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名?;瘜W高考經典100實驗題word含答案_第1頁
北京市名?;瘜W高考經典100實驗題word含答案_第2頁
北京市名?;瘜W高考經典100實驗題word含答案_第3頁
北京市名?;瘜W高考經典100實驗題word含答案_第4頁
北京市名校化學高考經典100實驗題word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名?;瘜W高考經典100實驗題word含答案―、實驗題1?某學生研究小組欲探究CuS04溶液與Na2C03溶液混合產生的藍綠色沉淀組成,小組進行下列實驗探423究。(提出假設)假設1:沉淀為Cu(0H)2假設2:沉淀為假設3:沉淀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可表示為nCuC03mCu(0H)丿32(查閱資料)無論是哪一種沉淀受熱均易分解(假設均不含結晶水)。(物質成分探究)步驟1:將所得懸濁液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再用無水乙醇洗滌。步驟2:甲同學取一定量固體,用氣密性良好的下圖裝置(夾持儀器未畫出)進行定性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TOC\o"1-5"\h\z(1)假設2中的沉淀為。⑵假設1中沉淀為Cu(0H)2的理論依據是。無水乙醇洗滌的目的。若反應后A中藍綠色固體變黑,C中無明顯現(xiàn)象,證明假設—(填寫序號)成立。乙同學認為只要將上圖中B裝置的試劑改用試劑后,便可驗證上述所有假設。乙同學更換B試劑后驗證假設3成立的實驗現(xiàn)象是。在假設3成立的前提下,某同學考慮用Ba(0H)2代替Ca(0H)2,測定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若所取藍綠色固體質量為27.1g,實驗結束后裝置B的質量增加2.7g,C中的產生沉淀的質量為19.7g。則該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為。2?實驗室從含碘廢液中測定I-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過程如下:I?含碘廢液中I-含量的測定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廢液于250mL錐形瓶中,分別加入5mL2mol?L-iH2S04溶液和10mL20%NH4Fe(S04)」12H20溶液,搖勻,小火加熱蒸發(fā)至碘完全揮發(fā),取下錐形瓶冷卻后,加入10mL2mol?L-】H2S04溶液,加入幾滴二苯胺磺酸鈉(用作指示劑),用0.0250mol?L-】標準KgrQ溶液進4227行滴定到終點。重復3次,數(shù)據記錄見下表:(已知反應:①2Fe3++2I-==2Fe2++打②6Fe2++C^0+14H+==6Fe3++2Cr3++7氣0)次數(shù)123滴定體積/mL19.6019.6519.55碘的回收取250mL含碘廢液于燒杯中,加入Na2S203溶液,并將飽和CuS04溶液在不斷攪拌下滴加到廢液中,加熱2234

至70°C左右完全反應生成Cui沉淀。過濾,得到的Cui沉淀按圖1進行操作,檢査裝置的氣密性后,從分液漏斗中逐滴加濃硝酸(注意滴液的速度),完全反應后,通過減壓過濾,得到粗碘固體產品和抽濾液,然后按圖2進行粗碘的提純。.'II.'II請回答下列問題:TOC\o"1-5"\h\z簡述圖2實驗裝置中燒瓶的作用。某同學欲配制200mL2mol?L-】的HSO,配制方法合理的是。24在200mL1mol?L-i的HSO中加入22.4L標準狀況下的SO243向100mL4mol?L-i的HSO中加入100mL水24取5mol?L-1的HSO80.0mL,加水至200mL24將16gNaOH固體加入到200mL3mol?L-1的HSO溶液中24在盛有廢液的錐形瓶中先加入5mL2mol?L-1HSO的目的是。24根據滴定的有關數(shù)據,計算該廢液中I-的含量為g?L-1(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寫出圖1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按圖2裝置進行粗碘提純,采用的分離方法是,a、b為冷凝水進出口,其中(填“a”或“b”)接水龍頭,最終能得到較多較高純度的單質碘。Mg能在NO中燃燒,產物為MgN、MgO和N。某科學小組通過實驗驗證反應產物并探究產物的比例關2322系。資料信息:2NO+2NaOH=NaNO+NaNO+HO,MgN+6HO=3Mg(OH)I+2NHf,232232223限用如下裝置實驗(夾持裝置省略,部分儀器可重復使用):DD裝置連接的順序為(填字母序號);TOC\o"1-5"\h\z連接好儀器,裝入藥品前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裝置A中盛裝的干燥劑是;裝置F的作用;驗證產物中存在MgN的具體實驗操作為;確定產物中有N生成的實驗現(xiàn)象為22已知裝置E中初始加入Mg粉質量為13.2g,在足量的NO中充分燃燒,實驗結束后,硬質玻璃管2冷卻至室溫、稱量,測得硬質玻璃管中剩余固體的質量為21.0g,產生%的體積為1120mL(標準狀況)。寫出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銅及其化合物在工業(yè)上有許多用途?;卮鹣铝袉栴}:某工廠以輝銅礦(主要成分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雜質)為原料制備不溶于水的堿式碳酸銅的2232流程如下:

述卑IT―述卑IT―CtyCHhOOg浸取反應中氧化劑的化學式為;濾渣I的成分為血02和(寫化學式)?!俺F”這一步反應在25°C進行,加入的試劑A為,若加A后溶液的PH調為4,溶液中Fe3+離子濃度為mol/L。(已知K[Fe(OH)]=4.0XIO?sp3“沉錳”(除恥+)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濾液II經蒸發(fā)結晶得到的鹽主要是(寫化學式)。(2)某實驗小組同學用電化學原理模擬濕法煉銅,進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動。下圖1為某實驗小組設計的原電池裝置,鹽橋內裝載的是足量用飽和氯化鉀溶液浸泡的瓊脂,反應前電極質量相等,一段時間后,兩電極質量相差25.8g,則導線中通過了__mol電子,若不考慮甲、乙兩池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向鹽橋中移動,則乙池電解質溶液的質量與實驗前的電解質溶液的質量差△1卩m21卩m2其他條件不變,若將鹽橋換成光亮的U形彎銅絲浸入甲池與乙池,如圖2所示,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與先前一樣,但偏轉角度明顯減小。一段時間后,乙池石墨棒浸入液面以下部分也析出了一層紫紅色固體,則甲池銅絲附近溶液的pH_(填“減小”、“增大”或“不變”),乙池中石墨為極(填"正”、“負”、"陰”或“陽”)。鈦是一種重要的金屬,以鈦鐵礦[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eTiO),還含有少量FeO]為原料制備鈦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L砂1——L砂1——it■*T:TOC\o"1-5"\h\z(1)鈦鐵礦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加入的物質A為。(3)步驟I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水解過程中需要升高溫度,其目的是:①加快反應水解速率②。(4)由TiO獲得金屬Ti可用以下兩種方法。2電解法:以石墨為陽極,TiO為陰極,熔融CaO為電解質,其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熱還原法:首先將TiO2、氯氣和過量焦炭混合,高溫反應生成TiCl4;然后用Mg還原TiCl4即可制取Ti。生成TiCl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生成Ti的反應需在Ar氣氛中,4其原因為。鄰苯二甲酸丁基月桂酯是一種淡黃色透明油狀液體,密度約0.97g/cm3,常用作聚氯乙烯等樹脂的增塑劑。工業(yè)上生產原理和工藝流程如下:

□MCCMO月橙葬□MCCMO月橙葬營蘋二甲鷲肝一(*正丁醇—有關物質的物理性質見下表:化合物溶解性熔點沸點鄰苯二甲酸酐微溶于冷水、乙醚,易溶于熱苯、乙醇、乙酸131.6C295C正丁醇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數(shù)有機溶劑-88.9C117.5C月桂醇不溶于水,溶于醇、醚24259C鄰苯二甲酸丁基月桂酯不溶于水,溶于多數(shù)有機溶劑不祥202?210°C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模擬工業(yè)生產的工藝流程,用右圖所示裝置制取少量鄰苯二甲酸丁基月桂酯,圖中夾持和加熱裝置已略去。主要操作步驟如下:向三頸燒瓶內加入30g鄰苯二甲酸酐、16g正丁醇以及少量濃硫酸。攪拌,升溫至105°C,持續(xù)攪拌反應1小時。冷卻至室溫,加入40g月桂醇,升溫至160°C,攪拌、保溫至反應結束。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混合物倒出。通過工藝流程中的操作X,得到粗產品。請回答下列問題:TOC\o"1-5"\h\z儀器C的名稱。冷凝管中冷水應從進。步驟③中判斷反應已結束的方法是。步驟⑤中操作X可除去少量未反應的鄰苯二甲酸酐及正丁醇,操作X包括工藝流程中減壓蒸餾的目的是。實驗結果表明步驟②、③產率都比較高,原因是。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NH3的制備、性質等實驗。

(1)裝置A中的燒瓶內的X固體宜選用(填序號)。消石灰b.氯化鈣c.五氧化二磷d.生石灰燒瓶中制取nh3的化學方程式為。(2)為制取干燥的氨氣,可將裝置A與下列裝(填序號)進行連接。(3)裝置B可用于探究氯氣與氨氣的反應。實驗時先通過三頸瓶瓶口1通入氨氣,然后關閉b活塞,再通過瓶口2通入氯氣。實驗中三頸瓶內出現(xiàn)白煙并在內壁凝結成固體,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鑒定該固體中的陽離子;實驗完畢后,觀察到三頸瓶內還有黃綠色氣體,簡述如何處理才能不污染環(huán)境(4)可用傳感技術測定噴泉實驗中的壓強變化來認識噴泉實驗的原理:裝置A與裝置B相連,打開a,關閉b,開始實驗,使三頸瓶內充滿NH3。將吸有2mLH20的膠頭滴管塞進頸口1,通過頸口2將數(shù)據釆32集器的探頭插入三頸瓶中。打開b,關閉a,擠壓膠頭滴管,進行噴泉實驗,電腦繪制三頸瓶內氣壓變化曲線如下圖。該圖中點時噴泉最劇烈。賓釜中版凹應渕蜚牝曲或1(:1賓釜中版凹應渕蜚牝曲或1(:1某課外活動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氯氣與氨氣之問的反應。其中A、F為氨氣和氯氣的發(fā)生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的裝置。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F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裝置A中的燒瓶內固體可選用(選填以下選項的代號)。堿石'灰B.濃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E.燒堿(3)虛線框內應添加必要的除雜裝置,請從圖的各選裝置中選擇,并將編號填入下列空格。B、D、Eo(4)氯氣和氨氣在常溫下混合就能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銨和氮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裝置C內出現(xiàn)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壁凝結,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鑒定該固體就是氯化銨:o⑸若從裝置。的6處逸出的尾氣中含有N2和少量Cl2,應如何處——?(7分)研究某一化學反應的實驗裝置右如下圖所示:A?F屬于下列物質中的六種物質:濃硫酸、濃鹽酸、濃氨水、稀硫酸、稀鹽酸、稀氯水、水、鋅粒、銅片、食鹽、高錳酸鉀、氯化鈣、氧化鈣、四氧化三鐵、氧化鐵、氧化銅、氫氣、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氣、氯化氫、氨氣、氮氣、氧氣。實驗現(xiàn)象;①D物質由黑色變?yōu)榧t色②無水硫酸銅粉末放入無色透明的E中得到藍色溶液③點燃的鎂條伸入無色無味的F中鎂條表面生成一種固體物質。將該物質放入水中,有氣體放出,該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并能使?jié)櫇竦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通過分析回答:TOC\o"1-5"\h\z(1)寫出A?F的物質名稱:A.,B.,E.,(2)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C與D;F與Mg的反應產物與水o10.1.無水氯化鋁是白色晶體,易吸收水分,在178°C升華,裝有無水氯化鋁的試劑瓶久置于潮濕空氣中,會自動爆炸并產生大量白霧.氯化鋁常作為有機合成和石油工業(yè)的催化劑,并用于處理潤滑油等.工業(yè)上由金屬鋁和氯氣作用或由無水氯化氫氣體與熔融金屬鋁作用制得.某課外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通過下圖裝置制取少量純凈的無水氯化鋁.A11A11tTOC\o"1-5"\h\z(1)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B、C裝置中應盛放的試劑分別為、;(3)從A裝置導出的氣體若不經過B、C裝置而直接進入D管,對實驗產生的不良后果是—.(4)F裝置所起的作用.有一無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Ak+、Fe2+、Mg2+、Cw+、NH+、K+、CO2-、SO2-等離子的幾種,為34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別進行了四個實驗,其操作和有關現(xiàn)象如下圖1所示:蘋顯垂呂色也舷t選淮籃性站玻璃、沁迺墜覺J蘋顯垂呂色也舷t選淮籃性站玻璃、沁迺墜覺J白色瞬白彼況汽■IL_._——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有;第③實驗中,若取原溶液lOOmL,滴加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i,且生成沉淀的量與加入NaOH的量如圖2所示,貝0該溶液中所含陽離子的濃度為mol?L-i.11.設計實驗,對下列物質所含官能團進行檢驗。為了證明溴乙烷中存在溴原子,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N1OH應謬和廠f遠利△.「它上再渚渡TOC\o"1-5"\h\zAfiC將試管C中加入的試劑及相應的實驗現(xiàn)象補充完整:。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用化學方法檢驗,含有的官能團。①完成下表:官能團檢驗試劑實驗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OH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一—COOH有無色氣泡產生TOC\o"1-5"\h\z不能用溴水檢驗是否含有碳碳雙鍵,簡述理由:。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以含鐵的銅屑為原料制備Cu(NO3)2?3H2O晶體,并進一步探究用SOC12制備少222量無水Cu(NO)?設計的合成路線如下:32-fT*已知:①Cu(NO)?3H0巴三Cu(NO)?Cu(OH)CuO322322②SOC12熔點-105°C、沸點76°C、遇水劇烈水解生成兩種酸性氣體、水解強烈放熱,請回答;Cu與足量稀H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第②步調pH適合的物質是(填化學式).第③步包括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等步驟,其中蒸發(fā)濃縮的具體操作是.為得到較大顆粒的Cu(NO)?3HO晶體,可采用的方法是(填一種).TOC\o"1-5"\h\z322第④步中發(fā)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第④步,某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1)有一處不合理,請?zhí)岢龈倪M方案并說明理由:;裝置改進后,向儀器A中緩慢滴加SOCl2時,需打開活塞(填“a”、“b”或“a和b”).反應過程中,可能會因溫度過高而有副反應,寫出兩種有效措施、.為測定無水Cu(NO)產品的純度,可用分光光度法.32已知:4NH*HO+Cu2+=Cu(NH)2++4H0;Cu(NH)2+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與3234234Cu2+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成正比.現(xiàn)測得Cu(NH)2+的吸光度A與Cu2+標準溶液濃度關系如圖2所示:34準確稱取0.3150g無水Cu(NO),用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準確移取該溶液lO.OOmL,加過量TOC\o"1-5"\h\z32NH?HO,再用蒸餾水定容至100mL,測得溶液吸光度A=0.600,則無水Cu(NO)產品的純度是3232(以質量分數(shù)表示).13.高鐵酸鉀(KFeO)為紫黑色粉末,是一種新型高效消毒劑。KFeO易溶于水,微溶于濃KOH溶液,在4240°c~5°C的強堿性溶液中較穩(wěn)定。一般制備方法是先用Cl與KOH溶液在20°C以下反應生成KC1O(在2較高溫度下則生成KC1O),KClO再與KOH、Fe(NO)溶液反應即可制得KFeO。實驗裝置如圖所示:33324\o"CurrentDocument"ABCD回答下列問題:制備KClOo儀器a的名稱是;裝置B吸收的氣體是o裝置C中三頸燒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裝置D的作用是o制備KFeOo裝置C中得到足量KClO后,將三頸燒瓶上的導管取下,加入KOH溶液、Fe(NO)溶液,水浴控制反應3溫度,攪拌,當溶液變?yōu)樽霞t色,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向裝置C中加入飽和溶液,析出紫黑色晶體,過濾。測定KFeO純度。測定KFeO的純度可用滴定法,滴定時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4FeO2-+CrO-+2HO=CrO2-+Fe(OH)!+OH-422432CrO2-+2H+=CrO2-+HO4272CrO2-+6Fe2++14H+=2Cr3++6Fe3++7HO272稱取2.0g制備的K2FeO4樣品溶于適量K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CrO2,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0.10mol?L-i的(NH)Fe(SO)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重復4242操作2次,平均消耗(NH)Fe(SO)溶液的體積為24.00mL,則該KFeO樣品的純度為°424224某化學興趣小組要用0.50mol?L-iNaOH溶液和0.50mol?L-i硫酸溶液完成中和熱的測定。實驗桌上備有燒杯(大、小各一個)、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膠頭滴管、硫酸、NaOH溶液,尚缺少的玻璃儀器是.

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如下表.①請?zhí)顚懭绫碇械目瞻祝涸囼灤螖?shù)起始溫度t1/c終止溫度t/C2溫度差平均值(t-1)21/CHSO2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4.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認為0.50mol?L-i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的密度都是l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i?°C-i.貝忡和熱厶氐(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上述實驗結果數(shù)值與57.3相比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已知:含1molCH3COOH的醋酸溶液與NaOH(aq))反應的AH=-12.1kj?mol-i;含ImolHCl的鹽酸與NaOH(aq)反應的AH=-55.6kj?mol-i。則CHCOOH在水溶液中電離的AH等于。氫化鋁鋰(LiAlH)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還原劑。某課題組設計實驗制備氫化鋁鋰并測定其純度。已4知:氫化鋁鋰、氫化鋰遇水都劇烈反應并產生同一種氣體。I.制備氫化鋰選擇圖I中的裝置制備氫化鋰(有些裝置可重復使用):ftlZnS)ftlZnS)TOC\o"1-5"\h\z(1)裝置的連接順序(從左至右)為A-。檢在好裝蹬裝置的氣密性,點燃酒精燈前需進行的實驗操作是。寫出制備氫化鋁鋰的化學方程式:。II.制備氫化鋁鋰1947年,Schlesinger,Bond和Finholt首次制得氫化鋁鋰,其方法是使氫化鋰與無水三氯化鋁按一定比例在乙醚中混合,攪樣,充分反應后,經一系列操作得到LiAlH晶體。4

(4)寫出氫化鋰與無水三氯化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III.測定氫化鋁鋰產品(不含氫化鋰)的純度(5)按圖2裝配儀器、檢査裝置氣密性并裝好藥品(Y形管中的蒸餾水足量,為了避免氫化鋁鋰遇水發(fā)生爆炸,蒸餾水中需摻入四氫咲喃作稀釋劑),啟動反應的操作是。讀數(shù)之前上下移動量氣管右側的容器,使量氣管左、右有兩側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目的是。(6)在標準狀況下,反應前量氣管讀數(shù)為VmL,反應完畢并冷卻之后,量氣管讀數(shù)為VmL。該樣品的2純度為(用含a、V、V的代數(shù)式表示)。如果起始讀數(shù)時俯視刻度線,測得的結果將2(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草酸是一種二元弱酸,可用作還原劑、絡合劑、掩蔽劑、沉淀劑。某校課外小組的同學設計利用CH氣體制取HCO?2H0。TOC\o"1-5"\h\z22242回答下列問題:(1)甲組的同學利用電石(主要成分CaC,少量CaS及CaP等)并用下圖裝置制取CH[反應原理為:3:裝置A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并緩慢滴入燒瓶中,其目的是。裝置B中,NaClO將HS、PH氧化為硫酸及磷酸,本身還原為NaCl,其中HS被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3(2)乙組的同學根據文獻資料,用Hg(NO)作催化劑,濃硝酸氧化乙炔制取HC0?2H0。制備裝置如2224下:DEF區(qū)區(qū)Li裝置D多孔球泡的作用是;裝置E的作用是。D中生成HCO的化學方程式為。4從裝置D得到產品,還需經過濃縮結晶、(填操作名稱)洗滌及干燥。丙組設計了測定乙組產品在HCO?2H0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他們的實驗步驟如下:精確稱取mg產4品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溶解,在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用cmol/L酸性KMnO標準溶液進入滴4定,滴至溶液顯微紅色;共消耗標準溶液VmL。滴定時,KMnO標準溶液盛放在滴定管中(填“酸式”或“堿式”)。4滴定時KMnO被還原Mn2+,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滴定過程中發(fā)現(xiàn)褪色速率先慢后逐漸加快,4TOC\o"1-5"\h\z其主要原因是。產品中HCO?2HO的質量分數(shù)為(列出含m、c、v的表達式)。4工業(yè)上用氧化鋁與焦炭在氮氣流中加強熱制備氮化鋁(A1N),氮化鋁樣品中含少量AlC、C、A1O雜4323質。某實驗小組擬測定ag氮化鋁樣品中Al4C3含量。已知:a.AIN、AlC都能與水反應,分別生成NH、CH。4334b.CH4還原氧化銅:CH4+4CuO蘭4Cu+CO2+2H2O。裝置連接順序為(按氣流從左至右填寫對應字母)。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lN與稀硫酸反應::AlC與稀硫43酸反應:。有下列操作步驟:緩慢向A中通入一定量的N:2稱量B中玻璃管質量(含試劑),按順序組裝儀器,檢査裝置的氣密性,將樣品放入燒瓶中;點燃B處酒精燈;再次稱量B中玻璃管質量(含試劑);從分液漏斗中緩慢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再次緩慢通入一定量的n2。正確的操作順序是:操作①的目的是:若操作③與操作⑤順序顛倒,將導致測得的AlC的質量分數(shù)(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設計實驗證明A中有寸打生成:。實驗結束后,測得B中固體質量減少bg,貝卩樣品中Al4q的質量分數(shù)為X100%。通過測定C中生成BaCO3的質量可以確定甲烷與氧化銅反應是否有CO生成。實驗完畢后,測得B中固體質量減少bg;對C中混合物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重,當m(BaCO3)=g時(用含b的表達式表示),表明氧化產物只有co2。318?某小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鐵的電化學腐蝕原理的探究實驗:裝置分別進行的操作現(xiàn)象i.連好裝置一段時間后,向燒杯中滴加酚酞叮11ii.連好裝置一段時間后,向燒杯中滴加K[Fe(CN)]36溶液鐵片表面產生藍色沉淀小組同學認為以上兩種檢驗方法,均能證明鐵發(fā)生了吸氧腐蝕。TOC\o"1-5"\h\z實驗i中的現(xiàn)象是。用化學用語解釋實驗i中的現(xiàn)象:。査閱資料:K[Fe(CN)]具有氧化性。36據此有同學認為僅通過ii中現(xiàn)象不能證明鐵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理由是進行下列實驗,在實驗幾分鐘后的記錄如下:實驗滴管試管現(xiàn)象intL0.5mol?L-iK[Fe(CN)]36溶液iii.蒸餾水無明顯變化iv.1.0mol?L-iNaCl溶液鐵片表面產生大量藍色沉淀v.0.5mol?L-1NaSO溶液24無明顯變化TOC\o"1-5"\h\z以上實驗表明:在條件下,K[Fe(CN)]溶液可以與鐵片發(fā)生反應。36為探究Cl-的存在對反應的影響,小組同學將鐵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凈)后再進行實驗iii,發(fā)現(xiàn)鐵片表面產生藍色沉淀。此補充實驗表明Cl-的作用是。有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仍不嚴謹。為進一步探究K[Fe(CN)]的氧化性對實驗ii結果的影響,又利用36中裝置繼續(xù)實驗。其中能證實以上影響確實存在的是(填字母序號)。實驗試劑現(xiàn)象A酸洗后的鐵片、K[Fe(CN)]溶液(已除0)362產生藍色沉淀B酸洗后的鐵片、K[Fe(CN)]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0)362產生藍色沉淀C鐵片、K[Fe(CN)]和血門混合溶液(已除0)362產生藍色沉淀D鐵片、K[Fe(CN)]和鹽酸混合溶液(已除0)362產生藍色沉淀綜合以上實驗分析,利用實驗ii中試劑能證實鐵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的實驗方案是過氧化鈉在供氧、防腐、除臭、微量分析等多方面有著重要用途,工業(yè)生產過氧化鈉的方法是將除去二氧化碳且干燥后的空氣通入熔融的鈉(溫度180~200£)中得到氧化鈉,然后增加空氣流量并迅速升高溫度至300~400£即可得到過氧化鈉。某化學興趣小組模擬工業(yè)流程制備過氧化鈉的裝置如圖所示。HtOHM<*?韻?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濃硫酸的作用是。

升溫至300~400°C時發(fā)生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填字母)。下列選項中的加熱方式適合該實驗的是.(填字母)。水浴B.油裕(100~260°C)C.控溫電爐(150~500C)D.酒精噴燈(1000~1200°C)若要提高產品純度,需在具支試管后添加一個裝置,該裝置應該是。在具支試管后添加(4)中所要求的裝置后,某同學還認為制得的過氧化鈉中還含有少量的某種雜質,該雜質是(填化學式)。ClO是一種優(yōu)良的消毒劑,常將其制成NaClO固體,以便運輸和貯存,過氧化氫法備NaClO固體的22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已知:①2NaC1O+HO+HSO=2C1Of+Of+NaSO+2HO32224222422ClO+HO+2NaOH=2NaClO+Of+2HO222222ClO熔點-59C、沸點11C,濃度過高時易發(fā)生分解;③HO沸點150C222Ma-0K+ttjOj請回答:(1)儀器B的作用是.Ma-0K+ttjOj請回答:(1)儀器B的作用是.,儀器A的作用是.,冰水浴冷卻的目的是(寫兩種)。該裝置不完善的方面是??諝饬魉龠^快或過慢,均降低NaClO產率,試解釋其原因。Cl-存在時會催化ClO的生成。反應開始時在三頸燒瓶中加入少量鹽酸,ClO的生成速率大大提22高,并產生微量氯氣。該過程可能經兩步完成,請將其補充完整: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HO+Cl=2Cl-+O+2H+2222NaClO純度測定:①準確稱取所得NaClO樣品10.0g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過量的碘化鉀晶22體,再滴入適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C1O-的產物為Cl-),將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測溶液;②取225.00mL待測液,用2.0mol?L-】NaSO標準液滴定(I+2SO2-=2I-+SO2-),以淀粉溶液做指示劑,達到滴22322346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為,重復滴定3次,測得NaSO標準液平均用量為22320.00mL,則該樣品中NaClO2的質量分數(shù)為°(M(NaClO2)=90.5g/mol)FeCl在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中應用廣泛。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模擬工業(yè)生產流程制備無水FeCl。33I.經查閱資料得知:無水FeCl在空氣中易潮解,加熱易升華。他們設計了制備無水FeCl的實驗方33案,裝置示意圖(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去)及操作步驟如下: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通入干燥的Cl,趕盡裝置中的空氣;③用酒精燈在鐵屑下方加熱至反應完成;2……體系冷卻后,停止通入Cl,并用干燥的N趕盡Cl,將收集器密封222

請回答下列問題:第③步加熱后,生成的煙狀FeCl3大部分進入收集器,少量沉積在反應管A的右端。TOC\o"1-5"\h\z要使沉積的FeCl3進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操作步驟中,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驟序號)裝置B中的冷水作用為;裝置C的名稱為;裝置D中FeCl全部反應完后,因為失去吸收C1的作用而失22效,寫出檢驗FeCl是否失效的試劑:。2在虛線框內畫出尾氣吸收裝置E并注明試劑。.某?;瘜W實驗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在實驗室制備Cl的過程中有水蒸氣和HCl揮發(fā)出來,同時證明氯氣2的某些性質,甲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支撐用的鐵架臺省略),按要求回答問題°(B中裝A是氯氣發(fā)生裝置,實驗室制取Cl的原理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2該實驗中A部分的裝置是(填字母)23.硫酸亞鐵銨[(NH)SO?FeSO?6HO]為淺綠色晶體,實驗室中常以廢鐵屑為原料來制備,其步驟TOC\o"1-5"\h\z42442如下:步驟1將廢鐵屑放入碳酸鈉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離出液體,用水洗凈鐵屑。步驟2向處理過的鐵屑中加入過量的3mol?L-1HS0溶液,在60°C左右使其反應到不再產生氣體,趁熱24過濾,得FeSO溶液。4步驟3向所得FeSO溶液中加入飽和(NH)SO溶液,經過“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亞鐵銨晶體。4424請回答下列問題:在步驟1的操作中,下列儀器中不必用到的有(填儀器編號)鐵架臺②燃燒匙③錐形瓶④廣口瓶⑤研體⑥玻璃棒⑦酒精燈在步驟2中所加的硫酸必須過量,其原因是;在步驟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為、和過濾;本實驗制得的硫酸亞鐵銨晶體常含有Fe3+雜質。檢驗Fe3+常用的試劑是,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24?正丁醛是一種化工原料。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合成正丁醛。發(fā)生的反應如下:CHCHCHCHOH.「CHCHCHCHO3222322反應物和產物的相關數(shù)據列表如下:沸點/C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止」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實驗步驟如下:將6.0gNa2Cr2O7放入100mL燒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緩慢加入5mL濃硫酸,將所得溶液小心轉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幾粒沸石,加熱。當有蒸汽出現(xiàn)時,開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為90—95C,在E中收集90C以下的餾分。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有機層干燥后蒸餾,收集75—77C餾分,產量2.0g。回答下列問題:TOC\o"1-5"\h\z實驗中,能否將NaCrO溶液加到濃硫酸中,說明理由。227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若加熱后發(fā)現(xiàn)未加沸石,應采取的正確方法是。

上述裝置圖中,B儀器的名稱是,D儀器的名稱是。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填正確答案標號)。a.潤濕b.干燥c.檢漏d.標定將正丁醛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時,水在(填“上”或“下”)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0—95°C,其原因是。本實驗中,正丁醛的產率為%。25?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備乙酸乙酯,回答下列相關問題:連接好裝置后,在加入試劑之前需要做的操作是⑵在甲試管(如圖)中加入2mL濃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加入上述試劑的順序為⑶甲試管中需加入少量以防止暴沸濃硫酸在反應中的作用是甲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⑹乙中導管沒有深入到液面下,原因是上述實驗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填序號)。中和乙酸和乙醇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層析出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產率欲將乙試管中的物質分離開得到乙酸乙酯,采取的實驗方法是;分離時,乙酸乙酯應該從儀器的(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26.某校同學設計下列實驗,探究CaS脫除煙氣中的SO2并回收S。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稱取一定量的CaS放入三口燒瓶中并加入甲醇作溶劑(如下圖所示)。電禍術幣出步驟2.向CaS的甲醇懸濁液中緩緩通入一定量的SO。2步驟3.過濾,得濾液和濾渣。步驟4.從濾液中回收甲醇(沸點為64.7C),所得殘渣與步驟3的濾渣合并。步驟5.用CS2從濾渣中萃取回收單質SoTOC\o"1-5"\h\z⑴圖中用儀器X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突出優(yōu)點是o三口燒瓶中生成硫和亞硫酸鈣的化學方程式為,三口燒瓶中最后殘留固體中含一定量的CaSO,其原因是o4步驟4“回收甲醇”需進行的操作方法是o步驟5為使濾渣中S盡可能被萃取,可釆取的操作方案是o⑸請設計從上述回收的S和得到的含NaSO吸收液制備NaSO?5HO的實驗方案:3223稱取稍過量硫粉放入燒杯中,,用濾紙吸干。已知:①在液體沸騰狀態(tài)下,可發(fā)生反應NaS0+S+5H0NaS0?5H0。TOC\o"1-5"\h\z322232硫不溶于NaSO溶液,微溶于乙醇。3為獲得純凈產品,需要進行脫色處理。須使用的試劑:s、NaSO吸收液、乙醇、活性炭。2327?亞硝酰氯(C1NO)是有機物合成中的重要試劑,其沸點為一5.5°C,易水解。已知:AgN02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HN0=AgN0+HN0,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用Cl和NO制備CINO并測定其純度,相關2332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制備C1的發(fā)生裝置可以選用(填字母代號)裝置,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⑵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氣,選擇合適的裝置,其連接順序為a-(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實驗室可用圖示裝置制備亞硝酰氯:TOC\o"1-5"\h\z實驗室也可用B裝置制備NO,X裝置的優(yōu)點為。檢驗裝置氣密性并裝入藥品,打開K,然后再打開K,通入一段時間氣體,其目的是,23然后進行其他操作,當Z中有一定量液體生成時,停止實驗。已知:ClNO與HO反應生成HNO和HC1。22設計實驗證明HNO是弱酸:。(僅提供的試劑:1mol?L-i鹽酸、1mol?L-1HNO溶液、22NaNO溶液、紅色石蕊試紙、藍色石蕊試紙)。2通過以下實驗測定C1NO樣品的純度。取Z中所得液體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樣品溶于錐形瓶中,以K2CrO4溶液為指示劑,用cmol?L-iAgN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20.00mL。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亞硝酰氯(C1NO)的質量分數(shù)為。(已知:AgCrO為磚紅色固體;K(AgCl)=1.56X10-10,K(AgCrO)=1X10-i2)24spsp2428?鈉與水反應的改進實驗操作如下:取一張濾紙,用酚酞試液浸潤并晾干,裁剪并折疊成信封狀,濾紙內放一小塊(約綠豆粒般大小)金屬鈉,把含鈉的濾紙信封放入水中,裝置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TOC\o"1-5"\h\z寫出金屬鈉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實驗過程中取用金屬鈉的操作方法是。有關此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實驗過程中,可能聽到爆鳴聲實驗過程中,看到濾紙信封由白色逐漸變紅色實驗改進的優(yōu)點之一是由實驗現(xiàn)象能直接得出反應產物實驗過程中,多余的金屬鈉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中,以免對瓶內試劑產生污染NH?HO(水合肼)極毒且不穩(wěn)定,100°C以上易分解失水,常用作還原劑和除氧劑(通常生成N和TOC\o"1-5"\h\z2422HO),其熔點為一40C,沸點118.5C?,F(xiàn)以Cl、NaOH、(NH)CO(尿素)和SO為原料可制備22222NH?HO和無水NaSO,其主要流程如下:242233曲『晡浦尿:S&2―片憐―屮而;【F―ill--―■涉iv已知:Cl(g)+2OH-(aq)=ClO-(aq)+Cl-(aq)+HO(aq)AHVO22配制30%NaOH溶液時,所需玻璃儀器除量筒、燒杯外,還需要(填標號)。容量瓶B.膠頭滴管C.玻璃棒D.錐形瓶步驟I制備NaClO溶液時,若溫度超過40C,C1與NaOH溶液充分反應生成NaClO和NaCl。實驗TOC\o"1-5"\h\z23中為控制反應溫度除了用冰水浴、充分攪拌外,還需采取的措施是。步驟II合成NH?HO的裝置如圖1所示。NaClO堿性溶液與尿素水溶液在40°C以下反應一段時間242后,再迅速升溫至110C繼續(xù)反應。實驗中通過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填字母);a.尿素溶液b.NaClO堿性溶液c.尿素溶液或NaClO溶液任選其一理由是。[flITOC\o"1-5"\h\z步驟UI中分離出NH?HO應該采用的方法最合理是。242步驟W用步驟皿得到的副產品NaCO制備無水NaSO(水溶液中HSO、HSO-、SO2-隨pH的分布如23232333圖2所示,NaSO圖2所示,NaSO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所示)。2320頑HJO團1魁M邊攪拌邊向Na??3溶液中通入SO2制備NaHSq溶液。實驗中確定何時停止通S%的方法是請補充完整由NaHSO溶液制備無水NaSO的實驗方案:,用少量無水乙醇洗2滌,干燥,密封包裝。工業(yè)上還可以用水合肼還原法制取碘化鈉,工藝流程如圖:NaOH?液NaOH?液水魯聃還原過程中可用硫化鈉或鐵屑等物質替代水合肼,但水合肼還原法制得的產品純度更高,原因是世界環(huán)保聯(lián)盟建議全面禁止使用氯氣用于飲用水的消毒,而建議采用高效“綠色”消毒劑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種極易爆炸的強氧化性氣體,易溶于水、不穩(wěn)定、呈黃綠色,在生產和使用時必須盡量用稀有氣體進行稀釋,同時需要避免光照、震動或受熱。實驗室以電解法制備CIO的流程如下:2NaCIOj陷液r*CIO2NaCIOj陷液ClO2中所有原子(填''是”或“不是”)都滿足8電子結構。上圖所示方法制得的混合氣中雜質氣體B能使石蕊試液顯藍色,除去該雜質氣體可選用;A.飽和食鹽水B.堿石灰C.濃硫酸D.蒸餾水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是為推廣二氧化氯而開發(fā)的新型產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二氧化氯可廣泛用于工業(yè)和飲用水處理應用在食品工業(yè)中能有效地延長食品貯藏期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現(xiàn)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圍在工作區(qū)和成品儲藏室內,要有通風裝置和監(jiān)測及警報裝置歐洲國家主要采用氯酸鈉氧化濃鹽酸制備,但該方法缺點是產率低、產品難以分離,還可能污染環(huán)境。寫出該方法發(fā)生的化學方程;我國廣泛采用經干燥空氣稀釋的氯氣與固體亞氯酸鈉(NaClO)反應制備,化學方程式是,2此法相比歐洲方法的優(yōu)點是科學家又研究出了一種新的制備方法,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CO)溶液還原氯酸鈉,化學反應224TOC\o"1-5"\h\z方程式為,此法提高了生產及儲存、運輸?shù)陌踩?,原因是。某學生對NaSO與AgNO在不同pH下的反應進行探究。233測得Na2SO3溶液pH=11,AgNO3溶液pH=5,二者水解的離子分別是。調節(jié)pH,實驗記錄如下:實驗pH現(xiàn)象A10產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B6產生白色沉淀,一段時間后,沉淀未溶解C2產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時間后,產生海綿狀棕黑色物質XTOC\o"1-5"\h\z査閱資料得知:AgSO:白色,難溶于水,溶于過量NaSO的溶液2323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應推測a中白色沉淀為AgSO,離子方程式是23

推測a中白色沉淀為AgSO,推測的依據是。24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該同學設計實驗確認了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實驗方法是:另取Ag2SO4固體置于溶液中,未溶解。將c中X濾出、洗凈,為確認其組成,實驗如下:向X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變化向X中加入過量濃HNO,產生紅棕色氣體3HI.用Ba(NO)溶液、BaCl溶液檢驗I中反應后的溶液,前者無變化,后者產生白色沉淀TOC\o"1-5"\h\z22實驗I的目的是。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分析X的性質和元素組成是。II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同學綜合以上實驗,分析產生X的原因,認為隨著酸性的增強,還原性增強。通過進一步實驗確認了這種可能性,實驗如圖所示:通人丫亠Tc=4甘鈾E!氣體Y是。白色沉淀轉化為X的化學方程式。32?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探究木炭與濃硝酸反應后的氣態(tài)生成物,設計如下實驗。甲同學設計實驗如圖甲。T百(處衛(wèi)I屮T百(處衛(wèi)I屮紅熱木炭未進入試管前,濃硝酸上方并無明顯變化。當如圖甲連接實驗后,濃硝酸液面上方有明顯的紅棕色氣體產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現(xiàn)渾濁,后渾濁消失。液面上方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說明濃硝酸具有(填選項字母)。a.酸性b.揮發(fā)性c.不穩(wěn)定性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現(xiàn)渾濁,(填“能”或“不能”)說明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是因為。乙同學設計實驗如圖乙。處均!如圖乙連接實驗后,濃硝酸液面上方有明顯的紅棕色氣體產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無明顯變化。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無明顯變化,(填''能”或“不能”)說明木炭與濃硝酸未反應,是因為。(3)丙同學克服了甲、乙同學設計上的缺點,設計實驗如圖丙。已知酸性高錳酸鉀能將NO、NO氧化成2NO-,MnO-被還原為血+。34丙①如圖連接裝置后,需進行的實驗操作為;加熱木炭與濃硝酸前需先通一段時間N,目的為2TOC\o"1-5"\h\z裝置A中木炭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能證明木炭被氧化的實驗現(xiàn)象為。D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3.1.下列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應選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種?(填序號)分液B.過濾C.萃取D.蒸餾E.蒸發(fā)結晶F.灼熱氧化G.加熱分解①分離CC1和HO②從碘水中提取碘2分離酒精和水的混合物④除去NaCl中所含的少量KNO3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懸浮的CaCO⑥分離固體NHC1和NaCl4II.現(xiàn)實驗室需用質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的體積配制450mL1mol?L-i的稀硫酸??晒┻x用的儀器有:①膠頭滴管,②燒瓶,③燒杯,④藥匙,⑤量筒,⑥托盤天平。請回答下列問題:(1)盛放濃硫酸的試劑瓶標簽上應印有下列警示標記中的B和(填字母)。ABCD扎跡品B氧化劑C劇燼品D融品(2)配制稀硫酸時,還缺少的儀器有(寫儀器名稱)。(3)經計算,配制450mL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濃硫酸的體積為mL。(4)對所配制的稀硫酸進行測定,發(fā)現(xiàn)其濃度大于1mol?L-1,配制過程中下列各項操作可能引起該誤差的原因(填序號)。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刻度線容量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未經干燥將稀釋后的稀硫酸立即轉入容量瓶后,立即進行后面的實驗操作轉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溶液灑出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搖勻,正放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又補充幾滴水至刻度處某課外小組設計的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1所示,A中放有濃硫酸,B中放有無水乙醇、無水醋酸鈉,D中放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已知:①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Cad,6明仏②有關有機物的沸點:試劑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點/°c34.778.511877.1囹1囹2請回答:(1)濃硫酸的作用是;若用同位素180示蹤法確定反應產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寫出能表示⑷位置的化學方程式:。(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若反應前向D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呈紅色,反應結束后D中的現(xiàn)象是。(3)采用分液法從D中分離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然后加入無水氯化鈣,分離出;再加入無水硫酸鈉除去水,然后進行(填操作名稱),以得較純凈的乙酸乙酯。(4)上述實驗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代號)。反應掉乙酸和乙醇反應掉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更小,有利于分層析出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產率(5)另一化學課外小組對上述實驗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圖2所示的裝置,利用濃硫酸、乙醇、乙酸制取TOC\o"1-5"\h\z乙酸乙酯(鐵架臺、鐵夾、加熱裝置均已略去)與圖1所示裝置相比,此裝置的主要優(yōu)點有(寫出一條即可)。實驗室制備溴苯可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填寫下列空白:水石蕊試犠硝酸輾銜襪氫雖化的沼液(1)關閉F夾,打開C夾,在裝有少量苯的三口燒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鐵屑,塞住A口,反應一段時間制的溴苯。溴苯是一種密度比水—(填”小”或”大”)的無色液體,在實驗中因為而顯褐色。則三口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和。(2)D、E試管內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3)待三口燒瓶中的反應進行到仍有氣泡冒出時松開F夾,關閉C,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三口燒瓶中的溴苯經過下列步驟分離提純:向三口燒瓶中加入10mL水,然后過濾除去未反應的鐵屑;濾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滌。NaOH溶液洗滌的作用是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無水氯化鈣,靜置、過濾。加入氯化鈣的目的是___。經過上述分離操作后,粗溴苯中還含有的主要雜質為,要進一步提純,下列操作中必須的是(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重結晶B.過濾C.蒸餾D.萃取乙酸異戊酯是組成密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實驗室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shù)據如下:相對分子質量密度/(g?cm3)沸點/°c水中溶解性異戊醇880.8123131微溶乙酸601.0492118溶乙酸異戊酯1300.8670142難溶實驗步驟:在A中加入4.4g異戊醇、6.0g乙酸、數(shù)滴濃硫酸和2?3片碎瓷片。開始緩慢加熱A,回流50min。反應液冷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水、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滌;分出的產物再加入少量無水NaSO固體,靜止片刻。過濾除去NaSO固體,講行蒸餾純化。收集140?143°CTOC\o"1-5"\h\z2424餾分,得到乙酸異戊酯3.9g?;卮鹣铝袉栴}:實驗中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化學方程式為。⑵儀器B的名稱是,作用是。在洗滌操作中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主要作用是。⑷實驗中加入少量無水NaSO的目的是。24⑸實驗中加過量乙酸的目的是。本實驗的產率是(填標號)。a.30%b.40%c.50%d.60%富馬酸亞鐵(CHOFe)是常用的治療貧血的藥物??捎筛获R酸與FeSO反應制備。244制備FeSO溶液的實驗步驟如下:4步驟1.稱取4.0g碎鐵屑,放入燒杯中,加入10%Na2CO3溶液,煮沸、水洗至中性。步驟2.向清洗后的碎鐵屑中加入3mol/LHSO溶液20mL,蓋上表面皿,放在水浴中加熱。不時向燒杯中24滴加少量蒸餾水,控制溶液的pH不大于1。步驟3.待反應速度明顯減慢后,趁熱過濾得FeSO溶液。4步驟1的實驗目的是。步驟2“不時向燒杯中滴加少量蒸餾水”的目的是—;“控制溶液的pH不大于1”的目的是—。⑵制取富馬酸亞鐵的實驗步驟及步驟(II)的實驗裝置如下:O:異丁垢需刖犧淚連特丄:匸pH?區(qū)-產島O:異丁垢需刖犧淚連特丄:匸pH?區(qū)-產島■.雷馬竝記步驟(I)所得產品(富馬酸)為—丁烯二酸(填“順”或“反”)。富馬酸與足量NaCO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23圖中儀器X的名稱是,使用該儀器的目的是測定(2)產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的步驟為:準確稱取產品ag,加入新煮沸過的3mol/LH2SO4溶液15mL,待樣品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新煮沸過的冷水50mL和4滴鄰二氮菲-亞鐵指示劑,立即用Cmol/L(NH)Ce(SO)標準溶液滴定(Ce4++Fe2+=Ce3++Fe3+),滴定到終點時消耗標準液VmL。TOC\o"1-5"\h\z4243(NH)Ce(SO)標準溶液適宜盛放(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4243該實驗中能否用KMnO標準溶液代替(NH)Ce(SO)標準溶液滴定Fe2+,說明理由。44243產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用含a、V的代數(shù)式表示)。C1O2是常用的自來水消毒劑。I.已知實驗室可用亞氯酸鈉固體與氯氣反應制備ClO:2NaClO+C1=2ClO+2NaCl,裝置如下圖所示:2222ABCDEABCDE圓底燒瓶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已知常溫常壓下,ClO和Cl是氣體,在下列溶劑中溶解性如下表所示:22ClO2Cl2水極易溶于水溶CCl4難溶溶B、C、E裝置中的試劑依次是(填序號)。a.NaOH溶液b.濃硫酸c.飽和食鹽水d.CCle.飽和石灰水4II?使用C1O在給自來水消毒的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的副產物亞氯酸根(ClO-),可用Fe2+將其去除。已知22ClO-與Fe2+在pH=5?7的條件下能快速反應,最終形成紅褐色沉淀,而ClO-則被還原成Cl-。22

⑶Fe2+消除ClO-的離子方程式為。2實際向自來水中加入Fe2+的量要高于理論值,原因是(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白醋是常見的烹調酸味輔料,白醋總酸度測定方法如下。量取20.00mL白醋樣品,用100mL容量瓶配制成待測液。將滴定管洗凈、潤洗,裝入溶液,趕出尖嘴處氣泡,調整液面至0刻度線。取20.00mL待測液于潔凈的錐形瓶中,加3滴酚酞溶液,用0.1000mol?L-i的NaOH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數(shù)據。重復滴定實驗3次并記錄數(shù)據。計算醋酸總酸度?;卮鹣铝袉栴}:(填字母)。-IIi11:史實驗i中量取20.00mL白醋所用的儀器是.(填字母)。-IIi11:史若實驗ii中堿式滴定管未用NaOH標準溶液潤洗,會造成測定結果比準確(填“偏大”、“偏小”或“不變”)。TOC\o"1-5"\h\z實驗iii中判斷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實驗數(shù)據如下表,則該白醋的總酸度為mol-L-i。待測液體積/mL標準NaOH溶液滴定前讀數(shù)/mL滴定終點讀數(shù)/mL第1次20.00021.98第2次20.00022.00第3次20.00022.02TOC\o"1-5"\h\z40.50mL0.50mol?L-i鹽酸與50mL0.55mol?L-i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⑵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該實驗常用0.50mol?L-iHC1和0.55mol?L-iNaOH溶液各50mL進行實驗,其中NaOH溶液濃度大于鹽酸濃度的作用是,當室溫低于10°C時進行實驗,對實驗結果會造成較大的誤差,其原因TOC\o"1-5"\h\z是。實驗中改用60mL0.50mol?L-1鹽酸與50mL0.50mol?L-i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熱(填“相等”或“不相等”),簡述理由:。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AH將(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根據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裝置甲中負極的電極反應式是。裝置乙中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是。裝置丙中溶液的pH(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四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1-溴丙烷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沸點為71C,密度為1.36g?cm-3.實驗室制備少量1-漠丙烷的主要步驟如下:步驟1:在儀器A中加入攪拌磁子、12g正丙醇及20mL水,冰水冷卻下緩慢加入28mL濃HSO;冷卻至24室溫,攪拌下加入24gNaBr。步驟2:如圖所示搭建實驗裝置,緩慢加熱,直到無油狀物餾出為止。步驟3:將餾出液轉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機相。步驟4:將分出的有機相轉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mLH0、12mL5%NaCO溶液和12mLHO洗滌,分液,得TOC\o"1-5"\h\z2232粗產品,進一步提純得1-溴丙烷。步驟1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儀器A的名稱是;加入攪拌磁子的目的是攪拌和。反應時生成的主要有機副產物有。反應過程中可以觀察到A的上方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其電子式為。步驟2中需向接受瓶內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同時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步驟4中三次洗滌分別洗去的主要雜質是①②③步驟4中②的NaCO溶液還可以用下列哪個試劑代替23A.NaOH溶液B.Nal溶液C.NaSO溶液D.CCl234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濃硫酸和二氧化硫的性質,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已省略):請回答:TOC\o"1-5"\h\z(1)用''可抽動銅絲”代替“直接投入銅片”的優(yōu)點是。(2)說明SO氣體產生的實驗現(xiàn)象是。裝置⑤的作用是。2(3)為了驗證SO是酸性氧化物,③中可選擇的試劑是。2A.澄清石灰水B.飽和食鹽水C.碘水D.品紅溶液(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實驗開始后,②和④中溶液均褪色,兩者均可證明SO具有漂白性2反應后,將①試管中的白色固體加入水中,溶液呈藍色先向裝置中加入試劑(藥品),再進行氣密性檢查⑤中的NaOH溶液可用NaCO溶液代替23(5)若將抽動的銅絲換成炭塊進行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該反應體現(xiàn)濃硫酸的(選填“脫水性”“吸水性”“強氧化性”“酸性”)。44?實驗室以一種工業(yè)廢渣(主要成分為MgCO/皿創(chuàng)険°4和少量Fe、Cu的氧化物)為原料制備M/S■3H2O.實驗過程如下:濾渣舍阮升的有機相濾渣舍阮升的有機相'酸溶過程中,Mg2SiO4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⑵加入比5的作用為。引下列關于分液漏斗及其使用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一。A使用前要先檢查玻璃塞和旋塞處是否漏液B將加入有機萃取劑后的混合液轉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用右手壓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旋塞,倒轉漏斗,用力振蕩,并不時旋開旋塞放氣C分液時,必須塞緊上口玻璃塞,保證密封,以防止有機萃取劑揮發(fā)D本實驗中,含的有機相一定從下口放出,水層從上口倒出45?碘和鐵均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1)海帶中含有豐富的以碘離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在實驗室中,從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①上述流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錯誤的是(填標號)。①上述流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錯誤的是(填標號)。A.A.將海藻灼燒成灰B.B.過濾含I-溶液C.C.下口放出含碘的苯溶液D.D.分離碘并回收苯寫出步驟④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要證明步驟④所得溶液中含有碘單質,可加入(填試劑名稱),觀察到(填現(xiàn)象)說明溶液中存在碘。(2)探究鐵與稀硝酸的反應。用5.6gFe粉和含有0.3molHNO3的稀硝酸進行實驗,若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且血O3只被還原成N0?;卮鹣铝袉栴}:Fe粉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鐵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結束后的溶液中Fe3+、Fe2+的物質的量之比n(Fe3+):n(Fe2+)=。標準狀況下,生成NO氣體的體積為L(保留兩位小數(shù))。氮化鋁(AlN)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某AlN樣品僅含有Al0雜質,為測定AlN的質量分數(shù),23設計如下兩種實驗方案。(1)已知AlN與NaOH反應得到一種鹽和一種堿性氣體,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方案1)取一定量的樣品,用圖1裝置測定樣品中AlN的質量分數(shù)(夾持儀器已略去)。

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完成以下實驗步驟:組裝好實驗裝置,首先檢査裝置氣密性,再加入實驗藥品。關閉K,打開K和2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濃溶液至不再產生氣體,打開£,通入氮氣一段時間,測定C裝置在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通入氮氣的目的是—步驟①提高礦物中金屬離子浸取率,除可改變鹽酸的濃度和氯酸鉀的量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是(寫出兩種即可)步驟②中試劑X步驟①提高礦物中金屬離子浸取率,除可改變鹽酸的濃度和氯酸鉀的量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是(寫出兩種即可)步驟②中試劑X為(填化學式,下同);步驟④濾渣的成分為。步驟③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步驟⑤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其中NH(肼)的電子式為—。24由于裝置存在缺陷,導致測定結果偏高,請?zhí)岢龈倪M意見—(方案2)用圖2裝置測定mg樣品中AlN的質量分數(shù)(部分夾持裝置己略去)。為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量氣裝置中的X液體可以是—(填字母序號)。a.CClb.HOc.飽和NHCl溶液d.苯424若mg樣品完全反應,測得生成氣體的體積為VmL(標準狀況),則AlN的質量分數(shù)為若將b處膠管用彈簧夾夾住,其他操作均不變,則最終測定的結果—(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實驗室用密度為1.84g/cm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98%的硫酸,配制250mL物質的量濃度為0.46mol/L的硫酸。98%的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xiàn)有下列幾種規(guī)格的量筒,應選用(填序號)。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100mL量筒⑶實驗需要以下步驟:定容②量?、蹞u勻④洗滌⑤轉移⑥冷卻⑦計算⑧裝瓶⑨稀釋進行順序為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高的是。往容量瓶中轉移溶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未洗滌稀釋濃HSO的小燒杯4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洗凈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從一種含銀礦(含Ag、Zn、Cu、Pb及少量SiO)中提取Ag、Cu及Pb的工藝流程如下:2113/113/ggjjgl“還原”后的“濾液”經氧化后,其中的溶質主要為。sp⑹已知常溫下,K(AgCl)=1.8X10-io,K(AgI)=1.0X10-】6。若在AgCl的懸濁液中加入NaCl固體,spspAgCl沉淀的溶解度(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往AgCl的懸濁液中滴加Nal溶液,當AgCl開始轉化為AgI時,I-的濃度必須不低于mol/L(不用化簡)。49?如圖所示。請回答:幡C幡C若C為稀HSO溶液,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B電極材料為Zn,A極材料為銅,該裝置能量轉換形式4—,A為—極,此電池所發(fā)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溶液C中c(H+)將(填“變大”“變小”或“基本不變”)。溶液中的SO2-移向____極(填“A”或“B”)4若C為CuSO溶液,B電極材料為Fe,A極材料為石墨。則B為極,B極上電極反應屬于4—(填''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B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A極產生的現(xiàn)象是;若AB兩電極質量都為50.0g且反應過程中有0.2mol的電子發(fā)生轉移,理論上AB兩電極質量差為go50?醇脫水是合成烯烴的常用方法,實驗室合成環(huán)己烯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如圖。+H/)+H/)可能用到的有關數(shù)據如下:相對分子質量密度/(g?cm-3)沸點/C溶解性環(huán)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環(huán)己烯820.810283難溶于水合成反應:在a中加入20g環(huán)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卻攪動下慢慢加入1mL濃硫酸。b中通入冷卻水后,開始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C。分離提純:反應粗產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5%碳酸鈉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最終通過蒸餾得到純凈環(huán)己烯10go回答下列問題:TOC\o"1-5"\h\z⑴裝置b的名稱是o(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忘記加瓷片,應該采取的正確操作是(填正確答案標號)。立即補加B.冷卻后補加C.不需補加D.重新配料⑶本實驗中最容易產生的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o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須清洗干凈并;在本實驗分離過程中,產物應該從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⑸分離提純過程中加入無水氯化鈣的目的是o在環(huán)己烯粗產物蒸餾過程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填正確答案標號)o

A.圓底燒瓶B.溫度計C.吸濾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實驗所得到的環(huán)己烯產率是(填正確答案標號)。A.41%B.50%C.61%D.70%氮化鋰(Li』)是一種優(yōu)良的貯氫材料,遇水強烈水解,在空氣中加熱能劇烈燃燒,下圖裝置中ABCD用于制取干燥、純凈的N,裝置E用于制取LiNo23已知:鋰的密度為0.534g/cm3,熔點180°C,沸點1340°C;鋰與氨反應生成LiNH和H,約500°C左右22Li與N反應生成LiNo23回答下列問題:(1)連接好裝置開始實驗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2)實驗完成后,A、C、E裝置中酒精燈撤去的順序依次是—,裝置F的儀器名稱是_。⑶裝置D(未畫出)所裝藥品是—,作用是干燥氣和_。(4)裝置E中石棉絨(透氣且性質穩(wěn)定)包裹的Li的作用是后一個Li粒裝在鐵舟中而不是直接放在反應管中的原因是—。⑸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6)已知鐵舟中金屬鋰質量為7.0g,將E中鐵舟連同所裝固體在實驗前后進行稱重,所得數(shù)據如下表所示,則Li3N的產率約為%o(保留一位小數(shù))采集時間實驗前實驗后實驗數(shù)據40.2g44.6gKI用于分析試劑、感光材料、制藥和食品添加劑等。+KI0=3S|+KI+3HO32制備原理如下:反應①3I+6KOH=KIO+5KI+3H0+KI0=3S|+KI+3HO322322IF「一IF「一按照下列實驗過程,請回答有關問題。(1)啟普發(fā)生器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用該裝置還可以制備(填一種氣體化學式)。(2)關閉啟普發(fā)生器活塞,打開滴液漏斗的活塞,滴入30%的KOH溶液,待觀察到(填現(xiàn)象),停止滴入KOH溶液;然后(填操作),待KI03混合液和NaOH溶液氣泡速率接近相同時停止通氣。3(3)滴入硫酸溶液,并對KI混合液水浴加熱,其目的是。22把KI混合液倒入燒杯,加入碳酸鋇,在過濾器中過濾,過濾得到的沉淀中除含有過量碳酸鋇外,還有硫酸鋇和,其中加入碳酸鋇的作用是。合并濾液和洗液,蒸發(fā)至析出結晶。濾出經干燥得成品。如果得到3.2g硫單質,則理論上制得的KI為goTMB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40,是一種新型指紋檢測的色原試劑,已在逐步取代強致癌物聯(lián)苯胺和其他致癌性的聯(lián)苯胺衍生物應用于臨床化驗法醫(yī)檢驗刑事偵破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某研究小組欲利用燃燒法測定TMB的分子式(氮元素轉化為N)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2aH;0aftTHBjaH;0aftTHBjQlO檢末石0n|1實驗裝置兩處用到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其中F處的目的是。儀器a的名稱TOC\o"1-5"\h\z是o⑵將足量雙氧水置于a中,圓底燒瓶中裝入血02固體,按圖連接好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待B、D處導管口有均勻氣泡時,再點燃C處酒精燈,原因是o⑶裝置C中CuO粉末的作用為o⑷該實(填“需要”或“不需要”)尾氣處理,其原因是o理想狀態(tài)下,將4.80gTMB樣品完全氧化,點燃C處酒精燈,實驗結束時測得D增加3.60g,E增加14.08g,則TMB的分子式為o氯化亞銅(CuC1)是有機合成中應用廣泛的催化劑。它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露置于潮濕的空氣中易被氧化,但在干燥的空氣中穩(wěn)定,見光會分解。實驗室制備氯化亞銅的過程如下:檢査下圖裝置氣密性,依次向三頸瓶中加入銅絲、氯化氨、硝酸、鹽酸,關閉K;加熱至50°C時停止加熱,銅絲表面產生無色氣泡,液面上方氣體逐漸變?yōu)榧t棕色,氣囊鼓起;皿打開K,通入氧氣,待氣囊變癟、瓶內紅棕色氣體消失時關閉K,冷卻至室溫,制得NH4[CuCl2];W.將液體轉移至燒杯中用足量蒸餾水稀釋,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得氯化亞銅粗品和濾液;V.粗品用95%乙醇洗滌、烘干得氯化亞銅。請回答下列問題:⑴實驗室中CuC1的保存方法是o實驗開始時,溫度計顯示反應液溫度低于室溫,主要原因是o通入氧氣的目的是。為便于觀察和控制產生O的速率,制備氧氣的裝置最好選用(填字母)TOC\o"1-5"\h\z步驟V中洗滌時試劑選用95%乙醇的原因是。CuCl純度測定:稱取樣品0.25g置于預先放入玻璃珠30粒和10mL過量的FeCl3溶液的錐形瓶中,不斷搖動;待樣品溶解后,加水50mL和指示劑2滴;立即用0.10mol?L-】硫酸鈰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并記錄讀數(shù),再重復實驗兩次,測得數(shù)據如下表。(已知:CuCl+FeCl=CuCl+FeCl,Fe2++Ce4+=Fe3++Ce3+)22實驗序號123'滴定起始讀數(shù)ImL)Q.150,350.55摘定終點.讀數(shù)(mO19.75119.40la和TOC\o"1-5"\h\z玻璃珠的作用是。CuCl的純度為(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纫宜?ClCH2-COOH)在有機合成中是一種重要的原料和中間體,在硫單質催化下干燥氯氣與乙酸反應制得一氯乙酸:十Cl?■C1CH2-COOH+HC1已知:匚乙殼*-氯乙霰二風乙釀三颯乙號熔點、梆點1丁1」用乞的七J盯芒請回答下列問題:選用下圖的裝置制備一氯乙酸粗品。按照氣流從左至右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i-j-g-h(填接口字母)。____洗氣瓶中的溶液為—,堿石灰的作用是—。制備一氯乙酸時,首先采用—(填“水浴”、“油浴”或“沙浴”)加熱方法控制溫度在95°C左右,待溫度穩(wěn)定后,再打開彈簧夾、—(填操作),如果三頸燒瓶溶液表面觀察到大量—(填現(xiàn)象)時,應該—(填操作),以減少氯氣通入量,以免浪費。一氯乙酸粗品中含有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多次蒸餾后產品中仍含有少量的—(填物質名稱),再進行—(填"過濾”、''分液”或''重結晶”),可得到純凈的一氯乙酸。56?某研究小組為探究SO和Fe(NO)溶液反應的實質,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知:1.0233mol?LT的Fe(NO3)3溶液的pH=l。請回答下列問題:BTOC\o"1-5"\h\z裝置A中用于滴加濃硫酸的儀器名稱為,裝置A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是。為排除空氣對實驗的干擾,滴加濃硫酸之前應進行的操作是。⑶裝置B中產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說明SO2具有性。分析B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原因。2觀點1:SO與Fe3+反應;2觀點2:在酸性條件下SO2與NO:反應。觀點3:;若觀點1正確,裝置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證明該觀點應進一步確認生成的新物質,其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是。按觀點2,裝置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有人認為,如將裝置B中的Fe(NO)溶液替換為等體積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也可驗3證觀點2是否正確。此時應選擇最佳試劑是(填字母)。3.0mol?L-iNaNO溶液和0.1mol?L-1硫酸等體積混合的溶液36.0mol?L-1NaNO溶液和0.2mol?L-1鹽酸等體積混合的溶液31.5mol?L-1Fe(NO)溶液321mol?L-1稀硝酸文獻記載,鐵粉在稀硝酸中會放出氫氣。某同學進行如下驗證和對比實驗。實驗I.室溫下(20°C),在恒壓密閉容器內放入過量鐵粉和2.0mL0.5mol?L-1HNO3,立即有氣體生成。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幾乎無色,收集到無色氣體6.0mL。將該氣體通入有空氣的試管,無明顯變化。點燃氣體,有尖銳爆鳴聲,試管壁出現(xiàn)液滴。取反應后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灰綠色沉淀。煮沸時,蒸氣略有刺激性氣味并能使?jié)駶櫦t色石蕊試紙變藍。氣體產物為氫氣的證據是。根據實驗現(xiàn)象,寫出鐵粉與0.5mol?L-1硝酸反應時還原反應的半反應方程式。①2H++2e-=Hf;②。2該同學對產生氫氣的原因提出假設:假設1:該濃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假設2:H+的還原速率大于NO3-的還原速率;驗證假設1:用—(Cu或Mg)粉與硝酸反應,說明假設1不成立。實驗證據是II.驗證假設2:改變條件重復實驗I,結果如下(氣體成分和溶液成分檢驗的現(xiàn)象與實驗I相似)。序號金屬狀態(tài)反應溫度實驗現(xiàn)象a鐵粉40C溶液略帶黃色,氣體3.4mL。b鐵粉60C黃色溶液,氣體2.6mL。根據實驗現(xiàn)象,你認為假設2是否成立?簡述理由。試分析溫度對鐵粉與硝酸反應生成氫氣體積的影響。改用3mol?L-iHNO3與過量鐵粉反應,有無色氣體生成,溶液變?yōu)樯钭厣?。氣體接觸空氣顯紅棕色,不可燃。根據以上結論解釋生成還原產物的原因綜上所述,金屬與硝酸生成氫氣,需要控制哪些條件?研究小組進行圖所示實驗,試劑A為0.2mol?LTCuSO溶液,發(fā)現(xiàn)鋁條表面無明顯變化,于是改變4實驗條件,探究鋁和Cu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