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千古名方半夏瀉心湯調(diào)理脾胃之奧妙每一味藥材的背后,都飽含醫(yī)者仁心。每一個方劑,都飽含醫(yī)者的萬般深情。醫(yī)圣張仲景筆下的半夏瀉心湯,幾經(jīng)滄桑,跨越千年,經(jīng)典永存。尤其在調(diào)理脾胃方面,更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半夏瀉心湯到底是如何調(diào)理脾胃的?一、半夏瀉心湯方解半夏瀉心湯是《傷寒論》中調(diào)理脾胃的經(jīng)典方劑之一。脾胃同居中焦,為氣機升降及水飲上達下輸之樞機。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正常,則清氣得升,濁陰得降。脾胃功能失常,則清氣不升,濁陰不降,在上則為呃逆、反酸、噯氣等,在中則為腹痛、腹脹、痞滿等,在下則為腸鳴、下利等。故而治療脾胃疾病,首要關鍵在于調(diào)理脾升胃降的功能。又“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脾喜剛燥,胃喜柔潤”“脾為陰臟,脾虛易濕盛;胃為陽腑,胃病多熱盛”,所以脾胃為病,多見濕熱互結,寒熱錯雜之證。半夏瀉心湯則正對以上病機而設,脾胃疾病中用之最廣,如現(xiàn)代疾病中的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結腸炎等。
半夏瀉心湯主治心下痞證,癥見脘腹痞滿,心煩,嘔吐,腸鳴,下利,口苦,舌苔黃白而膩者。其方藥組成及服法: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干姜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劑。功效:辛開苦降,散結消痞,泄熱補虛。方解:方中半夏、干姜二藥具辛溫之性,能散結消痞;黃芩、黃連苦能降泄,燥濕清熱;人參、甘草、大棗藥性甘平,補脾益胃。方中半夏、干姜為辛開藥組,黃連、黃芩為苦降藥組,人參、甘草、大棗為補虛藥組,全方配伍特點為寒熱并用,補瀉兼施。方中半夏配黃連為調(diào)胃腸、理氣機、和陰陽的最基本配伍。半夏辛溫,善化痰散結,和胃降逆。黃連苦寒,善清熱燥濕,調(diào)胃厚腸。兩藥配伍,用半夏之辛溫,開壅結之痰濕,以黃連之苦降,清痰濕之熱結。兩藥合用,辛開苦降,疏理氣機,調(diào)和胃腸,寒溫并施,清熱無礙祛濕,燥濕又無礙清熱,具相輔相使之妙,有散寒清熱、和胃降逆、開郁散結之功。一陽一陰,一溫一寒,是調(diào)和胃腸、協(xié)理陰陽、疏理氣機最經(jīng)典的藥對。
之,取其減毒之意。半夏在《傷寒論》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功用:嘔者用半夏?!秱摗贩胶蠖嘧⒂小皣I者加半夏”,可見半夏為降逆止嘔之良藥。滌痰化飲?!秱摗分袑τ谔碉嬛C,多用半夏以滌痰化飲,如心下支飲、心下痞、溢飲、頭眩,眩悸等證,多用半夏以滌痰化飲,取“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意。心下痞證用半夏。張仲景對于心下痞證,多用半夏瀉心湯及類方加減治療,可知半夏為治療心下痞證之主藥。散結消痞用半夏。對于胸中、心下之熱結,張仲景多用半夏加減而消痞散結,如小陷胸湯、瓜蔞薤白類方等。半夏在臨床中的配伍也有很多,簡要歸納如下:①半夏配生姜,常用于和胃止嘔(寒證),如小半夏湯。半夏配干姜,常用于溫肺化飲,如小青龍湯。半夏配黃連,常用于辛開苦降,散結除痞,如半夏瀉心湯。半夏配麥冬,常用于火逆上氣,咽喉不利,如麥門冬湯。半夏配茯苓,常用于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如二陳湯。半夏配厚樸,常用于行氣散結,降逆化痰,如半夏厚樸湯。半夏之用,有化痰降逆之能,善化各種痰證。陳寶貴教授在臨證中治療脾胃疾病,凡遇胃脹不舒、呃逆、噯氣、反酸等胃氣不降或胃氣上逆證,多喜用半夏,一般熱證加黃連,寒證加干姜。此外,痰濕為患者,也多用半夏,寒痰者以二陳湯加減為主,熱痰者以黃連溫膽湯加減為主。心中煩用黃連,如心中煩,不得臥的黃連阿膠湯,方中用黃連清心火。清熱止痢用黃連,如葛根苓連湯中用黃連清腸中之熱邪。心下熱痞,如治療痰熱互結的小陷胸湯即用黃連清心下之熱,又如瀉心湯類方中用黃連清心下之熱(胃)。《本草思辨錄》云:“黃連之用,見于仲圣方者,黃連阿膠湯、瀉心湯,治心也;五瀉心湯、黃連湯、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治胃也;黃連湯,治脾也;烏梅丸,治肝也;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治腸也。其制劑之道,或配以大黃、芍藥之泄,或配以半夏、栝蔞實之宣,或配以干姜、附子之溫,或配以阿膠、雞子黃之濡,或配以人參、甘草之補,因證制宜,所以能收苦燥之益而無苦燥之弊也?!边@段文字對仲景黃連之用進行了很好的解釋,值得借鑒??梢?,黃連之用,在于如何臨證巧妙配伍。歷代醫(yī)家也對黃連的配伍做了很好的補充,簡要總結如下:黃連配半夏,常用于和胃降逆,散結消痞,如半夏瀉心湯。黃連配阿膠,常用于養(yǎng)陰清熱,如黃連阿膠湯。黃連配干姜,寒溫并用,陰陽并調(diào),如干姜黃連黃苓人參湯。黃連配白頭翁,常用于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如白頭翁湯。黃連配葛根,常用于解肌清熱,解毒止痢,如葛根苓連湯。黃連配烏梅,為酸苦并用,常用于泄熱除煩,如烏梅丸。黃連配肉桂,常用于交通心腎,如交泰丸。黃連配吳茱萸,常用于辛開苦降,瀉肝和胃,如左金丸。黃連配細辛,以寒治熱,常用于反佐,如兼金散。黃連配地榆,常用于燥濕止痢,收斂止血,如地榆丸。黃連臨證中運用很多,使用得當可治愈很多疑難疾病。黃連性苦寒,善清心、肝、胃、大腸之火,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我在臨證中遇上焦熱盛,心肝火熱,胃中實火,大腸濕熱,熱毒下痢,陰虛火旺,濕熱諸疾,熱毒瘡瘍等,皆用黃連以清熱,一般實火者用量大,虛熱者用量小。二、瀉心湯類方簡析1.生姜瀉心湯主治胃中不和,心下痞滿,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痢。方藥組成:生姜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干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本方為半夏瀉心湯減干姜之量,加生姜而成。病機特點是在半夏瀉心湯證的基礎上夾有食滯,脅下有水氣。甘草瀉心湯主治胃虛氣逆,下痢,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方藥組成: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干姜三兩。本方為半夏瀉心湯加甘草一兩而成。病機特點和半夏瀉心湯基本相同,但脾虛較甚。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治心下痞滿,疼痛,食入即吐者。方藥組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本方為半夏瀉心湯去半夏、甘草、大棗,增黃連二兩而成。病機特點為熱重于半夏瀉心湯。附子瀉心湯主治脘腹痞滿,惡寒,汗出。方藥組成: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病機特點為心下熱痞兼表陽虛。5.黃連湯主治胃脘痞滿,或脹而痛,嘔吐,口苦,舌苔黃白膩。方藥組成: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干姜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本方為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增黃連,加桂枝而成。病機特點為上熱下寒。旋覆代赭湯主治胃脘痞滿,呃逆氣滯,噫氣不除。方藥組成: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代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辛集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階段考試語文試題
- 干冰加水物理課件
- 獻縣第一中學語文復習每日悅讀4
-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I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咸陽武功縣普集高級中學2025年高三高考模擬訓練評估卷(4)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安全用電小知識小學生
- 陜西漢中市漢臺區(qū)縣2025年高三下學期專項練習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五校2025年高三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數(shù)學試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A卷)含解析
-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NB∕T 47020~47027-2012 壓力容器法蘭
- SYT 7628-2021 油氣田及管道工程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PDF解密
- 在線網(wǎng)課知慧《貴州省情(貴州理工學院)》單元測試考核答案
- MOOC 概率統(tǒng)計-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語文真題【帶答案】
- 2024年低壓開關柜市場前景分析:我國低壓開關柜市場規(guī)模約為28億元
- 2024浙江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管理類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遼寧省沈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監(jiān)測英語試題(含答案)
- 核磁移機方案
- 第5課《黃河頌》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酒店升級改造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