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游戲教師介入研究6500字(論文)》_第1頁
《幼兒游戲教師介入研究6500字(論文)》_第2頁
《幼兒游戲教師介入研究6500字(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問題研究目錄TOC\o"1-2"\h\u15807一、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意義 2247671.有利于幼兒行為的規(guī)范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 2211472、有利于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內(nèi)容 2183343、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214139二、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25791.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過多或過少 228452.介入時機不當 378三、介入方法不夠靈活 318642四、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的對策建議 48879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 4142812.把握介入游戲的時機 565543.靈活選擇介入游戲的方法 613627結論 729131參考文獻 7摘要: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游戲是在教師設計的區(qū)域中去感知、思考與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可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促進幼兒獲得相應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如何指導幼兒游戲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幼兒園教師群體中,“管住嘴、管住腿”這句話成了教師“以觀察為主、不介入游戲”最充分的理由,還有一些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對于如何有效介入幼兒的游戲,顯得茫然,無所適從。本文針對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介入幼兒游戲存在的問題,到底應該如何介入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思考,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指出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把握介入游戲的時機;選擇靈活選擇介入游戲的方法。【關鍵詞】幼兒游戲;教師介入;問題;對策《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幼兒的學習是“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1]。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戲的過程即孩子自我發(fā)展的過程,其中隱藏著重要的教育動因,內(nèi)含著教育方法的契機,因而有著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教師更需要理解幼兒的游戲,通過解讀幼兒的游戲,看到游戲行為背后幼兒的年齡特點、發(fā)展水平與規(guī)律,并適宜地支持、推進幼兒的發(fā)展。一、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意義1.有利于幼兒行為的規(guī)范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教師應通過指導游戲,引導幼兒認識社會知識和行為規(guī)范,如游戲中自立行為的規(guī)范、與人交往的規(guī)范等等,并促使幼兒在游戲中反復實踐,逐步形成習慣,以內(nèi)化為自身較穩(wěn)定的行為特征,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化社會性。例如:在“快樂診所”這一游戲中,教師引導幼兒掛號之后,每個幼兒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號碼,這個號碼就是他們看病的順序,教師應引導幼兒告訴他們應該遵守規(guī)則按照號碼排隊看病,因此通過掛號單形式保證了活動有序的進行。2、有利于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內(nèi)容幼兒游戲的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價值傾向性,教師需引導其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幼兒游戲中可能出現(xiàn)不健康的主題。如,一些幼兒在“娃娃家”模仿成人抽煙、喝酒、打麻將;一些幼兒在理發(fā)店學大人裝扮等。對此,教師應注意將幼兒的興趣引向積極健康的方向。如,引導幼兒觀察家長在家活動、醫(yī)生如何為病人治療等,啟發(fā)、豐富其生活經(jīng)驗,使他們學習模仿好的行為方式。3、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有的幼兒游戲無目的,不知道玩什么,活動中常常無所事事,或是頻繁變換活動類型及材料;有的幼兒在游戲中常常無意識的擺弄材料、旁觀等。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建議、提示玩法、提出行為要求、提供范例或是與之共同游戲等指導方式,引導其學習自選游戲,自定游戲內(nèi)容主題,逐步增強行為的目的性,并激發(fā)幼兒不斷嘗試、探索,提高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再有,一些幼兒往往出于個人習慣或是因一定的個性特點,活動興趣單一,每次游戲總是選擇那幾樣。教師就要激發(fā)其對多方面事物的興趣,既鼓勵發(fā)揚其長處,又彌補不足,促使幼兒個性得以在游戲中全面和諧發(fā)展。二、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1.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過多或過少教師“介入游戲”的時機問題是有效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因素,“介入”與“不介入”只在一念之差。如何在幼兒需要幫助或不需要介入時作出正確的判斷,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要,介入時機的適宜性問題是教師最難把握的。當幼兒的游戲遇到了困難而又無法解決,可能會導致游戲情節(jié)停滯不前。如果教師的介入能促使游戲繼續(xù)開展、游戲的情節(jié)獲得拓展,那就是必要的和適宜的。例如,某幼兒教師看到幼兒用飛機“撞”別人搭建的高樓,就以為是一種破壞性行為并加以制止。這說明教師只是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完全忽視了幼兒的需要。如果教師站在幼兒的角度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幼兒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很享受這一時刻。教師的不當介入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干擾了幼兒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存在偏差是主要原因。盡管幼兒教師都學習了許多幼兒教育的新理念,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幼兒老師都能將新理念轉化為自己正確的教育觀念[3]。一方面,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幼兒教師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很難完全消除,還會時常在幼兒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幼兒教師還會在學習新理念時形成錯誤的教育觀念,比如我們強調(diào)游戲要以幼兒為本,有的教師將此絕對化,害怕老師一介入就不是以幼兒為本了,于是對幼兒的游戲不管不問,放任自流。以上兩種做法說明教師的教育觀念還存在著誤區(qū)。2.介入時機不當教師介入時機不當會對幼兒游戲的發(fā)展產(chǎn)生干擾性影響,當幼兒自主地、投入地玩游戲時,教師往往由于不習慣或者無所事事,以至于會不時地介入,對幼兒游戲造成干擾。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不適宜性和缺乏耐心及盲目性也是原因之一。盲目地介入會打斷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也會影響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及與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更會讓幼兒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或者反感。例如,在一個大班建構游戲中,多數(shù)幼兒都在興致勃勃的商量如何利用材料搭建各種模型。一個幼兒獨自離開討論區(qū),從材料存放處拿出一根PVC管,正準備將其插在建構區(qū)的積塑玩具上。教師立即走到幼兒面前,批評孩子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表現(xiàn),并拿走了孩子手中的PVC管,當看到該教師走遠,孩子生氣的嘟囔說:“老師討厭,我準備做路燈的,干嘛把我的材料拿走!”上述案例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具體的游戲場景,但他曲解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真正動機,迫不及待地介入到幼兒游戲中去,介入效果很不理想。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介入時機不當,可能會中斷幼兒的游戲進程,損傷孩子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三、介入方法不夠靈活教師的介入方式存在語言類指導、動作類指導和語言結合動作類指導等三類[5]。語言類指導是指教師以口頭語言的形式介入幼兒的游戲;動作類指導是指教師以純動作形式介入;語言結合動作類指導是指教師采用的方式是動作和語言相伴而行。教師在介入方式的類型上存在不同。語言類是教師在介入游戲時極為常用的方式,其次是語言結合動作類指導,多出現(xiàn)在整理玩具方面,教師使用口語指導時主要采用的是指令性語言,而在動作方面主要采用是阻止性動作。當教師采用指令性語言介入時,幼兒更傾向于服從教師的指導,游戲發(fā)展的方向也都順應教師的意愿[6]。而當教師在介入前充分觀察當前的游戲情況,介入時以一位游戲者、形象化的身份介入,運用平等的方式和幼兒交流互動,幼兒就更能夠發(fā)揮主體的積極性,游戲也就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幼兒的呼應下,兩個主體的積極交流互動下,建構起更豐富的情節(jié)。例如:小涵和劉婷分別擔任了媽媽和幼兒的角色。游戲開始后,他們每人拿了一盆“水果拼盤”的操作材料各自進行操作,對外界的干擾不聞不問。游戲時間過半,教師發(fā)現(xiàn)兩人始終沒有說過話,也沒有離開過娃娃家,就說:“媽媽,你家的孩子該上幼兒園了吧!需要我給你送去嗎?”媽媽還沒答話,孩子卻先回答說:“我不去!”媽媽看了看孩子,繼續(xù)操作“水果拼盤”。過了一會兒,教師又走過來說:“媽媽,理發(fā)店開張了,你去嗎?等一下我來約你!”扮演媽媽的幼兒并沒有回答。教師隨即出去,回來時手里提著一袋菜說:“媽媽,我給你們買了些菜回來,你們需要嗎?放哪里?”幼兒一概不理,還在專心致志地操作著“水果拼盤”。這個案例對于教師多次執(zhí)意的介入,許多人都會問為什么。請聽教師的回答:“幼兒太專心于操作‘水果拼盤’了,都忘記了自己‘媽媽’‘孩子’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角色行為,游戲過程中兩人也沒有進行交流,我想通過提示或介入使幼兒獲得更多的交往經(jīng)驗?!笨梢?,教師以理想的游戲模式束縛了幼兒自由游戲的空間。四、幼兒游戲中教師介入的對策建議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任何行為都是在一定觀念的指導下產(chǎn)生的,幼兒教師的教育行為也是在一定的教育觀念下所進行的[7]。只有觀念上的問題解決了,才談得上教師的正確教育行為。教師介入游戲問題也是受一定的教育觀念指導的。只要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擺正了,教師的介入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教師要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也就是把幼兒作為教育的主體和核心,尊重幼兒的價值,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有效形式。只要教師的介入能讓幼兒更快樂、更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之中,能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更大的發(fā)展,能充分挖掘游戲對幼兒的成長價值,幼兒教師就可以大膽介入,反之就不需要介入。以幼兒為本,表面上看,教師的角色被淡化了,實質上教師的角色更復雜化了。幼兒教師由原來的游戲控制者變?yōu)橛變河螒虻暮献髡摺⒁龑д?、支持者。教師不僅引導幼兒保持游戲的興趣,還要支持幼兒不斷升級游戲水平,豐富游戲經(jīng)驗,促進自我發(fā)展[8]。2.把握介入游戲的時機教師通過與幼兒的共同合作,觀察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了解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實際需要,及時提供和更換操作材料。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了幼兒游戲的問題,需要介入游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介入:當孩子遇到困難玩不下的時候。如:亮亮為“娃娃家”人數(shù)已足不能進入娃娃家游戲而苦惱,又不想去其他游戲區(qū)玩的時候,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終于以一名“叔叔”的身份進入到娃娃家去玩了。當幼兒向我們提出邀請或求助時,教師要及時介入指導[9]。對幼兒來說,老師是他們最信賴的人,所以當它們在游戲活動中遇到困難時,自然而然地會想到向老師進行求助。這時,為了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推進游戲的進程,教師要在觀察與判斷幼兒游戲意愿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但是,當幼兒把“球”拋向教師時,教師要以適當?shù)姆绞饺ソ?,并以適當?shù)姆绞桨选扒颉睊伝赜變?,在拋接的過程中不露痕跡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起到介入的目的。當幼兒之間產(chǎn)生沖突時,教師要及時介入指導?,F(xiàn)在獨生子女很多,許多幼兒平時很少有機會與同齡人一起交流,而在幼兒園的角色游戲活動中,他們卻要經(jīng)常與小伙伴們進行交流,這其中或多或少地會發(fā)生一些沖突的。此時,我們教師最好不要立即介入,大可以在一旁仔細觀察,耐心等待,因為有老師在旁邊,孩子的處理方法一定會有所顧忌的,等到時機成熟,再去給孩子一個建議性的提示,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與同伴之間的矛盾,這樣,孩子在與同伴協(xié)商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學到一些好的品質。在出現(xiàn)不健康內(nèi)容時,教師也要及時介入指導[10]。游戲是幼兒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有積極的現(xiàn)象,必然也有消極的。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自由表達對生活和社會的認識、體驗和感受,因此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不健康或不適合幼兒的內(nèi)容,如打麻將、賭博、燒香拜佛等,它們不被社會輿論所提倡,會對幼兒產(chǎn)生負面效應,對此,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適當引導。3.靈活選擇介入游戲的方法總體來說,教師介入游戲的形式有三種: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垂直介入法。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師在幼兒附近和幼兒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戲,目的在于引導幼兒模仿,教師起著暗示指導的作用,這種指導是隱性的[11]。當幼兒對教師新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或者不會玩,不喜歡玩,只會一種玩法時,教師可用這種方式介入進行指導。例如,教師在手工區(qū)提供了一些硬紙板和掛歷紙,目的是想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出各種拖鞋和其它物品,結果無人問津。這時,教師用這些材料制作出了非常漂亮的拖鞋,緊接著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圍攏過來,活動便進行了下去。交叉式介入法是指當幼兒有教師參與的需要或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幼兒的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例如幼兒在擺弄材料的過程中,常常會產(chǎn)生交往的需要,但由于其認知能力和社會性水平所限,往往不會主動向他人介紹自己。這時教師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使幼兒游戲從一個層面提升到另一個層面。垂直介入法是指幼兒游戲出現(xiàn)嚴重違反規(guī)則或攻擊性等危險時,教師直接介入游戲,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直接干預,這時教師的指導是顯性的[12]。例如在游戲當中,幼兒因爭搶玩具而發(fā)生打罵,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內(nèi)容的游戲時,教師應直接干預,加以引導,但這種方式易破壞游戲氣氛,甚至使游戲中止,一般情況下不宜多用。教師不管用何種方式介入游戲,既然介入了,目的就是對幼兒游戲作具體的指導。教師介入幼兒游戲,要以尊重幼兒游戲的自愿性為原則,不應當干擾幼兒的探索行為[13]。一些教師總是擔心幼兒出錯,常常按照成人的理解要“糾正”幼兒的行為,認為幼兒按照教師要求“正常”地游戲就是幼兒游戲的合理選擇。如果忽略了幼兒游戲的動機,幼兒本身對游戲的理解,那么教師的干預可能與其出發(fā)點適得其反。教師不再以命令式的口吻強制幼兒該做什么或不該做什么,而是以游戲中的某種角色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游戲進程中去,通過適宜的動作或語言,來引導幼兒的游戲行為。這種介入特點是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暗示行為而行動,樂于為幼兒接受,無形中就是對幼兒游戲的支持和認同,能有效提高了游戲的水平。在一個大班“火鍋店”角色游戲中,熱情的“服務員”為“顧客”們忙前忙后。指導老師發(fā)現(xiàn)一位“服務員”在“火鍋”里放了兩把塑料勺子。一旁觀察的教師表現(xiàn)很生氣,立即質問該幼兒怎么能放兩把勺子呢?當教師注意到幼兒委屈的表情,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于是請該幼兒解釋下放兩把勺子的理由。孩子很有成就感的對大家解釋。他以前在火鍋店吃飯時,發(fā)現(xiàn)服務員就是提供一把湯勺和一把漏勺用來打撈湯面上的泡沫。教師聽后明白了,正是孩子有著生活的體會,才放了兩把塑料勺子到“火鍋”里。該老師一開始采取“質問”的方式,僅僅憑主觀判斷就生硬介入,影響了游戲的進程。當教師意識到自己失誤之后,從“質問”轉變?yōu)椤霸儐枴?,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積極效果就產(chǎn)生了。由此可見,指導方式不同,游戲指導效果可能差別很大??梢姡處熓欠褚槿胍约敖槿氲臅r機和方法,全在于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在于對這些行為意義的分析。結論教師的介入在幼兒游戲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對游戲介入時機的判斷和把握,與對游戲介入方式的選擇,完全取決于老師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和理解,只有適時、適宜、適度地介入游戲,才能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當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時,應融合多種形式,發(fā)揮互補優(yōu)勢,做到觀察和分析在先,介入和指導在后,靈活選用不同方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有效提升幼兒游戲水平,使幼兒獲得游戲體驗,實現(xiàn)游戲目的。參考文獻[1]郭曼曼,張晴.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01:113-115.[2]方琛.幼兒教師介入角色游戲的不良傾向及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07:150.[3]王青蓮.促進教師適時介入游戲的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1:57-58.[4]殷銘佳.教師介入和指導幼兒游戲的策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