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0過秦論 高質(zhì)作品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0過秦論 高質(zhì)作品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0過秦論 高質(zhì)作品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0過秦論 高質(zhì)作品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0過秦論 高質(zhì)作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過秦論》教案【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用事實作根據(jù)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了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了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局限性。2、歸納掌握歸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3、理解課文中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段?!窘虒W重點】1、加強誦讀、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及寫作意圖。2、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3、背誦課文?!窘虒W難點】學習本文詞采華麗、千變?nèi)f化的語言特點,引導學生識辨積累?!菊n時安排】三課時(1、讀課文并落實字詞;2、指導翻譯;3、背誦。)【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課文:請同學們欣賞兩首詩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學生默讀,理解。教師提示:漢文帝渴求賢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賈誼的意見,賈誼的政治才干無與倫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賈誼征求社稷大計卻問及鬼魅神仙。此詩選取宣室召見、夜半前席兩個細節(jié),揭示出賈誼似受恩遇實則不遇的實質(zhì)。賈誼(毛澤東)賈生才調(diào)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墜馬尋常事,何需哀傷付一生。學生默讀,理解。教師提示:賈誼懷才不遇,空有抱負,曾深情吟詠出《吊屈原賦》。梁王落馬而死本是尋常之事,賈誼又何必為此自悲自責呢,抑郁而終呢?那么,賈誼“才調(diào)”到底如何呢?讓我們從被魯迅稱為“西漢鴻文”的《過秦論》中尋找答案吧。二、作者簡介: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著名的文學家。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善屬文聞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xiàn)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但卻因此受到守舊派的詆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貶謫后,雖身居閑職,仍心系朝事,后為梁王太傅。正如毛澤東詩中所講,梁王落馬而死,賈誼以為是自己失職,哭泣歲余,抑郁而終,年僅33歲。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從此長逝歷史天空。所著政論文以《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最為有名。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xiàn)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xiàn)實的堅決態(tài)度。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針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后世散文創(chuàng)作很有影響。其文章,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他的為人,很為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并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三、背景簡介:戰(zhàn)國時代,隨著宗法制度的解體,各國競相改革。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功效卓著,秦國空前強大起來,于是以秦統(tǒng)一為主線的多年的兼并戰(zhàn)爭開始了。如齊魏馬陵之戰(zhàn)、秦趙長平之戰(zhàn)等,連年征戰(zhàn)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最后秦終于兼并了六國。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對百姓橫征暴斂,濫施嚴刑苛法;對異族大肆興伐。它的暴政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民怨沸騰,終于在秦二世元年爆發(fā)了陳勝吳廣起義。隨著人民起義的風起云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也是歷時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結(jié)束了。西漢初年,經(jīng)歷春秋戰(zhàn)國楚漢戰(zhàn)爭500多年的戰(zhàn)爭,社會經(jīng)濟受到極大的破壞。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針對這種社會現(xiàn)實而主張實行“仁政”的,給百姓以休養(yǎng)的機會,以求經(jīng)濟大發(fā)展,社會的穩(wěn)定?!斑^秦”即言秦之過,是指責秦的過失的一篇政論文。四、朗讀課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讀音?!旧帧侩椋▂ú)軫(zhěn)鏃(zú)笞(chī)藩(fān)甕(wèng)牖(yǒu)恬(tián)【多音字(判斷在具體語境中的讀音)】孝公既沒(mò)召滑(shào)俯首系(xì)頸踐華為城(huà)勁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躡足行伍(háng)將數(shù)百之眾(jiàng)度長絜大(duó)比權(quán)量力(liàng)萬乘之勢(shèng)朝同列(cháo)一夫作難(nàn)五、學生自讀課文。歸納段落大意依課文分為五段: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優(yōu)勢,政治雄心;概述商鞅變法與張儀連橫的情況以反西河之戰(zhàn)首告大捷的情況:總的是寫秦孝公的功業(yè),他為秦的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第二段,主要是寫秦惠文王、秦武王與秦昭襄王的功業(yè)。第三段,總寫秦始皇帝的功業(yè),即其統(tǒng)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各種措施。第四段,總寫陳涉起義的情況及其亡秦的結(jié)果。第五段,歸納作結(jié):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六、課堂問答設計提問:讀全文后回答,這一篇史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如何理解這句話?明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是對秦王朝所犯過失的總結(jié),秦王朝“仁義不施”結(jié)果導致亡國。提問:從全文看,“攻守之勢異也”,“攻”“守”的不同形勢在課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學生討論后明確“攻之勢”體現(xiàn)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強大——鼎盛。“守之勢”體現(xiàn)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統(tǒng)一天下到覆滅。提問:研讀課文,作者總寫秦始皇的功業(yè),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務五個方面來談,請用選文中的語句回答各個方面的具體內(nèi)容。學生速讀后明確:統(tǒng)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避娛律稀澳先“僭街亍敝L城而首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苯y(tǒng)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殺豪杰,銷鋒鏑,以弱天下之民,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钡乩矸绖丈稀佰`華為城,因河為池,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边@意味著從此轉(zhuǎn)入守勢。這段文字義正辭嚴,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無道,故誦讀應有“聲討”之勢。末句“天下已定”總承以上內(nèi)容,其后應有長停頓,然后轉(zhuǎn)入敘秦始皇的心態(tài),用以反襯下文滅亡之速,讀時須有嘲諷意,突出“自以為”“萬世之業(yè)”等詞語。教師提問:第四段寫了強秦的滅亡?!瓣惿嫫鹆x,天下響應”有哪幾方面的鋪敘呢?選文中語句回答。用意何在?學生明確:五個方面。出身地位:“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個人素質(zhì):“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起義軍成分:“疲弊之卒,數(shù)百之眾”。武器:“斬木為兵,揭桿為旗”。起義的影響:“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起義結(jié)果:“山東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教師提問:既為史論,那么“論”自然體現(xiàn)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明確:先對比論述九國之師何陳涉之眾的力量,重點是“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八字。然后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以下四句照應第一二段;“以六合為家”二句照應第三段;“一夫作難”三句照應第四段,水到渠成點出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七、學生依據(jù)注釋理解文意,并歸納文言知識。1、通假字約從離衡(通“橫”)合從締交(通“縱”)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贏糧而景從(通“影”)2、古今異義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黃河水道的通稱贏糧而景從擔負勝或獲得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東山東省份流血漂櫓盾牌使船前進的工具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愛惜、愛護、喜歡寬厚而愛人愛惜人民丈夫或妻子;戀愛中的男女一方分裂山河劃分整體事物的分開或使整體的事物分開3、詞類活用現(xiàn)象A、名詞的活用席卷、包舉、囊括名詞作狀語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樣天下云集響應名詞作狀語像云一樣、像聲音一樣贏糧而景從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內(nèi)立法度,南取漢中名詞作狀語在國內(nèi)、向南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詞動用招致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詞動用登上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名詞動用用破甕作用草繩系教師歸納:活用規(guī)律:名詞作狀語,名詞放在動詞前,1、2、3句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和狀態(tài),第4句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或方位。名詞活用作動詞,第5句和第7句,兩個名詞連用,表示事物的動作意義;第6句,名詞和動詞用“而”連接,這個名詞常用如動詞。B、動詞的活用追亡逐北動詞作名詞逃走的人卻匈奴七百余里使動用法使……退卻約從離衡使動用法使……離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動用法使……朝拜外連橫而斗諸侯使動用法使……爭斗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動用法使……滅亡教師歸納:活用規(guī)律:動詞用作名詞,動詞在句中充當賓語,如例1、動詞的使動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4、5句,動作對它的賓語含有“使它怎樣”的意思,這說明這些動詞都產(chǎn)生了使動用法。C、形容詞活用會盟而謀弱秦形容詞使動使……弱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詞使動使……弱,削弱以愚黔首形容詞使動使……愚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詞動用變小,變?nèi)踅處煔w納:活用規(guī)律:形容詞后帶有賓語,且對它的賓語含有“使它怎樣”的意思,說明形容詞用作動詞,表示使動的意義,如例1、2、3。4、一詞多義(課后練習題),力求在動態(tài)的語境中辨析詞義。①制(例句出處釋義)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齊桓晉文之事》制作、縫制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后漢書·張衡傳》制造、制作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壓制、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過秦論》制服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統(tǒng)率、指揮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養(yǎng)足以事父母《齊桓晉文之事》規(guī)定、制定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岳陽樓記》規(guī)模②亡(例句出處釋義)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逃跑、逃脫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丟失、失去燕雖小國而后亡《六國論》滅亡、消亡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xié)《赤壁之戰(zhàn)》死亡追亡逐北,伏尸百萬《過秦論》逃兵、逃亡的人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通“無”,沒有吞二周而亡諸侯《過秦論》使動用法,使……滅亡③固(例句出處釋義)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過秦論》牢固、堅固(的地勢)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孟子》鞏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堅持、堅決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肅公翱事》一定、必吾固知公子之還也《信陵君竊符救趙》本來、原來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既、已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固執(zhí)、頑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報任安書》固然、誠然④利(例句出處釋義)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銳利、鋒利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快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有利、條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有利的形勢有蔣士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利益、好處商人重利輕別離《琵琶行》利潤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孫子·謀攻》勝利火器利襲遠,技擊利巷戰(zhàn)《馮婉貞》有利于⑤遺(例句出處釋義)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候已困矣《過秦論》丟失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封神演義》丟失的東西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遺漏、忽略此三者,吾遺恨也《伶官傳序》死去的人遺留下來的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給予⑥度(例句出處釋義)寧信度,無自信也《韓非子》尺碼、尺度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程度、限度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過秦論》規(guī)章、制度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風度、常態(tài)一年一度秋風勁《采桑子·重陽》次、回、量詞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州慢》譜寫、創(chuàng)制生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錄)后序》考慮、思慮試使山東諸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過秦論》量、計算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問說》推測、猜測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通“渡”,過5、請分別說明下列各句的特征。①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②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③陳利兵而誰何。④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明確:①判斷句。②被動句。③賓語前置句。④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6、成語同年而語度長絜大七、布置作業(yè)1、掌握本課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2、反復誦讀全文,熟悉文意。第二課時一、檢查作業(yè):1、檢查朗讀情況,采用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的形式。2、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二、讀全文后回答,這一篇史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如何理解這句話?明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是對秦王朝所犯過失的總結(jié),秦王朝“仁義不施”結(jié)果導致亡國。提問:從全文看,“攻守之勢異也”,“攻”“守”的不同形勢在課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學生討論后,明確“攻之勢”體現(xiàn)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強大——鼎盛?!笆刂畡荨斌w現(xiàn)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統(tǒng)一天下到覆滅。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1、朗讀,注意語勢,體現(xiàn)秦王朝勢力的崛起,突出秦國地利(據(jù)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政通(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等的優(yōu)勢。同時讓學生體會句中的邏輯停頓。本段的動詞“據(jù)”“擁”“有”之后要有停頓;“內(nèi)”“外”之后還應有停頓。2、參看注釋,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譯,說說你從這句翻譯中受到什么啟發(fā)。重點講評文言翻譯中一些修辭方式的處理。突出強調(diào)兩點:其一,同義疊用的“凝縮”原則;其二,夸張修辭格的處理,即意譯或添加語詞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譯成“毫不費力地奪取了……”或“拱手之間就奪取了……”3、從注釋中我們知道,“席卷”“包舉”“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內(nèi)”“四?!薄鞍嘶摹倍加小疤煜隆钡囊馑?。那么,我們把課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換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為什么要舍簡就繁呢?明確: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國、獨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對諸侯各國虎視耽耽的情態(tài)、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時也為后文寫孝公之后的歷代秦君的赫赫功業(yè)張本,為后文寫秦一統(tǒng)天下之后的頃刻覆亡形成對比并作了鋪墊??傊?,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這里的繁筆增加了氣勢;同義短語的疊用,又使敘述生動形象。4、集體朗讀第一段。四、研習課文第2、3自然段。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譯文,其中有些地方譯得不正確,請指出來,并說說理由。譯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yè),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明確: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yōu)美生動。上面譯文在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個別語詞不準確:“蒙故業(yè)”的“故”,譯為“原有(的)”為好;“因遺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東”“北”譯成“在南邊”之類不能準確表現(xiàn)秦的擴張行徑,譯成“向南”“向西”等為好;“收”不是“收復”,和“取”同義。其二,不“達”、不“雅”:對于專名,直接“搬”過即可,不必把注釋當譯文抄在譯文中。譯文對“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處理就有這方面的不足,結(jié)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義。2、指名讓學生口譯第2段,其他學生(或教師)訂正。3、下列句子是從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試說說譯文的正誤,并說明理由。(1)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A、舉起長鞭來驅(qū)趕天下諸侯。B、舉起長鞭來奴役天下百姓。明確:A、B均有誤。A中“御”譯為“奴役”為好;B中“宇內(nèi)”理解有誤,聯(lián)系下面(2)句可知。(2)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A、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B、拿著敲和撲這些刑具來鞭打天下百姓。明確:A為意譯,正確;B有誤,“敲撲”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為刑罰,修辭問題未處理好。(3)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長城并且守衛(wèi)邊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籬笆一樣重要的長城。明確:A句正確;B有誤,藩籬比喻邊境、邊防,今人無“像籬笆一樣重要”的比喻說法。(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A、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毀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然后)銷毀這些兵器,鑄成十二個金屬人。明確:A有誤,“兵”不指“軍隊”而指兵器,“之”亦應代指兵器,“鋒鏑”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確。(5)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A、(秦始皇)踏著華山作為城墻,憑借黃河作為護城河,占據(jù)億丈高的城堡,下臨不可測度的深淵,自以為十分堅固。B、(秦始皇)憑借華山和黃河,把他們看成城墻和護城河,占據(jù)著這億丈高的華山城堡,其下又緊靠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自以為就十分牢固。明確:A有誤,原文“踐”不是課文注中的“踐,踏?!保ㄕn文注釋有誤),而應是《康熙字典》引《釋文》的“踐,借也”當憑借講;“城”作城墻、城堡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確。4、第3自然段在寫秦由“攻”轉(zhuǎn)為“守”時,從哪些方面寫了其“守”的措施,為什么要寫這些?提示: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寫其以暴政來作為“守”的措施,寫這些是為突出中心論點眼務的。五、研習課文4、5自然段。1、朗讀第4、5自然段。2、對照注釋翻譯。誤譯舉例(1)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譯文:然而陳涉不過是一個用破甕遮住窗戶,用繩子系住戶樞(這樣貧窮人家)的子弟,是氓、隸一類的(耕田)人,而且是被遷謫戍邊的征夫。指正如下:“甕牖”解釋如課本注釋,不當“用破甕遮住窗戶”講?!懊ァ奔锤锶?,課本已有注解,譯文中括號內(nèi)字多余。(2)才能不及中人。譯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指正如下:“中人”,課本注“平常的人”,能夠講通,譯文不必標新立異,應盡量與注釋吻合。(3)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譯文:(他)又是腳踏在戍卒行軍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縱橫的行途中舉事。指正如下:“躡足”應取引申義,“行伍”譯為“戍卒行軍途中”不妥,整個譯文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習慣,不達不雅。(4)天下云集響應。譯文:天下人如同陰云一樣集聚起來,如同回聲那樣應和他。指正如下:“云”譯為“陰云”與原句所表達情感不一致。(5)崤函之固,自若也。譯文:崤山與函谷關(guān)的險固,自然與以前相同。指正如下:“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辭書注“自若”為“像自己原來的樣子,不變常態(tài)。”(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6)非及向時之士也。譯文:(又)不及九國的士人。指正如下:“向時”應譯出,可譯為“不能趕上先前九國的士人”。(7)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譯文:一個匹夫發(fā)難而天子的七廟被毀壞。指正如下:“夫”即“人”,“匹”,“一個”的意思,用“一個”限制“匹夫”,沒有必要?!捌邚R”屬借代,應在譯時直接用本體事物名詞“國家”。3、討論:第四段寫了強秦的滅亡?!瓣惿嫫鹆x,天下響應”有哪幾方面的鋪敘呢?選文中語句回答。用意何在?明確:五個方面。出身地位:“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眰€人素質(zhì):“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逼鹆x軍成分:“疲弊之卒,數(shù)百之眾”。武器:“斬木為兵,揭桿為旗”。起義的影響:“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逼鹆x結(jié)果:“山東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這五方面的鋪敘為第五段內(nèi)容作了鋪墊。4、討論:既為史論,那么“論”自然體現(xiàn)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明確:先對比論述九國之師何陳涉之眾的力量,重點是“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八字。然后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以下四句照應第一二段;“以六合為家”二句照應第三段;“一夫作難”三句照應第四段,水到渠成點出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5、集體誦讀第五段。朗讀指導:“且夫”推進一層領(lǐng)起議論的語氣。以下連用六個“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個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別應重讀“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霸囀埂睋Q假設語氣,讀出惋惜之意?!叭磺亍币韵戮渥诱Z勢由弱到強,逼出“何也”,結(jié)句顯志,須用深責的語氣讀出,“仁義不施”是重點,宜一字一頓。六、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三、四、五段。第三課時一、檢查作業(yè)。集體背誦三、四、五段。二、寫作特點:本文是史論,敘多于議,形象議論法。1、敘事鋪陳對比用敘事來說理,可以說是本篇最大的特點。課文前四段,按時間順序,詳略有致地概述了秦從攻到守,由興而亡的全過程。2、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說理散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夸大的,賈誼寫這篇文章可以說通篇都采用了這種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舉”、“囊括”、“并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nèi)”、“四?!焙汀鞍嘶摹?,也都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意思而一連寫上好幾句,既有排比又有對仗,這就是寫賦的夸張手法。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類似的句子;不勝枚舉。所謂“鋪張揚厲”,主要就是指的這一類句子。這樣,氣勢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銳不可當,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說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3、全篇對比到底。本篇精彩處在于作者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后弱、先盛后衰、先興旺后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jié)構(gòu)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三、回顧漢初社會情形,明確作者寫作意圖提問:作者借古諷今,強秦的速亡給后人的啟示是什么?漢初的社會情形如何?賈誼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學生討論明確: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賈誼生活在漢文帝時代。其時,社會經(jīng)濟已漸漸恢復,人民生活也較安定,但是階級矛盾卻在不斷地滋生暗長,統(tǒng)治階級日益滋長“淫侈之俗”,并橫征暴斂,加重人民負擔,以至逼迫農(nóng)民賣鬻子。賈誼擔心“大命將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漢文帝以秦亡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轍。③從前面對賈誼的介紹可以看出,賈誼是個對政治功名有強烈愿望的人,他想通過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實現(xiàn)其政治抱負。四、主題思想望漢王朝借鑒秦亡教訓賈誼在這篇文章里論述了秦朝興衰的原因。他這樣做,是希望漢文帝以秦朝為借鑒,施行仁義,以免蹈秦朝的復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