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6節(jié)風沙與黃土地貌_第1頁
第5章6節(jié)風沙與黃土地貌_第2頁
第5章6節(jié)風沙與黃土地貌_第3頁
第5章6節(jié)風沙與黃土地貌_第4頁
第5章6節(jié)風沙與黃土地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6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節(jié)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一、風沙作用

(一)風蝕作用(二)搬運作用(三)風積作用二、風沙地貌

(一)風蝕地貌(二)風積地貌三、黃土與黃土地貌

(一)黃土(二)黃土地貌一、風沙作用

風對地表細粒物質(zhì)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種:(一)風蝕作用:

風蝕作用包括吹蝕與磨蝕兩方面。風吹過地面,由于風壓力與氣流紊動而引起沙粒吹揚,這種作用稱為吹蝕。

(二)搬運作用:

搬運的形式有三種:懸移、躍移和表層蠕動。(三)風積作用:

當風力減弱或風沙流遇阻,風中挾帶的沙粒沉降于地面,這種現(xiàn)象就是風積作用。風沙流4風沙流侵蝕世界荒漠的分布第六節(jié)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一、風沙作用

(一)風蝕作用(二)搬運作用(三)風積作用二、風沙地貌

(一)風蝕地貌(二)風積地貌三、黃土與黃土地貌

(一)黃土(二)黃土地貌二、風沙地貌(一)風蝕地貌

1.風棱石與石窩:

戈壁礫石迎風面長期風蝕后被磨光磨平后在瞬時大風中發(fā)生滾動,新的迎風面再次磨光磨平,兩個或多個迎風面間就形成風棱,即形成風棱石。石窩是一種直徑20cm至1~2m,深10~15cm上下至1m的圓形或橢圓形小洞或凹坑,通常出現(xiàn)于迎風崖壁上,密集時猶如蜂窩,由風沙旋磨巖石裂隙而成。

2.風蝕柱與風蝕蘑菇:

風長期吹蝕垂直與水平裂隙均較發(fā)育的裸露基巖,形成孤立的風蝕柱,進一步磨蝕其基部則形成風蝕蘑菇。3.風蝕洼地與風蝕盆地:

風吹蝕地面松散物質(zhì)后形成的直徑10~100m,深1米,平面呈圓形或馬蹄形的洼地,稱為風蝕洼地。風蝕盆地的規(guī)模比風蝕洼地大的多。風蝕洼地與盆地深度低于地下水位時,地下水可流出地面聚積成湖,稱為風蝕湖。4.風蝕殘丘與雅丹地貌:

風蝕谷間的殘留高地或孤立丘崗就是風蝕殘丘。形態(tài)與風蝕殘丘近似但由蝕余松散土狀堆積物,如河湖相地層形成的一類特殊風蝕殘丘,則稱雅丹地貌。風棱石所謂沙漠漆,就是戈壁基巖裸露的荒漠區(qū),由于地下水上升,蒸發(fā)后常在石體表面殘留一層紅棕色氧化鐵和黑色氧化錳薄膜,像涂抹了一層油漆,故名沙漠漆(英文名:desertvarnish)。石窩和風蝕壁龕1石窩和風蝕壁龕新疆西北的博爾塔拉州石窩和風蝕壁龕2石窩和風蝕壁龕新疆西北的博爾塔拉州石窩和風蝕壁龕3石窩和風蝕壁龕新疆西北的博爾塔拉州石窩和風蝕壁龕4石窩和風蝕壁龕新疆西北的博爾塔拉州石窩和風蝕壁龕5石窩和風蝕壁龕甘肅風蝕蘑菇1風蝕蘑菇風蝕蘑菇2風蝕蘑菇風蝕蘑菇3風蝕蘑菇風蝕柱1風蝕柱風蝕柱2風蝕柱沙湖1風蝕洼地寧夏銀川的沙湖沙湖2風蝕洼地寧夏銀川的沙湖丹巴吉林沙漠風蝕洼地積水成湖內(nèi)蒙西部的丹巴吉林沙漠風蝕洼地風蝕洼地積水成湖風蝕洼地埃及埃及風蝕洼地積水成湖風蝕殘丘風蝕殘丘雅丹1雅丹敦煌-羅布泊雅丹2雅丹敦煌-羅布泊雅丹3雅丹敦煌-羅布泊雅丹4雅丹敦煌-羅布泊(二)風積地貌

1.沙丘

(1)橫向沙丘:走向與合成起沙風向垂直或交角不小于60o,主要包括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鏈和復合新月形沙丘鏈三類。(2)縱向沙丘:是指走向與起沙風合成風向平行或夾角小于30o的沙丘,通常稱為沙壟。巨大沙壟體上疊置較小的沙壟,則形成復合縱向沙壟。(3)多風向形成的沙丘:包括金字塔形沙丘、蜂窩狀沙丘、格狀沙丘、星狀沙丘、反向沙丘等。2.沙丘的移動

據(jù)研究,單位時間內(nèi)沙丘移動距離為:

D=Q/rH

Q為單位時間通過單位寬度的沙量;

H為沙丘高度;

r為沙的容重。我國沙丘年平均移動速度多在5~10m間,小部分不足5m或超過10m。

新月形沙丘1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2新月形沙丘塔克拉瑪干沙漠新月形沙丘鏈1新月形沙丘鏈新月形沙丘鏈2新月形沙丘鏈復合型新月形沙丘鏈敦煌鳴沙山敦煌鳴沙山敦煌鳴沙山景區(qū)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月牙泉沙壟1沙壟沙壟2塔克拉瑪干沙漠沙壟新月形沙壟非洲納米比亞新月形沙壟被沙丘包圍的村莊被沙丘包圍的村莊第六節(jié)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一、風沙作用

(一)風蝕作用(二)搬運作用(三)風積作用二、風沙地貌

(一)風蝕地貌(二)風積地貌三、黃土與黃土地貌

(一)黃土(二)黃土地貌三、黃土與黃土地貌(一)黃土

1.定義:黃土主要是第四紀風力搬運堆積的土狀物質(zhì),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區(qū)。

2.分布:全球黃土覆蓋面積達1000×104km2,我國的覆蓋面積有38×104km2。最厚的黃土在甘肅中部,超過400m。

3.性質(zhì):黃土顏色灰黃、棕黃或棕紅。粒級以粉砂為主,粘粒及細砂較少。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和碳酸鹽類礦物為主,并含易溶鹽及粘土礦物。有原生黃土和次生黃土之分。(二)黃土地貌

1.黃土溝谷地貌:按形態(tài)特征可分為細溝、淺溝、切溝、沖溝與河溝幾種。

2.黃土溝間地地貌:典型溝間地地貌有塬、梁、峁。所有黃土溝間地地貌都易形成陷穴、崩塌和滑坡。

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黃土的剖面黃土的剖面黃土的結(jié)構(gòu)午城黃土(早更新世Q1)離石黃土(中更新世Q2

)馬蘭黃土(晚更新世Q3

)黃土的結(jié)構(gòu)黃土的直立性1黃土的直立性黃土的直立性2黃土的直立性黃土的侵蝕與潛蝕1黃土的侵蝕與潛蝕黃土的侵蝕與潛蝕3黃土的侵蝕與潛蝕黃土的侵蝕與潛蝕4黃土的侵蝕與潛蝕天生橋黃河水1黃河水黃河水2黃河水黃土塬黃土塬黃土塬景色2黃土塬被侵蝕黃土峁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