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三歷史上冊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_第1頁
2012屆高三歷史上冊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_第2頁
2012屆高三歷史上冊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_第3頁
2012屆高三歷史上冊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_第4頁
2012屆高三歷史上冊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201屆2高三歷史上冊月考檢測試題(有答案)山立學校201學1年上學期高三歷史月考(1)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值:分第I卷選擇題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分共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將正確選項填在答題卷內。1.關于中國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說:“氏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謚,則文武成宣;氏于事,則巫乙匠陶?!庇纱祟愅?,王、侯、公孫等姓氏應源自:.族名B.邑名C爵號D.官名.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賈母說:“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后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這反映出賈母:.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傳統(tǒng)的家庭等級觀念C.具有濃厚的宗法觀念D.遵循長幼有序的婚姻禮俗3.中國古代的文官憑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結成小集團,有學者概括稱之為“姻誼”、“鄉(xiāng)誼”、“年誼”等。例如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中有:“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了?!逼渲械摹澳暾x”最早出現(xiàn)在:.秦漢時期B.隋唐時期C.宋元時期D.明清時期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是故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廷亂?!边@表明西周實行嫡長子繼承制的目的是:.確立嫡長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內部紛爭,強化中央集權C保證貴族血統(tǒng)的純正D.解決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與分配,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5.王國維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于殷、周之際?!薄耙?、周之際”的政治變革是:.從“公天下”到“家天下”B.從方國聯(lián)盟到封邦建國C.從方國聯(lián)盟到郡國并立D.從封邦建國到中央專制6.在北京曾經發(fā)現(xiàn)一處戰(zhàn)國時期的遺址,從中出土了燕、韓、趙、魏等國鑄幣387枚6。遼寧、吉林和內蒙古等地也有燕國貨幣出土。根據以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確認識有:①燕國與北方游牧地區(qū)有貿易往來②各諸侯國的貨幣可以相互流通③諸侯國之間商業(yè)貿易往來頻繁④燕國都城是戰(zhàn)國時期唯一的商業(yè)中心.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秦統(tǒng)一后,“廢封建,立郡縣”,確立專制集權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續(xù)到明清?!胺滞踝拥埽詾槠练?,是歷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緣分封長期存在說明:.分封制有利于政權長期穩(wěn)定B血緣分封是中央集權的基礎C分王子弟是皇權的一種體現(xiàn)D周代制度受到歷代政權推崇8《史記》記載,劉邦稱帝之后以舊禮尊其父,有人勸說劉父:“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禮待劉邦。從文中可以看出:A劉邦違背了綱常倫理B宗法關系要服從于君權C漢初宗法制趨于崩潰D君臣關系等級森嚴9中國古代常常通過分割和削弱相權來加強皇權。下列表述準確的是:A西漢通過削弱諸侯王勢力分化相權.北魏實行三長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權C宋代設立三司使來分割丞相的財權D清設軍機處消除了皇權與相權矛盾1.0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設機構,獨立施政B分工明確,相互協(xié)調C一職多官,互相牽制D簡化機構,總攬于上1《朱子語類》云:“唐制: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或存未當,則門下繳駁,……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睂Υ死斫庥姓`的是:.體現(xiàn)三省分權制B完善中央監(jiān)察機制C減少行政決策失誤D分散相權加強皇權2下圖所示為《唐書》所載83名0進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見,唐代科舉制:A為選拔士族子弟而設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縮小了人才選拔的范圍D兼顧多個階層但不完善.據《南臺備要》記載:“江浙省……調兵剿捕之際,行省官凡有輕重事務,若是一一咨稟,誠恐緩不及事?!ㄈ缃瘢┓灿姓{遣軍情重事及創(chuàng)動官錢,不須咨稟,……交他每(們)從便區(qū)處。”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篈與中央權力之爭難以調和B獲得了緊急事務處置權.行政長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權力不再受到中央節(jié)制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边@里的“官”隸屬于:A宣政院B中書省C理藩院D行中書省15.著名歷史學家錢穆曾說:“故中國政制之廢宰相,統(tǒng)‘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為獨夫專制之黑暗所籠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則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睂ζ淅斫獠徽_的是:明朝廢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極度黑暗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統(tǒng)屬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中國社會并非專制社會D明清兩代都是極端專制集權的社會16.服飾是一個時代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具體體現(xiàn)。下圖是明太祖命制并頒行全國的三種男子帽式,你從中得到的確切信息是:朱元璋關心民眾生活 B朱元璋鼓勵發(fā)展紡織業(yè)C明朝極力加強專制皇權D明朝百姓服飾都有統(tǒng)一規(guī)范7古代中國中央官制的中樞機構演變可分為三公、三省、二府和內閣軍機四個時期。下列表述正確的是:.漢武帝時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書省起草詔令,直接交付尚書省執(zhí)行C.明太祖廢除了丞相,設立內閣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D.清朝雍正帝設置軍機處,專制皇權發(fā)展到頂峰.直接民主是古希臘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與這一特色形成有關的是:.雅典是小國寡民的城邦B.雅典人擅長會議辯論C.斯巴達的民主傳統(tǒng)D.蘇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在古希臘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詞由“人民”(Demos)和“統(tǒng)治”(kratos)復合而成。這說明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強調:A公民的廣泛參與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審法庭判決D.全體居民均享有民主權利2.英國學者戴維?赫爾德說:“雅典民主的特別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排他性之上?!迸c這一說法不一致的是:.非常嚴格的公民資格的限定B.是一種父權制民主,婦女沒有政治權利C.雅典民主使所有公民具有同樣的權利D.雅典政治文化是成年男性文化21.古代雅典民主制實行抽簽選舉、輪番而治。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體雅典人參與國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參與政治的均等機會③確保了公民大會決策的公正無私④忽視了參與政治者的能力與品德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2.下列關于羅馬法起源與發(fā)展順序的排列,正確的是:A《十二銅表法》、習慣法、《民法大全》、萬民法B.習慣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民法大全》C.萬民法、《民法大全》、習慣法、《十二銅表法》D.習慣法、《十二銅表法》、《民法大全》、萬民法23.從《十二銅表法》開始,古羅馬制定了嚴格的債務法規(guī),并在以后的司法實踐中不斷完善,這表明羅馬統(tǒng)治者:①注重保護私有財產 ②重視維護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隸處境 ④力圖緩和貴族與平民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4.《世界文明史》介紹:羅馬成文法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羅馬城市行政官在執(zhí)法過程中所做的決定……行政官……可以根據每一個別案例的情況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關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進行判決。他的這種決定成為事實上的判例法?!庇纱丝梢?,羅馬法的顯著特點是:A.具有較為明顯的習慣法傳統(tǒng)B.內容龐雜且受行政因素影響C.結構松散但有普遍的適用性D.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第H卷非選擇題2分二、非選擇題:共小題紛。要求要點明確、格式規(guī)范、卷面整潔。25.(16分)政治文明的演進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政制)達臻“文明”一途,實應歸功于西周的創(chuàng)制。……西周政治里顯然有深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后一統(tǒng)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因此古賢多稱周秦之間為“天下一大變局”。一一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縣之中,而天下治矣?!饨ㄖ?,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裰苏?,盡四海之內為我郡縣猶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兴局佟瓱o肯為其民興一日之利者,民烏得而不窮,國烏得而不羈?一一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材料三……直至近百年來,才發(fā)生新的變化?!实酆唾F族的專制政權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tǒng)治,接著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聯(lián)盟的專政……偉大的近代和現(xiàn)代的中國革命,是在這些基本矛盾的基礎之上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注:下劃線為本試卷所加)一一毛澤東《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3(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2分)分析說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別。(4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二中“其專在下”、“其專在上”各指什么。(2分)材料二中顧炎武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并予以簡要評價。(4分) (3)材料三中加下劃線的文句分別指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政治變革的歷史趨勢。(2分)2.6(16分)制度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直接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盧商)早孤,家窶jk貧寒)困,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由校書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遷,至大理卿?!袝汤伞⑼袝T下平章事。一一摘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七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zhí)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zhí)政官是主要執(zhí)政官,全部屬于貴族?!髞沓婷裰骰姆较虬l(fā)展。急速發(fā)展的貿易創(chuàng)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產業(yè)的農民聯(lián)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梭倫尋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違背公正必然要擾亂公眾的生活。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一一摘自【加】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1)材料一反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這一變化對當時社會政治有何影響?(3分) (2)怎樣理解材料二中“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進步作用。(3分) (3)結合所學知識,比較上述兩種政治制度變化的主要不同,(4分)以及二者所導向的社會觀念的差異。(2分)2.7(20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唐代科舉取士,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大抵眾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人亦最為盛焉”。唐代明經、進士兩科的考試內容初試二試三試明經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孝經》《論語》《爾雅》,每經帖十條口答諸經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進士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爾雅》,每經帖十條作詩、賦、文各一篇作時務策五道――摘編自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等材料二在中世紀的英國,宮廷和政府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官員主要由國王遴選,并被視為國王的仆人。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后,文官開始出現(xiàn)。光榮革命后,國王和權貴行使有封建特權色彩的官職恩賜權來任用官員。直至18世紀末,文官錄用仍無常規(guī)可據,文官錄用權主要由國王、宮廷權貴和各部長官直接行使,私人關系和個人感情成為獲取官職的關鍵因素。工業(yè)革命催生英國近代文官制度。185年3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關于建立常任英國文官制度的報告》,建議實行公開競爭考試錄用制,并認為考試科目應有四類:古典文學;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政治經濟學、法學和近現(xiàn)代哲學;現(xiàn)代語言、近現(xiàn)代史和國際法。185年5文官改革令是以擇優(yōu)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職恩賜制的重要起點。187年0樞密院關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規(guī)定,多數(shù)重要文官職位必須按照文官制度委員會的要求,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該令的頒布成為英國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標志。一一摘編自閻照祥《英國政治制度史》等(1)根據材料一說明,在唐代明經、進士兩科考試中,為何進士科“其得人亦最為盛焉”?(4分)(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唐代科舉取士與中世紀英國官員選用的主要區(qū)別。(6分) (3)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二,理解“工業(yè)革命催生了英國近代文官制度”?(4分)(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科舉制與英國近代文官考試制度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共同之處。(6分)高三歷史月考答題卷一、選擇題:共24小題48分。請將正確選項填在題序下面對應的空格中。 1234567891617181920二、2非1選擇2題2:共23小題2542分。請在指定區(qū)域內作答,做到要點明確、格式規(guī)范、卷面整潔。高三歷史月考(1)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一.選擇題:48分1234二.非選擇題:分25)制度:西周一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2分)差別: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機構,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權的官僚取代貴族政治(。4分)(2)“其專在下”指:地方權勢過大;“其專在上”指:君主專制。(2分)主張: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的分權思想,反對過分削弱地方權力。(2分)評價:批判君主專制,揭露官僚腐敗,具有進步性;但還不具有近代的“民權”意識。(2分)(3)分別指北洋軍閥政府、南京國民政府。(2分)趨勢: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從主權淪喪到國家獨立。(2分,答出其中兩項即可。)2.6(1變)化: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2分)影響: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擴大了封建政權的統(tǒng)治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3分) (2原因):開始以財產取代血緣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