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第三職業(yè)高級中學2022年度高一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題。談談現(xiàn)代散文中國現(xiàn)代散文,發(fā)端于偉大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郁達夫曾說:“五四運動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個人’的發(fā)現(xiàn)?!闭沁@種“發(fā)現(xiàn)”,溝通了我國新文學和世界現(xiàn)代文學的精神聯(lián)系,奠定了“自我”在現(xiàn)代散文中的主體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劃時代意義。散文的寫作從此變得面貌一新:不僅由“白話”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體”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轉換;而且,由“代圣賢立言”變?yōu)椤氨憩F(xiàn)自己”,從內(nèi)容記寫上實現(xiàn)了和世界文學的同步對接;同時,“文章”上升為“文學”,則又極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F(xiàn)代散文石破天驚般的輝煌發(fā)展與巨大業(yè)績,是繼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體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實而獨特的寫作“主體”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郁達夫所說的“‘個人’的發(fā)現(xiàn)”云云,其實指的正是走進散文之中的那個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來,文學作品都是變化了的作家之“自敘傳”,散文當然更不例外。據(jù)此他指出:“現(xiàn)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xiàn)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他這里所說的“個性”,還有林語堂此前所說的“性靈”,指的也都是這種“自我”。散文是一種“實”“虛”結合,因“實”出“虛”的藝術。所謂“實”,指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實的客觀外物。寫作“主體”生活在社會現(xiàn)實里,處身于這些人、事、物、景的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繞之中,他自然會有所觀照、感應,并產(chǎn)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寫出這些激活“主體”精神映射的“實生活”來就顯得很有必要;它實在是營造作品精神家園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構筑整座情感大廈必不可少的“鋪墊”。在散文的“實生活”層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運動”。在這里,“真實”是絕對的要求。其記寫應準確無誤,取信后世,力戒虛構編織,矯情偽飾。散文的這種“紀實性”,是“文體”和讀者之間千百年來所達成的一種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動的。散文需要寫“實”,但寫“實”并非終極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鋪墊好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領域大膽進發(fā),構建出一個精神或心靈的大廈!而這即是寫“虛”。寫“虛”,又可向兩方面發(fā)展:一是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著力,走客觀、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勝——雜文、隨筆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類自身”的觀照上著力,走主觀、向內(nèi)的路,主“情”,重人性開掘,求心靈凈化,以情感的明凈、深沉動人——藝術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有刪改)11.下列對“現(xiàn)代散文”的有關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郁達夫認為現(xiàn)代散文是作家心靈的真實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體現(xiàn)作家的個性。B.現(xiàn)代散文以白話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實現(xiàn)了大的變革,從而和世界文學同步對接。C.現(xiàn)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使散文這種文體獲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輝煌。D.五四新文化運動促進了個體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使現(xiàn)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賢立言”的文章。12.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散文是虛實結合的藝術,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礎之上,又要寫出作家的情感、精神。B.現(xiàn)實生活是作家營造精神家園的基石,散文應該真實地表現(xiàn)這種生活,而不能矯情、虛構。C.散文的用意是表現(xiàn)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動人,所以寫實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D.雜文和隨筆著力于表現(xiàn)“人與社會”的關系,藝術散文則著力于表現(xiàn)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1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項是()A.現(xiàn)代散文由于對“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先秦之后的古代散文卻完全淹沒了自我,是沒有“心”的應時之作。B.郁達夫認為,文學作品都是變化了的作家的“自敘傳”,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實再現(xiàn),沒有虛構和想象的成分。C.只有以開掘人性、凈化心靈為要務的散文才會深沉動人,這樣的文章虛實結合,有著特殊的藝術魅力。D.現(xiàn)代散文之所以廣受讀者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作家能依據(jù)“紀實性”原則,反映真實的生活,表達真摯的感情。參考答案:11.B。張冠李戴,“從而和世界文學同步對接”是由于散文在內(nèi)容上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12.D。曲解文意,藝術散文觀照的是“人類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13.D。解析:A,主觀臆斷,由原文“奠定了‘自我’在現(xiàn)代散文中的主體地位”和“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可知,中國古代散文也有“自我”存在;B項,過于絕對,“都是其生活的真實再現(xiàn),沒有虛構和想象的成分”錯;C,以偏概全,“只有以開掘人性,凈化心靈為要務的散文才會深沉動人”錯,在“人與社會”關系上著力的散文一樣可以動人。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祝福魯迅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時候也就是祭祀,這回她卻清閑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幃,她還記得照舊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擺。”四嬸慌忙的說。她訕訕的縮了手,又去取燭臺?!跋榱稚?,你放著罷!我來拿。”四嬸又慌忙的說。她轉了幾個圓圈,終于沒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開。她在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過坐在灶下燒火。鎮(zhèn)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diào)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她全不理會那些事,只是直著眼睛,和大家講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她說,“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大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孩子,我的話句句聽;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鍋,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一看,只見豆撒得滿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各處去一問,都沒有。我急了,央人去尋去。直到下半天,幾個人尋到山墺里,看見刺柴上掛著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說,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臟已經(jīng)都給吃空了,可憐他手里還緊緊的捏著那只小籃呢。……”她于是淌下眼淚來,聲音也嗚咽了。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里,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她就只是反復的向人說她悲慘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個人來聽她。但不久,大家也都聽得純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里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后來全鎮(zhèn)的人們幾乎都能背誦她的話,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拔艺嫔?,真的,”她開首說?!笆堑?,你是單知道雪天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才會到村里來的?!彼麄兞⒓创驍嗨脑?,走開去了。她張著口怔怔的站著,直著眼睛看他們,接著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覺得沒趣。但她還妄想,希圖從別的事,如小籃,豆,別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來。倘一看見兩三歲的小孩子,她就說:“唉唉,我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也就有這么大了?!焙⒆涌匆娝难酃饩统泽@,牽著母親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個,終于沒趣的也走了,后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道:“祥林嫂,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不是也就有這么大了么?”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jīng)大家咀嚼賞鑒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但從人們的笑影上,也仿佛覺得這又冷又尖,自己再沒有開口的必要了。她單是一瞥他們,并不回答一句話。(節(jié)選自魯迅《彷徨.祝福》)1.根據(jù)小說,簡析祥林嫂重回魯鎮(zhèn),在最忙的祭祀的時候“卻清閑了”的原因。答:
2.小說中描寫了“女人們”聽祥林嫂說故事的種種表現(xiàn),這刻畫了她們怎樣的心理?答:
3.小說說祥林嫂“只是反復的向人說她(阿毛)悲慘的故事”,這樣寫有哪些作用?答:
參考答案:1.再嫁再寡的祥林嫂,被思想守舊的四叔視為“敗壞風俗”的女人;(3分)祭祖事大,“不干不凈”的祥林嫂不得沾手,她在最忙的時候便被“清閑”,被歧視了。(3分)2.小說刻畫了魯鎮(zhèn)女人一種看客聽戲的心理。女人們聽戲之初有對故事新奇的滿足,也存有同情,對祥林嫂暫時少了些“鄙薄”;(4分)等到反復被聽不再新鮮后,祥林嫂的悲慘故事就成了她們“又冷又尖”的笑料。(3分)3.刻畫形象。祥林嫂想傾訴以發(fā)泄內(nèi)心的痛苦,也想得到魯鎮(zhèn)人的安慰和同情,可見她精神的空虛和愚昧。(2分)豐富內(nèi)容。祥林嫂一再重復阿毛故事的過程,也是魯鎮(zhèn)人人情世態(tài)由獵奇到厭倦的過程。(2分)她最終成為被取笑的對象,這豐富了小說的社會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世人的看客心態(tài),冷漠與麻木。(3分)3.現(xiàn)代文閱讀必考題:文學類文本(20分)泥土的聲音樵夫①我又聽到了泥土的聲音。②匍匐在綠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著,我甚至用手緊緊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視著,幾乎是貪婪般地嗅著那久違了的氣息,我分明聽到了泥土細膩而真實的呢喃聲。我合掌,側耳良久,然后我張開掌,泥土又順著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開去。一陣令人心悸般的愜意透過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無端地就舒坦起來。③我抬頭仰望著碧藍的天空,此時,天空一塵不染。而遙遠處山巒逶逶迤迤,像一幅寫意畫,線條像被水墨潑著,滲浸無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見盡頭的橙綠,近處的稻穗已是搖搖曳曳。滿眼的青和橙綠,這是多年已沒有過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顫栗起來。然后,頭又俯下去,我?guī)缀跏琴N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無邊無垠的橙綠湮沒了。我又聽到泥土細細的聲音,那聲音輕輕的,那么幽悠,那樣靜穆,那般叫人無法言說,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聽到。④稻穗抽出來了,趨于成熟。我坐起來,我看著西天邊那輪爽朗的落日。我撫摸著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葉子,我搖了一下,便攪動了一團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時完全安頓下來,久居都市被塵囂侵擾的心靈,陡地就回歸到寧靜中,虛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著。⑤在一輪落日的霞光里兩個大叔扛著鋤頭走過來,他們在不遠處停下。我聽到他們的對話,他們說,要曬田了,稻要熟了。他們用鋤頭就給田埂開了一個缺口。我聽見他們用腳還在泥土上跺了跺。他們的褲管高高卷起來,然后拄著鋤頭在絮說著,他們的對話簡潔,交談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雖然沒有聽見他們說什么,但我明白他們的交談絕對與名利、權力無關,我曉得他們多半說著他們眼前的莊稼。⑥這是我兒時曾有的記憶。這幅景象越發(fā)讓我感動,我眼里幾乎噙著淚水,這記憶使我于艱難苦澀時嚼之如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頭一浪一浪翻開,跳躍著令人心顫的黑亮黑亮的光澤。牛,是弓著背的;犁也是弓著的;莊稼人也是弓著的。我明白,莊稼人只有當他們的腳踩在泥土上時才會彎下他們的腰。他們不僅僅是對土地接觸,而是在親近生命。父親就對我說,種莊稼的,只有雙腳踩在泥土里,心才會踏實。我想,他們才是偉大的哲學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親即使在兩腿粘滿泥土時,只要枕著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來。父親說是泥土給了他生命。⑦太陽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腳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著鋤頭走了。此時,夕陽的余輝與天與地合起來。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聽到泥土細膩中夾雜著的嗶剝聲,那是泥土在發(fā)酵,那是莊稼在抽節(jié),那聲音讓人心顫,它讓人虛空的心充盈起來。⑧人,狂躁不安時抑或怨憂難解時,你去親近土地,聆聽泥土的聲音吧。那聲音像天籟之音,它使人寧靜使你的心空一塵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雙手捧著一掬泥土,然后,張開掌,泥土順手心落下,又浸洇開去。我又聽到泥土的呢喃聲。
(選自2005年第1期《中華散文》)【小題1】第4段中作者說“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時完全安頓下來”。結合全文看,他的心為什么會“狂躁不安”?“此時”為什么會“完全安頓下來”?(6分)【小題2】簡要分析第6段中加下劃線的語句。(4分)
牛,是弓著背的;犁也是弓著的;莊稼人也是弓著的?!拘☆}3】結合全文,分析文章結尾“我又聽到泥土的呢喃聲”的作用。(4分)
【小題4】文章標題叫“泥土的聲音”,以聽到泥土的聲音起筆、收筆,文中又多次提及,仿佛使人聽到了泥土深切的呼喚。那么,怎樣理解“泥土的聲音”呢?(6分)
參考答案: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大義感人洪邁理義感人心,其究至于浹肌膚而淪骨髓,不過語言造次之間,初非有怪奇卓詭之事也。楚昭王遭吳闔廬之禍,國滅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無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賢也!”相與從之,或奔走赴秦,號哭請救,竟以復國。漢高祖入關,召諸縣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凡吾所以來,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與秦吏行至縣鄉(xiāng)邑,告諭之,秦民大喜。已而項羽所過殘滅,民大失望。劉氏四百年基業(yè)定于是矣。唐明皇避祿山亂,至扶風,士卒頗懷去就,流言不遜,召入諭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亂常,須遠避其鋒。卿等倉卒從朕,不得別父母妻子,朕甚愧之。今聽各還家,朕獨與子弟入蜀,今日與卿等訣。歸見父母及長安父老,為朕致意?!北娊钥拊唬骸八郎鷱谋菹??!弊允橇餮运煜?。賊圍張巡于雍丘,大將勸巡降,巡設天子畫像,帥將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將于前,責以大義而斬之,士心益勸。河北四兇稱王,李抱真使賈林說王武俊,托為天子之語,曰:“朕前事誠誤,朋友失意,尚可謝,況朕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從化。及奉天詔下,武俊遣使謂田悅曰:“天子方在隱憂,以德綏我,何得不悔過而歸之?”王庭湊盜據(jù)成德,韓愈宣慰,庭湊拔刃弦弓以逆。及館,羅甲士于廷。愈為言安、史以來逆順禍福之理,庭湊恐眾心動,麾之使出,訖為藩臣。凡此數(shù)端,皆異代而同符也。國家靖康、建炎之難極矣,不聞有此,何邪?(選自《容齋隨筆》,有刪節(jié))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其究至于浹肌膚而淪骨髓
浹:浸透
B.
帥將士朝之
帥:帶領C.
朋友失意,尚可謝
謝:道歉 D.
庭湊拔刃弦弓以逆
逆:反叛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意義相同的一組是(3
分)A.
竟以復國
微以自文于君親 B.
為父兄除害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C.
賊圍張巡于雍丘 若亡鄭有益于君 D.
召入諭之曰
雖董之以嚴刑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1)巡引六將于前,責以大義而斬之,士心益勸。(4分)
(2)天子方在隱憂,以德綏我,何得不悔過而歸之?(4分)
⑶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4分)
參考答案:6.D逆,迎接。7.D
A項中前“以”為介詞“因為/依靠”,后“以”為介詞“用來”;B項前“為”是“為了”,后“為”是動詞“作為”;C項前于為介詞“在”,后“于”為介詞“對”;D項均為第三人稱代詞“他們”。8.(1)張巡把(勸他投降的)六個大將帶到(皇帝畫像)前,用忠義大孝指責他們,然后把他們斬首,守城將士的抗敵決心更加受到鼓舞。(“引”1分,“責以大義”句式1分,“勸”1分,句意通順1分。共4分)(2)皇帝正為了國家大事?lián)鷳n,用恩德安撫我們,我們怎么能不改過自新,歸順朝廷呢?(“方”1分,“綏”1分,“何得”1分,句意通順1分。共4分)⑶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共4分)【譯文】理義的力量足以深深地打動人心,最終能夠穿越肌膚,深入骨髓,這只不過是在言語瞬息間的事,原本沒有什么特別的奇怪詭異之處。楚昭王遭到吳王闔廬的猛攻,國家滅亡,自己也被迫出逃,楚國的父老們給他送行,楚昭王說:“父老們,請回去吧,何愁沒有國君呢?”父老們說:“哪里有像大王這么賢明的國君呢!”于是紛紛跟著楚昭王出逃。有人(申包胥)忙趕往秦國號哭求救,楚國最終因此得以復國。漢高祖劉邦進入關中后,召集各縣的豪杰說:“大家被秦朝苛酷的刑法所害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現(xiàn)在我統(tǒng)治關中,與父老們相約定下三條法律。我之所以入關,是為了替父老兄弟們除去禍害,并不是為了侵犯和虐待老百姓,請大家不要擔心?!庇峙扇撕颓爻倮粢黄鸬礁骺たh鄉(xiāng)邑,向老百姓宣傳政策,關中的百姓都很高興。不久,項羽率大軍入關,所過之處,雞犬不寧,血流成河,人民對項羽大失所望。于是劉氏四百年的江山基業(yè)就這樣奠定了。唐明皇李隆基為了躲避安祿山的叛軍,逃到扶風(今陜西寶雞東)時,士兵中有許多人想逃走,而且謠言四起,對唐明皇出口不遜。唐明皇召見將士們并對他們說:“我用人不當,以致胡人安祿山發(fā)動叛亂,現(xiàn)在必須長途跋涉以避開叛軍的鋒芒。各位倉猝之間跟隨我出走,不能與父母、妻兒告別,對此我感到很慚愧,現(xiàn)在任憑大家回家,我和我的子弟們前往四川,今天在此和大家訣別?;厝ヒ姷礁改负烷L安的父老們,替我向他們致意問候?!北妼⑹慷伎拗f:“無論是生是死,我們都跟隨皇帝陛下”。于是謠言便自動消失了。(安祿山的)叛軍圍困張巡駐守的雍丘城(今河南枸縣),大將們勸張巡投降,張巡設置了皇帝的畫像,率領眾將士朝拜。將士們都痛哭流涕,張巡把(勸他投降的)六個大將帶到(皇帝畫像)前,用忠義大孝指責他們,然后把他們斬首,守城將士的抗敵決心更加受到鼓舞。(唐德宗時),河北有四人叛亂稱王。李抱真派賈林勸說王武俊,并假托皇帝的話說:“朕以前的確把事情做錯了,朋友之間發(fā)生了誤會,尚且可以相互道歉,何況我身為天下君主呢?”王武俊于是就首先倡議其他稱王的人一同歸順朝廷。等到德宗皇帝在奉天下詔書時,王武俊派人對田悅說:“皇帝正為了國家大事?lián)鷳n,用恩德安撫我們,我們?yōu)槭裁床荒芨倪^自新,歸順朝廷呢?”王庭湊竊據(jù)了成德(今河北正定)以后,韓愈奉命前去安撫。王庭湊劍拔弩張迎接韓愈。到客館后,王庭湊又在庭院內(nèi)布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韓愈向他們講述了安史之亂以來背叛和歸順朝廷的利害關系及禍福相互轉化的道理,王庭湊害怕軍心動搖,揮手讓士兵出,最終王庭湊還是做了唐朝的藩臣。以上這幾件事,雖然發(fā)生在不同的時代,但所用的方法都是相同的。我們大宋朝在靖康、建炎年間所遭受的災難嚴重到了極點,但是卻沒有聽說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這是為什么呢?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贝蠓蚍N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早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譬如蓑簽,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課臣,無乃后乎?”勾踐曰:“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執(zhí)其手而與之謀。逐使之行成于吳,曰:“寡君勾踐乏無所使,使其下臣種,不敢徹聲聞于大王,私于下執(zhí)事曰:寡君之師徒不是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國之寶器畢從!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其孰利乎?”夫差將欲聽,與之成。子胥諫曰:“不可!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三江環(huán)之,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將不可改于是矣!員聞之:陸人居陸,水人居水,夫上黨之國,我攻而勝之,唔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滅之!失此利也,雖悔之,必無及已。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曰:“子茍赦越國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將進之。”太宰嚭諫曰:“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兩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與之成而去之。8.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正確的項是(
)A.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
棲:棲息B.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知:管理C.賈人夏則資皮
資:物資D.遂使之行成于吳
成:成就9.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乃號令于軍日
燃后乃求謀區(qū)B.有能助寡人謀而退是者
夫差與之成而去之C.請勾踐女女于王
又有美于此者將進之D.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
我攻而勝之10.下列對文中詩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就像蓑笠一樣,雨已經(jīng)下來了,肯定要到處找。B.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如果早讓我聽到您的高見。越國又怎么會落后這么多呢?C.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色,其獲利乎?是情愿殺了越國所有的人,還是不化力氣得到越國,請大王衡量一下,哪種有利呢?D.失此利色,雖悔之,必無及已如果您失去這個有利的時機,以后后悔也來不及了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項是(
)A.越王勾踐在戰(zhàn)事失利之后,緊急向眾大臣求助,表現(xiàn)出極其誠懇的態(tài)度。B.因為之前文種的意見沒有被采納,所以在越王求助時文種對他提出批評,C.伍子胥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指出吳越兩國不能共存,必須將越國徹底消滅。D.夫差缺乏政治遠見與戰(zhàn)略眼光,聽信太宰嚭一面之詞,為吳國埋下隱患12.文種代表越國向夫差求和,清概括歸納文種講話的要點。參考答案:8.B
9.B
10.B
11.B
12.一方面:表示屈服求降,希望能保全越國。另一方面:表示如果吳王不赦免越國,那么越國將破釜沉舟,決一死戰(zhàn)。【8題詳解】本題考查考生正確使用文言實詞的能力。本類題型應該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語境,調(diào)動知識儲備,做出正確的選擇。本題中讓選出解釋正確的一項,A項“棲”應解釋為“退守”;C項“知”應解釋為“積蓄”;D項“成”應解釋為“求和”;故選B【9題詳解】本題考查考生正確使用文言虛詞的能力。本類題型應該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語境,調(diào)動知識儲備,做出正確的選擇。本題中讓選出用法相同的一項,A項第一個“乃”翻譯為“就”,第二個“乃”譯為“才”;C項第一個“于”翻譯為“給”,第二個“于”譯為“比”;D項第一個“之”翻譯為“的”,第二個“之”譯為“它”;故選B【10題詳解】此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本題中讓選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項,B項中“何后之有”應意譯為“怎么能算晚呢?”故選B【11題詳解】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考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針對題項的問題對應文章內(nèi)容篩選出重要信息點。B項“在越王求助時文種對他提出批評”在文中沒有提到,無中生有。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核提取并整合(理解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在通讀全文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加以概括歸納。本題中文中代表越國向夫差求和,一開始是通過送美女、珍寶、軍隊等來表達誠意,通過屈服求降,希望能保全越國。從“愿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倍寄荏w現(xiàn)這一點;另一方面,又威脅吳王,表示如果吳王不赦免越國,那么越國將破釜沉舟,決一死戰(zhàn)。從“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其孰利乎?”能夠歸納這一點?!军c睛】【譯文:】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后,就向全軍發(fā)布號令說:“凡是我的父輩兄弟及和國君同姓的人,哪個能夠協(xié)助我擊退吳國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贝蠓蛭姆N向越王進諫說:“我聽說過,商人在夏天就預先積蓄皮貨,冬天就預先積蓄夏布,行旱路就預先準備好船只,行水路就預先準備好車輛,以備需要時用。一個國家即使沒有外患,然而有謀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將士不能不事先培養(yǎng)和選擇。就如蓑衣斗笠這種雨具,到下雨時,是一定要用上它的?,F(xiàn)在大王您退守到會稽山之后,才來尋求有謀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踐回答說:“能聽到大夫您的這番話,怎么能算晚呢?”說罷,就握著文種的手,同他一起商量滅吳之事。隨后,越王就派文種到吳國去求和。文種對吳王說:“我們越國派不出有本領的人,就派了我這樣無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對您大王說,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說:我們越王的軍隊,不值得屈辱大王再來討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獻給大王,以酬謝大王的辱臨。并請允許把越王的女兒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兒作吳國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兒作吳國士的婢妾,越國的珍寶也全部帶來;越王將率領全國的人,編入大王的軍隊,一切聽從大王的指揮。如果您大王認為越王的過錯不能寬容,那末我們將燒毀宗廟,把妻子兒女捆綁起來,連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帶領現(xiàn)在僅有的五千人同吳國決一死戰(zhàn),那時一人就必定能抵兩人用,這就等于是拿一萬人的軍隊來對付您大王了,結果不免會使越國百姓和財物都遭到損失,豈不影響到大王加愛于越國的仁慈惻隱之心了嗎?是情愿殺了越國所有的人,還是不花力氣得到越國,請大王衡量一下,哪種有利呢?”
吳王夫差準備接受文種的意見,同越國訂立和約。吳王的大夫伍子胥勸阻說:“不行!吳國同越國,是世代互相仇視,互相攻伐的國家,三條江河環(huán)繞著兩國的國土,兩國的人民都不愿遷移到別的地方去,因此有吳國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國的存在,有越國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吳國的存在。這種勢不兩立的局面是無法改變的。我還聽說,旱地的人習慣于旱地的生活,水鄉(xiāng)的人習慣于水鄉(xiāng)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國家,即使戰(zhàn)勝了它們,我國百姓也不習慣在那里居住,不習慣使用他們的車輛;那越國,如若戰(zhàn)勝了它,我國百姓既習慣在那里居住,也習慣使用它們的船只,這種有利條件不能錯過?。∠M跻欢ㄒ獪绲粼絿?;果放棄了這些有利條件,一定會后悔莫及的。”越國打扮了八個美女,送給吳國的太宰嚭,并對他說:“您如果能寬恕越國的罪過,同意求和,還有比這更漂亮的美女送給您?!庇谑翘讎合騾峭踹M諫說:“我聽說古時攻打別國的,對方屈服了就算了;現(xiàn)在越國已向我們屈服了,還有什么要求呢?”吳王夫差采納了太宰嚭的意見,同越國訂立了和約,讓文種回越國去了。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①,乃請?zhí)I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于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吾欲發(fā)兵,使公及桓楚將?!笔菚r桓楚亡在澤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绷耗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梁召籍入。須臾,梁眴②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shù)十百人。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吳中豪杰為校尉、侯、司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北娔私苑?。于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史記·項羽本紀》)【注】①有櫟陽逮:有罪相連及,被櫟陽縣追捕;②眴:同“?!?使眼色。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略:大致B.學書不成,去
去:離開C.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
陰:暗中D.是時桓楚亡在澤中
亡:逃亡7.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B.①項梁殺人,與籍避仇于吳中
②長于臣C.①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
②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D.①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籍小的時候,學寫字、學武藝都沒學成,學兵法也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B.秦始皇巡游會稽時,項籍竟然敢說將來可以取代他,項梁認為他自高自大,叫他不要胡說。C.項籍雖然對讀書識字沒多大興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氣、膽識超出常人,周圍的人都怕他。D.陳涉起義后,項籍在項梁的指揮下,砍下郡守的頭,殺掉上百個郡府的人,大家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參考答案:6.B
7.D
8.B
9.(1)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2)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的使者往來途經(jīng)(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這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參考譯文:項籍是下相人,字羽。當初起兵反秦時,年紀二十四歲。他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就是楚國大將項燕,是被秦國將領王翦(jiǎn)殺死的。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將領,封在項地,所以姓項。項籍年輕時,學習文字知識沒學成,放棄,去學劍,又沒學成。項梁很生他的氣。項籍說:“學文字能夠記寫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學劍只能對抗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對抗萬人!”于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很高興,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沒學完。項梁曾經(jīng)因罪案受牽連,被櫟(yuè)陽縣逮捕入獄,他就請?zhí)I(qí)縣獄掾(yuàn)曹咎寫了說情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事情才得以了結。后來項梁又殺了人,為了躲避仇人,他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吳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項梁。每當吳中有大規(guī)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時,項梁經(jīng)常做主辦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借此來了解他們的才能。秦始皇巡游會稽,渡過浙江,項梁與項籍一起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亂說話!這是要滅族的!”項梁因為這件事認為項籍很不一般。項籍身高八尺多,(以他的)力量能舉起大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的子弟,也全都畏懼項籍了。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xiāng)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tǒng)領軍隊?!碑敃r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項梁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籍知道。”于是項梁出去囑咐項羽持劍在外面等候,然后又進來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讓我把項籍叫進來,讓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說:“好吧!”項梁就把項籍叫進來了。呆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籍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于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項梁手里提著郡守的頭,身上掛了郡守的官印??な氐牟肯麓鬄轶@慌,一片混亂,項籍一連殺了有一百來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發(fā)動吳中之兵起事了。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們分別做校尉、候、司馬。其中有一個人沒有被任用,自己來找項梁訴說,項梁說:“前些日子某家辦喪事,我讓你去做一件事,你沒有辦成,所以不能任用你?!北娙寺犃硕己芫捶S谑琼椓鹤隽藭な?,項籍為副將,去巡行占領下屬各縣。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作答時要將實詞帶入原句中,根據(jù)具體語境進行推斷。B項“學書不成,去”意思是“學習文字知識沒學成,放棄”,所以,“去”,放棄。7.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D項,兩個“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A項,前一個為“被”,后一個為“作為”。B項前一個“在”,后一個“比”。C項前一個代詞,代“桓楚”,后一個音節(jié)襯詞。8.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墓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B項,“項梁認為他自高自大”不正確,原文“梁以此奇籍”,意思是“項梁因此認為項籍與眾不同”。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抓住題干,讀全讀準。然后將各個選項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9.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xiàn)病句。第一句得分點:“反”,造反;“先”,占先;“后”,落后;“制”,控制。第二句得分點:“以為”,把……作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使者;“乏困”,缺少的東西。參考譯文:項籍是下相人,字羽。當初起兵反秦時,年紀二十四歲。他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就是楚國大將項燕,是被秦國將領王翦(jiǎn)殺死的。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將領,封在項地,所以姓項。項籍年輕時,學習文字知識沒學成,放棄,去學劍,又沒學成。項梁很生他的氣。項籍說:“學文字能夠記寫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學劍只能對抗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對抗萬人!”于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很高興,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沒學完。項梁曾經(jīng)因罪案受牽連,被櫟(yuè)陽縣逮捕入獄,他就請?zhí)I(qí)縣獄掾(yuàn)曹咎寫了說情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事情才得以了結。后來項梁又殺了人,為了躲避仇人,他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吳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項梁。每當吳中有大規(guī)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時,項梁經(jīng)常做主辦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借此來了解他們的才能。秦始皇巡游會稽,渡過浙江,項梁與項籍一起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亂說話!這是要滅族的!”項梁因為這件事認為項籍很不一般。項籍身高八尺多,(以他的)力量能舉起大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的子弟,也全都畏懼項籍了。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xiāng)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tǒng)領軍隊。”當時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項梁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籍知道?!庇谑琼椓撼鋈诟理椨鸪謩υ谕饷娴群颍缓笥诌M來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讓我把項籍叫進來,讓他奉命去召桓楚?!笨な卣f:“好吧!”項梁就把項籍叫進來了。呆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籍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于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項梁手里提著郡守的頭,身上掛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籍一連殺了有一百來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項梁召集原先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夏工業(yè)職業(yè)學院《軟件測試課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茂名職業(yè)技術學院《俄羅斯文化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計算力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發(fā)光字廣告牌制作合同
- 勞動技術服務合同書
- 手房中介買賣合同書
- 煤炭合作的合同
- 酒類二級經(jīng)銷商合同
- 循環(huán)借款合同貸款循環(huán)合同
- 房屋租賃給公司合同
- 《職業(yè)健康與環(huán)境保護》課件
- 202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更新要點解讀
- 《鄉(xiāng)村治理理論與實踐》課件 第六章 鄉(xiāng)村自治體系概述
- 幼兒園游戲回顧研討
- DB42╱T 620-2010 柑橘果園改造技術規(guī)程
- 《Hadoop大數(shù)據(jù)平臺構建與應用(第2版)微課版》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手工紙制造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GB/T 3920-2024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色牢度
- 2025年開封大學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學期末題庫(84題)
- 地方特色美食節(jié)活動策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