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學(xué)試題及答案(二)_第1頁
刺法灸法學(xué)試題及答案(二)_第2頁
刺法灸法學(xué)試題及答案(二)_第3頁
刺法灸法學(xué)試題及答案(二)_第4頁
刺法灸法學(xué)試題及答案(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刺法灸法學(xué)試題及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一(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毫針刺入腧穴內(nèi)相應(yīng)深度的主要部分是A.針尖B.針身C.針根D針刺雙側(cè)環(huán)跳穴的體位是()BCDE.側(cè)臥位高壓蒸氣滅菌法要求用高壓蒸氣鍋內(nèi)滅菌。一般在()30鐘以上10分鐘C.0.5~1.04kg/cm2115℃~123℃的高溫下保持30分鐘以上D.1.0~1.4kg/cm2的壓力,100℃~110℃的高溫下保持30分鐘以上E.0.5~1.04kg/cm2的壓力,100℃~110℃的高溫下保持30分鐘以上印堂穴應(yīng)用何種進針法()BCD.提捏進針法E.管針進針法下,配合關(guān)節(jié)屈伸活動。此法為()B.半刺法C.分刺法.合谷刺法哪項是錯誤的()露針刺部位C.進針時,針沿眶骨邊緣緩緩刺入D.出針時,動作要輕緩,慢慢地出針E.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過1.5寸7.下列暈針處理方法,哪項是錯誤的()ABC或糖開水D.將針迅速取出E.可灸百會、關(guān)元、氣海8.以下處理皮下血腫錯誤方法是()A.微量出血及針孔局部小塊青紫一般不必處理B散C.出血停止后,可以局部輕輕按揉DE.出血初期可用冷敷,血止后,改用熱敷灸瘡自行痊愈脫落,一般在灸后()1~3天左右E.60~70天左右頭針的針刺的頭皮層次是()帽狀腱膜下層B.顱骨膜層C.頭表皮層DE.帽狀腱膜層拔罐法古時稱為()B.排膿療法C.排氣療法D.角法E12.主治脾、胃、肝、膽等中焦病癥的頭皮針治療線是()A2/5B.額旁l線C2線2線E.枕上正中線13.主治感覺功能障礙病癥的頭皮針治療線是()A.頂顳前斜線B.額旁l線C.頂顳后斜線D.頂中線E.枕上正中線14.用三棱針刺肘窩、腘窩部靜脈時,可采用()ABCD.深刺血絡(luò)法(瀉血法)E.散刺法15.皮膚針應(yīng)用強刺激叩刺時,局部和患者的反應(yīng)是局部皮膚略見潮紅,患者無疼痛感覺局部皮膚潮紅出血,患者無疼痛感覺C.局部皮膚可見出血,患者有明顯疼痛感覺D.局部皮膚潮紅,但無出血,患者稍覺疼痛E.局部皮膚潮紅出血,患者稍覺疼痛16.暑熱天皮內(nèi)針埋藏的時間應(yīng)為()A.1~2天B.2~4小時C.3~5天D.6~7天E.20分鐘左右下列屬于行針的基本手法是()A.捻轉(zhuǎn)法B.飛法C.震顫法D.刮法E.循攝法18.耳穴神門位于()1/31/31/3處D.三角窩前1/3的上部E.三角窩后1/3的上部19.腕踝針進針后以出現(xiàn)下列哪種感覺為宜()A.痛感B.脹感C.無任何不適感覺D.重感E.酸脹感20.臨床最為常用的磁片的磁場強度是()左右左右左右D.1500~3000GS左右E.3000GS左右過敏性疾患首選的耳穴是()A.風溪B.肩C.腎D.胃E()A.火罐法B.三棱針放血法C.皮內(nèi)針法D.灸法E.瀉法23.三棱針是由古代九針當中的什么針具發(fā)展而來()A.鋒針B.毫針C.長針D.鍉針E.鈹針24.主治心、肺等上焦病癥的頭針線是()A.額旁2線B.額中線C.頂顳前斜線DE.額旁1線芒針在進針、運針、出針的操作時,最常用的是A.提插B.彈法C.盤法D(二)B(一個與其關(guān)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針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甚至神志昏迷,說明出現(xiàn)了()至出現(xiàn)暫時性癱瘓,是()一種無煙艾條BC.一種特制的粗毫針加溫后的刺法D.一種將針燒紅熱后刺入腧穴的方法E.一種藥艾條的實按灸雷火神針是()火針是()等待經(jīng)氣而至B.使得氣感減弱C所D.調(diào)整逆亂的經(jīng)絡(luò)之氣E.使針下所得之氣留守勿去30.飛經(jīng)走氣四法可用于()搬墊法可()A.毛刺B.分刺C.關(guān)刺D.短刺E.半刺32.可用于治療肌腱、韌帶和關(guān)節(jié)病變的()可用于治療各種骨病及其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是()ABCDE下腳與消化道對應(yīng)的耳穴分布在()與軀干對應(yīng)的耳穴分布在()A.镵針B.長針C.鋒針D.毫針E.圓利針36.毫針是由古代九針中什么發(fā)展而來()37.皮膚針是由古代九針中什么發(fā)展而來()A.淺刺1~2分B2~5分C1.5~2寸D.不宜深過皮下火針在胸背部針刺深度是()(三)C型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為每一問題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A.2%來蘇爾B.1:1000升汞C.兩者均是D.兩者均非40.直接和毫針接觸的針盤、針管、針盒、鑷子等,可用上述()溶液浸泡消毒。在水中加入上述()溶液,可以提高沸點至120沸水對器械的腐蝕作用。A.溫熱作用B.負壓作用C.兩者均是D.兩者均非42.拔罐法具有()艾灸法具有()A.顳前線B.頂顳前斜線C.兩者都是D.兩者均非44.頭皮針治療運動障礙性疾病可選()頭皮針治療運動性失語可選()(四)X型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決定針刺補瀉效果的主要因素有()BCD.機體的機能狀態(tài)E.氣候與軀干四肢對應(yīng)的耳穴分布在()B.對耳輪的上、下腳C.耳甲艇DE.耳輪腳周圍三棱針療法主要適應(yīng)于()實證B.痛證C.虛證D49.屬于《靈樞·官針》刺肉之法的是()A.分刺B.毛刺C.關(guān)刺D.合谷刺E.浮刺50.艾灸時,下列哪種情形宜用大炷、多壯()A.老人B.青壯年C.初病體實.腰背腹部14分)1源,此法以行氣為主,兼能補虛,有溫通氣血推動經(jīng)氣運行的作用。()()毫針的直透法是指直刺進針,由一側(cè)腧穴向其對側(cè)相應(yīng)腧穴()針提至皮下,配合關(guān)節(jié)屈伸活動()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提插幅度,頻率,針感即強;反之,針感相對較弱。《靈樞·官針》所載的,為刺筋之法得氣的指征,一是患者,另一是醫(yī)者。根據(jù)灸后有無燒傷化膿,又可分為和。域的疾病,一般選用腕踝針進針點進行治療。皮內(nèi)針法取于《素問·四、名詞解釋(210分)治神按截法化膿灸法守氣水針五、簡答題(每題3分,共6分)合谷刺?(1020分)1.試論懸起灸操作與適應(yīng)范圍?2.何謂得氣?試論得氣的臨床意義?簡要答案一、選擇題(一)A型題24.E25.E(二)B型題36.D37.A38.B39.A(三)C型題:40.C41.D42.C43.A44.B45.C(四)X型題46.ABD47.ABD48.ABDE49.ADE50.BCD二、判斷題1.√ 2.×3.√ 三、填空題12345.上16.靜以久留四、名詞解釋按截法是指針刺得氣后,右手握住針柄,左手按壓針穴的上方,然后施以捻轉(zhuǎn)、提插等手法,可使經(jīng)氣下行;反之,按壓針穴下”。即是此法?;摼姆ㄊ侵赣命S豆大或棗核大艾炷直接放置腧穴進行施灸(灸瘡)的灸法。這種燒傷守氣就是針下得氣之后使氣留守勿去的方法。本法可使已經(jīng)進行守氣。水針又稱腧穴注射法,是先將注射針刺入人體有關(guān)腧穴,探五、簡答題合谷刺出于《靈樞·《素問·氣)“肉之大會曰谷”,故名合谷刺。操作:用1支毫針,先直刺至穴位肌層深處,然后退至淺層,依次分別向左右兩旁斜刺,使穴內(nèi)的針刺痕跡成雞足狀。此法是在病變局部及其周圍進行連續(xù)點刺以治療疾病的方法10~20針以上,由病變外緣環(huán)行向中心點刺,促使瘀熱、腫脹、膿液得以排除。六、問答題1.懸起灸是指在穴位或病變局部的上方進行艾條灸的方法,臨床上常用的有三種。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準應(yīng)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2~3cm10~15分鐘,至皮膚紅暈潮濕為度。臨床應(yīng)用廣泛,適應(yīng)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癥。3cm高處。艾條在10~153cm風寒濕痹及癱瘓。3cm5分鐘。多用于昏厥急救、小兒疾患、胎位不正、無乳等急性病癥。2(1)所謂得氣主要指針刺過程中毫針與經(jīng)氣相得,即毫針進觸電感、跳躍感、蟻走感、氣流感、水波感、和不自主的肢體活動,(·“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得氣是針刺產(chǎn)生療效的關(guān)鍵,針試題四(150分)(一(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最早的針具是()A.骨B.銅C.砭石D.竹E.金2.鍋內(nèi),進行煮沸。一般在()A.涼水放入,水沸即可B.水沸后再煮5~10秒鐘C.水沸后再煮15~20分鐘D.水沸后再煮60分鐘以上E.水沸后再煮1~5分鐘決定針刺補瀉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針刺補瀉手法B.人體本身的機能狀態(tài)CD.毫針的粗細長短E.針刺時的時令節(jié)氣臨床最常用的毫針是()B320.5~1寸4~5寸1~3E321~3寸插幅度的外部標志是()A.針尖B.針身C.針根D.針柄E.針尾6.下列屬于提插瀉法的操作是()A.重提輕插,慢提急按B.重插輕提,緊提慢按C.重插輕提,慢提急按D.重提輕插,緊提慢按E.重插輕提,慢提慢按7.若患者形體較肥胖,天樞穴應(yīng)用何種進針法()ABCD法E.管針進針法8.透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項是錯誤的A.直透法:直刺進針,由一側(cè)腧穴向其對側(cè)相應(yīng)腧穴透刺B.斜透法:斜刺進針,從一穴透至與病變經(jīng)絡(luò)、臟腑相關(guān)的腧穴C.橫透法:橫刺進針,由一穴向相關(guān)腧穴透刺DE.以上均不是1別向左右兩旁斜刺,使穴內(nèi)的針刺痕跡成雞足狀。此法為()A.直針刺法B.半刺法C.分刺法D.合谷刺法E.恢刺法10.下列哪項原則不屬于腕踝針的選點原則()A.上病取上,下病取下B.區(qū)域不明,取雙上1C.左病右取,右病左取D.左右共針E.上下同取臨床應(yīng)用穴位磁療出現(xiàn)副作用的時間一般是A.2天B.15天C.30分鐘D.1周E.2小時下列何種罐具最適宜藥罐法()A.竹罐B.玻璃罐C.陶罐D(zhuǎn).橡皮罐E.銅罐13.額中線位于()A.自百會穴至前頂穴B.神庭穴起,向下l寸C1寸D1E.前神聰穴起至懸厘穴的連線主治運動功能障礙病癥如癱瘓等的頭皮針治療線是(A.頂顳前斜線B.額旁l線C2線D.頂顳后斜線E.枕上正中線用三棱針治療陳舊性軟組織損傷,選取局部阿是穴,可采用()B.點刺穴位法C.淺刺血絡(luò)法DE.散刺法皮膚針叩刺弱刺激應(yīng)有的反應(yīng)是()A.局部皮膚略見潮紅,患者無疼痛感覺B.局部皮膚潮紅出血,患者無疼痛感覺C.局部皮膚可見出血,患者有明顯疼痛感覺DE.局部皮膚潮紅出血,患者稍覺疼痛以下那個穴最好不用皮內(nèi)針()耳穴內(nèi)分泌B.外關(guān)C.膝眼E18.在四肢、腰腹部,火針的針刺深度為()A.1~2分深B.5~10分深C.7~8分深D.0.5~1分深E.2~5分深頭皮針最擅長治療()BCD.麻木性疾病E.神經(jīng)病45°角左右傾斜刺入皮膚,稱為A.斜刺B.直刺C.平刺D.沿皮刺E.橫刺頭針針刺的頭皮層次是()帽狀腱膜下層B.顱骨膜層C.頭表皮層DE.帽狀腱膜層顳前線”的定位是()A.自前神聰穴至懸厘穴連線BC.自頷厭穴至懸厘穴連線D.自率谷穴至曲鬢穴連線E.自強間穴至腦戶穴連線長三寸半……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是指()鋒針B.毫針C.長針D.針E.鈹針火針刺法古代又稱()輸刺B.報刺C.焠刺D25.皮膚針操作時,主要運用的是()A.指力B.腕力C.臂力D.掌力E.肘力(二)B(一個與其關(guān)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A.藥線灸B.燈火灸C.溫針灸D.燈草灸E.天灸26.針和灸結(jié)合的有()非火灸的有()A.飛法B.按截法C.逼針法D.搓法E.推氣法28.得氣后如果氣不行或氣行不遠,可將針尖于得氣處,壓住不動,欲使氣上行,針尖略向上,欲使氣下行,針尖略向下()于催氣、行氣的輔助手法()呼吸補瀉法的補法B.透天涼法CD.呼吸補瀉法的瀉法E.開闔補瀉法的瀉法病人呼氣時將針刺入腧穴,并行針,吸氣時出針()屬于復(fù)式補瀉法的是()分刺B.毛刺C.關(guān)刺D.合谷刺E32.屬于《靈樞·官針》刺皮之法的是()33.屬于《靈樞·官針》刺骨之法的是()A.頂顳后斜線B.頂旁l線C.枕下旁線DE.枕上正中線34.主治小腦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礙癥狀通常選頭針的主治視覺功能障礙,可選頭針的()B.割治法C.深刺血絡(luò)法(結(jié)扎瀉血法DE.挑刺法三棱針法治療咽喉腫痛可選取少商,采用()三棱針法治療中暑選取曲澤、委中,采用A1/3的下部B1/3的上部C.對耳輪下腳前方的耳輪處D.對耳屏內(nèi)面E.耳輪腳處耳穴內(nèi)生殖器位于()耳穴皮質(zhì)下位于()(三)C型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為每一問題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B.短刺法C.兩者均是40.皮膚針是由什么刺法發(fā)展而來()腕踝針是由什么刺法發(fā)展而來()A.2%B.98%C.兩者均是D什么比例加入來蘇爾制成溶液浸泡消毒()為提高沸點至120水中按什么比例加入重碳酸鈉制成提高沸點的液體()A.重插輕提法B.捻轉(zhuǎn)法C.兩者均是D.兩者均非44.芒針在進針、行針、出針時始終應(yīng)用()頭針在運針時,多采用()(四)X型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迎隨”后世發(fā)展為()BC.隨著經(jīng)氣流注盛衰時間補瀉D.疾徐補瀉E.呼吸補瀉分天、地、人三部進行操作的針刺方法有()AB.透天涼C.挑刺法.青龍擺尾ft三棱針法古代又稱()絡(luò)刺B.贊刺C.半刺D.豹文刺E.揚刺AB.耳舟C.對耳輪E.耳垂2線可以治療A.脾BC.肝D.膽E.肺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4分)倒置在子宮內(nèi)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雷火神針是屬于懸起灸的一種()使用電針時,一般將同一對輸出電極連接在身體的兩側(cè),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電針時,通常將2()出針均感困難,而患者則感覺疼痛的現(xiàn)象()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針刺角度一般分為:直刺、和三種。在病變局部中心直刺一針,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針的針刺方法,為。循法是循按,以激發(fā)經(jīng)氣使氣血往來的方法。徐疾補瀉是以為標準,提插補瀉則是以為標準。針罐法指相配合的治療方法。等。四、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天灸平補平瀉法走罐法氣至病所燒ft火法五、簡答題(每題3分,共6分)??(1020分)何謂暈針?為什么會出現(xiàn)暈針?暈針出現(xiàn)后如何處理?試述耳針的臨床選穴原則,并舉例說明之。簡要答案一、選擇題(一)A型題24.C25.B(二)B型題26.C27.E28.C29.A30.A31.B32.B33.E34.C35.E36.A37.C38.A39.D(三)C型題:40.A41.D42.A43.A44.B45.B(四)X型題46.ABC47.ABE48.ABD49.AC50.ABCD二、判斷題1.√2.×3.×4.√三、填空題456.通經(jīng)走竄;開竅活絡(luò)四、名詞解釋天灸是將刺激性的藥物貼敷穴位,以引起局部發(fā)泡如被艾火天灸”或自灸灸平補平瀉法:就是采取均勻的提插捻轉(zhuǎn)手法,取得適當針感(局部和近處,用于虛實不太顯著氣機失調(diào)一類的病癥。走罐法亦名推罐法、拉罐法。操作方法是先于施罐部位涂上潤滑劑,用閃火法吸拔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傾斜,稍用力將罐沿著肌肉、骨骼、經(jīng)絡(luò)循行路線推拉(罐具前進方向略提起,后方著力),反復(fù)運作至走罐區(qū)皮膚紫紅色為度。因罐具可前后拉動前進,故稱走罐法。向擴延和傳布,最終達到病變部位。燒ft火是一種復(fù)式補瀉手法,其操作順序由淺而深的分層進次(重按輕提,具體手法由呼可使機體陽氣漸隆,熱感漸生,陰寒自除,起到補虛的作用。五、簡答題有關(guān)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腧穴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