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流行病學
早期的流行病學主要研究傳染病的發(fā)生與流行規(guī)律,并形成了較系統的理論。傳染病流行病學是現代流行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科學的進步及流行病學者的努力,傳染病流行病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天花于1977年在全球消滅
2.脊髓灰質炎的消滅指日可待
3.各國常見傳染病、寄生蟲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從全世界衛(wèi)生狀況看,在多數國家,傳染病仍是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各國重要的衛(wèi)生問題。
1.1993年WHO宣布:結核病全球告急,全世界總人口約1/3感染了結核桿菌。1995年結核病死亡者達300萬人,還發(fā)現耐藥結核桿菌及多種耐藥結核病爆發(fā)流行,結核病防治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2.古老的傳染病未能有效的控制。
我國: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痢疾等發(fā)病率居高不下。
3.新的傳染病不斷出現:
艾滋?。簜鞑ブ?,死亡率之高,影響某些非洲國家民族存亡。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發(fā)病的人數呈幾何級數上升。定發(fā)生傳染病,掌握各種病原體和宿主的特點,對理解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過程是很有必要的。
(一)病原體指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
1.侵入門戶病原體侵入宿主并能存活或初步繁殖的部位。病原體在宿主體內特異性定位。
2.變異性病原體可因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或遺傳因素產生變異。與流行病學有關變異有:
(1)耐藥性變異如耐藥結核菌
(2)抗原性變異如流感病毒(甲型)
(3)毒力變異分毒力減弱和增強兩種,利用毒力減弱變異,制成疫苗,預防傳染病,如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等。
(二)宿主能供給病原體場所和營養(yǎng)的生物
(人、動物)。
宿主不僅能適應環(huán)境,接受損害,而且也具有抵制、中和外來侵襲之能力。
抵抗力、免疫力排除、消滅
宿主病原體
易感者生存、繁殖
多數情況宿主死亡,病原體隨之死亡,如宿主產生特異性免疫,病原體難以生存。
宿主死亡、產生免疫之前,病原體須從體內排出,延續(xù)其種屬。
(三)傳染過程及其感染譜
傳染(感染):是病原體對人體的一種寄生現象。
傳染過程:病原體進入機體后,與機體相互作用的過程。
隱性(冰山)輕重死亡
進入治愈
病原體機體感染顯性輕、中、重
(麻疹)死亡
死亡為結局(狂犬?。?/p>
傳染梯度(感染譜):機體對病原體反 應輕重頻率二、流行過程的生物學基礎
流行過程: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發(fā)生、蔓延的過成,此為群體現象。
傳染病在人群中發(fā)生與流行,必須具備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生長
(一)傳染源:體內有病
原體繁殖
人
排出病原體
動物包括病人、病原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
1.病人作為傳染源是重要的傳染源。
根據病人的病程經過分:潛伏期、臨床癥狀期、恢復期,各期作為傳染源的作用不同,主要取決于是否排出病原體、排出數量、頻度。
(1)潛伏期:病原體侵入機體至臨床癥狀出現之前。
各種疾病潛伏期長短不一
傷寒:5~39天12~18天
痢疾:數小時~
7天7~12天
麻疹:7~21天10~
11天潛伏期的用途:
1〉確定對接觸者留驗、檢疫、醫(yī)學觀察期限:
一般按常見潛伏期增加1~2天,危害嚴重的傳染病按最長潛伏期留驗。
2〉確定接觸者免疫接種的時間:
被狂犬病嚴重咬傷或咬傷頭部,在72小時內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麻疹在潛伏期處5天內行被動免疫才有效控制感染。
3〉判斷患者受感染的時間,追查傳染病及傳播途徑:2〉非典型病人(輕型病人):癥狀輕,易誤診、漏診,不易發(fā)現和及時隔治,人群中自由活動,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不可忽視。
(3)恢復期:
病原體體被清除,不再成為傳染源
臨床癥狀消失
仍能排出病原體
如傷寒:1~3個月10%排菌
3~6個月1~5%排菌
可持續(xù)6個月終身作為傳染源
美國一家牛奶場,因牛乳被傷寒桿菌污染,造成
傷寒爆發(fā),傳染源是瑪麗,攜帶75年。
傳染期:傳染病病人排出病院體的整個時期。
各種傳染病的傳染期長短不一。
傳染期短續(xù)發(fā)病例成簇發(fā)生
傳染期長續(xù)發(fā)病例陸續(xù)出現
病原學檢查
傳染期可通過結果判定:痢疾病人大便
流行病學調查培養(yǎng)2~3次
陰性出院
意義:了解傳染期是決定傳染病病人隔離
期限的重要依據。
2.病原攜帶者:無任何臨床癥狀,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按攜帶病原的不同稱:帶菌者、帶病毒者、
帶蟲者。病原攜帶者可分為:
(1)潛伏期病原體攜帶者:在潛伏期內攜帶病原體者。
如麻疹、白喉、痢疾、霍亂等,潛伏期末排出病原體。
(2)恢復期病原體攜帶者:臨床癥狀消失后
,仍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攜帶狀態(tài)有長有短
3個月內稱暫時病原體攜帶者管理不好,常致
>3個月稱慢性病原體攜帶者疾病爆發(fā)(流行)
(3)健康病原攜帶者:未曾換過傳染病,但
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3.受感染的動物作為傳染源:
由感染的動物傳給人的傳染性疾病,稱動物性傳染?。ㄒ喾Q人獸共患?。?。
(1)動物為主要傳染源:
病原體在動物間傳播保持延續(xù),在一定條件下傳播給人,但在人間不會引起傳播。
狂犬病狼狼狗狗人屬自然疫源性疾病
(2)人為主要傳染源:
病原體主要靠人延續(xù)世代
人型結核:人人牛
(3)人、動物都可為傳染源
日本血吸蟲?。喝恕⑴R夷X:豬、人
(4)真性人獸共患病:病原體須以人和動物作為終宿主和中間宿主,牛、豬絳蟲病。
動物性傳染病患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一般不大,因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引起傳布,但也有例外經空氣
鼠疫發(fā)展為肺鼠疫人間傳布
(二)傳播途徑
經一定方式
病原體自傳染源排出侵入易感者
侵入另一個易感者
此經過的途徑
世代綿延,此種更換宿主過程稱傳布機制,或傳布過程。
包括排出途徑、傳布途徑、侵入途徑。
傳布途徑較復雜,一般分以下幾種:
1.經空氣傳播:有三種方式
(1)經飛沫流感病毒、流腦
(2)經飛沫核白喉、結核
(3)經塵埃結核
流行特征:影響因素與:
地區(qū):傳染源周圍人受感染人口密度
時間:冬、春季多居住條件有關
人群:兒童發(fā)病多易感者比例
2.經水傳播:有兩種方式
(1)經飲水傳播:如痢疾、傷寒、甲肝等。
3.經食物傳播:腸道、呼吸道傳染病、寄 生蟲病可經食物傳播。
經食物傳播分兩類:
被病原體污染(生產、加工、運輸、儲存)
食物生魚肝吸蟲
本身存在病原體生豬肉囊蟲病
乳牛結核結核病
毛蚶甲肝
病人有吃污染食物史,吃者發(fā)病,不吃不發(fā)病
流行特征易形成爆發(fā),其程度與吃污染物人數有關
停止供應污染食物,爆發(fā)即平息
4.經接觸傳播:有兩種方式
(1)直接接觸傳播:傳染源與易感者不經任何外界因素直接接觸所造成:性病、狂犬病。
(2)間接接觸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間接接觸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傳播,傷寒
、痢疾、肝炎、沙眼。
散在發(fā)病,很少流行
流行特征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
個人衛(wèi)生習慣、衛(wèi)生條件差的 地區(qū)發(fā)病多
5.經媒介節(jié)肢動物傳播(稱蟲媒傳播):分兩種
(1)機械性傳播:蒼蠅、蟑螂傳傷寒、
痢疾
病原體在體內不能生長、繁殖,主要是機械運載病原體污染食物、食具。
(2)生物性傳播:病原體進入節(jié)肢動物腸道或體腔經發(fā)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傳播特點:病原體與節(jié)肢動物間存在生物學上依存關系。
咬
瘧原蟲蚊體內有性生殖人
6.經土壤傳播:土壤被污染的機會較多
發(fā)育
寄生蟲?。夯紫x卵土壤具有感染性
土
炭疽:芽胞長期存在
意義:決定病原體在土壤中存活能力長短;
人與土壤接觸的機會、個人衛(wèi)生習慣
7.醫(yī)源性傳播:在醫(yī)療、預防工作中,未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人為造成某些傳染病傳播。
有兩種類型:一類:治療、預防、檢查時,醫(yī)療器械被污染所致。
另一類:輸血、生物制品和藥物受污染引起
8.垂直傳播:病原體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播稱水平傳播。
病原體通過母體傳給子代稱垂直傳播(母嬰傳播),包括幾種方式:
(1)經胎盤傳播收感染的孕婦經胎盤血液使胎兒受感染。
胎盤畸形
風疹病毒胎兒
先天性白內障
2.影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1)計劃免疫
(2)傳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3)隱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判斷人群對某病易感水平高低根據:
歷年流行概況
計劃免疫綜合分析
人群抗體水平
三、疫源地及流行過程
(一)疫源地:指傳染源向周圍傳播病原體所波及的范圍。
每個傳染源可單獨構成一個疫源地,一個疫源地內可同時存在一個以上傳染源。
范圍小的疫源地
稱疫點
單個疫源地
如麻疹局限于一個家庭內為疫點。
若干個疫源地連成一片稱疫區(qū)。
形成疫源地的條件:①有傳染源存在;②病原體能繼續(xù)傳播。傳染源活動范圍
疫源地范圍大小主要取決于傳播途徑的特點
疫源地條件
疫源地被消滅的根據:
移走(隔離)
①傳染源病愈
死亡
②傳播途徑:徹底清除外環(huán)境中病原體(消毒、殺蟲)
③易感者接種無新病例 觀察經該病最長潛伏期
無新感染
(二)流行過程
一系列相互聯系、相繼發(fā)生的新舊疫源地,構成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疫源地是流行過程的基本單位。
麻疹:脊灰:
傳染病在人群中傳播是疫源地相繼發(fā)生的結果
疫源地消滅流行過程終止四、影響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因素
傳染源構成流行過程三個相互連系
傳播途徑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易感人群受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影響
(更重要)
(一)自然因素:包括人們生活環(huán)境中的氣候、地理、土壤、動植物等。
對流行過程影響更明顯
(二)社會因素:包括人類的一切活動,如生產、生活條件、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經濟、文化、人口密度、人口移動、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職業(yè)、社會制度等。瘧疾:蚊自然因素
普查治滅蚊預防服藥社會因素
自然因素促使三個環(huán)節(jié)聯系流行
如果
社會因素抑制三個環(huán)節(jié)聯系終止
第二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一、預防與控制傳染病的策略
預防和控制傳染病首先要確定預防策略和制定具體的措施。
(一)預防為主:
堅持群眾路線,因時、因地制宜(如鉤體病滅鼠),采取綜合措施(針對三個環(huán)節(jié)),
突出主導措施(如麻疹預防接種),反復斗爭(如血吸蟲病)。
(二)建立疾病監(jiān)測系統,加強國際合作
國際間交往頻繁,人們觀念、行為的改變要加強疾病的監(jiān)測(如艾滋?。┘皣H間合
作。
二、傳染病的預防
受病原體威脅的人群采取
指未出現疫情之前對的措
外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病原體施
(一)改善衛(wèi)生條件
改善飲水條件,加強食品衛(wèi)生管理,糞便、
污物無害化處理。
(二)健康教育
健康知識水平如艾滋病知識
特別是兒童、青少年提高人們、態(tài)度、信念
自我保健能力、行為
(三)免疫預防
預防接種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預防相應的傳染病。(見計劃免疫部分)
(四)國境衛(wèi)生檢疫
在海港、陸地、機場設立國境衛(wèi)生檢疫機關,對出入國境人員、交通運輸設備、行李、貨物等實行醫(yī)學檢查和必要的衛(wèi)生處理,防止疾病傳入、輸出。
1.檢疫傳染病的種類及期限
我國規(guī)定三種:鼠疫6天霍亂5天
黃熱病6天
進口檢疫
2.檢疫內容出口檢疫
衛(wèi)生監(jiān)督感染者留驗
健康證明
3.來自檢疫傳染病疫區(qū)
(隔治病人)醫(yī)學檢查消殺滅
三、傳染病的控制
(一)疫情管理
1.疫情報告(傳染病報告)迅速、全面
、準確
甲類:鼠疫、霍亂
(1)報告種類:分三類乙類:共35種
丙類:
(2)責任報告人及報告時限
醫(yī)療保健人員、衛(wèi)生防疫人員法定報告人
甲類(包括乙類中艾滋病、肺炭疽)
城鎮(zhèn)6h內
農村12h內
乙類城鎮(zhèn)12h內
報告時限農村24h內
丙類24h內
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受到甲類、傳染病
爆發(fā)、流行的報告后,于6h內報告衛(wèi) 生部確認、排除后發(fā)出訂正報告
疑似病人
形成帶菌者或后遺癥轉歸報告
2.疫情報告工作的考核
疫情報告制度是否健全
考核的內容報告是否及時
漏報、漏診等
評價疫情報告工作質量指標是:漏報率、漏診率。
(二)防疫措施出現疫情后,防止擴散、
盡快平息
1.對傳染源的措施(1)病人:早發(fā)現、診斷、報告、隔離、治療(五早)
臨床資料
實驗室資料早發(fā)現、診斷(與業(yè)務水平、
流行病學資料責任感有關)
早隔離醫(yī)院隔離:嚴格隔離(甲類)
醫(yī)院或家庭隔離(乙類)
甲類疑似病人在指定場所隔離觀察盡快明確診斷
乙類疑似病人醫(yī)療保健機構指導下治療、隔離
(2)病原攜帶者飲食行業(yè)、服務行業(yè)、托幼機構、獻血員
登記
做好管理經2-3次病原檢查(-),才可排除
隨訪
(3)接觸者曾接觸傳染源而有可能受感染者
接觸者應接受檢疫檢疫期限從最后接觸之日算起至該病的最長潛伏期
1〉應急接種如麻疹的接觸者預防接種
2〉藥物預防
強力霉素霍亂
防止濫用、以免造成耐藥性
乙胺嘧啶瘧疾
3〉醫(yī)學觀察一般對乙類、丙類傳染病接觸者。
可正常工作學習,但要體檢、測量體溫、
病原學檢查。
4〉留驗(隔離觀察)對甲類傳染病接觸者。
需限制活動范圍,在指定場所進行診察、檢驗、治療。
(4)動物傳染源
有經濟價值的動物由獸醫(yī)部門隔治
牛血吸蟲病羊布病
家畜、寵物、警犬接種無經濟價值的動物滅鼠狂犬病打狗
緬甸象患狂犬病
2.對傳播途徑的措施
對傳染源污染的環(huán)境所采取的措施
三管(水、糞、食)寄生蟲
腸道傳染病無害化
甲肝V
一滅(蒼蠅,蟑螂)
呼吸道傳染病空氣消毒
蟲媒傳染病殺滅媒介昆蟲
消毒:用理化、生物方法殺滅和消除傳播途徑上(環(huán)境中)的病原體。微生物無菌化(無致病、非致病菌)
流行病無害化(無致病菌)
(1)預防性消毒:對可能受病原體污染的場所和物品消毒。飲水、空氣消毒
(2)疫源地消毒:對現有或曾有傳染源的場所進行消毒。目的殺滅由傳染源排出的病原體。
疫源地消毒分為:隨時消毒終末消毒
3.對感染者的措施
(1)免疫預防
發(fā)生傳染病時:被動免疫
局部流行時:人群應急接種,可控制大面積流行。
(2)藥物預防
(3)個人防護
4.爆發(fā)、流行的緊急措施
甲類、乙類傳染病爆發(fā)、流行時,報上級地方政府決定,可宣布疫區(qū)。
(1)封鎖疫區(qū)采取措施后,經
(2)隔治病人、接觸者該病最長潛伏期后
(3)消、殺、滅,無新病例出現,
(4)易感人群接種宣布解除緊急措施
第三節(jié)
計劃免疫及其評價
計劃免疫:根據傳染病疫情監(jiān)測結果和人群免疫水平按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使用疫苗對特定人群進行預防接種,以達到控制和消滅傳染病。
評價:計劃免疫投資小、收益大
成本效益比:麻疹1﹕11.9風疹疫苗1﹕7.7
流行性腮腺炎1﹕6.7(三種混合疫苗1﹕14.4)
傳染病死因順位:由第1位降至第6,7位
一、免疫程序
基礎免疫:五種疫苗,七種疾?。ㄈ套懔康某醴N)
麻疹、白百破、脊灰、卡介苗、乙肝
以前四苗、六病
加強免疫:(適時的復種)
二、擴大免疫規(guī)劃(EPI)
由WHO提出的:要求免疫方法與流行病監(jiān)督計劃結合。
內容:不斷擴大免疫接種的覆蓋面
不斷擴大免疫接種的疫苗種類三、預防接種
利用生物制品將抗原或抗體接種到人體內,使機體產生對傳染病的特異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與流行。
(一)預防接種的種類及生物制品
1.人工自動免疫:將免疫原物質接種人體,使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1)減毒活疫苗:由免疫原性強而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株制成??ń槊?、麻疹、脊灰
(2)滅活疫苗:由免疫性強的活細菌(病毒
)滅活制成??袢 ⒁夷X、霍亂
(3)類毒素:細菌外毒素用甲醛去毒,保留免疫原性而無毒的制劑。白喉、破傷風
(4)多聯多價疫苗:多聯幾種疫苗或與
類毒素按比例混合而成。
多價同種病毒(細菌)不同型的混合。
優(yōu)點:同時預防幾種疾病,減少接種次數。
2.人工被動免疫:含抗體的血清(制劑)接種人體,使人體獲得現成的抗體而受到保護。
(1)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動物取得的含特異性抗體的血清。用時須作血清過敏試驗。
(2)丙種球蛋白:由人血液(胎盤)提取的丙種球蛋白制成。3.被動自動免疫
先用DAT
如白喉接觸者
后用類毒素
(二)預防接種的實施
1.疫苗計劃的制訂
兒童基礎免疫所用疫苗按免疫程序規(guī)定編制
(1)應免疫接種人數的計算
見P176~177
(2)疫苗需用量的計算
2.組織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農機生產性服務業(yè)合作協議4篇
- 2025年度瓷石原料供應鏈管理與銷售合同3篇
- 2025年度果園種植與農產品加工一體化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電梯自動扶梯安裝與維護分包合同4篇
- 2025版大豆產業(yè)投資基金合作協議范本3篇
- 智能化物流系統在越野車中的應用-深度研究
- 2025年個人房屋貸款合同范本修訂版
- 2025年打樁機租賃與出租安全責任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米市場調研與采購策略咨詢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店面租賃合同規(guī)范版
- 2024年甘肅省武威市、嘉峪關市、臨夏州中考英語真題
- DL-T573-2021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
- 繪本《圖書館獅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網絡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學原理考試題庫附答案
- 【可行性報告】2023年電動自行車相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歐洲食品與飲料行業(yè)數據與趨勢
- 放療科室規(guī)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三二分段(中職階段)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yè)課程體系
- 浙江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推薦)
- 目視講義.的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