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8第一章財政的概念與職能一、單項選擇題1.D2.D3.C4.A5.D6.A7.A8.B9.C10.C11.C12.D13.D14.B15.D16.D17.A二、判斷題1.√2.×3.×4.√5.√6.×7.×8.×9.×10.√三、名詞解釋1.市場失靈:市場機制本身卻存在固有的缺陷與不足,即所謂“市場失靈”,主要表現(xiàn)為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壟斷、外部性與公共產品、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經濟波動。2.壟斷:當某一行業(yè)在產量達到相對較高水平之后,就會出現(xiàn)規(guī)模收益遞增和成本遞減現(xiàn)象,這時就會形成壟斷。3.外部性:無法在價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場交易成本或收益。4.財政:財政是國家或政府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對一部分社會產品與服務的分配活動。5.財政職能:財政職能是指財政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所具有的職責與功能。6.資源配置職能: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是指財政通過參與財力分配來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職能。7.收入分配職能:財政的收入分配職能,是指財政運用多種方式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和調節(jié),以期達到收入分配的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8.經濟穩(wěn)定職能:是指通過財政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調整,對生產、消費、儲蓄和投資發(fā)生影響,以達到充分就業(yè)、價格穩(wěn)定、國際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標。四、簡答題1.市場失靈的主要表現(xiàn)是什么?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壟斷、外部性與公共產品、收入分配不公平、經濟波動。2.壟斷導致的效率損失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壟斷導致效率損失:(1)產量受到限制,消費者福利受到額外損失;(2)壟斷行業(yè)由于追求并事實存在壟斷利潤,缺乏盡可能降低成本的競爭壓力;(3)壟斷阻礙技術進步;(4)壟斷者追求超額收入的尋租活動本身會造成資源浪費。3.簡述財政的基本特征。第一,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或政府。第二,財政分配的對象是部分社會產品與服務。第三,財政分配的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4.如何理解資源配置?資源配置問題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資源配置效率。一是資源的充分利用。二是被充分利用的資源是否滿足合理的使用結構,也即是否達到最優(yōu)配置。第二,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西方經濟學以“帕累托效率”來說明資源配置的最優(yōu)狀態(tài)。第三,資源配置方式。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存在三種資源配置方式,即市場配置、政府財政配置和第三部門配置。市場配置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它是通過價格和競爭實現(xiàn)效率配置的。政府財政配置主要針對市場失效領域且是必需的,采用政府干預的方式以彌補市場失效,并為市場配置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第三部門配置,它是在市場和政府配置雙雙失效的情況下產生的,以彌補市場和政府配置不能覆蓋的空白地帶。5.簡述資源配置的主要內容。(1)調節(jié)社會資源在不同地區(qū)之間的配置;(2)調節(jié)社會資源在各行業(yè)、各部門之間的配置,形成合理的產業(yè)結構;(3)調節(jié)社會資源在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配置。6.簡述財政實現(xiàn)資源配置職能的手段和機制。(1)明確政府的職責范圍,確立財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2)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源配置的結構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資的規(guī)模和結構,保證國家重點建設。(4)通過稅收政策、政府投資、財政補貼和公債等手段,引導并促進民間投資,吸引高水平外資和強化對外貿易,提高經濟增長率。(5)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本身的效率。7.財政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原因是什么?財政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一些稀缺的自然資源存在著壟斷性,且不同地區(qū)的資源條件差異很大,由此形成了壟斷性的極差收入。財政有必要對之進行干預,防止某些企業(yè)謀取壟斷利潤而損害公共利益,并提取一部分壟斷利潤以實現(xiàn)收入的相對公平。第二,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分配通常表現(xiàn)為經濟公平,但往往損害社會公平。市場分配機制強調收入分配應以各利益主體為社會供給的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和質量為依據。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勞動能力、財產占有量等方面存在著客觀上的差別,因而,市場分配的結果必然會形成收入差距,導致社會不公平。8.簡述財政實現(xiàn)收入分配職能的手段和機制(1)規(guī)范工資制度(2)加強稅收調節(jié)(3)完善轉移支付制度五、論述題1.試論述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思路與要點:(1)資源配置和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含義。資源配置就是指運用有限的資源能形成最佳的資產結構、產業(yè)結構、技術結構和地區(qū)結構,達到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目的。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是指財政通過參與財力分配來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職能。(2)資源配置職能的主要內容。①調節(jié)社會資源在不同地區(qū)之間的配置;②調節(jié)社會資源在各行業(yè)、各部門之間的配置,形成合理的產業(yè)結構;③調節(jié)社會資源在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配置。(3)財政實現(xiàn)資源配置職能的手段和機制。①明確政府的職責范圍,確立財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②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源配置的結構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資的規(guī)模和結構,保證國家重點建設。④通過稅收政策、政府投資、財政補貼和公債等手段,引導并促進民間投資,吸引高水平外資和強化對外貿易,提高經濟增長率。⑤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本身的效率。2.試論述財政的收入分配職能。思路與要點:(1)收入分配和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含義。所謂收入分配,通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創(chuàng)造的國民收入在價格、稅收、政府支出等工具的作用下,在國家、企業(yè)和個人之間分割、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財產分配格局。財政的收入分配職能,是指財政運用多種方式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和調節(jié),以期達到收入分配的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2)收入分配職能的主要內容:包括調節(jié)企業(yè)的利潤水平、調節(jié)居民個人的收入水平。(3)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手段和機制。規(guī)范工資制度、加強稅收調節(jié)、完善轉移支付制度。3.試論述財政的經濟穩(wěn)定與發(fā)展職能。思路與要點:(1)經濟穩(wěn)定與發(fā)展含義。經濟穩(wěn)定是指通過財政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調整,對生產、消費、儲蓄和投資發(fā)生影響,以達到充分就業(yè)、價格穩(wěn)定、國際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標。(2)財政實現(xiàn)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的機制和手段:一是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大體平衡;二是發(fā)揮自動穩(wěn)定器功能;三是稅收、投資和補貼政策安排;四是財政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第二章公共產品理論一、單項選擇題1.C2.A3.B4.D5.C6.B7.A8.D9.A10.B11.A12.B13.A14.D二、判斷題1.錯2.錯3.錯4.對5.對6.對7.對三、名詞解釋1.公共需求:是當眾多個人作為一個整體時所產生的需求2.公共產品:是指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和服務/(也可以使用Samuelson的定義)由所有人共同享有,并且任何一個人對該商品的消費并不會導致其它人對于該商品消費的減少3.消費的非排他性:指產品一旦被供給,不能將任何人排除在該產品的消費之外。4.受益的非競爭性:指一旦公共產品被供給,任何人都不必通過競爭出價就可以獲得對產品的消費。5.純公共產品:如果某種產品同時具備消費的非排他性和受益的非競爭性,并且又是公共部門供給的,這種產品就是純公共產品。6.全球性公共產品:是指多國公民能同時享用并從中獲益的產品,其收益能外溢到其它國家。7.全國性公共產品: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所有公民都能不需要支付額外成本就能享用的公共產品。8.區(qū)域性公共產品:區(qū)域性公共產品是指某一地區(qū)的居民能夠共同享用的公共產品。9.外部性:是指某一個體的經濟行為以市場價格以外的方式影響他人福利的情形/(或采用Buchanan的定義)個人之經濟抑或非經濟行為會對其他人之境遇(situation)產生積極抑或消極的影響,并且該影響未通過任何明顯的協(xié)議(agreement)得到補償10.庇古稅:是通過使賣者支付與每單位產出的邊際外部成本相等的費用來實現(xiàn)負外部性內部化的稅收11.矯正性補貼:是政府對具有正外部性的產品在最優(yōu)產量水平上發(fā)放相當于外部邊際收益的補貼四、簡答題1.簡述公共需求的含義?(1)公共需求是一種個人需要(2)公共需求是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多數(shù)人的需求(3)公共需求不僅是多數(shù)人的需求,同時也是一種整體需求2.簡述公共產品及其特征。公共品是指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和服務/(也可以使用Samuelson的定義)由所有人共同享有,并且任何一個人對該商品的消費并不會導致其它人對于該商品消費的減少。其特征包括:消費的非排他性,收益的非競爭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3.簡述外部性的定義及其類型外部性是指某一個體的經濟行為以市場價格以外的方式影響他人福利的情形/(或采用Buchanan的定義)個人之經濟抑或非經濟行為會對其他人之境遇(situation)產生積極抑或消極的影響,并且該影響未通過任何明顯的協(xié)議(agreement)得到補償。外部性根據個人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正抑或負分為正的外部性和負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沒有反映在價格中的除買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所獲得的收益。負的外部性亦稱為外部成本,是指沒有反映某一產品的市場價格中由買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所承擔的成本。五、論述題1.試述公共產品的供給方式。公共產品的供給方式(1)公共部門供給公共部門供給公共產品的合理性:從需求角度看,由于公共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及其所導致的搭便車問題,使得每個人都有動機隱藏自己的消費欲望與支付意愿從供給角度看,許多公共品在具有公共品特性的同時,還具有廣泛的外部性,使得由市場來提供純公共品,必定會供給不足(2)私人部門供給私人部門供給公共產品的動機:一是,通過明晰的產權制度安排,界定并規(guī)制資本利潤率水平,私人資本在看得見的資本利潤情況下,主動進入提供公共產品;二是由于公共部門提供公共產品效率低下,為了解決公共支出不足的矛盾,政府有意識的降低私人資本進入公共領域的門坎,以一定的利潤水平作為“誘餌”,以制度性的安排促進私人供給公共產品。私人部門供給公共品的條件:(1)產品的準公共品屬性(2)具備完善的排他性技術(3)政府提供交易的產權制度保障(3)第三部門供給第三部門供給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優(yōu)勢,貼近基層、了解基層的優(yōu)勢、靈活優(yōu)勢和效率優(yōu)勢第三部門供給的方式:(1)獨立提供公共產品(2)與公共部門合作提供公共產品(3)與市場合作提供公共產品2.試述公共產品的特征及其分類公共產品的特征包括:效用不可分,消費的非競爭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公共產品的分類包括:一是,按照商品的特征差別分為純公共品和準公共品,其中準公共品又可以分為利益外溢的準公共品,擁擠性的準公共品和公共資源類的準公共品(亦可以按照Samuelson的分類標志將準公共品分為公地品和俱樂部品)二是,按照地區(qū)收益原則分為全球性、全國性、地域性和地方性公共產品第四章財政支出的一般理論一、單項選擇題1.A2.B3.A4.A5.D6.A7.D8.A9.D10.A11.B12.C13.D14.A15.C16.C17.B二、判斷題1.√2.×3.√4.F5.√6.F7.√8.×9.×10.×11.×12.√13.×三、名詞解釋1.財政支出:也稱為政府支出或預算支出,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需要而進行的各項開支,包括政府向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在內消耗的一切費用的總和。2.購買性支出:是指政府向企業(yè)和個人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支出。3.轉移性支出:轉移性支出是政府為實現(xiàn)社會公平目標,單方面對居民和企業(yè)等微觀經濟主體的無償財政撥款。4.財政支出規(guī)模:是指在一個預算年度政府通過財政管道安排和使用財政資金的絕對數(shù)量及相對比率,即財政支出的絕對量和相對量。5.財政支出增長率:是指當年財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財政支出增長的百分比。6.財政支出增長彈性系數(shù):是指財政支出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比。7.財政支出增長邊際傾向:是指財政支出增長額與GDP增長額之比。8.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根據政府確定的建設目標,提出若干實現(xiàn)建設目標的方案,詳細列出各種方案的全部預期成本和全部預期效益,通過分析比較,從中選擇出最優(yōu)方案的分析方法。9.最低費用選擇法:是指通過計算項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為擇優(yōu)標準的評級方法。五、簡答題1.財政支出按國家職能分類,也稱為按費用類別分類,是指按照國家經濟管理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的不同對財政支出進行的分類。在我國,依據國家職能的不同,將財政支出分為經濟建設費、社會文教費、國防費、行政管理費和其它支出五大類。2.(1)兩者的作用不同。購買性支出通過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資金與微觀經濟主體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相交換,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務的購買者身份出現(xiàn)在市場上,因而對社會的生產和就業(yè)產生直接影響,并間接影響收入分配。轉移性支出是通過支出使政府所有的資金轉移到受益者手中,提高受益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有助于實現(xiàn)社會公平。轉移性支出直接影響收入分配,而對生產和就業(yè)的影響是間接的。(2)對政府效益約束不同。由于政府在購買性支出中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因此,通過購買性支出體現(xiàn)出的財政活動對政府形成較強的效益約束。在安排轉移性支出時,政府并沒有十分明確的原則可以遵循,且財政支出效益難以衡量,因此,此時的財政活動對政府的效益是軟約束。(3)對微觀經濟主體的效益約束不同。由于微觀經濟主體在同政府的購買性支出發(fā)生聯(lián)系時必須遵循等價交換原則,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微觀經濟主體效益的大小,取決于市場供求狀況及其銷售收入同生產成本的對比關系,所以對微觀經濟主體的預算約束是硬的。而微觀經濟主體在同政府的轉移性支出發(fā)生聯(lián)系時,并無交換發(fā)生,它們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自己的能力,而取決于同政府討價還價的能力,因此,對微觀經濟主體的預算是軟約束。3.德國著名經濟學家阿道夫?瓦格納通過對19世紀的許多歐洲國家、日本、美國的公共支出增長情況的考察,提出了“公共支出不斷增長法則”,或稱“政府活動擴張法則”,后被人們稱之為“瓦格納法則”。他認為:隨著社會經濟日益發(fā)展,國家職能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從而導致政府經濟活動不斷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將不斷增加。這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不可避免的長期趨勢。他把導致政府支出增長的因素分為兩類,即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4.英國經濟學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財政支出的增長并不是直線型的,而是呈現(xiàn)出梯度漸進增長的特點。在正常年份,隨著經濟的增長,收入水平上升,以不變的稅率征收的稅收也會上升,其相對于GDP的增長額也會上升,于是政府支出的上升會與GDP的上升成正向關系,這是導致財政支出增長的內在因素;但當社會經歷危機(如戰(zhàn)爭、經濟大危機或嚴重災害)時,財政支出會急劇上升,政府被迫提高稅收水平,而公眾在非常時期也會接受提高了的稅收水平,這時財政支出會替代部分私人支出,財政支出的比重增加。當社會危機結束之后,財政支出水平會下降,但往往不會低于危機以前的水平。這就是導致財政支出增長的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導致財政支出呈現(xiàn)梯度漸進增長的態(tài)勢,其作用主要是通過三種效應來體現(xiàn):(1)替代效應。是指國家經歷危機時期,財政支出大量增長而替代私人部門支出的現(xiàn)象。(2)審視效應。主要是指社會危機時期,由于暴露出了社會存在的許多問題而導致政府增加財政支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現(xiàn)象。(3)集中效應。主要是指中央政府為應對社會危機而集中財力的現(xiàn)象。5.美國經濟學家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根據經濟發(fā)展階段與財政支出增長的關系來解釋財政支出增長的原因。他們認為,在經濟發(fā)展的初期階段,政府投資支出在社會總投資中應占較大的比重。交通、通信、水利等經濟基礎設施具有極大的外部經濟性,私人部門不愿投資,政府必須加大經濟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產經營和投資環(huán)境,加速經濟起飛。在進入經濟發(fā)展的中期階段,私人產業(yè)部門逐步興旺發(fā)達,資本存量不斷擴增,私人企業(yè)和農業(yè)的資本份額增大,那些需要由政府提供的具有較大外部經濟效益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建成。此時,盡管政府投資還應繼續(xù)進行,但相對比例卻下降了,而且政府投資也開始成為日益增長的私人投資的補充。在經濟發(fā)展的成熟期階段,財政投資的增長率有可能回升。因為在這一時期,人均收入水平很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新經濟基礎設施,加大社會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投資。因此,這一階段財政支出將側重不斷增加的教育、環(huán)保、安全、衛(wèi)生與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的支出,且這方面的支出增長水平將超過其它方面支出的增長水平,也會快于GDP的增長水平。6.美國經濟學家鮑穆爾從政府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偏低的現(xiàn)象入手,來解釋政府財政支出增長原因的理論。他將國民經濟部門區(qū)分為技術進步部門和技術停滯部門。前者包括制造業(yè)等,后者包括政府公共服務、高等教育等服務行業(yè)。兩個部門的差異主要來自技術和勞動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在技術進步部門,技術起著決定作用;在技術停滯部門,勞動起著決定作用。鮑穆爾假設兩個部門工資水平相同,且工資水平隨著勞動生產率提高而上升。在生產率增長內在非均衡的經濟體系中,由于名義工資的同水平增加,則會導致停滯部門的成本(主要是工資成本)不斷累積、無限上漲,其結果是,如果該停滯部門的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則對其產品的消費成本將越來越大,即出現(xiàn)“成本病”現(xiàn)象;如果該停滯部門具有較大的價格彈性,則人們將因消費成本越來越高而不得不減少對它們的消費,致使其市場逐漸萎縮甚至消失。諸如高等教育、城市交通、醫(yī)療保健等服務行業(yè)的這種“成本病”將會給地方政府帶來嚴重的財政困難,因為人們無法完全負擔得起服務費用,政府不得不提供更多的財政支持來發(fā)展必要的公共服務業(yè),致使財政支出規(guī)模不斷擴大。7.(1)經濟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經濟發(fā)展水平、經濟干預政策等對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影響上。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為財政支出增長提供了可能性。(2)政治因素對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的政局是否穩(wěn)定;二是政體結構的行政效率。(3)社會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就業(yè)等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財政支出的規(guī)模。8.(1)經濟體制與政府職能。政府具有雙重職能,即社會行政管理職能和經濟管理職能。從而形成經濟管理職能支出和社會行政管理支出。一般來說,在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不同時期以及經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政府職能的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這樣就會形成不同的財政支出結構。另外,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經濟體制,對財政支出結構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2)經濟發(fā)展階段與經濟發(fā)展目標。財政支出結構的發(fā)展變化還與經濟發(fā)展階段、經濟發(fā)展程度以及該階段政府所追求的主要政策目標密切相關。如果一國經濟發(fā)展滯后,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快速增長必然成為其主要的政策目標,那么相應地,財政支出中用于經濟建設的支出比重也必然比較高。如果該國生產力水平較高,經濟發(fā)達,保持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將是其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相應地,教育、科技、社會公益事、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支出就應比較多,其投資和支出的比重也必然比較高。第五章購買性支出一、單項選擇題1.D2.D.3.B.4.B.5.D.6.A.7.D.8.D.9.A.10.C.11.D.12.B.13.C14.B15.C16.C17.B二、判斷題1.√2.×3.F4.√5.×6.×7.×8.×9.×10.√11.√12.×三、名詞解釋1.社會消費性支出:是國家履行政治、社會職能所形成的支出。主要包括文教科衛(wèi)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等。2.財政投資性支出:也稱為財政投資或公共投資,是以政府為主體,將其從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中籌集起來的財政資金,用于國民經濟各部門的一種集中性、政策性投資。3.基礎產業(yè):是指為其他部門發(fā)展提供條件和機會的產業(yè),或者說是那些由于它們的供給能力不足,導致國民經濟增長機會損失的產業(yè)。四、簡答題1.答:按照教育層次的不同,教育可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不同層次的教育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產品屬性。一般而言,多數(shù)國家根據本國經濟發(fā)展情況,通過憲法對初級教育規(guī)定若干年的義務教育,并由政府來提供和保障教育經費。義務教育,就是指保證公民基本素質的教育,既是每個公民的一種權利,又是每個公民的一種義務,具有法律約束力。既然國家通過立法來確保義務教育的貫徹實施,那么每個公民都可以無差別地享受這種教育。從這個角度來看,義務教育具有很強的純公共產品屬性,因此,義務教育理應由政府來提供和保證。2.答:衛(wèi)生事業(yè)包括醫(yī)療服務、公共衛(wèi)生服務兩個方面。公共衛(wèi)生服務是指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衛(wèi)生服務,如衛(wèi)生防疫、傳染病防護、職業(yè)病的研究等。公共衛(wèi)生服務涉及面廣,資金需要量大,不以營利為目的,其利益由社會無差別地享有,因而是具有很大外部效應的公共產品,私人一般不可能也不愿意提供這類服務。因此,公共衛(wèi)生服務所需要的經費主要應由政府提供。3.答:必要性:(1)促經濟總量不斷增長(2)有利于改善地區(qū)經濟結構(3)有利于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4)有利于引導非政府投資特點(1)投資目標是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2)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必要時還可以通過發(fā)行公債等方式進行籌資(3)投資領域方面,政府投資由于其更加注重社會整體效益,因而其投資側重那些存在市場失靈的領域,即主要投資于外部效應較大的公用設施、能源、交通、農業(yè)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環(huán)境保護等有關國計民生的產業(yè)和領域。4.答:(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刺激消費需求、優(yōu)化經濟結構、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這不僅有利于夯實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刺激當前經濟的增長,也可為今后經濟的發(fā)展做好充分準備。(2)由于基礎產業(yè)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大都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yè),需要大量的資本投人,而且諸如高速公路、城市路網及大江大河治理等基礎設施項目外部效應很大,直接經濟效益難以測算,且難以通過收費來彌補成本,因而必須由政府財政投資建設。(3)由于基礎產業(yè)處于“上游”產業(yè),是“社會先行資本”,它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構成其它部門必須的投入品和服務。這就決定了基礎產業(yè)還需要適度超前發(fā)展,這也就意味著通過當期的財力難以完全滿足國民經濟發(fā)展對基礎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如果按照當期財力來確定基礎產業(yè)建設規(guī)模,有可能導致基礎產業(yè)供給不足,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瓶頸”?;诖耍A產業(yè)必須由政府財政直接投資建設或制定相關政策予以扶持。5.答:(1)農業(yè)和農村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大型節(jié)水灌溉設施、防洪抗旱設施、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等。這些基礎設施大都具有較強的外部效應,建設所需資金量大,建設周期長,單靠農戶、集體經濟或個別企業(yè)都難以獨立完成,因此,理應成為政府投資的重(2)農業(yè)科研與推廣。一是要大力扶持農業(yè)科研單位開展農業(yè)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性研究和重大攻關項目;二是增加對農業(yè)科技推廣的扶持,特別要注意對糧棉油等大宗農作物的良種培育、科學栽培、節(jié)水灌溉等技術的推廣進行扶持;三是要加大對農業(yè)教育與培訓的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對農業(yè)勞動者技術培訓的投入;四是要增強農業(yè)科技推廣體系的投入。(3)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農業(yè)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具有相互制約、彼此促進的關系。為了使農業(y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形成良性循環(huán),實現(xiàn)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政府應該增加對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水土保持等項目的財政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6.答:(1)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經濟實力越強,可用于國防方面的支出就越大;經濟實力越弱,國防開支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2)國家管轄范圍的大小。一國的領土面積越廣,人口越多,國家用于保衛(wèi)疆土所需的國防支出就越多。(3)國際政治形勢。一般來說,如果爆發(fā)軍事戰(zhàn)爭或處于軍事對峙時期,國防開支必將大幅度上升;如果處于和平時期,且能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和平共處,則國防開支會相應減少。(4)軍事現(xiàn)代化程度。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國防活動已經由過去的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轉變。(5)兵役制度。義務兵役制的軍事人員薪金較低,有助于減少直接的軍事開支費用,但國家需要更多地承擔他們復原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從而增加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志愿兵役制可以相應減少退伍軍人的生活保障開支,但這一兵役制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xiàn)兵力動員,將會增加軍費開支。五、論述題1.答:(1)投資目標不同。非政府投資是由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yè)或個人從事的投資。作為商品生產者,非政府投資的目標是追求盈利,而且,它們的盈利是根據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觀效益和微觀成本計算的,因此,追求贏利性是非政府投資的最主要動因之一。由于政府居于宏觀調控主體的地位,它可以從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角度來評價和安排自己的投資,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因此,政府投資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資建成的項目,如社會基礎設施等,可以極大地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當然,政府的投資也需重視經濟效益,一旦政府投資明確了方向,在其具體使用投資資金時,就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衡量其經濟效益。(2)資金來源不同。非政府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自有資金和社會籌資,但籌資是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投資規(guī)模往往是有限的。而政府投資則相對寬松一些,通??梢愿鶕顿Y項目所需的資金規(guī)模,通過財政撥款來進行投資,必要時還可以通過發(fā)行公債等方式進行籌資,因而可以投資于大型項目和長期項目。(3)投資領域不同。出于自身經濟利益考慮,非政府投資通常選擇市場化程度高、投資期限短、見效快的項目進行投資。而政府投資由于其更加注重社會整體效益,因而其投資側重那些存在市場失靈的領域,即主要投資于外部效應較大的公用設施、能源、交通、農業(yè)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環(huán)境保護等有關國計民生的產業(yè)和領域。2.答:(1)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農業(yè)是為人類生存和勞動力再生產提供所必需的也是最基本的物質資料,為整個國民經濟發(fā)展提供糧食和各種農副產品。糧食和農副產品的有效供給不僅是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二是農業(yè)是整個國民經濟的上游產業(yè),農業(yè)為工業(yè)提供原材料,農產品的價格穩(wěn)定與否會影響整個社會物價的穩(wěn)定,農業(yè)發(fā)展的穩(wěn)定與否,對整個國民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三是當農業(yè)勞動生產率提高時,農業(yè)勞動力就可以轉移到工業(yè)及其他行業(yè),從而促進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2)農業(yè)是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相互交織的產業(yè)。在農業(yè)生產領域,除了少數(shù)的工廠化設施農業(yè)受氣象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小外,大多數(shù)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作物都會受到氣象災害、病蟲災害的強烈影響,由此造成農業(yè)生產有很強的自然風險,總是處于頻繁的波動之中。不僅如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yè)的自然特點還直接導致了市場風險的產生。這是因為農產品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生產周期較長,且在生產周期內生產規(guī)模無法改變;二是本期產量決定本期產品價格,本期產品價格又決定下期的產量。這樣就導致了農業(yè)對市場信息的反應滯后,農業(yè)生產者難以根據市場信息做出及時的判斷和調整,以規(guī)避市場風險。由于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并存,農業(yè)生產難免周期波動。農業(yè)部門為了克服生產的分散性、季節(jié)性及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必須不斷提高其投資和物質裝備水平,為了生存和發(fā)展,農業(yè)需要比非農業(yè)部門有更高的投入。(3)農產品需求彈性小且消費偏好的同一性特征容易導致“消費性陷阱”和“谷賤傷農”。由于農產品需求彈性較小,因此經常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因此農產品的供給具有很大的波動性。農產品需求彈性小,加上人們的偏好也具有同一性,因而價格的變動對消費的影響是有限的。即使價格下降,農產品的消費也不可能很高,價格降到一定程度,還會形成“消費性陷阱”,即價格再降,農產品消費已不可能提高。同時,農產品價格的下降,還會挫傷生產者的積極性,導致“谷賤傷農”,影響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4)農業(yè)部門的社會經濟效益大而直接經濟效益小,大量經濟效益要通過加工、流通部門輾轉折射出來。由于直接經濟效益小,所以投資農業(yè)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潤,農業(yè)不但不具備吸引外部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的能力,而且在農業(yè)內部也難以阻止資金和人力資源大規(guī)模地轉出。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和保護,很難保證農業(yè)的正常資金投入,結果將危及農業(yè)的基礎地位。3.答:原因分析:(1)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政府的職能范圍也在不斷延伸、擴大,政府參與社會和經濟的事務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加強,這使得社會對政府的行政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客觀上導致了我國行政管理支出的快速增長。(2)行政管理機構編制和人員的設置缺乏科學性。這是我國行政管理支出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進行了廣泛的以精簡機構、壓縮編制、裁撤冗員為主的改革,但是,政府機構的人數(shù)仍以較快的速度增長,財政供養(yǎng)人員的比重過大,直接導致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快速上升。(3)財政體制自身的缺陷。這是我國行政管理支出增長過快的體制原因。由于行政管理支出預算約束軟化,許多項目違規(guī)擠入到公用經費支出中。財政的監(jiān)督機制嚴重退化,預算方法不夠科學、規(guī)范,再加上信息不對稱,這些均導致了行政管理支出的不合理使用。(4)價格水平的上升。經濟體制改革以來,隨著我國價格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價格總水平也呈上升趨勢,這也客觀上增加了對行政管理支出的需要。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1)科學界定政府職能范圍,精簡行政管理機構和人員。要根據政府職能設置機構,機構數(shù)量和層次要科學調整和壓縮,裁減機關冗員,充實一線工作人員,真正做到減員增效,從根本上縮小行政管理支出規(guī)模。(2)在行政機構內部引入競爭機制。一方面,在結構上政府部分機構實行場化,將部分公共產品承包給私人企業(yè)去生產,對公共產品的提供進行招標,由報價最低的企業(yè)生產,這樣能夠迫使公共部門無法進行壟斷性控制和減少政府的機構層次,從而減少行政管理支出,同時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是在政府部門內部引入競爭機制,對厲行節(jié)約行為給予相應的獎勵,對鋪張浪費給予相應的懲罰。(3)與政府績效掛鉤確定部門預算規(guī)模??梢钥紤]為政府的合理和有效行為設計一套標準,全面分析政府支出行為的績效,并將政府支出行為績效的高低與政府部門預算掛鉤,從而控制政府行政支出的規(guī)模。衡量政府支出行為績效,要科學分析政府活動的經濟成本、政治成本、環(huán)境成本和機會成本,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政府的活動是否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好的效果。(4)嚴格公務員考核制度,抑制尋租和腐敗現(xiàn)象。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公務員考準入、考核以及退出制度,將工作紀律、廉潔紀律方面的考核,作為公務員考核的重點內容。真正實行公務員工資、獎金、福利待遇等各種收入透明和公開化,實行財產公示制度,對相關干部的財產進行定期審計,從源頭上有效抑制貪污、受賄、權錢交易等腐敗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另外,對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尋租和腐敗行為,還應制定相關法律制度進行懲處,以達到保護國家資源不受侵犯、節(jié)約使用行政管理經費的目的。(5)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通過實行電子政務,有利于改進政府管理方式,精簡人員,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切實降低行政成本,節(jié)約行政管理支出。第六章轉移性支出一、單項選擇題1.D2.C3.B4.C5.C6.A7.B8.A9.B10.C11.A12.D13.B14.D15.C16.D17.B二、判斷題1.錯2.對3.錯4.對5.錯6.對7.對8.錯三、名詞解釋1.社會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規(guī)定了的、按照某種確定的規(guī)則實施的社會保障政策和措施體系。2.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手段,運用社會力量對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有勞動能力、但因失業(yè)而喪失收入來源時給予一定的資金幫助,以維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3.社會福利是指國家和社會通過各種福利事業(yè)、福利設施、福利服務為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使基本生活狀況得到不斷的改善的社會政策和制度的總稱。4.社會救濟是指國家按照法定程序和標準,向因自然災害或其它社會、經濟原因而難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會成員提供財力或物質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求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5.社會撫恤是指對曾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特殊貢獻的社會成員及其家屬給予補償和褒揚的一種制度。6.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是指以橫向平衡原則為依據,以當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繳費,來支付現(xiàn)在保險受益人開支的制度。7.完全基金制是指當期繳費收入全部用于當期繳費的受保人建立的基金,建立儲備基金的目標應當是滿足未來向全部受保人支付養(yǎng)老金的資金需要。8.部分基金制是指當期的繳費一部分用于應付當期受保人開支,一部分用于為受保人建立儲備基金,以滿足未來保障的需要。9.財政補貼是指政府為了實現(xiàn)某種特定的政策目標,在一定時期內,通過財政分配,向特定的企業(yè)或私人提供的無償性補助支出。四、簡答題1.簡述社會保障的基本特征與功能。基本特征:(1)覆蓋面的社會廣泛性。(2)參與上的強制性。(3)制度上的立法性。(4)受益程度的約束性。(5)分配上的互濟性。功能:(1)公平分配功能。(2)社會穩(wěn)定功能。(3)社會補償功能。(4)調節(jié)投融資功能。(5)平衡需求功能。(6)保護和配置勞動力功能。2.簡述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1)社會保險。(2)社會救濟。(3)社會福利。(4)社會撫恤。3.簡述社會保障支出的資金來源。(1)政府預算安排的社會保障支出。(2)企業(yè)(或雇主)繳納社會保障費。(3)個人負擔部分社會保障費。(4)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益。(5)社會捐助。4.簡述社會保障的籌資模式。(1)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2)完全基金制。(3)部分基金制。5.簡述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類型。(1)福利型社會保障制度。(2)保障型社會保障制度。(3)國家型社會保障制度。(4)儲蓄型社會保障制度6.簡述財政補貼的性質與特征。性質:財政補貼作為轉移性支出的一種形式,總是和相對價格相聯(lián)系,直接影響國民收入分配。特征:(1)政策性。(2)可控性。(3)時效性。(4)特定性。7.簡述財政補貼的積極經濟效應。(1)貫徹國家的經濟政策。(2)帶動社會資金來擴充財政資金的經濟效應。(3)促進技術改造,推動產業(yè)升級。(4)消除“排擠效應”。(5)經濟社會穩(wěn)定效應。五、論述題1.試述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體系構成。(1)基本社會保障制度1)養(yǎng)老保險:①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②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2)失業(yè)保險。3)醫(yī)療保險:①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制度;②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制度;③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2)輔助社會保險項目:1)工傷保險;2)生育保險。(3)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1)社會救濟: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農村“五保戶”救濟;③災民救濟。2)社會福利2.試述財政補貼對經濟的影響機理。(1)財政補貼可以影響需求結構。(2)財政補貼可以改變供給結構。(3)財政補貼可以調整生產結構。(4)財政補貼可以調節(jié)消費結構。第七章財政收入一般理論一、單項選擇題1.A2.B3.B4.D5.C6.A7.B8.A9.A10.C11.D12.C13.B二、判斷題1.錯2.對3.對4.對5.錯6.對7.對8.錯9.對三、名詞解釋1.財政收入財政收入是政府為履行其職能的需要,依據政治和經濟權力,主要從企事業(yè)單位和居民個人那里取得的由政府支配的一切收入。2.財政收入規(guī)模是指財政收入在數(shù)量上的總水平。它是衡量國家財力和政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職能范圍大小的重要指標。3.受益原則是指政府所提供的產品和勞務的成本費用的分配,要與社會成員從政府提供的產品和勞務中獲得的收益相聯(lián)系。4.支付能力原則是指政府提供的產品和勞務的成本費用的分配,要與社會成員的支付能力相聯(lián)系。四、簡答題1.試述影響財政收人規(guī)模的因素。答:①經濟發(fā)展水平因素;②經濟結構因素;③分配制度與政策;④價格因素;⑤財政政策因素。2.為什么說經濟發(fā)展水平對財政收入規(guī)模起決定作用?答:經濟發(fā)展水平反映一個國家社會產品的豐富程度和經濟效益的高低,一般而言,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為財政分配提供的對象——社會產品、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就越多,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比重也就越高。3.分析價格與財政收入的關系?答:價格總水平變動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可能出現(xiàn)幾種不同的情況:①財政收入增長率高于價格上漲率,實際財政收入和名義財政收入都增長;②價格上漲率高于財政收入增長率,名義財政收入增長,實際財政收入負增長;③財政收入增長率與價格上漲率大體一致,名義財政收入增長,而實際財政收入不變。價格結構變動,會導致國民收入在各經濟主體之間再分配,導致財源分布結構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財政收入。第八章稅收基本原理一、單項選擇題1.B2.C3.C4.A5.D6.A7.A8.B9.C10.C11.C12.B13.A14.D15.D16.C17.C二、判斷題1錯2對3錯4對5錯6錯7錯8對9錯10錯11對三、名詞解釋1.稅收——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分配,強制的、無償?shù)娜〉秘斦杖氲闹饕问健?.稅負轉嫁——納稅人將稅收負擔轉嫁給他人的經濟現(xiàn)象。3.稅收歸宿——稅負的最終落腳點。4.稅收效應——國家征稅對納稅人經濟活動和經濟決策產生的影響,包括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5.稅收收入效應——征稅使得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下降,從而降低納稅人的商品消費量。6.稅收替代效應——國家征稅導致征稅商品的價格上漲,從而使得消費者用無稅或輕稅的商品替代征稅或重稅的商品。7.稅制——稅制是稅收制度的簡稱,一方面是指國家各種稅收法令和征收管理辦法的總稱;另一方面是指國家按照一定的稅收原則組成的稅收體系。8.納稅人——指稅法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課稅對象——又稱征稅對象,是稅法規(guī)定的課稅的目的物10.超額累進稅率——即把課稅對象劃分為若干等級,每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規(guī)定相應的稅率,各等級分別計算稅額,最后加總各等級應納稅額。前轉——納稅人將其所納稅款,按商品流轉方向,通過提高商品銷售價格的方法,向前轉嫁給商品購買者或消費者負擔的一種形式。后轉:納稅人將其所納稅款,以壓低商品進價的方法,向后轉嫁給商品供應者負擔的一種形式。稅收資本化:亦稱為稅收還原,是在課稅商品出售時,買者將此后應納的稅款預先從所購商品的資本價值中加以扣除。四、問答題1.什么是稅收?稅收的特征及國家征稅的依據是什么?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分配,強制的、無償?shù)娜〉秘斦杖氲闹饕问健L卣鳎簭娭菩?、固定性、無償性依據:政治權力2.何謂稅制?構成稅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稅制是稅收制度的簡稱,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稅制指國家各種稅收法令和征收管理辦法的總稱;另一方面,稅制指國家按一定的稅收原則組成的稅收體系?;疽兀杭{稅人、征稅物件、稅率3.簡述稅收的分類方法。按課稅對象分為商品稅、所得稅和財產稅;按稅負能否轉嫁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按課稅標準分為從量稅和從價稅;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按稅收的隸屬關系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共享稅。4.稅負轉嫁的形式?前轉、后轉、散轉、消轉、稅收資本化5.簡述拉弗曲線,拉弗曲線說明了什么?拉弗曲線略說明:(1)高稅率不一定會促進經濟增長,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一定需要高稅率;(2)取得同樣多的收入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稅率;(3)稅率和稅收收入及經濟增長之間的最優(yōu)結合雖然在實踐上較為少見,但理論上是可能的。五、論述題1.稅負轉嫁與歸宿的一般規(guī)律有哪些?商品課稅易轉嫁、所得課稅一般不易轉嫁;供給彈性較大、需求彈性較小的商品的課稅易轉嫁;課稅范圍廣的稅種易轉嫁、課稅范圍窄的稅種不易轉嫁;對壟斷性商品課征的稅易轉嫁、對競爭性商品課征的稅難轉嫁;從價課稅的稅負易轉嫁、從量課征的稅負不易轉嫁。2.舉例說明稅收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可任舉眾多不同的案例,再結合案例進行分析第九章稅收制度一、單項選擇題1.D2.A3.C4.C5.B6.A7.C8.C9.A10.B11.A12.D13.A14.C15.D16.B17.C18.A19.B20.D二、判斷題1.×2.×3.×4.√5.√6.×7.×8.×9.√10.√三、名詞解釋1.商品課稅是泛指所有以商品和勞務為征稅對象的一類稅的總稱。2.所得課稅是以納稅人的所得為課稅對象的稅類。3.財產課稅是對所有以財產為課稅對象的稅種的統(tǒng)稱,主要包括土地稅、房產稅等稅種/具有調節(jié)社會財富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4.資源稅是以各種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的一種稅。5.行為課稅是以某些特定行為及為實現(xiàn)國家特定的政策目的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四、簡答題1.課征普遍。以商品和勞務的流轉額為計稅依據。實行比例稅率。計征簡便。稅負可以轉嫁。2.最大特點:在對一種商品多次課征中避免重復征稅。其它優(yōu)點:道道課征方式,可使關聯(lián)企業(yè)互相監(jiān)督,減少偷稅漏稅。課征與流轉環(huán)節(jié)相適應,但稅額大小不受環(huán)節(jié)多少影響。企業(yè)的兼并和分解不影響增值稅額。出口退稅徹底,鼓勵外向型經濟發(fā)展。3.稅負相對公平。一般不存在重復征稅問題,不影響商品的相對價格。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經濟權益。課稅有彈性。4.依據對課稅對象計稅方法的不同規(guī)定,所得稅可分為以下三類:分類所得稅:對不同所得,分別按不同的稅率和扣除標準計征。征收較簡便,但不能按納稅人的負擔能力課征。綜合所得稅:將納稅人各種所得合并,綜合所有所得征收。較符合“量能課稅”原則,但征納手續(xù)比較煩瑣。分類綜合所得稅:對某些所得或限額以下所得采用分類辦法征收,當各類所得之和達到標準時,再加征綜合所得稅。兼有分類和綜合所得稅的優(yōu)點。5.課稅比較公平。具有促進社會節(jié)約的效能。課稅不普遍,且彈性較差。對社會財富的存量課稅。五、論述題1.增值稅可分為三種類型:生產型,即不準許抵扣任何購進固定資產價款;收入型,只準許抵扣當期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折舊部分;消費型,準許一次全部抵扣當期購進的用于生產應稅產品的固定資產價款。不同類型的收入效應和激勵效應不同:從財政收入著眼,生產型的效應最大,收入型次之,消費型最?。粡募钔顿Y著眼,則次序相反。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國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即允許企業(yè)抵這既是一項重大的減稅政策,為納稅人減輕稅收負擔超1200億元,也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商品課稅的優(yōu)點是稅源充裕,收入來源穩(wěn)定可靠,征稅阻力較小,容易征收管理,征收費用較少。但它未考慮納稅人的負擔能力,不符合稅收公平原則的要求;與商品價格相聯(lián)系,在國內會干擾市場運行,在國際間會阻礙資金、勞動力和商品的自由競爭和流動。所得課稅主要優(yōu)點是合乎量能納稅原則,稅負相對公平,且不易轉嫁,不影響商品的相對價格,課稅有彈性。缺陷是:開征及其財源受企業(yè)利潤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約;累進課稅方法一定程度上壓抑納稅人生產和工作積極性;計征管理較復雜。財產課稅有收入缺乏彈性,難以普及到無形資產、妨礙資本形成、財產估價困難等問題,但在籌集財政收入、公平社會財富分配和促進效率等方面仍發(fā)揮著無法取代的作用。第十章非稅收入管理一、單項選擇題1.A2.D3.C4.D5.C6.A7.A8.C9.A10.A11.C12.B13.B14.D二、判斷題1.錯2.錯3.錯4.錯5.對6.錯7.錯8.對9.對10.錯11.錯12.對13.對三、名詞解釋1.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和政府債務收入以外的財政收入,是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它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的財政資金。2.政府收費: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公共設施或實施行政管理的過程中,向受益者或管理對象所收取的費用。政府收費是公共部門提供有償服務所取得報酬、或者是公共部門支配、管理特定社會資源的價格。3.規(guī)費:是公共部門向個人或企業(yè)提供某種特定服務或實施行政管理時所收取的手續(xù)費或工本費。規(guī)費一般包括行政規(guī)費和司法規(guī)費。4.行政性收費:是國家行政部門在履行職能,進行社會與經濟管理時依法收取的費用。政府機關提供的服務種類繁多,但并非都要征收規(guī)費。5.事業(yè)性收費:是國家規(guī)定的實行事業(yè)管理的單位向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其實質是對勞務服務的部分補償。6.市場準入性收費:政府從社會管理的角度出發(fā),對某些行業(yè)往往實行必要的市場準入制度,通過頒發(fā)或拍賣許可證,收取一定的費用,一方面可以將一些資源使用效益不高的經營者排除在外;另一方面也可以規(guī)范經營行為。7.公共定價:政府相關部門通過一定程序和規(guī)則制定提供公共產品的價格和收費標準,即公共定價。8.平均成本定價法:是指政府在保持企業(yè)收支平衡的情況下,采取盡可能使經濟福利最大化的定價方式。四、簡答題1.政府非稅收入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政府非稅收入(簡稱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和政府債務收入以外的財政收入,是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它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的財政資金。政府非稅收入具體包括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十類。(1)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收入;(2)政府性基金收入;(3)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4)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4)國有資本經營收入;(4)彩票資金收入;(5)罰沒收入;(6)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7)主管部門集中收入;(8)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2.非稅收入與稅收在屬性上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相同點:都是政府參與社會產品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收入的歸屬都是國家(政府);都是憑借行政權力或壟斷地位取得收入,體現(xiàn)政府行為;征收對象都是法人、社會團體和城鄉(xiāng)居民個人;征收主體都是政府機關或者代行政府職能的某些行政事業(yè)單位。區(qū)別:一是立法層級和政策制定機關不同。稅收由全國人大立法、依法征收,非稅收入則主要由各職能部門、各級政府立項征收。因此,稅收的立法權限相對集中且層次高,而非稅收入的立法權限(或政策制定權限)比較分散且層次低。二是立法和政策制定的程序不同。稅收的立法或制定程序非常規(guī)范和嚴格,“提出立法方案、審議、表決通過和公布”四道程序缺一不可,而非稅收入則不然,政府或幾個甚至一個職能部門,就可以立項征收。三是征收機關不同。盡管兩者的征收主體都是政府,但具體執(zhí)行機關不同。稅收由各級稅務機關和海關征收,具體征收主體固定;非稅收入則由政府的有關行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收取,具體征收主體多元且不固定,新生或派生征收主體的可能性非常大。四是運作和管理方式不同。稅收的運作管理比較規(guī)范、科學,實行征、管、查三分離,且收入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管理形式單一;而非稅收入的執(zhí)行人員往往“身兼數(shù)職”,集征、管、查于一身,且管理形式較復雜,我國轉軌時期有納入財政預算內管理的,甚至還有一部分是部門和單位自收自支的。五是分配方式不同。稅收具有無償性,稅收交納與享受公共服務并不具有直接對應關系;而大部分非稅收入應以執(zhí)收部門付出某些服務為前提,對應關系較明顯。3.政府性收費應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1)征收主體的多元性。政府性收費的征收主體有的是國家及其政府有關部門,有的是事業(yè)單位,還有的是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而稅收是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2)使用方向的特定性。政府性收費是為了滿足準公共需要即特定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而收取的,資金的使用方向相對固定。稅收是政府為滿足純公共需要,籌集一般公共產品和服務所需資金而征收的,使用方向不固定。
(3)征收上的有償性、自愿性和不固定性。政府性收費的征收雖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自愿和有償,具體表現(xiàn)為繳費人提供特定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同時每項政府性收費一般都明確征收期限。且征收標準與提供的準公共產品和服務直接相關,適時調整。
(4)資金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政府性收費由于是政府為提供特定公共產品和服務而收取的,其收入應納入財政預算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管理,一般實行??顚S?而稅收收入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用于政府一般性開支,實行集中管理。4.如何認識我國的行政性收費與事業(yè)性收費?兩者有何區(qū)別?行政性收費:是國家行政部門在履行職能,進行社會與經濟管理時依法收取的費用。政府機關提供的服務種類繁多,但并非都要征收規(guī)費。事業(yè)性收費:是國家規(guī)定的實行事業(yè)管理的單位向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其實質是對勞務服務的部分補償。區(qū)別:政府機關提供的服務種類繁多,但并非都要征收規(guī)費。只有當政府提供的服務能給某人或單位帶來某種特定的權益,如證明一種權利或身份等,才予以收費。事業(yè)性收費對象與服務對象是統(tǒng)一的,征收單位不能向未享受其服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費用。但這類收費與市場交易行為有區(qū)別。市場交易行為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具有盈利性;而事業(yè)性收費大多數(shù)是不等價的,不以盈利為目的,是對勞務服務成本的部分補償。五、論述題1.論述政府收費的理論依據。政府收費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公共設施或實施行政管理的過程中,向受益者或管理對象所收取的費用。政府收費是公共部門提供有償服務所取得報酬、或者是公共部門支配、管理特定社會資源的價格。政府收費的目的是補償項目成本,所以只就與受益方實際獲益相對應的成本收費,不得收取與項目的全部成本相對應的費用。從財政分配的角度講,政府收費是一種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行為,是憑借國家權力所獲得的收入,從本質上看也是財政性資金。從政府行為角度來看,政府收費是依據國家法律法規(guī)推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和經濟管理職能,是管理經濟和社會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的某些特征,它既作用于經濟領域、社會文化領域,又作用于政治領域,對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和健康發(fā)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1)按收費的性質劃分:歸費、使用費。(2)按收費的主體劃分:行政行收費、事業(yè)性收費。(3)按收費的經濟效應劃分:限制自然壟斷的收費、市場準入性收費、校正外部不經濟的收費。第十一章政府債務管理一、單項選擇題1.B2.A3.B4.A5.D6.C7.B8.C9.C10.C11.C12.C13.A14.D15.B16.D17.B18.C19.D20.D21.D二、判斷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名詞解釋1.政府債務:就是政府舉借的債務,是政府及政府所屬機構以債務人的身份,按照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的規(guī)定,同有關各方發(fā)生的特定的債權債務關系。2.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債務人的身份取得的信用或以債權人的身份提供信用及其信用活動;狹義上說,政府信用則是指政府作為債務人,舉債籌集財政資金的行為。其中,中央政府的信用或信用活動即為國家信用或國家信用活動。3.直接債務:是指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承擔的債務,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據某些特定的因素來預測和控制的負債。又分為直接顯性債務和直接隱性債務。4.或有債務: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項引發(fā)的債務,是否會成為現(xiàn)實,要看或有事項是否發(fā)生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債務是否最終要由政府來承擔。5.國債結構:是指一個國家各種性質債務的搭配狀況及其相互之間的數(shù)量比例關系。6.國債規(guī)模:又叫國債的數(shù)量界限,它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所能承受國債的數(shù)量界限。7.國債限度:一般是指一定時期一個國家債務規(guī)模的最高額度。8.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fā)行額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它從流量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財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發(fā)行國債來實現(xiàn)的。四、簡答題1.國債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國債作為政府取得財政資金的一種手段,與稅收、政府收費等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它具有①自愿性、②有償性和③靈活性等特征。2.簡述國債的政策功能。答:國債的政策功能主要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調節(jié)經濟運行。3.一國國債結構包括哪些內容。答:一國國債結構通常包括:國債品種結構;國債期限結構;國債利率結構;國債持有者結構。4.衡量一國國債規(guī)模的指標有哪些?答:衡量一國國債規(guī)模的指針主要有:國債規(guī)??偭恐羔槨鴤?guī)模監(jiān)測指針,包括:A.國債借債率;B.國債負擔率;C.國債償債率;D.國債依存度。5.國債市場的功能主要有哪些?答:國債市場的功能主要有:①實現(xiàn)國債的順利發(fā)行;②合理有效調節(jié)社會資金運行,提高社會資金效率。A.國債市場是一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B.國債市場拓寬了居民的投資管道;C.國債市場是連接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管道;D.國債是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yè)務最重要的操作工具。第十二章政府預算一、單項選擇題1.A2.A3.A4.C5.C6.B7.B8.D9.D10.C11.A12.D13.C14.C15.C16.B17.A二、判斷題1.錯2.錯3.對4.錯5.錯6.錯7.錯8.對9.錯10.錯11.對12.錯13.對三、名詞解釋1.政府預算:是經過法律程序批準的政府年度財政收支計劃。2.單式預算:是把一個預算年度內的政府全部財政收支匯編成一個收支預算表。3.復式預算:是把一個預算年度內的政府全部財政收支按收入來源和支出性質的不同,匯編成二個或兩個以上收支預算表。4.零基預算:是指根據當年政府預算政策的要求、財力狀況、經濟與社會事業(yè)發(fā)展需要,重新核定當年預算收支,而不考慮以前年度收支的狀況。5.績效預算:是一種強調投入與產出的關系,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法,決定財政支出項目是否必要以及金額多少的預算形式。6.部門預算: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及行使職能的需要,從基礎預算單位編制,逐步上報、審核、匯總,經財政部門審核后提交立法機關依法批準的涵蓋部門各項收支的綜合財政計劃。7.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是指政府預算資金從收納、儲存到撥付使用、清算,直至資金到達商品、勞務供應商賬戶均由國庫集中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控制度。8.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四、問答題1.比較單式預算和復式預算。單式預算:是把一個預算年度內的政府全部財政收支匯編成一個收支預算表。復式預算:是把一個預算年度內的政府全部財政收支按收入來源和支出性質的不同,匯編成二個或兩個以上收支預算表。與但是預算相比,復式預算具有(1)結構上的整體性;(2)收支的對應性;(3)編制審批的復雜性2.比較基數(shù)預算和零基預算。基數(shù)預算是指在安排預算年度收支時,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為基數(shù),綜合考慮預算年度國家政策變化.財力增加額及支出實際需要量等因素,確定一個增減調整比例,以測算預算年度有關收支指標,并據以編制預算的方法。零基預算:是指根據當年政府預算政策的要求、財力狀況、經濟與社會事業(yè)發(fā)展需要,重新核定當年預算收支,而不考慮以前年度收支的狀況。(1)預算收支確定方法不同(2)預算收支結果不同(3)編制審批的復雜性3.比較投入預算和績效預算。投入預算主要強調嚴格遵守預算控制規(guī)則,限制甚至禁止資金在預算科目間的轉移??冃ьA算是一種強調投入與產出的關系,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法,決定財政支出項目是否必要以及金額多少的預算形式。(1)預算編制側重點不同:投入預算是預算符合財政管理要求;績效預算是預算的績效。(2)預算執(zhí)行結果不同:投入預算的評價是合規(guī),績效預算的評價是預算執(zhí)行所取得的效果。4.簡述我國政府預算的原則。公開性、完整性、可靠性、統(tǒng)一性、年度性。5.簡述政府預算的程序。政府預算的編制與審批、政府預算的執(zhí)行與調整、政府決算。第十三章政府間財政關系一、單項選擇題1.A2.C3.D4.B5.A6.B7.A8.C9.B10.B11.D12.D二、判斷題1.×2.×3.×4.×5.√6.×7.√8.×9.√三、名詞解釋1.蒂布特模型:蒂布特認為在居民能夠自由遷移的條件下,居民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動機,會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提供的公共產品與稅收間的組合最適合自己個人偏好的小區(qū)定居。這個過程就是通常所說的“用腳投票”。2.分稅制是以法律法規(guī)形式對各級政府的事權、財權加以明確界定和劃分,從而使各級財政都在法律規(guī)范的體制框架之內行使職責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四、簡答題1.簡述財政分權的優(yōu)點(1)地方政府更熟悉地方居民的偏好(2)財政分權鼓勵政府之間競爭(3)地方政府更具有提供公共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2.簡述財政分權的缺點效率方面的缺陷:地區(qū)間外部性、公共產品提供的規(guī)模經濟、缺乏效率的稅制、征稅的規(guī)模經濟問題公平方面的欠缺:影響地方福利計劃的實施、影響地方制定獨立的福利政策3.如何在各級政府間劃分財政職能職能? 資源配置職能主要是地方政府職能,收入分配與穩(wěn)定職能則主要是中央政府職能,地方政府適度發(fā)揮作用4.中央政府支出責任范圍1)全國性受益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比如國防、外交、外貿管理、全國性的立法和司法、中央銀行等。2)具有地區(qū)間外部性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比如,跨地區(qū)的公路、鐵路、通訊,防洪設施、控制環(huán)境污染項目、水利工程、教育項目等,都具有明顯的其區(qū)間外部性,這些公共項目可以由中央政府參與提供。3)調節(jié)地區(qū)間和居民之間收入分配的支出,主要是社會保障制度。在世界上大部份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是全國統(tǒng)籌,支出不足部分中央財政負責平衡。4)對全國居民產生重大影響的全國性自然壟斷行業(yè),比如,郵政、天然氣輸送等。5.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范圍1)本地居民受益的公共產品與服務,比如地區(qū)性交通、警察、消防、教育、醫(yī)療保健、社會服務、環(huán)保、綠化、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公園、圖書館、休閑娛樂設施、地方性法律法規(guī)及其實施等。2)對本地居民產生重大影響的地方性自然壟斷行業(yè),包括:地方性電網、地方通訊設施、自來水供給、地方性公路和鐵路、城市交通、有線電視、城市燃氣供應、污水處理等。6.簡述政府間收入劃分應該遵循的原則根據課稅對象流動性劃分稅種;根據稅收的再分配功能劃分稅種;根據管理的便利性劃分稅種;根據稅基在地區(qū)間的分布情況劃分稅種;根據稅收的轉嫁性劃分稅種;根據受益原則劃分稅種五、論述題1.如何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現(xiàn)行分稅制?我國現(xiàn)行分稅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劃分不匹配。財權過于向中央傾斜,事權過多地向地方傾斜,造成地方政府財權大大小于事權。2)地方財政還不是獨立的財政。地方沒有稅收立法權,沒有主體稅種。3)轉移支付制度不規(guī)范。因此,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現(xiàn)行分稅制首先要解決地方財力配備過低,財權過小的問題。要進一步規(guī)范事權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的劃分,有些不應該完全由地方政府承擔的項目,比如義務教育,要明確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的比例。中央政府應該降低其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地方在增值稅,所得稅這些共享稅的分成比重。要建立地方主體稅種或主要財源。賦予地方稅收立法權,選擇新設立的稅種,比如房地產稅作為地方主體稅種。進一步規(guī)范轉移支付制度,明確項目和資金標準。在提高地方財政自主的同時,降低地方財政對轉移支付的依賴度。2.我國各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用住宅合同范例
- 屋面防水注漿合同范例
- 小區(qū)物業(yè)與保安合同范例
- 學校不裝修合同范例
- 場地促銷合同范例
- 商標授權合同范例范例
- 藝術教育:激發(fā)創(chuàng)新之源
- 包材意向合同范例
- 委托行為合同范例
- 建材經銷商授權合同范例
- 宏觀經濟學課件 第5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2.6我們來做熱氣球(課件)
- 社工活動表格(模板)
- (完整版)鋼琴五線譜(A4打印)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全套課件
- 動物生產新技術與應用課件
- 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平安出行》 部編版
- 植物營養(yǎng)學課件:植物的鈣鎂硫營養(yǎng)
- 小學英語工作室個人年度總結5篇
- 呼市回民區(qū)萬達廣場強條紅線黃線專項培訓考試
- 迎檢工作注意事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