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5,6次作業(yè)_第1頁
中醫(yī)診斷5,6次作業(yè)_第2頁
中醫(yī)診斷5,6次作業(yè)_第3頁
中醫(yī)診斷5,6次作業(yè)_第4頁
中醫(yī)診斷5,6次作業(y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5第五次

A型題:1、

臨床上常見的氣逆證,多與下列何項關系密切:

B.肝肺胃2。

寒證與熱證的相互轉(zhuǎn)化,關鍵的因素是:

D。陽氣的盛衰3.

以下哪項不是亡陰的表現(xiàn)?

A.四肢厥冷4。

下列哪項不是血瘀證的疼痛特點?

B.時輕時重5。

下列哪項不是暑淫證的主要表現(xiàn)?

C.頭重胸悶6.

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火淫證的變化:

E.口淡不渴

7。

脘腹冷痛,喜溫喜按,畏冷肢涼,今起惡寒,頭痛無汗,脈濡緩。為:

D.表實寒里虛寒證8.

下列哪項一般不屬寒淫證?

C.身體困重

9.

陽虛與氣虛的主要區(qū)別是:

C.寒象是否明顯10.

病人突然嘔血,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脈浮大而散,證屬:

C。氣隨血脫證

11.

心悸,失眠,盜汗,顴紅,手足心發(fā)熱,脈細數(shù),舌紅少苔。為:

B。里虛熱證12.

癥見身倦乏力,少氣自汗,腹痛拒按,舌暗且有瘀斑為:

B.氣虛血瘀證13.

下列各項,其中哪一項與火熱為病最不相關:

D.脈結(jié)代而細14。

證候真假的“真”,最主要是指:

D.與病機本質(zhì)相符的證候15.

亡陽亡陰的共同之處,錯誤的是:

B.見于病久體弱患者

16.

引起血虛的原因,錯誤的是:

A.氣機不調(diào),升降失常17。

新起惡寒,微發(fā)熱,無汗,咳嗽氣喘,舌紅苔黃白相兼,脈浮數(shù)。為:

C。表寒里熱證18.

胃下垂患者,伴有頭暈,乏力,舌質(zhì)淡嫩,脈弱,屬于:

B.氣陷證19.

疫毒痢患者,高熱煩渴,驟然出現(xiàn)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等,為:

D。熱證轉(zhuǎn)寒20.

胃脘冷痛,嘔吐清涎,并見尿頻,尿痛,小便短黃,為:

C.上寒下熱21。

下肢痿軟無力,不能站立,神疲嗜睡,食少,舌淡嫩,脈緩弱,是:

。氣虛證22。

低燒兩年,盜汗顴紅,現(xiàn)惡寒甚,低熱,頭身痛無汗,脈浮細數(shù)。為:

E.表實寒里虛熱證

23.

身熱夜甚,盜汗,煩躁不眠,口燥咽干,舌紅絳,脈細數(shù),月經(jīng)先期量多,此證為:

D.陰虛證24.

壯熱汗出,口渴,頭痛,微惡風寒,尿黃便結(jié),舌紅苔黃,脈洪數(shù)。為:

A.表里實熱證25。

瘀、石、蟲、痰等阻滯所致之“氣閉”,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

B。絞痛陣作26。

痰飲、懸飲、支飲、溢飲主要是根據(jù)下列哪項而命名:

C.飲停部位

27。

下列哪項可視為“里邪出表":

D.麻疹發(fā)熱三天,疹出煩熱漸退28。

下列哪項是傷于濕邪所致的頭痛的特點:

C。頭重而痛29。

下列哪項不是陽虛證癥狀:

E.無汗或汗少而粘

30.

小便清長,夜尿多,畏冷肢涼,舌淡,脈弱.為:

C。里虛寒證31。

突發(fā)胃脘疼痛,嘔吐清涎,面色蒼白,舌苔白潤,脈沉緊。為:

C.里實寒32。

下述哪項不能稱為八綱證候之間的關系:

C。證候獨立33.

下列哪項是飲停胸脅的主要癥狀?

D。胸脅脹痛,咳唾引痛34.

下述哪項不是血熱證的表現(xiàn):

D。舌淡紫35.

下列哪項一般不是津液虧虛證的表現(xiàn):

C.身熱煩躁36.

陽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有:

B。精神不振37.

下述哪項不是血瘀證的表現(xiàn):

D。舌淡胖苔膩或滑38.

發(fā)熱微惡寒,口渴咽干,干咳,舌干苔黃,脈浮數(shù).證屬:

B。

溫燥證39.

血寒證的特征是:

C。拘急冷痛,膚色紫暗40.

肢體關節(jié)游走疼痛,多為:

B。風淫證41.

下列哪項不是亡陽證的典型表現(xiàn):

D。面赤如妝

B型題:

A.氣虛血瘀證

B.氣陰兩虛證

C.氣滯血瘀證

D.血虛夾瘀證

E。氣血兩虛證

42.

肢體癱瘓,臥床年余,氣短息弱,食少聲低,面色淡白,舌淡,脈弱者,為:

E43.

右胸部撞傷,胸痛脹悶,動則加劇,局部青紫,拒按,脈弦澀者,為:

C

A.梅核氣

B.癭瘤

C.發(fā)頤

D.痰核

E.瘰疬

44.

痰氣交阻于咽喉多見::A?45.

痰結(jié)于肢體多見:

:D?

A.痰阻胸陽證

B.痰氣郁結(jié)證

C.寒痰阻肺證

D。痰蒙心神證

E.痰濁犯頭證

46.

神志錯亂,哭笑無常,語無倫次,形體肥胖,納呆,苔白滑,脈弦者,為:

47.

喉中異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痰多,胸悶脅脹,苔白滑,脈者,為:B?

A.表里俱熱證

B。里虛寒證

C。表寒里熱證

D。里實熱證

E.寒熱錯雜證

48.

壯熱汗出口渴,頭痛,微惡風寒,尿黃便結(jié),舌紅苔黃,脈洪數(shù)。為:

:A

49.

小便清長,夜尿多,畏冷肢涼,舌淡,脈弱。為:

50。

.經(jīng)常脘腹冷痛喜按,泛吐清涎,口苦微渴,小便短黃,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沉弦。為:

E

A.實熱證

B.亡陽證

C.虛熱證

D.虛寒證

E。亡陰證

51.

咳嗽,胸痛,氣喘,痰中帶血,體溫39.8°C,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者,為:

A?52。

低熱,心煩失眠,盜汗,口干,體瘦、尿黃,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無力者,為:

C

A.虛實夾雜

B.寒熱錯雜

C.虛熱證

D。熱證轉(zhuǎn)寒

53.

大便泄瀉,完谷不化,形瘦,腹部膨大,煩躁不安,舌苔厚,為:A?54.

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

C?

A.寒熱錯雜

B.寒證化熱

C.表里同病

D。真熱假寒

E.熱證轉(zhuǎn)寒

55。

起病時惡寒,流清涕,無汗.現(xiàn)咽喉紅腫疼痛,伴發(fā)熱,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為:

56.

高熱肢厥,神識昏沉,胸腹灼熱,口渴喜飲,面色紫暗,脈沉有力,為::D?

A。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

B。發(fā)熱惡風,頭痛汗出

C.惡熱汗出,口渴乏力尿黃

D.發(fā)熱體倦,頭重胸悶不渴

E.發(fā)熱口渴,譫妄吐衄

57.

風邪致病的特點是:

B?58.

暑邪致病的特點是:

:C?

A。表寒證

B。表熱證

C.里實寒證

D。里虛寒證

E。里虛熱證

59.

心悸,失眠,盜汗,顴紅,手足心發(fā)熱,脈細數(shù),舌紅少苔,為:

E60。

惡寒發(fā)熱,頭痛頭脹,鼻塞流涕,無汗,苔薄白,脈象浮緊,為:

A

A。氣虛血瘀證

B.氣陰兩虛證

C.氣滯血瘀證

D.血虛夾瘀證

E。氣血兩虛證

61.

患內(nèi)痔,經(jīng)常出血色暗紅,頭暈眼花,面色萎黃,舌淡,脈細澀者,為

:D62。

胞衣不下,腹痛拒按,惡露夾血塊,氣短神疲,乏力聲低,脈弱者,為:

A第六次

A型題:1.

小便失禁2年余,伴腰膝痠軟無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宜診為:

B.腎氣不固證2.

胃脘冷痛,喜溫喜按,食少脘痞,泛吐清水,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屬:

A.胃陽虛證3。

下列哪項不屬于痰蒙心神證的表現(xiàn):

E。手足蠕動

4.

患者久瀉不止,肛門重墜,嚴重時可出現(xiàn)脫肛,伴少氣懶言,納少,舌淡苔白,脈緩弱,屬:

B.脾虛氣陷5。

胸脅灼痛,急躁易怒,咳嗽陣作或咳血,證屬:

C.肝火犯肺證

6。

患者牙齦腫痛潰爛,齒衄,口臭,渴喜冷飲,便秘尿黃,舌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此為:

D.胃熱熾盛證7.

肺氣虛咳喘的特點是:

E??却瓱o力,動則尤甚

8.

下列哪項對鑒別風寒犯肺證和風寒表證最有意義的是:

E.咳嗽的輕重

9。

膀胱濕熱證主要表現(xiàn)為:

B。尿頻尿急,尿痛尿赤10.

心煩失眠,口渴面赤,便秘尿黃,口舌生瘡,舌紅脈數(shù),證屬:

B。心火亢盛11。

咳喘無力,少氣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脈弱者,最宜診斷為

D.肺氣虛證12.

患者咳嗽氣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濡緩,屬:

C.寒痰阻肺13.

下列哪項不是肝郁氣滯證的常見表現(xiàn)?

B.脘腹痞滿14.

心陰虛和心血虛證的共同點是

C。失眠15.

肝血虛的特有癥狀為:

D.目澀肢麻16.

燥邪犯肺和肺陰虛證的共同癥狀是:

D.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17.

對膽郁痰擾證診斷最有意義的是:

B.驚悸失眠18.

小腸實熱證的辨證要點是:

D.小便赤澀灼痛19.

患者長期便血,伴見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脈弱,證屬:

C。脾不統(tǒng)血證20.

下列哪項不屬于濕熱蘊脾的表現(xiàn):

C。脅肋灼痛21.

心脈痹阻中,若胸痛以悶痛為特點的是:

C。痰阻心脈

22.

脘腹脹悶,泛惡欲吐,大便溏瀉,肢體困重,舌淡胖苔膩,脈濡緩,屬:

D.寒濕困脾證23.

小便赤澀,灼痛,兼見面赤口渴,心煩不寐,最宜診斷為:

C.小腸實熱證24.

心脈痹阻中,若胸痛以脹痛為主,與情緒變化有關的是:

D。氣滯血脈25。

脾氣虛、脾陽虛、脾虛氣陷、脾不統(tǒng)血四證的共同見癥是:

B.食少便溏,少氣乏力后益甚26.

心悸患者,突然心胸劇痛,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神志模糊或,屬:

D.心陽暴脫27.

下列哪項不是肝胃不和證的臨床表現(xiàn)?

D.

腹脹便溏

28。

高熱手足抽搐,角弓反張,舌紅絳脈弦數(shù),證屬:

B.熱極生風29。

大便秘結(jié),難以排出,常數(shù)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澀者,最宜診斷為:

B.腸燥津虧證30.

腎陽不足所致腰痛的特點為

C。冷痛綿綿不休31.

心脈痹阻中,若胸痛以刺痛為特點的是:

E。瘀阻心脈

32.

胃中隱痛,饑不欲食,多屬于:

D。胃陰虛33.

下列哪項不是肝陽上亢的臨床表現(xiàn)?

D.呃逆

34.

心悸,心胸憋悶疼痛,遇寒痛劇,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緊,屬于:

C。寒凝心脈35.

營分證的病人,一般不出現(xiàn):

C。四肢抽搐

36。

脅下痛與下列哪項并見,最宜診斷為肝膽濕熱證?

C。

身目鮮黃,舌苔黃膩

37.

腎精不足證不見下列哪項:

C。陽強早泄38.

下列哪項不是肺陰虛證的癥狀?

C.發(fā)熱惡寒39.

水腫起于眼臉頭面,繼而遍及全身,小便短少,兼惡寒,發(fā)熱,舌苔薄白,脈浮緊,屬于:

E.風水相搏

40.

心煩失眠,咽干欲飲,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應診為何證?

C.心陰虛41.

下列哪項是心氣虛與心陽虛的共有癥狀:

C。心悸怔忡42。

心悸,失眠,多夢,健忘,頭暈眼花,面色淡白,唇舌色淡,脈細無力,屬于:

B.心血虛證43。

小兒生長發(fā)育遲緩者,常見下列何證:

D.腎精不足證44.

下列哪項是肝火熾盛證與肝陽上亢證的鑒別癥狀:

E。腰膝痠軟

45.

心悸失眠,煩躁,胸脅脹悶,善太息,口苦,嘔惡,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為:

D。膽郁痰擾證46.

肝病最常見的特征性癥狀是:

E.脅肋脹痛

47。

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面赤,脈弦勁有力。最宜診斷為:

C。肝陽化風證48.

水腫,畏寒,腰腹冷痛,大便稀,完谷不化,舌淡胖,脈沉遲無力,多屬:

D.脾腎陽虛證49.

咳喘,痰多黃稠,發(fā)熱口渴,便秘尿黃者,多屬:

B.痰熱壅肺證50.

食滯胃脘證的特點為:

B.脘腹痞脹作痛,拒按,厭食,舌苔厚膩51.

患者咳嗽,咳痰清稀,伴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脈浮緊,屬:

B。風寒犯肺52.

腎氣不固的主要癥狀是:

C。小便頻數(shù),遺尿或失禁53.

下列哪項不是肝病的常見癥狀:

D.納呆便溏54。

下列哪項不是肺病最常見的癥狀?

D。脅脹悶55.

脾虛氣陷證的臨床表現(xiàn)應除外哪一項?

D.大便不爽

B型題:

A。氣滯心脈證

B。寒凝心脈證

C。心陽虛脫證

D.瘀阻心脈證

E。痰阻心脈證

56.

心悸怔忡,心胸悶痛,身重困倦,苔白膩,脈沉滑或沉澀。證屬:

E

57。

心悸怔忡,突起心胸劇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緊。證屬:

B58。

心悸怔忡,心胸脹痛,隨情緒波動而癥狀出現(xiàn)波動,舌淡紅,脈象弦.證屬:

A

A.血燥生風證

B.血虛生風證

C。肝陽化風證

D.熱極生風證

E.陰虛生風證

59。

肌肉瞤動,面白脈細者,屬:

B60。

四肢抽搐,高熱神昏者,屬:

D

A.氣短,神疲乏力

B.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脈沉遲無力

C.失眠多夢

D.脘腹脹悶

E.陰部瘙癢、濕疹,帶下黃臭

61.

肝膽濕熱證除面目肌膚發(fā)黃外,還可見:

E?62。

濕熱蘊脾證除面目肌膚發(fā)黃外,還可見:

D

A.腰酸耳鳴,夜尿頻多,小便失禁

B.困重嗜睡,脘痞納呆,肢體浮腫

C.久泄久痢,完谷不化,形寒舌淡

D。心悸咳喘,畏寒肢冷,身體浮腫

E.腰膝酸冷,陽痿不舉,性欲淡漠

63。

脾腎陽虛,運化失職的表現(xiàn)是:

C

64.

腎氣虧虛,固攝失權(quán)的表現(xiàn)是:

A

A.肝脾不調(diào)

B.脾胃濕熱

C。肝膽濕熱

D.寒滯肝脈

E。肝胃不和

65.

脅肋脹痛,厭食腹脹,口苦尿黃,帶下黃臭,外陰瘙癢,脈弦數(shù)為:C

?66.

胃脘、脅肋脹痛,噯氣,吞酸嘈雜,飲食減少,情緒抑郁,舌淡紅,苔薄黃,脈弦為:

E

A.氣短,神疲乏力

B.頭身重困,苔白膩,脈濡緩

C。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脈沉遲無力

D.胸脅脹痛,抑郁易怒

E.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67.

寒濕困脾證除納少、腹脹、便溏外,還可見:

B?68.

濕熱蘊脾證除納少、腹脹、便溏外,還可見:

E

A.心火亢盛證

B。肝火熾盛證

C.胃火熾盛證

D。小腸實熱證

E.痰火擾神證

69.

心煩失眠,面赤口渴,身熱汗出,便秘尿黃,舌尖紅絳,苔黃,脈數(shù),證屬:

A?70。

小便短赤,便時灼熱澀痛,心煩口渴,口舌生瘡,舌紅苔黃,脈數(shù),證屬:

D71.

高熱煩渴,神昏譫語,面赤身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