險源主要有斜井飛車、礦車跳軌、搬運材料、設備等。(五)、觸電傷害事故觸電傷害事故危險源主要有機電設備或電纜產生漏電、員工違章帶電作業(yè)、三大保護裝置失效等。(六)、瓦斯中毒窒息事故本礦為低瓦斯礦井。瓦斯中毒傷害主要危險源有工作面微風或無風作業(yè)、放炮后通風時間不足、貫通空區(qū)瓦斯積聚區(qū)、擅自進入沒有通風的獨頭巷道小眼或采空區(qū),以及井下火災等災害伴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所致。(七)、爆破傷害事故火工爆破傷害危險源主要有作業(yè)人員違章作業(yè)、未嚴格落實清點人數或設置崗哨制度、工作面拒爆(瞎炮)處理不及時、爆破材料質量變質導致爆破參數改變等。(八)、雷擊傷害事故雷擊傷害事故危險源來自于大自然。(九)、山體滑坡傷害事故山體滑坡傷害事故危險源來自于大自然,特別是暴雨季節(jié)。第二章礦井組織機構及職責為了及時有效地處理生產事故,保證礦井應急救援順利實施,建立礦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由礦長任總指揮,具體負責實施礦井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及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工作。礦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礦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技術和事故搶救組、治安保衛(wèi)組、傷員救治組、后勤保障組、事故原因分析組和善后處理組等七個工作組。值班領導接到生產事故報告后,在應急救援工作組成員還沒有到來之前,必須按本規(guī)定的程序,首先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根據災害事故的類型,立即通知礦長、礦技術負責和其他礦領導及安監(jiān)、生產、機供等有關科室人員。處理事故的組織領導和有關部門人員的責任名單、通知方法和順序及各職能部門電話號碼附表1)所示。被通知的人必須立即趕到礦井口調度室待命,并做好參與現場組織搶救的一切準備;井下指揮由指揮部選派人員擔任。礦井生產事故時期救災人員的職責:1.發(fā)生生產事故后,礦長是負責處理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礦技術負責和救護隊隊長的協助下,制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計劃。2.生產副礦長(礦技術負責)是礦長處理災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訂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zhàn)計劃。3.安全副礦長按照批準的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zhàn)計劃,以及按照《規(guī)程》規(guī)定對搶救工作和入井人員實行有效監(jiān)察,并具體負責入井特別許可證的簽發(fā)。4.其他副礦長根據礦長指令及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計劃,負責組織落實為處理事故所必須的工人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須的設備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礦長嚴格控制入井人數,簽發(fā)搶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別許可證。5、礦生產科長:根據礦長的指令,負責某一方面的搶救工作。6.安監(jiān)科科長根據礦長的指令,負責改變礦井通風方法,監(jiān)視主要通風機的工作狀況和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并執(zhí)行與通風有關的其他措施。7.值班調度員負責立即將事故情況報救援指揮部、救護隊、礦技術負責和其他有關領導,及時轉達作戰(zhàn)指揮命令,隨時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采區(qū)的人數。8.礦燈房負責人根據燈牌號碼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及其姓名,并迅速報調度室,對沒有特別許可證的所有人員立即停止發(fā)放礦燈。9.供銷科長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準備好必要的搶救器材,并按指令迅速發(fā)運到救災地點。10.機電科長根據礦長指令,負責改變礦井主通工作方式,并掌握礦井的停送電工作和完成其它有關機電工作。11.生產科工區(qū)主任負責準備好有關的圖紙和資料。12.綜合科主任妥善安排救災的食宿以及其它事宜。13.醫(yī)療負責人負責組織對受傷人員的治療、急救和組織藥物供應。14.財務負責人根據礦長指令,組織好搶險救災人員,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15.各隊隊長負責查明留在本區(qū)域或工作面內的人數,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地帶領撤退到安全地點至地面,將在現場所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和發(fā)生原因等情況詳細報告調度室,并隨時接受礦長指令,完成有關搶救任務。第三章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措施各種災害發(fā)生的預兆、特征和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在制定應急救援處理的措施上也有一定的差別。下面針對礦井生產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危險源及預防和處理技術措施特征,提出以下要求:一、礦井災害預防措施及應急處理和搶險救援基本要求由于煤礦生產具有自身特有的特殊性,所以,在井下作業(yè)前,相關部門必須提前編制相應的作業(yè)技術規(guī)程。對作業(yè)范圍內可能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認真辨識,同時制定相應的預防與處理技術措施,經有關部門和領導審批后,貫徹到所有參與作業(yè)的員工,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允許正式作業(yè)。礦井發(fā)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冒頂、火災、透水、爆炸、斷繩飛車、窒息中毒、觸電等生產事故災害時,現場作業(yè)人員必須根據災害的危害程度,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措施,進行現場施救。井口調度和值班領導接到災害報告,應及時向相關領導和責任部門負責人通報,并根據災害危害程度,決定是否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應迅速了解、掌握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現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發(fā)展情況等;迅速組織制定搶救方案并組織實施;及時將現場情況向上級部門報告;妥善處理現場新聞報道事宜;組織、配合開展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各工作組接到災害事故的通知后,必須按照應急救援職責分工和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安排,迅速開展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生產安全災害預防與應急處理、搶險救援方案制定、實施的基本原則組織制定并實施生產事故搶險救援方案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救人為先”的原則。把保障搶險救援人員自身安全和及時安全有效地救出遇難人員作為制定煤礦生產事故搶險救援方案的首要前提,把迅速搶救出遇難人員作為制定煤礦事故搶險救援方案應考慮的第一因素。2、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原則。制定和實施煤礦生產事故搶險救援方案,應嚴格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十章和《煤礦救護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3、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根據礦井生產布局、安全生產條件、事故性質和災害發(fā)展變化趨勢,科學合理地制定煤礦生產事故搶險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防止冒險盲干而造成災情擴大。(一)、瓦斯中毒窒息事故應急處置與搶險救援基本要求采掘工作面由于停電,致使主通風機、局通等停電、停轉,可能引起甲烷等各種有害氣體積聚發(fā)生窒息事故。瓦斯中毒窒息災害預防與應急處理的關鍵在于搶時間,防止遇難人員窒息休克時間太久而造成生命危險。1、井下窒息中毒事故的預防與處理事故指導原則和具體措施:(1)、工作面開工前,生產科應事先做好周邊采空區(qū)調查工作,防止瓦斯局部積聚造成事故。有貫通采空區(qū)可能時,必須在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中明確瓦斯排放的具體措施。⑵、當井下主進風巷內因檢修工作需要,確需動火時,必須按事先制定審批的安全技術規(guī)定操作,確保在進風流中的瓦斯含量保持在預定的指標范圍內。⑶、處理窒息中毒事故,要按照現場的實際情況及時組織搶救,各種搶救設備(如醫(yī)療搶救器材等)要及時到位,搶救人員的自主保安措施(如佩帶自救器等)一定要加強。⑷、當遇險人員搶救下來后,應及時送到有新鮮空氣的巷道內。⑸、救護人員首先必須做好自身的安全保護,佩帶好自救器等設備;或及時安裝局部通風機進行通風,排散瓦斯局部積聚濃度。2.預防措施:(1)、礦井主要通風機每月至少應檢查一次。(2)、主要通風機因檢查、停電或其他原因需要停風時,必須制定停風措施。因通風機停風受到影響的地點,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工作人員先撤到進風巷道中,并由值班礦長決定全礦井是否停止生產和撤出人員。嚴禁在停風區(qū)域內作業(yè)。(3)、掘進巷道工作面不得采用擴散通風。使用局扇通風的掘進工作面,無論作業(yè)期間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設置柵欄。(4)、臨時停工的作業(yè)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牌,并且報礦調度室。(5)、因停電等原因停工的工作面或臨時停工地點停風后,在恢復生產前,都必須預先檢查瓦斯和工作面通風情況,只有在證實無危險后,方可恢復生產。(6)、各個工作面在放炮后都必須先通風15分鐘以上,待炮煙吹散后,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同時,要加強綜合防塵措施,嚴格防塵管理制度。(7)、各采掘工作面都要建立瓦斯檢查制度,每班至少檢查兩次,認真執(zhí)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請示匯報制度,認真填寫瓦斯檢查表,發(fā)現瓦斯超過《規(guī)程》有關條款的規(guī)定時,瓦斯檢查員有權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并撤離到安全地點。(8)、上山獨眼掘進迎頭,應加強局部通風管理,確保有足夠的新鮮風量。臨時停風,必須撤出人員,設置柵欄。(9)、CO涌出異常地點,必須由專業(yè)人員實施嚴密監(jiān)測,提出處理意見與措施。(10)、發(fā)生火災后,事故范圍內人員必須正確使用自救器,有效地實行自救到達安全地點。嚴禁過濾式自救器在無氧(缺氧)窒息區(qū)內使用。3.處理事故緊急措施:⑴、中毒者出現頭痛、耳鳴、心跳加快、四肢無力、嘔吐、流清水鼻涕、呼吸困難、劇烈咳嗽、流淚等癥狀,應迅速撤離至新鮮風流處,并立即即向調度室匯報。⑵、當中毒者已失去撤離現場的能力時,應迎面俯臥在水溝,用毛巾、口罩、衣服等浸濕后,遮住口鼻等待救援。⑴、當遇險人員搶救下來后,應迅速將其送到有新鮮風流的巷道內進行搶救,并向調度室報告。調度室接到報告后,通知醫(yī)務人員到現場施救。⑵、對處于假死狀態(tài)中的中毒者搶救工作要有耐心,同時盡快送往醫(yī)院搶救。⑶、因冒頂堵人造成獨頭巷道內的新鮮空氣不足時,應設法向被堵人員供風,防止缺氧而造成窒息。(2),工作面恢復生產前,要加強通風及頂板管理等,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恢復生產。4、做好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工作,根據年度內氣溫變化動態(tài),礦井瓦斯等級鑒定時間定在第三季度(年度內預計地面氣溫最高的月份)。具體由安監(jiān)科負責編制鑒定工作計劃。(二)、礦井火災事故災害預防與搶險救援處理基本要求我礦井下煤層不具備自燃的條件,發(fā)生火災的主要來源是明火。預防井下火災災害的基本措施有:禁止明火下井;井下主進風巷內確需動火時,必須事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辦理井下動火審批手續(xù),配備足夠的防滅火設施和人員,確保安全動火;加強井口檢身管理制度,制止員工攜帶煙草入井;定期檢查機電設備及電纜等用電設施質量,防止因電器設備老化而造成電源短路火災。井下火災生產事故應急處理的關鍵在于及時撲滅火苗,或正確采取自救互救措施,選擇正確的撤退路線,確保人員安全返回到地面。1、可能釀成火災事故的自然條件、生產環(huán)境、原因及地點分析采掘工作面使用煤電鉆等電氣設備、電氣設備失爆等,可能發(fā)生電氣火災;采掘工作面使用火工品,可能因使用不當引起爆炸,進而發(fā)生爆炸火災;井下人員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引起火災。2、礦井火災預防措施:⑴、加強日常的礦井防火檢查,發(fā)現隱患及時匯報處理。同時,對采區(qū)作業(yè)人員進行有關火災的性質、安全用電和自救知識的教育。⑵當井下發(fā)生電器火災或電纜燒毀災害時,發(fā)現人員應及時匯報給井口調度室,并通知附近的作業(yè)人員,使災區(qū)的人員撤到安全地帶,直至地面,以免火災引起瓦斯爆炸或人員中毒、窒息災害的危險,同時根據災情周邊人員撤退情況決定是否切斷災區(qū)的電源,并積極組織人力、物力控制火源,直接滅火。⑶、井下水泵房、絞車房、中央變電所、采區(qū)變電所及地面?zhèn)}庫等建筑物要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所有井下工作人員都必須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并熟悉自己工作區(qū)域內這些器材的存放地點。⑷、發(fā)現井下電纜嚴重老化現象,必須及時組織更換。⑸、入井人員必須熟悉礦井避災路線;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⑹、每月組織一次對井上、下消防管道系統(tǒng)、防火門、消防材料庫和消防器材的設置情況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⑺、災變時期的特殊通風方法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礦井反風、局部反風、風流短路、風機停轉等,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擴大。⑻、進風井口2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任何易燃物品。嚴禁在井口附近燃燒雜物,防止井口的煙霧倒灌入井下。3、火災事故應急措施:(1)、最先發(fā)現火災的人員應根據火勢發(fā)展程度,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火勢較小,現場能夠及時熄滅的,要果斷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撲滅。屬于因電源引起、或可能引起電纜著火的火災,首先要設法切斷引入災區(qū)的電源,然后再利用滅火設備和器材直接滅火。在滅火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進風流側,防止在撲滅過程中,由于廢氣作用造成滅火人員中毒窒息。同時,在場的帶班隊干或大班長、跟班技術員或安監(jiān)員必須指定一位責任心強的人員,迅速向井口調度報告有關災情的詳細情況。災情已經擴大,現場無法直接撲滅、或進行人工撲滅時可能會危及人身的,首知人員應立即通知可能受災害威脅的所有人員,按照避災線路的要求有序撤退。(2)、調度室值班人員接到火災報告后,應立即通知礦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成員及有關領導,同時設法通知采區(qū)內可能受災變威脅的所有作業(yè)人員撤離危險區(qū)域。(3)、與生產、機電部門責任人協商,及時合理切斷通往火災區(qū)的電源。(4)、遇險人員自救基本原則火災上風側人員的自救:在采區(qū)進風流的人員應沿著運輸巷進風側經車場再從軌道上山撤退到地面?;馂幕仫L側人員的自救:在距火源較近回風側的人員,當火勢不大,或現場有自救設備時,應及時佩帶上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后,及時穿越受災地段,進入新鮮風流巷道,再沿主進風上山撤到地面。撤退時,帶班班組長必須負責清點人數,帶出現場所有的人員。當進風流中煙霧較濃,現場作業(yè)人員無法及時撤退到地面安全地點時,應立即關閉局扇、采用臨時風幛等設施切斷煙霧來源,等待地面人員搶救。(5)采區(qū)巷道系統(tǒng)圖見通風系統(tǒng)圖。4、處理火災事故指導原則和具體措施:(1)在入風井口、井筒內、井底車場發(fā)生火災時,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充分分析當班井下人員分布情況,及時撤出進風側內所有人員,并制定出相應的反風措施后,利用全礦井各采區(qū)同時反風設施,有計劃地組織礦井反風救災。為爭取時間撤出災區(qū)人員,可采取打開災區(qū)主進、回風巷之間的風門,讓風流短路的措施。(2)在進風的下山巷道發(fā)生火災時,應盡快構筑臨時防火墻(密閉),或使采區(qū)的風流短路,以防止產生的火風壓,造成風流逆轉。4、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撤退應注意事項:⑴、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應當采取果斷措施迅速脫離現場,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巷道。⑵、在有煙霧的巷道里撤退時,必須及時佩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⑶、位于火源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如果位于火源回風側的人員距火源較近,附近有脫險的通道,而且又有脫險的把握時,可以逆煙流撤退,迅速穿過火區(qū)撤到火源的進風側。如果位于火源回風側的人員距火源較遠,在煙氣還沒到達之前,可順著風流盡快從回風出口撤到新鮮風流中去。如果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有中毒危險時,應迅速戴好自救器,盡快通過捷徑繞到新鮮風流中去。⑷、在煙霧不嚴重的情況下,應盡量躬身彎腰,低頭快速前進,如煙霧大,視線不清或溫度高時,則應盡量貼著巷道底板或巷道壁,摸著軌道或管路等快速爬行撤退。⑸、在高溫濃煙的巷道撤退時,還應注意利用巷道的積水用濕毛巾、衣服或向身上淋水等辦法進行降溫措施,或是利用隨身衣物遮擋頭部,以防高溫煙氣的刺激。⑹、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時間內不能安全撤退時,應尋找有壓風管路的地點,利用壓風管的新鮮空氣進行呼吸。⑺、應保持鎮(zhèn)靜,不要狂奔亂跑。否則很容易造成自身的疲勞,降低抵抗能力、分析能力、行動能力,過度的緊張和恐懼還會造成精神及行動失常。地面消防災害事故應急處置與搶險救援基本要求可能引發(fā)本礦地面火災傷害災害包括職工機房峒室電火花、地面明火控制不當、供電線路老化及家庭用火不當等因素所引起的傷害。防止地面火災傷害事故和搶險救援基本要素有:1、地面機房峒室等重要害崗位必須按消防規(guī)定要求配齊滅火器材和消防砂;2、礦建立義務消防隊在保衛(wèi)科,所有兼職治安員即為本礦的義務消防隊隊員;3、礦在組織井下安全檢查的同時,組織地面消防系統(tǒng)檢查;4、每年在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組織一次礦井消防演習,由保衛(wèi)科負責落實。(三)、礦井水災災害應急處理、搶險救援基本要求安信煤業(yè)石林煤礦水害災害的主要來源是地表季節(jié)性雨水、導水性斷層裂隙透水和采區(qū)、老巷積水等。根據礦區(qū)總體設計方案,礦井生產標高在+175m水平以下。+175m水平以上為我礦原已開采完水平;礦井+175m水平以上水平的水經+175水溝可直接排出地面。1、可能釀成水害事故的自然條件、生產環(huán)境、原因及地點分析2010年度生產計劃安排的采掘作業(yè)點的水文地質含水性均為弱、較弱含水層,對礦井正常生產安全直接影響不大。產生水害事故的主要危險源有礦井生產作業(yè)范圍內的周邊采區(qū)積水、地質構造帶或勘探鉆孔所帶來的裂隙水源,以及大氣降水滲入采空區(qū)增大礦井井下的涌水量。2、發(fā)生水害事故的預兆⑴、井下采掘工作面透水預兆發(fā)生井下水災災害的主要預兆有:煤層發(fā)潮發(fā)暗,甚至有淡淡的霧氣;巷道壁或煤壁“掛汗”;空氣變冷,用手摸有涼感,人體感到發(fā)冷;頂板來壓,淋水加大或底板鼓起并有滲水;出現壓力水流,出水清凈說明水源遠,若出水渾濁,說明水源近;煤層有水擠出產生的“嘶嘶”聲,有時聽到空洞泄水聲,這是屬于險期征兆;煤壁或巷道掛水,酸性大,水味發(fā)澀,有臭雞蛋味。水災生產事故應急處理的關鍵在于緊急疏散受水災威脅的、處于低水平中的所有作業(yè)人員。不同類型的礦井水主要特征:Ⅰ、老空水:老空水多半時間較長,水量補給較差,一般屬于“死水”,所以掛紅、酸度大、水味發(fā)澀是老空水的特點。Ⅱ、斷層水:斷層水附近巖層較為破碎,透水前一般會出現工作面來壓,淋水增大,斷層水一般補給比較充分,出現掛紅現象較少,水無澀味。在巖巷中遇到的斷層水有在巖縫中見到淤泥,底部出現射流,水呈黃色等。Ⅲ、溶洞水:大多在石灰?guī)r中遇到,有時出現頂板來壓、柱窩滲水、裂縫浸水等現象。由于溶洞水大部份長期浸蝕,水呈黃色或灰色,帶有臭味,有時也能出現掛紅。Ⅳ、沖積層水:在掘進常遇到沖積層水。如果隔離煤柱過小,在井下回采冒落后,裂隙溝通沖積層,也能遇到沖積層水,沖積層水的特點,一般是開始水小,水色發(fā)黃,夾有砂子,以后變大。以上僅是一般的預兆,有時也會遇到特殊情況,如過斷層時有的就沒有出現什么預兆,只是壓力增大,以后支柱壓斷,水才出來。又如老空區(qū)底部有較厚的淤泥隔水,煤層較薄,預兆不明顯,造成假象,結果當切眼送上去即引起煤層松動,發(fā)生突然透水。⑵、地表水潰入井下的一般規(guī)律:暴雨來臨后5個小時左右,礦井內+175大巷中的涌水量就會明顯增加。⑶、水害事故預防措施:①、井下采掘工作面防透水技術措施:Ⅰ、進一步加強礦井防治水技術管理工作,增強作業(yè)人員防透水防患意識,提高井下防透水能力。Ⅱ、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施工工作面開工前,認真開展作業(yè)點周邊水患調查論證工作,進行技術論證。具體情況不明的,一律按存在水患的技術管理要求進行編制探放水設計和作業(yè)規(guī)程。Ⅲ、做好礦井地質工作與水文觀測工作:為了做好井下防透水工作,首先必須查明礦井水源,掌握水情,并針對當月生產作業(yè)計劃進行分析,每月組織一次普查工作,及時填圖建檔。Ⅳ、采掘工人、“三大員”必須認真學習,在實踐中能應用,確保安全生產。采掘工人、“三大員”都必須熟悉工作面透水預兆,當發(fā)現工作面有透水預兆或發(fā)生大量涌水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yè),切斷電源,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的人員,并迅速報告礦調度室。Ⅴ、撤退人員必須按避水災線路進行撤退,撤退線路必須按就近的能通地表的斜巷從下往上(即從低處往高處)原則進行撤退。②、礦井水排放技術措施ⅣⅠ、攔:充分利用現有+175m水平主平硐水溝進行直接排放,明年仍要加強+175m主平硐水溝的維護和清理工作ⅤⅤ,以保證+Ⅱ、排:在采取上述擋水措施的同時,出現突發(fā)水時要充分利用礦井現有的所有排水設備進行排水。在雨季來臨之前,及時組織清理各水平的水倉和各采區(qū)的沉淀池,以提高水倉儲水能力。Ⅲ、水泵運轉工要盡職盡責,遇到設備有異常情況或損壞時,要及時向礦機是科、調度室匯報,以便礦能及時組織機電人員維修鑒定,六、七采區(qū)-25水平中央泵房必須保證臺臺完好;Ⅳ、切實加強對水泵和變電所的檢查、維護,確保在用水泵和供電系統(tǒng)正常,保證遇災時能可靠使用。Ⅴ、為確保+175水平隔水煤柱不受小煤破壞,由分管技術員、安監(jiān)員對分片包保采區(qū)負責定期巡回檢查,日常每月檢查一次,雨季時每星期檢查應一次,并在外圍檢查專用記錄本上做好詳細記錄檢查情況。Ⅵ、開采二水平煤層,必須按規(guī)定合理留設隔水護巷煤柱。隔水護巷煤柱的規(guī)格,必須在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中具體說明。⑷、防治水管理責任人①、施工員必須開展對作業(yè)范圍內的周邊情況調查及技術論證工作。②、隊(班)長對本班工作面透水預兆的控制、組織人員撤退工作負責。③、機電科對礦井排水設備完好率及正常供電工作負責。④、水泵運轉工對排水設備的日常維護檢查工作負責。⑸、水害事故的處理原則①、采掘工作面出現透水預兆時的處理原則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技術管理原則:采掘作業(yè)開工前,技術管理部門必須對作業(yè)點周邊的水患進行技術論證,對作業(yè)點上方無法進行調查的,應按有水患存在危險的原則進行防治水管理。采掘工作面出現透水預兆時的處理原則:采掘工作面出現透水預兆時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若是情況緊急,透水即將發(fā)生,必須立即發(fā)出警報,迅速采取果斷措施,防止透水發(fā)生,并及時撤出所有受水害威協的人員,水害發(fā)生后,自救時應注意:Ⅰ、鉆眼時發(fā)現鉆孔內突然出水,必須立即停止鉆眼,但不能拉出鉆桿,立即通知工作面所有人員撤出。Ⅱ、撤退時應服從命令,不可驚慌,要注意往高處跑,并沿預定的避災路線出井。Ⅲ、位于透水點下方的工作人員,撤離時遇到水勢很猛和水位很高的水頭時,要盡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路等物,防止嗆水和溺水,奮勇用力闖過水頭,借助管路、巷道壁及其它物體,迅速撤往安全地點。Ⅳ、當外出通道已被水阻隔,無法撤出時,應選擇地勢最高、離井筒或大巷最近高處地點,或上山獨頭巷道暫時躲避。被堵在上山獨頭巷道內的人員,要有長時間被堵的思想準備,節(jié)約使用礦燈和食物,并有規(guī)律地敲打金屬器具,發(fā)出求救信號。同時,要忍饑靜臥,降低體能消耗,飲水延命,等待援救脫險。Ⅴ、若透水來自老空、老窯積水,因同時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涌出(主要是H2S),撤離時要迅速戴好隔絕式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掩住口鼻,以防中毒或窒息。②、暴雨來臨期間的安全技術措施Ⅰ、嚴格落實礦井防治水技術措施,定期組織對井上下防治水工程完整性進行檢查,特別是附近礦井相連的三、五采區(qū)B7、B9、B20煤層采空區(qū);Ⅱ、定期清理+175m水平水溝淤泥,保持+175Ⅲ、暴雨來臨時,及時組織人員對地面三防工程完整性進行檢查,特別是原矸石山的地面攔水壩工程等。③、暴雨及井下水災事故時現場后勤人員的緊急處理措施:Ⅰ、一旦井下發(fā)生水害災情,知情者應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組織人員施救。水未淹入中央水泵房時,水泵司機應及時同時開啟泵房內三臺主水泵;調度值班人員應及時通知水泵司機做好抗洪準備,各泵房的水倉水位必須時刻保持在最低水位線上。情況危及時,應及時根據災情情況決定是否在適當位置增加水泵,提高排水能力,防止災情的進一步擴大,如果涌水量大則要撤退一些可能被淹沒的設備,并及時通知處于+175mⅡ、地面變電所和臨時變電所以及各水平中央水泵房要保持密切聯系,如果下一級可能被淹,上一級必須立即切除電源。Ⅲ、在暴雨期間,水泵房司機必須定期通過電話向調度室匯報水位變化動態(tài)。一旦發(fā)現中央水泵房有被淹的危險時,及時撤出可能被淹的人員,撤退人員應沿主、副斜井、采區(qū)的軌道、人行上山向上撤退。Ⅳ、中央水泵房人員和中央變電所人員在接到撤退命令時,要先切斷電源,撤退一些可能被淹設備,以減少損失。Ⅴ、地面變電所和中央變電所,水泵值班人員要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切斷通向中央水泵房和變電所的電源。⑸、防治水論證規(guī)定①、積水情況:分為一般性(少量)積水或淋水和大面積水(采空積水)②、采取的措施:Ⅰ、做好積水地點的排水工作,如上風巷等的水溝疏通和管路引水工作。Ⅱ、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透水預兆(如掛汗、掛紅、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潮濕等),必須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作業(yè)。Ⅲ、施工小眼在靠近積水區(qū)域30米時,必須采用探水專用機具進行探水作業(yè),探水鉆眼深度不小于10.0米,在小眼上幫每隔5米打一個長2m×寬1.5m的應急躲避硐,確保出水時人員安全躲避。放炮時,人員必須全部撤至下運巷安全地點,放炮后必須待15分鐘后無發(fā)現異常情況才能進入工作面施工。Ⅳ、在靠近積水區(qū)域防水煤柱線附近30米時,工作面需要貫通積水區(qū),由生產科出具通知單,安監(jiān)部門安排三班倒跟班,直至貫通后積水區(qū)域的積水全部疏通完止。Ⅴ、跟班人員在跟班過程中對工作面生產情況、施工進度等及時向井口調度反饋、匯報,下班后必須到井口調度進行詳細記錄工作面的生產情況。3、水害事故演習計劃根據年度內雨季來臨時間,礦井防排水演習時間定在第一季度未或第二季度初。具體由機電科負責編制演習計劃。4、七采區(qū)-25水平、九采區(qū)-225水平排水緊急情況應急預案⑴、緊急情況范疇①、計劃檢修需停電8小時以上、因故障停電估計檢修時間在4小時以上。②、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加,兩臺水泵同時滿負荷運轉滿足不了排水需要。③、主排水泵的檢修和備用機組均不能投入運行,且檢修時間需8小時以上。④、排水管路發(fā)生意外都不能排水,搶修需4小時以上。⑵、緊急情況匯報程序當出現緊急情況之一時,當班司機或維修巡檢人員應積極采取相應的防止事故擴大的果斷措施,如關閉或調節(jié)水井進水閘閥,使進排水量基本平衡,并關閉密閉門等,同時立即用電話逐級向上匯報。程序如下:→礦長→生產、安全、機電副礦長→礦長→生產、安全、機電副礦長礦長接到報告后,根據出現緊急情況的程度下達搶險命令,迅速組織人力和物力按各自的分工開展搶險工作,各分管負責人應及時將工作情況和災情的發(fā)展變化情況向總指揮匯報。⑶、緊急情況的準備工作①、礦變電所第二回路保持熱備用狀態(tài),下井兩回路作好并聯運行準備,各整定值應滿足正常情況下能開四臺水泵的需求,根據需要降低用電負荷。②、在水泵房和調度室安裝備用聯絡電話,以供停電時進行聯絡指揮。③、在泵房通道內備用潛水泵兩臺、排水膠管兩趟、平板車六部、手拉葫蘆、千斤頂各一個、專用工具一套,所有工具備用在地面?zhèn)}庫。④、砂包、黃土包100袋,并備好七采區(qū)-25m主石門和九采區(qū)-225⑤、雨季來臨前,由機電部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參加進行七采區(qū)-25水平中央泵六臺水泵和九采區(qū)-225中央泵3臺水泵同時運轉的聯合排水演習試驗。⑷、緊急情況的處理措施無論遇何種緊急情況,所有知情的搶險指揮小組成員和隊干都必須到礦井口調度室待命,此時應先接通聯絡的專用電話,以防通訊中斷,其次在泵房裝好潛水泵,并根據出現的具體緊急情況,采取相應的應急搶險措施。①、在遇“緊急情況1”時的應急措施:Ⅰ、因計劃檢修造成整個礦停電時,應落實停電前的排水工作,確保九采區(qū)-225水平和七采區(qū)-25水平水倉的有效容量。Ⅱ、生產部門做好測水工作,估算允許最長停電時間,水泵司機每隔半小時上報一次水位,指揮小組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采取堵水措施。Ⅲ、若是故障停電且計劃檢修時間在4小時以上,應根據水倉的實際水位和上升情況,決定具體的堵水措施,并組織精干勞力盡快搶修,并事先考慮備用電源及第二回路的投入運行,盡快恢復送電。②、在遇“緊急情況2”的情況下,首先應積極采取措施降低生產負荷,若九采區(qū)-225以上水平的涌水量突然增加,+175m水平的水量正常,則要使九采區(qū)-225m水平中央泵房的③、在遇“緊急情況3”時,一方面要迅速組織機電精干勞力進行搶修,要預先考慮備用的設備的替換,以爭取時間;另一方面要加強在用設備的巡檢工作,決定堵攔水措施。⑸、緊急撤離①、當盡最大努力難以控制水位的迅猛上升,中央變、泵房的設備和人員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危急時刻,經礦長發(fā)布撤離命令后,設備及人員應組織撤離。②、撤離原則為:先撤離未投入使用的高壓開關柜手推車、停用的高壓電機、變壓器,然后撤離余下的所有設備電纜,最后清點人員全部撤出現場。③、設備撤離的具體順序由機電副礦長現場指揮,機電科長負責組織實施,機電技術員負責制定臨時安全措施,并落實監(jiān)督執(zhí)行,確保安全。④、設備撤離路線:從管子道經人行下山到工業(yè)廣場。設備提升運輸由機電科制定安全措施,由機電副科長現場跟班指揮,以確保安全。⑤、人員撤離順序為:采掘人員、運輸人員、機電人員、指揮小組成員。撤離路線為管子道經斜井到工業(yè)廣場。(四)礦壓災害主要特征及事故應急處理、搶險救援基本要求礦壓災害造成井下冒頂事故在煤礦安全生產事故中所占比例較大。而局部冒頂事故所造成的傷害,在礦井頂板事故中又占有較大的比例。掘進、回采工作面頂板未支護前或支護不合格,各種巷道因支護質量失修或地壓、放炮等因素的影響,都有可能引起頂板局部冒落。我礦地質構造突變因素較多,九、七采區(qū)頂板局部又比較破碎,這些因素有可能釀成冒頂事故。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礦壓災害發(fā)生前期,一般都有出現頂板(邊邦)脫層、斷梁折柱,柱帽受力明顯、支柱斷裂,發(fā)生鉆頂鉆底等現象;巷道頂板及大面積冒頂事故的預兆一般為巖層脫落,掉小石子,斷梁折腿,底鼓等現象。工作面開工前,生產技術人員必須根據工作面所在采區(qū)礦壓呈現特征,編制出切合實際的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明確其頂板管理與控制方法,并貫徹到施工工作面的每一位員工;作業(yè)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按章作業(yè),根據工作面圍巖變化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頂板管理措施,控制和管理頂板。1、可能釀成頂板事故的自然條件、生產環(huán)境、原因及地點分析:我礦井下斷層、褶曲、倒轉等形態(tài)局部存在,工作面局部裂隙發(fā)育。生產過程中采用爆破施工時不同程度地破壞了圍巖的完整性,為井下冒頂事故留下隱患。工作面支護不及時、支護質量不合格,未能嚴格落實敲幫問頂制度,采掘巷道失修等現象,也有可能釀成冒頂事故。2、發(fā)生冒頂事故的預兆:在采掘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冒頂預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⑴、響聲:由于頂板下沉,壓力劇增,支架受力加大,斷梁折柱增加,木支架或背頂會發(fā)出辟裂聲;老頂來壓之前,頂板斷裂也會發(fā)出連續(xù)的響聲。⑵、掉渣:頂板嚴重破裂時,隨著出現頂板掉渣現象,掉渣面積廣而多,這是發(fā)生冒頂危險信號。⑶、片幫:煤壁受壓加大,變得松軟,煤壁片幫比平時嚴重,這是來壓的明顯預兆。⑷、裂縫:出現裂縫加大加深。⑸、脫層:頂板下沉嚴重加急,敲幫問頂時會發(fā)出“空空”聲,說明頂板或偽頂已脫層并有冒落的危險。⑹、破碎地帶淋水增大,巷道外突,出現裂縫等。⑺、斷梁折柱:采空區(qū)附近,受地壓作用,棚腿、背板折斷或年久變質腐爛等。⒉、冒頂事故的預防:⑴、加強技術管理,認真開展頂板技術論證,落實技術崗位責任制。工作面開工前,地質工程技術人員應認真開展采掘工程預測預報,及時分析地質構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程度;采掘人員應根據現有的所有資料及周邊開采實際情況,認真開展頂板管理技術論證,合理布置巷道、采面。盡可能地避開構造破碎帶,明確提出現場施工過程中的頂板管理方法,以及遇到特殊構造時的支護方式。⑵、加強現場安全監(jiān)察檢查跟蹤管理。三大員現場跟班時發(fā)現頂板變化異常,應及時采取措施,必要時列入高危工作面進行重點跟蹤管理。⑶、加強職工的安全生產素質教育。煤礦協議工的流動性大,整體素質相對比較低,安監(jiān)科必須在認真組織編制技術培訓計劃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技術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使廣大職工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保證工程質量。⑷、認真落實敲幫問頂制度和巷道維修制度。杜絕空頂作業(yè)。放炮崩倒的支架,應堅持由外往里原則逐架進行修復。⑸、使用砌碹支護,凡是服務年限在一年以上的采準巷道,必須采用砌碹支護。⑹、工作面圍巖巖性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調整頂板支護方式。全煤巷或圍巖不完整的巷道掘進時,必須使用前探梁支護。⑺、落實頂板管理責任制:當班班長是現場工作面頂板管理的直接責任者。帶班長應對本班頂板管理工作負責;跟班安監(jiān)員對職責范圍內的頂板管理負監(jiān)督檢查的責任;施工員對職責范圍內的頂板管理負技術管理的責任。當作業(yè)點附近出現冒頂預兆時,在場的帶班班長、跟班技術員或安監(jiān)員應立即組織可能受冒頂威脅的作業(yè)人員撤出危險地段,避免造成人員傷亡。若冒頂事故已發(fā)生并危及人員安全,首知人員應盡快判斷出事故性質和災變造成的損失程度,并向帶班班長、跟班技術員或安監(jiān)員匯報。帶班班長、跟班技術員或安監(jiān)員必須根據災變所造成的傷害程度,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施救。施救過程中必須先加固頂板支護管理,防止二次冒落,加大災變損失。若有人員遇難,則必須以搶救遇難人員為主要目標。在開展現場施救的同時,帶班班長、跟班技術員或安監(jiān)員必須指定專人負責,通過井下通訊電話,及時把災情向井口調度值班領導做詳細匯報。井口調度值班領導接到災情匯報,應根據災情啟動應急處置預案。頂板冒落生產事故應急處理的關鍵在于及時掌握冒落范圍及頂板冒落對人員所造成的傷害程度。現場施救過程中,當礦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未到達之前,帶班班長、跟班技術員或安監(jiān)員就是現場事故施救處理的臨時指揮員。臨時指揮員必須根據災情情況,合理組織施救。并定期(以半小時為基本單元)指派專人向井口調度匯報施救的進展結果。1、冒頂關人災害應急預案在獨頭巷道或殘采工作面外側發(fā)生大面積冒頂時,由現場帶班班長、跟班技術員、安監(jiān)員任現場臨時指揮,及時落實自救措施。主要方法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迎頭現有的可用支護材料,對冒落區(qū)頂板進行臨時加固支護后清理出口,或從頂板(煤壁)側清理出一條小眼通道,貫通外側的安全地點后,及時有序地組織人員撤離。當冒頂的圍巖破碎,工作面內的人員無法及時安全地撤出時,現場帶班班長、跟班技術員或安監(jiān)員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撤離危險區(qū)域,選擇安全避難場所,帶領全體人員在安全的地帶避難,并統(tǒng)一調度現場的礦燈使用量,等待地面救護人員施救。施救人員應探明冒頂區(qū)的范圍、位置和被堵截、埋壓的人數,并首先設法向冒頂區(qū)提供正常通風。如暫不能恢復正常通風,可利用水管、壓風管等材料,對被堵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處理時,必須始終堅持由外向里支護,防止二次冒頂。2、冒頂傷人災害應急預案若冒頂范圍不大,且發(fā)生人員被壓現象時,帶班班長應在盡量避免破壞冒落巖石的堆積狀態(tài)的前提下,及時組織本班人員進行頂板加固和人員搶救。遇有大塊巖石危及遇險人員,可使用撬棍、千斤頂等工具移動石塊,或通過井下通訊電話把災情報告給調度人員,通知搶險救災人員攜帶必要的救災工具。3、采煤工作面頂板事故的預防⑴、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中應明確對上、下運巷的管理技術措施。工作面上、下出口的管理,過斷層、過構造破碎帶及貫通老采區(qū)、老巷等都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作業(yè)規(guī)程中,對多發(fā)事故地點應有明確規(guī)定,否則不準施工。嚴格按照規(guī)程要求進行施工,禁止無規(guī)程施工。⑵、回采工作面必須保持兩個安全出口。開采三角煤、斷層、殘留煤柱或地質構造極為復雜的煤層,不能采用正規(guī)采煤法的回采工作面,不能保持兩個安全出口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并采用中柱把行人道與溜煤道分開。⑶、按設計規(guī)定留設保安煤柱。嚴禁任意擴大和縮小設計煤柱規(guī)格,采空區(qū)內不能遺留未經設計規(guī)定的煤柱。⑷、加強眼口支護質量管理,消滅眼口平臺裝車的習慣性行為。⑸、加強對特殊構造頂板的支護管理,當工作面構造發(fā)生變化時,必須及時改變支護方式。⑹、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⑺、上、下兩巷的管理:①、切眼貫通上風巷前,必須對上風巷預計貫通處前后10米的巷道進行維修加固,并加強切眼臨近貫通處的支護強度。②、上、下出口必須架設特殊支護,其形式、規(guī)格必須在作業(yè)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支架有斷梁折柱時必須及時更換。③、工作面上方第一架及下端第一架與上、下出口的結合部,應特別加強支護和管理。④、工作面下出口溜煤眼和行人眼要分開,一般提前打好聯絡眼作為行人眼,超前聯絡眼的距離一般為8~12米,眼寬根據具體情況,在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中規(guī)定。⑻、煤壁管理規(guī)定:①、工作面靠煤壁處一排支柱到煤壁之間最大空頂距離不超過0.6m。②、作業(yè)規(guī)程要從支架的牢固、炮眼的角度和裝藥量等方面作出具體規(guī)定,嚴防放炮崩倒支柱。放炮崩倒棚柱要立即扶好并檢查分析原因。③、有傘檐和空幫危險地段必須先進行處理。⑼、特殊條件下的管理規(guī)定:①、賦存條件差,構造復雜煤層的開采,其采煤方法、采面布置應按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并根據現場條件和施工隊的技術素質,合理選擇確定。②、急傾斜立槽煤工作面必須加強立眼、三角帶、斜坡頂幫的支護和維護,立眼人員上下時應使用保險繩,并確保兩個出口。③、遇頂板破碎時,必須采用架棚支護。④、工作面開工,暫時停產復工前,都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審批。⑤、工作面收尾應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審批。收尾階段必須安排技術員、安監(jiān)員跟班,直至回采結束。⑽、支護管理規(guī)定:①回采工作面嚴禁使用折損腐爛的坑木。②工作面必須備有一定數量的支護材料。⑾、支護論證規(guī)定①、詳細概述所施工的工作面的頂、底板巖性情況,工作面支護方式根據頂板巖性情況一般分為帶帽點柱支護、板梁棚(一梁二柱)支護、架棚支護。Ⅰ、頂板完整穩(wěn)定的可采用帶帽點柱支護;Ⅱ、頂板較完整、節(jié)理較發(fā)育的可采用連板支護;Ⅲ、構造邊緣,頂板破碎、裂隙節(jié)理發(fā)育的應采用架棚支護;Ⅳ、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現場頂板巖性變化情況及工作面壓力情況,及時調整工作面支護密度(排柱距、棚距)、選用相應的支護方式。②、開岔口支護可采用兩架以上的抬棚支護。③、特殊支護類型:密柱、叢柱、木垛等。Ⅰ、密柱質量要求,根據工作面壓力情況可采用單排密柱、雙排密柱切頂,柱與柱之間距離及安全出口的寬度按規(guī)程規(guī)定。Ⅱ、叢柱質量要求:根據工作面壓力情況有三花叢柱、五花叢柱等。叢柱與叢柱之間的間距視現場壓力情況而定。Ⅲ、木垛質量要求:要求所架的木垛上下木頭應成直線,保證其受力在一條直線上,一般木垛之間的距離為6~8米。④、回柱順序必須堅持由采空區(qū)往煤壁、由下往上的原則進行。⒋、掘進工作面頂板事故的預防⑴、開工前加固開口位置巷道支護,或對開口處采取特殊支護。⑵、靠近掘進工作面的支架,應在放炮前加固,放炮后待炮煙吹散,放炮員、班長必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頂板、支架情況。發(fā)現問題必須先行處理,待處理完畢后,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yè)。⑶、采用永久支護的,掘進工作面到永久支護之間,應設臨時支護。永久支護和臨時支護的形式、間距、空頂距離必須在作業(yè)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在堅硬和穩(wěn)定的煤巖層中,確定不設支護時,必須在作業(yè)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⑷、施工現場必須備有不少于3架棚料的坑木和板皮作為應急使用。架棚的棚距、支架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杜絕空幫空頂。對崩倒和支護不合格的棚子要及時修復整改,保證質量。工作面頂板破碎,地質構造復雜,壓力明顯增大時應縮小棚距,加密背板。⑸、巷道更換支護,拆除原有支護前,應先加固臨近支護,拆除原有支護后,必須及時排除頂、幫浮矸,必要時還應采取臨時支護措施。⑹、加強貫通管理,當兩個掘進工作面相距20米時,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施工。在此之前,由生產部門給有關部門下達通知單,并報分管副礦長和技術負責人,有關單位接到通知后要采取安全技術措施,在貫通過程中,礦生產科和施工單位必須指定專人現場指揮。⑺、水溝側的支架腿窩深度必須大于水溝深度10厘米。若棚腿架在松軟巖層上應穿木鞋。所有采用架棚支護的巷道都必須使用前探梁支護。⑻、大斷面、大硐室砌碹拉碴時,應加固好拉碴處兩頭的支護,并架上抬棚。抬棚上的棚梁應用扒釘與抬棚固定在一起,以防棚梁滾動。先砌好一側的基礎和墻后,再進行另一側的施工。挑頂時,應由幫至頂,由一側到另一側進行。骨架應按中腰線進行,骨基必須牢固,骨距一般為一米。帶帽兩側空間須用不燃性材料充填飽滿。5、井巷維修頂板事故的預防⑴、礦零星工程隊砌碹時必須在生產科指定的作業(yè)地點按照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或安全技術措施的規(guī)定作業(yè)。嚴禁進入非作業(yè)地點或無通風的獨頭巷道。⑵、擴刷或維修井巷,連續(xù)撤換支護時,必須保證在發(fā)生冒頂堵塞井巷時,有人員撤離的安全出口。在獨頭巷道維修支護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⑶、撤掉支架前,應先加固工作地點的支架。架設或拆除支架時,在一架未完成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換支架的工作應連續(xù)進行,如果不能連續(xù)施工,每次工作結束前必須接頂封幫,確保工作地點的安全。⑷、改棚作業(yè)不得少于3人。必須先敲幫問頂,檢查頂、幫、圍巖情況和支架損壞程度。巷道出現斷梁折腿時,應先打好點柱換腿,過好頂后再換梁。⑸、修復巷道過老塘時,一是采用撞楔法,二是采用木垛接頂法。作業(yè)時要有專人監(jiān)護頂板。⑹、修復斜巷時,必須先搭好護身板。⑺、修復小眼時,小眼上、下出口要設專人看守。⑻、修復砌碹巷道,應由外向里進行,先在維修處的兩側各一米的區(qū)域內,用架棚接頂加固碹體,然后把維修處的碹頂用過梁托住,再以先墻后頂,先一側的順序更換墻體,并過好幫。⑼、回收軌道時,必須先檢查并加固作業(yè)范圍內頂板,嚴禁冒險作業(yè)。(五)、運輸提升事故應急處置與搶險救援基本要求安信煤業(yè)石林煤礦井下運輸線路長,環(huán)節(jié)較多,電機車運輸時,在彎道、叉道口及主運巷行駛過快發(fā)生掉道、翻車等現象均有可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機車控制電源部分若與機殼等發(fā)生短路時,都有可能引起設備燒毀及火災事故,嚴重時引起人身傷亡事故。在提升系統(tǒng)中,若因鋼絲繩磨損超限,保護系統(tǒng)不完善,以及阻車器損壞失靈、或者司機操作不當等,都可能引起飛車事故,飛車時不但損壞礦車,甚至造成人身傷亡事故。1.預防措施:⑴、加強對打點、把鉤工等的安全知識教育,增強自主保護能力。⑵、電機車司機必須聽從井下調度人員的指揮。不準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如離開座位時必須切斷電源,將控制器手把取下,自己攜帶,不得交給別人。扳緊車閘,但不得關閉車燈。機車行駛時,司機不得將頭和身體伸出車外。嚴禁電車司機開快車。⑶、電機車在運行中,接近風門、巷道口、主道、道岔和坡度較大的地段,以及發(fā)現前方有車輛、行人時,必須減低速度,并發(fā)出警鈴。⑷、電機車行駛時,除跟車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乘坐。特殊情況,機車與乘人之間應掛兩部空車,同時行駛速度不得超過3m每秒。車頭嚴禁另坐他人。⑸、在電機車行駛的同一區(qū)段軌道上,禁止人力推車。如需要人力推車,必須經井下調度同意才能進入電車道行駛。⑹、所有停放在坡度5‰及以上的巷道中或在巷道交岔口5米處的礦車,都要用可靠的制動器或木楔墊住。⑺、加強上山軌道的檢查維護。⑻、加強對電機車的巡檢,同時完善牽引網絡的保護裝置。⑼、對絞車鋼絲繩實行日檢制度,并做好記錄。提升絞車的過卷、松繩、閘木磨損、腳踏、門位、減速、油泵開、停等開關,以及無壓釋放,每班應進行一次檢查、試驗,做到動作靈敏可靠。提升絞車的各裝置、部件、提升容器、裝、卸、載設備連接部分等,每天應有專人進行一次檢查。如發(fā)現故障應立即處理。在未修好前,禁止開車使用。⑽、切實抓好設備完好率的維護,嚴禁對提升絞車電控系統(tǒng)進行短接。斜井鋼絲繩,應每班檢查一次,每月油繩2次。垛頭、調頭、更換新繩在使用前,必須進行質量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更換。⑾、行駛車輛的傾斜巷道,上部車場變坡處必須設置阻車器或擋車欄。裝有靈活可靠的防止跑車裝置,并保證正常使用。嚴禁將欄車攔壓住不用,或在車輛通過后仍不關閉阻車器。⑿、傾斜巷道運輸時,提鉤前把鉤工應認真檢查大繩鉤頭、鏈環(huán)、插銷、保險繩等是否良好。發(fā)現問題,禁止掛車提升。發(fā)現礦車底盤脫焊或斷裂,碰頭損壞,車輪變形缺口等情況,應立即將該車調出車場,另行處理。嚴禁湊合提鉤。提鉤后,下部打點把鉤人員必須進入打點硐室。⒀、提升物料的斜井上、下口與絞車房,應安有直通電話,并有事故警鈴信號。⒁、值班絞車司機在班前應做好設備的交接班,對存在問題及時匯報。操作中,集中精力,認真操作,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開、停車等作業(yè)。并做好運行記錄發(fā)現問題及時匯報。禁止鋼絲繩損壞超限強行使用。⒂、上山提升時,嚴格執(zhí)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guī)定,處理上山道礦車掉道,應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嚴禁用絞車強行拉礦車上軌。⒃、凡架線巷道與軌道上山的上、下部車場均須用絕緣道夾板設置兩道軌道絕緣且兩道之間的軌道長度應能放下一列礦車(10部以上)。2.處理事故緊急措施:⑴、機車行駛中,若發(fā)生撞人事故時,司機應立即停車,進行現場施救,同時應設法通知調度室。⑵、打點工若發(fā)現把鉤工身體某一部位被礦車夾住或碰傷,打點人員應立即發(fā)出緊急停車信號,及時解救受傷人員,同時向井口調度室匯報。⑶、若發(fā)生斷繩等飛車事故,打點人員應立即發(fā)出緊急危險信號,提升系統(tǒng)的上山打點把鉤工應立即撤到安全地帶,并封鎖現場,嚴禁其余人員進入,以免事故擴大,同時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對于受傷人員要采取急救措施搶救,直至事故制止。⑷、若機房設備發(fā)生著火事故,運轉工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同時切除主電源,組織附近人員控制火源,及時滅火。(六)、爆破傷害事故應急處置與搶險救援基本要求我礦井下使用的爆破材料主要是巖石膨化硝銨炸藥和秒延期雷管,由經過專業(yè)培訓合格的放炮員、監(jiān)炮員負責領取并保管使用。㈠、可能釀成爆破事故的自然條件、生產環(huán)境、原因及地點分析:爆破材料管理不善;放炮員、監(jiān)炮員在使用過程中未能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放炮說明書》的規(guī)定進行操作;井下存放或使用爆破物品的地方存在有較大的雜散電流;爆破物品質量產生變化形成拒爆、延爆等現象都有可能釀成爆破事故.㈡、爆破事故預防措施:1、嚴格落實《民爆物品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堅持“雙領雙退”制度。爆破材料必須根據當班實際使用量領取,當班未用完的爆破材料必須分別運送并當班退還給火工庫。2、爆破物品應放置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電氣設備的警戒線以外的安全位置。并做好入箱上鎖管理。3、放炮時必須使用放炮器放炮。放炮器鑰匙由放炮員隨身攜帶,嚴禁轉交他人。4、放炮母線必須隨用隨掛,爆破后母線頭必須及時扭結成短路狀態(tài)。5、放炮前必須指定責任心強的人到所有可能進入爆破地點的通道上設置安全警戒,防止人員進入爆破危險區(qū)域。6、放炮員必須最后一個離開放炮地點,并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放炮。7、嚴禁使用經檢測失效的電雷管、過期或嚴重變質或非礦用爆破材料進行井下爆破。8、兩頭對掘貫通點只剩20米時,必須停止一頭作業(yè)并加固支架,保持通風。9、發(fā)現有透水預兆或工作面氣體不正常時,嚴禁進行放炮作業(yè)。放炮后,只有待炮煙吹散后,方準進入沿線檢查,經敲幫問頂,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㈢、爆破管理責任人:1、火工庫倉管員對電雷管質量的導通檢測和火工品保管發(fā)放管理工作負責;2、放炮員、監(jiān)炮員對本班組爆破物品的使用與管理全過程中的工作負責;3、班長和安監(jiān)員對所轄范圍內的爆破物品使用與管理質量負責。㈤觸電災害事故應急處置與搶險救援基本要求我礦井下有六個采區(qū)變電所,工作面分布比較分散,部分電纜已老化且接頭多,移動設備分布廣,根據以往使用情況井下漏電時有發(fā)生。另外,由于各區(qū)移動設備管理不善,若遇設備故障及漏電等,往往采取消極違章方法,甩掉正常的保護裝置,這種現象未得到及時解決,就有可能引起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