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上的改革涵蓋全部知識點_第1頁
中國古代上的改革涵蓋全部知識點_第2頁
中國古代上的改革涵蓋全部知識點_第3頁
中國古代上的改革涵蓋全部知識點_第4頁
中國古代上的改革涵蓋全部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上的改革(涵蓋全部知識點)2018-6一、考綱解讀1、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商鞅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張居正改革等。2、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3、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4、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歸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探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5、了解忽必烈改制的歷史背景,歸納忽必烈改制的主要內容、評價其歷史作用。二、策略設計本專題復習,一要注意客觀全面地評價中國古代重要的改革,堅持以能否推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能否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為標準來評價,而不能單純地從其結果是成功或失敗下定論;二是注意把握改革原因本質上的一致性和具體表現(xiàn)上的多樣性,中國古代改革具體背景迥異,但其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三要注意中國古代改革的復雜性,改革涉及經濟社會關系的組合和各階層利益的調整,必然遭到舊勢力和舊觀念的抵制而呈現(xiàn)復雜性的特點,這使改革之路曲折而又艱難;四要注意決定改革成敗因素的多樣性,主要包括改革是否順應歷史潮流、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改革與反改革勢力間的力量對比,改革方針策略是否得當,改革家個人因素等;五要注意運用政治、地理、文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分析問題,并結合現(xiàn)實思考問題。三、復習要點闡述(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改革變法1、春秋戰(zhàn)國的新氣象(1)經濟:鐵農具和牛耕出現(xiàn)并逐步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引起生產關系和階級關系的變化,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社會上出現(xiàn)了新興地主、自耕農等新的階層。(2)政治:新興地主和自耕農等要求打破束縛,逐步廢除奴隸主貴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強化封建專制統(tǒng)治。(3)軍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爭霸或兼并戰(zhàn)爭頻繁。為自?;蚣娌⑺麌?,各諸侯國紛紛實行志在富國強兵的改革。(4)文化: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學興起,思想文化逐步繁榮,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局面。法家提倡順應形勢進行變革,成為各國推行變法改革的思想理論武器。2、春秋時期的改革(1)管仲改革:在賦稅制度方面,實行“相地而衰征”,即根據(jù)土地多少和田質好壞征收賦稅,實質上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發(fā)展生產,改革內政,整頓軍隊,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最終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在葵丘大會諸候,連周王都派人參加。(2)魯國的“初稅畝”: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了“初稅畝”,“履畝而稅”,即按畝收稅。這就公開承認了土地私有。(3)春秋改革特點:春秋時期,其他各國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實際上都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整體而言,這些改革主要是針對經濟基礎方面的,沒能觸及上層建筑.因此舊的世卿世祿制仍然發(fā)揮作用。進入戰(zhàn)國、廢除世卿世祿制便成為變法的根本任務。3、戰(zhàn)國時期魏文侯變法(1)戰(zhàn)國時期最早進行改革的是魏國。公元前400年前后,魏文侯先后任用了一批有識之士進行改革。(2)主要內容:第一,李悝變法:①提出,選賢任能,賞罰分明”的基本國策。主張改變世卿世祿制,重要的官職由有才能的人來擔任,有功勞的人才能享受優(yōu)厚的俸祿。由此改善了吏治,同時也大大削弱了舊貴族的特權。②提出“盡地力”的農業(yè)政策,強調充分開發(fā)利用土地資源,號召大家“廢溝洫”,鏟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設農田水利,事實上破壞了井田制。③強調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法典一《法經》。雖然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但在維護社會秩序、穩(wěn)定政局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第二,吳起軍事改革:魏文侯還任用吳起進行軍事改革,創(chuàng)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一一“武卒”,使得“秦兵不敢東向”。(3)改革影響:李悝、吳起的政治、經濟及軍事改革共同構成了魏文侯變法的主要內容。變法有效地打擊了舊制度,增強了國力,使魏國迅速崛起,成為戰(zhàn)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魏文侯變法開啟了戰(zhàn)國大變法運動的序幕。(4)戰(zhàn)國變法整體特點:戰(zhàn)國變法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又更加徹底。各國的變法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貴族的統(tǒng)治秩序,使新興地主階層的地位得以強化,為日后秦帝國的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二)商鞅變法1、背景(1)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以富國強兵,稱霸諸侯。(2)秦國落后于其他國家,為他國所鄙視,客觀上要求通過變法以增強國力。(3)秦孝公希望建功立業(yè),廣納賢才,主觀上要求變法圖強。(4)商鞅宣傳變法和改革精神。2、措施(1)廢井田,開阡陌,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這就維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提高了他們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積極性,有利于封建經濟發(fā)展。(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凡是努力生產,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這就提高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小農經濟發(fā)展,為穩(wěn)定國家財政,增強國力提供了保證,但也限制了工商業(yè)發(fā)展。(3)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根據(jù)“勞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則,建立了一套軍功爵制,按爵位高低授予種種封建特權。把官爵和軍功結合起來,增強了士兵作戰(zhàn)的勇氣,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嚴厲禁止私斗,凡擅自私斗者,視情節(jié)輕重,處以不同的刑罰。同時,還打擊了貴族的特權。廢除“世卿世祿制”,鼓勵貴族建立軍動。一個人的政治地位要由有無軍功來決定,這就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貴族,樹立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優(yōu)勢。(4)推行縣制,將全國分為41縣,各縣設有令和丞,由國君任免,加強了中央集權。4、結果及影響(1)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商鞅變法的許多具體措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2)經濟上,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這就激發(fā)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發(fā)展。(3)軍事上,獎勵軍功,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zhàn)斗力。秦國在對外兼并戰(zhàn)爭中不斷取得重大勝利,為秦統(tǒng)一全國準備了條件??傊眺弊兎ㄊ且淮屋^為徹底的全面改革,廢除了舊制度,創(chuàng)建了適合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后來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都起了重要作用。5、變法的歷史局限(1)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刑。刑法過于嚴苛,易形成暴政,激化階級矛盾。(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特別是連坐法的推行,給廣大人民帶來了巨大痛苦。(3)并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如公開承認占有奴隸的合法性等。6、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商鞅變法順應了當時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以及土地國有向私有轉變的歷史潮流,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秦孝公全力支持,絕對信任商鞅;厲行法治,賞罰分明;改革的歷史條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膽識、勇氣和決心。(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崛起與統(tǒng)一黃河流域淝水之戰(zhàn)后,鮮卑拓跋部趁勢再度崛起。386年,拓跋璉重建代國,不久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439年,北魏統(tǒng)一黃河流域,初步結束了北方長期的分裂局面,為北方社會發(fā)展和民族融合創(chuàng)造了條件。2、社會改革迫在眉睫(1)北魏制度建設不完善,宗主督護制不僅嚴重影響了封建國家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征發(fā),而且由于地方官吏與地主勾結,導致農民負擔沉重而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2)民族歧視政策使民族矛盾激化,導致北魏社會動蕩不安,各地不斷發(fā)生人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北魏的統(tǒng)治。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1)實行均田制、三長制、俸祿制等重要制度。①均田制:a.條件:自十六國以來,由于連年戰(zhàn)亂,北方人口銳減,土地荒蕪,政府能夠掌握、支配大批的無主荒地,這就為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準備了條件。b.內容: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頒布均田令,內容之一是把國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c.影響:均田制的推行,使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國家征收賦稅和征發(fā)徭役,并使北方經濟有了明顯的恢復和發(fā)展。②三長制:a.內容:北魏廢除了舊的基層統(tǒng)治機構一一宗主督護制,改行三長制。以五家為一鄰,設鄰長;五鄰為一里,設里長;五里為一黨,設黨長。鄰長、里長、黨長合稱三長。三長直屬于州郡,負責清理戶口和田畝,征發(fā)徭役和兵役。b.影響:三長制的實行,使許多農戶成為國家直接掌握的編戶,改變了隱瞞戶籍的狀況,使北魏的地方政權真正掌握在國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權的鞏固。③俸祿制規(guī)定官吏的俸祿由國家籌集,三個月發(fā)放一次。各級官吏無權到民間征收,也不得接受饋贈,違者嚴懲。凡貪污帛滿一匹及枉法者,一律處死。地方官吏的任期,按照政績的好壞來決定。對官吏三年一考核,以能否勸課農桑、克已奉公、推薦賢才、懲治盜賊為主要考核內容。影響:經過整頓,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加上賦役負擔減輕,使得農民可以安心從事生產,北方的農業(yè)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fā)展。(2)遷都洛陽①原因:a.北魏原先的都城平城氣候惡劣,生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處偏僻,使得北魏政府很難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區(qū)。這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逐漸強大,對北魏構成威脅。氏為了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洛陽在黃河之南,地處農業(yè)生產發(fā)達的中原地區(qū),交通便利。在中國歷史上,洛陽曾經長期處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北魏遷都洛陽,既可擺脫都城淪陷的尷尬,又能舉兵南下。這就為孝文帝實現(xiàn)南北統(tǒng)一的愿望提供了可能。c.平城保守勢力強大,遷都洛陽可以減少改革阻力。②巧計遷都:493年,孝文帝以南伐為名,親自率領步兵、騎兵30多萬,從平城出發(fā),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到達洛陽。③遷都之爭:孝文帝的遷都活動引起了拓跋鮮卑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以太子拓跋恂為首的保守派,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huán)境,極力反對遷都。孝文帝秉公執(zhí)法,打擊保守勢力,為改革的深入發(fā)展鋪平了道路。④遷都意義:a.北魏遷都洛陽以后,洛陽再次成為北方的政治、經濟中心。北魏洛陽城的規(guī)劃和布局,對后世城市建設影響較大。b.北魏孝文帝遷都,保證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華文明得到進一步發(fā)展。(3)大力推行學習漢族文化風俗政策①移風易俗:a.禁穿胡服,改穿漢服。b.改漢姓,“定姓族”(肯定漢族土族的法律地位,確認鮮卑貴族的土族身份)。c.禁止鮮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鮮卑族與漢族通婚。鮮卑貴族與漢族土族的聯(lián)姻,純粹是政治性的結合。孝文帝正是通過聯(lián)姻,把鮮卑貴族和漢族上層的利益與命運連在一起,借以鞏固北魏的統(tǒng)治。d.宣布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禁止人們說鮮卑語。②實行漢制:廢除鮮卑族舊制。政權機構的設置、官吏名稱、禮儀、典章等,一律改行漢制。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全面改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場改革有其歷史必然性,但也與孝文帝的膽略卓識分不開。孝文帝改革,促進了北魏社會的發(fā)展,北方出現(xiàn)了魏晉以來空前的繁榮景象。(2)孝文帝順應時代潮流,沖破重重阻力,毅然進行改革,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進程,為中國多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歷史做出了貢獻。(四)忽必烈改制1、忽必烈改制的過程和內容(1)建號改元,立志改革: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在《即位詔》中立志變通創(chuàng)新。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大元”,次年確定以燕京為元大都,忽必烈就是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的元世祖。他決心以中原文明為基礎,在全國范圍推進改革。(2)革除“舊俗”,力行“漢法”:隨著蒙古汗國在軍事上的擴張。蒙古貴族把游牧地區(qū)舊俗帶到中原,對被征服地區(qū)實行殘酷的屠殺政策,給中原地區(qū)帶來巨大的災難,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忽必烈嚴厲禁止屠城,廢除州縣官世襲,釋放大批奴隸,重用漢官,推行漢法,確立“國家當行漢法”的治國方略。(3)改變舊制,政體更新:忽必烈為了鞏固統(tǒng)一,接受漢族知識分子的建議,按中原王朝體制的框架構建政權機構。在中央,設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三大系統(tǒng)。此外設宣政院,管理全國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qū),藏族地區(qū)正式列入中國版圖。地方上,設置行中書省,作為中央派出機構,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轄。新制實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統(tǒng)攝”,并廢除世襲。通過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據(jù)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4)轉變國本,農桑立國:忽必烈即位后詔令天下:“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边@一以農桑立國的方針,標志著蒙古汗國國策發(fā)生重大轉折,加快了從游牧經濟向農耕文明轉變的步伐。由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體制機構和法規(guī)制度,并且高度重視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忽必烈以農桑為立國之本的國策得以充分貫徹實施,取得顯著成效。2、忽必烈改制的評價忽必烈改制獲得了巨大成功。在推行行省制、加強對邊遠地區(qū)開發(fā)管理、促進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也有頗多建樹。在中原文明基礎上實現(xiàn)了更大范圍的大一統(tǒng)局面,促進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五)中國古代改革總結1、古代改革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1)促進社會轉型的變革:此類變革多側重從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入進行改革。屬此類型的改革有管仲改革、商鞅變法等。(2)封建社會富國強兵、拯救危局的改革:此類改革多把推行新的經濟政策作為改革的重點。屬此類型的改革有王安石變法等。(3)少數(shù)民族學習漢族先進制度和文化的改革:此類改革多是以移風易俗、破除陳規(guī)陋習、接受先進文化為主要內容。屬此類改革的有北魏孝文帝改革等。2、改革的原因和背景改革是統(tǒng)治階級中的改革派利用政權的力量,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對國家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和統(tǒng)治政策的調整。具體到古代史上的改革,其背景和原因如下:(1)在社會轉型時期,統(tǒng)治者為實現(xiàn)富國強兵、增強在爭霸或兼并戰(zhàn)爭中的實力而進行的改革,如管仲改革、李悝變法等。(2)新的生產力產生,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fā)展,順應這種趨勢,統(tǒng)治者進行的改革,如商鞅變法。(3)少數(shù)民族進入中原受漢族先進制度、文化的影響,為適應統(tǒng)治需要、加強本民族封建化進程而進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4)統(tǒng)治者面臨統(tǒng)治危機,社會矛盾激化,為富國強兵、增加財政收入,改變困窘局面而進行的改革,如王安石變法。3、改革的內容(1)調整生產關系的某些環(huán)節(jié),改革土地制度和賦役制度。(2)調整統(tǒng)治政策,采取促進經濟恢復和發(fā)展的一系列措施。(3)改革軍制,調整官制,整頓吏治。(4)開源節(jié)流,增加政府財政收入。(5)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和政治制度。4、改革的成效和結果從效果上看,所有改革都收到了明顯成效:管仲改革、商鞅變法都收到了富國強兵之效;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加快了封建化進程。但從最后的結果來看,改革有成有敗,一般情況下,最高統(tǒng)治者直接推行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王朝中后期推行的改革大多遭到失敗。5、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①順應歷史發(fā)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個方面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效。⑤當時的內外環(huán)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開展和措施的施行。典例剖析例1、“他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yè)?!边@里的“他”是()A.周武王 B.齊桓公C.晉文公 D.楚莊王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分析能力。從題干中的“尊王攘夷”“春秋五霸之首”可判斷選B。例2、商鞅變法的內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權思想的措施是()

A.A.土地私有B.獎勵耕織C.獎勵軍功 D.推行縣制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對商鞅變法內容的理解能力。四個選項只有D項能反映中央集權思想。商鞅在地方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官吏的任免權由地方到中央的變化反映了中央集權的加強。例3、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A.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革B.正確的軍事策略C.正確的外交策略D.重視水利,發(fā)展生產解析:選A。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B、C、D都是商鞅變法所帶來的影響,A項是秦國強大的主要原因。例4、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改革家,他們變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進民族大融合B.學習漢族先進文化C.為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D.加速了封建化進程解析:選D。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A、B選項僅與后者有關,C選項與前者有關,D選項是兩者的共同作用。例5、反映了北魏經過改革后出現(xiàn)的“胡人漢服”的社會時尚。這次改革的領導者是()A.商鞅 B.秦始皇C.漢武帝 D.孝文帝解析:選D。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根據(jù)圖片信息,“胡人漢服”是出現(xiàn)在北魏改革后,那么北魏改革的領導者只有孝文帝。例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論語》材料二衛(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薄妒酚?商君列傳》材料三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資治通鑒》請回答:(1)材料一中這場改革是一場富國強兵的改革,這一目的最終實現(xiàn)了嗎?能夠說明這一問題的歷史現(xiàn)象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衛(wèi)鞅”指誰?他主持的變法哪一條觸犯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內容?其作用是什么?(4)綜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管仲改革的目的最終實現(xiàn),葵丘會盟大會諸侯,連周王都派使臣參加。(2)商鞅;獎勵軍功,貴族沒有軍功,不得授予爵位。(3)北魏教帝改革,促進北方民族大融合,加快北方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進程。(4)改革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進步的動力。改革過程中損害一部分人利益,會充滿艱難曲折,但順應歷史發(fā)展趨勢,符合實際的改革,一定會取得成效。近代中國的改革主講:黃岡中學教師周華一、復習策略(一)考綱解讀1、理解和掌握本專題中一些重要概念,如康梁維新思想、百日維新、公車上書等。2、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3、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4、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5、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6、講述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yè)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7、分析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二)策略設計本專題復習一要注意聯(lián)系19世紀末國際、國內形勢,分析維新變法運動開展的必然性。二要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比較有關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事件及有關概念。如維新派與洋務派主張的比較,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異同等。三是緊扣民族危機加深一維新運動開展一百日維新一戊戌政變失敗這一主干脈絡掌握基礎知識。四要注意用階級的觀點分析維新運動興起的階級條件及其失敗的根本原因。五要運用列表法記憶有關基礎知識。如戊戌變法的內容、新舊勢力交鋒等。六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戊戌變法的原因。特別是從主觀和客觀角度分析。七要運用歸納法歸納百日維新的特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重點把握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實施情況及已取得的成就。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成熟發(fā)展并指導了實踐,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義。二、復習要點闡述(一)甲午戰(zhàn)后,中華民族危機加深1、《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民族危機的加深(1)民族危機加深的原因:①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后,日本的侵略勢力開始進入中國。②英、法、德等帝國主義列強也趁機擴大對中國的政治侵略與經濟掠奪。(2)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侵略中國的主要方式:①經濟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進入到以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②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3)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侵略中國的主要表現(xiàn):①爭做中國的債主。清政府借款的概況:為了繳付對日巨額賠款,清政府先后舉借了“俄法借款”“英德借款”“英德續(xù)借款”三次大借款。特點:附有苛刻的政治條件。影響:西方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擴張了在華的政治勢力。②爭奪修筑鐵路和開采礦山的特權。概況:幾年間,英、法、俄、比等國通過鐵路借款,獲得了長達近萬公里的鐵路投資權和修筑權,控制了鐵路沿線的土地和資源。③開工廠。依據(jù):列強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國待遇,與日本共享在中國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結果:直接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將商品傾銷到中國內地。④設銀行。影響:通過資本輸出的方式獲取極大的利益。⑤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概況:從德國強占膠州灣開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國沿海不少重要港灣成為列強的租借地,幾乎全部國土被劃分為列強的“勢力范圍”。⑥“門戶開放”政策。提出國:美國。目的:以“利益均沾”為借口,分享其他列強的在華侵略利益。(4)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侵略中國的影響:①加深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社會矛盾、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②列強侵略的加劇,促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從而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③19世紀末,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掀起了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2、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1)清政府統(tǒng)治危機出現(xiàn)的原因:①《馬關條約》簽訂后出現(xiàn)的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加深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②償還巨額借款加劇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③各地連續(xù)發(fā)生嚴重的洪澇災害,清政府不得不增加經費興修水利和賑災,又減免了災區(qū)田賦,進一步加劇了財政危機。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的原因:①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擴大,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②一些愛國工商人士,發(fā)出“實業(yè)救國”的呼聲,提出自辦鐵路,自設工廠,抵制洋商洋廠的主張。③清政府允許民間設廠。a.原因:當時,洋務派已經無法再壟斷近代工業(yè),財政困乏的清政府也無力再投資新式企業(yè);外國資本進入中國投資設廠的刺激。b.影響: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資新式企業(yè)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的表現(xiàn):19世紀末中國出現(xiàn)了一些頗具規(guī)模的廠礦企業(yè),如張騫創(chuàng)辦的大生紗廠等。(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存在的困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相當薄弱,不但數(shù)量少、規(guī)模小,而且在發(fā)展過程中又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難。表現(xiàn)在:一方面,民族工業(yè)無力與實力雄厚的外國在華資本及其廉價商品競爭,隨時都有破產和倒閉的危險;另一方面,民族工業(yè)還要承受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的影響:①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他們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要求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政治制度,實行政治變革,為發(fā)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②19世紀末,掀起了一場拯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二)戊戌變法(百日維新)1、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1)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進一步壯大并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2)思想基礎: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出現(xiàn)了以王韜、薛福成等一批知識分子為代表的早期維新思想家。他們要求抵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發(fā)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度。這些思想為康梁維新思想的出現(xiàn)奠定了思想基礎。19世紀90年代以來,康有為將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相結合,形成了系統(tǒng)的維新變法理論。(3)社會背景:19世紀末,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嚴重危機。先進的中國人在經歷了邊疆危機、中法戰(zhàn)爭,尤其是經歷了甲午戰(zhàn)爭的慘痛失敗后,不再相信洋務運動可以使中國走向富強,開始尋找新的救國道路。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挺身而出,四處奔走,呼吁通過變法謀求國家的富強,來挽救民族危亡。他們聯(lián)合統(tǒng)治階級中的開明人士,發(fā)起了戊戌變法運動。2、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1)康有為:寫成《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以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和自由平等學說為武器,對恪守祖訓不可變的封建傳統(tǒng)理論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奠定了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理論基礎。(2)梁啟超:發(fā)表《變法通議》,提出中國要變法圖強,必須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改革科舉制度,培養(yǎng)有用人才,大力發(fā)展近代工業(yè)。3、公車上書和強學會(1)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各界反應強烈???、粱等進行“公車上書”,提出“拒和,遷都,變法”等主張。維新思潮發(fā)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2)為了爭取更多支持,維新派還在京、滬、湘、津等地創(chuàng)辦《中外紀聞》等報刊,宣傳變法主張。(3)1895年8月,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強學會在北京成立??涤袨槭前l(fā)起人之一。受到翁同穌、張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員以及一些西方傳教士、外交官的關注。不久康有為又成立上海強學會,東南地區(qū)的維新運動迅速開展起來。(4)1896年初,由于守舊官僚的攻擊:北京強學會和《中外紀聞》被查封;不久,上海強學會也隨之解散。4、梁啟超與《時務報》(1)強學會解散后不久,梁啟超等人以《時務報》為中心,在上海掀起聲勢更浩大的變法宣傳運動?!稌r務報》于1896年8月創(chuàng)刊,梁啟超擔任主筆。他在《時務報》上發(fā)表《變法通議》《論中國積弱由于防弊》等文章,明確提出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以變法圖強的主張。(2)在湖南,1897年初,譚嗣同發(fā)表《仁學》,提出“沖決君主之網羅”。他參與湖南巡撫陳寶箴創(chuàng)辦的時務學堂,為變法維新培養(yǎng)人才。譚嗣同還和唐才常等人在長沙創(chuàng)立學會、創(chuàng)辦《湘報》,進一步宣傳維新變法。由于得到地方官員的大力支持,湖南的維新運動蓬勃開展,成為當時全國最有朝氣的省份之一。(3)在天津,1895年,嚴復發(fā)表《原強》等政論文章,大力宣傳西方資產階級的學術思想和政治觀點,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傳統(tǒng)觀念。1897年,他創(chuàng)辦《國聞報》,介紹西方社會進化論名著《天演論》,他借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自己的維新變法主張,認為只要實行變法,就會“自強保種”,符合“天演”和進化,否則將會走向滅亡。(4)維新派倡導立學會、辦報紙、興學堂的活動起到了啟發(fā)民智、組織力量和制造輿論的重要作用。資產階級維新派逐步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5、百日維新的實施①百日維新的背景(1)1897年,列強在中國強占租借地,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險,中國人民展開了反侵略、反瓜分的斗爭。(2)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階段,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和進呈的《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等書籍,得到光緒皇帝的贊賞和支持;1898年康有為發(fā)起成立保國會,使維新變法浪潮激蕩全國,變法形勢進一步高漲。②百日維新的內容及其特點(1)內容:類別頒布新法(布新)改革舊制(除舊)影響或作用政治方面①告誡廷臣舍舊圖新,力行新政。②鼓勵官紳士民上書言事,嚴禁官吏阻隔。③諭令各省督撫舉薦通達時務的新政人才①精簡機構,裁減冗員。②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yǎng)的特權,準其自謀生計有利于資產階級參政議政,提高了行政效率,打擊了守舊勢力經濟方面①設立農工商總局,鼓勵發(fā)展農工商業(yè)。②提倡私人開辦工廠,采用機器生產,獎勵創(chuàng)新發(fā)明。③設立鐵路、礦務總局,鼓勵商辦鐵路、礦業(yè)。④改革財政,創(chuàng)辦國家銀行,編制國家預算和決算;興辦郵政,裁撤驛站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

文化教育方面①在各地成立中小學堂,在京師設立大學堂。②鼓勵私人辦學,選派學生到海外留學。③籌設鐵路、礦務和醫(yī)科等專門學堂。④準許民間創(chuàng)辦報館、學會。⑤設立譯書局,組織翻譯外國書刊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有利于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軍事方面建立新式軍隊,裝備新式武器,按新法練兵,添造兵船,增強海軍實力裁撤舊式軍隊有利于增強軍事實力,打擊了守舊勢力(2)特點:①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下至經濟基礎上至上層建筑(政治、軍事、思想文化),體現(xiàn)了除舊布新的新氣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變革(即變封建專制制度為君主立憲制)。②從推行范圍來看,僅限于社會上層,沒有深入廣大民眾,因而沒有形成變革的巨大力量。③從推行者來看,是沒有實權的皇帝來推行,顯示出維新力量的薄弱。④從推行過程來看,過于急躁,分不清輕重緩急,措施失當。⑤從性質上來看,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⑥從目的上來看,是變法圖強,救亡圖存。⑦從作用上來看,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和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6、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原因史實啟示主觀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弱小,政治上不成熟①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②脫離廣大群眾。③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④采用“和平”“合法”方式①依靠光緒帝。②竭力游說外國公使和傳教士。③光緒帝接見伊藤博文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走不通客觀封建頑固勢力十分強大①慈禧太后掌握實權,光緒帝無權。②從中央到地方高級官吏反對新政7、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①戊戌變法是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以變法圖強、救亡圖存為目標,進行廣泛的宣傳鼓動,希望通過改革,使中國走向獨立、民主和富強,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與欺凌,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熱情。②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變封建君主專制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在經濟上提倡興辦近代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③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為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辟了道路,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維新運動留下的許多遺產,諸如解放思想、變革觀念、建立社團、興辦學堂、創(chuàng)辦報刊、提倡女學、改易風俗,等等,更成為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的寶貴財富。8、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初期,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歷程歷程探索階級原因實踐結果睜眼看世界地主階級受鴉片戰(zhàn)爭的強烈刺激,一批有識之士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他們注意了解國際形勢,研究外國歷史、地理,總結失敗的教訓,尋找御敵的方法,林則徐、魏源等人提出:“開眼看世界”,主張向西方學習。對開闊人們的眼界,引導人們注意世界形勢起了積極作用走出國門看世界在太平天國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雙重打擊下,清政府統(tǒng)治集團為挽救統(tǒng)治,進行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清政府陸續(xù)派官吏常駐外國,并派遣留學生??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仿西改制看世界資產階級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馬關之辱和瓜分狂潮,使中國人普遍產生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感和恥辱感。先進的中國人把認識世界與變法維新結合起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并給資產階級提供了參政的可能性,初步動搖了封建統(tǒng)治秩序(三)改革開放的新時代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①原因:一是粉碎仞人幫”后,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過程中,國家某些領導人提出了“兩個凡是”的方針,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使歷史上的冤假錯案得不到及時平反,許多老干部的工作問題也被拖延。二是為了糾正長期以來的“左”傾錯誤。②意義:這次討論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①背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其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②內容:政治上,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經濟上,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經濟建設上來的劃時代的決定;思想上,高度評價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③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立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標志著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2、經濟領域的改革(1)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因和實質:原因:中國原有的經濟體制是在“一五”計劃期間逐步形成的,隨著生產發(fā)展,弊端越來越明顯,必須對其進行改革。實質:改革的實質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2)農村經濟體制改革:①特點:中國的改革從農村率先突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實行“政經分開”。②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質:是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基礎上通過對土地經營制度的改革,使農戶成為生產經營的主體.基本形成統(tǒng)一經營和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軌經營體制,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③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1984年,改革進入產業(yè)結構調整階段,表現(xiàn)為:一是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大量涌現(xiàn),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農村改革向專業(yè)化、商品化和社會化方向發(fā)展。二是合同定購制與市場收購制代替了原來的農產品統(tǒng)購派購制,取消生豬、蛋品派購,實行市場價格,改變了國家與農民之間的關系,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④稅費改革:a.原因:進一步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匕目的:通過對農業(yè)和農村領域的稅費制度的改革,理順國家、集體和農民之間的分配關系。c.內容:可概括為“三個取消、一個逐步取消、兩個調整和一項改革”:即取消屠宰稅,取消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籌款,取消教育集資等專門面向農民征收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用三年時間逐步減少直至全部取消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調整農業(yè)稅政策,調整農業(yè)特產稅征收辦法,規(guī)定新農業(yè)稅稅率上限為7%;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辦法,以農業(yè)稅額的20%為上限征收農業(yè)附加稅,替代原來的村提留。⑤稅費改革新階段:2005年3月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明確規(guī)定:“在全國大范圍、大幅度減免農業(yè)稅?!髂陮⒃谌珖棵庹鬓r業(yè)稅?!?3)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特點:①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是伴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而開始并逐步全面展開的。②它從擴大企業(yè)自主權開始,積極發(fā)展多種經濟形式和多種經營方式,后來以“放權讓利”為主線大力改革國有企業(yè),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4)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它規(guī)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質、任務和各項基本方針政策,主張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標志著以城市經濟體制為重點的改革全面展開。(5)經濟體制改革的新階段:①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黨的“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边@表明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②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深化農村、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轉換國有企業(yè)經營機制,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6)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21世紀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國民經濟保持良好發(fā)展勢頭,國內生產總值穩(wěn)定增長,全國財政收入達到較高水平。(7)對外開放的格局: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外開放也邁開了步伐。開放區(qū)逐漸向內地和邊境城市發(fā)展,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一一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3、反腐倡廉與政治體制改革(1)反腐倡廉:①原因:一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過程中,不正之風滋生蔓延,對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起著極大的腐蝕作用。反腐敗成為黨和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二是反腐倡廉是黨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建立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黨和國家機關的少數(shù)干部受到腐蝕。②方針:中國共產黨“十六大”提出懲治腐敗要“從政治上著眼,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徹底查處、嚴懲不貸”。③方向:2000年,“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進一步為加強黨風建設指明了方向。(2)政治體制改革:①開展:在經濟體制改革和整頓黨風之時,政治體制改革也逐步開展起來。1987年,政治體制改革作為獨立而緊迫的任務提上了議事日程。②含義:政治體制改革要在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的同時,積極探索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各種形式。③過程:第一階段:政治體制改革初期,主要從制度上解決“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創(chuàng)傷,如廢除人民公社制,建立鄉(xiāng)鎮(zhèn)體制,建立過渡性質的中央顧問委員會,重新設立了中央書記處和總書記職務,實行黨政分開等。第二階段:1987年,全國人大通過了《村委會組織法》,正式確立了村民自治的原則及其框架,以直接選舉村委會為標志的村民自治活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村民自治這種新的組織管理形式的產生,是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發(fā)展的結果.標志著政治體制改革向縱深發(fā)展。第三階段:以鄧小平南方談話為標志,政治體制改革戰(zhàn)略上對原有體制優(yōu)勢部分進行強化與完善,如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依法治國等。④結果:經過近20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國政治體制開始從傳統(tǒng)的集權模式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民主模式過渡。⑤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在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決策機制、行政管理體制、司法體制、干部人事體制、權力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的改革,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程序化。⑥目標: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4、團結一心奔小康(1)“小康”的提出及意義:①提出:20世紀70年代末,在調整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之際,鄧小平用“小康”一詞來表述“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即“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②意義: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較長時期內明確具體的定量化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2)“小康”的定量表述:黨的“十二大”對“小康”做了定量表述:“從1981年到本世紀末的20年,我國經濟建設總的奮斗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yè)的年總產值翻兩番……實現(xiàn)了這個目標……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可以達到小康水平?!?3)“三步走”戰(zhàn)略:①內容:到1990年,實現(xiàn)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溫飽問題;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再經過50年,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②與叼、康”的關系:“小康水平”是其中的第二步目標。③意義: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一中心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5、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①主要內容:國家明確提出“兩個確?!?即確保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確保企業(yè)離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按時足額發(fā)放)。國家還進一步完善了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醫(yī)療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作用:新的社會保障制度解除了職工離退休、失業(yè)、就醫(yī)的后顧之憂,使他們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有利于改革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四)規(guī)律總結1、改革的基本要素:(1)根本原因:舊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發(fā)展。(2)根本目的:維護統(tǒng)治,解放發(fā)展生產力。(3)領導力量和方式:國家、政府的行為,統(tǒng)治者主動實行的一種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4)過程:具有曲折性、艱難性。2、決定改革成敗的因素:(1)是否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和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2)進步的改革有時也會失敗,這就取決于改革與反改革勢力之間的力量對比,政治地位與權力的高低強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針是否得當。3、改革的啟示:(1)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通過改革,為國家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國家變得更加和諧有力。(2)改革是富國強國之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不斷地學習世界先進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國的科技成果,才能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繁榮,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改革要符合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4)改革要符合國情,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5)改革要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既要抓住時機又不急于求成。(6)改革要注意政治、經濟、思想的協(xié)調、和諧發(fā)展等。三、典例剖析例1、成為中國近代維新變法運動導火線的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解析: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華民族危機大大加深,資產階級維新派由此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答案:C例2、戊戌變法期間,一位西方外交官來到中國,此時他能夠()①到北京拜訪中國外務部②在上海看到外國商人租賃土地開設工廠③在南京去外國傳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禱④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發(fā)現(xiàn)有外國軍隊駐守A.①②③ B.②③C.②③④ D.③④解析:①④屬于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的內容;②始于1895年的《馬關條約》;③始于1844年的《望廈條約》。答案:B例3、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面臨著被東西方列強瓜分的危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懷著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認為只有進行社會改革,才能使中國富強起來。他們?yōu)榫韧鰣D存進行的探索是()A.太平天國運動 B.維新變法運動C.義和團運動 D.五四運動解析:選B。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由題干中的關鍵詞“康有為”“梁啟超”“救亡圖存”可知,康、梁二人領導的救亡圖存的運動是維新變法運動。答案:B例4、“說鳳陽,道鳳陽,十年倒有九年荒”“改革鼓點先敲響,蓋了樓房喜洋洋”。這兩段花鼓詞反映了安徽風陽農民生活的變遷。發(fā)生這一變遷的原因是()A.掀起“大躍進”運動B.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C.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D.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解析:選C。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閱讀分析能力。鳳陽最先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答案:C例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為在受光緒皇帝召見時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薄段煨缱兎ā凡牧隙何煨缱兎ㄆ陂g,光緒皇帝共計發(fā)布各種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幾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發(fā)了極大震動,不僅頑固派堅決反對,而且不少維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黃遵憲也難以接受,帝黨領袖翁同穌也斥之為‘說經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緒皇帝下令毀版。——摘編自《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等材料三: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秹艚锻るs記》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希望“變法三年可以自立”的歷史背景。(2)戊戌變法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據(jù)上述材料,分析維新派在變法中的失誤之處。解析:(1)問主要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來歸納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實則考查其必要性和可能性。(2)問應根據(jù)材料二分析歸納。答案:(1)西方和日本變革取得成功;甲午戰(zhàn)敗,中國民族危機加深,康有為希望通過變法,獨立自強,盡快擺脫被瓜分的命運。(2)變法過程中急于求成;變法內容上貪大求全;觸動了既得利益者,樹敵過多;變法理論有偏激之處,內部意見分歧。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改革——資產階級改革主講:黃岡中學教師周華一、復習策略(一)考綱解讀1、理解和掌握本專題的一些重要概念,如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等。2、簡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探討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3、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化。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二)策略設計本專題復習,一是要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比較相關的重大事件、歷史現(xiàn)象等。如明維新和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比較;理解改革是推動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重要手段。二是要運用列表法記憶有關改革的內容,如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措施或作用。三是要運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象,聯(lián)系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形勢,分析工業(yè)文明潮流與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的關系,并加深認識改革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推動作用,進一步認識改革對這些國家近代化的影響。四是要注意運用地圖、圖片分析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事件。如結合相關歷史地圖,結合克里米亞戰(zhàn)爭形勢圖、日俄戰(zhàn)爭形勢圖分析戰(zhàn)爭對俄國改革或革命的影響;再如利用日本工業(yè)革命后的大阪紡織工廠圖、困苦的農民、兒童在做模仿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游戲等圖分析明治維新改革措施的進步作用及局限性等。五是要運用辯證的觀點分析評價歷史人物和各個國家改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如明治維新的歷史作用及局限性、進步性和局限性等。六是要多角度、多層次分析近代改革的背景或原因,如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原因,可從國際、國內兩方面分析,如國內方面就可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二、復習要點闡述(一)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1、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背景(1)基本國情:19世紀上半葉,沙皇俄國是一個以農奴制為基礎的封建落后的君主專制國家。(2)國內:經濟上,資本主義因素在國內逐步發(fā)展起來,并且開始了工業(yè)革命,大工廠逐漸代替手工工場,機器生產逐漸代替手工操作,另一方面,19世紀中期的農奴制已經頹敗不堪,農奴制限制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導致俄國大大落后于西歐諸國。政治上,19世紀,俄國社會出現(xiàn)了要求變革的呼聲。1825年12月俄國十二月黨人發(fā)動起義,結果失敗,俄國農奴制出現(xiàn)危機;思想文化上,19世紀中期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等進步文學家、思想家撰寫的大量文學作品對沙皇專制和農奴制進行了揭露和抨擊,要求社會變革和思想解放。(3)國際:1853—1856年克里米亞戰(zhàn)爭的失敗,徹底暴露了農奴制的腐朽和經濟軍事的落后,加劇了農奴制的危機。正因為如此,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剛剛上臺的亞歷山大二世主動推行農奴制改革。2、克里米亞戰(zhàn)爭(1)原因:①為了擴大在地中海和西亞等地的勢力,攫取更多的土地;同時,也為了轉移國內矛盾,1853年,俄國派軍隊侵入奧斯曼帝國。②俄國的軍事行動侵犯了英國和法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利益。不久,英、法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同盟條約,派兵進入克里米亞半島參戰(zhàn)。③英、法并不想徹底打垮俄國,戰(zhàn)爭僅局限于克里米亞半島,因此這場戰(zhàn)爭稱為“克里米亞戰(zhàn)爭”。(2)概況:英法聯(lián)軍很快進抵俄海軍重要基地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雙方展開激戰(zhàn)。聯(lián)軍從海上和陸地炮擊要塞,俄軍死守要塞。1855年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淪陷。(3)結果:俄國戰(zhàn)敗。1856年,雙方簽訂和約。俄國撤回在黑海的艦隊,拆毀在黑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戰(zhàn)略要地。(4)俄國戰(zhàn)敗的原因:俄軍武器裝備匱乏且陳舊,交通運輸原始落后,指揮系統(tǒng)腐敗無能,后勤供應不足,再加上出身農奴的士兵長期營養(yǎng)不良,疾病、饑餓和惡劣的環(huán)境,使俄軍非戰(zhàn)斗性減員嚴重。(5)克里米亞戰(zhàn)爭對俄國的影響:①克里米亞戰(zhàn)爭導致俄國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國內矛盾也進一步激化。戰(zhàn)爭不但使俄軍傷亡慘重,還耗費了大量物力和財力。為了籌集軍費,政府加重對農民的盤剝,階級矛盾尖銳,農民紛紛暴動,震撼了封建統(tǒng)治。②戰(zhàn)爭沉重打擊了俄國人的士氣。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后,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不得不走上一條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3、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1)主要內容:①法令規(guī)定廢除農奴制度、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般公民權,地主不能任意買賣、贈送、抵押農民。農民可以合法擁有財產、提起訴訟、自由結婚、經商和做工。②在土地仍歸地主所有的前提下,農民可以贖買一塊份地,農民除了要交付贖金,還要承擔各種臨時義務。③法令規(guī)定由村社負責農民份地贖金和賦稅的繳納。付清贖金后,農民必須得到村社同意才能脫離村社,如果一個農民希望到外地找活干,也必須得到村社的書面許可證。(2)進步性和局限性:①進步性:a.改革在法律上廢除了封建地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使農奴的人身獲得了解放,掙脫了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大大擴大了俄國自由勞動力的來源,有利于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農奴制的改革還擴大了工業(yè)品的國內銷售市場,改革過程中收取的巨額份地贖金,也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積累了大量資金,總之改革動搖了俄國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成為俄國歷史一個重要的轉折點。b.通過改革,農民得到自己的土地,生產積極性提高了,對促進俄國農業(yè)乃至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②局限性:a.改革后的農民雖然不再受個別地主支配,但仍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嚴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還被束縛在土地上。b.這次改革實際上是地主階級對農民的一次大規(guī)模的掠奪,改革后的農民不僅獲得的土地比原來耕種的少,還要交納巨額的贖金,以至于為維持生計還要租種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盤剝和奴役。4、1861年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1)對經濟近代化的推動。1861年農奴制改革掃除了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基本障礙,客觀上為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和資金,順應了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要求,是俄國從封建生產方式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折點。改革后,俄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到19世紀末基本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2)對政治近代化的推動。為適應1861年農奴制改革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亞歷山大二世在政治上進行改革,參照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自治機構由選舉產生,但有嚴格的限制。此外,還參照西方的司法制度進行了司法改革,廢除了原來按等級進行審判的制度,實行陪審制度和律師制度,從而建立起近代司法體系。(3)此外在軍事、教育方面也實施了一些改革措施,使俄國向近代化過渡。軍事上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系,促進了軍隊的近代化進程;教育上,鼓勵社會和個人辦學,擴大大學的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4)改革后思想上,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和統(tǒng)治方式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沙皇統(tǒng)治下的俄國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變革的愿望日益強烈??傊?861年農奴制改革后,俄國在經濟、政治、軍事、教育、思想文化方面向近代化過渡,但是由于這種改革自上而下變革的不徹底性,使得俄國無法在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領域全面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改革用犧牲農民利益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式,造成了人民購買力降低,國內市場不能充分活躍起來和廣大農民對改革的不滿。此外改革未從根本上觸動沙皇專制制度,尤其是農奴制殘余過于濃厚,在這種情況下,俄國資本主義工業(yè)和傳統(tǒng)農業(yè)的發(fā)展與政治的矛盾不斷深化,使改革后俄國的近代化進程面臨深刻的危機。(二)日本明治維新1、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1)基本特點:明治維新前,日本是—個落后的封建國家。(2)幕府的統(tǒng)治:①統(tǒng)治體制及政策:a.明治維新前,日本實行幕府統(tǒng)治,天皇沒有實權,成為傀儡,并建立起幕藩政治體制。幕府的最高首領是將軍,是最大的封建主,地方分成多個藩國,首領是大名,直接聽命于將軍,大名和將軍都擁有武士,他們是幕府的統(tǒng)治基礎,必須效忠于將軍和大名。b.實行封建等級制度,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c.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②幕府統(tǒng)治出現(xiàn)危機:經濟上,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并發(fā)展,封建領主經濟開始瓦解。階級關系上,出現(xiàn)了富有的大商人,農民起義不斷,工商業(yè)者不滿幕府的嚴格限制和掠奪,統(tǒng)治階級內部,一些中下級武士迫于生計,產生反抗思想。政治上,社會矛盾激化,爆發(fā)了1837年的大鹽平八郎領導的武裝起義,打擊了幕府統(tǒng)治,它表明日本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基礎開始動搖。另外,19世紀中期,日本民族危機加劇,1853年美國打開日本的大門,1854年美日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此后英國等西方列強先后迫使日本簽訂了類似的不平等條約,日本主權遭到踐踏,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機之中。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日本的社會危機進一步加劇。(3)面對外國勢力的入侵,民族危機的加劇,一批中下級武士相繼進行了“尊王攘夷”運動和武裝倒幕運動。2、明治維新的基本內容幕府被推翻后,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實現(xiàn)了由學習資本主義向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轉變。初期的措施以“破舊”為特點,通過“廢藩置縣”,結束了封建割據(jù)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權體制;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實行新的身份制,實現(xiàn)形式上的“四民平等”;進行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領主土地制度,允許土地買賣,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后期改革以“立新”為特點,主要有“殖產興業(yè)”,發(fā)展近代工業(yè);“文明開化”,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和技術,實行全盤歐化;制定憲法(1889年),召開國會(1890年),初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形式的資產階級國家體制,這些政策雖然是新政權為維護統(tǒng)治而定的,但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色彩,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地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3、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明治維新在日本的近代化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地位。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從幕藩領主統(tǒng)治的封建國家變?yōu)閹в蟹饨ㄐ缘馁Y本主義國家,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亞洲唯一避免了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國家,廢除了不平等條約,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把封建割據(jù)、貧窮落后的日本變成統(tǒng)一的先進的資本主義強國,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走完了近代化的歷程,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日本完成了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但是明治維新不是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而是資產階級化的下級武士領導的改革。它沒有徹底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級制,只是用新地主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封建領主所有制,用中央集權的天皇專制代替了分散割據(jù)的幕藩體制,用新的等級(皇、華、士、平民)代替了舊的封建等級(士、農、工、商、賤民)。它沒有給勞動人民和中小資產階級以平等、民主、自由、博愛,沒有為自由資本主義提供充分發(fā)展的天地,只給有特權的大資本家自由、民主、平等。明治政府發(fā)展帶有封建性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特權財閥資本主義,把日本最終變成了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在維新過程中,日本侵略了中國寶島臺灣和朝鮮;明治維新剛剛結束,又發(fā)動了臭名昭著的侵略中國的甲午戰(zhàn)爭。4、踏上對外擴張之路(1)日本侵略朝鮮事宜被擱置:幕府被推翻后不久,西鄉(xiāng)隆盛等人就叫囂著要侵略朝鮮,只是由于當時日本國力尚弱,發(fā)展國內資本主義經濟是當務之急,侵略朝鮮才暫時被擱置。(2)明治政府初期的對外侵略:①對中國的侵略:1872年,日本迫使琉球國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屬。在古代,琉球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接受中國中央政府的冊封。1874年,日本派軍隊侵入臺灣。臺灣人民英勇抵抗,日軍傷亡很大。日本轉而派人到中國進行外交訛詐,要求賠償。腐朽的清政府對日本妥協(xié)讓步,賠償日本50萬兩白銀。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了琉球,把它變成日本的沖繩縣。②對朝鮮的侵略:日本派軍艦侵入朝鮮港口。1876年,在日本炮艦的威脅下,朝鮮同日本簽訂了《江華條約》,規(guī)定朝鮮同日本建立外交關系,否定了中國和朝鮮的宗屬關系,朝鮮向日本開放釜山等通商口岸,日本還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不平等權利。后來,日本又陸續(xù)得到了在朝鮮的駐兵權,使朝鮮由中國的藩屬國變成中日兩國的共同保護國。(3)日本擴大侵略的原因和表現(xiàn):①原因: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日本的國力迅速提升;同時,日本國內市場狹小和資源不足的情況日益突出,對外擴張的欲望更加強烈。為此,明治政府積極擴充軍事力量,為進一步的侵略作出準備。②表現(xiàn):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打敗了中國清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從中國割得臺灣和澎湖列島,獲得了兩億多兩白銀的賠款。從此,日本開始侵入中國,并使朝鮮實際上淪為其殖民地;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積極參與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八國聯(lián)軍侵略中國時,日軍占了八國聯(lián)軍總人數(shù)的大部分。5、明治維新成功的內外因分析(1)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內因的分析第一,封建專制統(tǒng)治相對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夠迅速壯大。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國家,一方面存在著作為中央政權機構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權政治體制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它的全部領土又被分割為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