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點及理論復習進程_第1頁
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點及理論復習進程_第2頁
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點及理論復習進程_第3頁
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點及理論復習進程_第4頁
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點及理論復習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dìèr)講: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點、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第一頁,共30頁。一、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模式二、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特點三、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理論四、研究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方法綱要(gāngyào)第二頁,共30頁。一、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模式1、文化和交流的關系(guānxì)(1)文化對傳播的影響對傳播模式(委婉與直率)對交流效果(價值觀)(2)傳播對文化的影響通過傳播文化得以表現(xiàn)和生存?zhèn)鞑ナ刮幕靡园l(fā)展變異

第三頁,共30頁。2、跨文化(wénhuà)傳播的模式(1)跨文化(wénhuà)傳播與同文化(wénhuà)傳播的分界:理論上的典型跨文化(wénhuà)交流和同文化(wénhuà)交流,甲乙(jiǎyǐ)相離甲乙(jiǎyǐ)重合理論上,典型的跨文化交流

典型的同文化交流圖2.1第四頁,共30頁。在現(xiàn)實生活中跨文化交流同文化交流圖2.2第五頁,共30頁。甲丙同文化交流同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圖2.3在人際交流(jiāoliú)中:有跨文化交流(jiāoliú)也有同文化交流(jiāoliú)

(個案:不同亞文化背景人員間的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第六頁,共30頁。雙方編碼完全不同雙方編碼完全相同跨文化交流同文化交流度圖2.4第七頁,共30頁。(2)跨文化傳播(chuánbō)的模式(A)發(fā)送者編碼傳遞信息接收者解碼解碼闡明闡明正確不正確編碼反饋信息編碼反饋信息無誤會反饋誤會反饋圖2.5第八頁,共30頁。反饋信息□渠道錯誤反饋□圖2.6正確反饋□○(依乙文化碼本和程序)解碼使原意改變愿意重合反應反應(依乙文化碼本和程序)編碼編碼(依甲文化碼本和程序)甲文化發(fā)送者編碼(依據(jù)甲文化碼本和程序)使原意改變與原意重合解碼發(fā)送信息○渠道○信息○發(fā)送模式(B)反饋(反應)意向(反應)○□乙文化接收者正確反饋反饋發(fā)送模式(B)第九頁,共30頁。表層:飲食、衣著、建筑、藝術品、語言圖2.7文化(wénhuà)的層次中層:規(guī)范與價值觀(好與壞的認同)核心層:基本判斷(對人類問題的基本判斷)第十頁,共30頁??缥幕涣?jiāoliú)三種層次的關系小大強弱涉及面針對性人際交流組織交流國際交流圖2.8第十一頁,共30頁。3、跨文化傳播的幾種形式(1)民族(2)種族(3)國家(4)性別(5)代際(6)職業(yè)(zhíyè)(7)地域(個案)第十二頁,共30頁。二、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特點1、跨文化(wénhuà)交流的特點(1)交流雙方文化(wénhuà)共享性差(2)各種文化(wénhuà)間差異程度不同(3)無意識的先入為主(4)誤解、矛盾、沖突增多(5)文化(wénhuà)變異性增強第十三頁,共30頁。個案(ɡèàn):狗肉戰(zhàn)中國編碼本日本編碼本英國編碼本拉美編碼本菊花的意義:1.草本植物2.高雅菊花的意義:1.草本植物2.高貴菊花的意義:1.草本植物菊花的意義:1.草本植物2.鬼花圖2.9各國文化對菊花的編碼第十四頁,共30頁。美國/加拿大美國/日本美國/法國美國/德國美國/意大利美國/英國100%0%圖2.10不同文化的差異程度美國/中國印度/中國印度/中國新加坡/中國100%0%第十五頁,共30頁。2、跨文化交流中注意的問題:(1)兩種文化的異同與互動(2)兩種文化的沖突點(3)文化發(fā)展(fāzhǎn)的變異(4)文化的依附與獨立第十六頁,共30頁。三、跨文化交流(jiāoliú)學中的各種理論1、跨文化交流學涉及的學科(xuékē)(1)文化人類學(2)心理學(3)傳播學(4)語言學(5)哲學(6)社會學(7)國際關系學第十七頁,共30頁。國際關系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哲學心理學圖2.11觀察跨文化交流各理論的層面猶如洋蔥頭第十八頁,共30頁。2、跨文化交流(jiāoliú)學的各種理論(1)傳播學:減少不確定性理論(2)心理學:歸因理論(3)語言學:修辭學理論(4)哲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5)文化人類學:文化規(guī)范沖突(chōngtū)理論(6)社會學:適應理論(7)國際關系學第十九頁,共30頁。四、研究(yánjiū)的三種方法1、社會科學的方法(fāngfǎ)(socialscience,有時稱為functionalist)2、描述性方法(fāngfǎ)(interpretiveapproach)3、評論性方法(fāngfǎ)(criticalapproach)第二十頁,共30頁。研究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方法社會科學法描述法評論法所依賴的學科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社會語言學多種學科研究的目的描述和預見行為描述行為改變行為對現(xiàn)實的假設外部的描述性的主觀的主觀的對人類行為的假設可預見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隨意的可變化的第二十一頁,共30頁。研究跨文化交流(jiāoliú)的方法(續(xù))社會科學法描述法評論法研究的方法問卷調(diào)查觀察參與性觀察田野調(diào)查對媒體的文本分析文化與傳播的關系文化影響傳播通過傳播,文化得以創(chuàng)造和保存文化是權(quán)力斗爭中的一個方面方法的貢獻確認了文化的各種變異;認識到在傳播的許多方面存在文化差異;但常未考慮情景強調(diào)傳播和文化以及文化差異應在情境中進行研究承認政治和經(jīng)濟力量在文化和交流中的作用;所有的跨文化的交流和互動都有權(quán)力色彩第二十二頁,共30頁。文化人類學者采取的實地考察觀察、調(diào)查訪問的方法,他們搜集的材料往往生動而豐富。心理學者的文章中,通常有精確的數(shù)據(jù)和嚴密(yánmì)的分析,因此有更大的說服力。語言學者利用搜集的語言材料說明跨文化交流中的問題,一般都很具體。傳播學者重視理論,對跨文化交流學的理論探討最多。第二十三頁,共30頁。哪一個學科最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學?

1991年對跨文化教育培訓和研究學會350名會員(huìyuán)的調(diào)查排名: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言語(yányǔ)交際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地理學第二十四頁,共30頁。哪個學科的學者(xuézhě)參與跨文化交流學最多?學科(xuékē)平均分標準差人類學1.971.03語言學2.241.06言語交際學2.591.23社會學2.611.01心理學2.771.07政治學3.071.13經(jīng)濟學3.501.31地理學3.591.081=最有幫助2=很有幫助3=有幫助4=幫助教小5=幫助最小第二十五頁,共30頁。哪個學科(xuékē)的課程最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學?學科平均分標準差選課%人類學1.270.6172%語言學1.510.7548%社會學1.780.8176%言語(yányǔ)交際學1.870.8554%心理學2.010.8983%地理學2.010.9838%政治學2.250.9166%經(jīng)濟學2751.0352%1=最有幫助2=很有幫助3=有幫助4=幫助教小5=幫助最小第二十六頁,共30頁。哪個學科對跨文化交流影響(yǐngxiǎng)最大

(1998年,WilliamHart的研究)對重要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1983-1996)文章中的13006條引文作出分析,對跨文化關系研究中最有影響的學者、書刊和大學(dàxué)。其結(jié)果是:在跨文化關系研究中,心理學的影響占第一位,以下依此是傳播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第二十七頁,共30頁。最有影響的前十位(shíwèi)作者是:Gudykunst、Triandis、Brislin、Ruben、Hall、

Hofstede、Kim、Hammer、Furnham、Landis,

其中4人是傳播學教授,5人是心理學教授,1人是文化人類學教授。第二十八頁,共30頁??傊?,跨文化(wénhuà)交流學具有多學科的性質(zhì),它的理論主要取之于人類學、心理學、傳播學、語言學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