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烷烴(全面剖析)_第1頁
有機化學-烷烴(全面剖析)_第2頁
有機化學-烷烴(全面剖析)_第3頁
有機化學-烷烴(全面剖析)_第4頁
有機化學-烷烴(全面剖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烷烴

(Alkanes)7了解烷烴的來源和用途。1掌握烷烴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及命名方法;2掌握烷烴的結構及雜化軌道理論;4理解烷烴的物理性質;5掌握烷烴的化性及自由基取代反應歷程;6掌握烷烴的制備方法;教學要點:3掌握楔型式、鋸架式、紐曼式等幾種表示構型和構象的方法;一、烷烴的同系列第一節(jié)烷烴的同系列及同分異構現(xiàn)象

烴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根據(jù)烴分子中碳原子間連接方式可分為:烴開鏈烴飽和烴:烷烴不飽和烴:烯烴炔烴脂環(huán)烴芳香烴環(huán)狀烴(脂肪烴)烷完全飽和烷烴(alkane)飽和烴(saturatedhydrocarbon)CH4methaneC2H6ethaneC3H8propaneC4H10butaneC5H12pentaneC6H14hexaneC7H16heptaneC8H18octaneC9H20nonaneC10H22decaneC11H24undecaneC12H26dodecane烷烴中只含有C-C單鍵和C-H

鍵。烷烴的通式CnH2n+2同系列(homologousseries):同一個通式結構相似,化學性質也相似,物理性質隨碳數(shù)的增加有規(guī)律地變化的化合物系列。同系物(homologs)

: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稱同系物系列差:CH2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但反應速率往往有較大的差異;物理性質一般隨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而呈現(xiàn)規(guī)律性變化。同系列中的第一個化合物往往具有明顯的特性。二、烷烴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1、同分異構體構造異構體(constitutionalisomers):分子式相同,而構造不同的異構體。構造:指分子中原子互相連接的方式和次序。2、烷烴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C6H14為例)烷烴的同分異構是由于碳干構造不同而產(chǎn)生的,又稱碳干異構。③再寫少二個C原子的直鏈,把這二個C作為二個支鏈或當作一個支鏈(乙基),分別取代氫原子。不重復的只能寫出5個。同3

4

同2同2

5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①寫出此烷烴的最長直鏈式。

C-C-C-C-C-C

1.②

再寫少一個C原子的直鏈,把那個C作為支鏈,依次取代直鏈上各個碳原子的氫。C-C-C-C-CC-C-C-C-CC-C-C-C-CCCC同1

2

3同33、烷烴構造式的書寫方法

構造式CH3-CH2-CH2-CH2-CH2-CH3CH3-C-CH2-CH3CH3CH3簡式CH3CH2CH2CH2CH2CH3或CH3(CH2)4CH3(CH3)3CCH2CH3鍵線式碳干式C-C-C-C-C-CC-C-C-CCC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目的增加,同分異構體的數(shù)目也增加。碳原子數(shù)45710111520異構體數(shù)239751594347366319三、碳原子和氫原子的類型將飽和碳原子分為伯、仲、叔、季四種類型

伯碳原子(一級碳原子)與一個碳原子相連1°仲碳原子(二級碳原子)與二個碳原子相連2°叔碳原子(三級碳原子)與三個碳原子相連3°季碳原子(四級碳原子)與四個碳原子相連4°伯氫(1°H):伯碳上的H仲氫(2°H):仲碳上的H叔氫(3°H):叔碳上的H不同類型的氫反應活性不一樣CH3-C-CH2-CH-CH3CH3CH3CH3一、普通命名法第二節(jié)烷烴的命名法

1.直鏈的烷烴(沒有支鏈)叫做“正某烷”。1-10個碳的烷烴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10以后用大寫數(shù)字表示,十一、十二、……。2.含支鏈的烷烴為區(qū)別異構體,用“正(normal,n-)”(直鏈)、“異(iso,i-)”(一末端有兩個甲基)、“新(neo)”(季碳)等詞頭表示。CH3-CH2-CH2-CH2-CH2-CH3CH3-C-CH2-CH3CH3CH3正己烷(n-hexane)CH3-C-CH2-CH2-CH3CH3異己烷(i-hexane)新己烷(neohexane)烷基:烷烴從形式上消除一個氫原子而余下的基團?!盎?-“一價”烷基的通式:CnH2n+1-,也可用R-二、烷基t-Bu-(CH3)3C-叔丁基s-Bu-CH3CH2CH(CH3)-仲丁基i-Bu-(CH3)2CHCH2-異丁基n-Bu-CH3CH2CH2CH2-丁基i-Pr-(CH3)2CH-異丙基n-Pr-CH3CH2CH2-丙基Et-CH3CH2-乙基Me-CH3-甲基tert-butylsec-butylisobutyln-butyli-propyln-propylethylmethyl常見的烷基1.烷基的命名英文中把詞尾“-ane”改為“-yl”2.亞基結構:①兩個價集中在一個的原子上時,一般不要定位。②兩個價分別在不同的原子上時,一定要求定位,定位數(shù)放在基名之前。3.三價的烷基叫次基,限于三個價集中在一個原子上的結構。CH2CHCH3C(CH3)2亞甲基亞乙基亞異丙基CH2CH21,2-亞乙基CH2CH2CH21,3-亞丙基CH次甲基C-CH3次乙基三、系統(tǒng)命名法參考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命名原則,并結合我國的文字特點于1960年制定,1980年由中國化學會加以增減修訂的《有機化學命名原則》1.選主鏈:選最長的、取代基最多的碳鏈作主鏈。CH3-CH2-CH-CH2-CH3CH-CH3CH32.編號:從離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編號,并滿足最低

系列原則。CH3-CH-CH2-CH-CH2-CH2-CH2-CH-CH3CH2-CH3CH3CH3123456789987654321取代基位次:2,4,8取代基位次:2,6,8CH3-CH-CH2-CH-CH2-CH2-CH2-CH-CH3CH2-CH3CH3CH31234567892,8-二甲基-4-乙基壬烷取代基名稱取代基位次連字線母體名稱2,5-二甲基-4-異丙基庚烷系統(tǒng)命名法IUPAC4-ethyl-2,8-dimethylnonane4-isopropyl-2,5-dimethylheptaneditritetra相同的取代基合并起來,用二、三、四等表示,位次間的數(shù)字(阿拉伯數(shù)字)用“,”隔開。3.書寫若主鏈上有幾種取代基時,應按“次序規(guī)則”,較優(yōu)基團后列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戊基異丙基新戊基仲丁基叔丁基異戊基列在后面的是較優(yōu)基團-CH2-CH-CH3CH3-CH-CH3CH3-CH2-CH2-CH-CH3CH3一、C原子的四面體概念

第三節(jié)烷烴的構型構型(Configuration):具有一定構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間的排列狀況。Van’tHoff和LeBel分別提出碳四面體概念。凱庫勒模型(球棒模型)斯陶特模型(比例模型)CH4二、碳原子的sp3雜化C原子基態(tài)電子排布:有2個未成對電子,應該是二價的,但碳原子實際上是四價的.2s軌道的能量與2p較接近,2s上的1個電子可以激發(fā)到2pz空軌道上。激發(fā)態(tài)的碳原子有4個單電子,但軌道能量不等。雜化形成4個能量相等的新軌道sp3軌道激發(fā)雜化sp3軌道示意圖具有更強的方向性,能更有效地與別的原子軌道重疊形成穩(wěn)定的化學鍵。每個sp3軌道,各含1/4s成份3/4p成份。sp3軌道的空間取向是指向正四面體的頂點。sp3軌道夾角是109°28′,使四個鍵角之間盡可能的遠離。三、烷烴分子的形成+sp3ssp3-s++6+sp3sp3-sp3sp3σ鍵:沿鍵軸旋轉,它的形狀和位相符號不變。特點:①電子云沿鍵軸近似于圓柱形對稱分布。②成鍵的兩個原子可以圍繞鍵軸旋轉,而不影響電子云的分布。C-H:sp3-sC-C:sp3-sp3如正戊烷的碳鏈可以有下列幾種形式:四、分子立體結構的表示方法楔形透視式實線:在紙平面上的鍵虛線:伸向紙平面后方的鍵楔形線:伸向紙平面前方的鍵鋸架透視式所有鍵均用實線表示紐曼投影式把分子的凱庫勒模型放在紙面上,沿C-C鍵的軸線投影,以表示前面的碳原子及其鍵,以表示后面的碳原子及其鍵。HHHHHHHHHHHH一、乙烷的構象

第四節(jié)烷烴的構象構象(Conformation):分子通過單鍵旋轉,形成各原子或原子團的空間排布。交叉式重疊式凱庫勒模型鋸架透視式紐曼式凱庫勒模型HHHHHHHHHHHH兩面角(扭轉角)f單鍵旋轉時,相鄰碳上的其他鍵會交叉成一定的角度ff為0°時的構象為重疊式構象f為60°時的構象為交叉式構象f為0~60°時的構象為扭曲式構象289227249306非鍵合的兩原子接近到相當于范氏半徑之和時,二者間以弱的引力相互作用,體系能量較低;如果接近到這一距離以內,斥力就會急劇增大,體系能量升高。重疊式的能量大于交叉式能量。(pm)12.5kJ/mol位能0°60°120°旋轉度數(shù)乙烷分子的位能曲線圖乙烷的構象的穩(wěn)定性:交叉式>重疊式交叉式轉變?yōu)橹丿B式,需吸收12.5kJ/mol的能量。室溫時分子的熱運動可產(chǎn)生83.6kJ/mol的能量,在常溫下各種構象之間迅速互變。二、正丁烷的構象60°120°240°180°300°300°360°ⅠⅡⅢⅣⅤⅥⅦE1:14.6kJ/molE2:3.3-3.7kJ/molE3:18.4-25.5kJ/mol位能旋轉度數(shù)0°60°120°180°240°300°360°ⅠⅡⅢⅣⅤⅥⅦE1E2E3穩(wěn)定性順序為:對位交叉>鄰位交叉>部分重疊>全重疊分子總是傾向于以穩(wěn)定的構象形式存在。在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種構象在整個構象中所占的比例稱為構象分布。15%15%70%構象分布當正烷烴碳原子數(shù)增加時,盡管構象也隨之更復雜,但仍然主要以對位交叉式構象狀態(tài)存在。所以直鏈烷烴絕大多數(shù)是鋸齒形的。如正戊烷主要以第1種構象形式存在,第3種為全重疊構象,最不穩(wěn)定。第五節(jié)烷烴的物理性質1.物質狀態(tài):

1-4個C原子的烷烴為氣體;5-16個C的烷烴為液體;17以上C原子的烷烴為固體2.沸點(b.p.):

①直鏈烷烴:隨著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規(guī)律地升高。②支鏈烷烴:相同C原子的烷烴,支鏈愈多沸點愈低。(支鏈多,分子不易接近)沸點的高低與分子間引力有關,引力,則沸點。3.熔點(m.p.):

隨著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②偶數(shù)碳烷烴比奇數(shù)碳烷烴的熔點高。③同數(shù)碳的烷烴,結構對稱的分子熔點高。即新>正>異CH3-CH2-CH2-CH2-CH3CH3-C-CH3CH3CH3CH3-CH-CH2-CH3CH3b.p.36.1℃27.9℃9.5℃m.p.-129.7℃-159.9℃-16.6℃4.相對密度:

直鏈烷烴的密度隨著分子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大,但比水輕(0.424-0.780)。5.溶解度:

烷烴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機溶劑,在非極性溶劑(如烴類)中的溶解度比在極性有機溶劑(如乙醇)中大。由于烷烴比水輕又不溶于水,因此,在開采石油時可以采取注水的方法多開采?!跋嗨葡嗳堋钡慕?jīng)驗溶解規(guī)律:結構相似或極性大小相近的化合物可以彼此互溶。第六節(jié)烷烴的化學性質烷烴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常溫下,烷烴與強酸、強堿、強氧化劑、強還原劑等都不易起反應。烷烴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的主要原因:(C-C鍵能為345.6kJ/mol;C-H鍵能為415.3kJ/mol)

C-C及C-Hs鍵較牢固(鍵能較大)。烷烴為非極性分子,一般條件下試劑不易進攻。

烷烴的穩(wěn)定性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如光、高溫或催化劑的影響下)也可以發(fā)生某些反應。一.烷烴的氧化燃燒熱:純粹烷烴完全燃燒放出的熱稱為燃燒熱結論:烷烴異構體中,直鏈烷烴的燃燒熱最大,支鏈越多,燃燒熱越小。每增加一個CH2,燃燒熱平均增加659kJ·mol-1。1.燃燒:2.部分氧化:烷烴在適當?shù)臈l件下,可以與氧發(fā)生部分氧化,生成各種含氧化合物—醇、醛、酮、和羧酸。R-CH2-CH2-R/

R-COOH+R/-COOH+其它酸O2+MnO2107~110℃高級脂肪酸二.熱裂反應熱裂:把烷烴在沒有氧的條件下加熱到400℃以上,使C-C鍵和C-H鍵斷裂,生成較小的分子的過程。產(chǎn)生較小的游離基游離基可以互相結合成烷烴:或一個游離基轉移一個氫原子給另一個游離基,產(chǎn)生1個烷烴和烯烴:CH3-CH-CH2HH·

CH3+·

CH2CH3·

CH3+·

CH3CH3-CH3·

CH3+·

CH2CH2HCH4+CH2CH2催化熱裂:使用催化劑(如鉑、硅酸鋁、氧化鋁)來促使裂解反應在較低的溫度和壓力下進行。CH3-CH=CH2三.鹵代反應鹵代反應: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團被鹵原子取代的反應+

X2CX+HXCH烷烴和鹵素(Cl2、Br2)在暗處不發(fā)生反應,但在紫外光漫射或高溫下,易發(fā)生反應甚至引起爆炸。工業(yè)上把生成的4種產(chǎn)物的混合物作為溶劑使用400℃,甲烷:氯=0.263:1,四氯化碳。400~450℃,甲烷:氯氣=10:1,一氯甲烷;烷烴的鹵代反應常指氯代和溴代。鹵素對烷烴進行鹵代的相對活性:F2>Cl2>Br2>I2氟與烷烴反應非常激烈,發(fā)生爆炸性的反應:用惰性氣體稀釋,并在低壓下進行碘與烷烴反應很難直接進行:碳鏈較長的烷烴進行鹵代時,產(chǎn)物復雜。如:CH3CH2CH3Cl2光,25℃奪取1°H奪取2°HCH3CH2CH2ClCH3-CH-CH3ClCH3CH2CH3Br2光,25℃奪取1°H奪取2°HCH3CH2CH2BrCH3-CH-CH3Br45%55%3%97%決定烷烴一鹵代產(chǎn)物的相對產(chǎn)率的因素:(1)機率因數(shù):一級氫和二級氫被取代的機率因數(shù)(2)氫的活潑性:三級氫>二級氫>一級氫。(3)鹵素的活潑性:氯的活潑性較大,但選擇性較差,受機率影響較大;溴的活潑性較小,但選擇性較強,受機率影響較小。實驗結果表明,叔、仲、伯氫在室溫時氯代的相對活性為5:4:1.CH3CH2CH2CH3Cl2光,25℃CH3CH2CH2CH2ClCH3-CH-CH2-CH3Cl+(A)(B)A的得率:3/(3+8)*100%=27%B的得率:8/(3+8)*100%=72%在溴代反應中,叔、仲、伯氫的相對活性為1600:82:1.一、甲烷的氯代反應歷程

第七節(jié)烷烴的鹵代反應的歷程反應歷程(也稱反應機理)是指反應物到產(chǎn)物經(jīng)過的途徑和過程。是根據(jù)大量實驗事實作出的理論假設。4.氧氣的存在,能延緩反應的發(fā)生。實驗表明:1.甲烷與氯氣在室溫和黑暗下不發(fā)生反應;2.在紫外光照射或溫度高于250℃時,反應立即發(fā)生;3.光引發(fā)反應時,即使1個光子,也能產(chǎn)生許多分子的鹵代產(chǎn)物;自由基取代歷程(鏈的引發(fā)、鏈的傳遞、鏈的終止)鏈的引發(fā)鏈的傳遞............鏈的終止大約一個引發(fā)的Cl·可以使這個鏈的增長平均進行5000次循環(huán)。甲烷鹵代機理的循環(huán)表達式如果體系中存在少量的氧,則氧與甲基游離基生成了新的游離基:一種物質,即使只有少量存在,就能使反應減慢或停止的稱為抑制劑(inhibitor)。加入少量抑制劑對反應的抑制作用是鏈反應的一個特征。二、鹵素對甲烷的相對反應活性反應活性:F2>Cl2>Br2>I2氟化反應難以控制。碘化反應一般不用。氯化比溴化反應快5萬倍??蓮姆磻獰帷鱄R來衡量反應進行的難易、快慢。但有例外。如:實驗表明,若要使這一反應發(fā)生,須供給16.7kJ·mol-1?;罨?E活):為了使反應發(fā)生而必須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反應所需活化能越小,反應活性越大。故反應活性:氯>溴>碘。解離能:1mol烷烴被奪取1個氫原子后形成游離基所需要的能量。鍵離解能(kJ/mol)乙基游離基丙基游離基甲基游離基異丙基游離基叔丁基游離基CH3-H·CH3+H·435.1CH3CH3·CH2CH3+H·410CH3CH2CH3·CH2CH2CH3+H·410CH3CHCH3CH3CHCH3+H·397.5·H(CH3)3C-H(CH3)3C·+H·380.7三、烷烴對鹵代反應的相對活性與烷基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形成自由基的能量越小,這種自由基越穩(wěn)定,故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次序為:3°>2°>1°>CH3·一般講,越穩(wěn)定的自由基越容易生成,其反應速率也越快。在許多有自由基生成的反應中,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支配著反應的取向和活性。自由基的結構:碳原子為SP2雜化,為平面型。C-RRR·CH3-C-CH3CH3·CH3-CH-CH3HCH4·CH3CH3CH3·CH2CH3CH3-CH-CH3·CH3-C-CH3HCH3△H/kJ·mol-1≈≈≈≈435410397381第八節(jié)過渡態(tài)理論(3)舊鍵未完全斷開,新鍵未完全形成。過渡態(tài)的特點:(1)能量高;(2)極不穩(wěn)定,不能分離得到;根據(jù)分子運動論,要使兩種分離的分子之間發(fā)生反應,分子間一定要發(fā)生碰撞,但只有具有足夠的能量(并有適當取向)的分子碰撞才能有效地反應,這種分子叫做活化分子?;罨?E活):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與反應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過渡態(tài)與反應物的內能差?;罨芨撸磻y于進行。一般通過溫度和反應速度的關系由實驗測得。反應熱(△H):產(chǎn)物與反應物的焓變,近似等于內能差??梢詮姆磻墟I能的改變近似的計算。決定反應速度的是活化能(E活)即能壘高度,而不是兩個能谷的高度差(△H)。即使反應放熱,反應仍需一定的活化能。如:甲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