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與反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1.gif)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與反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2.gif)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與反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3.gif)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與反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4.gif)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與反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4366059d242630b1a70fd60847a7589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古詩三首[教學目標].會認“塞、秦”等4個生字,會寫“塞、秦”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將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出塞》《夏日絕句》。.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自己的體會。.利用整合、比較和拓補等策略,加深對詩歌的領悟。.通過對關鍵字詞的品味,體會詩中的英雄精神和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利用整合、比較和拓補等策略,加深對詩歌的領悟。.通過對關鍵字詞的品味,體會詩中的英雄精神和家國情懷。[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會認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出塞》《夏日絕句》。.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自己的體會。(重點)一、簡介常識,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發(fā)展到唐朝達到了頂峰,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唐詩還出現(xiàn)了很多類型,比如:描繪自然田園風光的田園詩、表達人們離愁別緒的離別詩、表現(xiàn)邊塞軍旅生活的邊塞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詩三首》,前面兩首就是邊塞詩。一首是一一《出塞》,還有一首是——《涼州詞》。.簡介《出塞》《涼州詞》這兩首詩題目的含義。出示:塞,指邊塞、關塞。從廣義上說,并不都在邊疆,也泛指某些軍事重地。唐代詩人用《塞上》《塞下》《出塞》《入塞》等樂府舊題為詩者甚多,內(nèi)容大多寫我國東北、西北和北方地區(qū)的戰(zhàn)斗、生活。涼州詞,又稱“涼州曲”,是涼州歌的唱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涼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涼州詞(曲)內(nèi)容豐富,情感真摯,有描寫戰(zhàn)爭、抒發(fā)愛國情懷的,有表達濃烈的思鄉(xiāng)、思親之情的,有描述奇麗的邊地自然風光的,有展現(xiàn)涼州獨特的異域文化的是邊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簡介兩首詩的作者。二、誦讀古詩,把握節(jié)奏L請大家根據(jù)以往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自由誦讀這兩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生自由練習誦讀。師巡視指導。.指名朗讀,相機評議。如有必要,則老師示范。.師生合作誦讀。形式一:師讀第一句,生讀第二句,以此類推,或交換。形式二:師讀每句前四字,生讀后三字,以此類推,或交換。.全班齊讀。三、檢查“獨學”,走向共學.學生說說預習時關于這三首詩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信息,是怎么知道的。.在學生已知詩意的基礎上,教師拋出核心問題:為什么編者把這三首詩放在一起?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之處呢?.學生自由讀這三首詩,試著自主去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之處。.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考,猜測三首詩的共同點。四、精準“導學”.引導學生繼續(xù)讀這三首詩,思考:詩里有沒有涉及人物?并圈出關鍵詞。.學生匯報:“龍城飛將”和“項羽”,并談談對這兩個人物的認識。.適時補充“李廣”和“項羽”的信息,讓學生明白,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的著名英雄。.重點讀《涼州詞》,看看能不能在這首詩中發(fā)現(xiàn)“英雄”。(指導學生根據(jù)詩句意思,初步得出結(jié)論:《涼州詞》寫的也是英雄,只不過是無名英雄。)第二課時[課時目標].利用整合、比較和拓補等策略,加深對詩歌的領悟。(難點).通過對關鍵字詞的品味,體會詩中的英雄精神和家國情懷。(難點)一、深度“研學”.三首詩都寫到了“英雄”,有有名的英雄,也有無名的英雄。接下來我們要深入詩的字里行間,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感受英雄的風采。(請學生再次讀讀這三首詩,根據(jù)自己的感受,選擇其中的一首深入研讀,看看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分成三組,每組研讀一首詩,主要任務:(D圈出關鍵字詞,結(jié)合“英雄”主題,看看你能體會到什么。(2)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體會,然后試著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簡要地寫下來。.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巡回指導、參與,并相機和學生交流。.學生分組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引領。二、體會《出塞》一詩英雄之“艱苦卓絕”《出塞》一詩,體會英雄之“艱苦卓絕”可以抓以下幾處關鍵詞句來分析:.“龍城飛將”不是指李廣一個人,而是指所有參與守邊的將士。.“秦時明月漢時關”,從時間維度來說明邊塞將士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鎮(zhèn)守邊關,確保國家平安。教學時緊扣“秦時”“漢時”加以體會。(相機補充相關歷史資料加以說明).“萬里長征人未還”,抓住“萬里長征”和“人未還”深入分析、感受。三、感悟《涼州詞》一詩之“豪放情懷”《涼州詞》一詩,感悟英雄之“豪放情懷”可以抓以下幾處關鍵語句:.“葡萄美酒夜光杯”:體會邊塞將士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欲飲琵琶馬上催”:通過推敲“欲飲”“馬上”“催”,感受將士戰(zhàn)場的生活,并和前一句加以比較。.“醉臥沙場君莫笑”:緊扣“醉臥”一詞,深入體會將士“豪氣干云”,縱使在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戰(zhàn)場上,他們照樣痛飲、狂歡,誰奈其何?.“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這一句更是震撼人心。原來,醉臥沙場的將士早就知道戰(zhàn)爭是要死人的,早就做好了死亡的準備,視死如歸。這就是英雄情懷!四、領會《夏日絕句》一詩之“悲壯氣概”《夏日絕句》一詩,領會英雄之“悲壯氣概”,可以抓以下幾處關鍵詞句:.“人杰”:結(jié)合項羽生前做的幾件大事來佐證,如,“巨鹿之戰(zhàn)”“鴻門宴”,讓學生知道,項羽是真正的男子漢、勇士.“鬼雄”:聯(lián)系項羽之死,是“自刎烏江”,不是被敵人殺死,他本來是可以活下來的。(拓展相關資料).“不肯過江東”:緊扣“不肯”一詞,向?qū)W生講明項羽不愿過江、不愿茍活的高貴精神和英雄氣節(jié)。五、總結(jié)“延學”.回讀這三首詩,讀出既相同又不同的情感。(采用自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和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最后熟讀成誦。).出示本單元人文要素主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讓學生結(jié)合這三首詩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告訴學生要心裝祖國,熱愛祖國,隨時為國奮斗。.簡要拓展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些英雄的資料,激發(fā)學生課外去搜集歌頌英雄的詩歌,閱讀講述英雄故事的書籍。.小結(jié)本課的學習方法。[教學板書]21古詩三首《出塞》現(xiàn)實:戰(zhàn)爭不斷愿望早日平息戰(zhàn)爭
人民安定生活《涼州詞》執(zhí)列,八、J、、、殘酷豪邁-A醉《夏日絕句》前兩句:表明價值取向后兩句:贊揚英雄氣概借古諷今[教學反思]古詩學習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膚淺地停留在對詩意的領會的層面,也不能滿足于“貼標簽”式的解答,應該深入其中,觸其靈魂,品味感觸深刻而精確的思想、情感。因此,在結(jié)合三首古詩交流英雄主題時,我始終“咬定語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言語中”,引導學生通過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詞,不斷進行推敲、品味、咀嚼,從而獲得語言的情味,深刻悟得'‘英雄”的不同內(nèi)涵、風骨和氣韻。此外,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既升華了本課的人文主題,又和本單元的其他三篇課文一線串珠地勾連起來,使看上去似乎無關的古詩、現(xiàn)代文,“一脈相連”“一氣相通二更重要的是,古詩學習結(jié)束之后,引導學生去搜集、去閱讀同一主題的詩和書籍,這是一種“大語文”教學視野,這也恰恰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價值和目的所在,即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走向閱讀。22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目標].認識“崛、范”等9個生字,會寫“肅、晰”等11個生字,會寫“嚴肅、清晰”等15個詞語。.能歸納課文講述的三件事,并連起來說清楚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語文要素】.能查找資料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說出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寫自己讀書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教學重難點].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多件事情串聯(lián)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能查找資料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說出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會認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會寫15個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歸納出課文講述的三件事。(重點).圈畫出文中體現(xiàn)“中華不振”的語句。一、出示圖片,揭題導入.有一位偉人,他胸懷祖國,心系人民。逝世后,舉國哀痛,十里相送。他就是我們敬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一一周恩來。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他少年時代的故事。.齊讀課題,提示“崛”的讀音。思考:“崛起”是什么意思?“崛”字呢?“崛”和“起”的意思相近,組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個詞,所表示的語義更深了。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二、檢測預習,梳理事件.詞語教學。(1)重點指導讀好“分量”,理解“抱負”“光耀門楣二(2)找出與“崛起”構(gòu)詞方式相同的詞語。(清晰、胸懷、贊嘆、疑惑、訓斥).自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D課文寫了周恩來少年時期的幾件事,標出相關自然段。(2)指導把握第一件事情的內(nèi)容。回顧第四單元把握一件事的方法,說說本文第一件事的主要內(nèi)容。思考:周恩來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關注主要人物及表現(xiàn),可以說得更簡潔。)(3)自主把握第二件和第三件事的內(nèi)容。學生嘗試從主要人物周恩來的角度,關注人物表現(xiàn),把握另兩件事的主要內(nèi)容。小結(jié):關注課文主要人物,想想“他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事件內(nèi)容。三、圈畫“中華不振”的語句課文中哪些句子具體地闡述了“中華不振”?先來關注后兩件事情。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走進那段滄桑的歷史。一邊讀一邊將表現(xiàn)‘'中華不振”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第二課時[課時目標].將課文中的三件事連起來,說清楚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重點).能查找資料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說出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的原因。(難點).寫自己讀書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一、體會屈辱,感受志向.聚焦人物,體會“中華不振”。(1)默讀第16自然段,圈畫人物表現(xiàn)的關鍵詞,與同桌交流感受。(2)婦女的指望與巡警的訓斥進行對比品讀。這些人物中多次提到的是婦女。對于她,你圈畫了哪些關鍵詞?婦女多么渴望巡警能夠為她撐腰,為她做主,然而事實卻是一一巡警把她訓斥了一通。你有什么感受?(3)圍觀的中國人內(nèi)心的憤恨與無奈相碰撞。圍觀的中國人盡管氣憤不滿,緊握拳頭,但敢怒不敢言,只能安慰一下婦女,什么辦法都沒有。你又作何感想?(4)課文中沒有具體寫“這個外國人”的表現(xiàn),你能否也通過關鍵詞,想象當時他的表現(xiàn)?(5)師生對讀。正因為“中華不振”,那位婦女一一(生接讀)親人被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只能哭訴;正因為“中華不振",中國巡警一一(生接讀)不但不懲處肇事的外國人,反而訓斥她;正因為“中華不振”,中國人——(生接讀)都緊握著拳頭,只能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結(jié)合資料,體會“中華不振二(1)是呀,在外國人的地盤里,誰又敢怎么樣呢?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到相關信息。(2)學生結(jié)合伯父“沉郁”的表情和“熱鬧非凡”的場景談對“中華不振”的理解。(3)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中華不振”的資料。教師播放影像資料,并簡述這段屈辱的歷史。小結(jié):“占據(jù)地”就是“國中之國”,外國人可以無視中國的主權,哪怕撞死了人也能免除中國司法的審判。在那個年代,它僅僅是當時“中華不振”的一個縮影。.回讀“明志”,感受周恩來偉大的抱負。(1)正是“中華不振”的現(xiàn)狀讓少年周恩來思考怎樣拯救中國、拯救人民,于是就立下了宏大的志向。讓我們回到那節(jié)修身課,再去感受他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抱負。(2)體悟周恩來的內(nèi)心,讀好人物語言。引導學生抓住“默默”“若有所思"''清晰而堅定”等詞走進周恩來的內(nèi)心,思考:周恩來當時會想些什么?(3)指導分角色朗讀。(4)引讀最后一自然段,升華情感。二、厘清事件關系,把握全文內(nèi)容.結(jié)合板書,厘清三件事之間的關系。我們了解了每件事的內(nèi)容,感受了“中華不振”,體會了少年周恩來博大的胸懷和遠大的志向。那全文主要寫了什么?你能否連起來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之前需要我們先弄清三件事情之間的關系。結(jié)合板書,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一件事是結(jié)果,后兩件事是原因,第二件事也是第三件事的原因。)你準備按怎樣的順序串聯(lián)這三件事?.串聯(lián)三件事,把握全文內(nèi)容。預設1:在新學年的修身課上,周恩來表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是因為他聽伯父說起"中華不振”又親眼目睹了“中華不振”的一幕。除了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用上關聯(lián)詞串聯(lián)三件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串聯(lián)?預設2:周恩來初到奉天,聽伯父談起“中華不振”,疑惑不解。在被外國人占據(jù)的地方目睹了一位中國婦女受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件后,他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在新學期的修身課上,表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把握這篇課文主要內(nèi)容時不能按照寫作順序串聯(lián),要按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串聯(lián),這樣會說得更清楚。小結(jié):把握由多件事情組成的文章內(nèi)容,先要明確課文主要人物,從主要人物角度梳理每件事情的內(nèi)容,再厘清事情之間的關系,最后按事情的相互關系或先后順序進行串聯(lián),注意事與事間的連接語。.了解倒敘的寫法。作者將“表明志向”安排在前,把“耳聞目睹‘中華不振放在后面,你覺得有什么用意嗎?(設置懸念,激起讀者興趣。突出少年周恩來偉大的抱負。)三、反思“成長”,書寫志向.出示: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1)這是周恩來遠赴日本求得“濟世窮”良方時立下的誓言。指讀。(2)簡單了解詩句意思。再讀。(3)出示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的生平。.小練筆。(1)周恩來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如果今天有人問你“為什么而讀書",你又會怎樣回答呢?學習倒敘的寫法,先寫志向,再寫清楚理由。(2)交流點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有家國情懷,樹立人生理想,并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懈前行。讓我們記住這鏗鏘有力的聲音吧!齊讀課題。[教學板書]22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t
立志
疑惑不解沉思
沉思
中華不振概括文章寫的三件事一厘清事件關系一串聯(lián)三件事一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教學反思]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作為落實語文要素的首篇精讀課文,多件事情組成的文章,把握每件事情的內(nèi)容是把握全篇課文的基礎?;趯W生第四單元把握單件事情內(nèi)容的學習基礎,我通過“主要人物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的支架,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首先,我通過“聚焦人物”“結(jié)合資料”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深切感受“中華不振”,體會周恩來偉大的抱負,這一過程,也為理清事件間的聯(lián)系、把握全文內(nèi)容打下了基礎。然后,引導學生嘗試串聯(lián)事件的過程,明白應該按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把握全文內(nèi)容,并注意連接語,實現(xiàn)了串聯(lián)事件的難點突破,也落實了語文要素。最后,以“反思'成長',書寫志向”收尾,將文字與學生的生活鏈接,讓文字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言語,凸顯革命傳統(tǒng)題材文章的人文主題。借鑒文章倒敘的寫法,讓學生將文本的領悟轉(zhuǎn)化為自己實踐中的運用,在發(fā)揮文本育人價值的同時,學會了言說,體現(xiàn)了多維目標的融合。23*梅蘭芳蓄須[教學目標].會認“蓄、迫”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寧、要”。.運用提取文中詞語的方法概括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演戲的多個事件,并串聯(lián)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菊Z文要素】.在品讀故事中感受梅蘭芳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勾連“閱讀鏈接”,在拓展訓練中進一步鞏固方法,提升概括能力。【語文要素】[教學重難點]能說清楚梅蘭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絕演戲以及他所經(jīng)歷的危險和困難。[教學課時]1課時一、圖文對照,初識大師1.舞臺上的梅蘭芳。(1)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個人,他的名字叫一一梅蘭芳。(2)通過預習,你對梅蘭芳有什么了解?(學生結(jié)合資料交流預習收獲)(3)出示舞臺上與生活中梅蘭芳的圖片:雖是一個俊朗儒雅的七尺男兒,卻在京劇舞臺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儀態(tài)萬方的女性形象。(4)出示第1自然段第一、二句,指讀。(5)質(zhì)疑:堂堂男兒,為什么要把胡須剃得干干凈凈的?隨機了解“旦角”,出示梅蘭芳塑造的各種旦角圖片。小結(jié):把胡須剃得干干凈凈,就是為了塑造這一個個優(yōu)美的旦角形象。2.蓄須時的梅蘭芳。(1)出示蓄須時的梅蘭芳圖片。(2)理解“蓄”的意思,并積累與“蓄”相關的詞語:蓄發(fā)、蓄辮子、蓄指甲。(3)預習過課文后,你們知道梅蘭芳為什么要蓄須嗎?二、閱讀故事,厘清事件.借助導讀提示明確要求。(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需要我們關注導讀提示。課前導讀告訴我們本課的學習任務有哪些?單元導讀提示我們還有什么學習任務?(2)梳理學習任務:梅蘭芳拒演的方法;梅蘭芳經(jīng)歷的困難和危險;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聚焦拒演方法,厘清事件。(D默讀課文,思考梅蘭芳拒絕演出的方法,作批注。(2)交流反饋,引導概括。(藏身租界、深居香港、蓄須明志、賣房度日、設法大病)(3)引導理解方法與事件的聯(lián)系:梅蘭芳用了這些方法拒演,課文寫了幾件事情?(明白梅蘭芳拒絕的方法就是課文的主要事件。)(4)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梅蘭芳又是怎么做的?(剃須登臺)(5)課文中的六件事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可不可以調(diào)換?為什么?不可以。原因:①這些事件是按時間順序?qū)懙模虎诿诽m芳經(jīng)歷的困難越來越大。三、品讀故事,感受氣節(jié)L到底有什么危險和困難呢?請默讀第2-7自然段,畫出相應詞句,作批注。.交流反饋,點撥提煉。(預設:學生從藏身租界、深居香港、不再登臺讀出虛度藝術生命;從準備賣房度日讀出生活窮困;從設法大病讀出險丟性命。).師生合作讀。曾經(jīng),他作為四大名旦之首,在舞臺上萬眾矚目,如今只能藏身租界、深居香港、不再登臺一一對于一個視舞臺為生活、視藝術為生命的人來說,不能演出,不能創(chuàng)作,無異于虛度生命。曾經(jīng),他擁有花園般精美的住所,可現(xiàn)在因為蓄須明志,他生活窮困一一長期不演戲,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又要養(yǎng)家,梅蘭芳準備賣掉北京的房子。曾經(jīng),他為了保持柔美的身段,日日健身,可為了拒絕演出設法大病一一梅蘭芳為此差點兒丟了性命。.感悟民族氣節(jié)。(1)為什么日本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梅蘭芳上臺演戲?拓展資料,明白日本侵略者的真實目的:日本帝國主義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梅蘭芳登臺演出,妄想通過梅蘭芳的影響力,掩蓋他們侵略中國的事實。(2)梅蘭芳正因為知道了他們的真實目的,才誓死拒絕?;刈x感受誓死拒絕的決心:他寧可(藏身租界、深居香港、蓄須明志、賣房度日、設法大病),也決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威逼下登臺演出。(3)藝術生命可以虛度,生活可以窮困,性命也可以失去,但什么決不能失去?(板書:民族氣節(jié)).這些事情都是梅蘭芳不失民族氣節(jié)的表現(xiàn),為什么獨獨要以蓄須這件事為題呢?明白蓄須是梅蘭芳獨有的愛國行為,這個行為貫穿整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他民族氣節(jié)的集中體現(xiàn)。四、串聯(lián)事件,嘗試概括.串聯(lián)事件,把握全文內(nèi)容。梅蘭芳先生拒演過程中的每一個事件背后都深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危險,我們該怎樣來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呢?(1)回顧方法:我們學過哪些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好方法?①學習第四單元,知道了通過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來把握文章大意。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按“什么情況下誰做了什么事”來概括主要內(nèi)容。(2)小組合作,嘗試著用這兩種方法說說每件事的主要內(nèi)容。“藏身租界”“深居香港”可以在了解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基礎上概括:因為侵略者不斷糾纏,梅蘭芳藏身租界、深居香港,虛度藝術生命。“蓄須明志”既可以按“什么情況下誰做了什么事”來概括,也可以在了解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基礎上來概括:在侵略者多次逼迫、隨時騷擾的情況下,梅蘭芳蓄須明志拒絕演出;因為侵略者多次逼迫、隨時騷擾,梅蘭芳蓄須明志堅決拒演,導致生活困頓。(3)串聯(lián)事件概括。梅蘭芳經(jīng)歷的困難和危險在不斷升級、加劇,要把這些層層遞進的事情串聯(lián)起來有什么方法?(緊扣主要人物,排列有序,事件整合。)為了拒絕給日本人演戲,梅蘭芳藏身租界、深居香港、蓄須明志、虛度藝術生命,不惜賣房度日,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設法大病,直至抗戰(zhàn)勝利,才剃須登臺。.小結(jié):把握由多件事情組成的文章內(nèi)容,在了解每件事情內(nèi)容的基礎上,還需緊扣主要人物,厘清事件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然后按一定的順序連接起來概括。五、閱讀鏈接,學以致用.自主閱讀,嘗試概括。試著用多件事串聯(lián)的概括方法連起來說說《難忘的一課》的主要內(nèi)容。.交流反饋。(1)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誰?寫了幾件事?第一件事:“我”看到年輕的臺灣教師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第二件事:年輕的臺灣教師領“我”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2)串聯(lián)事件概括??谷諔?zhàn)爭勝利以后,“我”看到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之后又領“我”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六、交流分享,總結(jié)提升.回顧單元學習所得。回顧本單元我們學習的文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難忘的一課》,它們各寫了幾件事?引導梳理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策略:先概括每件事,然后厘清事件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再緊扣主要人物,將幾件事按照事情的先后順序串聯(lián)起來,最后將串聯(lián)好的內(nèi)容根據(jù)文章特點說完整。.聯(lián)系本冊相關內(nèi)容。(1)引導學生回顧第四單元寫一件事的文章把握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2)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也可以在了解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基礎上來概括?(《麻雀》等).自主閱讀,交流拓展。(1)自主閱讀“交流平臺”,明白對話介紹了三種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2)從課題《觀潮》《盤古開天地》中,怎么讀懂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觀潮》課題寫的是事情,可以問:什么時候、誰、在哪里觀潮?看到的潮水有什么特點?《盤古開天地》課題寫的是“誰干什么”,可以問:盤古為什么開天地?怎么開天地?結(jié)果怎樣?(3)歸納從題目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提問法:針對題目提問??梢韵葟臅r間、地點、人物、事件特點等方面發(fā)問,也可以從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幾個方面發(fā)問。然后將這些問題用簡潔的語言串聯(lián)起來稍加整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4)小組合作研讀本冊目錄,嘗試從課題中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然后交流分享。.回歸“交流平臺”,形成知識系統(tǒng)。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很多,有的可以根據(jù)題目的提示;有的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還有的可以先概括每件事,然后把幾件事按照一定的順序串聯(lián)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教學反思]京劇大師梅蘭芳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陌生,因此,我以圖文資料形式呈現(xiàn),一則讓學生初步認識這位大師,二則通過比較,聚焦梅蘭芳蓄須這件事,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同時,引導學生借助導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在“品讀故事,感受氣節(jié)”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批注梅蘭芳拒演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事件和困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樣學生表述主要內(nèi)容會更加清晰。同時也凸顯了梅蘭芳“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jié),使語文要素與人文內(nèi)涵有機結(jié)合。在學習活動“串聯(lián)事件,嘗試概括”時,我以學生的學情為起點,從回顧方法、嘗試概括到串聯(lián)事件概括,實現(xiàn)從精讀課文上習得方法,在略讀課文上實現(xiàn)鞏固的目的。最后,通過勾連“閱讀鏈接”進行扎實有效的訓練,使學生在有步驟、有層次的訓練中運用所學方法,找到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金鑰匙。24*延安,我把你追尋[教學目標].認識“延、昔”等7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懂得詩歌表達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能借助資料,理解不懂的詩句。[教學重難點].關注詩中提到的主要事件及具體事物的象征意義,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通過查找相關資料,領會延安精神,懂得發(fā)揚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教學課時]1課時一、追尋什么——厘清主要事件.讀題設疑:追尋什么一一厘清主要事件.自由朗讀全詩,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詩句。②詩中寫了詩人在追尋什么?.指名分段朗讀全文,隨機正音。.引導發(fā)現(xiàn)韻腳“ang”。詩歌讀起來有節(jié)奏感還在于詩歌講究韻律,你能發(fā)現(xiàn)這首詩押什么韻?.交流:詩人在追尋什么?(1)根據(jù)學生交流梳理出四個方面。(2)作者為什么要追尋“延河叮咚的流水”“棗園梨花的清香”“南泥灣開荒的鑲頭”“楊家?guī)X講話的會場”?請結(jié)合查找到的資料說說自己的理解。(3)邊討論邊交流,補充視頻和圖片。從“南泥灣開荒”明白了什么?(短短三年,三五九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使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遍地牛羊、處處莊稼的“陜北好江南”。)“南泥灣開荒的鑲頭”代表什么?(讓學生明白“鎖頭”象征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延河叮咚的流水”其實是在追尋人們在延河邊度過的美好革命歲月。(引導: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勝利,為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在延河邊漫步邊討論革命的歲月是多么美好!)“棗園梨花的清香”是在追尋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在棗園展開革命工作。(引導:正是他們堅持不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楊家?guī)X講話的會場”是在追尋黨中央和毛主席對中國革命的正確領導。(引導:當年黨中央許多重要會議都在這里召開,在這里做出了許多決策。有了正確的領導,才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小結(jié):可見,詩人追尋延安,其實是在追尋延安精神,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指導朗讀詩歌第2節(jié)。(關注排比句、押韻、朗讀語氣越來越強烈,心情越來越激動,語調(diào)越來越高昂。)二、為什么追尋——追溯事物本源詩人為什么要把延安追尋?請從文中找出答案。.現(xiàn)在與昔日對比。(1)如今的延安和當時戰(zhàn)爭時期的延安有什么不同?(2)詩人是怎么描寫的?(出示第3、4節(jié))(3)從詩句里分別讀懂了什么?要點一:“一排排高樓大廈”“一件件家用電器”說明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航天飛機”“電子計算機”代表科技發(fā)展迅速,給人類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雨后春筍”比喻高樓大廈大量涌現(xiàn);“滿目琳瑯”比喻家用電器數(shù)量、種類很多。要點二: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物質(zhì)生活十分匱乏,住的是土窯洞,吃的是小米飯,穿的是粗布衣,點的是小油燈。(4)為什么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引讀:因為延安人民繼承了一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傳承了一一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丟棄與繼承對比。(1)我們繼承了延安精神,我們丟棄的又是什么呢?相繼出示: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我們毫不猶豫丟掉了老牛破車,卻不能丟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資料,理解:“破舊的茅屋”指過去貧窮的生活;“老牛破車”指過去落后的生產(chǎn)條件;“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指革命戰(zhàn)爭年代親熱的軍民關系,火熱的斗爭生活?!皩毸巾斕炝⒌氐募沽骸北砻嬷秆影驳膶毸礁呗柸朐?,頂天立地,實際上指延安精神。引讀:我們丟棄的是一一貧窮落后,繼承的是一一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是一一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2)指名朗讀,用堅定的語氣表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擁有與失去對比。(1)為什么一旦失去延安精神,就仿佛沒有了靈魂?讀詩歌第5節(jié)。(2)想象說話:如果沒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現(xiàn)在的延安可能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可能是一座座低矮的住房、一件件破舊的家具、一條條泥濘的小路…….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詩歌第3?5節(jié),然后教師引讀。小結(jié):延安精神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發(fā)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難怪詩人要追尋延安。三、怎么追尋——升華終極主旨.詩人怎么追尋?(1)出示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資料。(2)看了這些資料,你有什么想說的?(詩人目睹了延安由弱到強、由貧到富的變化,心情無比激動。)詩人知道使延安發(fā)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一一延安精神。(3)體悟詩人如何追尋及追尋時的心情。(像燕子追尋春光、像小樹追尋雨露和太陽。心情是急切的、迫切的。)出示詩歌第1節(jié),自由讀、齊讀。.我們怎么追尋?(1)今日,我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同學們仿照詩歌第3、4節(jié)寫一寫。(2)所有這些變化是因為什么?因為我們繼承了一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傳承了一一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3)聯(lián)系自己學習生活實際,談談怎樣才能把延安精神發(fā)揚光大。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要勇敢面對,不退縮,不低頭;學習上要勤奮,肯吃苦;團結(jié)同學,樂于助人;節(jié)約糧食、紙張,不浪費一粒米、一張紙……(4)全班朗讀整首詩,最后一節(jié)師生合作重復朗讀。(5)總結(jié):延安精神不但在過去發(fā)揮作用,而且在如今也發(fā)揮重要作用,甚至將來都會一直發(fā)揮重要作用。延安精神不光詩人在追尋,我們也在追尋,將來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追尋,它是永不停歇的腳步,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精神動力,更是中國發(fā)展必備的戰(zhàn)略武器。擁有它,如同擁有了靈魂,能使我們國家更富強,人民生活更美好?。劢虒W板書]24*延安,我把你追尋追尋什么 為什么追尋 怎么追尋(厘清主要事件)(追溯事物本源)(升華終極主旨)[教學反思]詩歌教學以學生自主讀懂為主。教學“追尋什么一一厘清主要事件”版塊,我注重引導學生在自讀、聽同伴讀中初步明白詩意,發(fā)現(xiàn)詩歌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的押韻特點。本首詩是革命文化題材,內(nèi)容離學生生活年代比較久遠,學生對詩中描寫到的很多事件比較陌生,課前我讓學生提前查找相關資料,課內(nèi)用好資料,既體現(xiàn)先學后教,又降低理解難度,通過抓關鍵事件,明白作者在追尋什么。體悟詩情是詩歌教學的重點。教學“為什么追尋一一追溯事物本源”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對比方式,通過延安的今昔比較,在一次次的對比、想象、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明白延安精神在戰(zhàn)爭年代的偉大作用以及建設年代的意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層次分明,既讓學生體會到繼承延安精神的重要,又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激發(fā)了學生拳拳報國之情。以讀悟情、以寫抒情是詩歌教學重要策略之一。教學“怎么追尋一一升華終極主旨”版塊時,我從詩人急切追尋延安切入,在時間軸上讓學生明白延安精神鮮活的生命力,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褪色,反而會熠熠生輝。再延伸到我們怎么去追尋,在目睹生活變化中書寫今日之繁華,體悟延安精神不但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發(fā)揮作用,在未來建設中還將發(fā)揮作用,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最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回環(huán)朗讀中,使延安精神駐扎心間,發(fā)揚光大。習作七寫信[教學目標].學習寫信的格式,懂得寫信的實用意義和一般知識。.給親友或老師寫一封信,能夠運用書信與人進行思想、感情交流?!菊Z文要素】[教學重難點]能夠運用書信與人進行交流、溝通,掌握寫信格式。[教學課時]1~2課時一、激趣導入,引出主題.播放《見字如面》《信?中國》等朗誦名人書信的視頻片段,師生共同聆聽故事。.說一說名人的書信帶給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認知,談談對“信”這一文體的理解。二、了解習作的要求.默讀課本的習作要求,指名說。.師小結(jié):寫信的對象:親友或老師寫信的內(nèi)容: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想對親友(老師)說的話等寫信的格式:注意信和信封的格式(課件出示)寫完以后認真修改,再用信紙誓抄好寄過去,也可以給對方發(fā)送電子郵件。.出示課題:寫信(親友、老師)思考,同桌討論:什么是“親友”?哪些人是“親友”?三、拓展思維,指導選材.小組討論交流,說說你給誰寫信,準備寫哪些內(nèi)容。(列出要點,引導選擇).集體交流,教師歸納。(1)介紹自己的生活情況,如:最近讀什么課外書?班級開展了哪些活動?做了什么小研究?等等。(2)介紹自己的進步:自己哪些方面進步了,自己取得了哪些成就等。(3)談談你的寒假打算,寒假快要到了,準備怎么度過這個寒假等。四、讀課本范文,復習書信格式.生默讀范文,思考書信的六要素和書信格式。(指名說).師總結(jié)。書信的六要素:稱呼、問候語、正文、祝福語、署名、日期。(1)稱呼:這封信是寫給誰的?稱呼要頂格寫,稱呼后面加冒號。(2)指名讀正文部分,思考正文講了幾個方面的事情?重點寫了哪個方面?師小結(jié):書信與一般文章不僅格式不同(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而且內(nèi)容也有所不同,文章需要圍繞一個中心寫,而書信的內(nèi)容比較廣??凑n件實例小結(jié):這封信中有些是寫學校里的事,有些是寫家里的事,總之,寫信可以寫一件,也可以寫幾件,如果內(nèi)容多,就分段寫,要緊的事寫在前面。師:祝福語的格式怎樣呢?(接正文,再另起一行頂格)師生討論,寫信人姓名和寫信日期的格式又是怎樣的?(下行右下方)學寫信稱呼:問候語!分清對象正文(一^事一)注意格式家中近況、學校活動、家鄉(xiāng)風景名勝、邀請、愿望明確易懂敘舊、思念、問候、建議、道歉 書寫工整此致敬禮!著名:日期: 五、課堂練習提供寫有正文的信,其余四部分請學生按下面的要求補寫完整。(課件出示)(①12月3日表姐李東給表弟李明寫信。②祝福語自己代寫。)六、寫作指導.分步指導:你準備給誰寫信?你要告訴對方哪些事?你想知道對方什么事?.按書信的要求將自己要告訴對方的事連起來好好想想,你準備怎么寫?.口述要寫的信。.學生寫信,教師巡視指導。.部分習作評講。.同桌交流,互改。學生仔細修改、譽寫書信。七、教學寫信封.弄清楚收信人的郵政編碼、詳細地址、姓名寫在什么地方,寄信人的地址、姓名、郵政編碼又寫在哪里,郵票貼在哪里。.(課件出示信封)師生共同理清信封的書寫要求,并指出收信人地址和寫信人地址的書寫位置不要寫顛倒了,否則就成了“寄不出去的信二.寫好信封。.作業(yè):把寫好的信寄出去。(可以去郵局寄,也可以發(fā)電子郵件)[教學反思]鑒于書信是一種特殊的文體,本次教學的重點有二:一是引導學生認識書信,二是打開學生的思路。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極具感染力的書信朗誦片段導入新課,利用范文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書信,并通過互相交流、教師引導、評改教學等方法啟發(fā)學生的思路,讓他們在研讀、交流、比較、修改的過程中逐步把握書信的格式和內(nèi)容要求。綜合來看,書信的格式并不難抓,書信的內(nèi)容才是重點。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信的欲望,怎樣把信寫得體,是課堂上必須下功夫做到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多啟發(fā),多引導,避免學生因關注形式而忽略內(nèi)容的問題,讓學生的書信不至于空洞無物。語文園地七[教學目標]L能交流、總結(jié)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語文要素】.正確認讀形容人物高尚品質(zhì)的詞語,并能舉例說說詞語形容的人物。.能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的不同語氣,并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朗讀、背誦古詩《別董大》。[教學重難點].正確認讀形容人物高尚品質(zhì)的詞語,并能舉例說說詞語形容的人物。.能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的不同語氣,并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能交流、總結(jié)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重點).正確認讀形容人物高尚品質(zhì)的詞語,并能舉例說說詞語形容的人物。(重點)一、交流平臺: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談話導入:平時上課,老師總會問大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有的同學抓耳撓腮,有的同學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要弄清楚全文講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引導學生圍繞“怎么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展開小組交流,小組成員輪流說說自己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最好用上本冊教材的課文加以說明,形成小組匯報單。.交流不同小組總結(jié)的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常用的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六單元表內(nèi)乘法二第7課時9的乘法口訣練習教案新人教版
- 2024年高中政治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第7課第2框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化學課時素養(yǎng)評價七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園林設計師年終總結(jié)
- 大學生村官工作計劃
- 小學一年級學生寒假學習計劃
- 大一下學期自我總結(jié)
- 少先隊輔導員學期工作計劃
- 幼兒園入園協(xié)議書范本
- 農(nóng)機化作業(yè)全程托管服務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版茅臺酒出口業(yè)務代理及銷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車司機考試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課件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結(jié)題報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2024年考研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考研管理類綜合能力(199)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