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腫演示文稿_第1頁
嗜酸性肉芽腫演示文稿_第2頁
嗜酸性肉芽腫演示文稿_第3頁
嗜酸性肉芽腫演示文稿_第4頁
嗜酸性肉芽腫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嗜酸性肉芽腫演示文稿現(xiàn)在是1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概述嗜酸性肉芽腫(eosinophilicgranuloma,EG)是一種孤立性的組織細胞的非腫瘤性質的異常分化,是朗罕氏細胞增多癥的一種表現(xiàn)。組織學特點:骨質破壞、朗罕氏細胞(Langerhanscell)增生及嗜酸性細胞浸潤。多發(fā)生于兒童及青少年,5-10歲多見。發(fā)病率1/150萬,男女發(fā)生率比例3:2侵犯部位為骨骼、肺等?,F(xiàn)在是2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朗罕氏細胞朗罕氏細胞(LanghansCells):是來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細胞,是一種不成熟的樹突狀細胞,是免疫反應中重要的抗原呈遞細胞。特征:胞漿內有一種獨特的網(wǎng)球拍型小顆粒,稱為伯貝克顆粒(Birbeckgranule)?,F(xiàn)在是3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朗罕氏細胞現(xiàn)在是4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朗罕氏細胞增多癥的三種類型嗜酸性肉芽腫:又稱局限性組織增生癥X,是指局限于骨內的組織細胞增殖癥,良性病變,病情較輕,預后良好,常見于顱骨、股骨、下頜骨、骨盆和脊柱,所占比例60-80%。現(xiàn)在是5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朗罕氏細胞增多癥的三種類型勒雪氏?。↙etterer-SiweDisease):又稱急性播散性組織增生癥X,屬于爆發(fā)性,常見于3歲以下兒童,表現(xiàn)為發(fā)熱,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累及多個腹腔臟器,常迅速致命,所占比例10%。現(xiàn)在是6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朗罕氏細胞增多癥的三種類型韓-雪-克氏?。℉and-Sch?ller-ChristianDisease):又稱慢性播散性組織增生癥X,發(fā)病緩慢,多見于老年患者,典型的三聯(lián)征是:尿崩癥、突眼癥、顱骨缺損?,F(xiàn)在是7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臨床表現(xiàn)起病緩慢,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或因病理性骨折就診?,F(xiàn)在是8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X線表現(xiàn)長管狀骨:多見于骨干或干骺端,髓腔內溶骨性破壞,形成邊界清楚的透亮區(qū),周圍硬化帶包繞,多無明顯骨膜反應。脊柱:邊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壞,有不同程度的椎體壓縮,甚至成完全扁平的硬幣狀,很少累及相鄰椎體,椎間隙一般正常。顱骨:內外顱骨板層不規(guī)則的鋒利的破壞,形成“斜邊緣”?,F(xiàn)在是9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CT表現(xiàn)椎體或附件有圓形的骨質缺損,可突入椎管內,邊緣較清楚,無硬化環(huán),扁平椎,可見椎旁軟組織腫脹?,F(xiàn)在是10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MRI表現(xiàn)椎體或附件有圓形的骨質破壞區(qū),T1WI可為低信號,T2WI高信號,扁平椎,部分病例出現(xiàn)椎旁梭形軟組織影?,F(xiàn)在是11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化驗白細胞增多嗜酸性細胞增多血沉加快現(xiàn)在是12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1女性,4歲?,F(xiàn)在是13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2男性,32歲?,F(xiàn)在是14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3女性,10歲?,F(xiàn)在是15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3女性,10歲?,F(xiàn)在是16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3女性,10歲?,F(xiàn)在是17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4現(xiàn)在是18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5胸椎多椎體EG現(xiàn)在是19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6現(xiàn)在是20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組織學大體組織:質軟,肉芽狀,膠質樣,色澤為灰紅、褐色。鏡下:可見大量的朗罕氏細胞,胞漿內可見顆粒狀小體(Birbeck’s顆粒),混雜著許多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晚期后細胞數(shù)量減少,纖維組織增多。現(xiàn)在是21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朗罕氏細胞現(xiàn)在是22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診斷臨床表現(xiàn)影像所見病理活檢現(xiàn)在是23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治療方法方法多樣,包括放療,化療,手術,病灶內注射激素等,最佳治療方法尚無定論??傮w來說,多以保守治療為主,目的在于控制癥狀,保存患肢功能,避免遠期并發(fā)癥出現(xiàn)。脊柱受累患者治療多以保守為主,部分患者椎體高度可部分恢復。若出現(xiàn)脊柱不穩(wěn)或神經功能障礙時考慮手術治療。現(xiàn)在是24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化療PengXS(IntOrthop,2009)18例頸椎嗜酸性肉芽腫患者,化療包括長春新堿,甲氨蝶呤,潑尼松,6-琉嘌呤,結果證實化療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對于合并軟組織腫塊的脊柱病灶患者應作為首選方法?,F(xiàn)在是25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放療JiangL(Spine,2010)

研究發(fā)現(xiàn)放療患者中可觀察到椎體重建和椎體高度的部分恢復,認為小劑量的放療對椎體單發(fā)病灶的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且不影響兒童的椎體骨骺發(fā)育。常用放療劑量:30-40Gy/3-4周?,F(xiàn)在是26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灶內皮質激素治療RaabP(ZOrthopGrenzg,2000)報道病灶內注射甲強龍可作為孤立的骨病灶的治療方法之一,效果確切,創(chuàng)傷較小,費用較低。現(xiàn)在是27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手術四肢骨:病灶范圍大于骨骼寬度50%以上,有病理性骨折風險者可考慮外固定或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病灶引起脊柱顯著的不穩(wěn)定,畸形或壓迫導致神經損傷出現(xiàn)可考慮手術治療。一項研究表明:兒童術后的隨訪功能差于非手術組。現(xiàn)在是28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7現(xiàn)在是29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病例8男性,20歲。現(xiàn)在是30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預后絕大多數(shù)嗜酸細胞肉芽腫預后良好,保守治療可獲得滿意療效。部分歐美學者甚至認為:大多數(shù)嗜酸細胞肉芽腫患者僅需觀察。僅少數(shù)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單個病灶可自愈,復發(fā)率很低。北醫(yī)三院隨訪的30例頸椎LCH(隨訪率:85.7%),平均隨訪53.5個月,未見復發(fā)病例。多發(fā)脊柱LCH的復發(fā)率僅為3.6%。現(xiàn)在是31頁\一共有33頁\編輯于星期三附注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