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題辭論說_第1頁
《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題辭論說_第2頁
《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題辭論說_第3頁
《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題辭論說_第4頁
《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題辭論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題辭論說王亞楠【摘要】《桃花扇》介安堂本中的多篇(首)序跋和題辭是這部名劇的接受史和批評史上最早的評論文字。它們的作者多數(shù)與孔尚任有較密切的關系,其內(nèi)容本身不僅涉及該劇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動機和主題意旨,而且指出和肯定了該劇的整體構思、敘事藝術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點和成就。因此這些文字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有利于我們更深入和準確地接受和評價《桃花扇》。期刊名稱】渭南師范學院學報年(卷),期】2017(032)019總頁數(shù)】6關鍵詞】《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題辭語言文化與文學研究】《桃花扇》初刻時,除了孔尚任自作的多篇文字和“借讀者”的評點之外,還有多篇(首)其友人所作的序跋、題辭。除刻本所載、現(xiàn)在所見的這些序跋和題辭外,還有許多“投詩贈歌,充盈篋笥,美且不勝收矣”[1]7。對于這些詩篇,孔尚任說“俟錄專集”,但最終應是未付諸實踐,這些詩篇也從此佚失了。這些序跋和題辭包括顧彩所作序文(末署“梁溪夢鶴居士”)、黃元治等人的跋語、吳穆所作《后序》和田雯等人的題辭。它們是最早的評論《桃花扇》的文字,其作者與孔尚任多有密切交往,因此對于探求和揭示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桃花扇》的主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值得深入、細致分析。《桃花扇》后來的所有刻本、排印本也都收入了這些序跋、題辭。現(xiàn)存《桃花扇》最早的刻本是康熙間介安堂本,也是距該劇成書最早的本子,應該最為接近成書時的內(nèi)容,故本文以介安堂本中的序跋、題辭作為分析對象,依次論之。一、《桃花扇》介安堂本序跋論說介安堂本《桃花扇》僅有序文一篇,為孔尚任友人顧彩所撰;有跋語六篇,作者分別為黃元治、劉中柱、李柟、陳四如、劉凡、葉藩和吳穆。顧彩曾與孔尚任合作撰寫《小忽雷》傳奇,又曾改編《桃花扇》為《南桃花扇》,還曾受孔之所托傳信與容美土司田氏,并在其地觀看田氏的家班搬演《桃花扇》和《南桃花扇》。因此,兩人密切而特殊的關系,使他的這篇序文更具文獻價值和研究意義。而李柟則是《桃花扇》首演的組織者,劉中柱曾在北京多次觀看過《桃花扇》的演出,后來外任真定知府時也組織搬演過該劇,孔尚任還曾一同觀賞。吳穆與孔尚任也有較多的交往,并曾為《小忽雷》撰寫《后序》一篇。顧彩在序文中首先述說了自己對于明朝和弘光政權覆亡原因的認識,認為明末之時,“偉人欲扶世祚,而權不在己;宵人能覆鼎,而溺于宴安。搤腕時艱者,徒屬之席帽青鞋之士;時露熱血者,或反在優(yōu)伶口技之中”,并感嘆“斯乾坤何等時耶”[2]275。因為時代環(huán)境的限制,為免觸犯清廷忌諱,顧彩的分析僅涉及明朝和弘光政權一方的尷尬處境和最終滅亡的原因。這當然是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的,更何況“偉人欲扶世祚,而權不在己;宵人能覆鼎餗,而溺于宴安”只是當時明朝朝內(nèi)朝外錯綜復雜矛盾斗爭的一個方面。具體到《桃花扇》的劇情,顧彩認為阮大鋮自知錯誤、有悔過之心,“然而清流諸君子持之過急、絕之過嚴,使之流芳路塞、遺臭心甘。城門所殃,漸至荊棘銅駝而不顧”。[2]275這不是顧彩一人的標新立異的認識。《桃花扇》第三出《哄丁》的最后一條眉批評價復社文士在毆辱阮大鋮后所說的話“張皇滿溢”;第八出《鬧榭》,對于陳貞慧和吳應箕特意張掛“復社會文,閑人免進”的燈籠,眉批指出:復社當年過于標榜,故為怨毒所歸?!?參見《桃花扇》第八出《鬧榭》眉批,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明末時,復社成員內(nèi)部便曾就是否刊布《留都防亂公揭》產(chǎn)生激烈爭論。夏允彝《幸存錄》、夏完淳《續(xù)幸存錄》也都對東林黨人和復社文士有嚴肅的批評。不過,顧彩將《桃花扇》的情節(jié)坐實,認為弘光王朝覆滅,“禍雖不始于夷門,夷門亦有不得謝其責者”[2]275。就不僅苛責了侯方域,而且混淆了文藝作品和歷史事實。至于所謂“氣節(jié)伸而東漢亡,理學熾而南宋滅”,不能孤立來看,應聯(lián)系上下文,此為顧彩由明亡而聯(lián)想及于東漢、南宋,對兩朝統(tǒng)治傾覆的一個簡潔概括,省略了其中的邏輯推衍過程和史實細致分析。而且,就表面而言,這一結論雖有失偏頗,但并非顧彩一人的認識,而是經(jīng)歷和目睹了明亡清興殘酷、劇烈的事變后,清初士人的一種有一定代表性的思考和結論。如王夫之就曾多次批評明朝士人的“氣矜”“氣激”“一往之意氣”,并在其《宋論》中有如下說法:“世降道衰,有士氣之說焉。誰為倡之?相率以趨而不知戒。于天下無裨也,于風俗無善也,反激以啟禍于士,或死或辱,而辱且甚于死?!盵3]251“戰(zhàn)國之士氣張,而來嬴政之坑;東漢之士氣兢,而致奄人之害;南宋之士氣囂,而致蒙古之辱?!盵3]253顧彩在序文中對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動機缺乏準確和深入的認識。他認為孔尚任是“以承平圣裔、京國閑曹,忽然興會所至,撰出《桃花扇》一書”[2]275。但實際是,孔尚任從未出仕時聽聞秦光儀轉述“弘光遺事”而起意,到“每擬作此傳奇”“僅畫其輪廓,實為飾其藻采”,再到田雯“每見必握手索覽”,“不得已,乃挑燈填詞,以塞其求”,前后歷十余年,《桃花扇》“凡三易稿而書成”[1]5。顧彩認為孔尚任創(chuàng)作《桃花扇》主要是為了排遣余暇、展示才華,如其所說:“徒以署冷官閑、窗明幾凈,胸有勃勃欲發(fā)之文章,而偶然借奇立傳云爾。”[2]276他認為孔尚任“非不鑒于當日之局,而欲餔東林之余糟;亦非有甚慨于青蓋黃旗之事,而為狡童離黍之悲也”[1]275-276,即既不是借明末歷史以議論、諷刺現(xiàn)實政治,也不是為了表達亡國之悲。顧彩對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動機的曲解,究竟是有意為之掩蓋,還是真正缺乏深入體察、導致偏離重心,可以存疑。黃元治,字自先,號桃源逸史,安徽黟縣人,曾兩官滇黔,以大理通判,入為宗人府經(jīng)歷,遷戶部郎中,后出為云南澄江知府。能詩工書,有法書行于世。黃元治肯定和贊賞孔尚任所運用的“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藝術構思手法,謂:“茲獨借管弦拍板,寫其悲感纏綿之致;又從最不要緊幾輩老名士、老白相、老青樓飲嘯談諧、禍患離合終始之跡,而寄國家興亡、君子小人、成敗死生之大故。貫穿往覆,揮灑淋漓;大旨要歸,眼如注矢;凄音楚調(diào),聲似回瀾?!?參見黃元治《桃花扇?跋》,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首。他又認為《桃花扇》記敘興亡、離散之中,又深蘊哲理,所以“作史傳觀可,作內(nèi)典觀亦可”*同上。。劉中柱,字砥瀾,號雨峰,江蘇寶應人。由廩貢生授臨淮教諭,遷國子監(jiān)學正,轉戶部主事,晉郎中。后出為真定府知府。他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在京城觀看《桃花扇》的上演,并作有長詩《觀〈桃花扇傳奇〉歌》??滴跛氖迥?1706),孔尚任往恒山,往返途中都在劉中柱任知府的真定做過停留??咨腥畏党探?jīng)過真定作停留時,觀看了《桃花扇》的演出,時在九月中。劉中柱在跋語中稱《桃花扇》刻畫人物的藝術高超,使得“君臣將相、兒女友朋,無不人人活現(xiàn)”。*參見劉中柱《桃花扇?跋》,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首。他還認為孔尚任在《桃花扇》的創(chuàng)作中所展現(xiàn)的藝術能力、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已經(jīng)勝過了湯顯祖和李漁,評價甚高。李柟,字木庵,興化人。弘光朝大理寺丞李清之子。康熙十二年進士,康熙三十八年七月,由工部左侍郎調(diào)戶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滴跞拍炅?,擢左都御史?!短一ㄉ取穯柺篮蟮氖籽?,就是由李柟組織金斗班排演的??滴跞拍晁脑拢咨腥蝿偙涣T職,李柟還曾邀他一同觀看《桃花扇》的演出。李柟肯定《桃花扇》中透露出的孔尚任對不同人物的態(tài)度和評價,稱“其是非褒貶,雖自成一家言,實天下后世之公言,所謂游、夏不能贊一辭也”*參見李柟《桃花扇?跋》,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首。。實際還是將《桃花扇》視為“詞史”或曰“曲史”。他雖然給予了《桃花扇》很高的評價,將其拔高到一個比較崇高的地位,但卻有些忽視了《桃花扇》作為傳奇的戲曲藝術的本質。陳四如,生平不詳。他指出可以《桃花扇》來“誅亂臣賊子”,來“正世道人心”,還是將《桃花扇》視同史書。《桃花扇》首創(chuàng)每出出目下標明該出劇情發(fā)生的時間,本是為了表明“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但其中又有些標示的時間與該出所敘寫的歷史事件發(fā)生的真實時間不盡相符。但陳四如還是感嘆:“至于出下之編年紀月、出末之搜才系士,不書‘隱公即位’之筆,得再見矣。”*參見陳四如《桃花扇?跋》,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首。劉凡,字符嘆,安徽壽州人??滴跏迥赀M士,官河陽知府,行取入為戶部郎,有《清芳閣詩》。劉凡指出了《桃花扇》在藝術方面的許多特點,分別評價了桃花扇》的情事、意旨、說白、曲詞和用典。如“奇而真”,即孔尚任在小識》中所說的“事之不奇而奇,不必傳而可傳者”[4]3;“趣而正”,即孔尚任在《小引》中所說的:“傳奇雖小道,凡詩賦、詞曲、四六、小說家,無體不備。至于摹寫須眉、點染景物,乃兼畫苑矣。其旨趣實本于《三百篇》,而義則《春秋》,用筆行文,又《左》《國》《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贊圣道而輔王化,最近且切?!盵5]1“諧而趣”,即《凡例》中所說的:“說白則抑揚鏗鏘,語句整練;設科打諢,俱有別趣。寧不通俗,不肯傷雅,頗得風人之旨?!盵6]12“麗而清”,即《凡例》中所說的:“曲名不取新奇,其套數(shù)皆時流諳習者,無煩探討,入口成歌;而詞必新警,不襲人牙后一字?!盵6]11“密而淡”,即《凡例》中所說的:“詞中使用典故,信手拈來,不露饾饤之痕?;癁樾?,易板為活,點鬼垛尸必不取也?!盵6]12劉凡注意和揭示了藝術創(chuàng)作及藝術風格中的辨證原則,以上五個并列詞組各自內(nèi)部的兩個方面皆是相反相成的,使得各方面的特點和風格更加豐富多樣。葉藩的跋語則主要指出了《桃花扇》的整體情調(diào)和氛圍,并指出了《桃花扇》所能產(chǎn)生的強烈的接受效果:“慷慨悲歌,凄涼苦語,是何種文章!讀之而不墮淚者,其心必石,其眼必肉?!?參見葉藩《桃花扇?跋》,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首。介安堂本另有吳穆作駢體《后序》。吳穆,號鏡庵居士,或作靜庵居士??咨腥巍堆嗯_雜興三十首》其十一曾詠其人,詩云:“醉倒胡床吳鏡庵,賣文錢盡懶歸南。舊人誰識通侯子?借我郎曹札一函?!盵7]1799自注:“吳鏡庵名穆,前恭順侯之子,能詩,工四六。予游淮揚,其聲始噪。寄家淮南,潦倒燕市,今秋乞予一札,往迎妻子?!盵7]1799吳穆在《桃花扇?后序》中也說自己“仆本侯家,能不動隆替升沉之感”*同上。。吳穆《后序》末署“北平吳穆鏡庵氏識”,共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自“過客衣冠”至“此《桃花扇》之所由作也”,主要論述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意圖。孔尚任感于南明弘光興亡,為替古人抒憤,也為抒發(fā)自己的感慨,而創(chuàng)作《桃花扇》,“譜敘兒女私恩,表一段溫柔佳話;紀述君臣公案,發(fā)千秋成敗奇聞”*參見吳穆《桃花扇?后序》,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末。又因為史書不能通俗,而搜奇志怪之野史筆記不能使讀者產(chǎn)生心理認同,所以孔尚任選擇了戲曲這一藝術形式來寄寓褒貶。這是吳穆自己的認識,但具有一定的文藝理論價值,指出了戲曲相對于正統(tǒng)史書、野史筆記的長處和妙用。第二部分,自“嗟乎!烈皇殉國,歷在申年”至“挹彼豐標,似聽足音于空谷;揭斯氣節(jié),允當砥柱于頹波。奇可傳者,又其一也”。這一部分,又可以分為四小段,每段都以“奇可傳者,斯其一也”或“奇可傳者,又其一也”結束。這一部分主要評述南明弘光之興亡,分析原因,褒貶人物,涉及到《桃花扇》中除侯方域和李香君之外的其他人物角色。每段的內(nèi)容結構相同,都是首先指出應該施行的正確做法,而后敘述史實,說明南明君臣將相的實際作為偏不如此,無不荒唐、錯誤,南轅北轍,因此勢必亡國滅家,最后描繪亡國的悲慘、凄涼景象。第一段寫新朝初立、國仇未報,本該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弘光帝卻不理朝政、耽溺聲色、荒淫無恥,以致正人、良將無人擁戴弘光,偏安之局,轉瞬即逝。第二段寫馬、阮等權掌中樞、位極人臣,面對國勢危殆、強敵進逼,不思忠心為國、圖謀恢復,卻一心中飽私囊、陷害忠良、賣官鬻爵。第三段寫江北四鎮(zhèn)因小釁而起大爭,內(nèi)部紛爭不已,全不思合力對外、抵御強敵,史可法又懦弱無能,調(diào)停無效;左良玉則擁兵自重,茍且偷安。第四段寫“三公子”“五秀才”等復社文士秉持公論、反對閹黨,柳敬亭、蘇昆生、丁繼之、蔡益所、藍瑛、卞玉京等數(shù)人也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各有自己的出彩之處。吳穆評價:“境實卑微,志堅岳瀆;品雖高邁,位陋泥沙。挹彼豐標,似聽足音于空谷;揭斯氣節(jié),允當砥柱于頹波。”*參見吳穆《桃花扇?后序》,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末。第三部分,自“嗚呼!當是時也”至“悲夫”,主要概述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第四部分,自“卦爻當剝”至“能不動隆替升沉之感”,指出《桃花扇》對于正邪雙方明分褒貶、各予旌懲,可以警世易俗、化導人心。其中,所謂“綱常正氣,泯滅于臺閣簪纓;俠義高風,培養(yǎng)于漁樵脂粉”,表現(xiàn)了吳穆通達、特異的思想認識。最后一部分為散體,說明《桃花扇》的內(nèi)容和結構,指出侯、李為“一部針線”。他認為《桃花扇》描寫雖地位卑賤、但具有“義俠貞固”性情和行為的藍瑛、蔡益所、丁繼之、卞玉京等人,是為了對比、批判地位顯達的馬士英和阮大鋮,這對于我們認識和理解《桃花扇》也有一定的意義。二、《桃花扇》介安堂本題辭論說《桃花扇》康熙介安堂本中的題辭,作者凡九人,分別為田雯、陳于王、王蘋、唐肇、朱永齡、宋犖、吳陳琰、王特選和金埴,共有詩七十二首。其中,田雯的“索覽”,促成了《桃花扇》的最終完成,而宋犖則與《桃花扇》主人公侯方域關系密切,他在任江蘇巡撫期間曾多次組織搬演《桃花扇》,他自己及其友人、僚屬的別集中收有多篇有關該劇的觀劇、詠劇詩歌。田雯的題辭為六首七絕,又見于其《古歡堂集》卷三“七言絕”,目錄中題作《題〈桃花扇傳奇〉六首》,正文中題作《題〈桃花扇傳奇〉絕句》。田雯的題辭主要評價了《桃花扇》中的情事和人物,基本沒有涉及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思想。第一首主要指出歷史上南方諸王朝的興亡盛衰觸人情絲、使人頻發(fā)感慨,而孔尚任則視野獨特、別具巧思,將興亡感慨寄托于離亂中女子的遭遇上。第二首諷刺和批判了阮大鋮,寫他在國家多故、時局危殆、情勢緊急之時,還不忘填詞作曲、供奉內(nèi)廷。第三首批判了弘光帝,寫弘光政權一載而亡,弘光帝昏庸無能、耽溺聲色、不理朝政,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第四首寫侯方域,風流多情的侯方域在第一出《聽稗》上場,面對金陵風光,感嘆興亡,最后說道:“那些鶯顛燕狂,關甚興亡。”即無論朝代如何頻繁更替,金陵春日景色年年如此。他卻不曾料到自己很快也經(jīng)歷了一場完整的興衰變幻,最后割斷情絲、入道修真。第五首以陳圓圓作比,贊揚李香君的忠貞不渝,并順帶諷刺了陳圓圓曾經(jīng)轉嫁多人。第六首感慨物是人非,寇白門和鄭妥娘等都已隨歷史煙云的消散而逝去。楊際昌《國朝詩話》云:“孔東塘尚任用侯方域、李香君事作《桃花扇傳奇》,詩人題詠甚多。德州田司農(nóng)雯云云,為得作者本意。”[8]2495陳于王,字健夫,順天宛平人??咨腥闻c其結識是在揚州治河之時??咨腥巍逗<肪砦逵小顿涥惤》颉范???咨腥巫曰磽P返京后的十余年間,兩人時相過從??咨腥巍堕L留集》卷一“五言古詩”有《題陳健夫〈小隱圖〉,龔半千畫》,可見其性情和形象。孔尚任《燕臺雜興四十首》其三十六云:“西山夕照滿柴門,送老吟詩步履尊。二十年前游俠客,于今宅是浣花村。”[9]1777詩后有孔尚任自注:“宛平陳健夫名于王,俠士也,今卜居西城,閉戶吟詩,如一野老?!盵9]1777陳于王的題辭主要概述《桃花扇》的劇情,夾敘夾議,從中可見他對劇中眾多人物的評價和態(tài)度。最后一首作:“曲中哀怨向誰論,別館春風早杜門。聞道蘭臺聲伎好,一回歌罷一消魂?!?參見陳于王《桃花扇?題辭》,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末。其中的“蘭臺”,當指李柟,因李柟曾分別在康熙三十九年的元宵和四月兩次組織排演《桃花扇》,而其本人在康熙三十九年六月擢左都御史。則陳于王的題辭應作于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后。王蘋(1659—1720)字秋史,山東歷城人??滴跛氖迥赀M士,授知縣,以母老改成山衛(wèi)教授,逾年乞終養(yǎng)歸。王蘋的題辭凡六首,又見載于其《二十四泉草堂集》卷五,題《題〈桃花扇樂府〉四絕句》。第一首領起全篇,第二首批評和諷刺阮大鋮,稱由于復社文士的排擠和斥責,阮大鋮重興黨禍,而如今他也早已埋骨地下,只有他的《春燈謎》還不時唱演。第四首批評左良玉的平庸無能,第五首評價孔尚任的藝術虛構手法,說侯方域的幾篇相關文字為孔尚任取用作《桃花扇》的素材,孔尚任在此基礎上又做了虛構和潤飾的處理。第五首寫《桃花扇》譜寫歷史興亡、社會盛衰、人世變幻,勝過類似主題的白居易的《琵琶行》。第六首稱贊《桃花扇》的藝術成就,使湯顯祖和徐渭都覺高山仰止,湯顯祖還要崇奉不已,并謂傳奇中的描繪兒女艷情之作,不如《桃花扇》的“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唐肇,生平不詳,題辭署“岸堂從學人”。他的六首題辭主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慨興亡變幻。朱永齡,生平不詳。其題辭主要即景抒情,并批判了弘光帝的昏庸無能、耽溺聲色、不問國事,以至于敵人進逼南京時,還在演舞教歌;肯定和贊揚了柳敬亭、蘇昆生的俠義肝膽,和史可法的獨力撐持、以身殉國。宋犖的題辭又見于其《西陂類稿》卷十七,題《觀〈桃花扇傳奇〉漫題六絕句(侯朝宗、李姬事)》,可見原詩為觀劇而作,作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宋犖與侯方域、孔尚任均有密切的關系,宋犖曾多次在自己府衙或私宅中組織排演桃花扇》。第一首總說,肯定《桃花扇》描繪和點染侯、李的兒女之情,第二首詠李香君,第三、四兩首詠侯方域,第五首合詠陳貞慧、吳應箕、柳敬亭、蘇昆生和丁繼之。第六首評價《桃花扇》的曲辭和音律的高妙之處不輸洪升的《長生殿》,可與湯顯祖的劇作比肩,即使劇作的主人公、自己的故人侯方域聽到,也會想要再來世上,并旗亭對酒、淚灑衣裳。吳陳琰(1661?—?)字寶崖,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曾中御試制科第一,擢內(nèi)廷纂修,后任山東茌平知縣?!端膸炜偰刻嵋分洝镀鋾鐖@雜志》二卷,謂:“是書皆記見聞雜事,而涉神怪者十之七八。惟所記楊維垣偽題柩字,棄城夜遁,為劫盜所殺,非死于國事,及葬明莊烈帝始末,二事足備考證耳。”[10]1232吳陳琰題辭第十四首有小注:“予有《曠園雜志》,載思陵改葬始末,先生采入樂府中?!?參見吳陳琰《桃花扇?題辭》,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末。《桃花扇?考據(jù)》有一則為:“陳寶崖《曠園雜志》一條:甲申三月順天府偽官李某葬崇禎帝。”*參見孔尚任《桃花扇?考據(jù)》,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末??勺C。在劇作對應的就是閏二十出《閑話》中張瑤星講述他在北京為李自成軍占領后,安葬崇禎帝后的事。吳陳琰題辭前十八首主要詠嘆《桃花扇》中眾多的人物角色及相關劇情,有侯方域、李香君、阮大鋮、弘光帝、寇白門、鄭妥娘、卞玉京、左良玉、藍瑛、楊龍友、丁繼之、張瑤星、史可法等。第十九首記述宋犖府中《桃花扇》的演出,稱每次上演,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受到感染而暗自傷神。最后一首認為應該視《桃花扇》為“曲史”,不能將之看作阮大鋮的《春燈謎》一類單純描寫兒女之情的作品。王特選(1683—1760),字策軒,號試可,別號鳧南,山東滕縣人。康熙四十年(1701),補選秀才。康熙四十四年(1705),中舉,次年考授內(nèi)閣中書。后任濟南濼源書院教授,改任濟州學正。雍正八年(1730),補任萊蕪教諭,后擢東昌府教授?!讹J園詩話》又云:“(王特選)曾題《桃花扇》劇本六絕,其三云云,其四云云,其五云云,其六云云,為于耐圃所傾賞。趙秋谷、馮大木、王秋史輩皆以詩交。”[8]3615-3616王特選的題辭六首,分詠弘光帝、史可法、阮大鋮、馬士英、李香君、柳敬亭和侯方域,褒貶分明。金埴(1663—1740)字遠孫,一作苑孫或苑蓀,又字小郯,號鰥鰥子、聳翁、淺人、壑門,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諸生。屢售不第,以教館、作幕為生。金埴在《巾箱說》中對他的兩首題辭的撰寫有詳細、生動的記載:予過岸堂,索觀《桃花扇》本,至“香君寄扇”一折,借血點作桃花,紅雨著于便面,真千古新奇之事。所謂“全秉巧心、獨抒妙手”,關、馬能不下拜耶!予一讀一擊節(jié),東塘亦自讀自擊節(jié)。當是時也,不覺秋爽侵人,墜葉響于庭階矣。憶洪君昉思譜《長生殿》成,以本示予,與予每醉輒歌之。今兩家并盛行矣,因題二截句于《桃花扇》后云:“潭水深深柳乍垂,香君樓上好風吹。不知京兆當年筆,曾染桃花向畫眉?!薄皟杉覙犯⒖滴酰M御均叨天子知??v使元人多院本,勾欄爭唱孔、洪詞?!盵11]135其中“不知京兆當年筆,曾染桃花向畫眉”,《桃花扇》介安堂本作“須知當日張郎筆,染就桃花才畫眉”。*參見金埴《桃花扇?題辭》,出自《桃花扇》,康熙間介安堂刻本卷末。此兩首詩,又見于金埴《壑門詩帶》,題作《題闕里孔稼部東塘尚任〈桃花扇傳奇〉卷后》?!督硐湔f》中另有一則關于《桃花扇》的文字:闕里孔稼部東塘尚任手編《桃花扇》傳奇,乃故明弘光朝君臣將相之實事。其中以東京才子侯朝宗方域、南京名妓李香君為一部針線,而南朝興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時長安王公薦紳,莫不借鈔,有紙貴之譽??滴跫好锵Γ瑑?nèi)侍索《桃花扇》本甚急,東塘繕稿不知流傳何所,乃于張平州中丞家覓得一本,午夜進之直邸,遂入內(nèi)府??倯椑罟珫官I優(yōu)扮演,班名“金斗”,乃合肥相君家名部。一時翰部臺垣群公咸集,讓東塘獨居上座,諸伶更番進觴,座客嘖嘖指顧,大有凌云之氣。今四方之購是書者,其家染刷無虛日。勾欄部以《桃花扇》與《長生殿》并行,未有不習孔、洪兩家之樂府者。[11]134-135這一則雖是記述《桃花扇》刊刻、傳播的重要史料,但其中多襲取《桃花扇本末》中的詞句?!短一ㄉ取方榘蔡每瘫镜诙某觥都纳取烦雠杏羞@樣的詞句:“借血點作桃花,千古新奇之事。既新矣、奇矣,安得不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