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葛崗鄉(xiāng)第三中學2022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開封市葛崗鄉(xiāng)第三中學2022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開封市葛崗鄉(xiāng)第三中學2022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開封市葛崗鄉(xiāng)第三中學2022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開封市葛崗鄉(xiāng)第三中學2022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開封市葛崗鄉(xiāng)第三中學2022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現(xiàn)代文閱讀(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10分)地圖上的長城唐曉峰長城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態(tài),也不是人類的聚落、交通線,但無論是畫人文政治地圖,還是畫環(huán)境資源地圖,都要習慣地標上它??磥?,長城已成為中國“底圖”上的一樣“基本”的東西。中國人畫長城的“習慣”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翻檢一下古代的地圖,發(fā)現(xiàn)宋代的一幅《華夷圖》上已經有了長城?!度A夷圖》是刻在一塊石版(現(xiàn)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上的,石版的另一面還刻有一幅《禹跡圖》。兩幅圖為同一年所刻。奇怪的是,《華夷圖》是倒刻,即頭朝下的。兩幅圖面貌很不一樣,河流、海洋的畫法大為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來源?!队碹E圖》上沒有長城,《華夷圖》上則不但華北有長城,西部居延也有長城(這是漢長城的一段),符號取城墻上的垛口狀,一看就明白?!度A夷圖》是現(xiàn)在所見最早的標有長城的全國地圖之一。有學者推測,《華夷圖》很可能是根據唐代賈耽的《海內華夷圖》繪制的,但賈耽的《海內華夷圖》早已失傳,上面有沒有長城,已無法確知。在今日尚存的其他宋代全國地圖上,大多也畫長城,如《歷代地理指掌圖》,包含40多幅,幾乎張張畫有長城??磥恚貓D上畫長城的做法,至少在宋代就已經定型了。宋代并不是一個修建長城或利用長城進行防御的朝代,但宋人的地圖上卻普遍出現(xiàn)長城,這說明什么?長城是一個人類遺跡,綿延甚遠,跨越巨大空間;地理表現(xiàn)直觀而強烈,繪制地圖的人幾乎無法回避它,這可能是地圖上出現(xiàn)長城的基本原因。對前朝留下的老長城,宋人時有感慨,“三朝幸望人傾禱,壽與長城俱老”(吳則禮《絳都春》)。又說:“胡馬長驅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保S中輔《念奴嬌》)宋人面對老長城,又不僅僅是懷古,北方“胡馬”(女真人)威脅猶在,兩宮(徽、欽二宗)幽陷未安,宋人希望長城“活”起來,以限胡馬而雪破國之恨。據說南宋選德殿御座后金漆大屏的背上也有一幅《華夷圖》,上面如果也繪有長城,則其意義之大就更加客觀了。傳世的金朝《陜西五路之圖》及后來之明清各朝的地圖都有長城者,漸成一種不易的傳統(tǒng)。長城的軍事地理作用在中國歷史中時興時滅,有些王朝沒有修筑也沒有使用過長城,但有關長城的知識、議論,借助長城而抒發(fā)的對北方邊塞的情感,如同長城的遺跡一樣,從沒有消失。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城一直活在中國人的心頭。從地圖的技術角度說,長城的走向比山脈清晰,比河流穩(wěn)定,是難得的地理坐標。清康熙皇帝推進實測地圖的編制,首次實驗性測量就是邀法國人白晉從京師北部長城地帶開始的。在沒有戰(zhàn)爭的和平時代,人們發(fā)現(xiàn)長城蜿蜒的身軀與起伏的山脈結合得如此完美,這樣一個窮極視野尚不能盡收的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在地圖上不表現(xiàn)是一個缺憾。中國人繪制的地圖上有長城,就連美國人繪制的中國地圖,也要插上長城的“小像”??梢婇L城在人們心中所占據的地位。

(節(jié)錄自《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02.5)9、下列表述,與原文內容相一致的兩項是(

)(

)(5分)A.翻檢古代地圖發(fā)現(xiàn),中國人在地圖上畫長城的習慣源于宋代的《華夷圖》。B.《華夷圖》與《禹跡圖》雖同刻于1136年,但估計兩者的來源并不相同。C.在宋代的全國地圖上大多有長城,可見在地圖標畫長城的做法定型于宋代。D.南宋選德殿御座后金漆大屏的背上也有一幅《華夷圖》,更具有重大意義。E.自秦漢以后,長城已經失去其軍事地理作用,但它的價值并未因此而消失。F.長城不僅是一處人類遺跡和一種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性的文化遺產。10、長城對于宋人,有什么特殊的意義?(2分)

11、分點概述長城成為中國“底圖”上的一樣“基本”東西的原因。(3分)答:

參考答案:9、BF(5分)(B.見“兩幅圖為同一年所刻……可能有不同的來源”。F.見“不但中國人繪制的地圖上有長城,就連美國人編制的中國地圖,也要畫上長城的‘小像’”。A.《華夷圖》應是“現(xiàn)在所見”最早的標有長城的地圖,并不能確定畫長城“源于宋代的《華夷圖》”。C.原文只是說“看來……至少在宋代就已經定型”,并沒有確鑿“定型于宋代”。D.原文說“上面如果也繪有長城”,才具有重大意義。E.原文并沒有說“秦漢以后,長城已經失去其軍事地理作用”,相反,原文說:“長城的軍事地理作用在中國歷史中時興時滅”。)10、寄托了宋人希望洗雪破國之恨的思想感情。(2分)11、①長城的難得的地理坐標,是地圖繪制技術上的需要。

②長城是中國人抒發(fā)一種民族情感的特殊寄托物。

③長城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極為壯觀的文化景觀。[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二點得2分,答對三點得3分。]

略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19分)鄉(xiāng)村的風許俊文風是鄉(xiāng)村的魂。它不喜歡老是待在一個地方,到處游蕩著,時南時北,忽東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覺到鄉(xiāng)村的呼吸。每次從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個迎接我的便是風。我們雖然好多年沒見面了,但它一點兒也不生分,先是用頑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頭發(fā)撥弄亂,再在我干凈的皮鞋和西服上,隨意撒些塵土與細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風就像一只搖頭擺尾的小花狗,當我剛從汽車上走下來,視覺還沒來得及舒展開,它就從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氣味,親親熱熱地撲過來,伸出溫軟的小舌頭,一下一下舔我的手與腳踝,你趕也趕不走。如果是秋天,風里便有了果實發(fā)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個去鎮(zhèn)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灑了一路,惹人隱隱地有些陶醉。因為風的緣故,鄉(xiāng)村里許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種詩意。你瞧,那晚風中的炊煙,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懸腕揮就的狂草,云煙亂舞,該虛的地方虛,該實的地方實,那是我們在絹和紙上無法做到的,可謂真正的“天書”了。蓮蕩也是。一陣風吹過去,一陣風又吹過來,滿蕩田田的蓮葉便亂了。然而,亂是亂了,但卻亂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說不清??磥磉@世界上的許多事情,就像這風中的“亂荷”,有一種不觸動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觀,可以賞,但你卻沒有風的能耐,把好端端的東西破壞了,還居然翻出新意。還有秋風中的那些樹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經不住風的手輕輕地搖晃,三搖兩搖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還是古人高明,他們面對這樣的凋零景象,只用“刪繁就簡三秋樹”七個字,就把很復雜的意思表達出來。隨著黃葉隨風飄逝,樹上那些平時看不見的鳥巢,一個一個都露了出來,遠遠看去,恰似一個個黑色的音符掛在枝柯上……說到風,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從豆村帶回一棵小棗樹,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樹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幾年過去了,并沒有見它有多少長進。我很納悶,就問父親是什么原因。父親看了看周圍的環(huán)境,給出兩個字:缺風。對,缺風。生長在鄉(xiāng)村的樹可不是這樣的。你千萬不要以為風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其實它是樹和莊稼的神靈。一棵得風的樹,就如同一個人得了機遇,東風來了搖一搖,西風來了晃一晃,每搖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處扎一扎,晃著晃著,一棵樹就在風中長高長粗了。父親把這種現(xiàn)象叫作“得風水”。記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黃櫨,據說已經很有些歲數了,可就是長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親制止道,這棵樹雖然長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樹頭能從這凹里躥出來,一旦招了風,不愁它不成材。后來那棵黃櫨居然有了出頭之日,風吹著呼呼地往上躥,一年一個樣,一年又一個樣,如今它已經有合抱粗了,成了我們豆村的一個標志。這大概就是神奇的風使然吧。當然神奇的還有我的父親,盡管歲月的風已經把他的頭發(fā)吹白了,腰吹彎了,甚至連牙齒也吹脫落了,在風中踽踽而行時,須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夠從飄忽不定的風里悟出一點“道”,想必也該知足了。鄉(xiāng)村里的許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樹,一座山,都與風息息相關。春風歸來遍地綠,它們不得不綠;秋風君臨千葉黃,它們不得不黃。在這回黃轉綠的變幻之中,永遠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風。一拔又一拔的風,吹了幾千年,幾萬年,它吹走了許多東西,又吹來了許多東西。莊稼在風中拔節(jié),驢馬在風中友情,鳥雀在風中飛翔,蟋蟀在風中淺唱低吟……q倘若沒有風,這個世界多么沉寂!=14.文中畫線句子所說的“詩意”是通過哪幾幅畫面表現(xiàn)出來的?(6分)"

15.文章描寫鄉(xiāng)村的風,在第四自然段又寫到兩棵樹的成長,有什么用意?(4分)b

16.作者借“鄉(xiāng)村的風”表達了多種情感,請分要點加以概括。(5分)F

17、無形的風在文中被描繪得可見可感。試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兩個自然段中分別舉出一例加以賞析。(6分)

參考答案:14、答案:①風拂炊煙圖

②風吹蓮蕩圖

③風搖樹木圖15、答案:①說明樹的成長離不開。②說明萬物生長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③由樹的成長寫到父親對風的認識,豐富文章內涵。16、答案:①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的鄉(xiāng)村的熱愛。②對給予自己溫情的故鄉(xiāng)的感激。③對樸實而明曉事理的父親的敬愛。④對故鄉(xiāng)純樸的風格人情的贊美。⑤對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17、答案:第二自然段:“用頑皮的小手……”句,運用擬人句,寫出風的輕柔,讓“我”感受到故鄉(xiāng)的溫馨、親切。(舉出“搖頭擺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個去鎮(zhèn)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賞析,均可)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藥是我國的民族瑰寶。隨著醫(yī)源性疾病和藥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觀念的變化以及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相較于毒副作用相對較大的化學藥,中成藥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療效確切、價格相對低廉的特點和優(yōu)勢,逐漸被世界認識并接受。中成藥學優(yōu)勢日益凸顯,中成藥服務發(fā)展迅猛。目前,中藥產業(yè)已經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yōu)勢的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經濟產業(yè)之一。中藥種植業(yè)、中藥制造業(yè)、中藥流通業(yè)構成了完整的經濟產業(yè)鏈。我國每年向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qū)出口大量的中藥材和植物提取物,中醫(yī)藥產業(yè)已成為當前我國增長最快的產業(yè)之一。隨著我國藥品監(jiān)督管理的逐漸規(guī)范,中成藥工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進入較為平穩(wěn)的發(fā)揮階段,銷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6.223.9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7.02%。(摘編自2017年1月16日中國報告網)附圖:材料二: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世界植物藥市場銷售額已超200億美元,而作為中藥起源地的中國,卻無與之相稱的國際地位。2012年在中藥出口品種中,中藥提取物出口額僅為11.3億美元,占中藥出口額的48.5%。中藥材和飲片的出口額為7億美元,僅占出口額的33%。(摘自2013年11月20日中國經濟網)材料三:近年來,我國中藥秘方大量流失,商標在國外屢遭搶注。據統(tǒng)計,我國已有900多種中藥被國外企業(yè)搶先申請專利。中醫(yī)藥如今成了發(fā)達國家的“搖錢樹”,“老祖宗的寶貝”淪為人家碗里的“肥肉”,難道不該警醒嗎?中醫(yī)無國界,技術有歸屬。中醫(yī)藥揚帆起航,走出國門,不能丟掉國際話語權,必須制定相應的國際標準,用法律手段保護好知識產權,筑牢“防火墻”,烙上“中國印”,讓中醫(yī)藥這座寶庫永遠姓“中”。(摘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報》)材料四:2017年初,渾身布滿穴位的針灸銅人,在瑞士日內瓦是為總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國際權威醫(yī)學期刊《內科學年鑒》發(fā)表了中藥治療甲流的臨床研究成果,這兩件事是中醫(yī)藥走向世界的標志事件。在西醫(yī)看來屬“不治之癥”,中醫(yī)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傳奇,中醫(yī)彰顯了其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解決一些西醫(yī)無法解決的難題。中醫(yī)藥在海外蓬勃發(fā)展,中醫(yī)藥目前已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qū),海外建立的中醫(yī)藥中心已有10個。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數據不包括中國)中醫(yī)藥團體有1200多個,目前受過專業(yè)培訓的中醫(yī)針灸師有50多萬名。(摘自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報》)4.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準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表明隨著疾病種類的增加、健康觀念和醫(yī)療模式的轉變,中醫(yī)藥學院憑借自身特點和優(yōu)勢被世界認識并接受,中醫(yī)藥服務業(yè)發(fā)展迅猛。B.材料一顯示,由中藥種植業(yè)、中藥制造業(yè)和中藥流通業(yè)構成的我國中藥產業(y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yōu)勢,是當前我國增長最快的產業(yè)之一。C.材料三表明中藥秘方大量流失,專利被搶先申請,商標遭搶注,國際話語權丟失,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D.材料四指出了中藥治療甲流的成果在國際權威醫(yī)學期刊發(fā)表和針灸銅人在世衛(wèi)總部亮相的意義,這兩件事標志著走出國門的中醫(yī)倍受世界推崇。5.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較合理的一項是(

)A.材料一用圖表直接呈現(xiàn)近年來我國中成藥工業(yè)銷售收入和增長率變化情況,反映我國中成藥工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讓讀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確數據,客觀反映我國中醫(yī)藥發(fā)展的喜和憂,體現(xiàn)了新聞語言的準確性,也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可信度。C.材料四中,同一病癥,西醫(yī)視為“不治之癥”,中醫(yī)卻能上演“妙手回春”的傳奇,彰顯了中醫(yī)的優(yōu)勢,點明了中醫(yī)藥在海外蓬勃發(fā)展的原因。D.材料三中,以“搖錢樹”“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藥秘方、被外國搶先申請的專利和搶注的商標,形象而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遺憾和憤懣。6.根據上述材料,你認為我國中醫(yī)藥發(fā)展的最關鍵問題是什么?為什么?你對解決這一問題有什么建議?請簡要分析。參考答案:4.B

5.AD

6.示例:第一問: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中醫(yī)藥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第二問:只有解決好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發(fā)揮我國中醫(yī)藥自主知識產權優(yōu)勢,才有可能順利地解決相關的國際地位,海外發(fā)展以及經濟利益等問題。第三問:提升法律意識,做好秘方保密工作,利用相關的法律積極注冊,保護知識產權。【4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A項“被世界認識并接受”理解錯誤,原文是“逐漸被世界認識并接受。中成藥學優(yōu)勢日益凸顯”,強調有個逐漸的過程,選項曲解文意。C項“國際話語權丟失”于文無據,無中生有。D項“這兩件事標志著走出國門的中醫(yī)倍受世界推崇”分析錯誤,原文內容是“這兩件事是中醫(yī)藥走向世界的標志事件”并非選項所說“備受世界推崇”,夸大其意義了。故選B?!?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解答這類體的方法是:①解讀標題,確定文體;②快速通讀全篇,抓住中心句關鍵句理清全文結構;③認真品讀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觀點態(tài)度評價;④細致咀嚼重要語句,總結文章手法技巧;⑥將選項與原文對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項,“喜和憂”錯,只是客觀表達,并沒識記突出“喜和憂”;C項,“彰顯了中醫(yī)的優(yōu)勢,點明了中醫(yī)藥在海外蓬勃發(fā)展的原因”錯誤,“中醫(yī)卻能上演‘妙手回春’的傳奇”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選AD?!?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基本能力。答題前先審題,你認為我國中醫(yī)藥發(fā)展的最關鍵問題是什么?為什么?你對解決這一問題有什么建議?這是三個問題,第一問要回答影響我國中醫(yī)藥發(fā)展最關鍵的問題,第二個回答原因,第三問要回答解決問題的辦法。通讀全文,材料三最后一段中醫(yī)無國界,技術有歸屬;中醫(yī)藥揚帆起航,走出國門,不能丟掉國際話語權,必須制定相應的國際標準,用法律手段保護好知識產權,筑牢“防火墻”,烙上“中國印”,讓中醫(yī)藥這座寶庫永遠姓“中”,表明問題的關鍵是中醫(yī)藥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因為有了知識產權才有知識的歸屬權,才有話語權,中醫(yī)藥才能走出國門。解決問題的建議,從出現(xiàn)問題的角度深思,國人法律意識淡薄,不能及時注冊,保密工作不到位,導致秘方流失,針對這樣的一些現(xiàn)狀提出具體的建議即可?!军c睛】新聞調查提建議、談看法的題目一般是對文章的內容的概括,不是針對此現(xiàn)象信馬由韁,海闊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內容不相關或相悖的觀點,而是對文中相關的專家的觀點的概括和總結。同時注意介紹的一些成功的案例會存在的問題,成功的地方堅持,存在的問題要避免。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

晁錯,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錯為太子家令。是時匈奴強,數寇邊,上發(fā)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由是遷中大夫。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孝文雖不盡聽,然奇其材。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法令多所更定。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喧嘩。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备冈唬骸皠⑹习惨?,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后十余日,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上問袁盎曰:“今吳、楚反,于公意何如?”對曰:“不足憂也,今破矣?!鄙蠁栐唬骸坝嫲渤觯俊卑粚υ唬骸皡?、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fā)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鄙夏涣季?。后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為將。還,見上。上問曰:“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為反數十歲矣,發(fā)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不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復言矣。”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之,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劃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庇谑蔷暗坂叭婚L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節(jié)選自《漢書》)

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不忍見禍逮身逮:及,殃及。

B.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適:通“謫”,貶謫。

C.紿載行市紿:欺騙。

D.吾亦恨之恨:痛恨。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4組,全都屬于晁錯死因的一組是(

①錯為人峭直刻深②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③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④劉氏安矣,而晁氏危⑤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⑥獨有斬錯……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A.晁錯才學出眾,為人嚴峻剛直,因而受到文、景兩代皇帝的器重,許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見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錯在文帝時就進言主張削弱諸侯,還就更定法令等事數十次上書,文帝雖然沒有完全采納他的意見,但很賞識他的才干。

C.晁錯得到景帝信任,終于達到削弱諸侯的目的,不料卻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維護了朝廷的利益卻使自己遭到殺身之禍。D.漢景帝聽信袁盎的話錯殺了晁錯,其危害是不但替諸侯報了仇,還從此堵住了忠臣直言進諫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7、翻譯上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0分)

①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計劃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4.D(“恨”在句中是遺憾的意思)

5.C(①②④不是晁錯死因:①是晁錯為人的特點,②是漢文帝時的事,不是漢景帝時的,④是晁錯父親的話)

6、C(“終于達到削弱諸侯的目的”等說法不符合文意)參考譯文:晁錯是潁川人,憑著文學才能擔任太常掌故,他為人嚴峻剛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時候匈奴強大,屢次騷擾邊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錯上書就戰(zhàn)事發(fā)表意見,漢文帝很賞識他。后來命令有關負責官員舉薦賢良文學士,晁錯在人選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錯又進言議論應該削弱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書三十篇。漢文帝雖然沒有完全聽從他的意見,但是認為他是個奇材。當時,太子認為晁錯的計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歡晁錯。漢景帝即位,讓晁錯任內史。許多法令都(按照晁錯的意見)更改修定。晁錯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請(查究)諸侯的罪過,削減他們支系親屬的封地。晁錯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諸侯一片嘩然。晁錯的父親得知此事,從潁川趕來,對晁錯說:“皇上剛即位,你當權處理政務,侵害剝奪諸侯利益,疏遠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許多責難怨恨,你為的是什么呢?”晁錯說:“本該如此。不這樣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寧。”晁錯的父親說:“劉家安寧了,可是晁家就危險了,我離開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藥自殺了,說“我不忍看到災禍殃及自身”。后來過了十幾天,吳、楚七國全都造反了,名義上是說要誅殺晁錯。皇上問袁盎:“如今吳、楚謀反,依你的意見怎么辦?”袁盎回答說:“這件事不值得憂慮,現(xiàn)在就可以解決?!被噬蠁柕溃骸霸鯓佣ㄓ嬆??”爰盎回答說:“吳、楚送來書信,說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為王各有領地,如今賊臣晁錯擅權貶謫諸侯,削奪他們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義是共同向西來誅討晁錯,恢復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罷。如今謀劃對策,只有斬殺晁錯,派出使者赦免吳、楚七國(造反的罪過),恢復他們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動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張廣祥編此試題平息叛亂?!被噬铣聊S久沒有說話。后來就派中尉去叫晁錯,騙他乘車在街市上走。晁錯穿著朝服在東市就被殺害了。謁者仆射鄧公是校尉,攻打吳、楚叛軍擔任將領?;氐骄┏且娀噬??;噬蠁査骸奥牭疥隋e已死的消息,吳、楚叛亂平息了沒有?”鄧公說:“吳地謀反幾十年了,(這次是)發(fā)怒于削奪他們的封地,借誅討晁錯為名,他們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錯。而且我擔心天下的士人將要封住嘴巴不敢再進言了。”皇上問:“為什么呢?”鄧公說:“晁錯憂慮的是諸侯強大了無法控制,所以請求削弱他們的勢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嚴,這是千秋萬代的利益啊。計劃才實施,突然遭受殺身之禍,(這樣一來)在朝廷之內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這樣做。”于是景帝長長嘆息,說:“你說得對。我也感到遺憾了!”7.①皇上剛即位,你當權處理政務,侵害剝奪諸侯利益,疏遠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許多責難怨恨,你為的是什么呢?

②計劃剛剛實施,猝然遭受殺身之禍,在朝廷之內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這樣做。

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共22分)。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jié)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臧書閣踵而成之。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及鄧太后臨朝,與聞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關內侯,官至齊相。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后又詔融兄續(xù)繼昭成之。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吳許升妻者,呂氏之女也,字榮。升少為博徒,不理操行,榮嘗躬勤家業(yè),以奉養(yǎng)其姑。數勸升修學,每有不善,輒流涕進規(guī)。榮父積忿疾升,乃呼榮欲改嫁之。榮嘆曰:“命之所遭,義無離貳!”終不肯歸。升感激自厲,乃尋師遠學,遂以成名。尋被本州辟命,行至壽春,道為盜所害。刺史尹耀捕盜得之。榮迎喪于路,聞而詣州,請甘心仇人。耀聽之。榮乃手斷其頭,以祭升靈。后郡遭寇賊,賊欲犯之,榮逾垣走,賊拔刀追之。賊曰:“從我則生,不從我則死?!睒s曰:“義不以身受辱寇虜也!”遂殺之。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賊惶懼叩頭謝罪,乃殯葬之。酒泉龐淯母者,趙氏之女也,字娥。父為同縣人所殺,而娥兄弟三人,時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賀,以為莫己報也。娥陰懷感憤,乃潛備刀兵,常帷車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殺之。因詣縣自首。曰:“父仇已報,請就刑戮?!钡摳iL尹嘉義之,解印緩欲與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結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茍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州郡表其閭。太常張奐嘉嘆,以束帛禮之。(節(jié)選自《后漢書·列女傳》,有刪節(jié))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和帝詔昭就東觀臧書閣踵而成之

踵:接著B.能弦歌,為巫祝

弦:彈奏C.榮嘗躬勤家業(yè),以奉養(yǎng)其姑

姑:姑母D.太常張奐嘉嘆,以束帛禮之

禮:以禮相待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出入之勤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B.榮迎喪于路

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C.榮乃手斷其頭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解印緩欲與俱亡

未得與項羽相見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能表現(xiàn)四位女性“烈女”節(jié)操的一組是(

)①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②遂投江而死③乃尋師遠學,遂以成名④義不以身受辱寇虜也

⑤因詣縣自首⑥后遇赦得免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④⑤10.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班昭在她的兄長班固去世后,奉漢和帝之命繼續(xù)寫作《漢書》并最終完成了此書,她的兒子也因此被皇帝封為關內侯,并官至齊國的宰相。B.曹娥是一個孝女,其父溺水而亡卻不能找到尸首,她沿江號哭,晝夜哭聲不斷,嚎啕不絕,最終投江而死,表現(xiàn)出了對父親的孝道。C.呂榮的丈夫最初愛賭博,不愛學習,她多次流著淚規(guī)勸,終于感動丈夫尋師遠學,在丈夫遇害后,不向盜賊屈服,保全了自己的名節(jié)。D.趙娥性格堅韌,在父親被人殺害后,潛藏刀兵,等待了十多年終為父報仇,報仇后又主動去自首,并拒絕祿福長尹嘉釋放她的好意。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5分)(2)父為同縣人所殺,而娥兄弟三人,時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賀,以為莫己報也。(5分)參考答案:7.C

8.D

9.D

10.A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5.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又不肯竟學

竟:竟然B.毋妄言

妄:狂妄C.梁以此奇籍

奇:使動用法,使……奇怪D.皆已憚籍矣

憚:畏懼6.下列句子是被動句的一項是(

)A.項籍者,下相人也

B.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C.毋妄言,族矣

D.封于項7.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是被秦國將領王翦殺死的B.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學文字,能夠記住名姓就行了C.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項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舉起大鼎D.彼可取而代也-----他可以取而代之8.下列對文意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的祖父是楚將項燕,他是被秦將王翦殺死的.B.項羽學書學劍都不成,項梁后教項羽兵法,項羽很高興,終于學完了兵法.C.秦始皇游會稽時,項羽竟說“彼可取而代也”,可看出他有大志與勇氣.D.項羽的身材、力氣超過一般人,他在吳中青年人中很有威望。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分)①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3分)

②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4分)

(2)斷句(3分)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參考答案:5.解析:D;A完畢B胡亂C意動用法,認為……出奇6.解析:B;A判斷句,C否定句,D不是判斷句也不是狀語后置句.7.解析:D,“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他(秦始皇)可以被取而代之.8.解析:B,文中項羽并沒有學完兵法。9.①項籍是下相人,字羽。(3分)(得分點:句式,句意)②項籍少年的時候,學習文字,還沒有學成,就丟棄不學了;又去學習擊劍,又沒有學成。(4分)(得分點:“書”“去”“劍”各一分,句子通順一分)(2)解析: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斷對一個一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十八歲的我們”為開頭另寫兩個句子。(5分)十八歲的我們,追趕著日月星光,寬闊的胸膛滿懷嶄新的希望!十八歲的我們,

十八歲的我們,

參考答案:例:十八歲的我們,承載著雨雪風霜,年輕的臉龐寫滿無言的暢想!(結構2分,內容2分,表達1分略8.下面是“中國環(huán)?!睒酥?,請寫出外圈環(huán)線以內的構圖要素(“ZHB”為ZhongGuoHuanBao的縮寫,不要求說明),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參考答案:該圖中心為圓形,象征地球,其中由上到下包含了太陽、山、水圖案,地球被橄欖枝環(huán)繞。(2分)整個圖形表達了人類要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活在美好環(huán)境中的理念。試題分析:圖標分析類題目要從圖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