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古詩二首登鸛雀樓 人教部編版_第1頁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古詩二首登鸛雀樓 人教部編版_第2頁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古詩二首登鸛雀樓 人教部編版_第3頁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古詩二首登鸛雀樓 人教部編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鸛雀樓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正確規(guī)范書寫“盡”。

2、學生能理解詩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詩意,品味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3、學生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體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學習詩人王之渙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教學重點:

學生能理解詩意,品味詩中壯美的意境,有感情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學生能在在理解詩意、品味詩境的基礎上感悟詩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題意。

1、師多媒體出示照片:同學們喜歡旅游嗎?看看老師在旅游時拍下的一組照片吧!你們知道老師身后的建筑是什么嗎?知道這張合影老師身邊的那尊揮毫潑墨的銅像是誰嗎?(這就是聞名天下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這尊銅像就是唐代著名大詩人王之渙。)

2、師板書課題《登鸛雀樓》

指名讀題,

3、教師講述鸛雀樓名稱由來:

這就是鸛雀樓。樓一共有三層,在樓上前可以望見連綿起伏的中條山,下可俯瞰浩浩蕩蕩的黃河。相傳經常有鸛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們給它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鸛雀樓。

鸛雀,是一種鳥,形狀像鶴。它有一雙大眼睛,善于觀察,眼力很好。

唐代詩人王之渙,他登上這座鸛雀樓后感慨萬分,寫下來千古傳誦的詩章《登鸛雀樓》,這座樓也因為這首詩而更加名滿天下。

二、品讀詩歌

1、初讀詩歌

感知詩意

(1)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指名讀,其余生正音評價后再指名讀。師重點強調:欲

的讀音

(4)誰能有節(jié)奏地讀給大家聽?(標出節(jié)奏)

2、畫出詩意

品味意境

(1)、師過渡:古人說,詩中有畫,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詩人王之渙登上被譽為黃河第一樓的鸛雀樓,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咱們一起去看看。請小朋友打開書,自由地讀讀詩,看看圖,想一想。

同位同學練習說一說。

(2)、畫詩“白日依山盡”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在黑板上完成這幅畫好嗎?

師先畫連綿起伏的中條山,請學生完成太陽貼圖,并說明原因。(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點一點往下落,最后太陽躲在大山背后不見了。(可以挨得很近,可以落到山下)

結合詩句猜一猜哪個字是太陽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再猜猜哪個字告訴我們太陽不見了。由此理解“依”和“盡”。

依:古時候的“依”字指把嬰兒緊緊包裹在衣服里面,通過后來的漢字演化才變成現(xiàn)在的“依”字。依就是緊緊地挨著、靠著的意思。

師多媒體播放群山落日圖,總結:晚霞映紅了整個天空,太陽漸漸收起刺眼的光芒,連綿起伏的群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相機指導朗讀這一句,太陽是慢慢落下的似乎是不舍離開呀,所以“依山盡”讀的慢一點。

(3)、畫詩:“黃河入海流”

鸛雀樓就座落在黃河邊,你見過黃河嗎?你對黃河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談談)再播放黃河流入大海的錄像。

一起看看吧!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是我們的母親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九個省份,這是怎樣的黃河呀?黃河里的水浩浩蕩蕩,波濤洶涌

,奔騰不息,滾滾向大海東流去!你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黃河入海的雄渾的氣勢嗎?(聲音響亮,氣勢充沛)指名讀,師評,男女比賽。

、師生畫黃河,一邊在簡筆畫上注上詩句:詩人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太陽正挨著連綿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腳下的黃河水正滾滾地流入大海。這是多么壯闊的景象??!!讓我們再把這句詩連起來好好的讀讀。(指名讀,齊讀)

3、理解詩意

悟出哲理

(1)、師:看到如此壯美之景詩人想到了什么?出示詩句生齊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欲窮千里目)那個字是想要的意思?(欲)相機指導識“欲”

窮字如何理解?(學生做選擇:出示字典中兩種對“窮”的解釋:1貧窮2.窮盡,全部)那個字是想再上一層樓的意思?(更:有再的意思。)

(2)想象一下,詩人現(xiàn)在是在鸛雀樓的幾樓?詩人為什么想“更上一層樓”?他會看到什么呢?

生自由說話。(白日、山、黃河、鸛雀樓、鳥、家鄉(xiāng)、鄉(xiāng)村、樹木、小船……)

這就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得高,望得遠。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經歷嗎?(站得高

望得遠)(爬到高樓上,坐觀光電梯電梯、爬到山頂?shù)鹊取?/p>

(4、是啊“站得高,望得遠”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說明了這個道理??磥碓娙苏媪瞬黄鹚粌H讓我們欣賞到如此壯美之景,他還是想告訴我們道理呀!當然這個道理不僅用在爬樓觀景上,生活中也是這樣的。我們可以用這句話來鼓勵自己或者別人要不斷努力,才能不斷進步。

4、

配樂表演,

體會情感

學生推薦或生自薦配樂朗誦。

三、古詩新唱表演

1、

過渡:學習詩歌我們可以讀之,可以畫畫,可以吟唱,可以朗誦,可以舞蹈,王之渙的詩在古代就被當時的樂工制曲歌唱,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人們更是把它譜曲新唱呢!

2、生欣賞歌曲《登鸛雀樓》,生做動作。

四.制作書簽

師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書簽,展示:這是老師制作的書簽,如果讓你以《登鸛雀樓》為內容,也來制作一個書簽,橫著畫還是豎著畫?準備畫寫什么呢?

(白日、山、黃河、鸛雀樓、鳥、家鄉(xiāng)、鄉(xiāng)村、樹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