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_第1頁
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_第2頁
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_第3頁
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_第4頁
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燃氣事故搶修應急預案日期:20xx年X月常德大道燃氣事故應急預案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加強燃氣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落實“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意識,保障國家、公民的財產、生命及社會的公共安全。二、編制的目的在發(fā)生燃氣突發(fā)事件時,以便快速、積極、有序、有效地控制事態(tài),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三、編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勞動部、公安部第10號令《城鎮(zhèn)燃氣安全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第62號令《城鎮(zhèn)燃氣管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城鎮(zhèn)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guī)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4號令《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guī)定》。四、工程基本概況常德市常德大道改擴建工程西北起金丹路,東南止沅水二橋,道路全長(龍港路~武陵大道的除外),金丹路至龍港路段起止樁號為:K0+000~K2+640,武陵大道至沅水二橋段起止樁號為:K4+~K15+,道路控制寬度70m,它既是常德市江北區(qū)的一條重要主干道,又是江北環(huán)城路的一段。在常德大道K5+000~K14+910原有道路右側均存在燃氣管道,且燃氣管道較多,位置錯綜復雜,目前仍然沒有遷移。為創(chuàng)造施工條件,加快施工進度,根據(jù)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意見,擬在燃氣管道安全距離允許范圍外開挖右側雨污水管道,為預防施工破壞燃氣管道的事故發(fā)生,特編制本預案。二工區(qū)燃氣管線位于道路右側,走向及埋設深度具有不規(guī)則性,且間隔一定距離設置了一處支管,長度約~2m,設置了閥門。在雨污水管道溝槽開挖及道路交叉口施工時,應先調查清楚原有燃氣等管線的位置、數(shù)量等,開挖前燃氣公司來人交底,開挖過程中燃氣公司要有專人到場監(jiān)護避免施工對原有管線造成破壞,而引發(fā)事故發(fā)生。五、危險源的識別(一)各類燃氣的基本特性天然氣(1)主要成分為甲烷;(2)熱值約為~m;(3)天然氣的比重為;(4)爆炸極限為5~15%。空混氣(液化石油氣和空氣的混合物)(1)主要成分為C3、C4;(2)熱值約為m;(3)空混氣的比重為;(4)爆炸極限~%(體積比)。以上參數(shù)是標準狀態(tài)下的計算數(shù)據(jù)。(二)事故成因分類塌方;泄漏:管道接口泄漏、管道本體泄漏、儲氣設備泄漏、管道其它設備泄漏、用氣設備泄漏;人員中毒或死亡;火災;爆燃。(三)事故成因分析造成燃氣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野蠻施工和超負荷載重車輛致使燃氣管道松動、甚至斷裂;(2)野蠻拆除舊房屋或違章搭建損壞燃氣管道。(3)地下管線埋設與所提供的資料相差較大,引起破壞事故。六、預防和應急措施.邊坡塌方的應急措施:發(fā)生塌方后,急救的原則是首先救出遇險者。其次在塌方的救援過程中,常常會“再次塌方”傷及救援人員,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1)對全身被埋者的急救方法塌方時造成人整體被淹埋,應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救援。如不及時正確救治,可造成死亡。當了解清楚被埋人的位置后,在接近傷者時,要防止搶救工具挖掘時的誤傷,盡量用手刨挖。在救險時,要注意傷員附近的房架、斷墻、磚瓦等情況,防止挖時倒塌。(2)塌方后對受傷者的急救對塌方受傷的急救方法如下:①迅速救出傷員;②救出現(xiàn)場時,搬動要細心,嚴禁拖拉傷員而加重傷情;③清除口腔、鼻腔泥沙、痰液等雜物,對呼吸困難者或呼吸停止者,做人工呼吸;大出血傷員須止血;骨折者就地固定后運送。頸椎骨折者搬運時需一人扶住傷員頭部并稍加牽引,頭部兩側放沙袋固定;④傷員清醒后喂少量鹽開水;⑤送醫(yī)院急救。 .燃氣泄漏的應急措施:

(1)燃氣事故發(fā)生后,現(xiàn)場人(目擊者、單位或個人)有責任和義務向供氣企業(yè)及有關部門應急機構電話報告,燃氣公司負責人電話:;安監(jiān)部門電話:0736—7703280。

(2)接到事故報告后,在組織先期處置的同時,應迅速摸清情況,立即電話向市燃氣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工作組及事發(fā)應急管理機構報告及同時報告市政府應急辦公室、市安監(jiān)部門及有關部門。燃氣泄露的自救方法:(1)發(fā)生燃氣氣體泄漏后,應馬上用手帕、餐巾紙、衣物等隨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頭如有水或飲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濕。(2)當發(fā)生燃氣泄漏時,不可恐慌,選擇沿高處或低洼處逃生,但切忌在低洼處滯留。(3)當發(fā)生燃氣泄漏時,要判斷燃氣源頭與風向,沿上風或側上風路線,朝著遠離燃氣源的方向迅速撤離現(xiàn)場,防止燃氣隨風飄散,更不要在低洼處滯留。(4)當發(fā)生燃氣泄漏時,假如事故現(xiàn)場有專人引導,應服從他們的引導和安排。.燃氣泄漏導致火災事故發(fā)生的應急措施:(1)應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撲滅火焰,以防事態(tài)擴大;(2)應當立即通知消防部門;(3)火勢得到控制后配合消防部門進行滅火。發(fā)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1)在火場中浸濕的毛巾或者衣物,捂住自己的眼鼻,會讓自己堅持的久一些,從而給消防員們更多的時間來救自己。(2)先要冷靜下來,確定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jù)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選擇最好的逃生方法。應急物品項目部物資管理部門應備好應急響應的所有物資,如:毛巾、清水、急救藥品、滅火器等。七、應急基本原則.如事故現(xiàn)場發(fā)生人員傷亡的,現(xiàn)場指揮應組織力量搶救傷員,協(xié)助就近送入醫(yī)院搶救。.若現(xiàn)場事態(tài)仍有惡化的可能,現(xiàn)場指揮要積極組織人員,設備或物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tài)的進一步惡化或擴大,疏散或勸阻無關人員離開或進入警戒區(qū)域。.指揮部如在搶修現(xiàn)場的,應設置在上風口,與作業(yè)點保持一定的安全間距。八、報警和處置程序.應立即向119、110報告事發(fā)基本情況和初步判斷搶修等級。.應立即成立現(xiàn)場指揮組,采取可行措施,控制事態(tài)的發(fā)展和升級。.現(xiàn)場負責人員接警后,做好記錄,立即通知部門領導。同時,向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報告事發(fā)情況。.現(xiàn)場負責人員應立即向相關單位報告:事發(fā)情況、泄漏燃氣濃度(含設備故障部位)、已采取的措施、需要協(xié)調配合的單位。根據(jù)等級確定搶修方案,分配工作任務。九、后期處置

.調查報告

事故調查報告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1)調查中查明的事實;(2)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據(jù);(3)事故結論;(4)各種必要的附件;(5)調查中尚未解決的問題;(6)經驗、教訓和安全建議。.調查總結(1)恢復正常之后,由搶修總指揮或項目經理牽頭,召開搶修情況分析會,寫出相應的處理報告,如果因某個單位或個人因素造成搶修搶險的,應追究其賠償。(2)若上級及有關部門組成調查處理工作機構開展工作時,應如實提供證據(jù)并配合調查。十、應急工作領導機構組成及職責常德大道燃氣事故應急領導工作組

組長:董德強

副組長:鐘岳山、彭繼前

員:王鵬升、呂斌、白金祿、吳金星、李永剛、郭中元、余大鵬應急領導辦公室電話:燃氣公司負責人聯(lián)系電話:應急領導工作組主要職責:(1)指揮和協(xié)調燃氣事故的處置。(2)對相關燃氣事故應急處置做出決策,下達指令,視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或單位報告。

(3)組織燃氣重大事故應急技術研究和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等工作。

(4)負責燃氣重大事故應急信息的接受、核實、處理、傳遞、通報、報告。十一、在燃氣管道旁施工的注意事項施工人員作業(yè)時必須佩戴安全帽,嚴格按照設計規(guī)定要求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禁止攜帶打火機等易燃易爆物品。當夜間施工時照明要充足。在燃氣管道旁邊施工時安排專職安全員進行旁站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上報。在燃氣管道旁邊施工時,溝槽開挖采用人工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